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写诗的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怎样写好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写诗的心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诗的心得1
“于嗟如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每读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古人对阶级社会婚姻生活的经典概括!看到这样的无奈使我陷入了沉思。于是我的思想不自觉地在历史长河里流淌,采摘那一个个不同遭遇的生活片段:
看着无边的桑树,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场面。我看到《氓》里面的女主人公是多么辛勤的妇女,但她这样付出的结局却是其黄而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于是为这位可怜而又坚强的女人感动着。她在面对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却能够勇敢地面对生活。她的心也许看透了阶级社会丑恶的面孔,也许她的心理面有着强烈的反抗精神!
白娘子为了报答许仙,她付出了很多很多,本来那么完美的婚姻却让法海来了搅和。白娘子爱许仙如此的深,于是有了水漫金山的传说,于是有了白娘子被关在雷峰塔的传言。看着平静的西湖水,一切都已灰飞烟灭,留下的只是可歌可泣的反抗压迫的传说。这个传说在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妇女反对阶级压迫的精神,她们在向历史宣誓:女之耽兮,犹可脱也!
也许是为了爱,也许是憎恶封建礼教的毒害,《诗经》超越了时代的界限,它所描述的一个个爱情故事似乎都在后代不断地发生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看到的是刘兰芝婀娜的身影,她努力地做好她的本分工作,换回的结果却是那深潭的一道道圆晕。她的命是苦的,但她以死的方式在向世人警告:她也有爱,也有恨,也有强烈的反抗精神。难道不是吗?她死后化为鸳鸯都在不日不夜地鸣叫着,那不是在控诉着对阶级社会的不满嘛,那不是一种强烈的反抗精神嘛!
历史中的妇女们似乎都在重复《氓》中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我心中的琴弦断了一根,但是不得不佩服中华民族妇女们不畏压迫、不畏朱颜瘦的精神。我时常在想,即使她们的爱情化作冰冷的白雪结晶破碎,也会对生活充满着热烈的爱与追求。
因此有了秋瑾的《提芝龛记》:
莫重男儿薄女儿,平台诗句赐峨眉。吾侪得此添生色,始信英雄亦英雄。
这是秋瑾反对封建余毒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妇女们反对阶级压迫的漫长历史过程。
《诗经》让我想起了很多不幸的女人,它的出现似乎暗示妇女的不幸在不断地延续着,但很幸运的是现代的女权运动在不断的发展着,我想这是《氓》的作者的心愿吧,这是妇女们的愿望吧,但我更相信这是坚强的妇女们用泪、用血、乃至生命换来的!
写诗的心得2
今天,我听老师朗读了林清玄的《用岁月在莲上写诗》,才忽然醒悟,人生看似精彩,其实饱含着诸多艰辛。
种莲人用自己的心血去培育那些莲花,费劲千辛万苦才使莲花茁壮成长直至开花、结果。我们只知道莲花很美,每每看见,都忍不住赞美一番。或许我们认为种莲人很轻松,既可以欣赏美丽景色,又能够品尝美味,还可以养家糊口。然而,我们可曾想到他们的艰辛?种莲时,当他们听到风声时,他们总是大步流星地奔向田野,站在田埂上仰望苍穹判断天气好坏。望着那随风摇摆的莲花,在种莲人心里,莲就是他们的孩子,如同陶瓷娃娃般易碎,他们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但他们看见莲枯萎时,你可知他们的心情?我想你不曾体会,只有父母才能有所共鸣。收莲时,他们不仅要小心水田中的吸血青蛙,更要小心莲梗上的荆棘。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都有自己欣赏的人。就说那位创造奇迹的孙宇晨吧,尽管他跌跌撞撞考入高中,却没有吸取教训,依旧逃课,沉迷于小说。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然而到了高三,他终于幡然醒悟,认真上课,追求分数,每逢假期,他总是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的角落认真复习。他开始努力,奋斗,不断的超越他人,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知识的草原上奔跑,又如一块干燥的海绵,不停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正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成功了,考上了北京大学。
