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案例

成功创业的名人励志案例

时间:2021-11-24 11:02:57 创业案例 我要投稿

成功创业的名人励志案例

  创业是一段艰苦的历程,要想成功就必须敢于面对挑战,去付出你的全部努力,去争取每一个机会。下面是百分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成功创业的名人励志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创业的名人励志案例

  成功创业的名人励志案例(一)

  3000万到身家910亿,27岁创业,他是全球第一狂人

  他有“全球华人第一狂人”、“财富黑马”、“中国厚待员工第一人”之称。在国内他首创了BT模式,被誉为“中国BT模式鼻祖”。从他3000万创建太平洋公司,到他如今身家高达910亿,在这财富爆炸式裂变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80年代,在江苏淮安,还是高中语文老师的严介和,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不安分守己”。1986年,26岁的严介和离开中学教师的岗位,去当地国有企业当临时工。第二年,严通过公开竞争承包了一家当地的乡镇企业,开始创业。

  1992年,严介和辞职注册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紧接着承接的南京绕城公路建设项目是严介和自己创造出的打开“省门”的机遇。因为这个项目,他挖掘到他人生中真正的第一桶金800万元,由此开启了他的太平洋时代。

  为了能够在政府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他甚至提出了“亏五万不如亏八万”的经营思想。一百四十天完成的工程量,只用了七十二天就干完。业主大吃一惊,检测结果质量全优!“吃亏”是富,第二年工程指挥部便放放心心地把1000万的工程交给了严介和。

  2002年以前,严介和一直不声不响地在路桥建设业内“掘金”。这以后,他开始与许多地方政府部门打得火热,陆续收购、托管了31家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达到115家,严介和因此获得了大量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严介和找到了一条发财捷径——通过收购业绩不佳的国有企业,从而博得当地政府的好感,进而在当地的市政工程中分得一杯羹。

  收编亏损国企,不仅验证了严介和“吃亏是富”的座右铭,更让严介和与政府走得更近。“重组前的国企连一根火柴棒都不值,但我要将一个极端差的企业做成极端好。”严介和称。就拿ST纵横来说,当时严介和付出的成本5亿至10亿元。表面看来好像吃亏了,实际上最终赚的钱更多。

  直到2002年,太平洋集团的年产值也不过20亿元,真正令严介和的身家急剧膨胀的是2005年初开始的一系列对国有企业的并购。严介和已成功收购了31家国有企业,涉及资产总额达60亿元。仅一年内以年产值不过20亿元的身家去收购高达60亿元的国有资产这一项,其财技就非常人能及。

  “BT”模式,让财富极具暴涨

  2002年,白手起家的注册成立太平洋。虽然前面已有一定的原始积累,当时的个人财富不会超过3000万元。个人财富以几何级数裂变般暴增的起点,源自大规模复制自己垫资为地方政府兴建暂时无力兴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即“BT”模式。

  第一次采用BT模式运作基建项目始于1996年。当时,位于经济欠发达苏北地区的宿迁市政府希望建立一条南北走向的市府大道,但市财政又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就由太平洋垫资上马。

  从宿迁一役以后,太平洋就将“BT”模式迅速复制到全国其它经济欠发达地区,至今共承接了近2700亿元的订单。按照设想,太平洋基础设施的单子要在2008年前突破5000亿元。

  有人说,严介和的成功在于他坚持“吃亏”是富和经商游走边峰,他的不“循规蹈矩”、不按“规矩”行事为他创造一条不同寻常的财富之路。虽然许多人对其一年增长百亿颇有质疑,但不可否认严介和的财技很有过人之处。2015年,胡润百富榜,严介和与他的儿子严昊,家族资产高达910亿。

  成功创业的名人励志案例(二)

  85后CEO黄承松电商创业,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创业者

  “他是一个有着太多优点的boss,有敏锐的商业智慧与儒雅不失幽默的谈吐,有惊人的魄力与坚强的毅力,甚至还有点小帅”。在卷皮员工眼中,28岁的CEO黄承松有着和年龄不符的睿智与冷静。

