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实验教学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能为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化学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将本期实验教学总结如下:
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初中三年纪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个环形节:
1、加强演示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有时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演示实验,例如在4-1探究燃烧的条件的教学中,补充了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并用二连球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空气,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空气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要求学生思考3个问题:
(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
(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
(3)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此实验,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
2、努力开足学生实验
根据教学进度努力开足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做到每2人一组,位置固定,每次实验都进行登记,并对每个实验从课堂纪律、操作规范、整理仪器等方面对每一个学生打分。一学期下来,教学效果较好,完全改变了以前那种实验课上乱轰轰的教学场面,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根据条件把它改成学生实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开展了课外实验活动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每逢周四周会课,我们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为主。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还结合教学实际,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学习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要求学生调查了解“你家附近的河水清澈吗?请问你们父母,在他们当学生时,这条河是不是像现在这样脏?”学习燃烧与灭火时,周日布置学生到汽车加油站、仓库观察“严禁烟火”标志,到车站了解哪些物品严禁带上火车。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以及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二、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实验习惯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酸的性质”学生实验时,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本学年的实践,化学实验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大,让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乐中学、趣中学,致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在一次又一次的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2
本学期, 我们以学校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较高优秀率。为了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总结了几条经验:
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初中三年级的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几个环形节。
1.加强演示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为此,对于大纲规定的每个演示实验我们都认真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有时根据教材的需要适当补充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演示实验。
2.努力开足学生实验根据教学进度努力开足学生实验。学生实验做到每2人一组,位置固定,每次实验都进行登记,并对每个实验从课堂纪律、操作规范、整理仪器等方面对每一个学生打分。一学期下来,教学效果较好, 完全改变了以前那种实验课上乱轰轰的教学场面,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一些较简单的演示实验,根据条件把它改成学生实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开展了课外实验活动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每逢周四周会课,我们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学生以做化学趣味实验,制作实验教具为主。在课外活动中我们尽量发挥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实验。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让学生真正掌握化学知识。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出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本学年的实践,化学实验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很大,让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乐中学、趣中学,致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和素质在一次又一次的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3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化学必须以观察试验为基础”。这就为化学教学规定了一种必要的也是不可忽略的教学手段,同时也使我们意识到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就本学期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入的实验不仅在数量上比传统教材有了大篇幅增加,而且试验的内容取材新颍、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材料易找、操作简便,适合于广大学生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对课本上规定的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全做并做好。通过实验得出规律,通过实验发展新知。这样,观察和试验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环节。 了解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加强实验教学的前提,但要具体落实课标,还必须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在实验内容上的特点是:① 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② 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③特别注重所选择的实验技能 ,对学生今后在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强调这三方面的效果,都应注重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及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要求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及其技能分不同层次的要求。初中化学实验大体可分类为: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小实验,新课标对这三类试验的要求各不相同。对演示实验而言,只要求教师有根据实验原理熟练的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做这个实验,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所观察的现象能揭示什么有关的规律。而对探究实验来说,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了解试验的目的及其有关原理的基础上,会熟练的掌握基本仪器使用,能按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试验操作和记录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至于小实验,仅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能进行简单的现象验证,是属于课外活动的内容。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观察能力培养:
观察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知过程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从现象获取各种各样、鲜明生动、印象原始“信息”,为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供了事实根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诱导学生思考现象的本质属性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2 、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能力士只要了解试验的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纪录必要的数据、会分析整理数据得出结论,会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试验素质、掌握实验操做技能。
3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主要是指通过实验室学生逐步地形成尊重事实、科学求实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养成爱护实验仪器和用品、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养成严格、认真、细心、有条理、有层次的进行试验操作的习惯;养成乐于动手、善于观察的手、眼、脑并用的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实验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及完成质量与化学实验员的工作密切相关。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材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实验形式也由验证式向探究式转化。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并动手作已势在必行。这就为高中化学实验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接收挑战,从容不迫地完成辅助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又一课题。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我通过实践与思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想。以下我着重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一学期实验工作的思考与总结:
观察和实验既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义务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入的实验不仅在数量上比传统教材有了大篇幅增加,而且试验的内容取材新颍、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材料易找、操作简便,适合于广大学生自己动手,就地取材。对课本上规定的探究性实验,要求学生全做并做好。通过实验得出规律,通过实验
发展新知。这样,观察和试验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是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环节。
了解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加强实验教学的前提,但要具体落实课标,还必须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在实验内容上的特点是:①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可接受性;②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③特别注重所选择的实验技能,对学生今后在生活和生产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强调这三方面的效果,都应注重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及规律,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要求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实验及其技能分不同层次的要求。初中化学实验大体可分类为: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小实验,新课标对这三类试验的要求各不相同。对演示实验而言,只要求教师有根据实验原理熟练的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做这个实验,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所观察的现象能揭示什么有关的规律。而对探究实验来说,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在了解试验的目的及其有关原理的基础上,会熟练的掌握基本仪器使用,能按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试验操作和记录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至于小实验,
仅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能进行简单的现象验证,是属于课外活动的内容。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观察能力培养:
观察使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感知过程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通过观察可以使学生从现象获取各种各样、鲜明生动、印象原始“信息”,为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供了事实根据,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诱导学生思考现象的本质属性或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归纳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2、实验能力的培养
实验能力士只要了解试验的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纪录必要的数据、会分析整理数据得出结论,会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等一系列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试验素质、掌握实验操做技能。
3、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主要是指通过实验室学生逐步地形成尊重事实、科学求实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
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养成爱护实验仪器和用品、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养成严格、认真、细心、有条理、有层次的进行试验操作的习惯;养成乐于动手、善于观察的手、眼、脑并用的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总之,本学年的实验教学工作都达到预期的计划,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我们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5
