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29 15:11:2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下册科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定性地了解电磁铁的构成和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2、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教学重点

  由学生对通电后小电机为什么转动的强烈兴趣引人,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提问、猜想与验证发现通电线圈具有磁性,进而认识电磁铁,研究电磁铁。

  教学过程

  1、学生交流对小电机已有的了解。小电机是电动玩具的主要动力装置,谁能说一下你对小电机有多少了解。

  看来有些同学已经对小电机有了一些了解,知道电池装反了,电机会倒转,小电机里面有磁铁。

  2、观察小电机的内部结构,提出问题,进行研究。

  (1)、想探究一下小电机通电后为什么会转吗?让我们打开小电机看看里面的结构吧。打开小电机要注意以下几点:

  A、小电机的拆装难度比较大,很容易拆坏,最好使用无法修好的玩具中的小电机。

  B、小电机的后盖和外壳的连接处要用最小的平口螺丝刀撬开,螺丝刀口比较尖锐,要注意安全。

  C、拆装时要仔细观察后盖和外壳的安装位置,以便安装时水会装反。

  D、小电机里面有钢丝卡件取出时用钳子夹紧,注意不要让它弹出丢失。

  (2)、谁能说一下小电机里面有什么构造?对小电机里面的构造谁发现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有:小电机里面的磁铁起什么作用?小电机里面的电线为什么要绕成一圈一圈的?小电机里面为什么绕成三组?小电机里面为什么要用磁铁?)

  (3)、同学们的'问题有很多,但其中基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小电机里面的电线为什么要绕成一圈一圈的?”“和小电机里面为什么要用磁铁?”这两个问题上,关于这两个问题请各组同学讨论一下,作出自己的猜想。然后利用材料超市里的材料进行研究。

  (4)、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后教师小结:通过探究大家发现,线圈通电后像磁铁一样有了磁性,如果在线圈中间加有铁芯,磁性就会更强。它的磁性是因为通电产生的,所以我们把这种中间插有铁芯的线圈叫做电磁铁。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2

  科学概念:

  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以黄豆种子为例认识双子叶植物种子的构造,像黄豆这样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部分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起的不同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1、设计经历“比较不同种子萌发时所需水分不同”的对比实验并做记录。

  2、学会运用感官及工具研究黄豆种子的内部构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增强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

  2、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记录的良好科学探究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黄豆(双子叶)种子的基本构造。

  【教学难点】预测种子各部分的作用,并指导落实课后持续观察。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

  (1)每小组一盘种子,内含黄豆5颗、花生5颗、油菜籽10粒,放在塑料盘中。(课前放在学生实验桌)

  (2)浸泡2天的黄豆种子2粒,放大镜1个,镊子1把,放在塑料盘中。(放在讲台桌旁,课中调换)

  (3)一小盘浸泡过的其它种子,内含花生、芸豆、黑豆、青豆等,塑料勺1把。(放在讲台桌旁,课中下发)

  (4)塑料盘、棉花,浸泡2天的黄豆2粒。(课结束前下发)

  教师材料:烧杯3个,黄豆、花生、油菜籽各50粒左右,水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老师这里有一些“宝贝”,就装在这个袋子里,谁来轻轻摸一摸,究竟是什么?

  2.到底是什么呢?看看大屏幕,他们摸出来了吗?

  3.我给每个小组也准备了一份,请你细细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4.学生从课桌中取出种子并分组观察。

  5.学生汇报观察情况,逐步归纳出这些种子的相同与不同。

  6.整理材料,小结:它们都是种子,但是他们的外形、颜色、大小、轻重等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板书:种子)

  二、浸泡种子

  1.虽然特征不一,但是他们将来都能长成新的植物。这样放着会长吗?

  2.要想使这些种子发芽也就是萌发需要些什么呢? (板书:的萌发)

  3.学生回答。(板书:水分)

  4.这三种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水分会一样多吗?(板书?)

  5.怎样做才能知道谁需要的水分多?谁需要的水分少?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一下。(教师提醒:为什么我要装一样多的水?为什么都选相同多的种子?)

  6.请3个同学到台前分别数10粒种子放入盛有80毫升的水的烧杯里。两天后用量筒测量,剩下的水哪个杯子多,就是谁需要的水分少。这个实验就交给这3位同学,课后小心它放到自己教室去,当然,其他同学也可以观察。

  7.会和你的预测一样吗?结果怎么样就看你们的观察了。2天后能告诉我结果吗?希望你们好好保护好!老师相信你们!

  三、种子的内部构造

  1.有了水分等合适的条件,一颗小小的种子就能长成一株植物,真是神奇哦,里面会有有什么呢?

  2.学生预测。

  3.真的是这样吗?没有用水浸泡过的种子的种皮很坚硬,很不容易剥离。因此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已经浸泡了两天的黄豆种子,下面请各小组的材料员用刚才的种子到老师这里来交换浸泡好的黄豆种子,以便更好的观察它的内部构造。

  4.拿到材料的小组不要着急,活动前老师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提醒大家。师出示探究小提示:

  (1)1.先小心地剥开黄豆,每部分尽量保持完整;

  (2)将黄豆的“豆瓣”小心的分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重点观察“豆瓣”的连接处的特点。

  (3)轻声讨论,把你的发现画在“观察记录单”的空白处。

  5.学生开始探究活动,师关注学情,巡视指导。

  6.交流展示:请学生上台展示观察记录。

  7.师结合课件和学生实物投影:像黄豆这样的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外面的被我们剥下来的是“种皮”,里面的“豆瓣”我们称它为种子的“胚”。

  8.这两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哪部分更重要?

  9.师生共同认识胚的.结构,师课件指示其各部分的位置,并要求学生在自己画的种子的构造图中标出各部分名称。

  10.黄豆有两瓣子叶,我们称它为双子叶植物。其他的种子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构造呢?我这里还有一些浸泡过的其他种子。(师出发放浸泡过的花生、黑豆、青豆……)

  11.学生继续观察,发现许多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

  12.交流小结:确实,许多种子都是由种皮和胚构成的。种皮就像战士的“盔甲”一样,起到保护的作用,保护的正是里面的胚。因为里面的“胚”是种子里最重要的一部分,胚都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

  四、发芽的黄豆。

  1.胚是有生命的,种子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胚的各部分将会怎样发展变化?