当我们读到他惊天大逆转时,除了惊叹与折服,可曾想过他努力背后所蕴藏的`艰辛?正如华罗庚所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付出哪来的回报?孙宇晨为了圆梦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他不也如林清玄笔下的种莲人?看似精彩,却充满无数艰辛。
写诗的心得3
“理想的教育就是教育者用心灵在学生的心灵中写下心灵的诗篇。”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这句话在我的心灵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不由得使我想起荷尔德林的“诗意的栖居”—— “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栖息在一个灵动的,充满智慧与情感的世界里,让每个个体能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获得生命的感悟与成长。”(窦桂梅)诗意的生活应该是儿童的本色生活,童心未泯,生活就这样充溢诗意的光辉:他们坐在树的年轮上,看蝴蝶跟绿叶的交谈,柳树在钓一个春天,微笑真的是一朵朵馨香的玫瑰……儿童那一张张纯真无邪的脸庞,自由舒展的身影不正是如花儿迎风招展?她是那么纯净,如此温馨,如此绵长,如此真挚……怪不得李镇西老师说:“我每天都在记录‘花开的声音’——所谓‘花开的声音’,并不仅仅是学生青春绽放的乐章,也包括我生命流淌的旋律。”这其实就彰显了教育的一种姿势——“诗意的栖居”。
诗意的生活是多彩的。对于儿童来说,“所有的思都是诗”所有的创作也都是诗。只有当我们的教育真正基于儿童、面向儿童、为了儿童时,方能滋养儿童、发展儿童、成全儿童,实现教育与儿童精神生长、生命生长的同构共生。由此,李镇西老师将和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化作了一次心的交流,情的碰撞,并一再地“感谢学生”,“让时间作证,用行动说话”,诠释了无痕的教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就是说,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别人的敬仰,从而自然会引起人们的仿效。不管是在课堂还是在日常的谈心中,李镇西老师就好像是一个“长大的.儿童”和学生同坐在一艘教育的诺亚方舟上,共同谱写教育的诗篇,真实地为学生撑起一片多姿多彩的艳阳天。
在这样的天空下,儿童用他可感知的非理性的方式——自发地用唱歌、舞蹈、绘画、游戏等来表达着、创新着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花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儿童的栖居不就是诗哲海德格尔所倡导的“诗意的栖居”么?
而这种诗意,让教育保持着一种儿童姿势:停下呵斥的言辞,让儿童可心地唱;收回牵扯的手臂,让儿童回归“田野”;收回规训的条文,让儿童回归“草根”——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我的脑海中不时就会浮现荷尔德林所神往的《远景》中的踏青——“当人的栖居生活通向远方,在那里,在那遥远的地方,葡萄季节闪闪发光,那也是夏日空旷的田野, 森林显现,带着幽深的形象。 自然充满着时光的形象, 自然栖留,而时光飞速滑行, 这一切都来自完美;于是,高空的光芒照耀人类,如同树旁花朵锦绣。”
写诗的心得4
在探索诗歌的世界中,我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诗歌实践之路。我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诗歌实践心得。
自打我踏入诗歌的领域,我开始了对韵律、节奏、词藻的探索。我发现诗歌像一座神秘的城堡,吸引着我不断探索。我开始尝试写诗,尽管起初我的诗作如同断断续续的回忆,有时甚至无法理解。然而,我并未因此气馁,反而将这视为一种挑战,一种磨练自己语言技巧的.机会。
我开始阅读各类诗歌,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的诗集,从国内的诗歌到国外的诗歌。我尝试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他们的灵感,并从中汲取灵感。每次阅读,都像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尝试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我渐渐明白,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流露,是灵魂的映射。我尝试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用诗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用诗意的笔触去描绘生活。我发现,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自我对话,是一次对生活的深度思考。
在诗歌的世界里,我找到了自己的声音。我尝试用诗歌去表达自我,去触动人心。我深感诗歌的力量,它能够打动人心,能够传达情感,能够唤起共鸣。
