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1
课前谈话:
听说咱们班有很多爱听故事的同学,谁喜欢听故事?你喜欢吗?你呢?看来我们都是知音呀。那太好了,今天我就投大家所好讲个故事。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或幻灯内容导入)
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位年轻的母亲因生活所迫,肩负起了照顾婆婆和孩子的重任。她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做事,打理家里的一切,虽然艰辛,但她无怨。她每天晚上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的婆婆端洗脚水,帮婆婆洗脚,这俨然已成为一道温馨而又特殊的风景。
有一天,这位母亲为婆婆洗完脚回房间时看到自己的儿子晃晃悠悠地端来一盆水,她感到很非常惊讶。这时,她的孩子用稚嫩的声音认真地说:“妈妈,洗脚。”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心里暖烘烘的,感动地泪流满面。多懂事的孩子呀,原来她为婆婆洗脚的这一幕,已深烙孩子心中。听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这真是个感人的故事──是呀,你懂得用心去聆听故事。这位妈妈真孝顺──你打心眼儿里钦佩她。妈妈和孩子都很孝顺──妈妈为婆婆洗脚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了孩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受妈妈的感染,将心比心,学会了孝顺自己的妈妈。今天的课文,也讲述了两个感人的故事,请看我写课题──(板书:将心比心)然后请生读课题。
2、你们手中拿的就是这篇文章。课堂中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出示:现在请自由读课文三分钟,在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完后告诉老师和同学你知道了什么)
3、把你认为最难的地方找出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并正音)
4、读的不错了,现在老师想听你们说说,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⑴ 例如:我知道了一位阿姨帮助“我”的奶奶推门的事。(对,这是你说的这件事是不是这个意思?)(板书:帮助推门)
⑵ 例如:母亲打针,护士扎了好几针才扎准,母亲没有责备护士。(你是要告诉大家这位母亲能──板书:理解过失)
⑶ 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心里有什么感受?(文中有个词你能说出来吗)
三、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温暖)你说的正是我想的。如果你亲身经历着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感到暖暖的对吗?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边默读边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
让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1、句子:“有一次她去商店……松手”
⑴ 说说为什么温暖了你的心?
生说:这位阿姨很善良,温暖了我的心。
师:哪些字词能让你感到阿姨的善良?
推着沉重的大门:为什么?如果不一直拉着会有什么后果?
⑵ 她帮助的是她的亲人和朋友吗?如果你是老奶奶,你心里会怎么想?(学生畅谈到的“真诚帮助,善良”等等中,教师有意提升一下“陌生人”。(面对这样的一位素不相识的陌生人,阿姨也能耐心与真诚地帮助。)
⑶ 朗读:
读出暖暖的感觉。(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2、句子:“阿姨对老奶奶的话。”
学生自由谈体会。
(是呀,阿姨的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的老母亲,这种纯洁的爱,令你沉浸在温暖之中是吗?)
第二件事:哪些地方让你有了温暖的感觉?
⑴ “一天……涌到嘴边的话”
① 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到温暖?
② 如果你遇到了这样被扎了两针的情况,你会怎么样?
③ 因疼痛而痛哭,埋怨或是责备,但母亲为什么还那么“平静”,难道不疼,你猜猜他当时怎么想?(顺学生的话随机:从哪里看出母亲的敏感、关爱理解别人的心?)
⑵ “只见……果然成功了”(出示:不要紧,再来一次。)
① “不要紧,再来一次”这简短的一句话,是简简单单就能说的出口的吗?为什么让你感到不简单?(已经打了两针了,而且还起了青包,当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
② 引读:
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却没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
当母亲的手被扎的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
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年轻护士是个新手,有可能面临第三次的失败,她同样鼓励着──
如果我就是母亲,我会这么说──“不要紧,再来一次。”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说──(引言:
啊,这是宽慰的说,鼓励的,耐心的……)
③ 你认识到了吗?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⑶ “母亲拉着……这段最后”
① 为什么你的心感到暖暖的?(文章已经是第二次出现”平静”这个词了,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平静这个词,你体会到母亲对一个孩子的什么感情?)(爱孩子,想着自己的孩子,心里装的都是孩子、关心、无私。)
② 现在我的心情是温暖的是幸福的,一开始我的心情就这样吗?(不是。原来是抱怨的。)练笔:原来想责怪护士的我,因为母亲的话语,而感到温暖和幸福。将心比心,激动地想:……
(例:母亲的角度:母亲太爱我了,真是我的好母亲;我自省的角度:我为什么就不能像母亲一样体谅别人呢?我太小气了。道理的角度:人与人之间一定要宽容对待,学会理解。只要我们将心比心,才会获得快乐与幸福。)
四、拓展空间,升华情感
过渡:同学们,这一撇一捺的“人”字本就相互支撑。生活中,我们用理解、宽容与关爱对待一个个陌生人的事例比比皆是。一段默默地祝福,一句轻轻的问候,一次紧紧地依偎,一声深深的安慰。都是“将心比心”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阿姨和母亲这样想:
1、阿姨对奶奶的话。(“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2、妈妈对护士的话。(“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3、我们如果理解了阿姨和母亲的话,肯定也会这样想着: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男孩子把这句话发自肺腑地对女孩子说──
女孩子请把这句话献给男孩子──
让我们真心实意地告诉所有人──
五、回归文本,自然拓展
1、(板画出心,三十秒钟沉浸)课文学完了,我们的心中一定不会是空荡荡的。这就是我们每位同学的一颗滚烫的心,为了勉励自己,应该在自己心中装入一个份量最重的词,你会装入什么词?
