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4-09-14 03:37:2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音乐说课稿(15篇)

小学音乐说课稿1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0xx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新《标准》从音乐学习的角度入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从音乐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看,由于3-6年级的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不断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不断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进行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多彩,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所以我将了解和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进行了拓展教学。将《感受进行曲》这一教学内容带进了教学课堂。

  课时安排为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音乐教材第8册第7单元的编创与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拓展教学。本单元通过聆听舞曲、进行曲、摇篮曲,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这三种体裁的最基本风格特征。进行曲这种体裁在生活中运用的较为广泛。如升国旗时演奏《义勇军进行曲》,迎接嘉宾演奏《欢迎进行曲》,开展运动会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等。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去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音乐伴随我们的终生”的道理,所以我将《感受进行曲》定为了教学内容。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我这堂课就遵循了“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都围绕“听”这个中心来进行的。

  进行曲是一首以步伐节奏写成的音乐,主要指军营中用以弘扬军威、鼓舞士气、整齐步伐的音乐。进行曲通常由简单而鲜明有力的节奏和整齐规律的乐句构成。听起来雄壮有力而有行进感。为了配合行进时步伐一致的要求,常以偶数拍作周期性反复。进行曲按内容可分为军营进行曲、凯旋进行曲、典礼进行曲、婚礼和葬礼进行曲等。为行进作伴奏的一般为二拍子。

  根据对新教材和音乐新大纲的学习,为了指导学生体验进行曲这种体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加深感受和了解,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一)、通过对多首进行曲的欣赏,学唱及队列表现歌曲《红星歌》,使学生感受和了解进行曲这种体裁的主要特点。

  (二)、认识到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并提高学生的欣赏素质。

  (三)、通过欣赏“半个世纪以来第十三次大阅兵”的录像,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感受和了解进行曲体裁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意识。

  学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平台、课件、录音机、磁带、实物(一束黄花、小皮球、小三角旗、队旗、彩色的小指挥棒)

  三、教学过程分析

  合理的教学程序设计,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去探索,去实践。

  (一)组织教学

  学生按三个半圆形坐好。半圆形座位的设计,突破了常规的教学模式,便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合作。

  (二)对比欣赏,引入新课

  播放《摇篮曲》、《jun队进行曲》两首乐曲,引导学生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对乐曲风格的理解,并进行对比,找出其特点。然后点题。

  (三)实验体会,加深感受

  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所有内容都具有体验性和操作性,不仅包括音乐知识传授等外显的方式,尤为重要的是体现在音乐与学生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内在的音乐感受上。为了突破本课教学的重点,进一步让学生去感受进行曲的体裁特点,我通过三步实践操作来完成。1、随歌曲的伴奏录音边听边拍打节奏,感受进行曲的节奏特点——鲜明有力。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进行曲一般的情绪特点——雄壮有力。3、队列行进的创编和展示,感受进行曲的基本特点——步伐节奏。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反复体验中获得对进行曲体裁特点的感受和了解,较好地避免了体验形式单一的单调性和感受的不深刻性。从而去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类比欣赏,拓展延伸

  是不是所有的进行曲表现的都是类似这样的情绪呢?带着这样的质疑,把学生再度领进丰富多彩的进行曲中,播放《葬礼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让学生聆听,并能体会其情绪,做出相应的律动。通过同一体裁的不同乐曲进行互比,开阔学生的听域,使学生对进行曲体裁有更多地了解,认识到进行曲在不同场合的作用,在比较之中无形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学生的欣赏素质。通过欣赏“半个世纪以来第十三次大阅兵”的录像片段,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自信心。

  四、教法、学法分析

  我的这堂课具有创新性,根据新《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看,音乐体裁与形式这一教学领域所留的教学空间是很大的,有利于音乐教师设计与组合多种形式的教学。因此,我将了解和体验进行曲这一体裁进行了拓展教学。

  在本节课中,我以探索为突破口,以听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以体验为重点,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具体做法有:

  (一)体验性音乐教学法

  1、演示法: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兴趣。

  2、欣赏法与律动教学法:乐曲的欣赏,使学生对乐曲的感受立刻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从而牢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说(交流感受)和动(形体表现)。初步感受进行曲的体裁特点,也直接感知了进行曲与摇篮曲不同的体裁风格。

  (二)实践性音乐教学法

  创作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留给学生自主体验的大量空间,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小队进行列队行进的创编、展示。这样就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给予学生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并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对学生的队列表演,老师要充分加以肯定,肯定其成绩,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成果,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表演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并使自己学会在集体中约束自我,融“小”我于“大”我,产生情感上的沟通和联系,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悦,进而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表演欲望。

  (三)探究性音乐教学法

  请学生下课后回去找一找进行曲或是具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下一节课带来,再继续交流。通过课后延伸,再次启发和调动学生继续求知的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使得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得到了无限的延伸。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比欣赏、思考与交流、创作与展示、拓展与延伸几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和了解了进行曲体裁的主要特点,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团队意识。所以,我认为我这是一堂成功而优秀的优质课。

小学音乐说课稿2

  一、教材及学生分析

  《森林音乐会》是根据省信息技术小学实验教材第二册《卡通贝贝手拉手》一课中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编的一节课。这节课主要对学生进行图形翻转、旋转训练,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画图软件操作有了一定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画图软件的难点也是学生能够熟练、快捷使用画图软件的基础之一。基于以上原因,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认知,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等年龄特点,同时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理念,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技能:掌握图形的翻转、旋转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到将学到、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中的乐趣。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在不断摸索中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掌握图形的翻转、旋转的操作方法

  难点:使学生能够理解旋转角度的变化区别

  二、教法阐述

  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主体式教学模式,利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创设森林音乐会学习情境,设计了三个任务,即编排座位、整理乐器、制作奖品。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动手结合画图工具,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发展能力。

  本节课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示范操作,学生通过自主实践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性,培养创新精神。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

  三、学法指导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学时我在创设的三个情境任务中设疑激趣,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学生遇到困难后教师引导他们列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自主选择可行的办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顺利地完成任务获取新知。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二)任务驱动,合作交流

  (三)综合实践,探索创新

  具体阐述: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如果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能自觉地排除多种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享受。

  教学伊始我利用动画短片导入课,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出示课件)同学们,大森林里正在召开动物音乐会,有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瞧!就连平时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的老虎兄弟小虎和小壮也来了。你们看,他们两兄弟长得有什么特点?当学生看到这幅图画时,马上就会发现问题:这两只小老虎长得一模一样,只是方向正好相反。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只小老虎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从而引出本课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水平翻转。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二年级学生。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一开始就让他们自学本课内容,相对有一定难度。所以我采用了教师示范演示的教学方法。借助屏幕广播示范讲解图形的水平翻转,学生练习操作并且屏幕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提高了自信心,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学习兴趣。

  (二)任务驱动,合作交流

  在学会“水平翻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垂直翻转。看了就会记住,做了就会理解。所以要突破重难点,就应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独立操作。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自学—尝试”的实践中温故知新。本环节分两个任务展开:

  任务一:排座位(出示课件)“音乐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可调皮的小猴子和小松鼠却没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这可急坏了总导演大象伯伯。同学们,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帮帮小猴和小松鼠回到自己正确的位置上去”。学生在操作时,会发现小猴子利用水平翻转放不到正确的位置。这时我提出:遇到困难怎么办?引导学生回想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看书、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或问老师来解决问题,最后学生自主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法学习垂直翻转。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当学习方法,学会新知。

  任务二:整理乐器

  (出示课件)小动物们要根据自己的节目选择不同乐器进行表演。可他们到乐器库取乐器时却发现:乐器摆放的一点也不整齐,乱七八糟的。原来是乐器管理员小熊一时贪玩忘了整理。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熊整理一下乐器吗?