总的来说,我在诗歌实践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灵感,也找到了力量。我坚信,只要我们保持对诗歌的热爱,不断探索,不断学习,我们一定能在诗歌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写诗的心得5
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因为我是语文教师,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
这是李镇西老师笔下学生青春绽放的乐章和他生命流淌的旋律。文笔之美自不用说,其内含的魅力更是难以描述。
很早我就慕名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心灵写诗》,最近又再次读了这本以教学生活为主线索,记录了李老师日常班主任生活及班上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以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爱心与民主教育为主线,真实记录一个优秀班级的成长历程的书。如此发自肺腑的声音,让每一位阅读过此书的人都会感到亲切。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感动于像他这样全身心投入教育的人,感动于他对教育有这样朴素而深刻的领会,感动于他对每一个孩子的真爱!感动于李老师的“爱心+民主”的教育艺术。
李镇西老师是一个真心做教育的人,每天他和学生一起早读,安排谈心,接待家长。每天的生活平凡、琐碎、忙碌而又充实。因为他每天都在实践者,思考着,感动着,幸福着。他还坚持写作,致力于造就反思型的教师,而这本书就是李老师积累的教育过程,他忠实于每一天的教育现场,真实的人物、故事、细节、环境、气氛、成功、挫折等等,同时也忠于每一天的教育感悟,真的反思、剖析、体味、感动、喜悦、困惑、焦虑等等,成了孩子们的“青春诗剧”,以至于很多的网友每天都要等着拜读李老师当天的.工作日记。
李老师的话很有说服力,不断地萦绕在我的脑海:“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 “童心当然不能取代全部教育,但教育者的童心是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呵护生命,尊重个性,做孩子爱戴的老师和真诚的朋友。”
“只有教育者真正捧出一颗真诚的心,就一定能打动学生的心,并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有时候教育不仅需要感染,也需要克制,需要退让,需要妥协,这是更深意义上的尊重。”
这本书让我感悟最深的是: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是他教育学生的思想基础。他从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生,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朋友。他与学生的对话,几乎是通过谈心、通信、家访等形式,与学生沟通。书中记录了很多他跟孩子们的沟通方式,这是语言文字呈现出来的教育艺术形式之一。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做这样的教师真幸福!
写诗的心得6
暑假,我有幸读了著名语文教师李镇西先生的大作《心灵写诗》,感触颇深。 下面浅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 要学会寻找做教师的幸福感
尽管教师的物质待遇较之以往有很大改善,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工资的增多而增多。相反,教师职业的倦怠感,挫败感与日俱增,但在李镇西先生的书中,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的成就感,幸福感。因为李老师得到了家长、老师、学校、学生的高度评价。他所带的班级无论是班风还是学风都堪称一流,读了《心灵写诗》,发现教师的'幸福并不是与物质财富成正比的,而是来源于学生的进步与认可。我想李镇西先生之所以能成为名师,教育家,是因为他有自己的幸福观。
二、 要学会用爱去感动学生
古人云: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教师作为担任着育人特殊使命的师者, 他必须去爱,只有去爱,学生的心灵才能得以升华。 从《心灵写诗》中, 你能感受到李老师对教师事业的热爱,对学生无私的爱,学生正是在他这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爱的沐浴中感化下,达到与老师心灵的相通。
三、要学会用有限的时间增长知识
工作十多年了,似乎看书看得不多,只有读一下《读者》等杂志,组织学习时学学新课改理论知识,通过电视网络搜索一些知识,几乎没有坚持学习,李镇西先生的课例分析让人看着不由自主地开始崇拜他,这就是人格魅力啊,是用知识,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我们的新教材涉及的话题越来越广,对我们的专业知识也要求越来越高了。学习,唯有学习才能让我们的魅力常驻。于是我感慨,我下定决心:要用有限的时间增长知识。
写诗的心得7