2、学生回答,逐一板书:
(帮助、关心、宽容、理解、信任、鼓励、支持、尊重……)
3、结课:
孩子们,让我们彼此接纳、将心比心,享受爱与被爱的快乐与幸福吧!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目标:
1、能进入角色品读剧本第二幕,为课后表演做好准备。
2、感悟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积累词句,丰厚学生的语文底蕴。
教学重难点:
进入角色品读课文,说好台词。
教学准备:
1、练读第二幕。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课前板书:21 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剧本《负荆请罪》,初读了剧本,我们知道这个剧本主要讲的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学习了剧本的第一幕,廉颇和蔺相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随机板书:一心为国。
这里有一幅对联,说的就是他们的事情,读:廉颇扬威盛气凌人,相如忍辱顾全大局,将相不和。
2、小结过渡:廉颇和蔺相如是水火不容、誓不两立,那么后来他们又是怎样成为志同道合、同心协力、合力卫国的亲密朋友的呢?这堂课我们就来读读剧本的第二幕,说好剧本第二幕的台词。
二、角色品读
1、通读第二幕:学习第一幕时,我们体会到了读好剧本说好台词的两个要求:一是要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一是要注意方括号背景的提示,小括号动作、神情的提示,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现在请大家运用这样的方法读好剧本的第二幕,说好第二幕的台词。
2、指导朗读第一个片断
出示文本:
〔幕启。几天以后。蔺相如在客厅踱步。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
韩 勃 (紧张地)大人!大人!
蔺相如 什么事?
韩 勃 廉将军来了!
蔺相如 (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
韩 勃 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蔺相如 快请廉将军进来!
韩 勃 是!
教学思路:
(1)过渡:这是第二幕剧本开始的一个片断,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体会一下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试着用朗读表现出这种变化。
(2)请两位同学说一说这个片断的台词。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你能不能听出韩勃和蔺相如的内心的变化。
要求:人物的姓名、方括号和小括号里的内容都不读,直接说台词。(下同)
(3)品读韩勃的台词
引导:
你觉得韩勃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
点拨要点:
①大人!大人!
第一层:韩勃看到廉颇上门了,心里会怎样想?(上门寻事,点:读书如果能注意前后联系起来看,就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想到了这些,韩勃能不紧张吗?谁再来说说这句话?
第二层:联系方括号中韩勃匆匆,老师描述:韩勃说这句话时,是急匆匆地,也可能是一路小跑了,他一边跑一边喊,那是一声比一声近,一声比一声高,谁会喊?
②廉将军来了!
还在紧张之中。
③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紧张之中还有什么?
④是
(韩勃这句话怎么读呢?我们等说好了蔺相如的话再来看)
韩勃能领会蔺相如的意图吗?(联系第一幕,多元解读,肯定学生联系上下文的读书方法)根据学生的理解,给这句话加提示语。
(4)品读蔺相如的台词
引导:
你觉得蔺相如的内心先后是怎样变化的?
点拨要点:
①什么事?
其一:联系蔺相如的身份说:蔺相如是文人,慢条斯理。
其二:联系蔺相如的`经历说:想当年,完璧归赵、渑池相会,面对凶残的秦王,蔺相如生死不顾,勇斗秦王,那是何等的壮烈,现如今,一个门客的紧张他会放在心上吗?
②(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
看脸上有没有奇怪的表情,同座位互读互看脸上有没有奇怪的表情。
③快请廉将军进来!
蔺相如知道廉颇来干什么吗?态度怎样?为什么要热情主动?
设难:我有点想不通,在这之前,廉颇是三番五次地挡道,还侮辱蔺相如,蔺相如这么做不是太没有骨气了吗?为什么不趁这个机会好好羞辱廉颇一番呢?
从这句台词可以体会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不计前嫌,宽容大度,一心为国,心胸宽广)随机板书:宽容大度,点蔺相如宽容大度是为了什么?为国而宽容大度,为国家而热情迎接廉颇。
(5)总结读书要领。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应该能体会到,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不仅要注意小括号、方括号里面背景、动作、神情的提示,还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注意说话人的经历,体会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如果没有动作、神情的提示,你还可以补充出动作、神情的提示。
(6)自由练读。
(7)男女生分角色读。
3、运用学法品学剧本后面内容
教学思路:
(1)运用读法,自主试读,
读好了这个片断,读好剧本后面的内容就容易了。下面请大家运用读好剧本说好台词的方法,读读剧本后面的内容,说说后面的台词,请大家一边读一边动笔给没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添上小括号和提示语。即使有小括号和提示语的地方,你也可以写出你自己的理解、感受。
(2)交流品评,随机点拨,练读句子。
引导语:刚才你写了些什么呢?能告诉我们吗?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点拨要点:
①哎呀,廉将军,您这是
破折号表示语气的延长,表现吃惊。
②蔺大人,请你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一是体会自责、悔恨的心理,强调狠狠、抽。
二是介绍荆条是古代刑具,体会真诚:廉颇说这句话的动作是怎样的?(提示看背景介绍)跪。还有接下来蔺相如一再地请他起来他都不肯起来。
机动:从这句台词中,你能想到廉颇是个什么样的人?(知错能改、爽直磊落)板书:知错能改,点廉颇知错能改是为了什么?为国改错,为国向蔺相如请罪。
廉颇的这种真诚的认错行为不仅使他名垂千古,而且还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成语:负荆请罪。
③蔺大人,请你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你。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
一是自责、悔恨;二是骂人,哪些词是在骂自己 (机动:由此,你体会到廉颇是个怎样的人) ;三是动作低头。
廉颇对蔺相如说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向蔺相如表白,他以后要怎样做?