实验是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贯穿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通过实验探究,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和方法,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化学实验能力。”因此,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将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习情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认真做好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都是具有相当的基础性、目的性、典型性、指导性的意义,教师要在熟悉教材和实验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好演示实验,一定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所需药品、操作步骤,并认真观察和记录现象,并经缜密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必须用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去感化、影响学生。尤其要告诫学生不遵守实验规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必要时可结合实验的正反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示范,使之形成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同时,在演示实验中,不失时机的进行各个环节的启发,调动学生思维,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总结。如在做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实验(4?7)时,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时,让学生回忆前一节次氯酸的漂白性、初中化学学过的活性炭的吸附性,比较这几种漂白的原理、效果的异同,加深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的理解。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人人开动思维“机器”,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历久不忘,素质自然得以提高。
二、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目前,高中的化学实验大多注重实验功能的验证性,课本编排出实验条件药品、步骤,来验证某物质的性质、某物质的制取方法或某个反应原理,学生依葫芦画瓢、照方抓药,毫无创意和新意。而探索性实验就是挖掘书本已有的'实验内容和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有新意境、新内容的实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去大胆地创新和思考。把学生导入科学探索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他们亲历其境,刻苦努力地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猎取新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层次上观察和思考,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创新探究能力,并在创新探索的过程中,“灵感”有所激发。如在高中化学(必修1)
第一章实验(1?5)配100mL1.00moL/LNaCl溶液的学生实验中,以往教学是教师按“讲述?实验?验证?讨论”的程序,既先讲述用什么仪器、实验步骤、实验过程中注意的事项,甚至写到黑板上,学生按照教师讲的去做。而按探索性实验要求,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和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物质的量、化学计量在实验中应用等有关知识,应该能够自己完成这个实验。所以在教学时,只告诉学生实验内容,让学生自己准备,做实验时,教师没有过多的讲述,巡回对个别问题加以指导。对两个班级分别采取上面的两种教法,结果,按“讲述?实验?验证?讨论”去做的班级,课堂秩序井然,全部学生操作有序,学生很快并顺利的作完实验,没有提出更多的问题。而后一种教法截然不同,课堂秩序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操作步骤和方法各不相同,暴露出存在的不少问题。实验结束后,每组同学都拿着自己配制的溶液请老师观看,这时教师不失时机以某一组或几组的实验为主,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或违背操作规程的现象,并结合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发展智能及实验技能的有关问题,与同学们共同讨论,学生积极性很高,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在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问题,并相互讨论,甚至到了争论,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了正确的总结性评价。这样既能掌握实验内容,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创新思维得以发展,知识视野得以拓宽,达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
三、推广“微型实验”,体现绿色化学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微型化学实验是国内外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以其仪器花费少、药品消耗少、操作安全、污染较小、节省时间等诸多优点而被普遍采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生数量多,实验设备较少的现状,大力推广“微型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制作一些微型仪器,寻找一些代用药品,为完成课本一些实验或探索一些物质的性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索活动。如高一化学(必修1)中的粗盐的提纯、一定物质的量的溶液的配制、淀粉胶体的丁达尔现象、金属与酸的反应、纯碱和食盐的区别等实验。让学生“常回家做做”,既缓解了学校实验紧张的局面,又体现了绿色化学减量的原则(减少化学药品的用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又调动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向成果的转化,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四、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次高中新程改革,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课程内容以及教材编排上,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教科书是基本的课程资源,就化学实验的编排而言,有实验、实验设计、科学探究、思考与交流、实践活动等形式,并且不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联系学生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灵活处理,自主开发教具,有选择性的使用好教辅资料,有效的拓展和完善实验教学内容,补充教科书内容的不足。在对教材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灵活有效的组织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就铁与水蒸气的反应,课本以“科学探究”的形式提出,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在总结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以往课本、教辅资料中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实验方案,让学生比较,真正明白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每种设计的优缺点,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又辅以练习,使该问题由探究讨论上升到学生能力的提高。这样,教师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不断收集证据,形成解释,通过相互交流、评价反思,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的水平和能力。
