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名师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学会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会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作品,由浅入深领悟语言内在魅力。
学会文中的语言运用技巧,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领悟语言内在魅力。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演示法。
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三年以来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经典篇目,它们大多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有谁能总结一下,欣赏这些文艺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抓住文艺作品的形象性特征,发挥阅读时的想象力。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内容。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著有童话故事《稻草人》。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2.生难字词
(1)字音
拘泥(jūnì)歌谣(yáo)契合(qì)
旷远(kuàng)海啸(xiào)苟安(gǒu)
(2)词义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
【契合】符合;合得来,意气相投。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怅然】形容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朗读本文时,要细细品味作者给我们展现的语言魅力,透过文字感受到作品的温度。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7):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第二部分(8~13):以诗、文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要驱遣想象力才能透过文字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第三部分(14):总结观点:必须驱遣想象力,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接受美感的经验的目的。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阅读全文,在文中找出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
【交流点拨】(1)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2)作者想做到的是:写下来的文字正好传达出他的所见所感。(3)读者看到的是写在纸面或者印在纸面的文字,但是看到文字并不是他们的目的。他们要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4)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2.结合文题尝试总结作者在全文中想表达的中心观点。
【交流点拨】欣赏文艺作品,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
3.作者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在开篇大篇幅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交流点拨】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作者以文字为载体传达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因此,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
4.阅读第8~10段,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证欣赏文艺作品需要驱遣想象力的,并简要分析作者在论证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交流点拨】作者以赏析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入手,首先以纯理性思考的方式对诗句进行赏析,如“提出疑问:大漠上也许有几处地方聚集着人,难道不会有几缕的炊烟吗?……”这样的赏析全然得不到诗句中所蕴藏的壮景与情感,换句话说,这是不驱遣想象力的结果;同时又论述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画面,便能感受到诗中静寂的境界。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得出了结论:“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
5.请你总结本文1~10段的论证思路。
【交流点拨】作者首先通过论述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来明确读者欣赏文艺作品的本质,即“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然后以赏析王维诗句为例,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述了驱遣想象力的重要作用。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第9段中为什么说“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
【交流点拨】文艺作品一般都具有形象性,尤其是诗歌、散文等文艺作品,形象性尤其突出,且情感表达也尤其浓烈。这些情感常常寄寓在形象之中,所谓“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就是此道理。因此,想要理解一篇文艺作品,就必须把握其情感,必须通过想象还原形象的描述,进而去体会。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关于驱遣阅读者内心的想象方面的论述,对我们学习语文非常具有借鉴意义,让我们也得到了很多启发。我们在以后的语文阅读中,要透过文字深入作品内部,体验阅读的快乐。
2.拓展延伸
你能在你读过的诗或散文中,再举一个例子来论证作者的观点吗?
【交流点拨】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例,“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背影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变得更生动。
3.布置作业
(1)本文是节选的一部分,原文还提到文艺鉴赏其他方面的内容,包括“要认真阅读”“训练语感”“不妨听听别人的话”等,课外找来读一读。
(2)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驱遣我们的想象
作者写文字传达所见所感想象文字读读者
五、课后反思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本文思路清晰,观点易于把握,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教学过文章思路进行延伸赏析之后,有助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来鉴赏文艺作品,延伸设计难度过大,还需要不断改善。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课下要积极沟通。
名师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能述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并能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课文对话部分,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领悟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3、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尝试写一段话,通过一种事物赞许一类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理解和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中所包含的的深刻含义,领悟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难点:引导理解和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中所包含的的深刻含义,领悟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的道理。
三、教学流程:
(一)温故而知新,认识“详略分明”的写法。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课文题目是“落花生”,全文围绕着落花生展开。)
2、快速浏览课文,完成自学题单第一个板块--温故而知新: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重点写了()。
3、种花生到收花生需要多长时间?为什么不详细写?尝花生、议花生只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为什么写的这么详细?(让学生发现“主要内容要详细写”板书:详略得当)
(二)合作学习,体会父亲的话的含义。
1、师:同学们花生我们都见过,可是花生有什么用处和可贵之处呢?让我们进入第二个板块--合作与交流。
在组长的带领下完成: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2)交流讨论:兄妹们强调了花生显而易见的特点是。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第9自然段三遍,然后每位组员分别进行口头填空。
“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是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那鲜红嫩绿的颜色,使人
。它只把果子,等到成熟,人们才把他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
(4)父亲的话指出花生的可贵之处是
2、小组汇报交流:
兄妹们说出了花生显而易见的好处是。(板书:有用)
父亲指出了花生的可贵之处是?(板书:不外显)
小组进行填空比赛,引导学生发现“对比”的方法。
3、父亲特别指出花生的可贵之处,目的是什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如何做人)出示第10自然段父亲的话。“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他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
这样一句话按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组成四个句子,出示:
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它虽然很好看,可是没有用。
它不但很好看,而且很有用。
它不但不好看,而且没有用。
这四句话中,哪几句值得赞赏?这四句话中关键是关注哪个词?(有用)你怎样理解父亲的话?(“好看而且有用”固然最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是比较现实。)
(三)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对课文做出符合当今时代的多元解读。
1、作者理解父亲的话了吗?引读“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
出示句子“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也可以由四种不用的语言形式,同桌互相说一说,写一写。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既讲体面又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既不讲体面又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虽然不体面但对别人有好处的人。
2、这四个语句中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对别人有好处)
3、作者许地山的性格、为人以及他的作品的确像“落花生“一样“有用”而不是“伟大”“体面”的。出示作者许地山资料。
(四)学以致用,通过一种事物赞许一类人。
1、作者由落花生“好看不外显”的特点,赞美了“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这类人。这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落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2、练习写一段话。“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3、抽生汇报,总结:读着读着,同学们所写的就成了一篇散文,散文的题目就是《收获》。作者由“落花生”收获到了做人的道理,并影响了他的一生。我们通过这一节课,收获了写作的方法,收获了不同的语言形式,也收获了做人的道理。
板书设计:
落花生--有用但不图虚名借物喻人
(1)种花生、收花生略写详略得当
(2)提议过花生节
(3-11)尝花生、议花生详写
名师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草船借箭》一文,无论是从课文主题、人物形象看,还是从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看,都是实施“研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极好载体。
【设计特色】
以研究性阅读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通读课文,把握研究主题
在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经研究后一般会认定为“神机妙算”。
二、精读课文,领悟研究策略
教师引入:“请同学们自由读‘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谁来说说,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指名口答: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鲁肃会感到很害怕。那么大的雾,船要是误进了曹军的水寨怎么办?”“鲁
肃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是好好的,怎么现在会有这样大的雾?”)“假如你是鲁肃,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害怕、吃惊的语气。)
“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诸葛亮会暗自高兴。这场大雾,我在三天之前就已料到。)
“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这个句子?”(引导学生读出暗喜、得意的语气。)
2.“但是,光读这句话,就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吗?不能!为什么?因为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所以,你得再往前面读一读,你得联系联系上文,谁找到了可以联系的句子?”(指名口答: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此句,要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在读中悟到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啰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嘛: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组织学生议论。)
3.“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大家看,这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三、回读课文,类化研究体验
在读好周瑜的长叹一声之后,教师对研读的策略做如下概括:“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真正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同学们,用联系的方法来研究问题,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用这种方法,再次研究‘雾中借箭’这部分内容,看看你还能从哪些句子的联系中读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研读,教师巡视。读后组织交流。
1.以“识人心”为例,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l)“谁来说说,你从哪两个句子的联系中读懂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指名口答:①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②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联系鲁肃的吃惊,指出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指出他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胜利的笑。)
(2)“老师觉得诸葛亮的话并没有说完。‘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话后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写出来吗?”(学生练笔,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例示: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手朝我们射箭;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手朝我们射箭,箭一定会像下雨一样;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枝箭我是借定了。
“你们真是诸葛亮的知音啊!既然如此,那课文为什么把这些话写出来呢?”(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含蓄,留有回味的余地。)
2.以“懂地利”为例,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引导学生找出:(1)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2)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讨论:诸葛亮是怎样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的。
名师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自主朗读,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个性化阅读,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性,积累语言。体会作者拟人、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感受荷兰牧场的风光美,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体会动物与人、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一、由图引入,把握主旨。
1.猜图片,引出荷兰。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最能代表各个国家特色的图片,有兴趣来猜一猜这是哪个国家吗?