(痛改前非、弃旧图新、洗心革面、浪子回头、迷途知返、改头换面、改过自新)
④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韩 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
讨论蔺相如的笑法。(机动)(文人身份:蔺相如用您,廉颇用你)
蔺相如此时的心情如何?高兴什么?(提示联系后面方括号背景的提示想)
蔺相如的心思是什么?你想到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含有国字的成语有哪些?(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大公无私、赤胆忠心、精忠报国、以身许国、忧国忧民)蔺相如为自己有了知心朋友而高兴,为廉颇知错能改而高兴,更多的是为了国家而感到高兴。
另外随机点拨:迎笑,扔急切,别提原谅,明白由衷赞美等。
4、三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二幕。
要读好剧本说好台词,使廉颇和蔺相如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表现得更加鲜明,剧本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词语都值得细细地推敲。课堂上,我们没有时间对每一句台词来进行讨论,但是我相信,有了刚才的学习,大家再来读剧本,一定能读得更好,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请前后座位的同学三人一组,分角色完整地说一说第二幕的台词。
5、推荐三名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幕。(或者男女生分别做廉颇和蔺相如,老师做韩勃,或者根据学生的愿望,自定角色参与朗读。)
三、感悟提升
1、感悟内容(机动)
师:读了剧本的第二幕,说了剧本第二幕的台词,相信同学们心里一定会有很多的话要说?能不能请你选用下面的关联词语来说说你的感受、你的理解?也可以选用其他的关联词语。
不仅还,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就,无论都,宁可也不
2、感悟人物
(1)第二幕中的廉颇和蔺相如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廉颇和蔺相如是两个个性鲜明的历史人物,可以用这样一组成语来形容他们,一起读读。
廉颇:知错能改,迷途知返;负荆请罪,痛改前非。
蔺相如:顾全大局,宽容大度;深明大义,一心为国。
(3)自从廉颇负荆请罪后,两个人就团结合作,共同保卫赵国。赵国也因为有了他们两个人,国势大增,成为当时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像他们的这种亲密合作的情形,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读:亲密无间,志同道合;同心协力,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四、拓展延伸
1、编写对联
这是邯郸市回车巷的碑亭,碑亭高4.4米,宽2.3米。碑文记载就是蔺相如回车避让廉颇的历史故事。邯郸市市政府想重新整修这个碑亭,还想在碑亭的两个高高的石柱上写上一幅对联。现在上联已经有了,下联还没想好。如果请你来对下联,你准备对什么样的下联?
上联:廉颇知错负荆请罪
下联:( )
对联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语文活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比试,一定要分出个高低。
2、自由组合,合作制作道具,表演课本剧《负荆请罪》
板书
廉 颇 知错能改
负荆请罪 一心为国
蔺相如 宽容大度
教学设计方案3
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怎样选择材料,学习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习惯。
2、学习写板报稿。
教学重点:
通过仔细观察,选择合适的材料,按照板报稿的要求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弄清板报稿与平时的记叙文的区别,让学生按照板报稿的格式,写清要写的要素,并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明确写作内容。
板报稿一般要写出哪些内容?
让我们先研究例文《和书籍交朋友》:本文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来写?都交代了哪些要素?(活动时间、场所、人物、活动情况、活动方法、意义……)这些要素就是写板报稿必须交代清楚的,也就是板报稿要写的内容。
二、区别比较,突破难点,学习写法。
根据习作要求:写报道做到篇幅短小,语言精炼,把内容写具体,标题要醒目,末尾要署名。
怎样把板报稿的内容写得乘法而不失具体呢?
研究例文,文章按什么顺序写?哪些地方写得具体?与记叙文有什么区别?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板报稿与记叙文的区别就在于:板报稿并不需要仔细刻画人物,细致地描写事情每一步的经过,也不需要很多华丽的辞藻,精心的修饰,只要实事求是地介绍开展活动的情况,结果,意义……因此,篇幅短小。
再以《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一自然段为例,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这一事例怎样做到简洁而又具体的`?通过研究,学生可以发现,这一节重点写了作者看到的水滴石穿的现象和形成的原因,写现象时只重点写了石头、石上小洞的样子。作者看到什么写什么,没有过多的修饰,很细致地描绘,语句十分简洁。
通过这两篇例文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出本次习作的写作方法和要求,知道板报稿在结构、语言上的特点,并根据这一要求习作。
在习作中,命题也是一个难点。怎样才能做到标题醒目?可以要求学生先想清楚要写的内容,再根据内容进行概括,用词语或简练的语句来确定命题。
三、习作要求,练说练写
明确了习作要求,就可以让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你准备写什么活动或事情?准备怎样写?在口述的基础上练写。不过,在说或写的时候,一定要对照习作要求,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简洁。写完后再命题,写完后在右下角署名。
这三步教学过程,要紧扣住教学难点重点,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明确习作要求,并按照要求,完成板报稿。
四、学生练写。
学生练习写作,完成初稿,教师巡视,相机点评指导。
教学设计方案4
【预设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⑴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⑵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能通过读读、说说,感受自己学会自己能做的事的意义。
⑵ 能通过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充实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
3、能通过朗读课文,展开想象,充实课文。
【教学预设】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会干什么呢?你是怎么学会的呢?
2、有些小朋友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或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学会做一样事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自己去吧》。
3、读题。(注意吧是轻声。)
4、识记自、己、吧(自是目上加撇、己是起去掉走字底。)
5、书写自和己。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初读要求:
⑴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⑵ 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学生按要求自主读课文。
3、检查反馈:
课文有几个小节?(2个)请2个小朋友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要求:其他小朋友要认真的听,他们是不是把字都读正确了。
4、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 指名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4、出示生字 指名读──齐读。
5、你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同桌讨论一下。
三、反馈记字的方法,认识新偏旁
1、开火车读生字。
2、识字反馈,再读课文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得更通顺。
四、感悟文本,发挥想象
1、出示练习:课文写了 ( )学( )和( )学( )的事。
2、先一起来看看小鸭学游泳这一节。这一小节一共有几句话?( 3句)
你能一句句的读好吗?自己试试。
3、(出示课文第一段中小鸭和妈妈的对话。)一、二两句话是小鸭和妈妈的对话。谁能当小鸭,谁能当妈妈来把这两句话读好呢?请学生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
反馈:你的.您字读得多标准啊!我们一起来看看,您和你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在我心上,多么尊敬啊!谁再来读读这两句话?(请三个学生读)一起来试试吧!
4、看,小鸭和妈妈说话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样的呀!(小鸭抬起头对妈妈说话。)
是啊,多有礼貌啊!(师板书:有礼貌)你能有礼貌的来读读这句话吗?
