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29 00:29:57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1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所呈现的目标、内容、方法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前瞻、领先的幼教理念和具体可行的实践性、操作性,内容设置涵盖了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等五个领域,还单列了数学,有其独特的学习规律和教育规律,领域课程根据儿童心理及发展规律教育目标、内容和学习方法有相对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独特性,解决了以前其他课程不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学科课程形式,积极寻求不同领域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加以渗透,构成了一种完整的幼儿园教育课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许多问题,现将其优缺点具体分析如下:

  一、教材优点具体表现

  1、课程设置具有整合性

  该教材着眼于幼儿八大智能培养,同时整合了五个教育领域,没有单一的学科分界,对教师需要全面熟悉领域目标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课程设置具有开放性

  该教材提供了预设课程的内容,又给老师生成课程提供空间,为教师自主开发园本课程,根据儿童兴趣自主设置课程提供了余地,同时也促进了幼儿、教师、家长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家园沟通、交流与合作。

  3、课程设置具有生活性

  该教材课程设置根据儿童需要,源于儿童生活。从主题的选择、内容的规划到活动进行,都注重儿童生活经验,体现生活教育理念,例如其主题单元设计:奇妙的蛋;相反国;感官总动员;头发、膝盖、肩膀、脚等主题单元设计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

  4、课程设置具有游戏性

  该教材课程设置具有生动有效的游戏趣味,具有教、学、玩合一的特点,满足幼儿玩的天性。

  5、课程设置让环境说话

  该教材课程设置体现了教育内容“情景化”的论述,利于师生把环境布置与主题内容结合起来,教师可根据主题单元进程设置主题墙,让环境与教育目标结合在一起。例如在主题单元设计:“我家和我家附近”,孩子可画好家园线路图粘贴墙上,在主题单元“交通工具博览会”主题单元设计中,教师根据需求可在活动室布置“交通工具展示角”,幼儿自带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在展示角玩耍游戏交往。

  6、课程设置具有操作性

  该教材课程设置具有强烈的可操作性,每个单元主题都有可供儿童动手的`色彩鲜艳的图卡,让幼儿自己玩耍操作,克服了单一的传教方法,促进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7、课程设置具有严谨性

  该教材各年龄段层次内容在设置上不但生动灵活,教育性强等,而且各层次目标、内容等方面还有内在严密的逻辑性,遵循了因材施教、循序发展的原则,尤其在“我的数学”,因其数理学科特点,有其严密的内在逻辑性,而难以与其它领域整合,就单列为“我的数学”,利于对孩子进行完整的数概念和科学思维方法能力的培养。同时数学课程设置学习趣味浓厚,游戏性强,避免了枯燥、单调。

  8、课程设置充满人文主义关怀

  看得出教材是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基础,在具体内容设置上强调本土与多元文化学习相结合,注重人文与生态关怀,以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幼儿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教材不足具体表现

  1、在艺术方面,比较注重儿童对艺术各方面的习得培养,但在歌曲选定上,显得偏少而且曲调不是很优美,艺术性不强,对儿童的歌曲欣赏设置较少。

  2、在语言领域方面,故事儿歌较少,尤其是儿歌不押韵,不朗朗上口,故事体现不出年龄特点,有时大班故事太简单,例如故事《叶子》,有时又太复杂,例如中班《过年》。同时主题表现形式挖掘不深,还可再丰富。

  3、本土文化过浓,例如在社会方面,很多让幼儿感知理解的是南京地区周边文化,这对老师生成本土过程虽说提供了一定空间,但也不利于老师实际操作,增加了一定难度,例如《元宵》、《看灯》等。

  4、小班数学过难,儿童操作依靠老师过多,多数不能独立完成,数理逻辑方面显得秩序性不是很强,比如在感知数量形成等数概念问题中,没有呈现系统学习,其中可能穿插分类、排序比较认识等其它数学问题。

  5、教参上,家园亲子合作较多,同时对家长要求过高,有时难与落实。

  6、一个主题单元有时涉及某个领域太多,而另外领域又不足,例如在“头发、肩膀、膝盖、脚”等主题单元活动中,健康涉及过多,而语言等其它领域涉及又较少。

  7、课程重复多,例如在主题单元活动“伞的世界”中,语言领域呈现的这几个问题,在其它领域也多次重复呈现。

  8、总的感觉有时显得有的课程设置处于一种拼凑状态,教材不是很尽善尽美。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2

  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及教育方式的进步,教育越来越以人为本,以幼儿的兴趣为主要教育基础。而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游戏是幼儿群体的一个普遍兴趣,因此,将教育的课程融入到游戏中去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成为现代幼儿园教学的一大主题。4月28日,聆听了罗园长《课程游戏化》的讲座。我将在这次培训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并阐述一些自己对于该问题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动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做什么都没劲,只要玩起游戏来一头是劲”。有时我们也会发现在集体活动中,有一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单纯的说教引不起兴趣,但老师说“下面开始游戏时,孩子们马上改变原来的姿态,随时准备投入到游戏中去。家长的表述,孩子的表现给我们一个信息:孩子对游戏的渴望,对游戏的需要,就像我们人类对食物的需要一样,游戏可以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食粮,当他们一有空闲,便会想出各种办法玩,并努力玩出新花样。大自然的一声虫鸣,会引发他们去寻找;小鸟的翅膀被折断,他们会像大人一样给小鸟包扎、喂食,扮演鸟妈妈、鸟爸爸精心照顾小精灵;当一簇美丽的花儿开放了,他们便试着种上一两种植物,期盼着绿色的生命给他们带来惊喜。

  所以说呢,游戏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首先,游戏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和发展。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早在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游戏是发展各种才能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效手段”。首先,游戏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语言在幼儿游戏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要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想法,领会别人的意思;同时也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词汇不断丰富,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游戏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自我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在感知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使儿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最后,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式。游戏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浓缩,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这种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并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3

  幼儿教师心得_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成为一名全优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因此需要我们树立良好的幼儿教育观念;

  (一)、树立正确儿童观;儿童和成人一样,是享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需求;

  (二)、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当我们把幼儿看做是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

  (三)、良好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念认为:教师工作不仅仅在付出,在同时也;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成为一名全优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师智、师能。

  师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师智主要指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和敏捷的思维;师能主要指具有胜任教师工作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师德和人格。

  因此需要我们树立良好的幼儿教育观念

  (一)、树立正确儿童观儿童和成人一样,是享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需求应受到尊重并得到满足。

