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习作七》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习作七》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习作七》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按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并写出。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
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说清楚。
教学重点、难点: 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想象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有关节日的`来历和传说。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
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
4.每个节日的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如:(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习作七》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动手摆放自己喜欢的玩具,动脑编一编玩具的故事。
2、能读懂例文《找“饿”》,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怎么编出来的。
3、编写的故事语句要通顺,条理清楚,让人能读懂。
指导过程
一、导入谈话。
玩具是我们从小就喜欢的好伙伴,尤其是动物玩具。动物王国里的玩具可多了,它们之间经常会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
出示两个熊猫玩具,问:这是什么?什么样的熊猫?(描述熊猫的外形)
你们猜一猜,他们是什么关系呢?这两只熊猫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指导学生读懂例文。
1、默读例文《找“饿”》,想一想:两只熊猫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
(1)熊猫娃娃找到“饿”没有?是如何找到的?
(2)熊猫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
2、论:小作者是怎样写这个故事的?
(1)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哪儿很有意思?
(2)小作者的`想象力又表现在哪里?
3、这两只熊猫之间,还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展开你的想象,开动脑筋想一想。
提示:如果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小猴(大象……),会发生什么事呢?
4、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师适当点评: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三、编写练说
1、在小组内分别摆放自己喜欢的玩具,通过想象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提示:可想象它们的个性,他们之间的关系,故事要有点意思,即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或给人有一点启示。
2、把编的故事在小组里讲给同学听。
评议:看编得是否有意思,想象是否合乎清理。
四、学生习作
1、明确要求:
(1)要把故事说清楚,有点意思。
(2)想象要丰富合理。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各人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故事,再写下来。
《习作七》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读懂要求,初步感知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2、按“习作要点讲座的提示”,通过讨论领会看多幅图作文的有关要求,即“根据图意”加上适当“想象”,把事情写得“连贯”、“具体”的要领。
3、按照“作业”的要求,看懂四幅图的图意,仿照“例文“的写法,连贯具体地说、写《车祸》的故事。
二、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出示《打预防针》的挂图。
2、小组学习:看一看,说一说。
3、小组汇报。
4、师生点评。
(二)自悟要求
1、自由地读例文,找一找、划一划,比一比,说一说,你们刚才说的`和文章有什么不同。
2、组织学生自由地表达。
3、教师总结:想象合理、丰富;表达具体、生动、连贯。
4、明确要求:要想把看图习作写好,必须是达到以上要求。
(三)复习方法,自主学习
1、说说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会的看图的方法。
2、总结:
(1)总体看图,确定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
(2)细看每一幅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3)看图时先看主景,再看背景。
(4)根据主景和背景,展开合理想象。
3、用小黑板出示方法。
4、出示《车祸》挂图,根据上述方法,先自由练说,再小组合作学习。
5、师巡回指导。
(四)习作指导
1、小组推荐或自荐练说。
2、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3、指导如何写具体:
(1)人物是活生生的,应该怎么写才能把他们写活?引导说出要写出人物的表情、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写“具体”
(2)如何把四幅图写连贯?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地点变化,时间变化、心理活动或语言自然过渡。指名说。
(3)学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①小朋友的表情照应。
②妈妈的表情照应。
③自然环境照应。
(4)小组练说,师生点评。
4、教师读下水作。
(五)成语超市
毫不犹豫热火朝天气喘吁吁恍然大悟
一蹦一跳全力以赴配合默契二话没说
乐不可支专心致志一言不发疑惑不解
焦急万分不动声色万分羞涩连连称赞
(六)练写修改
《习作七》教学设计4
资源分析:
本次习作的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例文的简单介绍。
说明这篇习作讲述的是小作者参加一次体验活动的经历与感受。第二部分是例文《“护蛋”》,是柳倩影小朋友的一篇习作。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要求组织一次体验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并与大家交流。
策略分析:
小学生受年龄限制,再加上当代学生在学习重压下,社会给于的“活动思维框”缩小,对生活的自然认知与体验也就相应减少。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习作不也是如此吗?因此,习作之前,首先要准备好“下锅之米”——与这次习作话题具有相似性的习作素材。本次习作,采用情境体验法,帮助并教会学生直接有效地储备习作素材。而此情境设置,与学生的生活认知经验具有相似性,容易对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刺激。
小学生知觉的有意识性、目的性发展,但水平有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因此,在组织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意识与目的的强化,让个性化的体验在督促中不断生成。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一次体验盲人的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有详有略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能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
2、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3、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体验,平时多储备,做个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的体验、感受更清晰,能组织成文。
难点:习作指导过程中,突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课前准备:
1、学生座位不变,讲台排成长条会议桌型,桌上放若干玻璃水杯,桌下放热水瓶若干(热水瓶中装冷水,这一点对学生保密)。
2、学生每人准备一块蒙眼的布,或黑色胶带。
教学流程:
一、明确体验要求
1、本堂语文课我们要来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有兴趣参加吗?瞧这架势,一定有意外的收获等着大家呢!