5、(出示练习)小鸭( )地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妈妈( )地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6、还有吗?如果你们是小鸭,面对自己的妈妈,你还会怎么样呢?(撒娇、请求、急切)那么妈妈呢?(平静、慈祥、鼓励、亲切)
7、表演读。
8、后来小鸭学会了游泳吗?你从哪里知道的呢?(出示: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大家真会读书!谁来读读这个句子。(点名读,齐读)
9、学游泳简单吗?会有什么困难呢?
10、是啊,多不简单啊!想想小鸭是怎么学的呢?(出示:第二天,小鸭来到了小溪边)
小结:是啊,尽管有这么多的困难,但是小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最终学会了游泳。我们再一起来读读这个小节。(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对12个生字的认识,会写东西这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二小节。背诵课文。
3、通过自学,展开想象,充实文本。
一、巩固识字
走迷宫。用多媒体课件呈现迷宫。迷宫里有许多汉字,如果你能准确读出每个汉字,就能顺利走出迷宫。选出部分学生参加这个游戏。教师点击鼠标一次,迷宫中就出现一个汉字,学生认读生字,直至走出迷宫。
二、举一反三,自主拓展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鸭学游泳这一小节,一起来背一背吧!我们接着来看小鹰学飞翔这一节。先请你自己来读读这一小节。读完之后看看这一小节一共有几句话。( 3句话)大家注意到了吗?这二小节与第一小节非常的像。还记得我们是怎么学习第一小节的吗?
2、教师与学生一起整理:我们先是读通小鸭与妈妈的对话,然后用小鸭怎么说和妈妈怎么说来读小鸭与妈妈的对话,再是想象小鸭遇到困难会怎么样?那么请你们也按照这三个步骤来学习这一小节。
出示学习步骤:反复读小鹰与妈妈的对话;看插图,想象他们对话时的心情,读好对话;想象小鹰学飞翔时会遇到什么困难?感情朗读第2小节。
3、自学同桌互学。
4、反馈。
三、文本升华
1、齐读课文。
2、你认为鸭妈妈和鹰妈妈是好妈妈吗?为什么?
3、你学会了什么呢?能不能像课文一样来说说呢?
出示练习:我说:________?
妈妈说:________。
四、写字教学
1、观察东西,请学生说注意点。
2、师范写。
3、生描红,书写。
教学设计方案5
[教材设计理念]
(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课前准备] 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分男女生读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第二教时)
[教材设计理念]
教材在安排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爱春天之情。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歌唱春天
1、放一放收集到有关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歌曲
二、我看到的春天
1、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仿照《嘀哩嘀哩》句式说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地上——
2、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3、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听到的春天
自己找伙伴介绍自己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我画的春天
1、自由画春天
2、小组交流你画的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3、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5、放入自己的成长袋中
五、识字擂台
1、四人小组赛
2、优胜者赛
教学设计方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内容。
3、自主阅读,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课前准备 挂图、课件、投影执笔人林中坤
教学过程 :改进方法
第1教时
一、激趣导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一篇写景的课文,板书:2、三亚落日。
出示中国地图,介绍三亚的地理位置,指出三亚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课文写的落日与我们这儿看到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呢?
二、范读课文(要对学生提出聆听时的要求。)
三、初读指导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利用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课文词语。(参考)
美妙绝伦 硕大无比 收敛 涨溢 赤朱丹彤 热带风情 悄然无声 笑颜
2、交流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赤朱丹彤 溅出 收敛 光芒 硕大无比 玫瑰 涨溢
一盏蘸 椰子树 摇曳 搔着 醉醺醺 软软
(2)指名读,注意硕盏是翘舌音,硕的韵母是uo;搔是平舌音。
(3)自主交流感兴趣的词语意思,教师视情况点拨:(以下词语意思必须掌握:)赤朱丹彤悄然无声硕大无朋美妙绝伦收敛
3、指名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读破的句子。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
(3-5节)课文第1、2小节分别写了什么?(在三亚看落日很有诗意;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学生分段、简要说说段意。
四、再度课文
1、自由轻读,画出概括全文的一句话,然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感悟、理解的(板书:真有诗意)
2、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1)学生试读。
(2)朗读指导:重点读好:真有诗意美妙绝伦一点也不逊色
(要求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3)多种形式朗读。
五、写字指导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读一读,再抄写4遍。
第2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
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a 、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
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3教时
教学目标 、
1、继续精读第三段,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
继续精读第三段
②读夕阳在还面上蹦跳的句子。
a、你怎么理解句子中的再一次?
b、作者又一次把夕阳比作了什么?
c、想象夕阳海面蹦跳的情景。
d、指导朗读。
③投影: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落下去了。
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A、小组合作研究:a、品读感悟,比较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b、第二句运用了比拟的方法,好在哪里?
c、组内交流。选派代表,综合大家意见。
B、大组交流。(把夕阳完全落下时的情景写得十分细致,而且写活了,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板书:像跳水员)
C、想象夕阳滑落的情景。
D、激情赏读。
(3)作者在写夕阳滑落的情景时还写了我看落日的神情,请画出有关语句读读,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通读全段,再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指导背诵第三段。
四、学习第5节
1、自由轻读。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想用什么话语赞赏?
五、总结全文
1、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三亚落日的美景,包含着作者对这大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
2、播放课文录音,再次欣赏三亚落日的神奇景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综合实践活动:之(1)组织学生阅读补充教材上的巴金《海上日出》。
之(2)从光、色、日、霞四个字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进行课题研究。
板书设计 或教后感
像孩童
2、三亚落日 真有诗意 像灯笼
像跳水员
教学设计方案7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文章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分别从“远”“大”“热”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有关知识;第二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是本文写法上的重要特点。课文在介绍太阳时,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方法,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因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学习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
(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
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①、课件出示:(指名读开小火车读)
摄氏度差不多 生存繁殖估计杀菌治疗蔬菜比较凝成
②、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4)、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
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学习课文(l-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l-3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
(2)、学生汇报交流。
①、交流“远”的特点:
a、师: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b、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c、师:这样写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学生很容易理解)
(板书:列数字举例子)
d、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②、交流“大”、“热”的特点:
(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a、“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
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c、“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列数字)
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很远呢?