2.播放课件。
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吗?(荷兰)大家这样有精神的回答,真好!
3、课件出示: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谁自告奋勇地有精神地读一读这句话?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
是啊,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这样赞叹道: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今天我们共同走进这个牧场之国(板书课题:牧场之国),一同来领略荷兰牧场独特的田园风光吧!(齐读课题)孩子们,展开你的想象,牧场之国会是怎样的景象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在文中向我们呈现了四幅画面,我先请四位同学把小标题读一读。全班一起读。
2、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完后将四幅画面的小标题标注在相应的自然段旁边。明白自学要求了吗?
3、生自学课文。
4、汇报交流:同学们读书读得真精神,第一个练习完成了吗?
5、课件播放正确的标注。
三、自读自悟,交流讨论。
1、孩子们,世界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假如现在你就是一位寻求美的大师,手里端着相机,漫步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牧场之国,你第一时间想去捕捉什么样的美景?请静静默读课文中最喜欢的片段,把文中你认为特别美的或者让你印象特别深的句子勾画出来,多读几遍,想一想它写得美在哪里。
谁来说说你最想去捕捉什么样的美景?
(一)聚焦感受第一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①碧绿草原
花牛成群(课件出示)
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思考着什么。牛犊的模样像贵夫人,仪态端庄。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
师:你为什么第一时间要去捕捉这个画面呢?(有趣)有趣在什么地方?(比喻,牛犊——贵夫人,老牛——牛群家长)贵夫人是什么模样的?老牛呢?原来用上比喻的方法能够让我们的文章变得有趣。谁也想捕捉这幅画面?
B、牛群“仿佛正在思考什么”,可能在思考什么呢?原来在牛的世界里,它们也有丰富多彩的思想!(拟人)
C、谁愿意来读读这句话,用你的声音、表情读出牛儿吃草的专注?
D、辽阔无垠的草地上,牛儿有各种不同的姿态,我们也来当一当这些静立吃草的牛,来感受感受它们的悠闲生活。
E、瞧!牛群这一家子多么温馨和睦,其乐融融。极目远眺??. F、想象体会“四周”“全” “丝绒般”的表达效果
从“四周”“全”你体会到了什么?
“丝绒般”的碧绿草原给了你什么感受?
过渡语:丝绒般柔软而细密的碧绿草原上活动着的全是黑白两色的花牛,多么壮观,色彩多么明丽,于是作者由衷的发出赞叹(板书):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二)体会第二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孩子们,我们接着交流,其它几个片段里,你有没有想捕捉的画面?
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着的运河,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它们飞驰到远方。辽阔无垠的原野似乎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个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
说说你为什么想捕捉这个画面?
①解释“公爵”。
②谈体会。这是一群怎样的骏马?
A、膘肥体壮──膘肥体壮和肥胖一样吗?它的意思是肥壮结实,这是一个表扬人的词语,一般可以用在看上去很强壮的人的身上。男孩子,你们愿意成为很强壮的男子汉吗?一起来读读这一句。
B 、自由──你还能从哪读出这是自由的一群马?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也愿成为它们中的一员,去享受无人能挡的自由,体会拥有一切的公爵般的尊贵!女生读。
C、现在你们就是在草原上自由奔腾的骏马,让我们面对这辽阔无垠的大草原,读出我们的自由和豪迈的气魄吧!
③师:成群的膘肥体壮的骏马,在这无垠的原野上拥有无比的自由。看到这一幕,作者不由想放声告诉大家: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三)自主探索体会第三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再去读读其它两个片段,还有没有你想捕捉的镜头啦!
羊──有天堂般的绿色草地,羊当然什么也不愁,好一派悠闲的情景。
猪──“赞许”是什么意思?如果猪会说话,它会对谁怎样加以赞许呢?好快乐的猪啊!
鸡──连平日里很胆小的鸡,在这样的环境里也是显得非常──安闲。
猪、羊、鸡,它们平时成群结队生活在一起,给人十分喧闹的感觉,现在整个牧场都是它们活动的场所,它们都能优哉游哉地生活。就让我们分大组合作着来表现出草地上的这份安闲。能够用镜头捕捉到这样的画面,难怪作者会感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学习荷兰晚上的静谧—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过渡语:白天,在荷兰这天堂般的绿色草原上,牛羊,骏马,小鸡,山羊是那里的主人,牧场是它们的自由王国,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傍晚的荷兰又是一翻怎样的景象呢?
(课件出示)自由读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感受,这时漫步在牧场之国,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夜静)傍晚的荷兰真有那么安静吗?
