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堂教学总结

时间:2024-08-10 01:10:25 学习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课堂教学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1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借着教研组理论学习教学常规的机会,我和同事们一同学习和探讨我们在日常教学常规执行中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是备课。上课是中心,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备课要先备教材。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课上仅有45分钟,而要上好这45分钟的课,在课下老师要花费数个甚至数十个45分钟来备好一堂课。那么,备课既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

  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有题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后小结。这样,教师在上课是才能一目了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上课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为了上好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有明确的目标、重点突出、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教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求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学会什么方法,培养何种情感。具备怎样的态度。课上教师应把精力主要放在知识的重点内容上。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和所有的内容平均分配时间。要选择方法,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师的讲解深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整、准确、清楚。如果教师的态度富有感情、动人效果就会更好。在讲重要内容时语速要放慢,不同知识点之间要有停顿,留有些时间给学生思考和学生交流。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精神饱满,一丝不苛,学生专心听课,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另外,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细节问题也要引起高度重视。例如自己也有在上课时的口头禅,我总是爱问学生:“听懂了吗?”自己不觉得,也许有时候真的会带给学生厌烦的感觉。课堂上我们要注意以下十个问题:一、注意每节课前的15分钟。二、注意不在课堂批评学生。三、注意观察学生脸色。四、注意学生产生的问题。五、注意学生的信心和兴趣。六、注意无效时间的产生。七、注意使用延时评价。八、注意环节要紧凑。九、注意教学要到位。十、注意下课不拖堂。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教育局制定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积极吸收其他老师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学校常规管理办法,努力缩小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2

  e.遵循尽量使用英语的原则

  f.注意使用委婉语 表现对学生的尊重

  g.注意评价语的针对性

  要做到马教授的要求,需要提高自己:

  a 提高认识

  用英语组织教学,对于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主要解决的是一个认识问题。每一位英语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课堂用语的重要性。

  b.虚心学习

  首先指的是向书本学习。教学语言涉及到英语教学体系和专业知识分类的框架。不读一些专业的书籍和刊物,不熟悉一些课堂用语词汇,课堂上就会出现讲“外行话”的现象。其次,要向他人学习,向那些课堂用语讲得准确、流利的老师学习。可以有目的地收看教育电视台播放的优秀课例,注意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揣摩其课堂语言特点,从中吸取养分提高自己的课堂用语水平。

  c.认真备课

  每位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仔细、规范、详细地写下课堂教学用语,并能熟记备课中出现的预设的课堂教学用语,以便在教学时能流畅、正确地表达。

  d.慎重表达

  当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语言时应考虑自己表达的语序、语法、用词等是否正确,而决不应随口、随意地表达。

  e.及时反思

  对照备课笔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对于依然存在的困惑,要进行学习和与同伴交流,以逐步提高自己教学语言的水平。

  1、课堂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一种简短、简化、规范的.,在语音、词法、句法、语篇层次上经过修改的语言。

  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使用夸张的发音,或延长停顿、或放慢速度、或抑扬顿挫,或加重语气等;较多地使用基本词汇,较少地使用口语体;尽量使用短句,较少使用从句,大量使用现在时,句子结构完整规范。

  教学语言不只是口语,它有时也会出现笔语形式。如:有时教师把较复杂的活动指令写成板书或用 PPT 播放,并对其中的一些内容加以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活动程序和要求,也有比较好的效果。

  2、英语课堂教学语言具备的特征

  a.规范性: 语音规范、语法规范和词汇的规范。

  b.简洁性: 语言精练、清楚、无歧异。经常使用基本词汇、短句、祈使句。

  c.可接受性:教学语言要符合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与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语速、语法、词汇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而有所变化。

  d.启发性: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理解的情况,选择适当、有效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发他们的思考,帮助他们掌握所学内容。

  e.激励性:通过肯定、赞扬、欣赏、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信心。

  f.生动性: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3、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语言

  a.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b.注意连续指令语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c.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循序渐进

  d.主意教学语言的灵活性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3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想结合现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来谈一下我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李老师为我们主要教授了设备的振动分析、随机疲劳设计、有限元分析、故障诊断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李老师的专题讲座很有特色,他所选讲的案例都取决于他所组织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其内容实践性和通用性都很强,不仅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可供参考的实用案例,而且对于我们今后进行相关机械设备、机电产品的研发和故障分析都具有指导作用。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李老师所强调的一个方法论让我受益匪浅。他说,我们理工科的`技术人员做研究工作,就是针对实际的工程问题来建模,通过建模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计算,再将理论计算分析结果返回到实际工程系统中,确定工程所需要的最优参数,从而来指导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他将此项方法概述为“实践上升为理论高度实践发现新理论”,并把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哲学的思想很好地贯穿到机械的研究方法之中。再联想一下自己,实践和理论,对我来说是“两张皮”,没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以前在学生时期,因为我接触的实际工程项目很少,基本上是重理论轻实践,因而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有限;参加工作后,我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动手能力增强了,但做理论研究和分析却相对减少了,很多实际工作要么是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要么是研究不够透彻,深度不够。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我分析一下了,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客观的就是:现行的学校教育模式使学生接触的实际工作项目机会很少,比如说我目前所在的企业研究氛围不浓,企业很多时候会因为眼前的利益重生产轻研发,真正的研发经费投入很少。当然主观的因素就包括自己的思想惰性、开展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和研究方法选取不当等问题了,特别是自己作为一名研究生,平时只疲于应付设计工作和任务,而疏忽了对实际工作的总结、概括和分析。这样以来,就很容易造成仅凭经验来工作,而不是靠能力、思想和理论方法的提升来指导工作更好的开展。所以说,李老师的方法论让我比较全面的剖析了一下自己,这也是我在读博期间必须注意的问题。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4

