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风建设学习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风建设学习心得1
翻开历史的长篇,畅游在知识的殿堂之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攀登科学的高峰,离不开一根探路的手杖,而学风就犹如这根手杖,他时刻指点着我们,以至我们不会误入歧途;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需要一枚导航的航标,指引我们前进,以至我们不会在茫茫的大海之中迷失方向。
作为研究生这个知识型团体,做好学风建设,培研究生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习惯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其中就很好地阐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有才能的人发挥得游刃有余,才能使我们取得更好的成绩。我相信优良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风气对于我们而言尤其重要。所以说在这个巨大的群体中,做好学风建设尤其的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学风建设的对象是,研究生这个成年的“非社会人”。这个群有着它独特之处。科研没有捷径,更不容许重在参与,只有在量的不断累积中才能导致研究上的质的变化,我坚信唯有通过这种办法才能走上科研的康庄大道。学风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建设起来的,我们必须让大家一起参与到其中。然而要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不是那么得容易的。我们首先得让大家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正如 “如果人生中没有目标,那就和航海中没有了罗盘一样”。确实。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干什么,那还有谁能够明白呢?然而,我们现在的大学生很多就是这种没有明确目标的。为什么中国学生没有创新,不是因为没有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咱国人盲从、茫然的结果所致。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那这种现象我想是能够避免的。当然这还跟咱们中国人的从众心态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我们在进行学风建设的时候,首先要使大家都有一个目标、理想、规划。如果我们都按着上面的步骤做好自己的大学规划,我想我们的大学生活将会是另样的景象吧。还记得我们很小的时候,老师就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啊?”。你会充满豪情地回答老师:“我想当医生、当工程师、当老师……”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我们离自己的目标是越来越远,于是我们开始降低我们的目标,一降再降,最后也就没有了目标了,一片茫然。于是就:和尚撞钟——得过且过了。
如果一个集体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可以说这个集体是一个优秀的集体。它必将给所有的集体成员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当然要像一开始就有这么好的集体,我想可能性是比较小的。然而,一个集体中有几个学风纯正的成员是应该能够找得到的。学风建设中我们就要以这些人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利用他们的榜样作用是整个集体的学风提升几个台阶。为什么会有“嫉妒”一词,原因就在于有比你优秀的人存在。每个人内心都有一种潜在的能力,那就是不服输的精神。当身边的人比自己强的时候,我们就会思考,既然他(她)都能够做出如此好的成绩,那我呢?我们会不断地反问自己,问多了,我们就得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也能行!于是我们开始努力,奋斗。我想在一个集体中都能有这种良好的上进心,那么这个集体迟早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团体。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你推我,我推你,不断的前进,最后取得理想的成绩。
学风建设要着力在“勤”上下功夫。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对于新形势下加强研究生学术作风建设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学习、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实践在深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惟有勤奋学习、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常态,才能顺应时代潮流,做好各项工作。加强学风建设要在“学”上动脑筋。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勤”是基础,“好”是关键,“学”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学、能不能学、会不会学是检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尺。
通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我深刻地意识到科研并非说说而已,而是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并认真完成。一篇论文的完成,首先要有广泛的阅读,在多读的过程中多动笔多思考多创新,只有当每一阶段每一步骤都认真完成才会有科学的研究成果。这次会议对我的影响将伴随我的研究之路一路前行,我会在学术道路上认真走好每一步。
学风建设学习心得2
无论是古希腊的至理名言“知识即美德”,还是我国的传统观念“知书而达礼”,都说明学术与道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得到学术共同体及社会共同认可并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学术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活动正常有序进行的一系列规则、制度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包括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以及学科专业共同遵守的科学研究、论文写作、学术引文、学术评价等诸多方面的规范。
科学事业的发展过程,既是学术创新的过程,也是学风建设的过程。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对弘扬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学术事业,净化校园环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而严谨的学术规范,良好的学术道德,是营造研究生的良好学风,以及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引导研究生走上正确的科研道路的重要前提。
我们所提倡的“诚信为学,恪守学术道德”,具体体现在从事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时刻用学术道德来指导自己的学术实践活动,把内化于自身学术良知中的学术规范升华为行动的纲领。不断把外在的准则转化为内在的.要求,只有在头脑中形成高尚的学术道德品质,才会在实际的学术活动中自觉地遵守学术行规,不闯学术的‘红灯’。大学是高度宽容高尚的科学道德情操是科学研究的精神力量,而智力成果与人的品格之间的关系,也远比一般认为的要密切得多。和包容的地方,但是“对学术不端行为是零容忍”。稿多发、论文造假、抄袭剽窃他人成果、造篡改实验数据、随意侵占他人科研成果……不同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让人警醒。科研不端行为是伴随科学的发展产生的,要依靠科学界自身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去消除在外在准则要求的同时,更要有科研工作者的自律。学风浮躁是引起学术不端行为的重要原因,而学风浮躁又与现行的评价体系相关。而要克服学风浮躁、学术评价中急功近利的倾向,需要“诚信为学”,
学习活动的开展,我深感遵守学术道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到提升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的深远意义,在日后的学习与学术研究中,从事学术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恪守学术界公认的基本学术道德规范,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以严谨踏实的学风和笃信诚实的原则从事科学研究,做一名合格的、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深入认识了我校学术道德规范的细则与要求。如:在学术活动中,应该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学术成果的署名应真实,署名者对该项成果承担相应的学术责任和法律责任;此外,还有其他学术界公认的学术道德,也是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应当遵守的。