总之,经过多年的教学和今年的高一新课程实施的实践,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理性的思考,深深体会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和今后化学教学中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时代的需要,是化学教育的新课题。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当好主导,把握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培养出具有综合努力和创新努力的一代新人。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6
实验目的`:
探究醋酸能否与碳酸钙反应
实验器材:
食醋适量,带有水垢的热水瓶
实验步骤:
a将适量醋酸倒入有水垢的水瓶中
b振荡并静置一会,使其充分反应
c打开瓶塞,(现象)发现水垢消失,即水垢中的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被溶解了。
实验方程式: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实验结论:
醋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由方程式还可得,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7
实验目的
1、熟悉粗食盐的提纯过程及基本原理。
2、学习称量、过滤、蒸发、及减压抽滤等基本操作方法。
3、定性的检查产品的纯度。
实验原理
粗食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主要是Ca2+、Mg2+、Ba2+、SO42—等),不溶性杂质粗食盐溶解后可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则要用化学沉淀方法除去。
SO42—处理的方法是:在粗食盐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溶液中的的BaSO4沉淀而除去。
Ba2+便转化为难溶解
+SO4= BaSO42—
将溶液过滤,除去BaSO4沉淀。再在溶液中加入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Ca2+、Mg2+及过量的Ba2+便生成沉淀。
CaBa2++CO3= CaCO3+CO3= BaCO32+—2—2—2—
2+2Mg+2OH+ CO3= Mg2(OH)2 CO3过滤后Ba2+和Ca2+、Mg2+都已除去,然后用HCl将溶液调至微酸性以中和OH—和除去CO3—2—。
+OH+H2—=H2O+
CO3+2H=CO2+ H2O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如KCl),由于含量少,溶解度又很大,在最后的浓缩结晶过程中,绝大部分仍留在母液中而与氯化钠分离。
仪器试剂
烧杯(100mL)、量筒(100mL)、吸滤瓶、布氏漏斗、石棉网、台秤、表面皿、蒸发皿、普通漏斗;HCl(3 mol·L—1)、BaCl2(1 mol·L—1)、NaOH(2 mol·L—1)、Na2CO3(1 mol·L—1)、(NH4)2C2O4(饱和)、镁试剂、粗食盐。
实验内容
1、称量和溶解
称取5 g粗食盐放入100 mL的烧杯中,加入25mL水,加热、搅拌使其溶解,继续加热近沸腾,大部分固体溶解,少量不溶的泥沙
2、除去SO42—
SO42—一边搅拌一边滴加1.5~2 mL 1 mol·L—1的BaCl2溶液,直至沉淀完全为止。为了检验沉淀是否完全,可将酒精灯移去,停止搅拌,待沉淀沉降后,沿烧杯壁滴加1或2滴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如无浑浊,说明
SO42—已沉淀完全;如有浑浊,则继续滴1 mol·L—1的BaCl2溶液,直到沉淀完全为止。沉淀完全后再继续加热几分钟,过滤,保留溶液,弃去BaSO4及原来的不溶性杂质。
3、除去Ca2+,Mg2+和过量的Ba2+将滤液转移至另一干净的烧杯中,在加热至接近沸腾的情况下,边搅拌边滴加1 mL2 mol·L—1 NaOH溶液,并滴加4~5 mL 1 mol·L—1 Na2CO3溶液至沉淀完全为止,过滤,弃去沉淀。
4、除去剩余的CO32—和OH
将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用3 mol· L—1的HCl将溶液pH值调至4~5,用小火加热浓缩蒸发,同时不断搅拌,直至溶液呈稠粥状,减压过滤,将晶体尽量抽干。将晶体转移至蒸发皿中,在石棉网上用小火烘炒,用玻璃棒不断翻动,防止结块。在无水蒸汽逸出后,改用大火烘炒几分钟,即得到洁白而松散的NaCl晶体。
冷却,称重,计算产率。
5、产品纯度的检验
称取粗食盐和提纯后的精盐各0.5g,分别溶于6ml去离子水中,然后各分盛于3支试管中。用下述方法对照检验它们的纯度。
⑴ SO42—的检验:取1 mL上述溶液于另一只试管中,滴加1 mol·L—1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BaSO4沉淀生成。
⑵ Ca2+的检验:取1 mL上述溶液于另一只试管中,滴加2~3滴0.5 mol·L—1(NH4)2C2O4溶液,观察是否有CaC2O4沉淀生成。
⑶ Mg2+的检验:取1 mL上述溶液于另一只试管中,滴加2~3滴2 mol·L—1NaOH溶液,使溶液成碱性(可用pH试纸检验),再加入2~3滴镁试剂,观察现象。
存在问题
1、杂质离子没有除干净;
2、转移样品时不慎引入杂质;
3、用水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时用量过多,使蒸发时间较长;
4、pH没有调好,使CO32—未被除干净;
5、蒸发过程中,溶液因局部受热而飞溅出来;
6、冷却时没有使晶体充分析出;
7、用水洗涤产品,造成产品损失。
注意事项
注意抽滤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
转移样品时对玻璃棒和烧杯用水冲洗时,一定要少用;在加热之前,一定要先加盐酸使溶液的pH
滤纸的折法
滤纸一般按四折法折叠,折叠时,应先将手洗干净,揩干,以免弄脏滤纸,具体方法是先将滤纸整齐地对折,然后再对折,这时不要把两角对齐,将其打开后成为顶角稍大于60°的圆锥体,为保证滤纸和漏斗密合,第二次对折时不要折死,先把圆锥体打开,放入洁净而干燥的漏斗中,如果滤纸和漏斗上边边缘不十分密合,可以稍稍改变滤纸折叠的角度,直到与漏斗密合为止,
用手轻按滤纸,将第二次的折边折死,所得圆锥体的半边为三层,另半边为一层,然后取出滤纸,将三层厚的紧贴漏斗的外层撕下一角,保存于干燥的表面皿上,备用。
将折叠好的滤纸放入漏斗中,且三层的一边应放在漏斗出口短的一边,用食指按紧三层的一边,用洗瓶吹入少量水将滤纸润湿,然后轻轻按滤纸边缘,使滤纸的锥体与漏斗之间没有空隙,按好后,用洗瓶加水至滤纸边缘,这时漏斗颈内应全部被水充满,当漏斗中水全部流尽后,颈内水柱仍能保留且无气泡。若不能形成完整的水柱,可以用手堵住漏斗下口,稍掀起滤纸三层的一边,用洗瓶向滤纸与漏斗间的空隙里加水,直到漏斗颈和锥体的大部分被水充满,然后按紧滤纸边,放开堵住出口的手指,此时水柱即可形成,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一次滤纸,将准备好的漏斗放在漏斗架上,下面放一个洁净的烧杯盛接滤液,使漏斗出口长的一边紧靠烧杯壁,漏斗和烧杯上均盖好表面皿,备用。
玻璃棒的'作用
1、溶解粗食盐时用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以加速粗食盐的溶解;
2、过滤粗食盐水时用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使粗食盐水沿玻璃棒流入漏斗内,防止液体溅落到外面
3、用蒸发皿蒸发滤液时又用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蒸发皿中的滤液,以免滤液浓缩时因局部过热而使液滴飞溅
注意
1、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2、三靠两低不要忘:意思是说在过滤时不要忘记了三靠两低。"三靠"的意思是指漏斗颈的末端要靠在承接滤液的烧杯壁上,要使玻璃棒靠在滤纸上,盛过滤液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两低"的意思是说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的边缘,所倒入的滤液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思考
1:在除Ca2+、Mg2+、SO42—等离子时,为什么要先加BaCl2溶液,后加Na2CO3溶液?能否先加Na2CO3溶液?
答:不能,先加BaCl2溶液,体系中过量的Ba2+可用Na2CO3除去;如先加Na2CO3,过量的Ba2+无法除去。
2:过量的CO32—、OH—能否用硫酸或硝酸中和?HCl加多了可否用KOH调回?
答:不能用H2SO4或HNO3来中和,会引入杂质离子。不能用KOH调回,否则引入杂质K+太多,无法除干净。
3:加入沉淀剂除SO42—、Ca2+、Mg2+、Ba2+时,为何要加热?
答:加热使生成的沉淀长大,易于沉淀和过滤。
4:怎样除去实验过程中所加的过量沉淀剂BaCl2,NaOH和Na2CO3?
答:BaCl2用Na2CO3;NaOH和Na2CO3用HCl。
5:提纯后的食盐溶液浓缩时为什么不能蒸干?
答:少量溶液的存在用于溶解KCl,否则KCl也会析出
6:在检验SO42—时,为什么要加入盐酸溶液?
答:因为BaCO3也是白色沉淀,但它可溶于HCl。
7、粗食盐为什么不能用重结晶法进行纯化?为什么最后的NaCl溶液不能蒸干?
答:因为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大,所以可以用蒸发减少一部分溶剂使溶液浓缩达到过饱和析出晶体的结晶方法对NaCl进行提纯。
最后的NaCl溶液不能蒸干,否则,KCl也会随之析出,影响提纯效果。
8、在检验产品纯度时,能否用自来水溶解食盐?为什么?
答:不能,自来水中含有微量Ca2+、Mg2+等离子,会干扰产品纯度检验。
9、粗食盐中有哪些主要的杂质?分别用什么方法除去?