  2.学生预测各部分的发展变化情况。

  3.是不是真的像我们预测的那样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只要在盘子里垫上一些棉花,并保持棉花湿润,然后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上面就可以了。会做吗?

  4.教师下发材料,学生为已经浸泡好的种子营造适宜的水分环境。

  5.为了让大家记录好种子的发展变化,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份观察记录表,大家要认真记录种子的变化情况。老师发给大家的种子今天正好是第三天,我们就以三天为间隔,可以吗?今天“它各个部分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先把它们记录下来吧!可以画图,也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师指导填写观察记录。

  6.老师这里有一段有关种子发育成幼苗的视频片段,相信对大家接下来的观察有一定的帮助。(学生生观看种子萌发的视频。)

  7.发芽的黄豆各部分究竟是如何变化的?相信通过我们每个小组接下来的认真观察,一定都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3

  【教材简析】

  《电器出故障了》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4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经常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面对遇到的问题,探索解决方案。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定的思路,要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本课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如何解决无法点亮小灯泡的真实问题,探寻解决方法。具体来说,学生将经历分析电路出故障的原因,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并想办法排除电路的故障,最终解决电路的问题,让小灯泡重新亮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真实任务驱动,经历科学实践活动,迁移应用电路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学生会进一步加深对电路概念的全面理解与认识。

  【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电路一定是由电池、用电器和导线连接在一起组成闭合回路,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学生对电池、导线、小灯泡的结构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当电路中的小灯泡不亮了,学生知道通过检查电路连接情况去排除故障,也知道要去检查电路中各个电器元件是否能正常工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科学探究目标

  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根据科学原理,通过改造简易电路能够制作出“电路检测器”。

  初步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器元件的故障,并想办法排除故障。

  难点:让学生掌握正确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每组2~3个小灯泡、导线若干、电池、电池盒、小灯座、坏的小灯泡、没有剥皮的导线、废电池、形成断路的电池盒、1套做电路检测器的材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谈话:在连接电路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是电路的什么地方出故障了,电路会出什么故障呢?用什么方法去排除这个故障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课题:电路出故障了

  二、探索

  活动一:什么地方出故障了

  1.分析电路什么地方会出故障。

  教师出示“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提问:“电路可能出现什么故障了?”然后各小组开始讨论,请学生把想法填写在表格中。

  2.开展全班讨论,收集学生的想法。

  电路故障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连接的问题,另一类是某个部件出故障了,比如小灯泡的灯丝断了。学生可能首先想到的办法是检查电路:看看电池盒两端弹簧夹上的导线有没有夹紧?电池是否放好了?小灯泡拧紧了吗?如果连接没有问题,而小灯泡仍然不亮,就会进一步考虑是某个元件出了问题。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上。

  活动二:做个电路检测器

  学生列举出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用什么办法来检测有故障的电路?

  这里学生将学习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就是做一个“电路检测器”,体验科学的检测手段将使我们更为迅速地解决问题。

  教师发给学生实验材料,指导学生按教科书中的提示做一个电路检测器;并按照教科书上的方法,先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能正常工作:把两个检测头(也就是原来连接开关两边的导线头)接触一下,看看小灯泡是否亮起来。重点提示学生不能用我们的检测器检测家里用电器的电路。

  活动三: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

  1.发给每组有故障的电路,用电路检测器查找故障产生的'原因。

  2.请每组先预测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再检测,并试着排除故障。

  3.请学生一边检测,一边把检测的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第6页的“电路故障检测记录表”中。

  三、研讨

  1.教师组织各个小组轮流汇报检测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提问:你们小组检测出电路的哪一部分出故障了?怎么知道它有故障的?用什么办法排除的?

  2.加强用电安全教育。

  教师再次强调:电路检测器只能在实验室里检测简易电路,不能用来检测220V的电路。

  四、全课总结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第1课的“关于电的知识”班级记录表,组织全班同学一起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哪些关于电的知识?解决了哪个以前不知道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

  【板书设计】

  电路出故障了

  合理猜测

  小灯泡坏了

  灯座松了,没有连上电路检测器→排除故障→小灯泡被点亮

  电池没电了

  导线坏了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219710067945本课的《学生活动手册》共一项内容,帮助学生检测电路故障时记录检测项目、有无故障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学生首先讨论每一种故障的检测方法,再开始测试,记录测试结果,最后讨论排除故障的方法。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4

  六、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

  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学家获得证据的过程中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意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据。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

  教学难点: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教学准备:记录表,两根木杆,一把木尺,小纸条,一个红圆片(太阳),两个蓝色圆片(星星)。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在自转的同时是不是还围绕太阳公转呢?

  2、思考:怎样知道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

  3、小结:地球的确是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

  二、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

  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

  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

  3、模拟实验。

  (1)谈话: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各不相同,有的离地球近,有的离地球远,如果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那么,天空中的星星的位置就会随着地球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

  (2)模拟实验

  ①讲解:在操场上画一个圆圈,圆圈中放一个红色小圆片,代表太阳;找两个竹竿,上面分别贴上一个蓝色圆片,分别代表星星,其中一颗星星离地球近,一颗星星离地球远;在远处的星星顶竿上挂一木尺,每隔10厘米贴一个记号;然后找一位同学代表地球,背对着圆圈做圆周运动(公转),在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仔细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并做好记录

  ②学生到操场模拟实验。

  ③把两根竹竿放的更远一些,再次观察两颗星的位置变化,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1)当地球公转运动时,星星怎么运动?

  (2)当地球运动到A、B两点时,星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3)当星星离我们更远时,位置又有什么变化?

  (4)从这些现象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5、认识恒星的周年视差

  (1)阅读P85页资料,思考:为什么人们长期未能发现恒星的周年视差?

  (2)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为什么能发现恒星周年视差?

  (3)恒星周年视差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三、整理归纳:

  1、关于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一种?为什么?

  2、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3、小结: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一年为一个周期;在公转的同时还围绕地轴自转,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地球在自转和公转的同时,地轴始终时倾斜不变的。

  板书设计:

  地球在公转吗

  公转周期为一年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1、热起来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

  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

  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准备】

  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小组讨论交流

  (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

  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

  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

  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

  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盖被子-----?