  黄承松,85后,2011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期间成立了武汉奇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创建了九块邮、卷皮等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网站,并形成了独特的电商模式。

  在《福布斯》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评选中,黄承松首次入选该榜单,在媒体争相报道他时,他却显得尤为淡定。黄承松表示,一路走来对他帮助最大的是公司拥有一支优秀且专业的互联网团队。正是公司团队踏实肯干,沉下心来做产品,做运营,才使企业有了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源泉。

  经历失败:高中时代就开始网络“掘金”

  与大多同龄人一样,黄承松从小就对新的事物十分热衷,凡事总喜欢刨根问底。他的这种执着,也让他比别人想得更多,看得更远。进入高中后,黄承松开始接触电脑。当同学们不是打游戏打得风声水起,就是上网聊天聊得火热之时,他却通过电脑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花了20天研究软件,赚4000块钱!”黄承松说,互联网时代,网络上遍地都是机遇和商机,只要看得准,下手快,就有成功的希望。黄承松被保送华科大后,高三下学期就闲了下来,做起了全职软件开发,从那时候起,他再也没有向家里要过钱。从高中到大二上学期那段时间,经济来源主要靠写程序来挣学费和生活费。

  2010年8月,还在读大二的他开始尝试创业,注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用兼职赚到的钱作为创业资金,做电商导购网站。就是消费者通过他们的平台渠道,购买其他大型电商商户的产品,累计积分,然后他们根据买家所积累的积分,得到相应的返利。

  谁知,看似前景很好的平台渠道,真正运作起来并不简单,加之同类网站竞争激烈,大的电商平台担心利润被挤压等原因,黄承松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差点连吃饭钱都折腾光了!”回忆起当时的窘境,黄承松至今记忆犹新,坦言不仅积攒的钱打了“水漂”,身上也只剩下几十块钱。

  这次失败,黄承松思考得最多的不是折腾出去了多少钱,而是失败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经过三个月深思熟虑,黄承松悟出一个道理:做网络要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己,才能走得更远。

  逐渐演变:抓住一个需求点持续去做

  2012年4月,黄承松刚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就创立了“九块邮”,9.9包邮成为了国内这一商业模式的首创者。不过,在黄承松看来,人们选品牌货会想到“淘宝”,选电器会想到京东,消费能力好一点的会选“唯品会”。那么,18-35岁群体中,收入差别很大,消费能力也各异,不是每个人都会选品牌货,选择低价实惠的群体并不在少数。如果补齐完善这一空间,必将大有可为。

  2012年8月,黄承松创立的折扣精选特卖网站“卷皮网”正式上线,主要瞄准“草根”消费人群,定位为“低价版唯品会”。卷皮网专注在低端市场,从高性价比入手,与唯品会覆盖中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做到所有的货品是网络上的最低价并非易事。为了控制成本,一方面与许多品牌厂家建立了很好信任合作关系,其中有10多万大小商家,1000余家独家合作品牌商;另一方面,千方百计的精打细算,努力打造全国首家买手制电商。

  机会总垂青有准备的人,黄承松的“卷皮网”已很快地在电商界崭露头角。2012年,销售收入近1亿多元,2013年销售达7亿元;2014年全年销售收入达25亿元。拥有超过3000万买家会员、移动端APP总用户达1500万,成为了国内折扣特卖电商第一品牌和国内成长最快的互联网电商企业。

  不骄不躁:像上帝一样了解用户

  “做产品,核心的核心就在于一定要像上帝一样了解用户,无论他们多么小众、多么与正常想象不一致,这样才能清楚地知道提供‘水’还是‘饮料’。当真正理解了你为用户提供的是什么,你才会知道你的用户究竟是谁,喜欢什么。”黄承松说。