  因此教师与幼儿交往时的态度、方式都应让幼儿感到安全、没有压力、受重视,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尊重。

  (二)、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当我们把幼儿看做是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了,不等与幼儿学了,教师教完了,不等与幼儿学会了。

  老师准确地把握把“教”,什么时候“教”, “教”什么。

  在幼儿园中重教育过程,轻教育结果。

  教育内容是全面地、启蒙性的,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培养兴趣为前提教育活动。

  (三)、良好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念认为:教师工作不仅仅在付出,在同时也在发展着自己,完善自己,是教育过程的研究者,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的自我发展者等教育观。

  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成长, 才能促孩子发展,才能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以前,不少人误将教师画、跳、唱、弹等技能视为教师的教育素质,但实践表明,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这种个人专业技能方面再好,也不一定是合格的幼儿教师。

  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觉得,幼儿教师的素质关键是教师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

  那么幼儿教师要具备那些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二)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记得有一位园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师的难度,不比当一个好教授的难度小。

  (三)教师要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施教能力一是生活化,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教育内容,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和场所,二是兴趣性和生成性教育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不是感兴趣的也要通过一定方式让孩子感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

  因为都学过教法这点就不多讲了。

  利用我们所学的游戏的方法,用幼儿能接受的教学语言,面向全体幼儿,全面施教。

  幼儿园教师要做全才。

  幼儿园教学是不分科的,各领域相互渗透的。

  (四)、要有较强的观察力(扑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对孩子的观察、对其他事物自然想象的观察等。

  比如:落在地上的雪,同样都是阴面,是土地上的先化,还是落在石头(铁盖)上的先化?为什么?这就需要做教师的去观察、主动去探究。

  再如: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蜂鸟)最大的鸟是?(鸵鸟)大家都知道,小动物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他可能会问老师鸟都吃虫子吗?有吃虫的`、也还有吃米粒的(还有吃草叶等植物的鸟),鸟都怎么吃虫子?(有的鸟很聪明借助于小棍捉虫吃,是人与自然节目播的)。

  (五)、要有使用媒体教具和自制玩教具的能力主要是自制玩教具,因为我们周围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很丰富,我们要动脑、动手去制作符合教育需求的玩教具。

  丰富幼儿的生活,美化环境。

  另外,实际生活中使用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如:正确使用实物投影仪、会用电脑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等。

  (六)、要有合作和沟通的能力要学会与孩子交流方式方法;要学会与同事合作艺术;还要学会与家长沟通技巧。

  教育幼儿不单是幼儿园教师的事,家长有义务配合幼儿园工作。

  与家长沟通不等于告状,要在沟通中使家长知道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共同呵护。

  因此在形式上,对采用一对一的形式,显示出对孩子的尊重。

  有的可以一对多,就是采用召开家长会的形式;还可以采用书面形式。

  内容上,可以介绍孩子在园一天参与活动的表现如何,情绪怎样,习惯养成等现象;也可以是发现的个别现象(比如:孩子老咬指甲,都出血了,就是不听话。

  与家长一起找原因)不管怎样,教师与家长讲话要讲究策略,不能信口开河,语气要婉转,表达要清楚。

  不要以为与家长熟了,就把孩子的毛病直接讲给他听,如:你们孩子老咬指甲,都出血了,就是不听话。

  孩子听见了心理紧张,家长听了这小毛病你都不改,打!家长也可能采取管不了就不管的消极态度。

  那么就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

  应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咬指甲的原因??孩子咬指甲或咬其他物品是内在精神压力的一种表现方式。

  例如:孩子不愿上幼儿。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4

  今年,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为新时代的幼儿教育打开了一道通向世界的大门。建构式教材给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它突出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出了学前教育应体现发展性、个别性、奠基性原则。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课程改革的落脚点确立为转变幼儿学习方式,关注幼儿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追随幼儿的发展,去创造更宽泛的空间,挖掘孩子的潜能,实现每个幼儿生动地、主动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应以课程改革的新的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从开发幼儿的潜能、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进行了多方面探索,强调从儿童发展的实际出发制订教育计划。通过学习与实践,我对建构式课程有如下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一、建构式教材重视环境创设

  建构式教材里每周的区域活动都不一样,区域活动丰富多彩。有生活区、建构区、美工区、益智区、小舞台等,我们教师根据每周区域活动的不同,都会在班内努力创设宽松、自由的区域环境,投放大量的`操作材料。幼儿在更广阔、更自由的空间里自由选择、尽情地玩耍,从而开心、愉快地生活和学习,同时也体验到了与同伴共同游戏、学习的快乐!如在生活区里,幼儿通过给小动物喂食(用筷子夹物)、给娃娃穿衣服等,学会了一些生活技能;在美工区里,幼儿通过撕纸、团纸来印画苹果,不仅学到了一种新的画画方法,也锻炼了幼儿手部的肌肉。这就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而这正体现了建构式课程理念——幼儿天生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

  二、建构式教材重视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建构式教材每周一个生活活动,这是以前旧教材里没有涉及到的一个领域,建构式教材正好填补了这个缺口,由此充分体现了建构式教材“基于幼儿,发展幼儿”的特点,重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现在,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被长辈们宠着疼着,是含着蜜糖长大的一代,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建构式教材每周一次的生活活动,可以培养及增强的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决定作用。虽然建构式教材给小朋友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生活技能的平台,但我们教师也要给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不要看小朋友动作慢就帮他做好了。比如:午睡时尽量让幼儿自己穿脱衣裤、鞋子;让幼儿自己动手解小便、洗杯子,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小朋友年龄还小动作可能比较慢,我们老师不妨多等待一会儿,不要着急的帮小朋友去做好他们该做的事,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建构式教材所提倡的,使每个幼儿都获得自己动手做事的快乐及成功感。

  通过建构式课程的开展,我得到不少的启示:我是一名新教师,教学经验比不上那些老教师,但为了更好的使用建构式教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最为重要的是要不断的实践,不断地反思、调整,再反思。今后,在选择教学活动内容、制定计划和组织活动之前,要多了解本班幼儿的现有水平,多考虑所选取的教育内容、所定位的教育目标,是否符合本班幼儿的特点,是否与幼儿的能力相适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更多的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配合幼儿,以幼儿为主体,及时为幼儿的活动提供相应的材料和有利条件,调整自身的教育计划,与幼儿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更好地实现幼儿作为课程主体的理念。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5