设计意图:
小学生年龄特征,喜热闹,从众,这一环节,算是习作的动员与号召,燃起学生如运动一样的激情,让学生在热闹兴奋的状态下抛却语文学习的压抑感,轻松进入体验状态。
2、公布体验项目:做一次盲人,完成倒一杯水拿到自己桌上的任务。
3、立体验规矩,出示:
(1)体验过程中,记住你始终是一个盲人!
(2)体验过程中,必须听从指令,拒绝交流!
(3)体验过程中,可以思考,把每一个感受在脑子里备份!
请思考30秒,能做到的,严阵以待!
设计意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将规矩立得煞有其事,让学生明确规则的重要性,尤其是30秒钟的“规矩记忆”,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而更好地转化成活动过程中的自律行为。
二、展开体验活动
1、在半分钟后你们将成为一名无助的盲人,请再看一眼这个美好的世界吧,记住这个教室每个方位的布置,可能你在“失去光明”后,会非常需要这份记忆!(静静观察30秒)
设计意图:
为成功体验埋下伏笔,体验结束时,能很自然地引导学生明确“成功属于有准备的人”,教育学生于细节处用心,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2、蒙上眼睛,预祝大家都能出色地完成体验任务!
设计意图:
调侃式的加油鼓劲,再度激发学生的体验欲望和体验热情。
3、体验一:预设的困难
师:现在你就是一位无助的盲人,将要走上讲台,倒一杯水,然后端着水回到自己的座位,这一路,你会走得如何艰难?你想过了吗?好好地思考一下吧。(思考3分钟)
设计意图:
此时的学生只有即将活动时的兴奋,并没有进入到真正的“盲人状态”,教师利用感染性的语言,让学生把困难进行充分估计,理清自己的思维,预定展开活动的方式等。3分钟,让学生在静中“热身”,拾起一根有目的活动的“拐杖”。
4、体验二:任务的艰辛
(1)师:马上要开始接受任务了,先请第一横排的“盲人”同学站起身来,后面的“盲人”同学凭借自己的直觉,也可以伸出手来摸索,如果你确定前一位同学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座位,那么你就可以开始行动了。静静地用脑子和耳朵去认识这个社会吧!活动开始!
设计意图:
盲人就是用耳朵和大脑去感知社会的,让学生在这一趋于真实的状态下展开活动,也许活动未必能进行得流畅、完美,也许教室里会水洒一地,但相信学生的感受、体验是真实真切的,这就是我们组织活动的目的所在。
(2)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语言辅助引导:
A,如果你是一位“盲人妈妈”,你的孩子饥渴难忍,你要立刻为他倒上一杯水;
B,你没想想这是一杯怎样的水吗?万一……
C,听,这个声音,你应该猜想得到,你的“盲人同学”遇到了什么状况;
D,还没轮上你,你有没有一种焦躁感?是不是非常渴望有人提醒一下,该你上场了;
……
设计意图:
在教师很感性的语言情境引导下,学生的游戏心态越来越被真实的体验心态所替代。语言的刺激能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思考也会更接近自然、人性。而这些思考,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习作的素材。
5、体验三:盲人的生活
(1)师:现在每个同学都完成了体验任务,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老师还想强调的是,你们的体验只是盲人生活的一部分,在生活中,盲人还会遇到怎样的艰辛呢?(静静思考1分钟)
(2)摘去蒙眼的布,回到光明中来,观察教室后,请表达一下你的感受。
设计意图:
多制造一些思考的空间给学生,这样生成的个性化的东西就比较多。我们的孩子不是没有个性,而是不会思考,在老师监督下,让学生进行强制思考,久而久之,思考也就成了一种习惯,那我们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拓展学生的.习作思路,给于一定的想像空间后,体验也就自然地升华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爱护,对自己现有生活的满足。《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习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也就顺理成章地达成了。
三、回忆体验过程
1、对教室进行简单地清理,边清理边回忆刚才的体验过程。
2、师生共同完成板书:做任务前做任务时做任务后
3、选择体验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交流。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设计纯粹是为了帮助学生梳理一下思路,在习作的谋篇构段上作个引导,具体的细节还需要学生自己去书写,过多的扶反而会失去一些个性化东西的出现。
四、书写体验之旅
1、师:刚才同学们在体验过程中思考的肯定要比交流的多得多,提起笔,开始习作,注意:着重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学生习作
设计意图:
就习作教学而言,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把得于心的东西,创造性地转化成应于手的成果。前一轮交流,要收在热闹处,顺水推舟,进行习作,一定会让学生产生“乐于书面表达”的内在动机,表达欲望增强了,习作自然可宣可赞的地方也会不断增多。
五、分享体验甘苦
1、《“护蛋”》引路
(1)阅读例文《“护蛋”》,小作者写了些什么?(逐段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自己的做法;自己的担忧;同学的“碎蛋”经历……)
(2)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情节?