  学生已经掌握了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有了任务一的基础,任务二相对容易操作。在制作课件时把水平翻转和垂直翻转的使用也加入其中,进一步巩固新知。课件中特别设计了“吉它”运用所学知识不能一次翻转过来,从而引出本课的难点。由于学生对角度没有直观的认识因此我设计了一组课件,(出示课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90°、180°、270°旋转的'变化。学生在讨论中得出正确答案以此突破教学难点。在这里我们将会感受到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帮助小熊整理乐器,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

  (三)综合实践,探索创新

  抓住小学生具有模仿能力强,有强烈的创作、表现欲望的特点,我设计了“综合实践,探索创新”这一环节,让学生品尝到收获的乐趣。

  任务三:制作奖品

  (音乐会结束了,观众评出了最喜爱歌手,大象伯伯想请同学们帮忙用准备好的树叶拼贴叶画,并从中选出一幅优秀作品奖给获奖者,现在就让我们动手吧!

  在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我也精心做了安排。力求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第三个任务制作奖品主要是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通过翻转、旋转树叶拼贴叶画,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动手创新展示自我的机会。将信息技术学科与美术、科学等学科巧妙的结合起来,努力体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

  为了检验和促进每个学生达到预期目标的效果,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五、板书

  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优势把板书用多媒体软件教室的“屏幕广播”功能向学生展示。整个板书直观形象,步骤清晰让学生一目了然。

  六、效果预测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注重体现以下几个思想:

  1、学科整合的问题。本课整合了数学、品德与生活两大学科,同时注意了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学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师的讲授作用与引导、启发作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时候,都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创设适当情景,以此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接受任务。

小学音乐说课稿3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第7册音乐教材第4课歌曲《哦,十分钟》。这首歌是一首2/4拍,两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

  从音乐形式和知识深浅来讲,整堂课属于小学音乐中级水平,首先在本堂课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需要学生掌握:

  1、 歌曲的学唱

  2、 带休止符切分音节奏的学习

  通过这两个基本的要求,再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我想达到的教学目标是:

  1、 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好带休止符切分音节奏的演唱。

  3、 通过学习歌曲,鼓励学生尝试简单地即兴创作表演。

  教学重点:能用优美的歌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带休止符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及歌曲情绪的处理。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初步的演唱和分析歌曲的能力,因此,我打算采用教授、讨论、听唱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将我的课堂顺序设计为4个步骤:

  第一环节: 首先是发声练习,我会在黑板上板出|55 34 | 5 0|这条旋律,让学生通过唱“我要上课了”这样的词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注意力能够很快的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也因为这条旋律是采用新课教学《哦,十分钟》歌曲中的旋律,而且是在歌曲中反复出现多次的旋律,因此这样做可以为后面的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接下来我会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在我们一天的学习生活中,什么时间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呢?为什么会喜欢呢?当学生们回答出课间十分钟不仅可以得到休息、放松、做好下节课的准备之外,还也可以玩耍、做游戏、聊天、做各种自己喜欢做或想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会马上抓住学生的思绪,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课间10分钟的歌曲,名字就叫做《哦,十分钟》。从而引出课题,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个环节:在课题导入之后,我会直接让学生来听歌曲范唱,在聆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两个问题: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可以总结出,歌曲是活泼欢快的情绪,可以分为两个部分,A部分节奏欢快,B部分节奏舒展。接下来我会通过多媒体把这首歌曲的谱例展示出来,了解歌曲是2/4拍的,并讲解2/4拍的意思、强弱规律以及指挥图示。但这里并不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占用的时间并不长。

  第三个环节:歌曲的学唱。

  1、 结合歌曲节奏读歌词:老师先范读,接着学生跟读,然后全班齐读。通过读歌词找出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带休止符切分音节奏的学习。联系新旧知识,我会先复习切分音节奏X X X,然后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指导学生遇到休止符采用说空“0 X X(空大大)”——到默念空(0大大)——再到心中有空这样的层层递进的方法,并通过多次的练习来掌握此节奏型。

  2、 跟电子琴伴奏旋律学唱歌词:由教师弹琴学生们小声跟唱歌词,并引导学生发现上课前的发声练习和歌曲中的部分旋律是相同的,而且|55 34 | 5 0|这一音型在歌曲中一共出现了4次。这样对于A段的歌词的学习,学生很快就能掌握。B段的旋律也很简单,通过几次反复的练习,学生也可以唱准,在跟唱B段歌词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带休止符切分音节奏是否唱准,并及时的进行更正和指导。

  3、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老师通过用一些有煽动性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优美的歌声演唱歌曲。接下来我会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分组跟随伴奏进行演唱,比比看哪个小组唱的最好最准,在演唱的过程中,我会提示学生要注意情绪上的变化。

  第四环节:带着表演来演唱歌曲。

  为了让学生更加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我会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根据歌曲的节奏、情绪等要素去创编几个简单的动作来表现歌曲,这些动作可以是舞蹈动作、课间玩游戏时的动作也可以是丰富的脸部表情或拍拍子。通过2-3分钟的时间讨论、准备,然后合着老师的伴奏,同学们可以相对自由的边唱边做自己想做的动作或击拍。

  五、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首先用|55 34 | 5 0|这条旋律做发声练习,为后面学习歌曲做铺垫,接下来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课题《哦,十分钟》,初听歌曲,体会歌曲的音乐情绪:欢快、活泼。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总结歌曲可以分为两部分,A部分节奏欢快,B部分节奏舒展。出示谱例,了解歌曲是2/4拍的,通过讲解2/4拍,让同学了解什么是2/4拍意思及强弱关和指挥图示。最后通过切分音节奏的对比教学,来引导学生掌握带休止符切分音这一节奏型的难点。

  这样,在轻松愉快的音乐声中,我的本堂音乐课就完成了。谢谢大家 !

