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见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所见教学反思【常用15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所见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所见教学反思1
《所见》是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这也是本学期孩子们第二次接触到古诗,之前在第4课时,我们也学习过两首古诗。
所以,我以复习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孩子们的记忆力都很好,背得都很流利。“小朋友们可真棒!那你们还记得这两首古诗是描述什么时候的景象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春天。”“这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看看又是描述什么时候的景象。”
学习古诗,最难的就是理解诗意。我想对我们成年人而言,这也是有些难度的,给你一首古诗,没有任何的注释,相信也很少会有人能完全明白诗的意思。一年级的'孩子以直观形象的思维为主,因而在理解诗意上就需要利用一些形象的图片。
根据孩子们的心理特点,我先引导孩子们观察课文59页的这张插图,并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是单一的,语言表达也很琐碎,且不完整。比如他们说不出“我看到了一个小孩骑在黄牛背上”或是“我看到树上有一只知了”。但是他们会说:“我在图上看到了一头黄牛”,“我看到了一棵大树”,“我看到了很多的小草”,“我看到了一个小孩子”这样的回答。针对孩子们的回答,当时我也没及时点评,之前我总觉得孩子们才是一年级的孩子,此刻加强语言训练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此刻看来以后在这方面自我也要注意下。
孩子们表达完自我的所见后,于是我便顺势引出诗歌的题目:“小朋友们,你们明白吗?有一位诗人他叫袁枚,他把小朋友看到的景象都写成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这天要学的诗歌《所见》。”此刻想想,其实自我这样引领很不对,在那里,我把“见”字仅仅理解为“看见”,而我们学了整首诗歌之后,会发现诗人除了看见“牧童骑黄牛”外,他还听见了“歌声振林樾”,他还听见了蝉鸣。所以,题目《所见》中“见”的含义除了“看见”外,还有“听见”的意思。显然自我刚才的引领是不对的,自我只是粗浅地把“见”理解为“看见”。我想如果在学完古诗后,自我在追问:“孩子们,学到这,你觉得诗歌的题目‘所见’中的‘见’还只是‘看见’的意思吗?”相信孩子们会说,除了看见,还有听见的意思。这样孩子们对这个“见”字就不会产生误解了。
古人在写诗时经常斟酌该用哪个字,所以有了“推敲”的那段佳话,一字之差,可能意思就相差甚远。对我们语文老师而言,在解读文本上,也需再三斟酌,一字错解,就会造成对整个文本理解的偏差!
所见教学反思2
古诗的教学,一直觉得在诗句的理解,特别是出现一些跟现在的意义具有较大出入的字词的时候是最大的难点。
《夜书所见》在备课就猜到学生对“书”字的理解以及对后两句出现倒装句的情况可能存在困难。果然,板书课题后,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是指诗人在做什么?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那个人在看书,有的'人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让学生看图然后再反复读课题,又读了三遍课题后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他认为书是写,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这时,学生也茫然不知所措,我不急于让学生下定论,因为开课前我也查了不少资料正在这个书上为难呢,这个书字是应作写来讲,但很容易让人感到是诗人在看书看到了一些景象,我想如果他们说不出来都认为是看书的话,也不能说错,但学生竟能悟出来,看来多读确实有好处。而这两首诗的难点也就是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诗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让学生再看图联想明月,独自一人,江边静静的夜这些会让人想到什么,学生都说会想到自己的家。再让学生朗读古诗,从古诗中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学生能够说出来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办了,学生再反复读诗句并结合注释,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却是倒装句,为此我先让学生读最后半句“夜深篱落一灯明”结合图学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么晚只看到灯又看不到人,那个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让学生抓住“知”(料想)就马上能理解了。学完了古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然后我又重新回到课题,让学生说说“书”字到底怎么理解,这回大家都能明确地说出是“写”的意思了。有了这样的基础,第二首诗学生基本可以*自学理解。