(3)小结:只有写出属于自己的,最真实的感受,你的文章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设计意图:
例文只是例子,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不能把例文变成了限制学生自由表达的“样板文”。在指导学生修改的过程中用书中选取的例文引路,旨在明白佳作之佳在于有清晰的思路和自己的特殊体验。其它由例文引发的旁枝错节都应该去掉,让学生修改有所依托,但又没有限制,能在“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上着力。
2、阅读自己的文章,交流自己的独特感受。
3、自改,把遗漏的感受添加进文。
4、同桌互改:(1)语句是否通顺;(2)标点运用是否得当;(3)错别字;(4)分段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
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可见修改是多么重要,小学习作第三学段的要求是,“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在四年级下半学期这个过渡时期,我们应该着力培养起学生的自改、互改的能力。在修改过程中实现吸纳与倾吐的交融与互动。
“同桌互改”这一环节为了减少盲目性,拎出四个修改方面,而这四个方面均来自《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习作第二学段所强调);“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习作第三学段所要求);“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5、作文誊写。
六、拓展体验思路
1、生活中我们可以参与体验的活动还有很多,如当一回聋哑人、残疾人;当一回小老师;当一回家……说说你最想体验的活动。
2、体验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就像老师帮大家准备的体验盲人活动一样,给你的体验活动列个体验提纲或者定个体验方案吧。小组合作讨论。
3、利用课后时间,自主体验,需要的话,老师可以给于一定的帮助。希望你们能把自己的体验过程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
一次体验习作完成了,但我们不能只将目光停留在完成了一项教学任务上,要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增强储备习作素材的意识,丰富自己的见闻。
我们一定要抓住、用好这一个动笔的时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让动笔写作真正成为开展饶有兴趣活动的一种需要、一种必然。
《习作七》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2、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4、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5、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2、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与资料。
3、写有“日积月累”里内容的小黑板。
4、教师准备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的资料制成课件。
5、教师准备“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最佳表达奖”的奖状。
6、教师准备一本孙幼军写的《小猪唏哩呼噜》的书。
〖口语交际〗
1、事例导入,引出话题:
⑴课件展示事例:
要剪一圆纸板,通常先在纸板上画出一个相应直径的圆,再用剪刀仔细剪下,花费时间较长。有同学想到用圆规画圆,把贺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则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圆片专用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具的“缺点”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标,但在不同使用场合,有些缺点有可能成为“优点”。德国一工厂生产的一种纸因严重化水无法使用,按常规只能打浆返工。有个工程师考虑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强,能否专门用这种纸来吸水呢?经过进一步“扩大缺点”制成了专用吸水纸,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增加了工厂收益。像这种“缺点逆用法”就是逆向思维的成果。
一般的`门锁锁舌有斜口,这样关门比较方便,但如果朝门缝中塞入硬片等却容易把门撬开,防盗功能差,有个同学发明了“简易防盗锁”把门框上锁孔内侧焊个斜片,而锁舌却改成方形,这样从结构上与原锁反转,关门照样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门,由于锁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开了,从而使防盗性能大大增加。
⑵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⑶教师小结,引出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同学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在小组里把问题提出来,请组长做好记录。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讨论可以怎样改进,然后推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大家在讨论时要畅所欲言,尽量从不同角度想办法。最后我们要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
2、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随机给予点拨指导。
3、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话通顺、连贯。说的同学要大方自然,口齿清楚。听的同学要专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
4、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颁发奖状。
《习作七》教学设计6
一,学习目标
1,把握写作要求,调动生活得积累,拓展思路,把自己最想学得内容写下来。
2,把想写的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二,学习重,难点
1,拓展写作思路。懂得再学习,生活中选材。
2,运用写作办法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
三,教学过程
{一}激题导入
1,误语
2,出示本次习作要求{原文}。
{二}品题明确目的
1,自由读题,边读边想:
本次的习作要求是什么?
2汇报,师生共评。
学生所述内容是否符合题意?为什么?
{三}开启思路
1,放“电影”
请大家闭上眼睛,播放电影一样把你生活中经历的事,看到的景物,周围接触的人,你的各种魄力的想象播放一遍,注意想想哪个给你的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想写什么?