想象一下,傍晚,荷兰寂静无声,动物们都安睡了,此时你就在这宁静的牧场上,你会怎样用心感受这份宁静呢,谁来把你感受到的送到句子里读出来。(PPT出示: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蹄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②指导朗读:女同学轻轻的,柔柔的,慢慢的,读着读着,真正的宁静便降临到了牧场上(女生读--齐读)
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告诉我们,白天辽阔无垠的原野,动物们自由和谐,傍晚寂静无声,动物都进入甜美梦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我们在读中和动物一起进入梦乡吧。
小结:感受着这么美的画面,我们终于明白作者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反复发出这样的感慨,因为荷兰是——再读板书。
作者对荷兰充满了喜爱,而他心中的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话: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出示教师板书)
4.小结。
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4次,是一条清新柔和的线索,将课文各个自然段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句看似简单的话却表达了作者对牧场之国最淳朴、最真挚的喜爱,告诉了我们这就是独特的荷兰,真正的荷兰。
我们品读着优美的文字,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画卷,仿佛跟着作者走在了荷兰牧场上,欣赏着美景,和作者一同不断地赞叹——“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四、拓展迁移,真情表达。
1、这么美好、奇特的国度真应该让大家都了解啊,这不,下一届世博会将在20xx年意大利米兰举行了,荷兰也专设了一个展厅,陈列了许多精美的图片(出示),想请同学们担任大使,给这些图片配上一句话,借此来介绍一下牧场之国——荷兰。
2、师范说“看,这就是被誉为‘牧场之国’的荷兰,它拥有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放眼望去,辽阔无垠,是牲畜们生活的天堂,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出示四幅图:草原、风车、运河、郁金香)请同学们先选择一幅图,给它配上语言,可以用上课堂中积累的语句。
4、赞荷兰。师:是啊!高大的风车,迷人的郁金香,辽阔的牧场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生动优美的课文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让我们满怀着赞之情告诉所有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引读,学生齐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
所以作者一开始就说: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或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
3.搜集阅读其他描写异国风光的文章。
板书设计
安闲
比喻
拟人
牧场之国自由
真正的荷兰
寂静
名师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通过意象分析鉴赏新诗的方法;领会诗人的惜别深情。
【教学重点】
1.全诗意象的把握与体味。
2.诗人对康桥的深沉情感及新诗鉴赏方法。
【教学思路】
这是一首柔婉,舒缓的别离诗。我想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引领学生进入诗人营造的意境,体味诗人的缠绵惜别之情。在意象、意境的把握上体味它的绘画美,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片段(徐志摩康桥泛舟情景)。观看电视片段。
二、简介作者及康桥。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的代表人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多媒体展示听老师介绍,看多媒体展示。
三、初读播放舒缓的音乐散读诗歌
四、整体感知你认为这首诗主要抒发了什么感情?
预设:对康桥的依依惜别的深情。思考
讨论
发言
整体感受诗歌的情感。
五、创作背景探究诗人为什么对康桥感情如此之深?
多媒体展示:
诗人曾于1920年10月~1922年8月游学伦敦剑桥大学。这一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9642;序文》中曾经自说: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经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据他后来回忆,这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常常仰卧在有星星黄花点缀的葱绿草坪上,或看书,或看天上的行云;有时到碧拨荡漾的康河里划船。此外,这里还珍藏着他刻骨铭心的.恋情。讨论思考
六、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1.康桥的美丽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出来的?
预设:云彩,金柳,青荇,清潭,长篙,星辉。
2.关于意象
这些自然景物都很柔美。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恋情。而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景象就是意象。
3.将“金柳”比喻成“新娘”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秀美婀娜,好像美艳的“新娘”,形象逼真的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及浓烈的温柔之爱。
分析其他意象。朗读诗歌
思考讨论
回答问题
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同意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请你从音乐美的角度,欣赏这首诗。
预设: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课堂小结】
意象是鉴赏新诗的重要方法,诵读是诗歌欣赏的必要手段。诵读
背诵
交流学后体会初步掌握通过意象鉴赏新诗的方法。
【作业布置】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
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
名师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学会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意境。
2、从乐曲声中听辨各种鸟鸣叫声,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3、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感受音乐、体验音乐、享受音乐。
2、能将乐曲进行分段,清楚分辨出乐曲中的各种演奏乐器。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绘歌曲的意境,感受歌曲的内涵。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图片,录音机,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并结识了许多的动物小朋友,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同学们说说,每一个动物都用西洋乐器不同的乐器音色来演绎,不仅形象还很生动,同学们还记得哪种乐器代表了哪只可爱的动物?聆听一次。
二、欣赏《森林的歌声》
导入:《彼得与狼》中的小动物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它们的声音融合成了一段美妙的旋律。今天老师将带同学们去聆听一个特殊的音乐会,在同学们听的过程中好好想想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1、森林中的歌声来自哪里?是孩子们的歌声吗?还是什么歌声?
2、有多少动物在唱歌,你们见过吗?
3、听完乐曲给同学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大家在听的时候要注意乐曲在重复演奏每个主题时,有一些小的变化,大家想想是什么样的变化?这三段主旋律分别用了哪几样乐器来演奏?同学们能分辨它们的音色特点来吗?这三样乐器的`合理搭配给同学们一种怎么样的感受呢?
生听完讨论回答。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们觉得乐曲的高潮部分在哪一段呢?
生讨论回答。
4、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前面提出的问题最后在欣赏这首乐曲,并想想学习了《森林的歌声》对大自然有一种怎么样的想法或是情感?
小结:
今天,我们聆听了来自森林的歌声,一起演奏了奇妙的森林之歌。森林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妙的音乐,还带给我们健康美好的生活环境。在我们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不要忘了森林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森林,那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是个什么样呢?我们现在要做的,并且能够做到的就是“爱护树木,保护森林资源”。
名师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学生自由选择探究问题,自读自悟。在反馈中引导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借助教材,恰当地帮助学生进行词、句、段、篇的积累与运用。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把一段话写具体的方法,来练习写一段话。
教具准备:
录像、课件
课前活动:
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就和浩瀚无边、深不可测的大海交上了朋友,课下同学们积极搜集了许多关于大海的资料,在课前,我们展示交流的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导探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海底世界》,教师板书。
1、 情境导入:刚才,我们随着优美的旋律在海边漫步,在海底畅游,感到心旷神怡,兴奋无比。那么,通过初读课文,海底世界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呢?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表达,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教师板书
2、 引导探究:在这节课上,我们主要来研究什么问题呢?我们打开语文书,一起来学习。
二、学生探究。
1、 选择探究:请大家从景色奇异或者是物产丰富这两个特点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来学习。大家打算如何来学呢?
读默读全文。
标重点词句。
说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感受。
再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去品味与赏析文中语言。
2、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引导。
(一) 景色奇异:哪位同学选择的是描写海底景色奇异的这个特点?指名反馈,随机引导。
1、 宁静窃窃私语
(1) 为什么海面和海底的反差会那么大呢?
看来他是联系上下文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而且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谁能有不同的说法?