  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

  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

  2、学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5、交流研究方法。

  (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在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方案可能存在不严谨的地方,教师要和孩子们集体研讨,发现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6、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乐于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描述植物的一生。

  教学过程

  1、观察、记录果实的生长变化

  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的探究过程。学生通过对果实的详细观察和记录,知道了果实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并记录了其由小到大的成长历程。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整理这些变化中,明确一种果实的生长周期。

  解剖果实,重在了解果实的内部结构,使学生明确果实的组成,能够区分果实和种子。

  2、植物生长的主要过程

  这是通过一系列探究过程,最后要给予学生的“果实”。学生可以总结实验记录进行概括归纳,可以对照一株完整的植物进行描述,也可以是两者的结合。

  这是一个化零为整的内化过程,应包括种子发芽、叶的生长、花的开放、果实的发育等几个连续的环节。

  描述植物的.一生,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会一种表达形式,即能用文字概括上述几个环节。

  3、植物的一生

  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一年生植物,什么是多年生植物,还要学会比较常见植物的六大组成部分的异同点。

  4、“种”萝卜。

  这是一个趣味的制作活动,需要一定的技能,还需要耐心细致的观察。从萝卜的变化中,感悟到、了解到植物的一些特性。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设计实验,研究水、阳光、空气、温度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认识土壤、水与植物的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认识塑料薄膜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与记录,认识种子的变化,并描述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1、认识种子

  教师把准备好的花生、凤仙花、黄瓜等植物的种子,以及向日葵等少数果实发放给学生。先请学生辨认、区分什么是果实,什么是种子。然后,聚焦种子,比较它们的颜色、大小和形状。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总结,引出要进行实验的内容。

  2、整理与交流

  这是对种植种子过程的'交流。重点应放在“种子是怎样发芽的”上,并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变化过程。

  3、布置课外作业。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每次课结束后都要提醒学生下一步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8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搜集到的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分类。

  2、能独立分析搜集的资料。

  3、能用卡片的形式摘录有关交通发展关键时期的信息。

  4、能用简练的词汇对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标准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告诉其他小组的同学自己获得交通工具发展的信息。

  2、能大胆想象,独立完成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

  3、愿意把自己的设计展示出来,并愿意根据同学的建议进行改进。

  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10种以上的交通工具及其主要用途。

  2、能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并描述其发展史。

  3、能说出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缺点。

  其他目标:

  1、能说出一种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2、能从多角度考虑,选择外出旅行的交通工具。

  教学重点:

  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名称、特点和优点。

  教学难点:

  想象未来交通工具的外形和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电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谁来说说常见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现代化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现代化交通工具的知识。

  (二)授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

  (1)出示古代的交通工具和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挂图。

  (2)请学生认一认哪些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哪些是现代化的工具?

  (3)交通工具的`分类。

  (4)小结: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现代化了。

  2、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交通工具。

  (1)外出旅游如何行走?怎样的工具方便?

  (2)自己设计并画出一个简单的行程图。

  (3)汇报。

  3、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1)教师提出要求。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

  (3)汇报。

  (三)总结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现代化了,刚才同学们想象未来交通工具的外形和特点,我们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学习和探究才刚刚开始,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书籍再,画一幅未来交通工具的想象画。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做模拟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风的成因,锻炼收集资料、制作模型的技能,为单元总目标“编辑科普小报”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共安排五个环节:1.搜集关于描述风的相关资料;2.提出关于风的问题,填入问题银行;3.选择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4.搜集资料,解释风的成因;5.做空气对流实验,模拟风的形成。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验,描述出风形成的原因和正确操作验证“风的成因”的实验。

  教学重点:会做模拟“风的形成”的实验。

  教学难点:通过搜集资料和实验,了解风的成因。

  学习目标:

  1.能说出5个以上合适的词语来描述不同的风。

  2.通过搜集描述风的资料和小组讨论,描述出风形成的成因。

  3.能正确操作模拟“风的'成因”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导入新课,1.视频导入

  播放郑和下西洋视频片段,导入风。风可以帮助船扬帆起航,风还可以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2.春天的花娇艳美丽,春天的草绿意盎然,那么春天的风又是什么样的呢?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春风拂面。环节二:

  风的描述

  1.风是地球上常见的自然现象。所以,我们把它也列入了《气象科普小报》的编辑内内容。你都知道哪些描写风的词语呢?把它记录在你的科学记录本上,记录时间1分钟。

  2.提问:你知道不同季节的风有什么不同吗?能说出5个以上合适的词语来描述不同的风。

  环节三:

  风的形成

  1.友友来到我们的星球上,感受到了风的存在,感到很好奇,一直问个没完。同学们对风肯定也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请把你的问题记录在“问题银行存折”吧。

  2.聚焦问题:风是怎样形成的?

  3.认识风是空气的流动

  (1)讨论:要想明白风是怎样形成的,可以先回顾一下刮风时的各种现象。

  ①刮风时有什么现象?

  ②你能看见红旗在风中瓢动,炊烟被风吹得倾斜,树叶被风刮跑,你也能感到风的吹拂和力量,可是你看得见风吗?这说明风有什么特点?(看不见,流动的……)

  (2)实验:你能利用手头的材料产生风吗?为什么用书扇或者用嘴吹就会有风呢。这说明风是什么?

  (3)小结:通过以上事实可以知道,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4.认识风的成因

  (1)讲述:自然界的风,也是因为空气流动而形成的,那么自然界的空气流动是怎么形成风的呢?让我们通过搜集到的资料来解释。

  (2)通过一个实验来验证风的形成。

  (播放视频)

  所以,风是在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空气流动而产生的。热空气向上流动,受冷后下降,形成了冷热空气的对流。

  (3)通过模型来解释我国冬季北风的形成原因。

  ①提问:冬季的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总是刮北风。你能利用刚刚学过的知识对此做出解释吗?