  20xx年11月2—3日我有幸到沂南双语学校听名师观摩课,两天中国共产党听了8节,通过这次听课学习,让我又一次学到了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经验,让我看到课堂上课的那些老师从容不迫的教学风度和极其深厚丰富、幽默的教学语言,深深地吸引了我,打动了我。通过两天的听课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平常时候学习不到的东西。我觉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必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必须对教材充分理解和掌握。

  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学生也就学得轻松愉快。听了这几位优秀教师的课,使我深有感受他们对教材理解透彻,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二、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无论是教学任务的设计还是时间的分配,都要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听课中我发现上课的老师都对教学的内容都进行了充分准备,而且都制作了精美的教学课件,他们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上,而且比较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新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掌握了新知。

  三、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都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四、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各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去归纳、去概括、去总结,让学生先于教师得出结论,从而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的目的。

  通过这次听课,丰富了我的日常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今后我将抓住学校给我的外出学习机会和本校相互听课的机会,获得更多的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的方法,努力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5

  20xx年9月29日到9月30日我有幸去射阳参加了20xx年盐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聆听了各县12位老师的课,感觉受益匪浅。他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次活动中,我深深感觉到:“走出去,总会有收获”。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取得不少教学经验。12位老师的课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

  29日上午第一节课是射阳明达双语小学的z老师执教的二年级数学《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这节课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简洁、精炼。但是这样简洁精练的课堂与其他老师的相比却显得有些平淡,亮点突出不明显,没把学生吸引住。尽善尽美的课堂可望而不可即,曾流行这样一句话: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如此,有时一堂课中教师口若悬河,却被认为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学生口若悬河,往往又被认为忽略老师的引导作用,浮燥而缺乏深度。因此,每一堂课后,教者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遗憾。

  第二节到下午的第二节分别时敬贤路实验小学的z,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的z,建湖县第二实验小学的z,大丰市人民路小学的z,响水县第一小学的z上的课题是二年级数学的《角的初步认识》,虽然这五位老师上的是一样的课题,不过听完一位位老师的课都有不同的感受,每位老师都有自己执教的特点,比如第一位的丁红琴老师,她的思路非常清晰,语言大方有亲和力,最佩服丁老师的是,能把这节课上的这么轻松,学生学得也很轻松,这样的课堂是我所向往的,我也要努力去实践,争取这样的`氛围能体现在我的课堂上。

  下午第三是阜宁县实验小学的z上的《表内乘法和除法》,这与第一位老师上的课题虽然是一样的,但是这位老师独有的气质,驾驭课堂的能力令人敬佩,学生真的动了起来,练习题的设计也形式多样。整节课深深的吸引着学生,一节课结束让听者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后面两位是盐城市毓龙路实验学校小学部的薛筠和东台市第一小学的薛晓伟上的三年级的《轴对称图形》,听了这两节课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9月30日的最后的三节课分别是射阳外国语学校的谷文燕、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的严海华、盐城市第一小学聚亨路校区的杭慧娟上的三年级数学的《分数的初步认识》,让我明白了光有理解,学生的印象是不深刻的,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历性,即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课堂上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分数的含义,也就是说,要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教学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而不是只见结果而忽视过程。每半天都有专家点评,能直接点出这些教师的优缺点。

  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课堂上,学生不仅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及想法,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相互接纳和欣赏,相互合作交流,并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想法进行批判和反思,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学生间的多向交流探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解决各类问题的策略,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就是这样充满生活气息,充满人文气息,充满了师生的灵性和个性。听完这些课,我对解决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短短的课堂四十分钟,真正是教学“无痕”,精彩“有痕”!

  我将借这次活动的东风,把优秀教师当作追赶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我会以此次观摩课为契机,继续好好研究教材,思考教学,组织教学,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给孩子们呈现一堂堂精彩的数学课,让孩子们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的学习成长。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6

  教学常规作为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他的制定与执行,意义重大。他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生观念,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认识教学常规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常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前,我校常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形式主义严重,如还是单纯的讲与听,上边说,下边记,活动已结束,一问不知道;集体备课其实就是单人备课。效率不高,如,很少把所学所记的内容应用到教学之中;学习氛围较差,虽然每次强调会场纪律,但总是有人在说话,也有人打电话,会场之中不时的响起手机的声音等等。因此,加强教学常规的督察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常规在人们的心中,颇为反感,一说查常规,众人反对。大家开始补、写查缺补漏,忙了半天,效果甚微。不是人们水平太高,而是人们认识欠妥,没有认识到常规的重要性及考评的科学性。作为一项考评制度,他的执行与评估必须要严密。一项考评细则,他的制定要符合科学性与民主性,他需要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从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执行的阻力必定减少。同时,执行必须严格,不徇私情,这样才有说服力。我认为教学常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备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熟悉教学大纲,明确考核要求,做到有的放矢。加强集体备课。针对本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并完成详细的教案,才能胸有成竹地应对各种动态的生成情况,才能对症下药,游刃有余。因此,我们成立备课小组,博取众长,进行集体备课。