4、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
(1)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太阳与我们密切的关系?
出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指名读)
(2)交流: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可见,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太阳带来的。也就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5、学习4-7自然段
1.默读4-7自然段,思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选代表交流汇报。
(l)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
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6、总结全文
《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7、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8、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必须背诵最后一段)
(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3)、练习写《太阳的自述》,
教案点评:
本课的重点是:读懂课文,了解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难点是:理解课文中所阐述的有关太阳的知识,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说明事物的。为很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教师从启发谈话引入新课,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进行深入的探究,在交流中相机指导,在学生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视频演示,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布置学生通过书刊和网络搜集、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通过自读自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探究。
戴善娣评
《太阳》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但文章语句优美,多种说明方法并用。教学中抓住太阳的特点和人类的关系一条主线,通过读,品评来感受说明文的语言,培养语感。这样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以一种探索者、研究者的姿态投入了学习过程,我想学生定会学得情趣盎然。
竺亦瑾评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其内在的活的语言文字的因素,促使学生能唤起这些活的因素,从而成为自己可以加以灵活应用的有益部分。在课后设计练习写写《太阳的自述》,能够使学生把课文中学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又因语言的运用有章可循,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运用语言文字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方案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体会花木兰爱国爱家的英雄品质。说说花木兰是怎样说服家人的。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很想知道你们长大了想干什么,能告诉我吗?指名说。有没有想过成为一名英雄?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英雄呢?指名说。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中国古代的英雄。她的名字叫——板书:木兰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木兰从军》。
二、品读课文
1、首先请一位小朋友读第一节。指名读。
你读懂什么了?指名说。(木兰是一位女英雄)
思考:文中哪些字、词、句让你觉得她是一名英雄?轻轻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遇到重要的地方可以划下来,多读几遍。
生自读课文。
2、汇报交流。(依学生回答随机进行)
小朋友们,大家都想做英雄,其实,那些大胆发言,勇于说出自己想法的同学就是课堂上的`小英雄,谁先来说。
(1)、随机出示: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读一读,想一想,木兰在渡黄河,过燕山是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从军很辛苦,路途艰难,但木兰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勇往直前。终于来到了战场。战场上的木兰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指名说。
她跃马提枪,驰骋沙场,英姿飒爽,奋勇杀敌,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她是一位真英雄!谁来读一读。(适当点评)。齐读。
(2)、正是在像木兰一样英勇的将士的努力下,战争结束了。回到家乡的木兰有什么变化呢。指读第4节。再见木兰,将士们什么反应?指名说。
你从哪些词能读出惊讶的感觉?(“才”、“竟”)。
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这么惊讶?(这更说明木兰在战场上表现的英勇,决不逊色于男儿)
将士们仅仅是惊讶吗?(还有敬佩)自由练读。指名读。
(3)这样一位文静俊美的姑娘为什么要女扮男装呢?再读课文,思考。
指名说。
出示:“自己理应为国为家分忧。”
“理应”什么意思。“家忧”是指什么?“国忧”又指什么?
正因如此,木兰决定替父从军,那么,她又是这样说服家人的呢?
先想想,木兰家里有哪些人?指名说。小组讨论一下,再演一演。
敢于走上讲台的人是最勇敢的,指名演。师生点评。
三、指导背诵:
1、整体感知:说一说:木兰是 ()的女英雄,因为她( )。
愿意把木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吗?那么就让我们把这个故事记下来吧。谁来告诉大家你平时怎样来背诵的?(学生自由发言)(看图来背、多读多背、想意思来背、抓重点来背……)
好!大家的方法真多,今天老师为大家再提供一种背书的方法,动词串连————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这些动词连成一条线,就很容易把内容记住。比如,第四段中(木兰)回乡,脱、穿上、(将士们)探望、发现。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背诵。
A、自由背B、指名背
四、生字教学:
过渡: 真正的英雄不仅要勇敢、坚强,还要学知识,学本领,我们来比一比,谁能把这些字写正确,写漂亮。
出示生字,将、病。
教学设计方案9
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
1.观察实践:组织学生在傍晚到柳堤观察夕阳。
2.教学用具:CAI课件
三、教学设计
(一)导人新课。
1.课前播放有关夕阳的影像资料。
2.一曲动听的音乐,将我们带人了美丽的傍晚。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柳堤欣赏了夕阳,谁能给我们说说你印象最深、觉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阳是什么样的?
3.学生谈见闻和感受。
4.进入新课,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实践观察时收集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以学定教,自然导入课题,不仅激发了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还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非常自然地进
入了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检查复习
1.游戏:摘云朵
2.合作复习
3.开火车读生字
4.看录像,听范读
5.读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
[设计意图:把每一个生字的字音读准,这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游戏中进行复习巩固,孩子们学得开心,调动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范读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学生通过细看录像中的景象,静听课文的范读,能清晰地掌握每个自然段所描绘的情景,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拐杖”。
(三)有感情地朗读,激活画面。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老师也非常喜欢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注意听老师读,待会儿请同学们给我评评?
2.师生评价。
3.轻声读读这段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些什么?
4.指导朗读。
A: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师:读这句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这时太阳的样子像什么?’
师:这时的光已经不再刺眼,我们能很清楚地看着太阳,你看到的和课文里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呢!真会想象。
师:全班同学一齐读读这句话。
B: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1)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小手比画比画。 。
(2)大伙评评,到底谁比画的是连绵起伏的山?为什么?
(3)(手势表示)对,一个接着一个,一起一落,这就是“连绵起伏”。
师:我们广西也是山水之乡,你在哪儿也见过“连绵起伏”的山呢?(放课件:广西连绵起伏的山)
师:一齐读读这句话
5.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读。
设计意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察、联想、发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1.引读: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2.那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课文,你还有别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有趣吗?