  ②讲述:用模型解释。

  ③汇报并分析实验结果。以上实验说明,风是在有冷热差别的条件下,空气流动而产生的。

  ④总结:其实,地球上的温差主要与太阳光的照射有关,所以,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量推动地球的大气流动而形成风的。1.学生能提出问题。能够对风提出具有研究意义的问题。

  2.能够通过模拟风形成的实验解释风的成因。

  环节四:

  布置作业1.总结:视频复习本节课。总结。

  2.布置作业:

  (1)做一个实验模拟风的形成,并解释风的成因。

  (2)风是一把双刃剑,风有哪些好处和危害?

  就比如风的种类中包含有“龙卷风”,它威力无穷,甚至可以将人卷上天空,把友友和他的朋友一不小心卷上了云端,他们在云端里有什么奇遇呢,下一期,我们一起漫步云端。学会整理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结论。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0

  教材简析

  《科学家怎样进行探究》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本单元中起总领作用。教材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科学家是怎样进行探究的,这一部分教材提供了一位地质学家的发现所经历的科学探究故事,让学生体验科学家对一个问题所经历的一个完整探究过程;教材第二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回忆在科学课中经历过的活动,通过与故事中科学家经历的科学探究作比较,使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科学课就是在从事科学探究。结合学生特点,我对本课教材作了下整合,把本课内容分为两个内容,通过直接导入学习本课地质学家的发现,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这部分的小结环节,我则导入学生以前学过的探究实验《测量摆的快慢》,巩固学生对科学探究历程的认识;接着提出探究主题—珠穆朗玛峰的山上为什么会有贝壳和鱼类等化石,让学生进行猜想整理,学以致用,再次经历一次科学探究过程。为了在课堂巩固环节达到想对应的效果,可以在课前提前收集学生可能的猜想并准备好相关资料。

  教学目标

  ①通过阅读分析科学家的科学探究实例,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②按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行一次小小的科学探究;

  ③知道科学探究过程中,事实根据和理论依据的获取非常重要;

  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经历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难点: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对信息的发现、获取和处理。

  学习者特征

  学生经历了4年科学课的学习,在4年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获得了较多的信息,有一定的获取、处理、传递、分享信息的能力,但对经历一个完整探究环节稍微欠缺,教师要适当引导。活动安排环环相扣,形成:观察发现—根据自身知识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利用以前的研究成果—提出可能的解释—使用方法、技术收集证据—形成自己的解释—收集新的证据—补充原有的解释—发表研究结果。

  教学策略: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

  整合方式: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提供有关资料、图片,辅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

  教学评价

  方式策略:学生讨论成果汇报、反馈。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开门见山

  引出课题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跟随一位地质学家的脚步进行一次特别的探究并完成这位科学家给我们的任务,有信心吗?

  开门见山,问题激励学生。

  二、运用探究方法:学习地质学家的发现真实事例

  1、阅读。

  2、阅读并思考,回答。

  3、思考、讨论、交流

  4、分享想法。

  1、谈话:教材上有一则地质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真实小故事,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进行阅读,想想这位地质学家是怎么样解决疑惑的。(ppt示教材后面问题。)

  2、组织阅读、思考:文中的地质学家是怎样解答疑惑的?

  3、讨论、交流:每个环节中,地质学家主要做了什么活动?

  (1)科学家发现了什么?提出了什么问题?

  (板书:提出问题:杉树林大面积死亡?)

  (2)开始,科学家是怎样考虑的?

  (板书:作出猜想:①同时死亡?②火山活动?③枯萎病?④海水?)

  (3)科学家获得了哪些重要的证据和信息?(板书:收集、分析证据)(实验法、现场考察)

  新的猜想:300年前发生地震?

  (4)在获得初步证据之后,地质学家为什么要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文章?(与人分享交流,获得更多的支持)

  (过渡:想想:科学家为了收集证据运用了哪些方法?)

  (板书:再次收集、分析证据 现场考察、记录交流)

  (5)科学家的最后的探究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板书:得出结论。地震)

  (6)地质学家的这项研究有什么意义?

  4.小结:

  (1):谈话:还记得我们五年级做摆的实验吗?我们当时是怎么探究的?

  (2):在科学课中,我们用探究的方法学习科学,而科学家也用探究的方法解决科学问题。我们曾经经历过的科学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相比,有什么异同吗?

  (3)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有哪些?

  在讨论交流教材一系列的问题中,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历程。

  三、课堂巩固

  1、观察、回答。

  2、带着兴奋提出问题。

  3、畅谈看法。

  4、阅读、整理。

  5、畅谈、展示看法。

  6、归纳小结。

  1、谈话:同学们,老师前段时间看到了这么一则信息(出示图片),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知识?

  2、提出问题:正因为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峰,有许多人想研究它,征服它。一次,几名科学考察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就在他们欣喜若狂的时候,一名队员发现,在山体上有大量的贝壳和鱼类化石。假如你是考察队中的一员,面对这一发现,你会怎么想?(科考队员提出一个疑问:这么高的山上怎么会有贝壳和鱼类化石这些海洋里才有的东西呢?)

  3、作出猜想:同学们,你们可以在小组间交流猜想,并谈谈为了证明你的猜想,你们准备怎样收集证据。

  (另一名科考队员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这里曾经会不会是海洋?)

  【4、收集、分析证据:同学们可以带着你们的猜测,一起阅读小资料。(带着这一猜想,科考队员们下了山。他们分头行动进行研究。有的翻阅书籍,查找关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史料记载;有的勘察地质特征,研究地壳运动。)

  5、得出结论:谈谈你的看法。(展示、评价)(终于,他们发现,其实地壳分为几个板块,每个板块都在缓慢移动。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垄起而形成的。经历了2000万年,这里从海洋变成了最高的山脉,而且还在缓慢地“长高”。)】

  6、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探究发现是否也跟科考队员一样呢?(展示记录单、评价)

  学以致用,通过事例,让孩子运用课堂所学的探究方法,经历一次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究历程,并在这过程中,锻炼孩子对信息的发现、获取和处理能力。

  四、课堂总结

  畅谈想法。

  谈话1:同学们,你们的发现跟这几位科考队员的发现是多么新奇啊!在发现过程中,你们都经历了哪些必要的过程呢)?(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 3.收集、分析证据4.得出结论)

  谈话2:说一说你在这节课的收获。

  引导学生课后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探究。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1