答:粗食盐中的杂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另一种是可溶性杂质(如Ca2+,Mg2+,SO42—等)。在粗食盐的提纯过程中,首先用过滤的方法除去不溶性杂质,再用过量的BaCl2溶液使SO42—离子生成沉淀、用过量的Na2CO3溶液使Ca2+,Mg2+离子及过量的Ba2+离子生成沉淀,过滤后用HCl溶液调节pH为4—5,使过量的CO32—离子转化为CO2即可。
10、加热食盐水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将过滤除杂后的滤液,调整其pH值到4~5,然后转移至蒸发皿中,把蒸发皿放在铁三角架上的泥三角上加热蒸发,边加热边搅拌,待蒸发皿中的NaCl溶液快变成浓溶液时将泥三角换成石棉网,使溶液缓慢均匀受热,当蒸发皿中有少量NaCl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加速搅拌,防止局部受热不均使NaCl晶体飞溅,同时注意不要将溶液蒸干。
11、在粗食盐的提纯实验中,如何观察杂质离子已沉淀完全?
答:在除杂质离子的过程,加入沉淀剂,搅拌,加热煮沸,静置,然后沿烧杯壁滴加一滴沉淀剂,细心观察,在两溶液混和处是否有沉淀生成,若有则证明杂质离子未沉淀完全,若没有则证明杂质离子已沉淀完全。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8
2NaOH+CuSO4=Cu(OH)2[此有一个箭头表沉淀]+Na2SO4
氢氧化钠溶液和加入硫酸铜溶液反应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Cu(OH)2=[等号上面写上条件是加热,即一个三角形]CuO+H2O
氢氧化铜沉淀加热变成氧化铜和水
实验报告:
分为6个步骤:
(1):实验目的,具体写该次实验要达到的要求和实现的任务。(比如说,是要研究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状况)
(2):实验原理,是写你这次实验操作是依据什么来完成的,一般你的实验书上都有,你总结一下就行。(就可以用上面的反应方程式)
(3):实验用品,包括实验所用器材,液体和固体药品等。(如酒精灯,滤纸,还有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个应该是要的`吧。)
(4):实验步骤:实验书上也有(就是你上面说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反应现象)
(5):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问题分析及讨论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9
化学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功能要充分挖掘,尤其是它的育人潜能如何通过教学实验体现出来仍需研究。从化学教育现代化来看,化学实验是个突破口和生长点,现代化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教材可以在实验中体现和应用,这同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引进和研究。从对化学教育工作者来说,从事实验研究应该是基本功。
在中学基础课中的化学实验一般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直观性和可靠性。经过无数次重复,人们积累了大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按说应该达到“炉火纯青”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实验仍然在不断被完善、改进和补充。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实验,随堂实验或家庭实验。可靠性强,这是作为演示实验非常重要的要求,在课堂上演示的`失败,再加上教师不善于科学地说明实验不成功的原因,给教育教学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实验改进中提高成功率是教师非常关心的事。便于操作,直观性强、适应性强、合理节约时间等都是化学实验研究的方向。重视化学实验和对其进行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让化学实验在育人方面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我认为要切实做好下列几点:
一、不能看热闹
有些同学觉得化学实验很神秘,有些同学甚至把做实验看成是耍魔术,很好玩。由于他们只注意看“热闹”,而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这样就难以抓住关键的实验现象,其结果就难以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二、要全面观察
一些同学在观察化学实验时,只注意明显突出的现象,而忽略那些不太显著的现象。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还包括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只有“全神贯注”.才能全面观察到实验的现象。
三、要细心比较
观察实验不能只观察一个大概,特别是对相似的实验,更应细心比较。
四、既观察又思考
观察化学实验,不仅要动眼睛和其它感官,还要开动脑筋去分析和判断。
五、弄清概念
有些化学实验的概念容易混淆,若没有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就易出现张冠李戴。如“光”与“火焰”、“烟”与“雾”、“浑浊”与“沉淀”、“溶解”与“熔化”等概念极易混淆,只有注意了它们的区别,才能正确描述这类实验现象。
六、不能用结论代替现象进行描述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者有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之一是“有黑色固体产生”,而不能描述为“有四氧化三铁产生”。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0
20xx年上学期在教务处、化学实验室的统一安排下,在高一全体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按照教学计划和新课标的要求,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出发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为目的,出色的完成了高一本期的化学实验教学任务。本期的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既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本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了认识,落实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理解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思想汇报专题理论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们认真落实了实验的教学。
1、认真备好了课。学生分组实验先在课堂上认真地把将要做的实验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告诉学生,让其理论上有充分的准备。
2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科任老师积极配合实验员,给予学生当场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使学生获益匪浅
3、本期我们着重抓了对学生的化学实验重要性的教育,并且努力培养他们动手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使一部分对化学实验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参与到实验中来了。
二、本学期所开设完成的实验
按本学期的教学计划,高一年级共开设了四个学生分组实验和若干课堂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分别是:
实验一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实验二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实验三 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实验四 乙酸乙酯的性质与制取
以上四个学生分组实验均在实验室由学生完成。另外,课本上的一些演示实验都随堂开设。通过实验教学,达到了实验教学的初步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
问题是存在的。主要还是体现在学生的基础素质差,高二全体化学教师通过一期的努力,不愿动手或害怕动手的学生减少,但依然大有人在。因此设法使学生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培养他们动手的积极性,将是以后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也是我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须长期注意的问题。
总之,实验课的开设是必须的、必要的。作为一所农村高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实验条件,积极地创造新的实验条件,通过化学实验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充分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1
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和发展能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等都是很有益的。因此,特制定本年度九年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为政治导向,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并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时代,真正能够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去实践“三个代表”去做学生的贴心人,积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去,将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要使得学生能在实验中用探究的方法去学习,领会知识的内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学会去发明创造。争取将实验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实验目的
1、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实验难点
