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颂》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25 16:08:3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橘颂》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橘颂》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橘颂》教学设计

《橘颂》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初步了解戏剧文学的特点──剧本主要靠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⑵了解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2、能力目标:

  培养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⑴指导学生诵读,体味xx气势,感受情感律动。

  ⑵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孕的深意。

  3、情感目标:

  理解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

  1、听──读──赏──读:

  让学生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悟、理解。

  2、课堂讨论:

  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形成朗读、思维、说话多维交流。

  3、多媒体创设情境:

  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感受,理解课文,走进人物。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预习

  提供参考书籍及相关,让学生走进戏剧,走进郭沫若,走进屈原。

  二、导入新课

  学生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交流有关感受。

  教师播放《橘颂》的背景画面(电影《屈原》插曲),学生感受草木飒飒的悲凉气氛,倾听屈原在波涛汹涌的沅水岸边的仰天长问,情境导人新课,教师板书课题。

  三、整体感知

  多媒体课件展现情境及课文录音,学生欣赏体验,品味xx语言,体悟xx气势,并谈整体感受。

  四、研习课文

  1、学生诵读,以读带品,体会xx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

  2、小组交流、讨论品读感受。

  3、学生就xx的内容和形式谈有所感的句段,并读出其中所包孕的情感。

  五、欣赏品味

  全体学生配乐朗读课文,从局部理解回到整体感知。理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六、小结

  通过听一读一赏一读,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体味xx气势,感受情感律动,理解屈原,走近屈原。

  七、课后语文实践活动

  课代表组织安排《雷电颂》片段朗诵会,由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

《橘颂》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主旨;

  二、学习文章托物言志、咏物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文重要实词,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

  提出朗读要求:①字字饱满;②把握基调,采取不同形式的读。

  2、小组合作,逐句翻译。

  3、检查预习情况,幻灯片展示:①重点字词;②重点句翻译;③通假字。

  4、齐读课文,指名背诵。

  三、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开篇作者用哪一个字来总颂橘?下文又从哪两个方面来具体颂橘?

  2、探究、质疑,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橘的外形美?

  b、橘具有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

  c、作者对这样内外兼美的“嘉树”抒发了怎样感情?

  d、诗中两处用了“深固难徙”和“不迁”,这样重复使用目的何在?

  e、文章只是在颂扬橘吗?若不是,又是写什么?

  3、配乐朗读,再次感受橘的内外美。

  四、拓展延伸

  1、古今中外有哪些名人具有“橘”的这种精神?

  2、选择一种植物,仿本文写法,写篇抒情短文。

  3、全班同学一起赏析点评。

  五、总结

  六、板书设计:

  橘颂

  外形:绿叶素荣——托物言志

  嘉树

  品质:独立不迁—— 抒发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