小学音乐说课稿4

  各位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x小学的音乐教师x。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堂丰富多彩的音乐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第3册《采菱》。

  是一首富有江南地方色彩的歌曲,,采用五声宫调式,旋律流畅,婉转,运用了许多由十六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xxxxxxxxxxxxxxx)给人以轻盈活泼之感。

  歌曲是五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一,二乐句方整对称,第三乐句活跃生动,第四乐句使用切分节奏前后模进,模拟划船动作,最后向在高音部分体现旋律抒发孩子满腔深情。

  本首歌曲在教材中是一首必学歌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教育的一篇好教材,歌曲的演唱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的价值极高的好材料。

  二、学情分析: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课的内容,不论是从歌曲角度还是从视谱方面都有了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有学习的信心,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用优美,亲切的歌声表达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2、欣赏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继续培养学生通过对旋律等音乐语言的分析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内容的'初步能力,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四、教学重点:

  歌曲《采菱》学唱

  五、教学方法:

  (一)发声练习:

  同前节,注意切分节奏处唱法。

  (二)检查复习:

  1、教师出示几种反复记号,请同学说说怎样演唱。

  2、请同学说说以前都学过哪几种切分节奏,并拍一拍。(综合训练二)再请同学将上节课刚学过的切分节奏写出来,并拍一拍。

  3、请同学跟琴唱《采菱》的歌谱。

  (三)学唱歌曲:《采菱》

  1、有节奏朗读歌词,注意情绪。

  2、教师范唱,请同学跟着哼一哼,注意切分节奏处的演唱一定要准确。将切分节奏处找出,依次练唱。

  3、跟琴练唱歌词。

  4、处理。

  讨论:演唱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音色速度情绪。(注意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音色,连贯流畅的气息,唱出水乡的孩子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尤其要注意一字多音处要唱的连贯)。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采菱》。

小学音乐说课稿5

  教学内容:

  唱歌《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2.了解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含义。

  3.通过歌曲的学习,启发学生立志从小锻炼,长大后报效祖国的决心。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教学难点:

  1、切分音的时值。

  2、音程的音准。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出示奥林匹克五环标志,让学生回答这个标志是什么?

  谁知道奥林匹克五环旗的含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补充。

  2.学唱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首先阅读歌曲中的提示。和学生共同说一说对北京奥运会的'了解。

  (1)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范唱。

  ①歌曲内容唱的是什么子

  ②歌曲分为几段?(歌曲分两段)。

  (2)学生跟翻唱录音轻声模唱歌词。

  (3)学生自己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

  (5)分段学唱歌谱。

  ①第一乐段

  注意:A、切分音的时值以及节拍重音;

  B、每一句最后一个音要唱足时值(三拍);

  C、6—4、7—3音程的音准;要体现出进行曲的风格。

  ②第二乐段

  注意:A、本段与第一乐段情绪上的对比;

  B、3—6、2—6、6—3音程的音准;

  C、乐句与乐句之间的力度变化。

  (6)集体练习歌曲的歌词部分。

  (7)教师小结。

小学音乐说课稿6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卖报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实验教科《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爷爷奶奶唱过的歌》—卖报歌。这是一首明快,节奏鲜明,讲述一个卖报小孩儿的歌?/p>

  2、教学目标:

  我根据义务教程以及教学的要求,培养学生对歌曲的感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确立了一下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让同学们对过去战争时代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让学生进入到卖报场景中去体验卖报小孩儿的卖报感受。

  (3)能力目标: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大胆的去尝试当个小报童。

  3、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三个目标的确立,我认为本次课的重点是:准确的掌握四二拍的节奏。难点是:在创编过程中,能够准确的表现出报童的心情。

  二、说教法

  1、音乐是伴随着我们人成长的,所以我运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讲解。2、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歌曲,我将运用“直接教唱法”以及“身临其境法”对学生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要人物,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多唱,并参与创新编程中去感受音乐与我们人是息息相关的。

  四、说学情

  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采用教、唱、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1、导入: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兴趣和主动兴趣。

  2、新课教学:首先,我会对《卖报歌》这故事进行讲解,让学生对这卖报童产生兴趣;其次,我开始分句教唱,注意四二拍的节奏是强弱关系的。再次,我将调动学生进行模拟场景训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卖报童的心情。最后,我将抽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来检验本节课。

  3、深入:通过对《卖报歌》的学习,使学生对聂耳进一步了解。

  4、拓展:回顾以前唱过的歌曲。增加学生的记忆力。

  5、创编:叫两位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卖报童,让学生感受卖报童的心情。

  6、 总结:复习学生唱歌情况,结束半节课。

  4、《卖报歌》小学音乐说课稿

  一、设计说明: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必须依赖于听觉。“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新课标中对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我设计的这堂音乐课遵循了“以听为中心”的原则,在听中辩,听中学,听中想,听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达到感受美、体验美这一效果。

  二、分析

  1、教材分析:

  《卖报歌》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形象单纯,朗朗上口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处在三年级音乐课本的第八单元,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了解音乐家聂耳,以及他的.主要作品。歌曲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龄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三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而且这个单元在本册教材中是唯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课标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这首歌曲作为三年级的教材,除了情感上的适合外,在内容上也隐含着许多的教育价值,既有乐理知识的深化应用,又有新的节奏出现,只要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对学生现有的认知和音乐表现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学生分析:

  新课标中指出:中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并有好奇、好动、模

  仿力强的身心特点,适合进行直观教学。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听、奏、唱、编、演,等一系列音乐活动,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激活了表现欲、创造欲,使其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发展,并能够开发学生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三、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体会歌曲快乐的情绪,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

  2.知士标: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

  3.能力目标:能用恰当的动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创造力。

  3.教学重点、难点:

  ①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②使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方法:

  新课标总目标中指出: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阶段目标也指出,要保持对音乐的兴趣。教师通过运用故事法、听唱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整个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和学生是平等关系,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设疑激趣

  1、学生跟唱,激发兴趣。

  师:每次星期一的时候我们都要升国旗,唱国歌《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尊严的象征。你们知道《国歌》的曲作者是谁?

  学生唱这个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聂耳创造的另一首歌曲——《卖报歌》

  (二)了解歌曲背景。

  “小毛头”与《卖报歌》

  听故事,知作者新课标指出:学生要了解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

  1934年,在上海繁华的霞飞路上,常能见到一个瘦小的女孩,边跑边跳地大声通报着当天的新闻,吸引路人买报。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因见她的头发散乱,就叫她“小毛头”。由于她活泼灵巧,叫卖又特别动听,人们都爱到她那儿买。在过往的行人中,小毛头发现有一位叔叔像特别留意她的叫卖声。原来这位叔叔是作曲家聂耳,他正打算写一首反映穷苦孩子生活的新歌哩!第二天,聂耳叔叔带着安娥阿姨来见小毛头,小毛头可开心了!叫卖声更加清亮:“卖报!卖报!七个铜板两份报!”几天后,聂耳叔叔又来找小毛头,把她没卖完的报纸全买下,高兴地说:“今天不用卖报了,我教你唱首歌吧!”“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真好听!小毛头很快就学会了。不久,聂耳叔叔请小毛头到电影厂的晚会上唱了首歌,歌声很快就传了开来。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全中国的小朋友都爱唱这首《卖报歌》。你们想学唱吗?