3.学生反馈。
4.创造方法,合作学习。
5.展示成果。
句式联系:
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
火红的天空十分壮美。被染成五颜六色的云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6.有感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现,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品味第五自然段。
1.(放课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不仅夕阳红了,爷爷奶奶的脸也红了,他们的心更红了呢!(板书:更红)我们祝愿他们的生活也像夕阳一样美好、幸福
2.如果你就是课文里的这个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回归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夕阳真美》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不露痕迹地表白,摒弃了以往归纳、升华中心的生硬,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渗透德育,教学效果很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夕阳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夕阳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赞美夕阳,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1
2.自读全文。
设计意图:这么美的课文,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回归板书,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回归板书,总结全文)日落任从容,余晖照晓丛。山河多壮丽,人老心更红。
2.美丽的夕阳,曾令无数人陶醉,进而为它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让我们走近夕阳,地了解它吧!同学们上上网,网上的资料可多了,有你喜欢的资料,可以动手抄写下来。
3.若有时间,课堂交流展示,若无时间,课后交流。
设计意图:在新课标中,教会学生学会积累,这是一个新兴的技能。把收集、处理信息的指导不失时机地放进课堂,避免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尴尬。
教学设计方案10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能在词语中辨析多音字;正确读写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学习课文,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老翁注油动作熟练的句子,知道其本领源于熟能生巧。
3、 能将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体会熟能生巧的意义。
4、 想像说话,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教学重点:
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老翁注油动作熟练的句子,知道其本领源于熟能生巧。
教学难点:
能将课文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结合体会熟能生巧的意义
一、回忆揭题:
请大家回忆一下,已学过的课文《老张卖糖果》,老张卖糖果一抓就准,“一抓就准”是什么意思?
像这样的`人,老师也碰到过,我每次去城西菜场买豆芽菜时,我说买一元,那妇女也是一抓一称,正好一元。像他们这样的本领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碰到,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他们的本领吗?
出示:熟能生巧 读课题
这是一个成语,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它的故事。
二、 自学感知:
1、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你最佩服谁?
2、 读后交流:课文写了哪些人?什么事?
武士 射箭 百步穿杨
老翁 卖油 滴油不沾
谈谈你佩服谁?
三、 学习体会:
老师读了课文后也很佩服他们高超的本领。下面我们先来学习描写武士射箭部分。
1、 自由读第1--2段:哪些地方让你最佩服?找到具体的句子读读体会体会。
2、 读后交流:
读有关的句子,谈自己的体会。
练习朗读
能演示一下这一段的内容吗?
3、 演一演:你们演示得不错,但老师总觉得没有像武士那样好?为什么?
4、 假如你在场会说什么?分小组说说---交流 朗读大家欢呼的句子。
5、 当大家一片喝彩时却传来一个声音:老师读老翁的话: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手熟罢了。
6、 练习朗读体会,老翁说此话的语气。
7、 假如你听到此话会怎么想呢?读武士的话。
他能说此话,必有其道理。请学下面的内容,谁谁你佩服老翁的理由。
8、 你想试一试真的注油吗?指名上前演示。
9、 自我评价一下注油的过程。
读老翁注油的过程。你想说什么?在场的人和你们一样的惊讶、佩服、赞叹。
10、此刻的武士在想什么呢?
11、讨论:假如老人和武士换一下呢?(都不行了。)
12、 想象:武士第一次射箭时的情景?老翁第一次注油的情景。第二次呢?武士今天能百步穿杨,老翁能滴油不沾都是经历了好多年这么一次次的练习,练得多了,找到了窍门,本领就高了。
出示句子:这没什么,熟能生巧,不过是手熟罢了。(不必炫耀)
我也没什么,只不过熟能生巧罢了。(很谦虚)
四、 总结明理:
我们不能滴油不沾,而老人能,我们不能百步穿杨,而武士却能。他们的那手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
学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们学习课文,发现了一些问题,解决了一些问题,又发现了一些问题,这很好,学习就是这样。
五、 作业:
1、 抄写生字和词语
找找生活中熟能生巧的事例
教学设计方案11
教学目标:
1、观察图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产生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图文对照,感知字形,了解字义,体会象形字的特点。
3、认识2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中10个生字。掌握L(竖折)、丁(横折钩)、J(竖钩)、>(横撇)、(竖折折钩)5种基本笔画。
4、学习正确朗读短文,在朗读中体会也的用法。
教学准备:
教师:1、准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准备与文中自然景象相关的音乐片断、录像带。2、准备田字格黑板。
学生:观察日、月、山、水、炎、树木、庄稼、画画马、牛、羊,了解有关的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处用音乐、录像或图片创造美的环境,感受自然景物的美
开课时,教师通过放录像或配乐看图片,让学生看圆圆的太阳光芒四射;弯弯的月亮如一只金色的小船,飘飘荡荡;小溪水哗哗地响着,时进还跃出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此情境的创设,使这些概念更具体、形象、生动,加强了学生对日、月、山、水、火等事物的感性认识,充分感受其美的形象。如果没有条件,可采取让学生画一画见过的日、月、山、水、火的情景,并把图上的内容讲给大家听的形式。
二、掌握字形,理清字理,感悟汉字的形体美
教师可以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观察一两个字,通过对比观察,找出每幅图上的具体事物与象形字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借助象形字记忆生字字形,体会汉字的形体美。
如:教学山时,引导学生从图到字观察,山字是三座高峰并峙的角形。象形的`山字三个角变成了三条竖线,中间一条最长,两边的两条稍短,虽然山字的象形性大为减弱,但仍保存了角形字所概括的、山高高耸立的美。通过山与山的比较,体会到如让三条竖线一样长,那山的高耸的气势就不能表现出来。
三、利用规律,自主学习,发现美
1、学生自己观察其余字的变化,体会字形与字义。
2、小组交流学习,记忆生字的字形,欣赏汉字的美。
四、大胆想象,表现美
1、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读句子。熟读课文,了解句子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如水火不相让的让是什么意思,师生共同讨论。
2、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在读中联系生活实际,对日、月、山、水、火进行生动形象的理解。
五、自主识字与写字
1、用竞赛或游戏的方法,激励学生自主识字。
2、认识4种新的基本笔画。
3、教师范写日、水两个字,让学生知道怎样利用田字格写字,并体会几种基本笔画的运笔方法。
4、学生写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执笔、写字姿势。写字要在课内给足时间,不求数量过多,但求质量高。
教学设计方案12
一、课文分析
1、集体背诵。
2、苏词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豪放派的词风)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他作词时,正当柳词风靡一时之际,他有志于改变《花间》以来柔媚的词风。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任密州知州,曾因旱去常山祈雨,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会猎于铁沟,写下了这首出猎词。他因自己的词有别于柳七郎风味而颇为得意。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自己的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3、补充注释与典故分析:
⑴太守:即苏东坡,作者自称。写本词时,作者任密州知州。
⑵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载: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废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
⑶遣冯唐: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里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
⑷射天狼:天狼,星名,一名犬星,主侵掠,这里指代西夏军队。
4、内容与形象分析:
⑴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⑵再来分析词的内容,看作者是怎样塑造这个英雄形象的。
明确:
在这首词中,上阕写出猎,下阕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大有横槊赋诗的气概,把词中历来香艳软媚的儿女情,换成了报国立叻、刚强壮武的英雄气了。
上阕: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好一幅威武的群雄出猎图,勾画出一个狂飚式的人物形象:太守出猎而报知人民跟随去看,其狂一也;出看而须倾城,其狂二也;猎必射虎,其狂三也;自比孙郎,其狂四也。
下阕: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好一个豪放不羁的个性,好一腔豪情洋溢的壮志:鬓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5、以本词为例,概括豪放词风格。
(课后记:学习这首词,不能撇开词本身去分析豪放派的特点,而要紧紧围绕词,让学生从词出发,去体会,去感悟。)
6、联系学习《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二、课堂训练
1、熟背二词。(让学生再体会、感悟豪放派和婉约派的不同词风。)
2、根据《浣溪沙》《江城子》的句数、字数、调数,任选其中一个词牌试着填词一首。
三、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宋词,初步接触风格迥异的宋词两大流派,对诗词的意境、形象、风格的分析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希望大家下去以后广泛阅读,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四、布置作业
联系辛弃疾的生平、思想、风格自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课后记:训练1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做到;训练2只要求有能力有兴趣者完成即可。)
教学设计方案13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骨骼化石
高大
完整
失足
10黄河象
假想来历
陷入
化石
斜插
发掘化石
脚踏
教学过程:
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这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具大象骨架,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板书:骨骼化石)你们知道“骨骼化石”是什么吗?它是古代生物的骨骼埋在地底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种象曾经生活在黄河流域,所以叫它们黄河象。
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黄河象》。
检查预习
这具大象化石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掘出来的?
开火车朗读课文,读后酌情评议。
练习分段、归纳段意、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把科学家假想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部分找到,做上记号。
学生准备后讨论:文中哪些地方是讲科学家的假想的?(二至七自然段)
把课文分成三段,说说每段段意。(学生练习归纳,在书上写出来)
学生准备后,交流归纳的段意,(一、讲这具化石的样子;二、讲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三、讲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发掘。)
按照分成的三段,请三个同学朗读全文。
理解第一自然段
默读第一段,想一想,这具黄河象骨架有什么特点。
学后讨论:有什么样特点?(骨架很高大)从哪里看出它高大?(从它的高度、长度;从人站在骨架前的感觉。)还有什么特点?
(很完整)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的完整?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这句话什么意思?(整个大象骨架只有尾椎骨不是骨骼化石,别的部分都是骨骼化石。也就是说,整个化石只少掉了尾椎骨。)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这句话什么意思?(意思是一百多块脚趾骨,一块也没有失掉,全部保存下来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黄河象骨架的高大完整。
理解第二段
默读第二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假想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
学生默读思考后,指名说说科学家的假想,说后学生互相补充。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想想课后“思考练习”的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10黄河象
1没移动过
保存完整依据
2在指挥下挖掘
1骨架完整
假想落水依据
2站立姿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二、讲读课文
讲读第二段
这一段作者是分几层来写的?(三层。第一层即第2节;第二层即第3节;第三层即第一4至节。)
逐层理解。
第一层:突出“热”和“缓”。
“热”:“炙烤大地”“草丛燃烧”“呆立不动”“走来走去”。
“缓”:“小河弯弯”“缓缓流去”
这一层写当时天气炎热程度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为老象遇险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小河弯弯,流势缓慢,河岸和河床必然会淤积厚厚的淤泥,高大体重的黄河象到这里喝水是很危险的。
第二层:突出“倦”和“渴”。
这一层写出身强力壮的黄河象,由于疲劳和干渴,走起路来有气无力,当它们看到小河时,必然不顾一切地跑过去狂饮,这就是老象遇险的必然性。
第三层:突出“喝”和“陷”。
抓两头段落,找假想的依据。
从两头段落(即第一、四段)中找出科学家以下设想的依据:
1)“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石头上。”(四自然段:“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脚踩着石头。”)
2)“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第四段:“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
3)“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第一段:“人们站在骨架前,……昂首阔步向前跑。”)
4)“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第四段:“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泥土里。”)
5)老象“失足落水”而死。(第一段:“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6)“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第一段:”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第四段:”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
小结:课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内容都不是科学家亲眼看到的,他们根据事实做出了假想,这说明假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道理加以思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初知推理方法。
科学家从黄河象站立的姿势想到它“失足落水”而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想找水喝。为什么要喝水呢?是干渴,天热难当……
这种一步一步推理的方法,就叫“推想”。
四、布置作业
科学家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黄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据是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10黄河象
化石
高大完整无缺
疲劳干渴
发现
斜插的`姿势
假想失足落水
发掘
上级指挥员
泥沙掩埋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边读课文边看图,思考:
(1)这具黄河象化石高大表现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
(2)这具黄河象化石完整表现在哪里?画出有关词句。
2、请学生指图说说这具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这个特点。
3、训练用“甚至……也……”“连……也……”口头造句。
4、概括段意。
5、教师谈话,转入下一段教学。
二、讲读第二段。
读本段后思考:这一段作者是分几层意思来叙述的?各层的层意是什么?