所见教学反思3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一个乡间牧童坐在牛背上,在林中快乐地边唱歌边放牛,突然间见到了一只蝉,想把它抓住,所以闭上嘴巴,跳下牛背。本诗生动有趣,生活情趣盎然,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意境,是诗歌的核心。教学古诗,应该运用多种形式,如形象生动的语言、鲜明逼真的画面、优美和谐的音乐……通过这些手段,让学生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境,使自己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果学生只是抓住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最多只能算是抓住了一些表象的东西,算不上读懂了诗歌,更算不上入其境、悟其神了。教学本首诗的时候,我在播放《小牧牛》的笛声后,再有声有色地描述:在一条林间小路上,树木枝繁叶茂,遮住了似火的骄阳,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野花飘来醉人的'香味。咦,哪儿有歌声传来?声音越来越响,清脆悦耳,震荡在林间。
噢,原来是放牛的小孩儿,正自由自在地骑在牛背上,摇头晃脑、眉飞色舞……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仿佛看到小牧童正朝自己走来。忽然,他紧紧地闭住了嘴巴,原来他发现了一位歌手正在和他较量呢……学生通过想象,体味到牧童骑在牛背上的神气十足;感受到牧童生怕吓跑蝉儿的心思。后来,学生在吟诵中,完全融入到诗境中,觉得自己就是这一位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小牧童了。
所见教学反思4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他们最喜欢的就是故事性强、有情节的内容。古诗的学习一般难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这首古诗恰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是故事,也是古诗。我利用这个关系,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小孩子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爱动脑筋,因此,设计了好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注重唤醒孩子的生活体验,都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如:开始时牧童的心情如何?她捕捉时的.表情会是怎么样?他能捉到禅吗?让他们从牧童身上发现自己身上的活泼机灵的影子,从自己深受牧童机智可爱的形象。
所见教学反思5
一、巧搭生活契机,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个专题都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认真组织开展各项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去尝试,去体验,学会观察事物,搜集材料,说话写话,从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丰富小练笔的内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能说某种的话。学生的练习习作便是如此,在教学六上语文第一单元中的其中一个目标是让学生接触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美,教学《山中访友》后,离学校不远处有座牛头山,我让孩子们在放学后去捡落叶,第二天,让孩子们观察这些树叶,之后交流,课堂上孩子们交流得非常热烈,你一眼,我一语,由于平时很少上这样的随意课,孩子们的积极性高涨。我顺水推舟,当堂让孩子们写小练笔,在思索之后,一篇篇,一段段或短或长的文字洋洋洒洒新鲜出。有同学写到:“我继续寻找我理想中的叶子,我站在一棵银杏树下面,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一片片像扇子一般的叶子,最后,我的目光停留在一片叶子上面,它最外边的黄色边缘好像散发着金子般的光芒,它的表面上散布这七八个小圆点,似乎是在它那美丽的翠绿的裙子上点缀了黑珍珠,看上去很优雅。”还有的同学写到:“凑上鼻尖,嗅一嗅,我闻到了大自然的芳香,那股清香,令人犹如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轻触叶面,我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那犹如丝绸般柔和和背面微微刺激手指的绒毛令人有一种别样的舒适感。”孩子们以《山中访友》中的想象和联想为抓手,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通过看、摸、闻、想等方式去体验,用手中的笔书写着自己的发现和惊奇。
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体验情境,捕捉精彩镜头,抒写精彩片段,不拘一格地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真正尝到了活动的快乐和小练笔的乐趣,从而变“苦作”为“乐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练笔兴趣。
二、巧搭情感契机,未成曲调先有情
众所周知,作文要言之有物,必须要先有所感,先有所思,感情与思想不但是做文章的两大源泉,同时也是做人的两大要素。
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在阅读中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有着丰富思想的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有能力成为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能以自己独特而丰富的阅读体验来不断构建、丰富甚至提升作品的内涵。进行“课堂小练笔”,理解是关键,表达是难点。“写”要有生长点,准确把握练笔的时机,激发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才能“写”出语文课的精彩。