  在使用《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之前,我们幼儿园采用的是建构式的教材。在使用整合课程后,不论是从观念上还是行为上说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在走入整合课程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思考,用新的整合课程的理念,对以前教学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在不断地思考和实践中一天天认识整合课程,一层层深入地了解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整合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和提高,更多的是如何去看待儿童,如何去帮助其更好的成长。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开始了实践,而探索和实践带来的是更多的感悟,更多的思考。

  首先我们碰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制订整合课程周计划,感觉不知如何入手:如果按照书上的教材进度。那么一周中各领域涉及到的内容就会不平衡。一周之中各种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应该平衡,否则幼儿该学的没有学到,会导致知识和经验的缺失。而整合课程强调幼儿的学习是整体的学习,反对将各领域学习内容割裂开来或简单拼凑。那么我觉得我们可以将一些必要的内容整合进主题活动。

  比如说数学,课程指南中指出:“学习活动强调综合性,充分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内容间有机联系,互相渗透,并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轴心开展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数,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中,数学无所不在,它支配着各行各业与每天的`生活。在幼儿的一日生活里,也到处充满数学。吃多少食物(量);玩什么样的玩具(形状);排队(序列)等等。

  例如:在现阶段开设的“神秘洞”主题里,我让幼儿对自己的五官进行观察以后,发现我们脸上就有七个洞:眼睛是洞,鼻子是洞,嘴巴是洞,耳朵也是洞,而且他们的大小、形状都是不同的,使幼儿获得了“用各种感官主动感知事物的特征”的经验。这样很简单的就把生活中的数整合到了主题活动中。

  我们老师头脑中要慢慢形成“主题教学”的观念,努力打破学科界限,实现目标的整合。这是迈向“整合”的第一步。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活动整合课程实施要渗透到区域游戏活动中,因为区域游戏活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让幼儿自主学习的活动,有利于各种能力发展不一的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爱好美术的幼儿可以在美工区中尽情的发挥他的创造才华;酷爱表现的幼儿可以在表演区积极地展示他的表演天赋;对数学情有独中的幼儿可以在他的数学海洋中自由的遨游;喜欢读书的幼儿可以在语言区中悠闲地阅读,讲故事,读儿歌;总爱问为什么的小问号可以在科学区中探索他们心中的神秘世界;区域游戏活动为每个幼儿的独特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机会。每个主题活动开展时,老师都应有意识地布置各个区域,将主题中的内容有机的容入区域游戏活动中,这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就能得到迁移和巩固,增加他们的成就感,从而起到更好的复习作用。老师在游戏活动时,要合理安排各种活动,使活动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其实整合课程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我们要做的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就是需要不断的探索、质疑,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6

  20xx年11月15日星期天,我有幸参加了游老师如何运用《幼儿园领域整合课程》的讲座,本次活动从大体到细微之处都讲述的非常到位,游老师适时的提问也让教师们参与到思考的浪潮中去,使之更易同化,让我对于幼儿园领域整合课程有了全新的了解。以下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1、理念的转变;2、教育主体与客体;3、正视教育者;4、教学技能的专业化。

  一、理念的转变

  基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亦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很多时候,我们老师会进行填鸭式教育,而这恰恰泯灭了大多数孩子学习求知、探索的热情。

  现下如何把这种理念转变过来,才是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1、教育需要求变、求新,而教育离不开教育者,所以教育者的改变需要有心,只有抛开传统观念,用心去思考,才能有真正的突破。假如教育者本身没有求知的欲望,没有精益求精的精神,那教育理念对她而言无非是空谈。

  2、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息息相关,哪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多数时候幼儿园、幼儿老师为了使家长满意,总是不断地去迎合家长,导致幼儿园教育呈倾斜状态。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大方向,是让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注重智。

  3、玩中学、学中玩,很多老师担心学的时间少了怕学不到,所以不断地在活动中说,确实老师是说了很多,孩子们现下也学会了,但明天呢、明年呢、往后的任何一个日子里,他能记住吗?!不,这些会很快地被他遗忘在角落里,孤零零地等待着被它的主人从脑海中删除。整整十年过去了,我却还记得语文老师给我讲的《小桔灯》,因为当时她并不是只叫我们读,而是陪我们玩游戏,最后每个人还用桔子做了一盏小桔灯。而物理老师叫我们背的什么物质,早已消弭于漫长的时光里了。

  二、教育主体与客体

  教育主体一般指教育者,教育客体一般指教育者的对象也就是受教育者。但现在很多老师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单一地只做教育主体,而忽视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现在的问题就是在活动当中,如何定位自己的主客体?

  1、其实我是一个“学生中心论”的支持者,因为假如儿童的心理没有受到威胁的话,他们是会自然而然地显示出自己的探索行为,所以在一些探索活动当中,做为教师就可以充分给孩子时间、空间,让其自由地去探索、发现!

  2、但有一些认知活动,比如“安全过马路”,这时候教师就要做为主体,给幼儿直观地展现如何安全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危险性以及直面的后果。这便是客体主体之间的转化了。

  三、正视教育者

  幼儿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幼儿教师流动性大,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懂得权衡利弊,幼儿教师自然也不例外,她们会选择离开,无非就是物质得不到满足,要么就是精神得不到满足。走在一线的是幼儿教师,她们必须承受并接受多方的压力,然后不断地把这种压力转化成向上的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地很好地成为孩子与自然、与世界、与社会之间的媒介,幼儿园教育才能够推上巅峰。

  而现下我们的盲区是,如何去转化这种压力?

  1、首先我们得正视教育者,幼儿老师并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是的,她还是启蒙老师,你需要给孩子打开世界的窗,让他自己绘制缤纷绚烂的空间,这就是你应该肩负的责任。

  2、扪心自问你真的喜欢孩子吗?你真的喜欢这个行业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很好,你一定可以很快地转化各方的压力。相对地,如果答案是摇摆不定或是否定的,那就要请您认真想想了。这就相当于目标,当你的目标明确,就算经过曲折的道路也定会到达终点;如若目标模糊、或是根本还未确立,一味地往前走,迷失是必然的。假设幼儿教师都迷失了,又何谈幼儿教育呢!