谁能把这种反差读出来。
句中哪个词体现了这种反差?大家是怎么理解依然的?看来你用的是换词的方法,谁还能接着说?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2) 海底是宁静的,是否没有一点声音呢?大家从哪知道的?这不是前后矛盾吗?通过大家讲解,我明白了。原来,我们用听觉器官耳朵,在海底感受到的是宁静,借助仪器听音器,感受到的是窃窃私语。
什么是窃窃私语呢?能表演出来吗?在文中它是指海底动物的`声音很低。想不想听一听?(课件)
(出句子)听完了声音,谁能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谁来在读读?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使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海底的动物还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谁能仿照课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把同学们说的这些声音连起来说一说。
大家看,文中这句话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在这里还可以用什么呢?这个省略号省略的就是刚才大家想象的内容,海底世界的声音是无穷无尽的,还有待于我们今后去探索。
文章还有哪句话是写声音的呢? 自己读读这两句话,想想它们所描写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 大家看,海底是宁静的,而在宁静中还有动物们窃窃私语的声音,真可谓是静中有声,这正是她的奇异之处。还有哪也能表现景色奇异呢?
2、黑暗光点
(1)刚才是静中有声,你能用四个字来概括海底这一奇异之处吗?(暗中有光)
(2) 大家看,最强烈的阳光也射不到海底,水越深光线越暗,五百米以下就全黑了。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这光点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呢?
(3) 海底真是景色奇异!还有写这个特点的吗?
3、 动物
(1) 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是什么段式?
他们的活动方法都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默读这部分,完成表格后,自己练习说一说。
动物
活动方法(找动词)
活动结果
海参
爬
每
名师教学设计8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走进唐诗,就是走进一个神奇迷人的王国。那是一个人类精神之花全面盛开的季节。我们的大师从一张薄薄的书页上站起来,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一袭古装,长发飘飘,风姿万千……
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永远的唐诗,永远也读不尽……
他是谁?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他的诗多沉郁顿挫。
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
杜甫
世人对于杜甫还有其它哪几种称呼?
子美(字)、杜少陵、杜工部
为何称之为杜少陵?
因为杜甫曾经居于长安城南少陵这个地方。
为何称之为杜工部?
因杜甫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
二、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诗圣”,其诗是“诗史”。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官致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在文学史上,他把现实主义传统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诗歌分类:
青年时期《望岳》(25岁,现存最早的杜诗)
《春望》(被安史之乱叛军所俘,带回长安)
安乱时期《石壕吏》“三吏”“三别”(《新安吏》、
《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
《垂老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安史之乱平息)
《蜀相》《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
成都时期《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老年时期《登高》《登岳阳楼》《江南逢李龟年》
三、初读课文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整体把握: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诗文解释
泰山是如此雄伟,青翠的山色望不到边际。大自然在这里凝聚了一切钟灵神秀,山南山北如同被分割为黄昏与白昼。望着山中冉冉升起的云霞,荡涤着我的心灵,极目追踪那暮归的鸟儿隐入了山林。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那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
1、《望岳》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的解释。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
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2、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
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
山势之高峻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读体会
首联——远望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挺拔雄伟横跨齐鲁
颔联——近望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
颈联——细望云气层出不穷
心胸为之荡涤
尾联—望中所感望岳而生登顶之意愿
五、主题分析
诗篇描绘泰山雄伟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诗人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显示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极富哲理性,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名师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草船借箭》一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变的。课文写周瑜由于嫉妒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想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学情分析:课文写了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是周瑜不得不为之叹服,称诸葛亮“神机妙算”。教学时,教师就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这个词展开教学。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质。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体现在知天文、动地理、识人心、巧安排。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周瑜与诸葛亮对话时的言语态度的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解题质疑。
1、我们国家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我国的“四大名著”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你知道是哪四大名著?它们的主人公分别是谁?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学习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或想法吗?(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的有价值的问题请学生书写在黑板上。如:(1)谁用草船向谁借箭?(2)为什么要借箭?(3)怎样借箭?)
二、自由阅读,相互讨论。
1、学生带着问题自由阅读,提出阅读要求。
(1)做到“四不”: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不读破格句。
(2)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3)读到有疑问的地方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交流刚才所提的问题,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小组所提的问题。
三、读课文,讲故事。
学生再读课文,做到能简单的讲述这个故事。(意在使学生弄懂故事的前因后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进一步熟读课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步骤:
一、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关键的词语。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习,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最有研究价值?(神机妙算)
二、精读课文,理解神机妙算。
1、要求学生划出能表现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2、讨论交流。
知天文
出示“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小黑板)
(1)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怎样的心情?(吃惊)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暗自高兴,因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在三天前就已料到的。)
(2)你从哪里看出这场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学生自由读,在读中体会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已算准了这场大雾。)
(3)老师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几天不是没有动静吗?没动静有什么好写,完全可以改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的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即清楚有简练。行吗?好吗?为什么?(组织讨论,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神机妙算。)
(4)怪不得周瑜长叹道:“诸葛亮真是神机妙算,我比不过他。”
懂地理、巧安排
(1)划出诸葛亮的借箭的路线图,并上黑板来摆一摆,说说理由。
出示“天还没有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出示“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然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2)讨论诸葛亮为什么要先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读句子,体会诸葛亮的考虑周密,算准借箭的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巧妙安排。)
识人心
识曹操
出示: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他在笑谁?这是一种怎样的笑?(笑自己的神机妙算,笑曹操的不敢出兵,笑周瑜的自不量力,这是自信的笑,胜利的笑;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幽默的笑,宽厚的笑。)
识鲁肃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暗藏杀机,鲁肃又是周瑜的心腹,为何还要请鲁肃帮忙?他不怕鲁肃向周瑜告密吗?请同学们仔细的讨论一下。
三、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特征。
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的非凡才干。而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设计陷害他。课文第二自然段是一段诸葛亮和周瑜的精彩对白,老师读提示语,一、二组同学读周瑜的话,三、四组同学读诸葛亮的话,体会一下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还可以看出诸葛亮和周瑜分别是个怎样的人。(读后讨论)
四、。总结全文。
草船借箭的成功使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宽宏大度、谦虚礼让的大将风度。使得气量狭窄、妒才忌能、才气输诸葛亮一筹的周瑜不得不叹服。(出示;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板书设计:
11 草船借箭
知天文
神机妙算 懂地利、巧安排
识人心
名师教学设计10
学习目标
能够通过作品学习认识到苏轼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和存在的不足;
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有意识地培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探究苏轼身上的可贵精神及对我们的教益;
分析苏、李实地考察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及留给我们的思考。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准备
知识资源准备从学过的游记散文中,知道一般游记的特点;
阅读李渤的《辨石钟山记》及罗洪先、俞樾等短文资料。
方法技能准备有一点辩证思考问题的意识;
知道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主要学习问题设计
问题1:《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
问题2:与一般士大夫相比,苏轼的身上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问题3:为什么苏轼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受到那些启迪和教益?