总感觉工作比较繁忙,对一些教育类的书籍置若罔闻,根本没有列入自己的阅读计划之内,时间也就这么浪费了。
最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这本书,这本优秀的、令人喜爱的图书,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更全面地认识老师这一职业,让我能从他身上不断的学习,使我不断的进步。 “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这样一句话使我的内心受到震撼,这正是我们教师应具备的品质。他每天晚上都把当天的教育过程忠实地写下来,少则三五千字,多则上万字,一个学期下来竟然已经六十多万字!他坚持用心灵写诗,创造了奇迹,见证了教改,鼓舞了我们,引领了我们。
看着书名,我已经被吸引住了,拿到书后,被李老师的自序打动,爱不释手地一读再读,由衷地感叹,李老师真的是用自己的心灵在书写着教育的辉煌诗篇。本书,以体现李镇西爱心与民主教育为主线,“真实记录了一个优秀班级的成长历程,记录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其父母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困惑与茫然、痛苦与坚持、眼泪与欢笑,有情节、有反思、有悬念。语言朴实、隽永,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学生的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他这本书最能体现的就是“真实”,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学生的爱。
李老师给自己的博客取名:“与青春同行”。 “我们感受他对孩子的一份挚爱,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他每天除了有大量的教学任务外还要参加许多报告会或者学术研讨会,但是就在这么忙的情况下他都坚持写班主任日记。”好多人都纳闷他哪来那么多的时间,他说:“我每天就是利用一点点零碎的时间来写我的班主任日记,有时候凑下课几分钟我都会在键盘上敲上几百个字,一篇日记我就要写上好几次,有时候利用晚上时间天天坚持写日记,甚至有几篇日记我是在距离地面几百米高空的飞机上写的'。班主任日记是我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少则几千字多则一两万字。”李老师每天坚持“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一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坚持就是胜利,而这些坚持来源于“爱”。李老师每天坚持,肯下苦功,付诸行动,才有了收获,才有了奇迹。“青春的花朵呀”永远绽放在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心灵写诗也就有一个一个生命的精彩瞬间。
李老师的《心灵写诗》展示了他每天原生态的教育现场和真实的教育感受,“我记录的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因此写的同时我的确是在真切地聆听着‘花开的声音’。” 李老师坚持与班级多位同学保持书信联系,在信中与他们探讨理想,探讨人生,查找问题,分享快乐。学生曾有肺腑之言:“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却永远相通!” “这不是一般的老师能做得出来的,更不用说象李老师那样身肩数职,公务繁忙的人了,由衷地表示敬佩!”
写诗的心得8
打开《诗经》,一行行透着时代温度的文字随着上方阳光的跳跃,慢慢地氤氲了上一些色彩,在纸上晕开,最后,每一首诗,都拥有了它最独特最美丽的颜色,那个是属于那个时代的烂漫风情。
关关雎雎,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子对女子一见钟情,朝思暮想的疯狂爱恋,这种得不到的思恋,又恰巧就像是荒郊野外开得漫山遍野的花的色彩,一意孤行,明明知道无人观赏但是依旧开的热烈豪放,就算隔着两千多年的时间长河,也依旧能品味出其中的遮掩不住的感情。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河洲之上男子来回地寻求,渴望得到掩在迷雾之后的所爱,哪怕道阻且长也未让他死心,河洲上漫漫的芦苇和白霜慢慢地连成了一片纯净的白色,那么纯净,那么柔和,仿佛包含了世间上所有美好的祝愿和期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住,子宁不嗣音城墙之下女子哀怨地徘徊,恋人那青绿的衣领,无一不让她深深着迷,她哀怨地反问,而城墙下来回徘徊的脚印和那思念连绵成了一汪青绿,悠扬绵长,倾入心脾,其中又包含了一点女子的'嗔怪。
合上《诗经》,那些绚烂和痛苦的颜色也一并合上,我直了直身,这个季节,也正是冰雪消融的季节呢,那些《诗经》中美的令人惊叹的颜色,会在春天悄悄来临的。
写诗的心得9
今日听老师朗读林清轩的《岁月赋诗荷》,恍然大悟,人生看似美好,实则充满许多艰辛。
