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这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古文短篇,原本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因此对于小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学生朗诵古文的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也为今后的古文教学培养良好的语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唯”4个字,理解“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划分文言文节奏。
4.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王戎的善于思考,通过阅读课文,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实词和虚词的意思。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天气真不错,咱们一起去郊游吧!快看,路边有好多野果子——李子!(课件出示图片)
师:同学生们爱吃李子吗?看到这又大又圆的李子,我都馋得流口水了。摘李子吃,(应该会有少数学生会犹豫一下。师顺势做采访)
师:这位同学,同学们都去摘李子吃了,你为什么不去呢?随机采访几名这样的同学,估计会有这样几种答案:
1.不确定李子是野生还是有人种的,未经允许,不能随便摘别人的东西。
2.野果子不卫生,会吃坏肚子,因为他们注重身体健康。
3.(提前预习过课文的孩子可能有的`会答出这一条)树上有这么多成熟的果子而没有人去摘,那一定就是苦的。
(设计意图:如果学生答出,大力表扬一番,和古人的智慧有不谋而合之处,如果学生没有答出,那就顺势引导出本文。)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个七岁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吧!(板书课题)
二、教师示范,指导朗读
1.老师范读课文,配乐。
师:请同学们仔细倾听。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十分有必要的环节,对于古文的朗诵,和现代文的韵律是不太一样,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加强学生古文朗读的熏陶,让学生多听正确的读法,注意模仿,才能达到效果。)
2.老师领读,请同学们跟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朗读文章,标好断句和重读词语,注意句子的读断和韵律,培养学生良好的古文语感。
3.学生自由练读。
(设计意图:刚刚接触真正的古文,应该给予一个熟悉的过程,因此在老师范读听音,学生跟读正韵的基础上,此在老师范读听音,学生跟读正韵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练习模仿是十分有必要的。)
4.指名读
随机点选学生朗读,男生读,女生读,男女生比赛朗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朗读,重在以点带面,通过典型个例,再次纠正发音和语句读法。)
三、通读全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1)出示原文。这是一篇文言文,能读懂吗?自己试着读一读。(试读课文)
(2)同学们要读准字音,拼音可是我们的好帮手,让我们试着读一读108页的课文吧!(自读课文)
(3)要读好文言文,在哪里停顿是非常重要的。请看老师的提示,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斜线。
王戎识李
刘义庆《世说新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现在读起来就通顺多了,不信你试试。(自读课文)
(4)这篇短文共有几句?(指名答)请用数学数字在课文中标出句子的序号。
(5)那我们请四位同学,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得准确、通顺吗?(指名读)
(6)这四位同学读得真不错,我们男生、女生比赛读吧,男生读一、三句,女生读二、四句。(男女生分工读、交换读)
(7)男生、女生的朗读各有特色,真好听呀!我们四个小组各读一句,好吗?(分组读)
8、继续读文,读熟读透
四、完成课堂作业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写王戎七岁时和小朋友看到路边有果实累累的李树,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去摘,只有王戎没有摘并告诉他们李子是苦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想,多思考,不能盲目的跟从的道理。
学情分析
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感受王戎机智、聪明、善思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难点: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感受王戎机智、聪明、善思的品质。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视频《王戎不摘李》。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图片上是一棵李子树,树上长满了又大又红的李子……
师: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想吃……想去摘……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一看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师生共同板书课题,重点指导“戎”的书写。(这是一个右上包围结构的字,在写的时候需要注意它的笔画顺序,戎的第二笔短横写的稍稍提一点,会比较漂亮。)
齐读课题,介绍这篇古文的出处。(《世说新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回答问题。
师:今天所学课文和平时所学的现代文有什么不同?
生:篇幅短,内容少,文章中的生字和词语不好理解。
师:对,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叫做古文。
2.自由读文,看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试试能否读正确。
3.检查几个字词的朗读:
王戎诸小儿多子折枝取之信然
学生展示朗读,老师进行纠错点评。
4.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读小古文不仅要读好,更重要的是能读出节奏。句号、逗号的停顿,一句话中该如何停顿呢?自由读,尝试用笔边读边画出节奏。
(2)指名读,其余学生认真倾听,感受古文的节奏美。
(3)教师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学生练读。
(4)老师范读,教读。
(5)齐读。
师点评,学生对学习古文的'方法进行总结:读准音,读通句
三、合作探究,理解文意。
师:孩子们,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篇古文你读懂了吗?
师:学习古文不仅要反复诵读,还要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来了解内容,现在,我们借助注释学习这篇古文,想象画面,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
进行小组合作,小组之间读文,借助注释理解古文意思,并用自己的话把古文讲一讲。
小组展示,老师点评
学生总结学习古文的第二个方法:借注释,解文意
师:孩子们,为了更深入的了解课文,老师带来了王戎不摘李的小视频,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观后提问:
师:王戎为什么不摘取路旁李子树上的李子呢?