2,定格放大
请大家睁开眼睛,同学们一定却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画面,那么你最想写什么呢?请再闭上眼睛把这组画面定格,并把它放大,仔细“看好”每一个细节。
3,慢放重现
习作提示中有一条要求:把内容写具体,如何写具体呢?请大家把刚才定格放大的画面再脑子里慢放重现,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看”仔细。如果事情的要仔细看清楚的前因后果;如写景物的,要理清顺序;如写人物的,要想想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他{她}?
四,小组交流
1,跟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最想写什么?初步打算怎样写?如何把它写具体?互相帮助提提意见。
2,全班交流,说说写什么,打算怎样写,互相启发,鼓励其他同学,想他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的内容。
{五}试写初稿
学生初写,教师监视,进行个别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六}评议初稿
1,小组内轮流读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
2,请一两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七}赏析优秀片断
每个小组推选一两个优秀片断,请同学们进行赏析。
{八}修改习作
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习作七》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说说自己知道的动物故事,让同学从你描述的故事中体会动物的情感,加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2、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3、根据图片报道,进行合理的想象,编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以及相关资料。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出课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对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谈论与动物有关的话题。
二、明确话题要求,自主选择话题
1、指名读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每一个话题的具体要求。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说,做好交流准备。
3、指导口语交际:
话题一:
⑴ 老师讲一个动物故事。学生听后说说自己印象深的部分,或者说说对故事角色的认识。
⑵ 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动物故事。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故事?在众多的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就讲哪一个故事。
(启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交流内容:一是自己家喂养的动物的故事;二是亲戚朋友家喂养的动物的故事;三是从阅读的书籍报刊中知道的动物的故事;四是从电视或网络中看到的动物的故事。)
⑶ 在进行话题一的交际时注意把故事介绍清楚,小组内的成员可围绕这个故事进行评议和讨论。
话题二:
⑴ 如果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劝说爸爸?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理由进行劝说:一是自己知道的动物是我们人类朋友的故事;二是伤害动物给我们人类带来的危害;三是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四是动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五是动物也是有丰富的感情世界。)
⑵ 你还知道那些伤害动物的事?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
(启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事件:一是自己身边看到的听到的事;二是从书籍报刊中看到的事;三是从电视网络新闻广播中看到听到的事。)
⑶ 这个话题我们可以怎样进行口语交际呢?
(启发学生采用情景模拟对话练习,话语要清楚明白,要有说服力,表演时要注意体态、表情等。)
三、小组内讨论交流
选择话题一的小组,从小组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故事准备在全班交流。
选择话题二的小组,分好角色进行模拟对话,从小组内选择两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
四、召开动物故事会
1、选择五个小组推荐的五名同学讲故事。
2、讲完后,学生评价,谈感受。
(引导学生会倾听,能针对别人的发言有重点地表达。)
五、模拟场景,分角色进行对话
选择两组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注意表情、动作、神态。
1、对话完毕,学生评价:
(引导学生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进行评议。)
2、学生补充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谈一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六、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又知道了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我们还知道目前还存在许多伤害动物的事件。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继续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还要带头宣传保护野生动物,让动物永远和我们人类友好相处。
〖评与思〗
口语交际教学重在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互动交流。话题二通过创设情景,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加之本单元学习完以后,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动物的了解与关心,所以也有话可讲。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适时调控,引导学生要学会倾听,快速把握别人说话的重点,能随机应对,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形成学生真正的语言交际能力。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播放一组有关偷猎者残害野生动物的图片和打击偷猎、盗猎的图片。
2、学生看后说一说感受。
3、播放一组野生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的画面。
4、看后教师总结:
当前世界各国已经把保护动物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各国都相应的制定了保护动物的法律,成立了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可以说保护动物已经深入人心,今天我再来看一幅与动物有关的图片新闻。(出示图片)
二、观察图片,畅所欲言
1、从图片中你看到些什么?
2、从图片中,你能想到些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想象交流,为写作做好铺垫。)
三、图文对照,明确要求
1、读读课本中的文字,简要说一说图片内容。
2、明确习作要求:
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3、展开想象,补充情节:
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补充故事情节。
⑴ 什么时间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⑵ 为什么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⑶ 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
⑷ 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它会怎么想,怎么做?
⑸ 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
(求助的方法,求助时的表现,如鸭妈妈咬着巡警的裤管不放,把他拉到小鸭子掉下的下水道旁;鸭妈妈指挥另外的小鸭子把下水道围成一圈,不停地鸣叫,引起了巡警的注意。)
⑹ 鸭妈妈是怎样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
⑺ 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神态、动作等。)
⑻ 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
⑼ 在救助小鸭子的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
⑽ 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产生怎样的感受?