1、将探究方法和创新精神用于教学之中。
2、将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
四、实验重点
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分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五、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工程,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备课将按照以下步骤和要求进行。
1.备课标。明确:实验教学的任务、目的、要求、内容。
2.备教材。熟悉教材中实验的分布体系,掌握教材中的实验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3.备教法。教有法而无定法,实验教学的教法应牢固树立准确、示范、讲解与操作协调一致的原则。
4。备学生。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生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识和思维水平以及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实验进行分析、研究,对实验教学将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5.实验教学前的准备。演示实验:掌握实验原理,熟悉实验仪器,选择实验方法,设计实验程序,实验效果的试做。学生实验:制定学生实验计划,实验环境的准备,实验器材的准备,指导学生准备。
6.编写教案。
第二、仔细组织教学。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课堂调控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学的开始强化课堂纪律很有必要,其次是引入新课题,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原理、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观察的重点。教师在引导指点学生观察时,讲解要与演示恰当配合,讲解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精辟、简要、准确,操作要熟练、规范。注意随时调控课堂的方方面面,保持课堂充满教与学协调和谐的运转机制。学生实验课的教学:实验前进行指导、实验中巡回指导、实验后总结和作业布置。
第三、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实验教学的延伸,能促进师生动手动脑,发挥学生特长,又能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组织和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从这几方面入手。
1.组织学生改进、制作教具,既可弥补教具不足,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模型、标本等科技作品的制作活动。
3.举办科普知识技法介绍或讲座,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作、发明及小论文的撰写活动等。
4.充分利用实验室仪器、器材,组织学生为当地科技致富开辟门路,发展经济。
六、教学进度安排
序号实验名称及内容计划课时1 8-1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1 2探究活动:金属活动性顺序1 3 8-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1 4探究活动:铁钉锈蚀条件1 5 9-1蔗糖溶解
探究活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 6 9-2碘或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或汽油中9-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9-4水和油的小实验1 7探究活动:饱和溶液1 8 9-5三种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
9-6两种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氯化钠溶液1 9 9-7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1 10 10-1向溶液中加入酸碱指示剂探究活动:自制指示剂1 11 10-2观察盐酸、硫酸
10-3浓硫酸的腐蚀性10-4浓硫酸的溶解
10-5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1 12探究活动:酸的化学性质1 13 10-6观察氢氧化钠
10-7生石灰与水反应1 14探究活动:碱的化学性质
10-8试验物质的导电性1 15探究活动:中和反应1 16探究活动:用PH试纸测定一些液体的PH探究活动:溶液酸碱度对头发的影响1 17探究活动:粗盐提纯1 18 11-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11-2碳酸钠与石灰水反应1 19探究活动: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1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2
实验目的:
1、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现象记录
1、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 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
结果与讨论: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操作。
化学实验报告范文之溴乙烷的合成实验的总结,在上面文章中我已经为同学们带来了整理。希望你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好好利用我们带来的实验格式。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3
一、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认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知识与技能”即过去的“双基”;“过程与方法”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文关怀的体现。所以新的课程理念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学法、人文等方面得到发展。”其中第5条特别强调:“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1]高中化学课程由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组成,其中“化学实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有别于以往教材的处理,突出其重要的地位。
教育部20xx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化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及由此产生的新课程标准,对照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转变:
1、从只注重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向培养实验思维能力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并重转变,改变以往为“教”设计实验变为“学”设计实验,使实验更好地配合学生的主动学习,打破以往教师垄断实验方案的设计向教师帮助、指导学生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探究化[2]。改变化学实验“照方抓药”式的现状的关键,是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这对于更好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必修1中“验证铁能否与水蒸气反应”的探究实验,教材一方面提供了实验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案,让学生参考并尝试利用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后让学生小结交流探究活动的收获。这样的实验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实验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动手能力。
另外,新课标不再硬性划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而是给教师创造性和学生的主动性提供空间。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景,为学生提供可观察的化学现象和实验操作,其活动指向是学生自主观察、分析思考、交流讨论、实验研究,不是教师单纯的表演或展示。从这一角度看,它和学生实验一样,都是学生的活动。在新课标中也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研究实现从“单兵作战”的自发研究向群众性研究与组队研究的“两条腿走路”转变。
2、从只重视理论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更加重视化学实验与生活、技术的联系,注重用实验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课内学习转变为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模式,更适应开放式学习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生活化[。