  认真上课,提高效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能为了课堂气氛的.调动而故意离题千里。真正的课堂活跃,是建立在师生教学相长的基础之上的。精讲精炼,不搞题海战术。抓关键、抓重点,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住主要矛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认真布置作业及时批改。作业的布置要符合要求,不能布置超大量的作业,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同时也不能不安排作业,借口逃避责任。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同步进行,精批与抽查相结合,批改标准要明确,不能笼统的对与错,同时要有鼓励与批评,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写好教学反馈。明确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及时纠正;总结成功的地方,进一步保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按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结合“以学为主,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积极吸收他人在教学常规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差距,争取更大的进步。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7

  20xx年9月,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项全新的教学理念走进了高中校园,因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智力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显著优越性而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开展起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因研究性学习占用课时及耗时过多而对传统教学产生的冲击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就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三年来,我们二十三中生物组的全体教师就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生物课堂教学相整合展开了专题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的意义

  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和办学形式决定了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它是教育改革的原点,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具体作法,必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落实和体现。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实质在于“自主发现”。同传统的被动性学习相比,它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更关注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探究问题的产生,研究问题的发展,预测结果,验证结论,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运用,并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同课堂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发挥研究性学习本身的优势,还可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两者相得益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激发学习热情,促进自主学习,拓展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相长。围绕学生感兴趣的与生物教学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等问题展开研究,并将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不仅可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研究兴趣,而且使之便于与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相联系,使学生看到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实用性,从而产生学习上的主动性、自主性,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从学校以外的众多渠道中获取的各种各样的知识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弥补了教材中的不足,实现了资源共享,使学生和教师双双获益。

  ②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各类实践活动中,能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开发、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品格。学生收集的素材大都与社会生活有关,且很多是社会热点,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可使他们增加对社会的了解,更加关注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实践证明,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必然为基础教育改革开辟一片新天地。

  二、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同中学的其它学科相比,生物学科具有文理交融、情智结合、可拓展性强、开放性强、自然与人文并重、知识与生活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定性与定量互补等特点,是任何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要回归的一门终级学科,是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人本身既是研究的主体,也可以是被研究的客体,围绕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有很多奥秘值得探究,例如,人为什么会有头皮屑?人为什么会衰老?人为什么会得癌症?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什么?等等。生命现象的千变万化,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生物实验手段的

  多样性,以及生物新技术、新成果的不断出现,这一切都为生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内容,都很容易激起学生对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是开展生物研究性学习的好素材。因此,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选题广、可操作性强、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内课外联系紧密等诸多优点。另外。生物学的发展历程,诸多生物学家本身的道德示范,使生物学蕴藏着丰富的人文价值。自然万物的千姿百态使人产生了美感,生物进化理论隐含了丰富的哲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而众多科学家身上那孜孜不倦的可贵的探索精神和献身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更留给中学生们无价的精神财富。结合生物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可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学科素质和人文品质。

  面对教育革新,生物教学应将研究性学习作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获得生物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生物知识、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三、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大致包括前期动员、选择课题、组建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总结研究成果、展示研究成果等过程。

  (一) 前期动员

  各校的研究性学习往往在高一年级轰轰烈烈的展开,到高二时基本上偃旗息鼓。而生物课开在高二年级,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虽不再陌生,但研究的兴趣已大大减小,加之高考的压力和教育功利化观念的影响,学生们担心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社会调查与研究上会影响学习成绩,得不偿失。因此,高二的生物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要充分考虑学校教育的现状和学生自身的特点,做好充分的动员,激发起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愿望,让学生明白参加生物学科研究性学习对学习教材、参加高考、对个人能力培养和成长,乃至对国家发展、民族强盛的重要意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讲一讲对优胜者的奖励。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爱因斯坦说:“我没有创造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当学生的积极性、潜能、创造力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热情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之中,从而保证这一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二步 :明确要求

  教师可通过集体授课或讲座的形式,使学生明确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了解课题选择、研究的方法,及研究报告的撰写、成果的形成与展示要求等,让学生心中有数。还要鼓励学生使其对自己也具有像成人一样的研究能力和独立动手能力充满信心。

  第三步 :选择课题

  研究性课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还可以师生协商确定;既可源于教材,也可源于生活和实践。研究的.内容既可以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内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既可以是纯思辩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类的:既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但最终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成果等方面应与生物的课堂教学相关联,应有助于生物课堂教学。

  好的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对于研究课题的确定我们必须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既要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还要兼顾本地资源、经济条件、学生时间等因素。同时还应注意选题的科学性、创造性、可交流性、可操作性等诸多方面。

  课题举例:

  结合教材编写顺序,兼顾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时间,季节,条件等因素),在绪论部分可开展:生命的探索。该课题又可分为:

  ①认识生命、认识基因

  ②人类基因组计划

  ③人类基因组测序与分析方法简介

  ④伟大的基因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⑤基因的诱惑

  ⑥同龄人对基因组计划的认识等若干子课题,以便于研究。还可开展:生物前沿报道的收集处理。在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部分可开展:细胞癌变、衰老的原因;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方法、过