4、想一想: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
(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
根据要表达的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
四、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写具体
1、自己选择一个需要补充的情节,想一想:如何写具体?
2、发言,依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提醒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点工夫:
⑴ 将鸭妈妈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⑵ 将巡警的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写具体。
⑶ 哪些要略写?
五、组织讨论,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六、学生自由习作
1、先口述一下故事情节。
2、学生选择几个情节,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情节写具体。
3、学生自由打草稿。教师巡视,参与习作,随时指导、点评。
4、学生习作结束后,修改习作,自己写出自评语。
〖评与思〗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很重要,对于学生想象的内容,师生要进行适当的评议,是否与图片报道相符,是否符合鸭子生活习性,是否符合生活实际,以引导学生的想象能够更合理。在选择要详写的情节时,注意让学生明白与中心有关的详写,无关的略写。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回顾习作内容及习作要求
总体要求: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具体要求:
1、想象是否合理。
2、在体现鸭子之间、人与鸭子之间感情的部分是否写具体、生动了。
二、朗读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习作
1、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习作,将习作出示在大屏幕上。说说文章好在哪里?哪些地方使你深受感动?
2、找出习作的精彩之处,说说作者是怎样描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
3、再看看文章,说说你觉得什么地方不够好,提出修改建议。
4、教师小结:
本次习作,是看图作文。展开合理想象,写一篇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小作者之所以写的这么好,是缘于合理的想象,将故事情节补充的特别完整,许多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在展开合理想象的同时,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发表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三、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习作
1、对照别人的习作,看看自己的习作那些地方写的比较好。
2、检查一下自己的习作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
3、按照以上要求,看看文章还有没有其它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四、自己修改后,小组内互相交换,再次进行修改,并给修改后的习作写出评价语
〖评与思〗
评改作文是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方面的体现。本次评改的重点是习作的想象角度和表达情感的方法,是否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两个具体要求进行评改,除了示范评改外,还应加强巡视,发现学生在自评、互评过程中做得比较好的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使学生的自评、互评落到实处。
《习作七》教学设计8
【教材解读】
1、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是写书中的故事,要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进行合理的加工,或进行适当地概括,或发表自己的感想。鼓励学生从文章中读出文章,从故事中读出故事,从而达到补充阅读面,加大阅读量的教学目的。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发表自己的感想,养成爱读书、好读书、会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
2、教学目标
(1)能借助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语文书中包含的故事有顺序地记叙完整,写出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刻画出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2)通过搜集和整合资料的过程,打开思维,拓展视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逐步养成爱读书、好读书、会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对语文课本中的故事进行合理的加工,或进行适当地概括,或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难点:从文章中读出文章,从故事中读出故事,写出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的文章,有自己的感想。
授课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1、从学期初,就要为本次习作做好准备,每学习一课,让学生做好预习,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相关故事,课后做好拓展,为本次习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要求每一位学生将搜集的资料结集成册,为本次习作做好铺垫。
2、习作前组织学生演好课本剧《完璧归赵》,并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谈感受。(引导说出看完后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得到的启示,或从情节安排、人物设置等方面对课本剧本身说说看法。)
【教学过程】
流程一:作前指导
一、阅读要求,明确指向
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7》,并通过问题启发:读了《习作7》,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2、引导学生发表对这次习作内容和要求的理解。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并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习作要求。
选择范围:可以在本册书中寻找故事,也可以是小学阶段学过的十一册书中的故事。
选择内容:选取的故事不受局限,可以是成语故事、诗歌创作的背景故事、小说章节的前后故事、神话故事、插图故事等。还可以写一写读完故事后从中明白的道理、得到的启示,可以侧重于语文书里故事的记叙,也可以写自己读故事的收获。
(设计简析: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不但锻炼了自学能力、审题能力,而且通过大家的交流,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让学生对本次习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二、打开课本,寻找“故事”
同学们,我们明确了习作要求,现在我们就打开册课本(也可以是十一册书)寻找故事。
1、学生寻找故事。
2、学生汇报并用一句话说出故事梗概。
教师点评发言,引导学生汇报时注意概括,用一句话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设计简析:让学生打开课本,唤起回忆,自己去寻找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动的事件浮现眼前,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更激发他们的热情,也更能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一句话概括梗概锻炼了对故事的整体把握,利于习作时将情节写完整。)
三、敞开心扉,诉说“故事”
过渡:我们转眼间找到了这么多故事,它们有的藏在课文中,如发生在《负荆请罪》之前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故事;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还有的是一些课文的背景故事,如《半截蜡烛》“二次世界大战”的故事;发生在《林冲棒打洪教头》前后的`故事;……可见同学们真是爱读书、会读书,我们如何把这些故事说得更具体、更精彩呢?