新课标“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学化学”,帮助学生“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联系的视角认识化学”,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了解化学。此外,新课标还列出若干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这有助于教师落实“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启发教师不断地从社会生活和新的科技发展中吸取新鲜的信息,学生在体验中逐步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化学实验的内容选取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化学现象,实验药品取用于学生身边常见的化学物质,这样可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感到化学并不神秘,就在我们身边,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发他们对实验探究的兴趣。在新课程的教材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实验素材。诸如必修2中“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实验;选修1中“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实验;选修2中“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选修4中“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实验;选修5中“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实验;选修6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化学耗氧量”实验等等。
3、从只应用近代实验方法向适当应用现代实验方法和仪器,重视中学实验向现代化转变,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现代化[2]。
化学实验的现代化科学手段的发明与使用,是和人类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探索分不开的。鉴定物质的化学成分需要定性分析,测定物质的各组分的含量需要定量分析,确定物质的结构需要结构分析。高中化学新课程在化学分析方法的定量化和实验手段的现代化方面,跟以往的化学课程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引入了现代仪器分析的四大类仪器或方法(光谱类、色谱类、质谱类、电化学类)。例如:选修5中,“用质谱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方法鉴定分子结构”;选修6中“用化学方法或红外光谱法检验卤代烷中的'卤素”实验,“用中和滴定法或气相色谱法测定醋酸中醋酸的含量”实验等。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些现代实验分析仪器和方法的学习并不是要求学生都要掌握它们的具体的原理和应用技术,不同的实验技术所要求的程度是有区别的。有的只是属于介绍性质,只要求学生掌握其最基本的原理,达到拓展科学视野的目的就可以了。
4、重视绿色化学思想与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实验中的体现,这就是所谓的化学实验的绿色化[2]。高中化学新课程在设计上十分注重“体现绿色化学思想”。例如:选修6(实验化学课程模块)中,将“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将“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单独作为一条“内容标准”;将“查阅资料: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化工产品的生产”作为“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一项学习活动。
二、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在新课程标准下,化学实验教学有了更为突出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抓好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那么,在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加强思想认识,重视实验教育功能的发挥
激发学习兴趣、体验科学探究、训练可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学会团结协作是化学实验的主要教育功能。对此教师首先要有深刻的思想认识,同时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发挥好这些化学实验教育功能。
具体而言,教师在实验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需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所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会得到大量的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运用已有知识和相关资料解决问题。同时,学会团结协作是当前社会分工日益完善、细致所导致的对人才自身素质的要求,在实验内容的选择中要重视选择一些需要通过小组协作方式才能完成的试验探索,让学生在实验探索的过程中根据要求,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在实验探究中学会合作与分享。
新课程在必修1的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里就已经明确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并强调了掌握好实验方法的重要意义。我们可以利用好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教材,先对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学习方法的教育,这包括了实验安全教育和实验规范教育。实验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学生分组进行思考与交流再由学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操作应该规范,应该仔细检查安全措施,确保实验的安全和成功。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做实验可以两人一组,有大致的分工,职责基本明确,紧密配合的形式完成“粗盐的提纯”实验。学生完成实验后要做好总结和相互评价,老师最后结合自己观察的情况点评学生们的表现,表扬一些组或个人。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又树立了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二)、提高动手能力,关注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是实验者必须对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有一定的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将“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列作“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在新课程里增加了大量的学生实验探究的内容,在实验探究中的每一个实验,必须由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才能完成,因此,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是完成好化学实验教学的基础。同时,要十分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特别是观察、实验、假说、推理、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数据等。要重视通过实验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良好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编写时由于考虑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往往是演示实验多,学生实验少,如果教师教学是按照“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例题→课堂训练→课后巩固练习”,其效果是学生会应试而没有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材,尽可能做到演示实验学生化,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其学生操作流程是:根据要解决的问题→设计实验原理→选实验器材→动手实验→记录现象及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例如:在必修1的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教材并没有硬性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提倡教师多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观察、思维、独立操作等能力,容易获得成功感。建议实验1“粗盐的提纯”、实验2“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作为边讲边进行学生实验,实验3“实验室制取蒸馏水”作为演示实验,实验4“萃取和分液”即需在老师的指导或示范下学生完成实验。
(三)、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增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将问题转化为课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设计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的一些怀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能用于实验探究的问题可能来自自然现象、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也可能来自学习的过程中,还有可能来自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无论是什么情况,始终要让学生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渴求和欲望。对于教材中某些验证性的实验如果改为探究性的实验,可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究的情境中,从而不断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
例如,对于必修1中的“Fe(OH)2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教师先讲清楚Fe(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然后演示新制的FeSO4与NaOH溶液反应,结果学生未能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却是灰绿色沉淀。这一现象会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①为什么要用新制的FeSO4溶液?
②为何将滴管插入试管里溶液的底部,慢慢挤出NaOH溶液?
③久置的NaOH溶液中溶解了什么物质?