主要学习活动与步骤
活动一活动任务整合感知文章,比照本文与以前学过的游记作品的不同。
问题引领《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
主要步骤
导入新课
1.《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明确:一般游记重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怀;
本文重在叙事议论,缘事明理。
2.《石钟山记》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请简单地疏理一下思路。
明确:
第一段——疑命名之说:探游之因
第二段——探命名之实:冒险夜探
第三段——拓命名之义:缘事明理
笑而不信寺僧扣石——探险动因
三笑为线笑谓迈曰得名之由——探险悟名
讥笑李渤浅陋臆断——探险思考
活动二活动任务合作学习:研讨苏轼实地考察的价值。
问题引领与一般士大夫相比,苏轼的身上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主要步骤
1.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2.班级交流分享。
3.教师总结:
①勇于质疑,大胆挑战
②注重实践,小心求证
③切忌妄断,实事求是
④吃苦耐劳,才有收获
⑤透过表象,总结规律
活动三活动任务延伸探究: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必须深入、全面探究
问题引领为什么苏轼和李渤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受到那些启迪?
主要步骤
1.李渤是如何考察石钟山的?如何理解苏轼的“目见耳闻”?
讨论、分析
①李渤能对郦元之说提出质疑,并且亲赴石钟山考证,身历其境,以目见之,以耳闻之,当是“目见耳闻”。(苏轼另有他意)
②苏轼认为“目见耳闻”应该是要做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停留于表面现象甚至是假象的认识。苏轼在其文论中一向强调要对生活进行直接观察和实践。
2.为什么苏轼和李渤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①季节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
②白天与夜晚、晴天与阴天、风霜雨雪可能都有不同
③囿于“声音论”的影响
④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
3.苏、李实地考察却不能探究命名的原因,由此受到那些启迪和教益?
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
①跳出前人思维的窠臼,多角度看问题
②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要深入调查研究
③分辨真伪,分清表里,透过现象看本质
④真理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谁都不可能拥有绝对的真理。
4.苏轼实地考察却“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是否影响《石钟山记》的地位和价值呢?
①不是科学论文,不能以科学的标准来评判。
②作者不畏艰难实地考察的精神值得学习。
③能从日常现象中总结出一般的客观规律。
刘克庄:“坡公此记:议沦,天下之名言也;笔力,天下之至文也;楷法,天下之妙画也。”
方苞:“潇洒自得,子瞻诸记中特出者。”
刘大櫆:“文章妙趣洋溢行间。坡公第一首记文。”
吕留良:“此翻案也。李翻郦,苏又翻李,而以己之所独得,详前之所未备,则道元亦遭简点矣。文最奇致,古今绝调。”
学习成果(作业)
就本文学习的诸多启迪,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习作。
后续教学预习(非必须填写)
教学反思《石钟山记》是一篇考察记,与一般的游记在内容与写法上有较大的差异,更多以叙事和议论为主,阐明目见耳闻对于客观真理认知的重要性,本节课确立两个目标,一个是能够通过作品学习认识到苏轼所表现出的可贵精神和存在的不足,这是立足课本本身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第二个是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有意识地培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这个以课本为媒介,进一步拓展学生思辨能力的问题。所以前一个目标重在从课文的解读中提升学生的认识,而后一个目标则是延伸拓展,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辨,这也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要能力要求所在;同时“记”这种文体,也一直是高考文言二所考查的主要对象,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材料内涵、主旨、手法以及分析、评价等,让我校这样层次的学生在心里多少灌输一些高考的意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基于此,本人以问题为抓手,设计了三个问题,《石钟山记》与一般的游记散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与一般士大夫相比,苏轼的身上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什么苏轼实地考察却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由此受到那些启迪和教益?第一个问题紧承上节课课文的词、句、语段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来,对内容和思路进行梳理,这也是为后面的问题解决做铺垫;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从正面去理解,发掘和学校苏轼身上所蕴含的可贵精神和人格品质;第三个问题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分析问题,并从中能学习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这样通过层层递进,逐步分析,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加深拓展。同时三个问题贯穿一节课能是教学思路清晰,重点难点把握有度,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至于分散游离。
当然由于学生对教材内容还不是很熟悉,思维的能力与层次还很有欠缺,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讨论的程度还很肤浅,回答问题还是不够流畅,只能靠教师反复提示诱导才能顺利地完成各个环节。
故此针对设低层次的学生而言,设计的问题还是很浅显一些,力求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出问题可能更好一些。
名师教学设计11
一、导入
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的叮咛与嘱咐使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该怎么办?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二、作者
1、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他徒步漫游过很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作品有《白桦树》《修墙》,诗集《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2、1912年弗罗斯特38岁,这一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选择:放弃他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放弃本来可能更平坦、安稳的生活,而选择了诗歌。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一重要的人生选择。
三、朗读诗歌、感悟内容
四、合作探究
1、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入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遥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那条路更好些呢?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2、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
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原因有二:人生的道路有许多条可供人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选择的路,才更让人想念和留恋,此其一。未选择也就是一种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已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此其二。诗人重点写未选择的路,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引人深思。
3、诗中“路”有什么深刻含义?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诗人表面上似乎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悟出的道理有: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只能选择一条,必须慎重;人生的选择,要深思、慎取,忌草率、盲从;路靠自己去走,越是荆棘丛生的道路,越能令人想念,也越能磨炼人。
五、探究主旨
1、诗人为什么把诗题定为“未选择的路”?
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与不可逆转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诗人重在对未选择的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2、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勇于抉择,更要慎重对待。
六、比较阅读
1、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比较乐观积极,《未选择的路》则有些忧郁惆怅。
2、这两首诗可能对人产生怎样的影响?
两首诗都饱含哲理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教人笑对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则以其深沉的感叹,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引起人们感情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人生选择的思索。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诗歌,我们或许对人生会有更多的思考。我们只有从不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坚定活泼的性格,进而正确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人生之路。愿大家都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名师教学设计12
【导学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掌握说明顺序中逻辑顺序。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4.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课时计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步骤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
情景导入
时间会留下脚印吗?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四季更替,河水流逝,大自然的变化,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这篇课文就为我们分析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它们是原始的“钟表”,述说着远古的故事。阅读时,要注意本文的说明层次,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死寂的岩石写得生动有趣的。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粗糙(cāo)龟裂(jūn)
刨刮(bào)楔形文字(xiē)
2.词语解释
浑浊:(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
山麓:山脚。
龟裂:裂开缝隙。
海枯石烂:海水枯干,石头粉碎。现多用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但本文是原意。
刨刮:刮平。
3.走近作者
陶世龙,地矿系统作家,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听录音范读课文,把全文分为三部分。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1~4段),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部分(5~29),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又分为两层。第三部分(30~31段),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理解
1.课文的第一部分告诉我们,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那么,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呢?