1、引导明确叙述要求
(1)把故事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完整。
(2)叙述人物时,要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3)要有合理的想象。
(4)写启示时,不要大段大段的摘抄情节,而应注重感受和启示,写自己的独特感受。(引导回忆观看课本剧时的情景,教师引导说出。)
2、从众多的选题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故事,简单讲给同桌听。
3、推选优秀者在班内讲自己选取的故事。
教师引导点评(侧重于是否完整、有顺序、重点突出、并展开了合理的想象)
(设计简析:这一环节提高了难度,因此让学生同桌互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优秀者则给同学们做好了示范。这一环节完成了由易到难的巧妙过渡。)
流程二:下笔成文
四、点拨思路,编写“故事”
我们已经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现在就开始写一写你找到的故事,作为对语文书的资料补充,也可以写读了故事之后受到的启示。写的时候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重点突出,也可以再次寻找所需要的材料阅读连接,充实内容,要有合理的想象。
可以结合刚才所说的,先用几句简单的话或几个词语写下自己的构思。然后,快速成文,遇到选不准的词语或不会写的字,可以先跳过去,以免影响全文的构思。有问题的同学可举手示意,小声交流,请大家动笔成文。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简析:从说到写、先说后写历来被视为习作教学的重要途径。在让学生尽情交流的基础上,画龙点睛地作了写作方法的精要指导,使学生从“有话想说”到“有话会说”,从“想写”到“会写”。)
流程三:作后评改
五、修改习作,充实“故事”
1、自我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仅开头就修改了二十多次。这可见修改的重要性。请大家先快速浏览作文,把刚才没写出的字词查阅工具书补上,然后出声读自己的文章,从字词句三方面看看有没有要修改的;再读时,注意考虑是否按照一定顺序来写,写完整了,想想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内容。在通读中发现了问题,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及时修改。
2、集体评议。
选取一名学生,鼓励他把习作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教师适时点评。点评时围绕“写事的文章是否做到了按一定顺序写、重点突出、情节完整,写人的文章是否突出了人物性格特点,是否想象合理等。”
3、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文章不厌百回改”,在刚才评改这位同学习作的过程中,你一定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请同学们再一次出声的读自己的习作,用刚才的方法再次修改习作,并在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设计简析:新课程标准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这一环节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习作修改,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能力,使每位同学的习作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六、结集成册,分享“故事”
以《“故事”里的“故事”》《慧眼识“故事”》《书中自有千古事》等书名将故事分类汇编,结集成册,放入班级图书角,供同学们借阅。
(设计简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活动中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拥有轻松的习作心态,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这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写完后就没了下文,学生会很失落,会认为习作是为了写而写,那么课后的拓展、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结集成册,能进一步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让他们更加热爱习作,使训练落到了实处。)
《习作七》教学设计9
第一课时
一、从文本入手,情境启导
1、今天早晨,教师收到了三封信(扬一扬信封),每个信封里都装着一个秘密,想知道是什么吗?那好,请大家仔细看。(出示课件:课文图画)
2、每幅图都告诉了我们什么秘密呢?图上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生自由回答)
3、是呀,在生活中,不仅有欢笑,也会有泪水。当碰到爱犬意外伤亡、考试成绩不好、被人错怪受委屈等等情形,我们都会伤心、难过。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过伤心的事吗?
二、学生交流,丰富素材
1、同桌交流。在以往的生活中,你最伤心的是哪一件事?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当时的心情怎样?
2、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小组推荐代表说说自己的伤心事,评一评,谁说的最让印象深刻)
4、我们平时遇到伤心事时,有人喜欢把它藏在心里,不愿说或不敢说。其实,把它写下来,让老师和同学来替你分担忧伤,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那么怎样写才能让别人清楚了解、深刻体会呢?
三、写法指导
讨论:你觉得写这篇文章要注意些什么?
1、小组讨论。
2、全班汇报。
3、教师小结。(相机板书)
(1)事情的经过要清楚。
(2)自己的感受要真切。
四、佳作欣赏
(课件出示:《小贝贝——我爱你》)
1、师范读佳作,生思考: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怎样把这件事情写具体的?
2、作者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些词句能感受到作者的伤心呢?画记有关的词句。(边读边用心体会作者的感受)
3、你从这篇文章中还受到了什么启发?
五、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作文讲评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互动评改
1、全班点评。
(选取有代表性的佳作和病文各一篇,采用引导、点拨的方式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示范性点评)
2、佳作评析。
1)、出示有代表性的佳作或佳作片断,指名读。
2)、自由评议,指出佳作的优点所在。
3、病文评改。
1、出示有代表性的.病文或病文片断,指名读。
2、指出例文的毛病所在。
4、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三、学生自主修改习作。
1、小组评议。(组内评议各成员习作的优缺点,再进行修改)
2、佳作欣赏。
(小组推荐佳作,由作者朗读,其他同学用心体会,产生共鸣)
四、总结
生活中谁都会有伤心的时候,不要憋在心里,可以向亲人朋友诉说,或把它写在日记本上,让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又可以轻装上阵,成为快乐的天使了!愿同学们笑口常开!