  程。在生物的新陈代谢部分可开展:影响细胞质环流的因素;不同光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无土栽培与植物缺素症分析;植物细胞液浓度的测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取代材料研究。在生命活动的调节部分可开展:不同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含羞草叶片应激性及其原理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在生物的生殖和发育部分可开展:蝌蚪的变态发育研究。在遗传和变异部分可开展:甜玉米与非甜玉米的杂交实验、豌豆与香豌豆的杂交实验、色盲的调查。在生物与环境部分可开展: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个体数量金字塔调查;温室效应的成因、现状、发展趋势调查;城市周边水污染状况的研究等。以上仅仅是众多课题中的一小部分,类似的课题有待于大家在实践中挖掘、收集和整理。

  第四步,组建研究小组

  在学生分别选题的基础上,以课题组的形式成立研究小组,每组5人左右,自由组合,并推选一名组长作为该课题研究小组的负责人。小组内部既要合理分工,又要互相配合,既要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创造横向交流、共同探讨、团结协作的机会。

  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对于一些热门的研究课题,教师还可以采用“投标”方式,让所有准备参加该课题研究的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阐述自己选择该题的原由、预计采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小组如何组建等内容,最后由全班同学公开投票选出最佳优胜者,并由其担任组长,招募组员,负责该项课题的研究和成果展示。

  在此过程中,各小组长要施展全身解数,一方面要将对该课题有兴趣的同学都网罗旗下,另一方面,还要尽量争取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同学,以便更好地开展今后的课题研究和成果展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宏观的协调工作,保证整体效果最佳,力争做到人尽其才,使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成员参加,使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发挥和锻炼。

  第五步,制定并实施研究计划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环节。各研究小组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围绕课题展开讨论,制定较为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时间与过程、成果的形成与展示等,同时还要明确各项的责任人。由于研究课题的不同,研究的方法也不同。依据我校几年的探索,认为生物研究性学习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①文献法。依据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探究事物未被认识的特点和规律,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创建新的理论等。例如高中生物教材第一册第八页的研究性课题《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所应采用的方法就是文献法。

  ②实验法。借助于有关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植物向性运动的设计与观察’就应采用实验法。

  ③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考察,运用相关的理论,达到弄清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成因和真相,事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质量等目的。如‘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个体数量金字塔调查’就应采用调查法。除此之外,还有观察法、思辨法、逻辑法、经验法等诸多方法,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既可以采用一种方法,也可多法并用。

  制定计划是前提,实施是关键。具体操作步骤根据课题性质可分为实验设计、实际操作、问卷调查、参观走访、信息反馈、数据处理、结论分析、专家指导、交流讨论等多个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获得的研究资料及有关数据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最好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图表来说明有关结论,对研究过程的每一步都要让学生做好记录(包括拍摄一些有价值的照片、进行录像等)。这一阶段用时最长,即可数周,也可达到数月,但这一阶段是真正体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重要部分,学生需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在实践中学习、应用、提高各种能力。

  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不能仅停留在语言上,更要体现在行动中。教师要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或者几个)课题组之中,以一名普通成员的身份,一方面身先士卒,积极参与课题组活动,另一方面为自己的课题组出谋划策,教师的办法在实践中证明有效,其他小组的学生就会效仿借鉴,实现教师的指导功能。

  同时,教师不能忘记自己还是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要为学生提供各种指导和帮助。教师要从总体上调节、控制和把握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进程,指导协调与课堂学习的关系,把握节奏,了解每个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性。

  第六步,成果总结、汇报

  在大量实际研究的基础上,各小组要分析整理所获得的各种形式的资料及数据,通过全组成员的合作,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研究报告或论文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资料、形成理论观点的能力。这一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撰写、自我讨论评改,要注意培养学生集体研究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在讨论——甚至可以是争论中共享学习之乐。学生的报告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是学生心血的结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改善不足,更要保护和肯定学生的研究热情、参与意识、探索精神及研究成果,并要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成果汇报对学生而言是一件大事。汇报形式既要尊重学生意愿,也要兼顾学校的实际。既可以模拟新闻发布会,也可以制作网页、编排小品、话剧、歌舞、办展版展台等。既可以在班级的课堂上汇报,也可以在全校举办大型展示会,总之形式多多,方法多多。在这三年当中,我校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利用课前5分钟演讲,使研究成果同当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关联,既为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和才华提供了舞台,又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愿学、乐学。

  四、生物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本专题研究历时三年,参与学生达1400多人,撰写研究论文32篇,研究报告360多篇,还有学习心得、实验报告等数十篇。学生积极参与,收集、整理、制作了大量的文字材料、课件、照片、录像、光盘等,还开展了座谈、讨论,举办了展览及汇报表演等活动。这些有形的成果用事实说明了在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可行性。

  研究性学习本身具有重过程、轻结论的内在规定性。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既有实地调查、走访、参观,又有专题实验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无形成果比起有形成果将更加珍贵。例如,研究性学习从课题的选定,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过程的实施、管理,直到研究报告的形成、成果的展示,均离不开学生自主性的发挥,这必然使学生的自我学习和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走入社会,必须与各种类型的人打交道,学生们会从中得到与人交往的体会和经验,使其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高;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既要依靠个人努力又要与全组成员分工合作,这必然使学生的探索勇气、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得到锻炼和加强;科学结论的得出必须尊重事实,结论的表达必须严谨,学生在实验研究中要独立的观察、思考、推理和判断,要不断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用科学的语言将课题研究活动中的体验表达出来,这必然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并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对于当代中学生的成长而言,这一切都是弥足珍贵的。