  (三)欣赏歌曲,整体感知。

  1、聆听歌曲。

  2、进行节奏练习。

  2/4 ××× × × ||

  3、学唱第一段

  教师伴奏,学生跟唱。

  4、使用打击乐器,体验音乐。

  课程标准学段目标提出,要开发学生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能自信地、有表情的演唱,乐于参与演奏及其他音乐表现、创造活动。这是一个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环节,通过让学生们触摸、演奏,自己总结出沙锤的声音特点和演奏方法。通过学习使用打击乐器,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然后让学生们分别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体验音乐,从而可以让他们产生愉悦的情绪,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唱、奏、两种形式的体验音乐,会把同学们的愉悦推向高潮,完成最初设定的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喜爱的情感目标。

  5、使用同样的方法,学生试唱二三段。

  设计说明:由于这首歌大部分同学以前听过,所以这个环节只安排了两次聆听,并且听的是歌曲的第一段,其实就是一个听唱教学的过程,最终目的是熟悉歌曲旋律,达到突破教学重点的目的。

  五、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卖报歌》这首歌曲,我们懂得了应该珍惜今天的幸

  福生活,为祖国而努力学习。今天我们再也不要像“小毛头”一样去街头卖报了,我们可以坐在这明亮的教室读书学习,享受着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爱,我们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与学习机会。

  总之,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每个知识点的出现尽量做到自然流畅,难点教学中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聆听感受,或听辩体验。40分钟的快乐学习,一定会让全体同学都有所收获,并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会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感,使这节课活泼有趣又有教育意义。

小学音乐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是第6号考生: 春天来了,嫩绿的小草发出了新芽,五彩的花儿迎着阳光开放,碧绿的柳条在春风中翩翩起舞,欢乐的小鸟在云中歌唱,绵绵的春雨似晶莹的银丝轻轻地飘若人间,又像纯洁地甘露滋润着世间万物。 下面我就《春雨蒙蒙的下》一课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敬请指教。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春雨蒙蒙的下》选自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十册第六课,本课重在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重视合作与共处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合唱能力。 《春雨蒙蒙的下》是一首电影插曲,曲调既抒情又形象,其中运用了具有动感的多种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使旋律更加舒情优美,两声部三度音程的运用加强了春雨和声的效果,很好地体现了春雨的美。歌词十分简洁,却又十分隽美,使人由衷地赞美春雨,对春天充满着希望。寓意深刻,教育学生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再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热爱生活的真挚感

  (2) 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巧,注意做到音准和谐、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3) 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课的学习,启发他们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提高二声部歌唱的技能,做到音准和谐和音量均衡及音色统一。

  (2) 注意掌握歌曲的切分节奏和弱起节奏。

  二、说学情

  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因此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

  三、说教法

  本课包含了音乐、美术、诗歌、文学、思品、自然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在教法上,我综合运用了创设情境、兴趣引入法、视觉图象法、谈话法、体验法、合作学习法、音乐表演法等教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丰富多彩、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将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老师主导作用,二者相互结合。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我以"美"为突破口,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探究、讨论、表演、合作"等多种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1、苏霍姆林基说过:"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创设"春天"这一情景提供了具体生动可联想的音乐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因此我首先在教室里进行了场景布置,将关于春天的各种自然景观编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室四周布置几棵柳枝,墙壁贴春雨、小草、小鸟、小花等图片,并配有《渴望春天》的音乐,让学生一走进教室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昂扬旺盛的.生机所吸引,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情境之中。

  2、导入 上课开始,教师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春天到了,万物复苏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外衣,朵朵鲜花竞相开放,这一切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通过教师亲切的话语,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配合多媒体动画,自然过渡到让学生欣赏春雨,学生被绵绵的春雨所吸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情不自禁地朗诵起有关春雨的小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诗句,学生完全沉浸在春雨的意境中,这时让学生说春雨的感觉,便不知不觉引入了新课,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激发,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从而为新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聆听歌曲,体验感受

  1、欣赏歌曲 教学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从直观入手,使学生如临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我利用学生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将歌曲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用动画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眼前,画音结合,使学生很快进入歌曲地审美情景中,唤起他们学唱新歌的欲望。

  2、模唱歌曲 当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后,引导学生用LU轻声哼唱,使学生再次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

  (三)学唱歌曲,情绪表达

  1、介绍作者,朗读歌词 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乔雨老先生为我们少年朋友创作的一首优美的歌曲。教师先充满感情地范读一遍,和学生共同分析歌词,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等不仅句式对称整齐,而且色彩丰富,使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色彩美、韵律美、对称美、意境美的特点,这样师生融合更能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

  2、填词歌唱 在美的情境下,让学生分声部演唱,学生因为有了第一课时的学习基础及歌曲的欣赏,已能很好地唱出齐唱部分和合唱部分,然后根据学生演唱的情况,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如第一句:如何唱准"下"的时值和唱齐弱起是这句难点,我采用让学生看教师的指挥手势解决这一难点。另外歌曲的延音使得旋律更加舒情优美,如:让学生跟老师一起划拍演唱,唱准时值。

  3.歌曲处理 如何使学生歌曲唱得更富魅力,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边总结边实践体验,指导学生二声部要唱得清晰、和谐,要用较轻的音量,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如"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加入渐强渐弱的力度记号来演唱,结束句表现出春雨越来越弱、声音越来越小,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4.情感升华 为了更进一步使学生对歌曲有深刻的理解,准确表达歌曲情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选自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绿色钱包》里的插曲,并对《绿色钱包》这部影片作简要介绍,了解歌曲的寓意,使学生懂得歌曲以蒙蒙地春雨象征祖国的关怀,以河边的杨柳、村前的杏花象征青少年,鼓励青少年健康成长,达到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

  四、成果展示,歌唱春天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一大特点,在顺利完成歌曲教学任务后,我将本课内容提炼与升华,让学生讨论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然后分小组进行唱歌曲(演唱形式)、分角色拿道具表演(课前准备)、创作诗词、画一张画等活动,进行合作创编,这个创意使学生从感知美、体现美,上升到创造美、表现美,给每个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愿望和机会,激发了学生兴趣,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 接下来在老师的指导下,由每组推选的代表到讲台前面进行成果展示,给学生搭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表现、歌唱春天,学生边欣赏春天的美景边观看优美的舞蹈,并有感情地演唱,采用第一段领唱,其他同学合唱歌曲,第二段配乐朗诵(师伴奏),第三段齐唱、合唱。这一环节把歌唱、舞蹈、表演、诗朗诵等相互融合,让学生在自由创编与即兴表演中感受音乐的美,体会创作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通过合作,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得到发展。 最后,教师通过与学生交谈对本课进行小结,让学生懂得"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珍惜这美好的春光。最后学生在歌曲《春雨蒙蒙地下》的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本课我以美丽的春景为主线,层层深入,循序渐进,使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感受音乐的"美".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音乐环境。 以上是我对本课教材内容的分析、设计及安排,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评委、老师给予指正,谢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螺号》,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首先教材分析:

  《小螺号》选自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它以生动的歌词,轻快的节奏、流畅的旋律为我们展现了一副美好的画面。表达了孩子们纯真、充满快乐自豪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更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把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四年级的学生在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并表演,但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因此,在课堂上我将采用律动、集体舞、音乐游戏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根据本课的教材和学情分,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我制订了三维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帮助学生体会纯真的感情和对爸爸的爱。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音乐互动教学培养学生主动的参与各种音乐活动,锻炼他们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增进群体意识。

  3.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节奏型。能够为歌曲编创舞蹈动作。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重点是:能主动的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并能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是:音乐创编。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时为了达到既定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创设情境法、模唱法、声势律动法等。通过创设情景,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所表达对父亲的思念与爱;声势律动这样直观形象的感受,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音高和节奏。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小组合作法和自主探究法。学生分小组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演唱,不仅能提高学生歌唱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

  下面我将详细地阐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学习新知识,我采用激趣导入、新授课程、音乐活动和课程小结四个环节来展开: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我采取了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通过播放海边玩耍的视频,请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在海边的经历,这样声像一体的课堂氛围中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教授新课,解决重难点

  结合学生的特点,并在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和谐关系。我采取了听唱、律动、游戏等教学方法来克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首先,聆听歌曲、初步感知

  多媒体播放歌曲《小螺号》,同时请学生思考:歌曲唱了哪些内容?给你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在初步聆听时感受歌曲的内容,可以对歌曲有个大致的了解。之后,我将进行范唱,并请学生思考:歌曲的`中小姑娘的情感是怎样的?(唱)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能够更深刻的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对阿爸的思念与爱。

  其次,学唱歌曲,解决重点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节奏方面,我会先给学生几分钟的熟悉时间,同时找出难点节奏行重点教学。如节奏型X。X和XXXX,我会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生活中的声音是否有与之相似之处。如知了的叫声和快速跑的声音。这样的方式,便于学生形象的掌握节奏。音高方面,我则会用科尔文手势这一形象直观的方式。

  第三环节:填词演唱,情感表达

  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目标,因此,在进行填词演唱时,我将采用跟琴填词的方式,我弹一句,学生跟唱一句。同时,强调歌曲的情感,前段欢快地,后段抒情地。

  在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之后,进行巩固练习的环节。我将给学生10分钟的自由练习时间,在此期间我会播放歌曲伴奏,学生试着跟伴奏进行歌唱,同时,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以达到真正的会唱歌曲。

  第四环节:音乐游戏,拓展延伸

  在这一环节,我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根据歌曲进行律动或情景创编。我将学生分为四组,激发学生自行创编,形式可以多样。与此同时,我会进行巡回指导。之后,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表演,并进行自评和互评,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增进群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我会采用学生自主总结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说出今天的收获与新知,加深对情感的培养。之后,全班在优美的歌声中结束音乐课。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的正上方写上本节课的题目,下面靠左的位置写上节拍和情绪,右边写上本节课的重点节奏和音高。

  以上是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细心聆听。

小学音乐说课稿9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注意聆听描写小动物的歌曲,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2、能够用亲切、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能把握好各乐句的音准,完整演绎歌曲并能在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动物的爱护之情。

  3、在聆听过程中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能够把握好两句音准,唱好两句"啦啦啦啦啦",能掌握休止符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

  录音机、多媒体

  导入

  播放《动物说话》A、你们听到了哪些小动物在跟我们打招呼?(鸡、鸭)

  B、谁能来模仿它们的叫声?

  C、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模仿其他哪些小动物的叫声?(汪汪、喵喵、咩咩、呱呱)

  小朋友的生活经验真丰富,()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

  游戏"我变你也变"游戏的玩法是要根据我的`声音力度来回答,我来问,你来答

  (小鸡说话叽叽叽、小鸭说话嘎嘎嘎、小猫说话喵喵喵、青蛙说话呱呱呱、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狗说话汪汪汪)

  新授

  初听(播放歌曲)A、老师这儿有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你听谁在叫?

  B、好的让我们大家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学着叫吧!(课件2)

  教师教学一遍 ——师生合作一遍,边叫边用手打击节奏××(小猫喵喵、小鸡叽叽、小鸭嘎嘎、小猪嘟嘟)

  C、学生学完叫声,教师随后加唱"啦啦----",教师用手势划节奏线(课件3)

  (听到小朋友优美的叫声,我都忍不住唱起来了)

  D、师生合作

  学生叫动物的声音,教师唱"啦----"

  你们想不想跟着琴声学老师唱一唱

  E、教师弹琴,学生跟唱前半部分

  F、师生合作唱 ----男女生合作

  2、复听(录音机)

  A、小朋友唱的真好,现在让我们完整的听一遍录音,仔细听听它们的叫声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B、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上的歌词(课件4、5)

  C、一句一句解决念清楚,解决附点问题,逐句念完整,

  学生跟念——师前生后合作念——师后生前合作念

  D、逐句跟琴唱后半部分(课件6)

  E、解决难点

  你最喜欢哪个叫声后的故事?你能来唱唱吗?

  3、再听一遍录音 ,听听那部分唱了2遍(课件7)

  (出示反复记号让学生认识,讲讲作用)

  4、请小朋友完整的跟琴唱(课件8)

  5、跟录音唱(让我们跟录音里的小朋友赛一赛看谁唱的更动听)

  6、师生合作唱——男女生合作唱

  三、创编活动(课件3)

  A、下面我们来模仿一下歌曲的前半部分来创编歌曲,请小朋友们四人一组,每人编一种小动物的叫声,啦啦啦一起唱,等一下请小组来表演

  B、小组表演

  四、小结(课件9)

  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带来了那么多的小动物叫声,它们的叫声是在向我们人类传递信息说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瞧!它们在向我们问好呢-----

小学音乐说课稿10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附小的音乐教师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鹿》,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本第三册第九课的内容。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本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自然地表演,并能通过小组合作,以即兴创作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创设音乐情境,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愉快。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习音乐、增长知识、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精心设计了本课的教案。

  整个教案,我是按下面4个方面进行的:

  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首先进行的是说教材

  《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采用F大调,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旋律明快、跳跃,节奏简洁。第一乐段旋律明快跳跃,叙述了小白兔来到大鹿家的情景。第二乐段旋律在高音区发展,表现了小白兔害怕猎人的紧张心情和团结一致、不怕风险的决心。歌词采用了拟人化手法,幽默风趣,易于儿童所接受,深受学生喜爱。

  二、根据音乐新大纲的要求,重在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感受理解,表现欣赏音乐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对本课教学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分别是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认知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国民歌的音乐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表演让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教育诱导学生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国民歌的音乐特点。