其次是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精神。在学术研究中,诚信最主要体现在对学术道德规范的恪守之上。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精神文明建设更上层楼,在高校与科研机构涌现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提升。但也有部分从事学术研究的人对待学术的态度不够严谨,在进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不尊重他人成果和知识产权,或在研究时急功近利,研究成果无法反映客观事实等情况时有出现。我们应以此为鉴,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者。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术研究,其中的大部分人在未来也将进入高校或各种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因此,提高学术道德水平,培养严谨的优良学风显得格外重要。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学术道德是衡量一个研究者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直接反应研究者的科研态度与学术态度,对学术道德的轻视,将使研究者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产生优异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对于国家来说,研究者的科研工作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的科研工作。研究生是国家的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保证个人研究道路的正确与国家科研工作的发展。
总体上说,高校的学风是好的,教师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广大教学科研工作者献身科学,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体现了良好的师德风范,维护了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声誉和良好形象。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在有些方面还比较严重。这些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在这当中,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层面是学风不正,不能严守学术规范,比如学风浮躁、理论脱离实际、低水平重复,甚至粗制滥造、急功近利;另一个层面是学术不端,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比如抄袭剽窃、伪造事实、篡改数据等等。这些不良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人身上,但败坏了学术风气,阻碍了学术进步,影响了学术声誉,损害了学术形象,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决,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及时制止,决不能任其滋长蔓延;必须采取踞决果断的行动,在学术道德和学风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愿我们携手共同弘扬科学精神,维护科学道德,遏制科研不端行为,共建良好学风”。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将从我做起,贯彻落实学术道德规范,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开展学术研究,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研究生!
学风建设学习心得3
当前科研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浮躁,不踏实,以及目前很多国国际专业学术杂志主编批评中国某些科学研究论文存在的“四宗罪”,即:伦理问题、造假问题、抄袭问题、一稿多投问题,提醒广大研究生应清醒地认识到:科研诚信是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础、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要求同学们掌握科研工作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
从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科学规范四个部分分别展开。科学精神是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贯穿于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共同信念、价值、态度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追求真理的信念、用于探索的精神、遵循实证的方法,讲求理性的态度。研究生应当从求真、实证、进取、协作、包容、民主、开放、理性怀疑等方面努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正确处理利益、荣誉、道德和伦理等关系,拓展对物质世界、生物界和人类的认识,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
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研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指科研活动中的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该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研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者规范之中。科学道德主要包括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自觉抵制弄虚作假、浮躁浮夸等学术不端行为等。叶校长重点分析了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科学规范与科学道德之间的关系,希望研究生同学在学术研究和知识学习中,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学风。
科学伦理指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受试者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考察的是科研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品行和诚实及杜撰、抄袭、剽窃及学术不当行为产生的根源、表现、危害及对策。叶校长以“猫旋之谜”作为案例,既说明科学研究中的假设演绎法例子,层层展开,又明确告诉同学们为了探索事实真相,科学家们所具备的不断探索的求真精神。他还要求同学们努力学习许多专业以外的知识,包括历史、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宗教和伦理学等帮助自己认识自我。
科学规范是基于科研道德和科学共同体共识的,具有稳定性、连续性的规则和安排,因而具有文化的意义,要求研究者自觉遵守和共同维护,主要包括诚实原则、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尊重知识产权、声明与回避原则等。叶校长向全体研究生讲解了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惯例、交流的方法、荣誉的分配、论文署名原则等,并列举了科学中的不轨行为,指出了对违背道德标准行为应采取的反应。叶校长推荐研究生认真学习《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和《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为科研生活的开始奠定坚实的学术诚信基础。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培养类型的不断增多,研究生的学风问题也日益凸显了出来。良好的学风不但能够促进学生不断积极向上,而且能够抵制不良习气等负面因素的产生与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培养与其整体素质的提高。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未来学术研究的中坚力量,是决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栋梁,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依托。研究生学风的好坏不但关系着研究生教育成果的成败,而且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大计。良好的学风不仅对学生的现实生活起导向作用,而且影响学生未来成长和发展,是提高研究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与保证。