  此外,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逐步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既与合作伙伴同心协力,又能独立地运用已有知识、能力去解决问题;既注重研究结果,更注重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了解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了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会了与人沟通合作,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学生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团队精神的增强、自信心的发展、实践能力的提高、学习观念的更新以及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整理能力的提高等,都将成为学生一生中的宝贵财富,并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起到巨大的作用。

  五、对生物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几点建议

  1、生物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抗挫折心理。任何科学探索与研究既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研究性学习也不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培养勇于战胜困难的科学精神。

  3、研究性学习虽有诸多好处,但因占用较多课余时间,在开展时宜少而精,切忌过多过乱,虎头蛇尾。

  4、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时宜小不宜大,要贴近生活,贴近教材,既要有研究价值,又要有助于生物学教学活动,还要有研究的条件。

  5、制定研究性学习方案时要提醒学生注意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可研究性及创新性。

  6、研究性学习应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为基础,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关联,在具体操作上要掌握一定的灵活性。对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的研究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定位应体现层次性,以利于各类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实施研究性学习时要兼顾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短期研究与长期研究结合。

  7、教师应做学问的有心人,在平日要注意收集整理有价值的研究性课题和资料,成为生物课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坚强后盾。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8

  新课程规范的基本理念是“以同学发展为本”,同学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中让同学有合作交流、操作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充沛体现出同学学习主人翁精神,充沛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主体”只一而无二,“一”指的是同学,而保守模式的课堂教学,一是课堂上教师都是“一言堂”,牵着同学走,削夺了同学自主进行知识探索的权力,让他们机械地获取知识,容易使他们发生依赖的思想;二是教和学的方法由教师设定。教学是“满堂灌”或“问答式”,课堂中只让局部同学发表“高见”,多数同学是“视而不见”等。而主体性教学突破了保守的教学观念,彻底转变了课堂中教师和同学的角色,同学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同学在平等、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自行获取知识,不知不觉就增强了同学的胜利感、自信心,培养同学的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发明性。实验又近一年,回顾进行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小组合作学习

  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构建以同学探索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能让同学自主地、合作地、发明性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促进全体同学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是同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例如:教学“9加几”的实际问题时,先通过合作动手摆小花,第一行摆了蓝花9朵,第二行摆的黄花是5朵,再组织同学观察,小组合作交流,黄花里有几个?红花有几个?红花的朵数是蓝花朵数的几倍?让同学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探索中得出计算方法。

  2、重视同学个性

  在主体性教学实践过程中,同学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必需尊重同学的个性,重视同学的学习兴趣,允许不同的同学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同学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使每一个同学都获得胜利感。例如:教学“5、4、3、2加几”一课时,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红花5朵,蓝花4朵,黄花3朵,白花2朵。让同学说出它们个是几朵?再分别加9,可以用不同的方法。

  3、培养操作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离不开实践操作。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同学操作实践。在教学中用实物、教具、学具让同学通过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同学动手实践后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认识直角”时组织小组合作用两个相同的三角板拼出直角,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折出直角,再在点子图上画出直角,在这让同学通过拼、折、画中去掌握知识。

  4、培养同学主动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1)引导同学主动地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在主体性教学把课堂还给了同学,鼓励同学多问个为什么,有充沛的考虑时间,有自主探索的空间,能从各种信息中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想求出什么?如:在教学乘法的有关应用题时,有道题是这样的,有一跑道男孩跑了3圈,女孩跑了2圈,跑道的长是400米,在这让同学通过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自身想要知道的问题。这时同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

  生:我想知道女孩比男孩少跑了多少米?

  生:男孩比女孩多跑了多少米?

  生:一共跑了多少米?等问题。

  通过提问题的'形式,激励同学思维的灵活性。

  (2)培养同学自主探索的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为同学搭建适当的自主探索学习的平台。在教学中尽量让同学在解决问题中独立探索或小组合作寻求方法。例如:在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以合作研讨的形式来教学,充沛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一起发现问题,培养起主动学习的能力。首先设计了一项分类活动,在分类活动中同学发现像44+38这样的进位加法有困难,从而发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兴趣。然后研讨44+38的算法有哪些?在研讨后,同学交流算法时,出现了许多精彩回答,他们想出了好多种方法,以下是他们想到的方法:

  生1:40+30=704+8=1270+12=82

  生2:44+30=7474+8=82

  生3:44+40=8484-2=82

  生4:44+8=5252+30=82等……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同学,让同学充沛体现出主体地位。

  实验只进行了二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大家一起的努力,已初见效果。我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同学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仍有许多缺乏,相信在今后的不时努力和学习中会克服。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9

  通过学习《从学生入手,研究课堂教学》的内容,使我感受颇深。下面,我就谈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所以,现在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素质教育进入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了不起的飞跃。课堂教学开始自觉地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 学生的受教育权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首要体现,是教师要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地发展。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思想灵魂。