【交流点拨】岩石→小石子→沙砾、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
2.岩石记录时间的第二种方式是它保存了许多的历史痕迹。请大家分组讨论并阅读22到29段,然后回答问题:岩石保存了哪些历史的痕迹?
【交流点拨】①岩石记录了地壳的活动;②岩石记录了气候的变化(插入说明方法:举例子);③岩石记录了古代生物状况;④岩石记录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⑤岩石记录了自然界转瞬即逝的活动。
步骤四 理解语言 探究写法
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交流点拨】如“据计算,大约3000~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列数字)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其实,除了岩石,大自然还有许多记录时间的.方式,如日出日落、四季更替等等。希望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努力读懂大自然这本无字之书,更好地造福人类!
2.拓展延伸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一块看似普通的岩石,就能记下时间的痕迹,保存历史的记录。可以说,岩石是一部无字的史书。岩石是大自然的语言,岩石还可以比作什么?请你用“岩石是……”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板书设计】
时间的脚印引出话题(1~4):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岩头怎样记录时间(5~29)(5~21)岩石的厚度和顺序(22~29)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读懂岩石记录意义(30~31)
名师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特点,激发爱惜时间的情感。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自主正音,积累叠词。
3.引导学生从课题想开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借助资料初步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难点:学生能够借助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统览全文
首先,让学生谈一谈“匆匆”是什么意思,生活语言中什么时候用到“匆匆”一词;然后,引导学生初步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并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根据课文语言流畅上口和情感表达直白浓烈的特点,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视学生的自主多元感悟,重视学生朗读中谈体会和朗读中的师生评价、交流,真正达到有感情朗读的要求。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感受深的段落。
三、激发兴趣,为文配画
1.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就被拍成了电视散文MTV,请大家赏美画,听美文。看完《荷塘月色》后,再引导学生为《匆匆》一文拍电视散文MTV。
2.再读课文,感悟散文意境,为下一步的图画创意打基础。
3.小组合作,构思画面,画外配音。
这一环节,请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创作一两段内容,要求有朗读,有画中景的描述,举例如下(第一自然段)。
生(甲):(描述场面)一望无际的田野,金黄一片,丰收在望,一派秋天的景象。高高的天空,燕子们呼朋唤友,相约一起飞向南方。春染大地时,它们又飞到了这去年住过的地方。
生(乙):(朗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生(丙):(描述场面)燕子飞过青青的柳梢,飞过鲜艳的花朵,好一派迷人的春色……
生(乙):(朗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4.交流展示。
小组学习后,充分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相机评价、鼓励。
四、动手实践,扩展学习
读好课文后,布置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手抄报办好后,开展手抄报一周展活动。在展出期间,学生可以观摩阅读,可以相互比较,还可以交流经验,进行口语交际。展出结束,从材料掌握、书写、版面设计等方面评出优秀小报。
名师教学设计14
【设计理念】
有人说,幸福是个比较级,有人垫底你才能感觉到。诗词也是比较级,有比较才能更好地鉴赏。
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在设计《声声慢》这一课时,从始至终都在比较中进行,引导他们学会深入到语言里挖掘其深层意蕴,为此,我这一课设计了三次比较,三次比较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第一次是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给《声声慢》和《一剪梅》搭配朗诵配乐的形式,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片段中比较二者愁情深浅的不同,为第二次比较作铺垫;
第二次比较是《一剪梅》和《声声慢》相同意象不同修饰语不同表现力的比较,让学生分析相同的意象怎么传达出不同的愁情,通过这次比较,让学生领略李清照高超的语言表现力,同时认识到要把握诗歌情感,除了要关注意象,还要关注意象的修饰语,为下面的比较打基础;
第三次是让学生根据第二次比较得到的认识,比较自创的山寨版《声声慢》和原版《声声慢》的优劣,再次体味李清照语言的高超表现力。接下来,在三次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从上面的分析中学到的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最后,我仿照余光中的《乡愁》设计了一个续写式的目标检测题,要求根据李清照的身世经历,化用李清照的词句、体现愁情的程度变化。三个句子,正好体现了李清照人生三阶段的三种不同的情感,再次体现了比较教学的理念。
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通过自读、默读、齐读、学生美读等种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领会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自学质疑来自由疏通诗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品味语言、探究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通过仿写练习来训练语言……总之,希望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教学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和比较阅读,体味词人浓重的愁情,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透视作者情感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讨论法、多媒体展示等。
【教学过程】
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反复诵读和比较阅读,体味词人浓重的愁情,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把握透视作者情感的方法。
一、初读感知:
1、一读——自读,读准字音
二读——默读,疏通文意
三读——齐读,把握感情
2、李清照的《一剪梅》,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们也来齐读一遍,关注这里表达情感的句子。
3、我有两段音乐,想分别作这两首词的朗诵的配乐,你认为哪个适合《一剪梅》,哪个适合《声声慢》?为什么?(播放《琵琶语》与《楚歌》片段、提问学生)
提问后教师总结:
《琵琶语》:细碎如雨的琵琶声,很古典,很舒缓,淡淡的音乐,表现淡淡的惆怅,展现一种欲说还休、难以割舍的情愫,很适合表现闲愁。
《楚歌》:用民族乐器埙演奏,呜呜咽咽,悲悲切切,特别适合表达浓重的愁情。
4、同是写愁,程度却大不相同,这是因为这两首词写于不同的'时期。
李清照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多媒体展示)
18岁之前,快乐的闺中生活,外美如花,内秀如兰
18---44岁,幸福的婚姻生活,情投意合,神仙眷侣
45岁以后,凄苦的南渡生活,孑然一身,孤苦无依
(教师介绍)18岁之前,是她快乐的闺中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写得就是她快乐的少女生活。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宰相之子赵明诚为妻。两人情投意合,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后来金军入侵,北宋灭亡,李清照一家被迫南渡避难,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等人生的苦难,无儿无女的她一个人漂泊异乡,孑然一身,孤苦无依,甚至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声声慢》写于李清照一生的哪个时期?看注释
《一剪梅》应该写于哪个时期?“云中谁寄锦书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剪梅》就写于李清照新婚后不久,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这两首词中表现的不同的愁了吧?《一剪梅》中的愁是闲愁,是相思之苦,也是一种甜蜜的痛苦,因为有人可思,有人可等,而且思念的人也在思念自己,“一种相思,两种闲愁”。晚年的李清照国亡了,家毁了,情投意合的丈夫死了,无儿无女,孑然一身,漂泊异乡,已是无国可念,无家可回,无人可思,无人可盼。对李清照来说,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苦苦相思,而是无人可相思;不是苦苦等待,而是无人可等待。所以《声声慢》表现的愁,要比《一剪梅》浓重得多,这里有家国之悲,有亡夫之痛,有漂泊之苦。
5、请大家带着我们了解背景后感受到的李清照晚年的凄苦,参照白板上的诵读指导,再读《声声慢》,读出节奏,读出轻重,读出愁苦。
6、请一位同学范读,注意停顿、节奏、感情等(配自制视频)。
二、比较探究:
1、《声声慢》最后,词人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具体指哪些情形呢?或者说词人的凄苦是从哪些意象中表现出来的呢?