《习作七》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1.通过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历史责任感。
习作
一、阅读提示,了解读后感
1.学生自读习作提示,勾画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语句。
2.交流:什么是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
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3.点拨: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
二、赏析范文,学习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与妥协》,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2.归纳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三、明确要求,开启思路
1.独立选材,尽量做到新颖。
2.学生互相说。
3.学生选好材料,独立写作。
四、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修改。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板书参考:
读熟原文是基础,抓住感觉是关键;
根据文意想开去,结合实际是重点;
表达形式多样化,勿忘真情与实感;
若想写得不一般,感受真实独特点。
口语交际
(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拟定一个简单的提纲。)
一、揭示演讲活动的主题
1.回顾本单元课文,说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揭示本次演讲活动的主题: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读题,了解题意
1.独立审题,勾画要求。
2.交流:说什么?怎么说?
三、指导演讲
1.交流课前拟定的提纲,互相启发,开启思路。
2.完善提纲,分组试讲。
3.各组推荐一人在班内进行交流,学生评议。
四、总结评议
本次习作是学写读后感。经常写读后感,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还可以增长见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时,可以参照下列步骤引导学生进行习作。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提示,了解什么是读后感及写读后感的作用。特别是要使学生明确其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可以提示学生,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也可随时积累下来,从而为写好读后感做好阅读等方面的准备。
第二步:赏析范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结合教材中范文,教师也可补充范文,让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共同归纳出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及要注意之处。如: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叙议结合,以“感”为主。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如:
愤怒与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成功=刻苦+勤奋+机遇
──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选略高于本班学生现有水平的优秀习作做范文,让学生由仿到创;不要以一个模式来要求学生,更不能用范文来束缚学生。
第三步:明确要求,开启思路。本次习作主要是围绕本单元课文或同主题文章写读后感,把习作与单元主题思想结合起来,把写读后感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当然,学生就读过的其他文章写读后感也可以。动笔之前让学生互相说说,以开启思路,跃跃思维,然后按要求写出来。
第四步:引导学生自改互评,教师及时批阅反馈。讲评习作时,可以相互看一看,交流一下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对学生真实的、有个性的、有创造性见解的习作,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是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与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公开演说能力,是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能力,要从小培养。但小学生演讲,主要是一项口语交际的练习,因此要求不要过高,能围绕一个主要意思,语言比较流畅,态度比较大方,感情比较真挚即可。
本次演讲的主题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可在课前布置学生结合自己的习作和搜集的资料列一个简单的提纲适当准备,上课时先交流一下所列的提纲,相互启发,开启思路;再完善提纲并在小组里试讲,听听同学的建议;然后自荐、推荐与按一定顺序上台当众演讲相结合,让更多的学生受到锻炼;最后评议上台演讲的情况,总结交流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也可以先请两、三名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同学当众演讲作示范,然后分组试讲与在全班当众演讲。
指导演讲时,可引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说,表情达意,增强演讲效果。对演讲者和听众要提出应注意的事项,比如,有礼貌,听时注意力集中,听完以后要热情鼓掌等。要注意的是,如果学生引用的资料不符合历史事实或不准确,教师要及时纠正;教师要通过点评与小结,使学生初步明白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而应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中华民族能屹立在世界民族强林之列。
《习作七》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讲人物故事,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
2、讲述者要选择最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事来讲,要讲得具体生动。听众听时要认真,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
3、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
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要求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人物故事的活动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人物故事活动
一、引入
同学们爱听故事吗?我们今天就来开一个故事会。
二、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这次我们讲什么故事呢?在我们的文学作品里,在我们看的电影、电视里,有一些人物形象一直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今天的故事会呢,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人物故事。看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后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询问,还可以补充相关情节。
三、讲故事
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人物是谁?他的什么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自己说给自己听,再在小组内交流。
各小组推举一—二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四、评选故事大王
评评:谁讲的故事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深?为什么?
五、总结:
要想故事讲得生动具体,要注意哪些方面?
第二、三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七
教学流程:
习作前准备: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自己身边一个人的具体事例,并且对他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了解。
一、明确习作要求
1、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一个人,这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生齐读作文要求)
2、你身边这么多人,你准备写谁,你为什么要写他,你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让我们先交流一下。
二、学生交流:
我准备写谁,我为什么要写他,我准备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在全班交流。学生边交流边评议。
三、指导写法
我们下面讨论如何写这个问题。
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想想写人,一般都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教师板书这些词语)
你们的积累这么多的方法,我们该怎么用呢?是不是不管什么文章,这些方法一股脑儿都用上,还是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一些恰当的方法,进行细致的描写?