生: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师: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生:观察仔细善于动脑
师点评,学生总结学习古文的第三个方法:观视频,讲故事
师:孩子们,勤于思考,爱动脑筋确实是个非常好的习惯,正因为如此,长大后的王戎才学过人,在当时被人们称为“竹林七贤”之一,而且做了尚书令、司徒这样的大官。让我们带着对王戎的敬佩来背一背这则古文吧!
四、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学习古文的方法,我来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出示《司马光》PPT
师:我们用学习古文的方法,再来学习一篇小古文。
(用学习古文的方法读文、讲故事)
师点评学生的学习结果
五、强化知识,布置作业
1.将今天所学的两篇古文讲给爸爸妈妈听。
2.搜集更多的《世说新语》的故事或视频,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王戎不取道旁李》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本文讲述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幼时善于思考、冷静推断的故事: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争着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一定是苦李子。”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苦的。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小古文,有了一定的古文基础,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和图表的形式复述故事。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时,可以从理解课题入手,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巩固已有学习经验;接着可以让学生充分朗读,读正确、流利,读好停顿;再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学习目标:
1.会写“戎”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重点:
能结合注释,借助关键词和图表,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难点:
能结合注释,借助关键词和图表,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借助拼音读课文,把课文读熟。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猜故事,导入新课
1、看图猜故事(课件出示图片)
师:中华文明源源流长,人才辈出,无数的英雄俊杰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他们的名字。同学们来仔细看这幅图,你能根据这幅图猜出故事的名字吗?(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师:看故事的名字有什么新的'发现?(人物加事件)
2、那同学们再来看这幅图,你能用这个方法猜猜故事的名字吗?(出示“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图片)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
(板书课题,重点指导“戎”字的书写)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
1、齐读课题,初识“王戎”。
师:王戎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来看注释,请你快速的读注释1来简单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人物“王戎”。
2、读注释,圈词语
师:看来呀,课文的注释能帮我们了解课文,那下面请同学们看看注释中还有哪些字或词,来读一读,并在文中圈出来。
3、尝试朗读,读正确
师:同学们学的真认真,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得多读多思。下面请你试着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多留意刚才你圈出来的字或词。
三、多种方式朗读,初识大意
1、指名朗读
师:这篇文言文总共四句话,我们找四位同学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老师要对学生的读音、停顿做评价;并对学生读音不准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把课后生字放入文中句子中多读认识;对“诸小儿”“取”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猜测、联系生活经验理解)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把课文读通顺了,下面让我们再来读一遍,这一次,我们要比上一次读的更流畅。
2、教师示范读
师:同学们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下面请听老师来读一读,边听边在心里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
3、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
(示范朗读后,引导学生同桌间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选个代表在班中讲讲)
四、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故事
1、圈画关键词,理清人物、事物
师:这则文言文都写到了哪些人物呢,在文中圈一圈?
(学生回答,相机板书:王戎诸小儿人)
师:文中又写到了什么事物呢?(李树)
师:文中是怎样形容这颗李树的,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课件: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相机板书关键词:道旁多子)
2、联系生活,理清故事情节
师:(课件出示:多子的李树)你看到这样一颗李树会怎样想、怎样做呢?
师:看到这么多果子,我们再来看看王戎和诸小儿分别是怎样做的?
(引导学生读关键句,指名回答)
(相机板书:不取取之)
3、补充文意,理解“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师:面对这样一棵多子李树,王戎为什么“不取”呢?
(课件出示: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师:王戎认定是苦李,他心里是怎样想的。
(出示“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引导学生想象并填空)
五、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1、借助关键词复述故事
师:我们用关键词理出来故事的人物和事件,我们再来看看圈画的关键词句,你能借助这些关键词复述一下故事吗?
(引导学生复述故事)
2、我把同学们刚才圈画的关键词,用图表的形似写了出来(出示板书)同学们能借助这个图表复述一下故事吗?
3、小结
师:看来同学们想要简要复述一个故事,可以借助这样两种方法。
六、课堂延伸与作业布置
师: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里还有很多英雄俊杰,他们身上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辉,请同学们课下收集这样一些小故事,用自己的话讲一讲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故事。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戎、诸、竞”3个生字,会写“戎、诸、竞”3个字,理解“唯”“信然”“竞走”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王戎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王戎的善于思考,学习王戎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品质。
教学内容: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天才无数。有很多人在小的时候,就展露出不凡的才华:孔融四岁让梨,司马光七岁砸缸救人,曹冲五六岁称象,骆宾王七岁写成古诗《咏鹅》……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将再认识一位天才少年——王戎。
2、一起走进第25课,板书课题《王戎不取道旁李》
二、知题识人
1、教学生字(戎)让我们认认真真的来写王戎的名字。教学(戎)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本课中“戎”是王戎的名字(课件)“戎”(róng);书写(戎)字。
2、认识王戎:〔王戎〕西晋琅琊(今属山东)人,自幼聪明过人,为“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尚书令,司徒。过渡:故事中的王戎从小就很聪明,他七岁就是一位小神童了!王戎是“竹林七贤”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一位。
3、读后释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题中“取”的意思是什么?“道”的意思是什么?