  教学要点:

  初步尝试猜想与假设,了解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教学目标:

  1、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想与想象。

  2、能说出自己猜想的依据,初步了解科学家猜想的有效途径,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3、培养学生敢于猜想和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头脑风暴活动。

  教学过程

  1、大胆猜想

  同学们,在生活中充满着神奇的科学奥秘,人们总喜欢问个为什么,并力求寻找到正确的答案。现在老师这有一些有趣的问题,你们想猜猜看吗?(想)课件出示问题与画面,学生猜想。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提问题,另一组则对这些问题进行猜想。我们看一看哪一组做的最棒。(游戏活动)

  2、讨论猜想的依据

  在猜想与假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对问题起因的猜想,还是对问题结果的猜想,以及对过程的猜想,人们都是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出不同程度的说明和解释。通过刚才的.猜想,同学们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并说一说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

  3、阅读科学家猜想的途径

  阅读《海洋变成了高山》。

  全班交流科学家猜想的途径以及自己的收获。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2

  认知目标:

  1、在交流有关太阳的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想法;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2、在搜集及交流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3、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

  拓展性目标:

  学生来创作有关太阳的科幻小说或科学童话。

  活动准备:

  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来研究太阳的奥秘。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导入:关于太阳的知识我们了解多少?

  1、说一说:对太阳的认识。

  2、交流:对太阳的认识。

  3、选代表以各自喜欢的方式向全班进行汇报交流,其他同学做好记录。

  小结:根据学生说的情况小结。

  活动二:

  1、提出问题:关于太阳,那么还想知道什么?

  (1)把它写在纸条上呈现出来;

  (2)对所有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进行归类;

  (3)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再进行研究。(研究相同问题的同学为合作小组)

  2、制定研究计划

  根据所选定的问题,制定研究方案,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

  3、实施探究活动

  按照各组的计划进行活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4、考与结论

  各小组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5、表达与交流

  (1)小组汇报各自的研究成果,并做好记录。

  (2)用各自擅长的方式进行总结。

  (3)提出新的问题:现在我们对太阳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再次进行汇报。

  6、对搜集信息资料的方法进行总结交流。

  自由活动:

  1、提出问题:如何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来呢?

  让学生自由选择方式,如做手抄报、剪贴报、图片展等。

  2、评价:

  从我学到的知识、学习的方法、表达与交流方面学生进行自评。

  拓展活动:

  学生来创作有关太阳的科幻小说或科学童话。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3

  课时1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导体与绝缘体》是全国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五课,本单元利用导线、灯泡、电池等电器元件和许多有趣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电的初步概念。本课分为两部分:一、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二、教室里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教材以检测一块橡皮作为研究的开始,目的在于引出后面的探究活动——检测20余种材料的导电性。通过实验发现规律,总结出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

  在前几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并且在生活中,学生已经获得了相关经验,把不同的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时,情况是不一样的。本课希望学生将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要求,另外,在讨论“如何检测橡皮的导电性”活动中,将帮助学生形成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这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有一定意义的。

  目标与重难点科学概念:

  1、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

  过程与方法:

  1、讨论制定科学规范的检测橡皮导电性的研究计划。

  2、检测身边材料的导电性,对实验现象进行归纳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

  2、培养归纳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学会检测物体导电性的方法,建立导体和绝缘体概念的正确认识。

  教学难点:讨论制定检测橡皮导电性的研究计划

  教学准备学生:每组一套材料,包括装有发光二极管的电路检测器,记录单,盘子,木片,塑料片,陶瓷,石头,纸板,橡皮,丝绸,海绵,回形针,旧版1角、5角、1元硬币,玻璃,干毛巾,湿毛巾,磁铁,导线等待测材料。

  老师:简单电路,学生材料一套,卡纸板贴。

  过程设计一、课前诊学

  出示一个简单电路

  1、如果电路中的导线坏了,你书包里有哪些物体可以代替导线,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2、还有哪些物体是不能代替导线的,你的理由是什么?

  预设:因为……是导体,……是绝缘体。

  3、你认为什么叫导体?什么叫绝缘体?

  板书:导体绝缘体

  二、课中导学

  【制定计划】1、要想知道我们的猜测正确与否,应该怎么做?

  以一块橡皮为例,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如何检测,再与组员讨论,全组达成共识后举手示意。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个人汇报,小组补充,教师注意重点引导以下问题并及时追问为什么:

  (1)在检测前要先让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确保小灯泡能发光

  (2)检测后要交换检测方向,重复检测

  (3)检测后整理材料,及时记录

  4、出示微视频教学:如何检测材料的导电性

  【探究实验】任务一:检测一块橡皮的导电性

  任务二:检测书包里物品的导电性

  任务三:检测老师提供材料的导电性

  任务四:检测教室里其他材料的导电性

  PPT出示:

  记录单第小组物体名称预测检测1检测2检测结果容易导电部分导电不容易导电橡皮钢笔回形针……其他发现

  【汇报交流】1、学生汇报结果,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光,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在实验过程中还有哪些发现。

  2、PPT出示汇报格式汇报格式:

  我们发现……能使小灯泡发光,……不能使小灯泡发光。

  我同意……的说法,另外我们还有补充……

  我不同意……的说法,因为我观察到……预设:

  (1)木片、塑料片、石头等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

  (2)钢尺、回形针、硬币等金属材质的物体能使小灯泡发光。

  (3)学生原来可能认为磁铁能导电,实验后发现磁铁不能导电。

  (4)某些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导电,如干毛巾不能导电,而湿毛巾可以导电,而且湿度越大,小灯泡越亮。

  (5)有些物体构成复杂,如铅笔、卷笔刀等,其中一部分能导电,一部分不能导电。小结:我们把像铜丝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三、课后拓学

  1、人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出示一个插头,提问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引导学生明白,导体可以把电流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在使用电器时我们要注意用电安全。设计意图用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书包里及身边能导电的材料,能够使本节课的材料更加丰富,后面的研讨活动更加饱满。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可以促进组内的有效研讨。

  这部分的设计是指向学习目标的,讨论制定科学规范的.检测橡皮导电性的研究计划是本课的难点,重点解决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能让后续的探究活动顺利展开。

