初二

初二语文蜡烛知识点解析

时间:2021-07-06 13:14:43 初二 我要投稿

人教版初二语文蜡烛知识点解析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人教版初二语文蜡烛知识点解析

  烧(zhuó)桥头(bǎo)地(jiào)匍匐(púfú)下(yè)

  二、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三、辨析形似字的字音及字形

  四、词语积累

  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穿越:通过;穿过。

  目睹:亲眼看到。

  拂晓:天快亮的时候。

  匍匐:爬行。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

  耸立:高高地直立。

  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肃穆:严肃安静。

  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五、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

  六、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即第7段)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起因。

  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结果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了。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在第一部分的叙述中,有环境描写如第2段中“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下一人高的下半截”,从这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侧面反映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第5段和第7段又交代了德国人的炮火“整整一天”“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再次交代了战场上环境的危险,这也是为下文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从“方场的一边”,即第8段至“回到地窖里去了”,即第31段)写老妇人埋葬红军战士。

  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

  首先文章交代了老妇人居住的房屋——“一堆瓦砾”“砖瓦半掩着的一个黑洞就是那地窖的入口”,老妇人就住在这地窖里。是战争使她无容身之地,可以想像得出老妇人对战争是无比的憎恨。

  接着以老妇人所看到的`情景来交代19日早晨发生的事情。当她发现有一位红军战士已经牺牲在方场时,她决定去埋葬这位红军烈士。从她“爬出地窖”到后文的为烈士埋葬,这是全文的重点内容,具体而且感人。老人不忍看到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士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于是她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不顾体衰,不顾艰难,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并捧土堆成坟堆。最后老妇人为了悼念烈士,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上。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情谊。

  第三部分(从“拂晓前”即第32段至结尾)第二天当红军们准备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时发现了那个坟堆,而且老妇人再次送来蜡烛。

  这一部分的开头照应了第一部分连长的决定——攻下桥再埋葬契柯拉耶夫。可是他们找不到那位烈士的尸身,后来士兵们发现了那个坟堆,还有燃着的蜡烛,他们知道烈士是被葬在这里了,然而这些战士怎么也想不到是一位老妇人为这位烈士安葬的。老妇人又送了另一支蜡烛,并且为它点燃,临走时“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虽然没有说一句话,可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妇人明白这些异国战士是为了解放南斯拉夫而战斗在此,牺牲在此的,她心中怀着对他们的崇敬与仰慕之情。由此,我们更加憎恨法西斯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心中也加深了对“和平”二字的理解。

【初二语文蜡烛知识点解析】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上册《蜡烛》知识点总结07-14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蜡烛知识点07-17

初二语文下册知识点解析07-29

关于初二语文上册蜡烛知识点总结05-31

初中蜡烛语文知识点07-18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知识点07-14

初二语文上册第3课蜡烛复习知识点归纳07-14

语文课文《蜡烛》知识点归纳09-04

初二数学知识点解析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