  3、幼儿教师所带领的一班孩子都是个体,他们是一个家庭当中不可或缺、备受恩宠的家庭小成员,他们的家人非常爱他们,所以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受到老师的爱护,能得到老师的肯定,自然会给老师提许多看似无理却是出于爱的要求!要知道我们也曾被自己的家人这样爱过,这样想的话,你会感觉更轻松一些,只要好好与家长沟通,共同用好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那样便足以了!

  四、教学技能的专业化

  当教育者本身的理念与观念形成以后,自然会去考虑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而现在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教学技能呈现细化状态?

  1、互动:要想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首要的就是先得有跟孩子互动的意识。因为与孩子们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交流,孩子会更有兴趣参与。而且在互动过程中教师会贯穿幼儿情感、认知以及兴趣能力的培养,使幼儿更易去接受。

  2、自由探索:我们老师应该做的就是在活动当中,引导幼儿化被动为主动,以此来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致,激发幼儿探索的精神,真正体验到活动的乐趣所在。

  3、情感的贯穿:我们每一个老师所组织的活动都有其不同的目标,那自然会有其不同的情感走向,所以教师本身应该以多样形式把这种情感贯穿其中,使得活动不仅能达到显性目标,还能达到隐性目标(一般是指情感方面的目标)。

  最后,通过此次的讲座,给我的感触很深,尤其游老师会抛出问题让我们去思考、去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我尤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行进在幼儿园一线的老师们,如果想要求变、求新,那她在路上必定会荆棘重重,所以我们都应该在每一日的活动中认真对教学材料深入地进行分析,对孩子们的心理状态要拿捏准确,再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等等,这些才是促使我们教学专业化发展的最佳途径!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7

  在课改的这段日子里,我们始终以县优质幼儿园的标准严格对照,认真整改,能按照县幼儿教学工作要求进行研究,坚决杜绝小学化教学。能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弘扬尊重信任的团队精神、营造充满爱心的校园气氛、构建全面开放的园本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育人活动、注重学前幼儿良好行为的养成、着眼幼儿潜在能力的开发,促进全体幼儿身心的发展。办园水平迅速提高,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锻造了一支研究型的教研人才,得到了我镇社会各界,家长同行的赞许和认可。现将一年来我园的课改工作做具体的评析和认真的反思。

  (一)初显成效 通过一年多来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我园的课改工作已走上正轨,整个工作的框架已经建立,教育教学呈现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可以说是开好了局,起好了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教学活动和幼儿学习呈现出新的生态。在课改的初期,我们以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为着眼点和突破口,重视理论学习,组织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园教师的教学开始真正关注幼儿的成长背景、生活经验和即时的体验,注意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轻易否定幼儿的各种奇思怪想,积极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不同于别人的见解,注意通过创设各种情境,引导、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鼓励性语言替代了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激励性评价替代了机械重复的表扬、奖励,"分层评价"等评价方式和"评价栏"、"幼儿成长袋"等评价工具被普遍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幼儿有了更多的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因学定教"、"有效教学"、"促进幼儿学习"成为教学新概念;"你知道了什么?"、"你喜欢什么?"、"你的看法是什么?"、"你有不同的意见吗?"成为教师新词汇;"走下讲台,到幼儿中间去"、"蹲下来和幼儿对话"成为活动新景观;敢说敢问、求新求异、合作互动成为幼儿学习的新倾向;关注生活、走向实践、研究探索成为广大教师成长的新方式,师幼关系呈现出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态势。课改实验所活跃起来的学习之风、研究之风、反思之风、写作之风,已在悄悄地改变着我园教师的生活和工作。购买课改书籍、订阅专业报刊,成为众多教师的新选择;上网学习交流成为青年教师的新时尚。教师与教师之间,更多的是合作交流、积极互动、共同成长。学、赶、帮、超蔚然成风,呈现出人才辈出的新气象。

  (二)感受与体会 回顾一年多的课改工作,我们以为以下几方面对于推进课改实验是至关重要的。它既是经验的体会,也是我们行动中的`思考,更是今后工作应该坚持的工作原则。

  1、"下大决心、下苦功夫、下大力气"是我园课改工作顺利推进的基本保证和动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和突破口,因而它也是从根本上提升我园教育水平。基于这种认识、机遇和挑战,我园确立"下大决心、下苦功夫、下大力气"抓课改的态度,确立了"说好不回头"的信心,决心把课改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正是有了这样的大决心,我园课改工作才能做到"不等不靠、抓紧抓早",才能做到构思宏远、谋划细致,才能做到感召全园教育工作者奋发努力,才能使我园课改工作克服园小、起点低,地处边远的劣势,真正开拓创新,勇辟蹊径、盘活资源,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2、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推进课改的重要着力点。课改的实施者是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所以,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和研讨,培育教师的专业精神,发展教师的专业智慧是推进课改的重要着力点。

  近一年来,我们正是从这一点认识出发,用大力气抓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研讨、交流,抓教师的反思和论文写作,从而达到教师素质明显提高,课改理念深入人心,课改热情高涨的效果。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的学习同幼儿的学习道理一样,不是靠外部的灌输,而是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研究、验证、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新信息,从而建构、整合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过程。因此,我园创设了多种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不断地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3、整合多方资源、拓宽教育途经是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利用地方资源。幼儿园要依托地方教育资源丰厚的优势,有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环境资源和人文资源等,拓展个性化课程内容,丰富幼儿生活,充分发挥其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作用。

  4、加强课程研究,精选教育内容,多元的整合为课改插上双翼。加强对幼儿一日活动的研究。强化一日活动即课程的意识,创设积极有效的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给予幼儿自主探索、表现表达的机会,加快幼儿个别化学习活动的进程,保证每个孩子在园健康、愉快地生活和学习。一日活动中,教师要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来要求自己的教育行为,推动幼儿的学习。加强对主题课程的研究。强化整体意识,根据幼儿发展需要对主题目标进行再定位,对主题活动内容进行再整合,力求贴近幼儿的生活。开展主题活动应体现自主探究,以环境为依托,让幼儿亲历过程,体验乐趣,教师要重视观察,善于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或生成课程。

  (三)问题与差距新课程、新教材、新活动,挑战无处不在,困惑无处不在,问题无处不在;没有挑战是逃避的遁词,没有困惑是盲从的粉饰,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一年多来,让我们在享受着喜悦的同时,也深感我园的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差距。主要有:

  1、办园条件方面,我们除了加快新园的建设步伐外,环境、设备进一步扩充,争当一流水平。

  2、在幼儿园管理方面,继续以科研带动教研,请专家亲临指导,总结经验,撰写有价值的论文进行汇编。

  3、在课程改革方面,要继续不断研究、多出成果,在幼儿发展方面,借助课改力量,争取达到最佳效果。

  4、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与实践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虽然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对课程改革已有较明晰的认识,对课改普遍有积极正确的态度,但有些老师还没有充分认识课改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不能正确区分课改进程中的问题与困难。

  (四)今后工作思路针对我园课改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分阶段、有重点地把课改引向深入。下一步我们的工作思路是:

  1、进一步加强课题研究,不断提升课改创新水平,促进教师与课改一同发展。要对准"教学改变"、"评价改革"、"课题研究"等几个重点项目,深入推进新课程课题研究。要不断强化教师的课题意识、研究意识,做到边教学、边反思、边研究。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方向和主题,进一步明确课题组内工作目标和分工,还要经常组织开展研究交流活动。以课题研究深化、带动课改实验,使课改实验在各项课题研究中得到进一步落实。

  2、锐意改革,不断创新教育管理制度。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园工作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因此,幼儿园要从园情、教情、学情出发,不断改革创新,优化管理。一方面,要把幼儿园管理从"行政管理"、"教学管理"逐步转变到"人本管理"和"课程管理"上来,要不断摸索符合各校实际、富于幼儿园个性的管理模式和幼儿园文化,使幼儿园工作向个性化、高效化发展;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和协调课改实验和其他工作的关系,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工作为核心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幼儿园人、事、物、时各要素的关系,充分发掘幼儿园已有的教育资源,尤其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和信息资源,确保课改实验和其他工作协调发展。3、将课改实验向纵深推进,实现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改工作是一个逐步推进和深化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既要把握当前,更要着眼于发展,积极主动地把课改理念渗透到各方面工作中,系统地改进各方面工作。从纵的角度讲,要进一步明确各阶段课改工作的重点,做到既兼顾全面又突出重点,以主要矛盾地解决带动整体工作的发展。课改的深化与推进,要求我们加强反思,积极探索。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才能实现课改的有效推进,实现我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没有回头路,改革呼唤行动者。实验新课程的过程,就是迎接挑战,解决问题,破除困惑的过程,是不断反思、探索、创新的过程。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课程改革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8

  一新课标下对政治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其德育功能能否发挥及其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着这门学科的存在价值和发展空间。新课程标准要求政治课教学应该有新思维。多年来的改革实践说明,中学思想政治课只有置身于学校素质教育之中,着力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的政治灵魂、人文素养、能力品质,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得到社会认同,才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作为一名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师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谈几点意见。

  (一)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力。

  《20xx版新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合格公民是课程的核心(二)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教材的学习,不是以掌握学科概念为目的,而是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用来提高中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生活能力、提高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思想道德素质。但必须强调,这里丝毫没有削弱知识传授的思想,恰好相反,我们认为,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先进文化熏陶学生,用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学生们才会拥有一定能力、养成一定素质。问题的关键不是要不要知识,而是怎样获取知识、怎样对待知识。

  在课程背景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有如下四点基本要求:1、注意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3、强化实践环节,丰富教学内容。4、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那么我们教师教学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努力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学会科学思维、学会整理知识,鼓励和培养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开展有效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树立新型课程观、学生观、学习观

  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这些要求的提出,对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树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

  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合作、交流、反思、批判。从内容的选择、教学设计,到学习方式,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都努力做到"三贴近",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突出学生参与

  教学活动的意义在于: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教学活动将情感因素作为优先设置的课程目标,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的过程是学生德育能力发展的过程;教学活动以知识作为丰富情感、发展能力的支撑,努力实现知识的传承、迁移和发展。

  教学活动的特点不在是以教师为主体,而是转变为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学习的过程;教师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在学习中、讲授中、讨论中、辩论中、活动中、社会实践中、学习评价中,做理性的组织者、积极的参与者、智慧的引路人。学生为"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要对学生宽容、鼓励。加强与师生的情感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教师讲课时要充满感情,要以理激情,以形激情,以境激情,以行激情。

  (三)做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的完美统一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做到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使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发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完美的统一。这是当前政治课教学必须解决的难题。在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根据课程的需要定量渗透,适当扩展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课外材料,穿插现实生活内容,做到在内容上可以多方位,在数量上可以适当,在质量上要精彩,不能脱离教材。

  教书是我们的事业,育人是我们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政治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既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又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能力,更要有较高的语言修养,大胆实践,努力创设个性化的新课堂;增强责任意识,尽显个人智慧,努力做一名新形势下的中学优秀政治教师

  二、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式。

  1.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1、树立新型课程观、学生观、学习观

  新课标倡导的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这些要求的提出,对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树立新的学生观,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

  作为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实践、合作、交流、反思、批判。从内容的选择、教学设计,到学习方式,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都努力做到"三贴近",即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突出学生参与

  教学活动的特点不在是以教师为主体,而是转变为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学活动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学习的过程;教师既是活动的设计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在学习中、讲授中、讨论中、辩论中、活动中、社会实践中、学习评价中,做理性的组织者、积极的参与者、智慧的引路人。学生为"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要对学生宽容、鼓励。加强与师生的情感交融和心灵的沟通。教师讲课时要充满感情,要以理激情,以形激情,以境激情,以行激情。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一项自主性的活动。它的培养是一个自主探究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一堂好的课不是老师讲得最好,讲得最精彩的课,而是学生发挥、师生交流和配合最好的一节课。学生思维能力的增长不可能是老师教会的,而是他主动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中不断滋长、发展起来的。老师要做的不是给学生什么样的能力,而是为他的发展培育适宜的土壤,创造宽松的条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创新思维。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亲和、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把时间和提出质疑权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个人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更深入、更开阔的空间中去,让学生在新知和旧知、已知和未知之间去探索、去发现。

  要达成这个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要恰当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中,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开展探究合作,组织教学内容。

  我认为探究性学习引进课教学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不但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系统性、严谨性、深刻性,而且激荡起学生创新的激情,培养学生的创亲朋精神和和实践能力重要途径。但是探究式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探索活动,从中获得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获取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索创新的动机。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果,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和表现,重视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获得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趋势及科学协作的精神

  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肯定会学到教师没有预计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不是某本教材知识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中的组成部分。那么,教师作为知识权威方面的影响肯定比以前减弱了。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探究活动的关系、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的关系以及学生本身各方面的关系。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他们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9