逐层学习。
第一层(第2自然段)
这一层写当时天气炎热的程度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为老象遇险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小河弯弯,流势缓慢,岸边和河床必然会淤积厚厚的淤泥,身高体重的黄河象到这里河水是危险的。教学时要突出“热”和“缓”。
“热”“炙烤”“燃烧”“呆立不动”“走来走去”
“缓”:“小河弯弯”“缓缓流去”
第二层(2至6自然段)
这一层写出身强力壮的黄河象,由于疲劳和干渴,走起路来有气无力,当它们看到小河时,必然要不顾一切地跑过去狂饮,结果失足而落水,这就是老象遇险的必然性。
教学中,要突出“倦和渴”“喝和陷”
(3)第三层(第7自然段)
3、找假想的依据。
从两头段落(即第一、四段)中找出科学家以下设想的依据:
1)“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石头上。”
2)“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
3)“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4)“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
5)老象“失足落水”而死。
6)“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
小结:课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内容都不是科学家亲眼看到的,他们根据事实做出了假想,这说明假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道理加以思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总结推理方法。
科学家从黄河象站立的姿势想到它“失足落水”而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想找水喝。为什么要喝水呢?是干渴,天热难当……
这种一步一步推理的方法,就叫“推想”。
四、布置作业
科学家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黄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据是什么?
教学设计方案14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早上问候语 Good morning. 及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
教学难点: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一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切不可盲目纠正发音,从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的歌曲 Hello,师生共唱。
(2)用所学打招呼用语,师生互相问候。
(3)学生用英语名字,自由下座位同别人打招呼并询问姓名。
2、 呈现新课、操练 (Presentation/ Practice)
(1)教师告诉学生英语的打招呼用语有很多,除Hello/Hi 以外,在早上或上午可用 God morning. 来进行。同时教师出示表示上午的图片,或在黑板上画一个升起的太阳,并在旁边标上时间7:30和 Good morning.一句。
(2)学生操练Good morning.
(3)教师向学生打招呼:T: Good morning. I’m Miss Wang /Mr. … What’s your name? 学生回答 S: My name’s … 此时,教师主动与学生握手并说T: Nice to meet you. 鼓励学生回答 S: Nice to meet you, too.
(4)教师呈现句式This is ….并把新朋友John介绍给学生。
(5)学生操练句式This is ….
(6)听录音或VCD来展示Let’s talk部分的对话,听到Let’s go to school.时,教师联合几位学生表演一下,帮助学生理解。
(7)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 talk 部分的内容。
(8)学生分小组,扮演对话中的人物或其他人物,进行实际交流。教师简单介绍Miss, Mrs , Mr的`用法,并鼓励学生说Miss, Mrs , Mr 。
(9)学生展示练习情况。
3、活动、操练 (Activities/ Practice)
(1)游戏1:“击鼓传花”
(2)游戏2:“听声音,猜朋友”
4、课堂评价 (Assessment)
做活动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部分练习。
5、 课外活动(Add-activities)
(1)听录音,仿读会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内容。
(2)早上遇到老师时,要用Good morning!打招呼。
(3)会用This is ….来介绍自己的老师、朋友和家长。
(4)以小组为单位,准备下一节课表演本课A部分Let’s talk 的对话。
教学设计方案15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可把语文课堂变成编演童话剧的舞台。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与编演童话剧的实践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拓展
1.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或者出示课文挂图,配上背景音乐──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
师:小河边的早晨美丽而又宁静。河水醒来了,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起了歌;岸边的小草醒来了,伸伸懒腰,对着河水照镜子;鸭妈妈和小鸭也醒来了,一起来到小河边的草地上做早操。小鸭看见了清清的河水,喜欢极了,真想下去痛痛快快地游玩,可是它还不会游泳,该怎么办呢?小鸭会怎样对妈妈说?妈妈会帮助它吗?
【拓宽课文内容,给课文中的对话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有助于理解课文对话,同时也给学生学编童话剧提供示范。运用合适的音乐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增添编演童话剧的趣味性。】
2.出示课文第一段中小鸭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学生把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读读拼音,问问同学或老师。
3.指名读小鸭和妈妈的对话,评议讨论。
师:“你”的下面加上“心字底”就成了“您”,小鸭对妈妈是多么尊重,多么有礼貌呀!可是鸭妈妈却让它自己去游,是不是鸭妈妈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呀?
4.分角色朗读,指导读出小鸭商量的语气和鸭妈妈鼓励的语气,熟练对话。
【启发学生读出恰如其分的语气,在分角色练读中熟练课文对话,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从而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启发想像,尝试拓展
1.师:“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说明小鸭没有马上学会游泳。第一次去游泳,小鸭会遇到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如果小鸭怕困难了,鸭妈妈又会对它说些什么呢?
2.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3.小鸭学会了游泳,鸭妈妈看见了高兴吗?它又会对小鸭说些什么?小鸭会怎么说?
4.小组合作讨论,自编对话表演。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进行拓展和扩充。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可以是小鸭自己不怕困难,也可以是小鸭在鸭妈妈的再一次鼓励下大胆地去学游泳。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举一反三,自主拓展
1.出示小鹰和妈妈的对话。学生自读,自学这一段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考一考,记一记。
2.指名读小鹰和妈妈的对话。要求读得通顺。流利,读出恰当的语气。
3.进一步启发想像,鼓励创造。小鹰和妈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这些话的?小鹰又会遇到什么困难?小鹰会怎样克服困难、最终学会飞翔?
4.教师提供背景音乐《鹰》,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小组进行讨论,并合作创造、编排、表演童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