  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教师所关注,这种关注同时还要求教师必须用“心”施教。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搞好课堂教学?启发式教学在课堂上,应得到广泛的应用。

  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学会学习,用启发式打开学生思维。 一个人获得知识不能全靠点滴的接受,而要“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其间的关键就是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不能一味地“讲”,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的大脑装上想象的翅膀。教师应当启发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现在许多学校靠“题海”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作业量之多、难度之大成了师生们苦不堪言的负担。要寻求一条捷径来减轻学生的负担,那就是要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方法,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10

  每学期初,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学习教学常规。我们除了学习教学常规,还会听明星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长处,以此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学习,我看到新课程、新理念,新的教法、学法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从学习中我总结出一下内容:

  1、关注学生需要,创设开放性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一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站在学生的角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生活化学习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欲望。二满足学生的成功:提供给学生一些让他们感到有可能成功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使各个层面的学生或多或少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学生尝试的动机和参与的热情。三满足学生的审美观: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创设美丽的情景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四满足学生的娱乐,在教学活动中赋予生动、活泼的游戏情景,使学生因教学活动适应他们的娱乐需要而愉悦,激发起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一节英语课中,老师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比赛,那组赢了就有奖品哦。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的高,同时也学会了英语单词。

  2、关注学生差异,创设互动学习机遇,促进多向交流。一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发生生间的争辩。二是设置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合作题目,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

  3、教师充分发挥“信息重组者”、“学习指导者”等作用,随时点拨。

  4、教师要注重提升课堂,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引导比较,整合知识结构,归纳总结。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11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不断学习,不断发展的能力。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这一课题正是顺应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能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为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学习打好基础。

  一、课题进展情况:

  在教科所,实验学校及教师的大力支持下,自20xx年起提出并进行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的实验和探索。此课题被列为大兴安岭地区“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20xx年3月9月,以调查性研究为主,重点查阅相关资料,制定实施方案。为切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奠定基础。20xx年9月开始,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以问卷调查法,边实践边研究,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从不同班级实际出发,课题组成员各自制订每个阶段的实施计划,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做好阶段小结,定时交流研讨。教师在本课题研究中,通过学习大量的教育理论、课改经验,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在课题实施中,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建立了教育民主化思想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探究学习和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传统权威式的师生关系转变成平等的、互相尊重、相互负责的交往方式。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教师亲身感受学生隐藏着的巨大潜能,充分认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可能性,因此把更多的教学活动留给学生,打开了一条“让学生主动走向知识的通道”。在对待不同学生的方式与态度上,也向尊重学生差异、符合学生个人特点的方向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现由原来的课堂“主人”变为一位“组织者”和“合作者”。

  二、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的认识: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主要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规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研究达到以下目标:

  1、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尝试解答,检验结论,交流思想的能力。

  2、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探索的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3、发展学生独立探究与合作的精神,学会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的相互影响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习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与基本做法:

  (一)改变呈现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变化来源于观念的变革。

  课题实施的第一步就是帮助数学老师更新教育观念,让教师积极主动地“介入”到课题的研究中,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自身也获得了发展。课堂教学时,教师改变了以往的授课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了他们授课的主要呈现方式。

  经过半年多的课题研究,现在教师已经基本有了自己的授课方式,讲授新课时,大多按照“学生进入问题情景学生独立思考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生归纳学习收获”的过程出现,同时采用图片、对话、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方式的多样化。我们惊喜地发现,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探究、讨论、交流等过程中,有了亲身体验,那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了很高的学习热情,不但自己积极思考,还能与同伴合作,相互帮助。这样的`探究性学习方式已是渗透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没有把课题研究流于形式,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教师所做的已经不是表面上的只注重形式,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获得数学的思想和数学学习的方法。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教师能站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让学生重新审视在课堂上的“探究学习”,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同时,在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二)引导大胆猜想,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从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传统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了。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让学生在观察后进行大胆猜想,然后进行求证,这样实现了数学的再创造,学生在猜测、求证过程中,经过一番争论,探讨,学生始终在“愉悦”的心情下学数学,数学的魅力照射到了每个孩子的心灵,完成数学知识的构建,并主动在知识的构建中获得满足感。

  这一课题的研究,从以往数学学习重结果转向了重过程,但是这样无疑是增加了教师的备课时间,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他们有了具体的课题研究的教学实施步骤:1、课前学生和教师做好充分准备,有些内容要布置学生带好工具;2、学生要有明确的探究目标;3教师对难点要早作准备,查好资料;4、让学生观察一种物体或一种现象,或者操作某些学具;5、学生们所观察的物体或现象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以弥补他们的单纯的观察和操作活动中的不足;6、每个学生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活动的过程;7、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对此次活动作出结论或评价。

  (三)活动方式改变,由个体走向合作。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内部的思维活动,是学生深度思维的表现。由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存在差异,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也不同。同样的要求,活动的能力不同,活动的质量也不同,活动的质量也是因人而异。《新课标》打破了传统的单个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方式,明确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学习。通过本课题与《新课标》的整合,教师们逐渐意识到课堂教学中活动运行的方式由个体走向合作具有以下优越性:

  1、节省活动的材料;

  2、节省活动的间;

  3、可以发挥“小能人”的作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共同学习;

  4、学生能够多项交流;