  幼儿园课程建设是推进幼儿教师发展的窗口之一,也是助推高品质幼儿园建设的抓手。本着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的理念,追随着孩子的兴趣,捕捉生长点,引发孩子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究,在积累经验的问题情景中不断生成新经验,努力寻找适合本班幼儿的课程,不断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20xx年2月2日,平水镇中心幼儿园全镇教师集聚在镇会议室,开展了班本课程汇报交流活动。

  汇报班级的老师们从本班生活、课程、资源出发,在偶发事件、热点话题中捕捉课程的切入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班本课程。并针对课程的缘起、理念、目标、内容及实施、评价等几个方面,结合PPT进行了展示与阐述。

  本次班本课程分享活动,切实提高了教师观察意识、课程意识,培养了教师课程审议的.能力,用反思的视角去审视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为各班之间学习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也加深了对班本课程的理解、反思评价能力,激励教师们立足于本班幼儿的兴趣点,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创设更多优质的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课程内容,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10

  这两天,我们参加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培训。聆听了省教育专家张晖老师的讲座《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内涵与实施途径》和陈海青园长的讲座《对课程游戏化的理解》以及张红俭园长的讲座《幼儿游戏的观察记录与分析》,丰富详实的讲座内容,鲜活的案例分析,让我对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全新的解读。

  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常常疑惑于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难题。我们通常只是植单一的插入一些游戏。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兴趣缺缺,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学。通过培训我了解到,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

  结合讲座来反思自身发现,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年也能注重体现游戏化,但是在活动中并不能体现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性游戏,由于害怕孩子“不会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险”通常在玩的过程中没能体现孩子的自主,所以往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 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

  这次的培训活动,给了我启发和思考,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学习先进的理念,与幼儿共成长。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11

  20xx年x月x日,我参加了沿河县教育局组织的新课程改革培训。一天的培训时间,让我回想起了母亲经常给我唠的一件家常:小时候家里穷,一年到头就只能喂两头猪,一头卖了用来贴补家用,另一头用来过年改善生活。生活的捉襟见肘让母亲把这两头猪当做宝贝一样看待。有一年运气不好,养的猪病了,食儿吃得少,少了股欢腾劲。请来的兽医让父亲母亲把猪捉住好打针,结果这畜生呼一下来了精神,几个人愣是捉不住它。兽医换了个方法,找了点猪草喂它,顺便给它挠挠痒,等它舒服了,没留神,一针就扎了进去。

  就这个故事的教育功能而言,它对我有如下启迪:

  1、目前的沿河教育,至少是我们实验小学的教育,是生了病的教育。课改已然进行了十多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虽然是每个教师知道甚至明了的教学价值取向,但是无论是我们进行培训还是推行继续教育,教师们的教育观仍然被家长的要求乃至社会的舆论绑架着,仍然习惯以学生拥有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自己的教学成就,分数、排名成了衡量学生素质高低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一把标尺,学校的办学理念无法在课堂上予以体现。课堂教学改革在沿河就像是水土不服的柑橘,无法开花结果,教师甚至是学校都没有魄力对自己进行改变;

  2、作为课改的主要实施者,教师观念上的改变才能让课改实施下去。我们学校集中的是全县最优秀的教师,拥有的是全县最好的教学设施。单纯从教学资源而言,至少在沿河,我们的教师不但具有上好课的能力,还具有推进课改、切实践行新课标的能力。可一旦走进我们的课堂,你会发现我们从事的依然是最原始、最落后的“机械劳动”,作为实验小学的校长,我从不愿苛责我的教师,我知道我的教师们对工作的兢兢业业,不过这根治不了新课堂教学改革推行不力的病根。教师观念上不更新,不接受变革,素质教育、优质教育、公平教育如何在现实课堂中生根发芽?

  3、无论是因循守旧,还是推陈出新,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那学生的感受和获得应该是检验课改是否成功的试金石,课堂教学改革是否是有效的,学生的评价拥有最直接的话语权。言归正传,今天听了中国报刊社专家的培训,让我对学校管理下了决心:实验小学的课堂教学要革命,我们就要敢于在课改中打翻我们一直顾忌的那些坛坛罐罐(所谓的“教学质量”、对学生教师过于单一的评价、学校统考排名)。在这场革命中,教师观念的转变无疑是我们这场攻坚战最关键的一环。以下两点是我就课改中的两大主体谈的一点初浅的想法:

  1、学校的规划是学校办学的导向,对课改的理解更应透彻。在育人还是单一地认可知识传授的选择上,我们要摒弃以应试为目的、以知识目标为唯一目标、以讲授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教学观念,必须要有接受课改就必须接受阵痛的勇气。

  新课程目标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我们走了许多弯路,并不是我们不知道大的方向,只是在抉择时我们还在犹豫,教育局甚至上级教育部门潜意识里都会以期末考试、期末考核的结果来衡量学校的'工作,这种一叶障目的做法左右了我们的思想,左右了教师们的思想:一方面,觉得“以学生为本”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另一方面,又担心“以学生为本”下的课堂教不了学生知识,教师们的责任心让我们不忍再去苛责教师不把课堂还给学生,不去践行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与其说是教师的瞻前顾后,不如说是我们教学评价机制上的犹豫:学校的工作评价虽不仅限于结果,却忽视了过程的重视。我们对教师常规教学活动的监督,往往只能“程序化”地只评价到教师的完成情况,对过程缺乏质的雕琢,久而久之,形成积弊。

  倡导课改,我们就要倡导、甚至是规范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与主体意识的培育,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只有这样,教师们才会在教学中贯穿发展的理念,才会有指导自己教学的根本性纲领要求。

  2、教师是课改的主体,只有教师真正在课堂践行“学生为主体”的教育,不仅“授业”,更要“传道”,课堂才可能实实在在地还给学生。

  作为课改主体的教师,在课改中我更担心是教师的理念而不是能力,实验小学的教师,从教工龄大多在xx年以上,岁月不仅沉淀出了经验,也容易让教师偏信于自己的经验。甚至在长期的教学中,滋生出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工作只是由“惯性”来进行,从而忽视了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及创新性,这对于课改而言是致命的。

  课改的第一步就必须解决教师的教师的心态,教师要悦纳自己,悦纳自己的工作,理性地分析职业存在的使命感,正确认识职业带来的种种压力,增强处理问题的自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改时注重策略:

  (1)促进教师观念上的改变首先需要学校为其创造宽松的育人环境,提供其展示自身价值的交流平台,杜威曾说:教学犹如做买卖,只有教师积极地卖,没有学生主动地买,买卖没有做成,也不会有真正的教学与教育。我对这句话倒有这样的理解,要想让“教师要积极地卖”,必定得让教师认为这“买卖”是他喜欢的职业,是能体现他自身价值的职业,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所在,会一定程度地消除消除教师的倦怠情绪。

  (2)通过名师课堂示范及课改专家组的培训,要求教师在课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人文理念,教学评价及常规考核要重视教师对学生的备课。新课改所贯穿的人本精神要求教学是一个平等交往和对话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组织者、引导者。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教学观念的变化必然导致教师、学生角色的变化,这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实质性地适应这一改变。

  (2)从教研活动看,教师本身就是教科研者。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对教材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深入探究适应学生的教学模式。这一过程是教师由教书匠角色逐渐转化为教科研者角色的过程。

  我知道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坚持不懈地在新课改的道路上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才能真正构建出完全符合新课改所需要的创新教学模式。我坚信,只要我们实验小学的广大教师能够积极投入、大胆探索,各方齐心协力,新课程改革一定能够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12

  一、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审议

  审议是指通过对特定对象或现象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及权衡以作出一定选择的活动。课程审议作为课程开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和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并最终作出恰当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课程审议是社会民主的产物,更是教育民主的特征之一,还是教师专业自主的重要表现。课程审议意味着参与教育过程的相关人员对课程及其实施具有决定权,尤其是教师对课程的实施进程拥有根本的决定权。

  二、谁在审议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体,在不同的制度、不同的文化中,在不同性质的幼儿园课程中,是有所不同的。一般说,教师、保育员、园长、家长、政府行政人员、专家、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参与幼儿园课程审议。其中,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要力量。教师之间的审议是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主要形式。分析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实践,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几种不同的情况。 从目的性、经常性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审议有以下三种情况。

  (1)哑口实践:教师之间极少交流,分配教学任务甚至相关科目后,各自完成任务,互不了解,互不关心,课程实施过程中当然也就不会有配合和整合。这种情况虽然是极少数,但的确存在。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同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幼儿园的人际氛围等因素有关。

  (2)偶尔为之:教师之间有一些课程审议的现象,但出现频率很低,目的性不强,还没有意识到课程审议对课程实施及课程建设的作用。

  (3)经常发生:课程审议成为教师的一种经常性活动。教师能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课程审议,以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课程审议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在课程审议过程中专业才智得到充分激发,思想也会碰撞出火花。

  从参与者的角度看,幼儿园课程审议有以下四种情况。

  (1)班内审议:课程审议主要在班内教师间进行。在很多幼儿园里,保育员也参与课程审议。 教师h:我的想法是既然出去一次,就尽可能让幼儿多看、多听,充分发挥调查的作用,不要局限在看“河流”上。

  教师x:我认为不是不能看别的,而是要突出重点,分清主次。看被污染的河流是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只用了6分钟,而看奶牛场却用了11分钟,看老年活动室也用了9分钟,看埋电缆用了15分钟,在路上随意走走看看也用了不少时间。是不是

  教师h:我认为自己还是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虽然看“污染的河流”只用了6分钟,但达到了调查的目的。我设计的活动目标是“让幼儿感知河流被污染的情况,并知道污染的主要原因”,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河流被污染的状况,也闻到了气味,还看到了两个排污口,我想目的已经达到。

  教师x:也可以从当地居民那里了解河流原来是怎样的,污染以后给他们的生活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师h:当时我只注意让幼儿感知河流污染情况,没有考虑那么多,时间也到了10点25分。其实可以再深入一点的。我的目标是不是太死板了

  教师x:是的。根据昨天的情况,你在那时返回是合理的,孩子又累又渴,应该终止活动,主要问题是整个上午的时间安排不合理。

  教师h:我真的觉得应该充分利用每一次参观的机会,让幼儿多看一些东西。

  教师h:是的。

  从上述课程审议片断中可见,教师的认识由不一致逐渐趋向一致。当然,教师的认识并不是任何时候趋向一致都是合理的,也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审议都能导致教师认识的一致,这里有一个标准的问题。

  (3)园际审议:幼儿园之间不定期或定期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审议。不同幼儿园的教师组成

  旨在解决课程问题的专业发展共同体。幼儿园之间通过课程审议可以优势互补。

  教师g:幼儿用纸盒建成摩天大楼后,觉得纸盒的颜色不好看,有的小朋友提出在大楼上刷颜色。但大楼太高了,幼儿怎么也够不着,就着急了。我站在边上也急了,就对他们说:可以把楼房放倒,这样就可以蹲着涂。小朋友很快给楼房涂上了美丽的颜色。

  教师d:我怎么就没想到用这个办法呢

  社区参与者:我觉得这样做并不是最好。

  教师g:是不是包办了社区参与者:好像不符合你们正在实践的实习场的“逼真性”原则。 教师d:什么是逼真性社区参与者: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个楼房是建好后放倒再装饰的吗实习场是模仿生活的,与现实相似的。

  教师g:幼儿会不会把工作当成游戏

  社区参与者:其实,真和假对幼儿来说,可以很快加以转换,幼儿一直在真实和想像中跳跃。实习场强调真实是基于真实情境中问题和挑

  战的真实性。在比身体更高的物体上刷颜色,幼儿以前没有碰到过,是现实的实习场给定的。它是一次挑战,一次教育机会,一次很好的锻炼。教师的建议可能剥夺了这个机会。

  教师g:好像是的。

  教师d:这样是不是也有安全问题小朋友站在高处刷颜色可能会觉得不平稳。

  社区参与者:他们不但觉得不平稳,还会觉得房子会移动,需要其他幼儿合作来按住房子。教师的作用就是安全保护。这样给房子刷颜色,幼儿能记住很长很长时间。

  教师d:是不是我们对实习场的原则把握得不够准社区参与者:建议对每一条原则举例说明,就举自己班级的实例,这样有助于理解。

  教师g:让我们再想想。

  三、幼儿园课程审议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是课程审议的主体,教师的学识特点决定了课程审议的.特点。教师的学识具有明显的实践性,是一种“实践性学识”,它既是依存于有限语境的经验性知识,也是异常丰富、生动、充满弹性的功能性知识,比之研究者的“理论性学识”,缺乏严密性和普适性。教师的“实践性学识”是特定的教师在特定的课堂以特定的教材、特定的儿童为对象形成的知识,是作为“案例知识”加以积累、传承的。教师的“实践性学识”具有个人性质,是基于每一个教师的个体经验和反思而形成的,这种经验的传承也是以接受者的实践经验的成熟作为基础的。