  2、本课的教学难点:学生能在唱好歌曲的同时创编歌曲歌词以及动作。

  四、教具: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挂图等教学工具。

  五、教法与学法

  1、我在本课中的教学方法是:

  结合新课标的基本理念,遵循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谈话法、听唱法、讨论法、创设情境法、学科综合法、拓展延伸等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参与开放、互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学生的学习方法是:

  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创造、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编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调动孩子们全身的感官,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把无目的的"动"变成音乐中有规律的"动",使他们在爱学,乐意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六、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把它分为7部分组成:

  分别是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情景导入\新歌教学\创编表演\课堂小结\组织下课7个部分

  首先是组织教学

  (一)组织教学:

  播放《大鹿》的伴奏曲,教师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律动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在上课之前教师运用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引导学生自然地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无意中感受《大鹿》的旋律,也为学习歌曲做了铺垫。)

  (二)第二个环节是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我改变了以往师生问好的形式,采用了边拍节奏边问好。

  (设计意图: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节奏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上音乐课的积极性。)

  (三)第三个环节是创设情景导入 教学

  教师以情景导入,用多媒体引入课题

  欣赏《大鹿》MTV;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套flash。一开始大屏幕显示,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红花在绿树映衬下格外鲜艳,一只小鹿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奔跑,并向大家问好、自我介绍。这样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顺利地导入了新课,并板书课题《大鹿》。(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展示,创设情境氛围,视听结合、充分调动学 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四)第四个环节是新歌教学:

  1、整体感知 (16分钟)

  首先是欣赏歌曲《大鹿》MTV:使学生对歌曲的情绪、节拍、强弱规律有一个初步的体验后,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最美的动作为歌曲配强弱规律的伴奏。

  2、教师带领学生拍着节奏朗读歌词。

  (设计意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口与手的协调能力。)

  3、老师用琴声带领学生用“ 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容易唱错的音和乐句重点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个大体的把握,为下一步的填词演唱降低了教学难度、做好了铺垫、起到了循序渐进的作用。)

  4、让学生轻声跟范唱配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熟悉节奏旋律后,解决了难点的基础上,学生对歌曲的学习已是轻松自如了。在此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歌曲接龙游戏、齐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个别演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

  5、歌曲处理和完整地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大鹿》。

  在这里我请学生来说一说,同学们!歌曲我们已经会唱了,那么怎样才能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听呢?(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根据“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原则,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采用启发、点拨的方法,让学生走向讲台体会当“老师”的感觉,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激发学生得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五)第五个环节是创编表演

  1、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首先以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四个组;

  接着分小组讨论创编一个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然后分小组表演并进行自评和互评。

  2、歌词与动作的创编:

  教师要求学生以《大鹿》这首歌曲的旋律为基础编出不同的歌词来唱一唱。

  (1)分小组进行歌词及动作的创编。

  (2)分小组上台表演,学生针对各组编创的歌词和动作表演进行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3、让学生画出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或是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4、游戏《森林里的大鹿》

  让学生戴着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表演能力。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创编节奏、创编歌词、创编歌曲律动、表演展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能力和用声音表现歌曲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教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2、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互评、自评,能促进学生正视自己、尊重他人,提高了学生的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通过相互和自我评价,对学生的创作、表演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3、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现师生之间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六)第六个环节是课堂小结

  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本节课学会了什么,教师概括小节。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回顾本节的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情感性目标。)

  (七)作业:戴着你做的头饰,回家与爸爸妈妈共同进行歌表演。

  (八)在组织教学中我适时地进行板书,本堂课完成后我的板书是:

  《大鹿》

  挂图 多媒体

  (九)第七个环节是组织下课:与上课问好相呼应,形成对比,留给学生美好的期待。

  (十)学生听《大鹿》的音乐做律动出教室:学生自始至终都在愉快的音乐声中度过。

  (设计意图:设计本节课的意图是让学生从一上课就在充满歌声和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体。此外,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们达到视听相结合的良好效果。

  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以上是我对《大鹿》一课的说课设计。在此,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小学音乐说课稿1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xx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材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9课:《看大戏》(板书)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看大戏》是《唱大戏》中的一节唱歌课。本节课是在我国传统戏曲的基础上学唱的一首以豫剧风格为特色的创作歌曲。歌曲的音调吸收了豫剧唱腔的风格。豫剧又叫河南梆子,唱腔高亢流畅,表演风格朴实。歌曲旋律进行中升fa的运用、大跳音程以及地方方言与旋律结合等特点,使歌曲带有浓郁的豫剧风格,歌曲开始部分有韵律的念白以及锣鼓的伴奏,不但具有戏曲特点,还增加了歌曲的趣味性,同时,歌曲中极富特色的拖腔和甩腔也使歌曲充满浓郁的豫剧特色风格。

  二、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对戏曲知识的学习已经有过一些了解和认识,但对于地方戏曲的认识和了解仍然需要老师精心的去开掘,填补。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豫剧的相关知识,感受具有豫剧风格特点的歌曲,激发学生对戏曲风格的热爱。

  2、在聆听、感受、体验等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引导学生用自然流畅的音色演唱歌曲。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用锣鼓经为歌曲念白加入伴奏。

  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准确而富有感情的演唱具有豫剧风格的'歌曲。

  准确演唱歌曲中上声、去声、拖腔和甩腔的旋律音调。

  四、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交流。因此,在本节了中我采用了一下教学方法:谈话法、演示法、激趣法、表演法。

  五、教具准备

  音乐课堂上,教具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尤其是在地方戏曲的教学上,可以更能突出地方戏曲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因此上课之前我对教具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堂鼓、梆子、小锣、镲。

  六、教学过程:

  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教学理念,我将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首先,走进戏曲、感受豫剧风采。戏曲是门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中国戏曲与分布的区域、方言等密切相关。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之一,主要流行在河南、河北等地。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小三弦、笛子等。演唱具有浓郁的地方方言特色;个别音用到上声和去声,例如:“刘大哥讲话礼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用到了上声和去声,演唱时有下滑和下坠的感觉。豫剧演唱高亢嘹亮,表演风格朴实,歌曲通唱会用到拖腔和甩腔。它的代表人物是:常香玉。(出示课件)提到豫剧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位老艺术家,她的代表作有《花木兰》和《穆桂英挂帅》等。

  随后我会请同学们跟随老师模仿演唱《谁说女子不如男》中开头的几句,通过模仿演唱,加深对豫剧唱腔的印象,体验和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为《看大戏》的歌曲教学做铺垫。

  (二)歌曲学唱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的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歌曲,是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觉与体验。