  5、易于教师组织和管理;5易于对活动过程进行评价。由于活动方式的改变,帮助学生加强了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合理竞争,较为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逐渐使学生形成数学特有的思想和方法,并且能够通过数学问题的引发对其他问题的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四)规范研究制度,保证课题有效进行。

  为了保证“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深入开展,我们综合以往课题经验的基础,进一步规范了课题研究的制度。课题组建立、健全备课制度,分为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两种形式;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认真写好教案;课题组的实验教师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实验教师要对备课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小结,不断积累经验,努力建立起本实验课题的备课库,提高实验的层次。

  我们为实验教师搭台,组织实验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专题教学观摩活动,具体展示课题的实验成果;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每学期开展一次数学学习成果的展示,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推进实验进程。

  四、预测研究成果:

  1、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一观点早已被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强调过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知其所以然,为了促进理解或掌握结论。而探究性学习对过程的关注,就不仅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结论,还在于过程的本身。为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了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激发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任务驱动的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观察、分析、实验、尝试、纠错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的研究,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的质疑问难、多角度思考问题等意识和思维策略也促进了他们在课堂中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

  3、学会合作与交流。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探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使课堂成为一个创新性的学习社区,特别是当采用小组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之后,就更为直接地提供了一个群体互动的空间,使学生在其中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学会了倾听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发扬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探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

  4、培养科学态度。

  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成为科学真理的探索者和追求者。学生尽管都乐于参与探究,但在探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碰到各种问题和困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学会从实际出发,通过积极尝试探究,认真验证,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养成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态度,并且在这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那不断进取的精神,一丝不苟的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都得到很好地锻炼和发展。5、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学习成绩得到提高。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由于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敢说敢问,敢于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五、课题实验中的困惑。

  1、自从课题成立以来,由于多种原因,课题研究进展有些滞后,实验老师也有困惑,课题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所有这些教与学的方法,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比较,教师面临着更为巨大的、艰辛的劳动,而且目前教学时间上与原来没有变化,使教师觉得时间不够用。

  2、本课题的研究强调过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的目标,但也有可能造成短期内学生成绩的下降,这样,来自社会、家长的压力,将对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这一课题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研究阶段,正在进行“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操作样式的研究”,并对前一段时间的课题研究进行反思再实践。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所有成员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将继续搞好课题研究工作,使这一课题圆满结题。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12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感受着暖暖的阳光,我们在董校长的带领下,来到了莒县教师研修中心参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本次大会由莒县教研员翟老师主讲,全县各学校业务校长和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研讨会。翟老师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效率这个问题,分别从教学计划、教学常规、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三方面进行了精辟的阐述。这次研讨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翟老师讲到,20xx年小学数学教学计划将依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以“促进学生间的多向互动,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为总奔向,围绕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全面落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让学生在获取后续学习必备知识的同时获取学习的方法,提高相应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全面落实新修订的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依据新课标要求,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合理把握教学容量,容量既不要太大,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要太小,降低课堂效率。翟老师还提出了10条学习习惯的要求,让我注意到了在以后的课堂上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多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

  其次,翟老师阐述了教学设计中优化问题设计的基本策略。如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知识特点、重难点设置问题,要对学生的认知情况充分预设,在学生的认知障碍处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应是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利用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空间不能太大,让学生无所适从,也不能空间太小,指向性不强,缺少思维含量等,并结合《三角形的认识》、《分数的基本认识》等课例具体示范了了如何来优化问题设计。听到这里我茅塞顿开,一阵兴奋。在过去一年多的教学中,我一直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困惑:为什么我设计的教学内容总是讲不完?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课堂上提的问题存在着问题,有些问题提的太过简单,学生不加思考便能回答,起不到引发新思考的作用,而有些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况,指向性不强,导致学生很茫然,一直找不到思考问题的方向,导致了时间上的浪费,降低了课堂效率;再一个就是我知道了在课堂时间分配上,复习导入要短、平、快,新知建构后的巩固练习要较新知建构过程的节奏加快些,合理的分配各环节的时间比例能让课堂更张弛有度。

  最后,翟老师讲了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策略。她提到了以下几点:第一,促进学生深刻思考的基本策略;第二,促进生成,灵活驾驭的基本策略;第三,充分交流的基本策略;第四,开展各种教学评比活动的基本策略等。翟老师尤其对对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重点进行了强调。我也意识到了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要重视口算,做好笔算。针对我教的二年级,我打算现阶段通过口算大赛、口算接龙、神算手、心算大王等竞赛活动调动学生进行计算的积极性,把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练透练熟,,培养学生扎实的计算能力。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觉得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认识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对于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长期困扰着我的一些问题也有了较清晰的认识。我一定会将这次学习到的这些宝贵的知识应用于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能更快乐轻松的学习和成长,同时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水平也得到提升,提高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记得日照一位教育局领导说:外出培训学习是对教师最好的福利,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能让我有机会参加这样的培训,我定会努力汲取新理念、新知识,不辜负学校的期望,成就孩子的梦想,回报学校,回报社会。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13

  上周五,我和z、z、z四个老师到长沙参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有幸见到了我们语文界鼎鼎有名的钱梦龙老师、程红兵老师、韩军老师等。他们都是来自教学第一线。他们的讲座既有他们毕生经验的总结,更有他们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反思。听了讲座以后,我们收获很大,感慨也很多。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方面,我已经在语文组向全体语文教师汇报了,这里我就不耽搁老师们时间了。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根据专家思想精华,结合我校实际,谈谈我们语文老师的一点看法。