一、研究生不良学风的表现
1、抄袭剽窃现象严重
在当今的硕士研究生当中,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的现象非常严重,尤其在文科类研究生中更为常见。为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在校期间要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的篇数以及导师布置的论文,一些研究生从网络上下载文章,把他人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剪接、拼凑、包装,构成新的作品,有的甚至大段引用却不予注明,或是将外文翻译过来略加整理即变成自己的作品。这种不劳而获的抄袭现象,是一种严重的学术腐败行为,严重地违背了追求真理与创新的科学精神,阻碍着科技的进步,也丧失了的个人诚信。
2、一稿多投
有的研究生为了增加发稿的数量,投机取巧,一稿多投。一篇文章,主要内容不变,题目和结构稍加改变,就以多篇论文的方式发表;或把相同的一套数据采用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变成多篇论文发表。一稿多投是高校研究生学风不正的又一表现。片面的追求数量,对于文章的创新性不予考虑,粗制滥造,不利于研究生学风的发展。另外,在硕士研究生的论文中,挂名现象也严重,有的论文,多人署名、挂名、借名,有些人在未参与研究工作的成果中署名。
3、论文缺乏创新
受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各种物质利益的冲击,很多研究生是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在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中有新知、有体会才着手研究。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没有多少学术价值,没有生命力。缺乏创新已经成为研究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硕士比博士严重。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没有创新是研究生教育失败的表现。
4、投机取巧
有些研究生,平时上课、复习不努力,考试请“枪手”,不及格找导师或任课老师求情,只求能够顺利毕业。甚至学位论文也敷衍了事,短时间冲刺完成。这种现象在在职研究生群体比较常见。他们平常公务缠身,很难静下心来听课、写论文,就干脆花钱买。
二、研究生不良学风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硕士研究生对待学术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下,相当部分研究生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迷惘,急功近利倾向严重,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把研究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定位于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高薪工作,一味地迎合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缺乏严谨的学术研究精神。同时,用人单位“重文凭”现象比较严重,忽视了研究生的综合素养。相关单位对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方面的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及时对违反学术规范的学生进行惩处,纵容了研究生的学术失范行为。
2、教育管理体制弊端
一方面,大部分学校研究生的教学方式单一,师生间缺乏良好的互动,学生主体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充分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研究生教育体制中“严进宽出”的制度存在很大缺陷。研究生入学有全国统考划定分数线的高门槛,而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开题、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往往没有一套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这在客观上不利于培养优良的学风,反而助长了“混文凭”的错误思想。
另一方面,研究生不像本科生一样有辅导员专门进行道德规范、心理等方面
的教育、管理,而是由研究生导师全盘管理,既要把好研究生的“道德”关,又要负责研究生的学业,使很多导师压力较大,于是有的导师顾此失彼,不利于研究生良好学风的培养。
此外,研究生的评奖评先可能存在暗箱操作,不能服众,制度的权威性就消解了,同时也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积极进取的积极性,自然难以抑制错误行为的发生。
3、德育的力度不够
大部分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学术道德的教育力度不够,有人认为研究生年龄层次普遍偏大,有自我调控能力,因此不需要过多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然而许多硕士研究生并不了解学术规范和学术失范,这说明他们只知道不能全篇或大段抄袭,对科学研究中的著、译、署名、引据等概念模糊不清,也不知道违反学术规范,会承担什么责任。
三、解决不良研究生学风的几点建议
1、加强学术制度建设
积极倡导和营造求真向善的学术氛围,开展认真积极的科学评论,创立新时代的学术文化。高校应建立相关的学术打假机制,对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影响极其恶劣的行为,应给予及时的处理。
进一步加强学术制度建设,包括公认的学术准则和规范、完善的学术批评风气、严格的学术训练和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等等。学位论文答辩、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著作出版、科研项目评估、学术奖项评定等方面,严格推行匿名评审制,改变重量不重质的研究取向。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校际、国际间学术交流,每年邀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或讲座,展示学科前沿,拓展研究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校园学术气氛。
2、加大德育建设
做学问首先要学会做人,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人才。高校应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加强正面引导教育,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不断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与奉献精神。要加大导师关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压力,导师考核要与其学生的思想素质挂钩。
在现有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基础上,完善并加强辅导员制度,使其与“导师制”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严格执行制定的各种相关规章制度,既要对违反纪律的学生和教师及时处理,也要对徇私舞弊的相关行政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问题的处理与追究必须一视同仁。同时要完善民主监督体制,评优评先民主公开化,接受学生的监督。
研究生学风建设是基一项础工程和系统工程,高校和各相关部门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将学风建设融入学校日常工作中,形成有效的学风建设促进机制,努力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只要我们共同关注研究生的学风问题,同时在教育部门及研究生群体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研究生的学风建设必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学风建设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学风建设活动总结02-23
学风建设月活动总结03-30
学风建设工作总结05-27
学风建设活动总结13篇03-12
学风建设心得体会06-10
学风建设活动工作总结12-05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03-29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15篇03-30
师德师风建设学习心得(精选13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