荷花的种植者们用自己的心血培育着那些荷花,费尽心思才让荷花茁壮成长,直到开花结果。我们只知道荷花很美,每次看到它都忍不住赞叹。可能我们觉得养荷花的人很轻松,可以欣赏美景,品尝美食,养家糊口。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的艰辛呢?种荷花时,听到风声,他们总是大步走向田野,站在田垄上仰望天空,判断天气好坏。看着随风摇曳的荷花,在养莲人的心中,荷花就是他们的孩子,脆弱得像个陶瓷娃娃,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它。但是当他们看到荷花凋零的时候,你知道他们的心情吗?我想你没有经历过。只有父母才能体谅。采莲时,不仅要提防稻田里的吸血蛙,还要提防莲杆上的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和崇拜的.人。就说说创造奇迹的孙宇晨吧。虽然他跌跌撞撞上了高中,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他仍然逃课,沉迷于小说。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红灯笼。然而到了高三,他终于回过神来,认真上课,追求成绩。放假的时候,他总是一个人坐在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认真复习。他开始努力、奋斗,不断超越别人,像一匹野马奔跑在知识的草原上,又像一块干涸的海绵,不断地吸吮着知识的雨水。俗话说“观望者天道酬勤”,他成功了,考上了北京大学。
当我们读到他的惊人逆转时,在惊叹和感动之余,有没有想过他努力背后的艰辛?正如华罗庚所说,“播种一次,收获一次”,不付出又有什么回报呢?孙宇晨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和苦心是难以想象的。他不就是林清玄口中的那个栽莲师吗?看似美好,实则充满了无数的艰辛。
写诗的心得10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阅读之后,不禁被它那清新、高雅、和谐、神秘的气质所吸引,爱不释手。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是恋爱中人的典型心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一位厌战思妻士兵的内心独白。“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是征人对父母深深的思念;“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是身在卫国的宋国人的思乡之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某种可望而不可求的理想的追求。
“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生动地展示了一名坚贞不屈的女子誓死捍卫自己爱情的决心;“虽速我狱,亦不女从。”是一位女性对逼他从婚的贵人的斩钉截铁的答复。
“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是人民爱屋及乌,对有德政的召伯的遗迹的珍重;“民之罔极,职凉善背。”是诗人对昏庸腐败的统治的博大、崇高、深沉的忧患。“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
睿智、沉静,是诗人的性格,含蓄,朴素而又精致,是诗的语言,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
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昔日雄霸天下的帝国已化为云烟;当年国色天香的罗裙已散入黄土……今天,真正触动我的情感与灵魂的不是几件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那些经久不灭的人的故事。一首首清新而高雅的诗,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仿佛被带到了遥远的国度,历史又重新展现在我的眼前:恍恍惚惚,若隐若现,神秘而悠远……我仿佛听到了来自远古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仿佛要告诉我什么……也许是历史,也许是故事,也许是未来,也许是别的什么。爱,自由,正义,是《诗经》永恒的主题,这也是生命永恒的主题。闭上眼睛,用心静静地聆听,你可以听得到——那来自远古的心灵的呼唤。
同是天涯沦落人,只是我们的结局是那么的完美。
写诗的心得11
在悠扬的诗意中徜徉,笔尖舞动,我沉醉于那些灵动的诗句,心中涌动着一股对诗歌的热爱。我明白了写诗的意义,也体会到了诗歌的美妙。
从开始写诗的那一刻起,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每一首诗都像是一个未解的谜题,等待着我去解开。我尝试着用文字描绘生活中的.点滴,用诗意的语言去描述我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观察,学会了思考,也学会了表达。
写诗,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每当我陷入沉思,或有所感悟时,我就会将它们化作一行行的诗句。这些诗句就像是我的心情晴雨表,记录着我每一刻的情绪波动。