  微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掌握检测方法,减少文字的阅读,让课堂更高效。

  探究实验有四个任务,任务设置有一定的梯度,材料逐渐丰富和复杂,每一个任务完成后,学生头脑中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都会有新的认识。

  提示里重点提到测完一种材料再预测下一种,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规律,减少预测出错的次数。

  修改了书本上的记录单,让学生记录起来更方便,学生碰到结构复杂的材料,不知该如何归类,所以特地增加了部分导电一栏。学生做完实验后将材料名称板贴在黑板上,呈现实验结果能帮助学生分析现象,总结规律。

  本课没有限制实验材料,学生自己找来的材料五花八门,丰富的材料能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饱满度,也让探究实验有一定的层次性,学生更容易总结实验规律,另外,老师提供了一些有争议的材料,如磁铁,湿毛巾等,可以纠正学生前概念中的错误观点,让学生在研讨过程中更有话说。

  升级到情感态度层面,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作业设计课后用电路检测器再去检测更多的材料的导电性

  板书设计导体与绝缘体

  容易导电部分导电不容易导电

  钢尺回形针铅笔 卷笔刀木片 塑料片 陶瓷

  旧版1角 5角石头 纸板 橡皮 丝绸 海绵 玻璃

  1元硬币 钢笔干毛巾 磁铁……

  湿毛巾……

  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分为诊学、导学、拓学三部分。

  一、课前诊学:利用生活情境导入,能了解学生前概念中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二、课中导学:本课设置了有一定层次的四个任务,任务难度逐渐升级,学生在不断的预测、检测、再预测过程中,修正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学习目标同时又指向学习目标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地告诉学生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不如学生自己实验总结出来印象更深刻。在实验前,很多学生认为导体是能导电的,绝缘体是不能导电的,然而实验中碰到干毛巾和湿毛巾这样的材料,那么毛巾到底是导体和绝缘体呢?学生产生了疑惑,同时也得到了新的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了这样的体验后,老师在进行概念总结时提出容易导电的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是绝缘体,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了。

  三、课后拓学:人是导体吗?学生知道人会触电,应该是导体,但是用手接入简单电路中,小灯泡又是不亮的,此时学生又产生了新的疑惑,但是在了解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后,学生自己也能够解释。另外,设计中还涉及到了安全用电的内容,情感态度上能达成老师想要的目标。在作业设计上,有了课堂的学习范例,学生在课后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更多的探索活动,也是指向并为目标服务的。

  本课的开放性的实验材料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了课堂主体的转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4

  一、 教学内容:

  河北人民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十五课。

  二、 教材和学情分析

  本课继续引领学生探究自然力量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欣赏自然的奇美。在我国的大江南北,相继发现了多处奇妙无比的溶洞景观。凡亲自去溶洞游览过的人,无不被溶洞中主要由钟乳石演绎的巧夺天工的奇美景色所征服。教材以众所周知的桂林山水为切入点,用简练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岩溶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配合插图提出了“你知道溶洞里的钟乳石是怎么形成的吗?”这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五年级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特别强,他们经过之前的学习,已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动手实验的能力。而且生活常识也让他们对一些现象有所了解,因此有利于他们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去探究事物的本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通过观看钟乳石的有关图片、视频资料提出关于钟乳石成因的各种假设。

  2、 能设计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推测钟乳石形成的原因与过程。

  2、能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用优美的语言赞美钟乳石构成的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景象。

  2、能对自制钟乳石实验坚持做长期的观察和记录。

  四、材料准备:

  石灰石、稀盐酸、滴管、盘子、尽可能丰富的钟乳石图片、视频资料。烧杯、玻璃瓶、碟子、曲别针、线绳、苏打晶体、蒸馏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导语:我们的家乡辽宁,是全国闻名的'旅游大省,其中尤其是以全国、乃至亚洲闻名的“本溪水洞”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游览本溪水洞。

  教师播放视频资料

  画外音:

  本溪水洞是四、五百万年前因地壳变迁而生成的大型充水溶洞,位于本溪县境内,距本溪市区东三十五公里的太子河畔。洞口在太子河岸畔,洞口座南面北,依山傍水,高七米,宽二十五米,呈半月形。在洞口上端的悬崖峭壁上,刻有xxx手书的“本溪水洞”四个大字。进洞口,是一座高、宽各二十多米,长五十多米的“迎客厅”,也是我们祖先三千多年前居住过的遗址。大厅向右,有旱洞长三百米,高低错落,曲折迷离,古井、龙潭、百步池等诸多景观,令游人遐想联翩,流连忘返。大厅正面,是通往水洞的码头,千余平方米水面停泊游船四十余艘,宛如一幽静别致的“港湾”,千余平方米的水面,灯光所及,水中游船、洞中石景倒映其中,使人如入仙境。从护岸石阶拾级而下,通过长廊从码头上船,即可畅游水洞。水洞内深邃广阔,全长二千八百米,面积三万六千平米,空间四

  十余万立方米。最开阔处高三十八米,宽五十米,长八十米。洞中水每昼夜最大流量二万余吨,水深最深处七米,河道曲折,清澈见底,故名“九曲银河”。银河两岸石笋林立,千姿百态、光怪陆离;洞顶穹庐钟乳高悬,神趣盎然,晶莹斑斓,六十多处景点各具特色,琳琅满目。新开发的“源头天池”、“玉女宫”等500米暗河景观别有天地,神幻莫测。洞内空气畅通,常年恒温摄氏10度,四季如春。泛舟其中,如临仙境,被中外游人誉为“北国一宝”,“天下奇观”,“亚洲一流”,“世界罕见”。洞外盘绕山腰的古式回廊,别具风韵的人工湖和水榭亭台,使水洞的内外景观相得益彰。站在洞口远望,对面山崖上大型摩崖石刻—观音造像,如从天际而来。太子河上漂流体验冒险的乐趣,池边垂钓领略渔人野趣。本溪水洞一年四季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让您领略燕东圣境的神韵,体会北国风光的风骨。

  二、主体参与,动手实践

  1、语言描述

  资料片我们看完了,谈谈你对钟乳石的印象?

  2、猜测钟乳石的形成

  你知道溶洞里的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吗?