  他们坚信“昂贵不一定好,精准才是好的”。同样价格的商品对于不同人来说,价值是不一样的,人们在判断自己“有多想要一件物品”时,除了受到该物品价格的影响,还受到个人喜好、场合等更多更复杂因素的影响。即我们常说的用户“痛点”。

  不忘初心:做一家“伟大公司”

  “对创业团队而言,最怕的是丢了最初的创业梦想”,黄承松说,到今天“上卷皮,购便宜”成为老百姓很熟悉的广告语,卷皮团队一直不忘创业之初的梦想:让购物变得更省时、省心、省钱。

  如今,卷皮折扣已经完成两轮融资,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商业大潮中的黄承松也将继续迎接挑战,其中的风雨只会比以前更艰难。但他表示,卷皮折扣将一如既往为用户“解渴”,关注低收入人群、关注购物体验、关注中国,并最终成为一家“伟大公司”。

  成功创业的名人励志案例(三)

  从摆地摊到全球网商10强

  他自小身体残疾,求学路上,艰辛备尝;大学毕业求职屡遭白眼,投出去200多份简历如泥牛入海。被命运抛弃在人生边缘的他没有放弃,而是开始了顽强自救:他摆过地摊,开过书店,经营过网吧……

  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重头再来,砥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是梦想。最终,不屈的人生终于走过阴霾,迎来曙光——2012年9月,他获得“全球十佳网商”荣誉称号!2013年9月18日,他向笔者讲述了自己历尽坎坷、百折不回的创业历程……

  将来我也要来这里招人

  1976年3月,崔万志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农村。出生时因脐带绕脖导致脑部缺氧,经过抢救他顽强地活了下来,但此后他不能顺畅地进行语言表达,走路也有些迟缓。虽然身体不便,但崔万志丝毫没有觉得自己缺少了什么,他对人生充满了**,努力学**,小时候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诗人。

  1992年中考时,崔万志以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超过了县重点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可由于身体原因,他最终与名校失之交臂,只能去一所普通高中就读。崔万志奋发图强,1995年9月,他考取了**石河子大学。

  在相对轻松的大学生活里,崔万志不仅继续自己的爱好——写诗,还开始尝试做生意,赚取生活费养活自己。可是,做什么生意适合自己呢?崔万志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同学在学**之余都喜欢听音乐,他觉得这中间肯定有市场,经过思考,他决定卖随身听和磁带。

  崔万志小试牛刀,一个随身听就轻松赚了30元钱。可是每个人喜欢的歌手都不相同,如果进货多了,不仅成本巨大,甚至有可能卖不出去还要赔钱,崔万志决定先摸清楚大家的需求,然后再行动。他去每个宿舍统计“客户”需求,多少人喜欢刘德华、多少人喜欢张学友……如此一来,崔万志根据需求进货,不仅不会压货,而且还有人专门托他带货,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后来,崔万志还承包过学校的放映厅。

  靠着这些“小打小闹”,到了大二,崔万志就能独立支付大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了。4年大学期间,由于自己腿脚不便,再加上心疼来回的路费,崔万志只回过两次家。

  时光荏苒,转眼间大学生活结束了。这年7月,崔万志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家乡,然后来到省会合肥,加入到庞大的求职队伍中。可由于身体的原因,崔万志投出了很多简历,都如泥牛入海。那个夏天,他在各个人才市场以及招聘会之间不停地奔波,总共投出去200多份简历,却没有收到一个回复。

  8月的一天早晨,崔万志赶赴一家公司去面试。由于事前就知道当天人特别多,崔万志最早到达了面试现场,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一个主管模样的中年人走到他的面前,拉着他的胳膊说:“你在这凑什么热闹,赶快离开这里……”要面子的崔万志又是伤心又是气愤,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也就在那一刻,他在心底悄悄发誓:我一定要努力奋斗,将来也来这里招人!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之后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崔万志,切实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为了在合肥立住脚,求职无门的崔万志去合肥城隍庙购买了一些小饰品,在街头摆摊售卖。由于进的饰品价廉物美,在各大高校门口、天桥上摆摊针对的消费人群也很准确,崔万志每个月都能挣到将近500元钱。这些钱虽然不多,但至少能够维持他的基本生活了。