花雁梧桐细雨淡酒晚风
2、《声声慢》中的意象,哪些在《一剪梅》中出现过?
花、雁
3、这两首词里,用了两组相同的意象:花和雁。相同的意象怎么传达出不同的愁情呢?或者说,同样写花,同样写雁,你从哪看出愁情的轻重不同呢?(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教师最后总结)
花:
《一剪梅》从什么角度写莲花?“红藕香残”“红藕香尽”,色和香。红总给人明快、有活力之感。红色尚在,香气犹存,虽然“残”字让人伤感,但这伤感并不深切,生活的热情还在。
《声声慢》用拟人的手法,从神态写花,她笔下的菊花憔悴不堪,无人采摘,更能触动飘零人的愁肠。
飘零和堆积:都写了花的凋零,但凋零的程度不同,表现的愁情深浅也不同;《声声慢》中,用落花的堆积的厚重感,写出了愁绪的厚重。
雁:
《一剪梅》雁——回,一个“回”,带有目的性。中国一直有鸿雁传书的说法,雁的回,带来的是对外出求学丈夫回来的盼望与思念,但也带来了“云中寄锦书”的希望。
《声声慢》雁——过,一个“过”,无停留之意。雁飞过,却和看雁的人无任何联系,更别说云中寄锦书的希望。更恼人的是,偏偏又是旧相识,偏偏是那只曾替自己和丈夫传书的大雁,传书的大雁还在,丈夫却已不在人世,心中的思念再也无人可诉,无处可传,以前的雁回,带来的是希望,如今的雁过,只剩下痛彻心扉的绝望。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教师总结:从大家刚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体味到李清照用语的精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要准确地把握词人的情感,除了要关注意象,还要关注什么?——关注描写这个意象的前后的词语。
7、我们来看一首山寨版的《声声慢》
声声慢
黄花憔悴无人收,
酒亦难敌晚风秋。
旧识雁过伤心处,
窗外梧桐雨中愁。
《声声慢》中的意象,在这首诗中都出现了,词好还是诗好?具体好在哪?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每组抓住其中一处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体味下面加点的词句
淡酒——酒
梧桐雨——梧桐更兼细雨,点点滴滴。
守着窗——窗外
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写出了时间的变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句式:三个反问句、多用短句表达强烈的情感。
淡酒——1、李清照的词中,有不少写到酒的句子:“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把酒临风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都没有写到酒淡,反而显得酒力不小,这里为什么特意强调酒淡?这“淡”是针对什么显得淡?(并非酒淡,只因愁情太浓、太多、太深、太重,作者本想借酒浇愁,发现根本浇不了愁,才会觉得酒淡。)
2、用酒的寡淡无味来表现生活的无聊无味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百无聊赖、强烈的期待
在《一剪梅》中,词人还有心情“独上兰舟”排解愁绪,在这首词里的词人,连排遣的心情都没有了,或者说,愁多得无法排遣,也就不再寻求排遣,只是守着窗,等待一个永远也回不来的人。
(1)人在什么情况下爱守着窗?(盼归人)(小时候盼父母下班)
(2)词人还有没有亲人可盼?
(父母兄弟死了,丈夫死了,无儿无女,对李清照来说,世上最痛苦的事,不是苦苦相思,而是无人可相思;不是苦苦等待,而是无人可等待。
(3)“独自怎生得黑”是什么意思?人在什么情况下觉得时间过得慢?(无聊、孤独、痛苦的时候)
席慕容:“我可以握住我的笔,却握不住我的忧伤,快乐总是乍现又飘零,走得最快的,总是最美的时光。”
白天时间难熬,盼着天黑,天黑了时间就好过吗?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雨天,天的沉闷——心的沉重
外面是细雨蒙蒙,并非大雨滂沱,细雨打在梧桐叶上那种点点滴滴的声音,一般人是听不到的,什么境况下能把这种细微的声音听得真真切切?(百无聊赖、孤寂)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人在什么情况下寻觅?(丢了东西或心中怅然若失)
(2)李清照丢了什么?她想寻觅什么?(寻找她以前所有的美好时光)
(3)找到了吗?(找的结果直是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写出了词人所处环境的特点,也写出了丈夫去世后,只身度日的孤苦无依的生活处境。“凄凄惨惨戚戚”则是自己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
(4)三组叠词,顺序可否颠倒?(这三个句子,写了三个层次:动作――环境――心理,或从精神状态到生活处境,再到内心感受,清晰地概括她不幸的经历和生活状况,及身心和心灵上受到的摧残。奠定了全词凄惨愁苦的感情基调。)
(5)可否改为寻觅、冷清、凄惨?(使用叠词可以舒缓节奏,形成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现出诗人愁苦凄楚的心情。且读起来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三、总结探究:
刚才各组各抒己见,赏析了《声声慢》的语言,品味了李清照语言的精妙,《声声慢》值得我们品鉴的地方还有不少,如(教师补充大家刚才没找到或找到没说到位的地方),大家在课下可以继续探究。艺术的美是无限的,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节课对《声声慢》的赏析就先到这里,现在大家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来作一个总结:
从这首词的分析中,你学习到了哪些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提问)
(1)找直抒胸臆的句子,把握情感方向
(2)通过意象,透视情感
(3)关注意象前后的关键词,透视作者情感
(4)知人论世,透过作者的生平身世,把握情感。
四、目标检测:
根据李清照的身世经历,续写后面的句子。要求:1、化用我们学过的李清照的诗句;2、要体现愁情的程度变化。
年少时,
愁是雨疏风骤后绿肥红瘦的感伤;
长大后,
愁是;
后来啊,
愁是。
结束语: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苦难没有压垮李清照,反而让她的灵魂飞得更高。一杯残酒,一片落叶,一阵秋风,一滴秋雨,一声雁叫,李清照都能点石成金,赋予它浓郁的感染力。一首《声声慢》,字字含愁,句句写愁,满纸悲愁;让我们再次齐声有感情朗诵全词,读出词中愁肠百结、肝肠寸断的深重的悲苦,以此向这位风华绝代的女词人献上我们深深的敬意。
名师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作者回忆了幼时保姆“阿长”的几件琐事,通过对阿长语言,表情及行为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阿长的性格与思想活动,进而展现了乱世中“小人物”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哀民生之多艰”的人文关怀以及“爱莫能助”的深深无奈。
教学目标
1、掌握以下字词:“骇掳悚惶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疏懒惧惮孤孀”,整体感知课文。
2、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
3、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
5、学习用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熟悉的人物。
6、把握文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怀念、同情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的写法。
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用双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扬先抑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一)导语
同学们,还记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个神秘莫测的美女蛇的故事吗?它给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讲这故事的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长妈妈是作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知道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对于鲁迅来说,她可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可是在《阿长与<山海经>》里,鲁迅却将长妈妈称为“阿长”,这是为什么呢?作者究竟是怀着怎样一种感情来写长妈妈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感情。(板书标题、作者)
(二)资料链接
鲁迅简介: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散文集,其中收录了十多篇回忆性文章。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鲁迅作品简况:小说集两部《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散文诗集一部《野草》。
阿长,鲁迅称之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人,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直到临死。患有癫痫,1899年发病身故。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好几篇文章中提到过她,这篇是专门用来回忆和纪念她的。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1)字音
憎恶(wù)惧惮(dān)粗拙(zhuō)掷(zhì)震悚(sǒng)
chuāng(疮)疤孤shuāng(孀)jié(诘)问pī(霹)雳
(2)词义
辟头:开头。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烦琐:繁杂琐碎。
絮说:絮絮叨叨地说。
疮疤:疮好了以后留下的疤。比喻疼处、短处和隐私。
诘问:追问,责问。
渴慕:非常思慕。
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约束。
孤孀:寡妇。
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课文围绕长妈妈写了哪几件事?重点写的是哪件?为什么这样安排?