  教师适当提示:

  钟乳石主要形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靠什么力量形成的?在短时间里能形成吗?

  3、指导实验

  (1)选择一块石灰岩

  (2)用滴管将稀盐酸滴在石灰岩上。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4)滴稀盐酸时要注意安全。

  (5)观察岩石滴酸后的变化时,不要用手去摸。

  4、汇报实验结果

  谁能把刚才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汇报给大家。

  交流时要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汇报实验中看到的现象交流时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并和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实施过程:

  1、首先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搜集查阅有关钟乳石的材料,动员学生将家中可能保存着的钟乳石收集一些。

  2、在对钟乳石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感知,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适时就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让学生注意小鼠标的几点提示。

  3.在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相关经验后,让学生大胆做出自己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测。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猜测和猜测的理由都记录下来,这一环节强调是要进行有根据的猜测。对学生的要求不要太高,学生只要有自己的猜测,有自己的猜测依据即可。

  4.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时,启发学生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通过比较发现哪个同学的猜测更有道理。

  5、自制钟乳石

  (1)、自然界中钟乳石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很难看到钟乳石的形成过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2)、提示实验过程。

  (3)、教师展示提前一周的实验装置,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按教师的提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准备进行长时间的观察。

  自己设计记录表,将实验结果用条形图画下来。

  结合自己的实验装置,观察教师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4)、解释观察到的现象:钟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实施过程:

  1、由于本活动需要时间较长,不可能在当堂完成,为此,在上一活动进行到适当时候,出示教师的实验装置,既可以调动学生亲自完成这一实验的兴趣,又可以据此完成对钟乳石形成原因的推断。

  2、对于实验的具体操作,在调动起学生参与实验积极性的基础上,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让学生自己对照教材实验问题可能不大。

  3、由于本单元学生已经做了多次模拟实验,这时有必要指导学生对模拟实验的原理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能自觉的将实验过程和现象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

  4.组织学生讨论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坚持做长期的观察和记录。

  5.当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模拟实验的理解更理性,自己掌握的资料更丰富之后,再提出自己的推断便不再困难了,安排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并将其与自己的推断相对照,相信学生会初步了解钟乳石的形成问题。

  6、阅读科学在线,验证自己的推断。

  三、拓展活动,激情导行。

  1、继续观察自己的实验现象,并随时做好记录。

  2、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节假日,到本溪或其他有溶洞的地区旅游,感受钟乳石、石笋、石柱等自然景观。

  3、写一首小诗或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评价建议:

  本课结束时,就学生对模拟实验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从本单元做过的模拟实验中选择一个最熟悉的进行分析。主人时,让学生填写下表:

  对模拟实验的分析

  我们要发现的是什么

  我们要模拟的条件和环境是什么

  我们用什么来模拟

  我们怎样控制实验

  我们怎样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评价意见

  [整体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关于钟乳石形成的原因的猜测和模拟实验等探究活动,初步认识流水的侵蚀作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在认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欣赏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活动1“猜测钟乳石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开发的思维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始终贯穿“猜测要有根据”的思路。

  活动2“自制钟乳石”是延续上一活动的动手活动,希望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进一步完善关于钟乳石形成原因的猜测活动。

  拓展活动“撰写赞美钟乳石的小诗”是一次欣赏美的体验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下册科学教学设计15

  【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五下《生物与环境》单元的第6课,要达成的学段目标是:12.2-1说出不同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动物维持生命需要消耗这些食物而获得能量;12.2-2说出常见植物和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植物、动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非生物环境,但少有学生系统地认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生物环境。在此背景下,本课引领学生通过分析某一区域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可能就是其他动物或者植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初步的生物群落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

  本课基于学生前概念,围绕“能量流动的方向”,以食物链为主题,采用交流研讨的方式开展套筒活动,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也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生存不仅与周围非生物环境有关,还与周围其他生物环境有关。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四年级《呼吸与消化》单元的学习已认识到食物中存在营养,所以本课的学习起点是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营养(能量),摄入食物可以储备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其中就体现着食物中能量的流向问题。在学能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于事实证据和知识储备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的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动植物所需的能量(养料)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模型”的观察、分析与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科学态度目标

  能正确认识动物间的食物关系,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保护一种动植就是保护很多种动植物。

  2.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领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科学概念。

  难点:引领学生在建构食物链概念时要从植物开始,明白箭头指向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表面贴有动物卡片的圆环。

  学生:为每小组准备贴有四种生物的四个套筒、导学单。

  【教学过程】

  一、聚焦:能量是生物生存的基础

  1.观察发现绿豆苗圃中的生物。

  教师出示图片:绿豆苗植株的局部图和周边环境图。

  提问:仔细观察绿豆苗圃,都有哪些动物?

  预设:在绿豆苗圃里发现了蚯蚓、瓢虫、蜗牛、蜘蛛、鸟等。

  提示:有些小动物可能躲在植物丛中,我们没看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留下的活动痕迹,来推测生活在这里的动物。

  预测:毛毛虫、蚜虫等。

  2.研讨绿豆苗圃中绿豆苗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1)绿豆苗与周围的生物有什么关系呢?请举例说明。

  (2)在绿豆苗丛发现的动物中,哪些动物会吃绿豆苗?它们又会被谁吃掉?

  (3)以蚜虫为例,蚜虫能从绿豆苗那里获得什么?蚜虫又会被瓢虫吃掉,为什么?

  小结:食物是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动物通过食物而获得能量。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绿豆苗圃中的生物和讨论生物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绿豆苗的生长离不开周围的生物环境,为下一节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做知识储备。讨论“哪些动物会吃绿豆苗?它们又会被谁吃掉?”,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动物为生存而吃食其他生物的理解,避免学生对不同动物产生好恶心理。

  二、探索:食物链是流淌着的能量

  (一)探讨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1.借助套筒研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材料:四个大小不同的套筒,从小到大依次贴上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

  要求:将这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用套筒表示出来,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用“文字”和“→”表示这四种食物关系,你会怎么表示?理由是什么?

  2.学生活动(约8分钟)。

  3.学生汇报。

  (1)你是怎么用套筒表示这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理由是什么?