  手上有了一些积蓄后,崔万志又有了新的目标,他从亲友那里借了一些钱,来到合肥最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城隍庙。崔万志是个有心人,在摆摊做生意时,不忘观察周围的商机。他发现合肥高校附近经营内容五花八门的商店中,惟独没有当时流行的“租书店”。这年12月,崔万志再次挑战自己,向亲友借钱,开了一家书店。有了固定的门面,无论刮风下雨,他都不再担忧了。

  然而,看起来颇为风光的书店,实际经营起来却是困难重重,崔万志想像中的红火局面迟迟没有出现。为了维持生计,崔万志在书店里开过话吧,他自己喜欢象棋,便专门在店里摆上象棋,以此聚集人气。

  一边艰难维持一边探索的崔万志还开过百货商店,然而,他尝试过的生意经营都很惨淡,但坚强乐观的崔万志却从不灰心,因为他始终相信:苦心人,天不负!

  2001年,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开始全面进入合肥,敢想敢做的'崔万志意识到,互联网将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产生极大的影响。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商机,利用互联网做出一番事业来。

  绝不做死在明天晚上的失败者

  崔万志敏锐地觉察到,由于当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很多人虽然想去上网冲浪,机会却并不多。那时,网吧开始在合肥街头出现,崔万志认定如果开个网吧的话,生意一定火爆。然而,通过一番调查,崔万志才知道,台式电脑价格很贵,再加上要租门面,开一间网吧需要不小的投资,钱从哪里来呢?

  崔万志再次求助于亲戚朋友。可在当时,开网吧还是个新生事物,大家都劝他脚踏实地开好书店,否则他摆地摊、开书店挣下的辛苦钱,一准会打水漂。但崔万志决定的事,无论阻力再大也要付诸行动。

  他对开网吧的成本进行反复核算,发现距离自己的“网吧老板”梦只差4万块钱。随后,他以5000元的价格转让了书店,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借了4万元高利贷。

  钱到位后,后面的程序顺理成章。一个月后,网吧正式对外营业,崔万志也成功跻身合肥首批网吧业主的行列。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崔万志自学电脑知识,这样一来,电脑出现一些小问题,他自己就能解决。网吧是24小时营业,崔万志吃住几乎都在网吧,让他高兴的是,网吧每月能盈余2000多元,跟开书店相比,前进了一大步。

  2001年4月,朋友邀请崔万志去北京聚会,就是在这次聚会上,崔万志认识了李丽梅。崔万志的坚强、乐观、自信给李丽梅留下了深刻印象。分别前,两人互留了QQ号。从那以后,两人经常在网上聊天,时间久了,彼此心生好感。一年后,崔万志和李丽梅结为夫妻。很快,他们的儿子呱呱坠地了。

  生活稳定下来之后,崔万志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邂逅了新的商机。

  那时,开网店是个时髦、另类的创业模式。在网上开店既不要成本,又能灵活经营,这也许是最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式。想到这些,崔万志在网上注册了一个淘宝店,尝试着经营衣服和一些小饰品。

  为了寻找稳定的高质量货源,崔万志几乎跑遍了全国**小小的批发市场。为了节约成本,路边的小旅馆成了崔万志临时的家。有时遇到好的货源,为了能多进货,他只留下路费,进完货回程的时候,就只能在火车站过夜。但最让崔万志气愤的是,一些发达地区的服装批发商,经常会问他:“你是在哪里开服装店啊?”崔万志老老实实地说在合肥。对方一听是在安徽,不仅服务态度差,还傲慢地说:“安徽又穷又落后,在那里开服装店能赚到钱吗?”为了争取到好的货源,被奚落的次数多了,崔万志也变“聪明”了,再遇到对方问这个问题时,他就说是在上海开服装店。对方一听他在上海打拼,不仅价格更优惠,服务态度也明显热情了许多。