  首先我先向老师们汇报一下专家的理念。专家们都提到了中学语文现状,认为语文课堂讲究深、细、透、全,最后结果是少、慢、差、费。学生从小学有读书能力时起,到高中毕业,所接触到的文学性书籍相对于浩如烟海的世界文学领域来说实在是太少了。所以,专家们提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求我们一篇千字文一节课要完成,而且要读熟、背出精彩,否则就是误人子弟的做法。那么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做什么?用来让学生做大量的课外阅读。他们说言语学习,积累永远重于理解,学习语言永远没有终南捷径,必须用最笨的办法才能收到真正的高效。

  我们再来看看《教学大纲》对语文的要求,__年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初中生达260万字,高中生达400万字,每年学生阅读两、三部名著。新高考对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阅读讲究技巧而且对速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上可以查到,江西省新高考作文分将增加到70分,湖南新高考作文分也将增加到60分。这些消息还没有被证实,也不是什么官方文件,但它预示了语文教学的趋向。所以,专家们都在呐喊“学生要多读点书”!

  我们又从人的发展来说,人是需要学点音乐和文学的,那样人才更有灵气,更聪慧。阅读伴随着人的一生。人们多接触一点高雅,就会远离低俗远很多。阅读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这绝不是专家们危言耸听的说法。

  什么时候才是学生读书的最佳时间?小学时,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够,中学时期是学生读书的最佳时期。可是根据老师和同学们反映,我们有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见到学生课间读课外读物就没收,甚至扬言要甩了它。老师们,为什么呀?其实道理老师们都懂,老师们都知道要提高阅读能力一定要多读书,要写好作文一定要多读书。老师们这样做也是出于对学生负责任。可专家们说得好“无论怎样的高深理论,无论怎样的规范,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利益。”专家们有的理念也许有点偏激,但在提倡阅读积累这一点上绝对不偏激!

  老师们,提高课堂效率,把时间真正地还给学生。我在这里请求老师们允许学生在休息时间里读读文学书籍,但必须排除言情、武侠、网络小说和一些动漫书籍。我们提倡的是读文学名著,请班主任和各位老师给予监督、管理。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得不到各位老师的配合,到最后场面无法收拾,可能我们会成为学生的罪人。我们语文老师会给学生制定阅读计划,正确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老师们,今天我的发言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我愿意改正;如果有得罪老师的地方,请多多包涵!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14

  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大多数年龄只有6岁左右,来到新的环境,接触新的老师和同学,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那么新鲜,充满的吸引力。很多同学自制力不强,很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干扰,做事不能持久,也有很多同学还不会正确的与人进行合作交流。数学课堂教学常规需要老师进行精心组织训练,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时效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课前儿歌,具体有趣。

  最初,课堂铃声响后,很多孩子还不知道进教室,甚至老师来到教室后,他们还迫不及待的跑到老师身边说这说那,并乐此不疲。看到这种情形,我结合数学课堂需要编出课前准备儿歌,通过全班同学对口令的形式,一边说一边做动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比如铃声响后,我和学生对以下儿歌:老师说“上课铃声响”后,学生边做边说“快快进课堂,一本书,一支笔,看谁最先坐端正,静等老师把课上。”还有班主任老师教的对口令:是老师说“一二三四”学生说 “做好姿势”;老师说“五六七八”学生说“闭上嘴巴”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很快就知道老师来了,要拿出数学书和一支笔,坐端正后等老师上课。

  二、扎实训练数学课堂常规。

  因为年龄小,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往往不知道怎么做,上课了还不知道该干什么,怎么听讲,怎么动手操作……所有的一切无不需要老师进行及时的`引导、耐心的指导和反复训练。比如数学课前学具袋的摆放,站立的姿势、举手发言的要求等等。进过反复的训练,学生的数学课堂常规训练好了,就能为以后的教学打好良好的基础。

  三、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小学生好动,仅凭老师的说教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数学课堂教学要组织好学生的探究活动,把动手的时间留给学生,利用教学用具、学具帮助学生手、脑、口三者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15

  合作学习究竟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起着什么作用呢?我们应该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其次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笔者试着谈一谈合作学习在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在以往的中学美术教学中,为了讲清一个知识,教师往往掰开了,揉碎了,使尽浑身解数讲解,但是,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由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教学难以适应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广泛地参与,通过讨论式、表现式(游戏、表演等等)、探究式,在活动中获得了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在组内的合作中,将个人独立思考转化为全组共同的认识成果,通过组内互助,不同智力类型的学生相互之间共同研究,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合作精神。

  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大家研究、共同完成的好处是:一是集思广益,人多注意多;二是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三是不让一个人掉队。全体参与,能者多做,能力弱者少作,共同把一件事情做好。

【学习课堂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常规学习心得10-19

课堂教学总结08-26

关于课堂教学总结05-17

学习课堂教学技能心得体会10-14

数学课堂教学总结10-05

课堂教学总结精选15篇06-26

课堂教学总结(精选15篇)05-11

课堂教学总结15篇08-01

教师课堂教学学习心得07-05

课堂教学总结(15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