通过写诗,我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人们的灵感来源。他们用诗歌传递着智慧和情感,让我深受启发。我也开始模仿他们的风格,尝试着写出更有深度的诗篇。
然而,写诗并非易事。那些优美的诗句背后,是诗人们无数次的修改和推敲。我意识到了每一个字词的重要性,明白了写出好诗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坚持。
在写诗的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喜悦和感悟。我与朋友们分享我的诗作,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这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歌的价值。
写诗,让我领略了文学的魅力。它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让我更加珍视每一个瞬间。在写诗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用文字表达情感,还学会了如何去倾听、去理解,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写诗,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捕捉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表达内心的感受。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写出更多更有深度的诗篇,让诗歌的力量在我的生活中继续闪耀。
写诗的心得12
春意袭来,暗香浮动,桃树梢头嫣嫣然簇簇桃花儿耳鬓厮磨,俏丽多姿。林中树下,一道明艳的倩影婀娜而舞,裙摆带过,卷起一场花雨,那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啊!少女将要出阁,粉嫩的小脸仰望天空,如水如波的晴空盛满了她二八年华的记忆和对美好心向往之的希冀,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四海八方的故事录成诗,吟成歌,缓缓地,如春雨般地润泽心灵。它很轻巧,篇幅短小,它很沉重,承载着古代人民各地的梦,天真、纯朴,美好得让人不想破坏。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五彩的未来似澈蓝的天空,在头顶却无望触碰,只能待到夜深人静时,含笑梦中。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那魂牵梦绕的女子好似就在身旁,她鼓瑟,他抚琴。两道朦胧的身影,由无踪的.月光丝丝缕缕牵引着,在一起,令天地万物黯然失色。琴声止,幻梦散,人亦醒,终归一场梦。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昔日的一切好似一场梦,繁华似锦,莺歌燕舞,柳枝在春日微曛下漫舞。连年征战,殷红的血染红了这片黑土,男耕女织的家园如今只见狼藉一片,战争无疑是残酷的,夺走了孩童脸上的笑容,遮掩住明媚的阳光。伫立于皑皑白雪中,四周全静了声。
哞.老牛不紧不慢地踩在泥土上,温厚的低吟自前方传来,向四周淡去。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是一部深有韵味的史诗,青葱烂漫、如歌似泣、海枯石烂.
写诗的心得13
假期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三字经》,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它,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三字经》这本书里有很多历史故事,因为我特别喜欢写诗,所以《仲永写诗》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故事讲了一个叫方仲永的孩子,他是个天才,5岁就会写诗了,他爸爸不让他上学读书,每天让他为别人写诗挣钱。当他长到二十多岁时,他却变成和普通人一样平凡。
方仲永的爸爸是可恶的',他贪图财富,耽误了方仲永学习的机会,白白荒废了一个天才的一生,这是多么令人痛恨啊!方仲永的命运是可悲的,他原本是一个天才儿童,却因没有接受教育而变成普通人,这是多么令人惋惜啊!这不禁让我想起上学期我获得广州市儿童诗歌创作大赛三等奖后,爸爸妈妈直夸我,老师和学校大力表杨我,同学们羡慕我,我整天得意洋洋的,以为自己了不起,谁也比不过我,于是上课不专心,作业马虎。在一次的测验中,只拿到80多分,从全班的前几名退步到后几名。为什么我会这样呢,为什么我就那么的骄傲呢?与方仲永相比,我幸运多了,我拥有父母、学校、老师对我学习的支持和帮助,但我却自以为是,骄傲自满。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即使是天才,如果不经常学习、读书,老是停留在以前,那最后也只能是个普通平凡的人或者是一个一事无成的人。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又是那么重视,我们更应该努力读书。这样,长大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