当学生通过分析认识到FeSO4、Fe(OH)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时,换一瓶已煮沸过的NaOH溶液,以除去溶解的氧气,再进行实验,先得到了白色沉淀,但过一会儿就转变成灰绿色,然后逐渐变为红褐色,这一现象又引起了学生的疑问。教师进一步引导讨论:采取什么方法能使生成的Fe(OH)2氧化速率减慢?经过一系列的思考、讨论、比较,最后选用在新制FeSO4液面上,滴加几滴苯作保护层,将滴管伸入试管底部;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终于得到了白色Fe(OH)2沉淀,并保持了较长的时间。通过类似的实验教学,最终会使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需要。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4
实习第一天,虽然不是去燕山化工实地观察学习,但是心情是很激动的,毕竟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呵,今天的任务相对来说是比较轻的,现就把今天实习内容罗列如下、早上是我们的实习动员,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炼厂实习的主要内容:1、了解化工单元的操作2、了解炼厂的生产、这两点是我们主要的实习目的紧接着向我们说明了实习的几个阶段,我本人认为也就是我们这次实习的内容吧、现说明如下(我认为实习就要清楚自己什么时间要干什么)
1、集中上课阶段
2、到生产车间实习
3、由老师带队进行现场结构教学
4、写出实习报告
5、集中考试、除此之外,就是详细的日程安排了,六月二十八号(即今日)上午实习动员,下午讲解传热过程以及传热器、六月二十九号上午流体流动以及输送设备管件,下午传热过程以及换热器、六月三十号上午传质过程以及塔设备,下午炼厂工艺流程简介、这样理论实习就全部完成了、在休息两天后,也就是七月三号,我们将正式进入燕山化工实地实习,我们将在燕山化工实习五天,然后返校、最后就是我们完成实习报告和考试的.日子了、在了解了我们的全部流程后,我们上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下午由曹睿老师给我们详细的讲解了传热过程以及换热器,使我收益非浅,主要内容在笔记上都有详细的记录,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晚上回来我在网上查阅了与传热器相关的内容,又知道了不少知识,在大学两年,说实话很久没这么认真的学习过了,今天感觉很充实、最后要说的是这次实习我们是比较幸运的,老师说在炼厂,会有厂长级的人为我们讲解的,所以我会努力的,今天的的实习总结到此结束。
实习进入第二天,还是理论课,和昨天不同的是,今天的任务相对于昨天是稍微重了点,上午主要的内容是加热炉,这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火焰和烟气为热源来加热杂炉管内流动的截止,使其达到工艺上所许呀的温度的一种火力加热设备,它是工艺上的关键设备也是当前节能工作的重点(操作费用是总费用的60%—70%,燃烧消耗浅度加工3%—6%,中等深度4%—8%,深度加工8%—15%),同时也是固定投资的重要部分,最后也是环境保护的要求,所以要格外注意、加热炉主要由炉管系统(炉管,吊钩,回弯头),炉体系统(耐火层,保温层,保护层),燃烧系统(火嘴,燃烧器,气火嘴、油火嘴,油气联合,自然供风,强制供风),排烟系统组成、其主要的工艺指标有热负荷,炉膛热强度,炉管表面热强度,全炉热效率,炉管内冷油流速和压降,这些都是加热炉的重要参数现在对于加热炉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1、采用好的火嘴,提高燃烧效果
2、控制合适的过剩空气系数
3、做好保温
4、提高入炉空气温度、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地方、下午由刘梦溪老师给我们说明了有关流体输送机械,它是一种为输送流体而提供能量的机械,流体输送机械的主要用途是将流体从低处运到高处,从低压设备送到高压设备;沿管道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克服由位能,静压能之差以及摩擦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流体输送机械包括流体输送机械—泵和气体输送机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离心泵,它的抓哟部件有叶轮,泵壳,轴封装置关于离心泵的内容不再赘述,在笔记中已经记录详尽、这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以备写实习报告用明天是理论实习的最后一天,夜深了,也准备休息了。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15
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化学的前提条件。化学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现将本学期化学学实验教学做如下总结:
第一步: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我在每一节课前,都精心准备每节课的实验,每一次都在实验室里先自我演示一遍,确保到课堂上万无一失,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可以从视觉上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这样可以把实验贯穿于课堂教学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第二步:在演示的基础上,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记忆,以便在学生的'分组实验中得到训练,所以在分组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经过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等的培养,实验技能的提高,都落实在了分组实验中。
第三步:加强课外活动和对比实验。掌握了实验操作的技能,这是目的之一,让学生对比实验也是必须达到的效果,所以在课外活动中不仅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而且学会了对比实验。经过这三步的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另外,在教学中,经常提出新观念,让学生在实验中做环保的行动者、先行者,化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环境保护与发展问题是日益严峻的问题,在平时实验中融合环保意识的培养。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各种能力、行为品质、科学方法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04-04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总结9篇01-24
实验教学总结05-23
学期实验教学总结02-24
关于实验教学总结08-18
物理实验教学总结11-07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01-24
科学实验教学总结01-06
化学教学总结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