  (2)用“文字”和“→”表示这四种食物关系,写在磁铁纸上,汇报时黏贴

  在黑板)。

  预测:

  套筒连接方法

  这样连接的理由

  食物关系式

  方法一:最厉害的动物在最上面。

  蜘蛛体型最大,瓢虫其次,蚜虫体型最小,绿豆芽是植物。体型大的动物一般比较厉害,会吃比它小的动物,而蚜虫是吃植物的。

  蜘蛛瓢虫蚜虫绿豆苗

  方法二:最厉害的动物放在最下面。

  绿豆苗被蚜虫吃,绿豆苗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蚜虫;蚜虫被瓢虫吃,蚜虫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瓢虫;瓢虫被蜘蛛吃,瓢虫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蜘蛛。

  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

  设计意图:通过本活动,让学生知道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进行能量的流动,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铺垫。

  (二)自主建构“食物链”

  1.概括食物关系。

  (1)通过同学们对四种生物的关系描述,可以概括出两种表达式:

  谁吃谁:蜘蛛吃瓢虫,瓢虫吃蚜虫,蚜虫吃绿豆苗。

  蜘蛛←瓢虫←蚜虫←绿豆

  谁被谁吃:绿豆苗被蚜虫吃,蚜虫被瓢虫吃,瓢虫被蜘蛛吃。

  绿豆→蚜虫→瓢虫→蜘蛛

  (2)思考:哪一种说法最符合食物关系的本质?

  2.描述食物链。

  为了更好地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科学家们的想法和你们一样,从“营养”流动的角度来描述,就是:绿豆植株中的营养流给了蚜虫,蚜虫的营养流给了瓢虫,瓢虫的营养留给了蜘蛛。可以用箭头“”表示营养(能量)的流动过程。

  教师板书:绿豆蚜虫瓢虫蜘蛛

  定义: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摄食的关系(包括捕食和寄生)所形成的一种联系称为“食物链”。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能量的流动过程,告诉学生“食物链”概念,引导学生形成认识: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吃掉,就相当于给这种生物提供了能量,能量依次传递。

  3.探讨食物链的特点。

  (1)探讨绿豆苗圃可能存在着的食物链。

  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在这片绿豆苗圃内还生活着蚯蚓、青蛙、小鸟。这些生物之间又存在哪些食物关系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用箭头表示吃与被吃的关系,画出食物链。

  (2)汇总食物链。

  请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食物链,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如果有不一样的,等他汇报完毕后再进行补充。

  (3)交流食物链的特点。

  请大家观察这些食物链,思考:这么多食物链之间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小结: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开始于植物,流向较凶猛的动物。

  设计意图:增加三种动物,让学生认识到让这些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变得更复杂,为研究更多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即食物网的引出)做好铺垫。通过让学生发现不同食物链之间存在的共同点,总结出能量流动的方向都是从低级的植物开始,流向最高级的肉食动物。

  (三)自主建构“食物网”

  1.画“食物网”。

  (1)要求:从绿豆苗与周围生物的食物关系找出更多的食物链;以小组为单位,在记录单上用箭头表示绿豆苗与周围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温馨提示:如果两种生物间已有箭头连接,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再画箭头;不清楚的食物关系可参考导学单上的“信息锁定”栏目。

  (3)学生活动成果展示,集体修正。

  2.交流“食物网”。

  讨论:仅仅这么几种生物之间竟然存在着这么复杂的食物关系。

  小结: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我们把这样的食物关系网叫做食物网。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更多食物链的方式,让学生感知食物链的纵横交织,从而对食物网有更具体、直观的认识。

  三、研讨:生物间的依存关系

  在“食物网”中,如果一种生物数量减少了或者消失了,会发生什么情况?

  预设:如果瓢虫数量减少,蚜虫因减少天敌会大量繁殖,绿豆苗会大量减少。以瓢虫为食的动物在短时间内不会减少,毕竟它们的食物来源比较多。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基于当前对食物链、食物网的认识进行合理的推理,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能力。同时,学生也认识到掌握科学知识后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拓展:模拟食物网,体验生物间的依存关系

  1.游戏规则:一个小组拿着一个塑料圆环代替某一生物,两名观察者拿着彩线去穿过相关的塑料圆环,表示食物关系,一种颜色的线代表一条食物链;小组放掉塑料圆环,表示这一生物的减少或灭绝。

  2.游戏步骤:

  第1步:确定扮演角色,思考“自己能吃谁,自己又会被谁吃”。

  第2步:基于食物关系,观察者用线连接构建“食物网”。

  第3步:模拟物种数量减少或灭绝,分析对其他生物生存、对食物网稳定性的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在食物网内一种生物的生存状况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最终影响整个食物网的稳定性。

  【板书设计】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绿豆蚜虫瓢虫蜘蛛

  食物网:

  【活动手册说明】

  本课要求学生分两步进行记录。第一步,要求学生在课前的实践观察活动中,将绿豆苗周围的生物记录在圆圈内。第二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基于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用画箭头表示谁被谁吃的食物关系。

  导学单活动二:寻找更多的食物链锁定信息蚜虫是一类植食性昆虫,通常以新鲜植物的汁液为食物。由于蚜虫的个体非常小,通常不会被鸟类发现,但是遇到像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小动物,就容易成为它们的腹中餐。

  绝大部分青蛙是肉食动物,由于青蛙只能看见会移动的动物,所以它酷爱吃会飞的小昆虫,如瓢虫、苍蝇、蚊子等。青蛙对地上爬行的蚯蚓也不会放过。麻雀的食物和青蛙一样,所以麻雀和青蛙是竞争关系。

  我们日常见到的蜘蛛绝大多数为结网性蜘蛛,是肉食动物,通常以黏贴在其网上的小昆虫为食,如苍蝇、蚊子、瓢虫、蝴蝶等。当蜘蛛遇到比它个体大的飞鸟,就只能成为鸟的美食了。

  蚯蚓的食物很特别,它主要吃腐烂的植物,包括腐烂植物的根、茎、叶,还吃动物的排泄物;蚯蚓不会吃新鲜、没有腐烂的食物。所以,人们都称蚯蚓是大自然的清洁工,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用“→”表示各种生物的食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