连起来的意思是王戎不去摘道旁树上的李子。
三、读文释义
1、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你不懂的字和词圈出来。)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指名学生读文(谁愿意尝试着来读一读)(正音)评价
(2)再指名学生读(评价)
(3)男女生比赛读
(4)分小组读一读
(5)同桌互读
(6)齐读(评价,看来你们已经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2、对于文中的字和词你有什么疑惑和不理解的?(指名说)
3、引出文中注释(先出字,再出意),同时学习“诸”字。对比形近字“竟和竞”(查字典)
4、总结学习方法:借助文中注释、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都是帮助我们学习的最佳方法。
5、说说这篇文言文的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指名学生说)
6、师范读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4人小组读一读)可以带上动作表情、注意断句。
四、人物分析
1、你觉得王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你是从哪个句子发现的?
2、换位思考“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假如你是王荣你会怎样想?(师评价)
3、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谁来总结一下?)
五、讲故事,背诵课文
1、你能不能用我们现代人讲故事的方法把这个故事讲一讲?要求:丰富故事内容,可以讲得具体生动一些,也可以再加上自己的想象。
2、区别现代文和文言文。
3、背诵全文。
六、拓展积累
成语:道旁苦李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认识“戎”等7个生字,会写“戎”等8个字,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文言文的朗读方法,培养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3、学习用借助注释、查字典、组词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王戎细心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单元页)
1、指名读,说说什么意思。齐读。
小结:时间像一条河,大浪会淘洗掉沙子,剩下的就是金子。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都是出众的人才。
(设计意图:单元页的学习是一个单元的开始,既揭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又通过理解这两句诗,开启今天文言文借助注释理解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是一个方法的渗透环节。)
2、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用文言文讲述《王戎不取道旁李》,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25王戎不取道旁李)
3、指导书写“戎”认识戎,了解字义。
戎是会意字,从十从戈。“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一般指兵器,武器,军队,军事。(课件出示带有“戎”的诗句)很多带有“戎”的诗句都与军事和战争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借助注释,读懂课文。
1、学生自主读课文。(课件出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读课文情况。
逐句出示,引导学生读通句子。
(出示断好句的课文)指导读课文。
(理解文言文的前提是读通句子,通过断句先初步感受句子的意思。)
3、理解句子的意思。
课件出示第一句: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一起游玩。)
说说戎,尝,诸小儿,游各是什么意思?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说说用了什么方法来读懂的?(板书:组词,借助注释)
指导朗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课件出示第二句: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按照刚才的方法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多子折枝图片)
折,在这里不是折断,而是压弯。指导朗读,读出多子折枝的画面感。
师:理解文言文词语的意思,有时候可以借助插图。
(板书:借助插图)
竞,竞争,竞赛。有比,争的意思。走,古代汉语里是跑的意思。竞走,争相跑过去。(指导朗读诸儿竞走取之,读出争先恐后的画面感。)
第三句: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旁边的人问他为什么不去,他说,李子树在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
这句话什么意思?“必”,一定。
王荣为什么这么肯定?怎么读才能读出肯定的语气。
指导朗读。
一个七岁的小孩,说李子苦的就是苦的吗?你信不信,你还摘不摘?
第四句:取之,信然。(大家摘下来一尝,果真是苦的,相信了王戎的判断。)
指导朗读,读出大家特别佩服的语气。
(设计意图:正确、流利地朗读是理解文言文的一个好办法,尤其是这样的小短文,充分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既读通了课文,又可以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4、比较三个之(课件出示)
诸儿竞走取之
人问之,
取之信然
三个“之”的意思一样吗?怎么样来区分的?
出示每一句前后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体会“之”的意思。
这是利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词语意思?
(板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5、王戎为什么说“此必苦李”呢?
(学生交流)
真棒,就是这么个道理。告诉我们遇事要多观察,思考之后再做决定。
6、朗读全文
7、通过借助注释,组词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法,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下面谁来讲讲这个故事。
同桌先说一说,全班交流。
尝试用文言文讲故事。
师示范,学生试讲。
(设计意图: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文言文的学习既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要积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组词、看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从而积累到学习理解古代汉语的方法。)
三、指导背诵
1、(课件出示)按课文填空
2、(出示四幅图)观察,然后分别用说出每幅画对应的句子。
(设计意图:课文虽然短小,但指导背诵要有梯度,从按课文内容填空,到脱离课文,借助图画背诵,慢慢的达到不借助提示背诵的目的。)
四、课堂总结:说说学习文言文的感受。
五、拓展
介绍王戎和《世说新语》,推荐漫画版《世说新语》
(课件出示资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六、拓展延伸
(出示一篇小文言文《猫斗》)
1、观察插图,猜测内容。
2、逐句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谁在干什么,在哪里
【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刷子李的教学设计02-05
部编版《刷子李》的教学设计模板06-29
刷子李教学反思07-15
《刷子李》教学反思01-30
刷子李的教学反思03-02
《刷子李》教学反思优秀12-11
[必备]《刷子李》教学反思07-11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09-16
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