(根据内容,选准方法)。
为了写出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你准备用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试着说一说。
学生练习说,评议。
四、学生自己练习写,写好后,同桌交换修改。
五、定稿。
《习作七》教学设计12
教学要求:
1.能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读懂例文《爸爸的爱好》,懂得本课是通过具体事例来写人物的一个特点(爱好收集门票)的。
2.通过讨论,在教师的帮助下进一步明确写人物某一爱好特点的方法:
(1)要考虑这个人物究竟有什么爱好。
(2)找到表现这一爱好的具体事例。
(3)能自拟文题,摹仿例文的方法,通过一两个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某个爱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人物的一个特点。
难点:掌握选材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请学生课前仔细观察,认真思考,选定自己最熟悉的一个人进行采访,并搜集相关材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诗朗诵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非常喜欢朗诵诗歌吧?老师这里有两首儿童诗,谁愿意给大家朗诵的?
出示:《小花朵的梦》《橡皮泥的游戏》
指名朗诵。
读完后问:你从《小花朵的梦》和《橡皮泥的游戏》中听出了什么?指名回答。
小结:同学们说得真好,连小花朵都爱做梦,橡皮泥都爱做游戏,更何况我们人呢?我们人人都有爱好,只是我们每个人的爱好不尽相同。请看例文中的“爸爸”的爱好又是什么呢。
二、引导学习例文,明确写作要领:
1.打开课本,指名读《爸爸的爱好》。
2.同学们边听边思考:
(1)“爸爸”的爱好是什么?
(2)例文共写了哪几件事?
3、读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4、学生自读“习作要点讨论”。
5、指名说说告诉我们什么。
6、小结,板书:
一个人——一个特点——一两件事[动作、语言……][具体、清楚]
三、精心组织讨论,掌握选材方法:
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
(1)你最熟悉的人是谁?
(2)他(她)有哪些特点呢?
(热心助人、喜欢吹牛、孝敬父母、酒量大、爱打牌、迷看书……)
(3)小结:一个人的特点较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我们应该写人物的主要特点。
(4)同桌交流:准备写人物的哪一个特点。
2.引导学生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一两件事
(1)(投影出示)根据题目要求,对下面的材料进行选择:
题目:一位助人为乐的好同学
材料:a.李晶每天都帮妈妈擦地板,抹桌子。
b.李晶不怕暴烈的太阳当头照,为邻居老奶奶买西瓜。
c.老师让李晶把家庭作业本送到办公室里去,她愉快地答应了。
d.一次,李晶发烧了,医生让她在家里好好地休息,她仍然坚持为同学补课。
(2)讨论交流。
(3)小结:最好的材料是不仅能突出表现人物的特点,而且又很新颖的。
(4)同桌交流:自己准备选择哪一两件事。
四、引导学生把事例写清楚,写具体。
(分发给学生材料《“忙”爸爸》)
1.请你来当小老师,按照文章中所给的`提示语批改作文。
2.指名读批改后的作文。
五、明确作文要求,学生下笔成文。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
二、写得较有代表性的作文,指名朗读,集体评议。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附:小花朵的梦
调皮的小风
把小花朵的梦
吹开一条缝
它想瞧一瞧
小花朵的梦里
有没有会唱歌的星星
它想数一数
小花朵的梦里
由几种漂亮的颜色组成
谁知从那条缝里
滴出几滴
弯弯曲曲的鸟声
橡皮泥的游戏
捏一个圆圆的是皮球
捏一个方方的是小屋
捏一个扁扁的是小鼓
捏一个长长的是小路
偌大一个世界
在你手里变得圆圆方方
扁扁长长
世界很美丽
美不过你的雕塑
你不知道爸爸去了哪里
你不知道妈妈去了哪里
你雕塑一只眼睛爸爸的
你雕塑一只耳朵妈妈的
望着你笑听着你哭
你茸茸的笑和哭
都一样值得珍惜
都是世界最美的音符
最后你开始雕塑你自己
你雕塑一个金黄的小太阳
在小房间升起很亮
于是爸爸的忧伤
妈妈的痛苦
在你金黄的照耀下
静静地默默地离去
【《习作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教学设计11-15
《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01-01
习作教学反思10-15
《习作四》教学反思09-28
习作指导的教学反思07-03
习作教学计划03-09
《七律·长征》教学设计优秀10-29
《园地四习作》教学反思09-25
习作课教学反思(9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