(2)你从这些事中,看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3)课文题目为什么称长妈妈为“阿长”?
2、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讨论明确。
交流点拨
(1)共写了7件事:①常喜欢切切察察。②限制我行动。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⑤长毛攻城时护城。⑥谋害“我”的隐鼠。⑦为“我”买《山海经》。
重点写为“我”买《山海经》,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2)对她不好的习惯,我最先是“憎恶”“讨厌”的;当听到“长毛”的故事后,“我”对“阿长”产生了敬意——“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但当“阿长”踩死隐鼠后,“我”对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当“长妈妈”买来了“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时,“我”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认为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3)不同称呼,标志着不同身份。品味文章前一部分所写的人物行为,作者用的是抑笔,倘用“妈妈”称呼,名实不符,用“阿长”名副其实。所以,文章的标题其实标示文章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将“阿长”与《山海经》联系起来,又是一个看似矛盾的联系:一个文盲妇女和一本古典名著怎样联系起来了呢?有什么联系?令人好奇。再则,题目用的是45岁时作者的口气,适宜用“阿长”来称呼,而且“阿”字又有亲昵的意味。
三、文本精读深入研讨
1、精读课文1~5段,从这5个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交流点拨从这几个自然段的描写中,可以了解到长妈妈“生得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管得很严,喜欢到母亲那儿告“我”的状;夏天睡觉喜欢在床中间摆“大”字,挤得“我”无法翻身。这些描写真切生动,作者采用戏谑的口吻来描写,又显得很风趣,刻画出长妈妈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2、分角色朗读第6~17自然段。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吃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交流点拨寄托着长妈妈善良真诚的愿望!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写“我”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
交流点拨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的告诫“我”。
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3、齐读第18~28自然段,指名学生复述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起因、经过、结果。
交流点拨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
在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
4、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交流点拨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5、文章中“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前后有什么变化?有前半部分充满贬义的文字后面,你能感受到作者对阿长的同情与怀念吗?
交流点拨态度变化:不大佩服她——特别的敬意——这种敬意逐渐淡薄,最终完全消失——发生新的敬意。“憎恶”“讨厌”是儿时的心理,在具体的描写中流露出同情和怀念。鲁迅透露了阿长身世,就表明她的粗俗是情有可原的。她的管教很不合儿童的心理,但心是好的。她青年守寡,非常不幸,只求一年顺顺流流,鲁迅在具体描写中饱含同情。
四、分析人物感受形象
作者在刻画长妈妈的形象时,采用了多种方法,在文中找出来并感受长妈妈的形象特点。
交流点拨
(1)描写法:如写长妈妈是个普通劳动妇女,作者除简介她的身份、地位、名字的来历外,着重选择了两个生动的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本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别具特色。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和“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欣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对比、映衬法:文中将“叔祖”与长妈妈进行了对比,突出了长妈妈对“我”的热情和关心。《山海经》的模样和“宝书”进行对比映衬,突出“宝”的特殊意义——视“长妈妈”给“我”买书的伟大神力为宝,视《山海经》的内容为宝。
五、品味语言感受魅力
本文的语言有的含义深刻,有的诙谐幽默,有的感情浓烈,细细品味,妙趣无穷。
交流点拨如:“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我一向只以为她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夜间的伸开手脚,占领全床,那当然是情有可原的了,倒应该我退让。”这是“我”听了长妈妈给“我”讲了长毛的故事之后的心理反应的一段文字中,作者以儿童的心理来认识长妈妈的“伟大神力”,实际上是对长妈妈的愚昧迷信以一种苦笑进行讽刺。整段文字寓庄于谐,增添了幽默风趣之感。
再如,当长妈妈给“我”买回了《山海经》之后,“这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这段文字中“发生新的敬意”,是对长妈妈能做成“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的“伟大神力”——中华民族“最值的宝贵的民魂”,对青少年的关心爱护和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的歌颂。
又如:“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这段文字里对刑天“执干戚而舞”再次描写,既前后照应,又表现了“我”的思想感情。刑天在故事中是富有叛逆精神的神,他蔑视天帝,死而不屈,表现了极强的反抗精神,而“我”酷爱刑天,正曲折地表现了鲁迅不屈服于20年代围攻他的黑暗社会势力的斗争决心,使文章具有了“自叙传”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战斗力。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总结写法
(1)详略得当、欲扬先抑的写法。
文章前面部分略写了长妈妈“切切察察的毛病”“管我很严,喜欢告状”“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等几件让作者厌烦、讨厌的事,大揭其短;但后面又详写买《山海经》,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意思,表述出自己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因此而略写其他,作者力求写出一个真实而鲜活的长妈妈的形象,也为后面抒写对长妈妈的敬意和怀念作了铺垫,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
(2)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的写法。
用“喜欢切切察察”“对我管束很严”“摆成‘大’字的睡相”写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用“元旦早晨塞福橘”“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写她“淳朴善良、迷信、关心孩子”的性格特点;她为“我”买回《山海经》表现她的真诚热情、乐于助人,这些事情有详有略,但都是作者选取的典型事例,更好地展示了人物性格。
2、拓展延伸
写阿长买《山海经》的笔墨并不多,这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大家想象一下她是怎样到处打听,怎样跑书店打探,操了多少心才买到这本书的。
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组交流,并选出代表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