  1、初听歌曲,同时设置问题: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感受歌曲。

  2、复听歌曲,请同学们结合对豫剧的了解,找出豫剧方言与旋律密切结合的乐句。

  3、第三次聆听歌曲,请同学们在歌曲中,找出拖腔和甩腔的音调。

  4、初次演唱歌曲

  5、再次演唱歌曲,同时引导学生用自然流畅的音色,准确的演唱歌曲。

  6、念白处理

  7、完整演唱歌曲

  8、歌曲实践

  9、歌曲处理

  (三)、拓展延伸

  在拓展延伸部分,我会用提问学生“除了豫剧还有没有听过其他剧种地方戏”的方式引出一个知识点,为学生简单介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从而对戏曲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

  (四)、课堂小结

  课堂的最后我将用这段话来结束本课:“同学们,通过对本节课豫剧风格歌曲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戏曲的博大精深,我们将在以后的音乐学习中,更多的走进戏曲,感受中国的传统戏曲,弘扬我们的戏曲文化,使我们的戏曲文化更好的得到传承和发展。”

  (六)作业

  分组搜集中国五大剧种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等相关资料。

小学音乐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一)我说课的题目是《大鹿》,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二年级音乐课本第三册的第九课,通过准备分析我对本课有以下了解:

  1:复习以前学过的drmf,

  2:基本的节奏练习

  3:学唱歌曲《大鹿》同时进行情景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及职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具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与转换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就是我设计本课贯穿始终的教学思想,结合课程标准的这些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演唱歌曲《大鹿》初步感受法国民歌的音乐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创造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个表演然学生明白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从而教育诱导学生应该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

  二、重难点的解决

  三、分析教材

  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程度,我认为学生学习本课的难点是:fa与mi的半音关系。我解决的方法是通过游戏如:听音连线、射击打靶等练习为突破口,游戏中掌握知识最终解决难点。

  四、教具:

  为了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兴趣性、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头饰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方法

  依据课程标准和二年级学生自律性差、好动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直观等教学方法,运用引—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创造为目的”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能力。本课我准备用一课时来完成。下面我就把本课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各位老师:

  六、教学过程部分(分为7个环节)

  1)情景导入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了精心设计,制作了一套flash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媒体为手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把技能训练渗透于艺术感受中,贯穿于音乐实践中。一开始大屏幕显示,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红花在绿树映衬下格外鲜艳,一只小鹿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奔跑,并向大家问好自我介绍,与学生拉近距离成为好朋友,为后面小鹿被猎人抓住,求助同学闯关解救等一系列内容没下伏笔,猎人一共设有三导管卡:

  1听音连线(猎人移动鼠标,指向音符,弹奏后大家演唱)

  2射击听音(请学生演唱靶心的几组音符,音准才能过关)

  3节奏练习(用打击乐器完整打出节奏才能把猎人的关押小鹿的音乐牢门打开)

  [设计理念:这样设计师根据地年级学生热小动物有同情心喜欢动画的心理特点,在枯燥的基本练习中,学生仍会兴趣高涨,精神专注,在游戏闯关中得到锻炼掌握知识。]

  2)学唱新歌

  过我们大家的努力终于解救出了大鹿,为了感谢同学们,大鹿特别把俺们的事迹编了歌曲,我们一起聆听以下?(第一次聆听歌曲,因为是大家自己的事迹,所以内心特别激动兴奋高兴,精神专注,这是整个新授部分中最重要的环节,运用课件把学生带到虚拟的动画世界,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的学习,同时指导学生读准节奏词

  3)共同探究

  针对学生的聆听于小鹿的演唱,共同讨论或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你听完后有什么想法?

  3]歌曲所要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让学生再有针对性地欣赏,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让学生再主动提出问题,共同讨论引出本课的难点;fa的音高练习,组织讨论应该怎样唱,那一句难唱,来唱一唱、做一做、比一比,小鹿拉出结合一组键盘,边弹边唱,使抽象的音高变为有形的实物,更容易低年级学生理解。

  4)即兴创编

  这个环节,小鹿回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打击乐器为他伴奏,或者是拍手、拍腿等小动作。组织分组表演,我泽及时地给予评价和指导,这里主要是锻炼学生的相互配合、动手能力以及节奏感、乐感的培养。

  5)游戏《森林里的大鹿》

  让学生戴着头饰扮演不同的角色,增强对歌曲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表演能力。

  6)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谈话小结,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情感性目标。

  7)作业:

  1.带着你做的头饰,回家与爸爸妈妈共同进行歌表演。

  2.收集关于

  七、在组织教学中我适时地进行板书,本堂课完成后我的板书是:

  《大鹿》

  键盘挂图

  多媒体

  大鹿挂图

小学音乐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法国号》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美丽的圆”中的第一课时内容,它是一首节奏规整、圆舞曲风格的法国名歌。F大调、三四拍,歌曲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轻快跳跃和优美舒展的旋律交替进行,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对法国号的喜爱、夸赞。我认为这首歌曲的独特之处是编者借助这样一首小小歌曲,作为学生了解各类乐器及乐队等相关知识的一块“敲门砖”。为此,我将积极调动一切有利因素,通过《法国号》的教学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解读人类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和人文知识。

  2、教学目标:

  ①学唱《法国号》这首歌,并学习用浑厚而有弹性的声音模仿、表现法国号的音色;用连贯而充满热情的声音表现自信的“我”。并能用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②能认识法国号的外形,知道其另一个名称——圆号,并熟悉其音色。

  ③通过《法国号》的演唱和声势的练习,掌握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3、教学重点:

  ①用连音、断音的演唱形式表现《法国号》。

  ②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③了解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4、教学难点:

  ①对最后一句音准的把握。

  ②用富有弹性、连贯、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法国号》。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钢琴。

  二、说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积极地学习。要使学生学得主动,必须靠教师的启发、指导,“教”为“学”服务。只有遵循音乐学科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教学时应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保持主动、自然、愉快的心境。基于以上原因,我设计如下教法:

  1、在本节课中,我层层铺垫,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在音乐游戏、音乐律动、打击乐器伴奏中感知旋律、学习歌曲。

  2、视觉图象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

  3、从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分析,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思维方式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同时唱唱、跳跳、玩玩、笑笑是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学中就必须重视音乐欣赏形式,而利用各种形态,动作,游戏,歌舞等形式参与欣赏,就可以适当而充分的发挥学生通感作用,培养学生专注地倾听、倾听、再倾听,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及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

  三、说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因此,我在本次活动中,主要通过学生的音乐实践,采用“探究、自主、互动”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音乐游戏导入。

  以《法国号》的旋律做游戏音乐。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师生对唱游戏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法国号》的旋律。

  (二)音乐律动。

  以《法国号》的旋律做律动音乐。学生跟着老师跳起华尔兹。使学生感知圆舞曲的风格特点,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三)歌曲教学。

  1、了解法国号。

  欣赏吹奏法国号的视频。出示法国号。请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听一听、并试着奏一奏。

  让学生真切得了解了法国号的形状、大小、声音、演奏姿势等,同时让学生知道了法国号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捧、摇、晃等有节奏的动作,与听、视潜移默化地结合,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歌曲的旋律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实际上是为学生开放了多个感官通道,充分发挥了“通感”“联觉”的作用,这比只开放一个听或看感知通道效果要好得多。