  教师的学识特点决定了围绕实践情境和实践问题展开的课程审议是教师交流思想、表达观念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严格地说,不能引发教师反思和深入学习的课程审议不是有效的课程审议。幼儿园课程审议的目的不是争胜负、比高低,而是对实践情境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引发反思,形成新的思想和策略。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实践性学识,以理服人,并在此过程中形成更为丰富、系统的实践性学识。

  幼儿园课程审议主要是针对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展开的,也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的。幼儿园课程审议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决策得以形成的过程。幼儿园课程审议能引发教师对自身工作和思想的深入总结,也能引发教师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幼儿园课程审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为自己深信的观念和行为辩护,但辩护的过程不是空洞的喊口号,而是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提供论据。这样,对理论的学习和对实践的深入总结就成了幼儿园课程审议的必要条件和基础。正是有了这个学习和总结的过程,课程审议对课程建设的作用才得以彰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才得以实现。因此,幼儿园课程审议对参与者来说就是一种学习,就是一种专业成长的途径。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13

  启蒙教育好坏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方向以及智力水平,以往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忽略了幼儿主动思考的能力,降低了游戏开设的有效性,为此,幼儿教师就需要结合幼儿思考能力以及在游戏活动中包含的内容,采取适合的方法,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主动思考。

  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的通知》有关文件精神,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真正做到把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还给孩子,以提升保教质量。近日,我园教师参加了两天半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专题培训活动。

  教师如何在幼儿的游戏化课程中进行合理指导,是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大问题,那就要求我们老师要进一步加强对《纲要》和《指南》的认识,把里面的观念统一到、融入到当前的课程游戏化实践中来。教师要从三个层面去理解课程游戏化:一是幼儿园课程应游戏化,充满游戏精神。所谓游戏精神应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不是个别环节要有游戏,而是一日生活都要充满这种游戏精神,将这种游戏精神融入到一日生活中去。二是自由游戏时间要保证。孩子应有自由游戏时间,这种游戏时间不能被“教学”及其他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所替代。三是其他活动环节,尤其像集体教学活动环节尽可能采用游戏方式。一节课某一环节就是游戏,或整节课本身就设计成游戏。

  我们明白目前课程游戏化建设有明确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会努力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前往目标的道路,真正做到“儿童在前,教师在后”,让游戏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14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是自己的主人,可以自主能动的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幼儿园的课程与游戏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课程实施重要活动之一的游戏,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的知识及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从而实现让幼儿在愉快、自主中全面健康发展。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教学活动一样,在幼儿园课程中是缺一不可的,游戏活动和另两类活动互相补充,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游戏在幼儿园整合课程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游戏和教学的概念常被混淆,在许多场合,游戏成了各级教学目标、按教师的意志和计划进行的活动,而教学原本承担的任务却悄悄的被游戏替代了。事实上,游戏和教学既不可替代又相得益彰,二者可以以各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补充。

  二、游戏活动可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孩子们特有的一种学习形式。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实践性等是游戏特有的属性,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身心都有一定水平的发展,对周围一切事物好奇、好动、好模仿,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根据孩子的这些特点,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凸显幼儿“自主、自信”这样一种主体精神。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使幼儿在参加游戏活动时身体各器官处于积极活动状态,这样既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又可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现实生活、探索事物性质,运用已有知识、操作各种材料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游戏可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为了让孩子的区域活动充满阳光与乐趣,我们幼儿园的老师们给孩子们粘贴了各种棋盘,孩子们可以自由的下棋,整个游戏过程可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潜移默化的锻炼了孩子们的良性竞争、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添设了迷宫、沙包、跳绳、滚球等玩具,在自由活动时间,一簇一簇的孩子在尽情地玩着各式各样的益智游戏,使幼儿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这种活动充满了自然与和谐,充满了创造与快乐,让孩子受益无穷。

  四、游戏能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爱护环境的良好品格

  幼儿对大自然的认识,是形成对大自然热爱之情的基础,而且认识越深刻,情感就越深切。通过游戏进行情感教育的效果较好。

  教师在实施课程计划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真正发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中的教育作用,探索课程与游戏的内在联系,找到游戏与课程的结合点,达到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以促进每位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15

  通过本次培训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第一、关于游戏的时间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自由游戏时间不够,特别是大班的孩子。可我们不能以游戏时间不够来作为借口,因为按照教师的要求玩和按照自己的意愿玩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不同的。保证一次连续游戏时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第二、关于区角活动的性质

  有了区角活动游戏反而减少了,这是教师普遍意识到的问题。为什么区角活动不是游戏呢?因为区角活动中的大量材料都有教师预设了特定的目标,规定了玩法,而幼儿对很多内容并不感兴趣,常常需要教师引导着去选择。教师的困惑是区角活动究竟应当如何定位,它是自发性游戏还是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应该是游戏性的还是个别化学习性的?我的观点应该倡导游戏性的区角活动。

  第三、关于主题活动与游戏的关系

  大部分幼儿园都是以主题的形式来实施课程的。然而,如何通过有内在联系的各类活动来展开主题,可以反映教师对主题活动的不同理解,从而决定游戏在主题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形式差异很大,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分科教学,那么游戏至多就是服务于某种特定教学目标的手段;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那么具有游戏意义的.自主探索和自发表现就会渗透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与主题名称相关的系列活动,那么教师就会根据这些活动的需要组织不同形式的游戏;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那么幼儿的美工建构活动就会占据主题活动的主要过程。

  无论我们怎么理解游戏,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的活动,因此教师只需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空间与主题相关的某些材料。在幼儿园课程中体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模糊教学与游戏的界限,是两者融合互为生成;二是分清游戏与教学的界限,是两者并列,相对独立。

【幼儿园课程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课程心得体会10-19

大学课程的心得体会05-13

心理课程的心得体会10-25

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02-23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08-08

课程改革心得体会10-06

校本课程心得体会05-06

实训课程心得体会06-07

心理课程教育心得体会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