  为了赢得网购者的青睐,崔万志时刻琢磨如何能在众多的网店中脱颖而出。他将款式、服务、价格、信誉这四条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他的努力下,网店的销量开始逐月攀升。

  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崔万志决定成立公司,进行规模化经营。2007年5月,蝶之恋服饰公司正式宣告成立。由于资金匮乏,崔万志在一个小区里租房作为办公地点。公司成立之后,崔万志的梦想有了新的起点,他不顾身体的不适,日夜兼程赶赴全国各地的服装批发市场,将手中所有的资金全部变成了服装。然而,盲目的乐观却让崔万志遭遇了灭顶之灾。

  原来,崔万志初涉服装业经验不足,一些无良厂家便以次充好,导致他进回来的服装质量良莠不齐。有一些厂家向他极力推荐的所谓消费者喜欢的款式和颜色,他买回来之后放到网上,几乎无人问津。最严重的一次是在广州,崔万志进货时,因为无良厂家生产的产品与之前提供的样品严重不符,2万元的进货款变成了仓库里一堆无法销售的库存。租仓库、人工、库存等成本算下来,半年不到,崔万志辛苦积攒的20万血汗钱就打了水漂。

  妻子生气地责备他:“所有人都反对你开网店,可你就是不听,现在20万没了,以后的生活可怎么过啊?”听到妻子的哭声,崔万志心情沮丧,但作为一家之主,他还是坚定地说:“人要有长远的眼光,谁刚涉足一个新领域不要交学费?你们就当我从来没挣过这些钱,以后我肯定会加倍地挣回来的,相信我!”崔万志的话,掷地有声,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谁也听不进去。

  沮丧、痛苦甚至懊悔,这些负面情绪一齐涌上崔万志的心头,就在他备感无助的时候,看到了马云的经典名言,这也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和决心——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我们干什么都要坚持!

  我绝不做死在明天晚上的失败者!崔万志再次鼓起勇气,重头再来。

  获得“全球网商十强”的巅峰体验

  拿定主意后,已经一无所有的崔万志,艰难筹措了3万元创业基金。面对倔强的老公,李丽梅也只好“放任自流”。

  这一次,崔万志总结经验教训,想到如果有了自己的服装厂,那么既能解决货源质量的难题,又不需要去全国各地进货。反复思考后,崔万志决定依托网店的知名度,打造自己的服装品牌。他开始四处寻找合作方。一天,崔万志从媒体上看到,合肥有家服装店要转让,从电话中,崔万志得知服装店的老板也是位残疾人,一番交谈后,两人决定以合作的形式共同成立服装厂。

  网购族大多是年轻时尚的女孩,崔万志决定将服装定位为都市丽人。服装生产出来后,为了拍摄出与众不同的效果,实行差异化营销,公司的摄影师换了一批又一批,崔万志甚至将服装拿到影楼请专业人士进行拍摄。经过多次磨合,公园、咖啡馆、写字楼等都成了服装的拍摄场景。崔万志这一举措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网店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

  巧合的是,这年4月,淘宝商城首次推出以公司进驻的经营新模式,崔万志认定这是一次腾飞的绝佳时机,立即以公司的形式进驻了淘宝商城。有服装厂作为后盾,公司终于步入良性发展。就在这一年,崔万志的公司从居民区搬进了写字楼,团队发展到了20多人,每天的订单量都在300个。

【成功创业的名人励志案例】相关文章:

名人创业的励志语录08-29

草根创业名人的创业励志日志06-18

成功名人励志语录05-09

简短名人创业励志故事04-12

创业励志名人名句大全06-21

名人创业的励志语录2篇12-08

成功的教育案例通用10-28

就业援助成功案例06-24

成功的秘诀励志名人名言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