  2、学唱歌谱

  ①初听歌曲,体验三拍子的韵律。教师鼓励学生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四三拍的强弱规律。

  ②分句模唱。课件出示歌谱,对比乐句,说说异同点。

  ③突破难点:课件出示最后一句的旋律走向,师生用手跟着旋律线滑动。学生体会旋律的高低,把握第四乐句的音准。

  ④用“la”来哼唱歌曲旋律。

  3、练唱歌词

  ①歌词分析;学生经过试着唱一唱,实践得出唱“嗡巴巴”时,声音要断开,富有弹性。其它部分的声音要连贯,像潺潺的河水,把二分音符的时值唱足。

  ②分句练唱;采用多种形式练唱;跟着伴奏有感情的唱;手捧“法国号”表演唱。引导学生分析乐句、节奏,体会三拍子的韵律。并通过哼唱、模仿圆号的演奏姿势进行歌表演,用不同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向高潮,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对歌曲的表现能力。

  4、打击乐器伴奏

  先分声部练习,然后合奏练习,最后为歌曲伴奏练习。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小结、在歌声中结束本次教学。

小学音乐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为克服重难点采取的教法和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四课的一节唱歌课《春天举行音乐会》。《春天举行音乐会》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象声词编织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

  歌曲为2/4拍,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每段各有四个乐句。

  第一段:第一、二乐句分别运用了和弦分解式及模进的手法,曲调欢快活泼,曲中八分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唱歌、春风弹琴时的欢乐情景,充满生机和活力。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旋律的变化重复,第四乐句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旋律与歌词是一字一音的结合,形象地表现了春水鼓掌发出阵阵欢笑的形象。

  第二段:从第五乐句开始,第五乐句和第六乐句每句为3小节,曲调的模进、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及六度大跳的进行使得歌曲更为热烈,富有动感,与第一段形成了对比,把“春天举行音乐会”的情绪推向了高潮。紧接着第七乐句节奏又渐渐舒展,最后的乐句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旋律,只是在处作了节奏的变化。歌曲在“春笋是个指挥家”的欢乐歌声中结束。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乐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学生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中。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对能力稍弱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多引导,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感受春天的美及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欢乐。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聆听、朗诵、试唱情景模拟等教法与学法,在情境中参与音乐,能够提高参与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演唱方式,并能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能够完整、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是能够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演唱方式。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受体验——学唱歌曲——巩固提高——课堂小结,点题升华。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上课伊始,我会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请学生思考,看到了什么?而后我会总结学生答案,春天的风、雨以及花草树木。由此顺势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学生完整的范唱一遍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并提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随后复听歌曲并继续提出问题:这首歌曲分为几段?描绘了什么情景?通过再次聆听,引导学生分析出歌曲可以分为两段。最后我会向学生总结并介绍歌曲,乐曲分为两段,通过这两段的描写,突出了春天的美丽。并且帮助学生从宏观角度来整体的了解歌曲。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潜移默化的`学习了节奏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选择用教师弹唱歌曲、学生跟琴哼唱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学生按照学习“旋律-歌词-加歌词完整演唱”的步骤,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有所涉猎了,因此只需要带领同学们进行简单的回顾即可,但八分休止符对于他们来说把握还不够准确,在这里我会选择讲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

  最后我还会在教唱环节,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这首歌曲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思想主旨是什么?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教学推进,学生能够理解这首歌曲表达了思想主旨。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地学唱歌曲。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升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和体会,我会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编配器乐伴奏的方式来对本课进行巩固,随后我还会请同学们在小组之间进行自由的展示,最终选取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讨论。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七、说板书设计

  最后,就是我今天的板书设计,主要罗列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这个板书学生可以直观的捕捉到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知识点呈现较为清晰明了。

  以上是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老师的耐心聆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小学音乐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6课的一节唱歌课《叮铃铃》。是一首2/4拍的歌曲,歌曲旋律清新流畅,多倚音、连线、变化音等,描绘了牧童们赶着羊群,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说学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要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对学生的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小学阶段的孩子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音乐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模仿,能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学生乐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能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中。但是由于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求要因材施教,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对能力稍弱的学生需要多鼓励、多引导,评价标准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以及知识与技能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提高创编与团队合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合唱曲《叮铃铃》其中的一个声部,并唱出歌曲中变化音的效果。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是熟练掌握2/4拍的相关知识。

  更多真题及资料请加负责老师微信66746005领取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本堂课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以下两点。

  教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视听结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学唱歌感受体验——学唱歌曲——巩固提高——课堂小结,点题升华。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习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会提出问题:“叮铃铃”是什么声音?学生自由回答,我会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鼓励性的评价。由此引入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可以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第二环节是初步感知环节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学奏“叮铃铃”,熟悉歌曲旋律。用竖笛吹奏歌曲中出现“叮铃铃”的旋律。接着,学生会发现二声部的歌曲结构,我采用竖笛结合教学的方式,我吹高声部,学生吹低声部,或吹奏能力强的学生吹高声部,其他学生吹低声部。吹奏时,注意顿音要吹得短促,吹奏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时,要注意气息的控制。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学生能够捕捉到歌曲最重要的特点并加以体会,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第三环节是探究学习环节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新课标指出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一环节,我选择用教师弹唱歌曲、学生跟琴哼唱的方式展开教学,精心诱导,变枯燥为生动,学生通过学习“旋律-歌词-加歌词完整演唱”的步骤,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带领学生视唱《叮铃铃》前4小节旋律,比较“#5”和“5”的不同,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跟琴学唱或小组自学视唱的方法识唱乐谱,学生发现顿音要唱得有弹性。唱到双声部部分,二声部合唱先学唱一声部,再学唱二声部,注意倚音的演唱,教师采用对比法,演唱有无倚音的谱例,学生说出区别,理解倚音的作用,可借助竖笛的吹奏帮助学生唱准。接着就是学唱歌词,歌曲的装饰音、变化音较多,我会指导学生用模唱的方法唱出湖南地方风格,尤其是“#5”和前倚音。下滑音处可边唱边用“张开五个手指,拧动手腕”的动作,帮助学生寻找下滑音的演唱效果。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能够更快速地学唱歌曲。

  第四环节是巩固提升环节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对音乐作品有更的把握和体会,我会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歌曲创编新的节奏,选择节奏型,进行创编,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感受创编新节奏后的歌曲与原歌曲在情绪上有何不同。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又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第五环节是课堂小结环节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学生一同探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

【小学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说课稿2篇03-03

音乐《美丽的家乡》说课稿11-20

音乐说课稿:卖报歌12-27

大班音乐活动说课稿01-08

音乐《雪绒花》说课稿12-05

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10-12

小学四年级音乐说课稿12-16

《春天举行音乐会》说课稿07-12

初中音乐说课稿13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