在学习《最后一头战象》,课文中有许多描写都非常感人,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后,体会到战象不仅是一头大象,也是一位英雄,一位战士,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着,教师以饱含深情的语调讲述着,十多年过去了,此时此刻,嘎唆站在打洛江畔,回首往事,他百感交集,孩子们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场景,体会嘎唆的当时的内心感受,写下来。与此同时,我引导学生请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当嘎羧站在打洛江畔,肯定思潮起伏,仿佛会看到什么,会听到什么?几分钟后,一段段文字新鲜出炉,学生李铭仰写到:“嘎羧仿佛看到与它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和战友们一起冲向敌阵冲去,用巨蹄踏敌人的武器,用长鼻扫乱敌人阵形……”袁柯宇同学写到:“嘎羧仿佛听见了代表战斗开始的号角,它又一次感到热血沸腾,仿佛听到子弹划破自己的皮肤,击穿自己的肌肉的声音,眼中闪着熊熊的怒火,最后百感交集的它向着那如血的夕阳,带着对战友的思念发出呕――呕――欧――震耳欲聋的声音。”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就是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科学家们的想象。”在沙沙的落笔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后的精彩。
三、巧搭训练契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学课本中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诗歌,有效恰当的诗歌的仿写训练能使学生的诗歌创作拥有坚实的基础,在长期的仿写中获得了写作的热情。学生逐渐在仿写过程中研究诗歌的语言,进行诗歌写作的.尝试,铸炼了自己的语言,培养了诗化的语言能力,获得了诗歌表现的一般技巧。可以说,它的意义非同一般,为学生在作文中张扬心神、表达个性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六下《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抒情诗。诗歌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高洁、挺拔的形象让学生强烈感受到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习完第一自然段后,充分诵读,学生意犹未尽时,我见教室外面真好挺立着一棵雪松,我指着窗外的那棵葱郁的雪松,建议大家也模仿诗人来写一段小诗。学生先生一愣,我说,其实写诗并不难,大家天生都是小诗人。我们可以模仿课文的段落和形式,几分钟后,一段段小诗新鲜出炉,有位学生写到:“在我的窗前,有一棵雪松,仿佛涂了绿色,披了一身军装。苍劲的枝头,笔挺的身躯潇洒,把把宝剑出鞘,雪白的银甲如墙。在朦胧的寂静中,屹立着这课雪松,在灿灿的金辉里,闪耀着纯洁的雪光。在雪松前方为他送行的是,姗姗来迟的晨光。它为蓄势待发的雪松,又添一件金甲战袍。”
在琅琅的童诗中我看到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诗人,或许未来的某一个诗人就在这里出发。
所见教学反思6
这是一节古诗课的教学,我认为古诗最重要的是诗趣,诗趣,应该是这堂课的灵魂所在。只有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到这种诗趣,才能在学习全过程中全心投入,浑然忘我。本节课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在这一课中,诗歌的理解,诗意的体会,诗情的领悟,都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当然,在教学的环节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朗读中孩子们不能全部的集中精神,想象与现实不能很好的结合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针对性的进行改进。争取达到更好的效果。
所见教学反思7
一、 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教学的不同要求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课程一直在科学主义课程范式和人文主义范式之间摇摆不定,就总体而言,大学教育历来就有一种重视理性和科学的传统,尤其是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急于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大批优质人才,更加重视课程设计的理性和实用性。然而,当代社会对科学主义导致“非人化”的诟病和批判日益加深,时代越来越彰显出对“人”的关怀,大学的人文功能随之也逐步凸显出来,人本主义的课程范式也渐渐在大学课程中占有一席之地。至此,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在大学课程中实现了有机融合。与课程范式相对应,我们也将大学的课程划分成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
由于以上不同,对科学课程的教学要求相对简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条:
教师的职责是传递知识,扮演传播知识的角色;耐心、反复地讲解;强调学习者认真听讲,勤奋学习;学习者应该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人文课程则完全不同,因为教师采取以上手段传递了人文知识之后,接受者并不能形成相应的人文素质。比如,教师已经把道德的重要性、相关的理论讲解得清楚明白,学生也听明白了,考核时个个考了优秀的成绩,试问,是否接受者的道德水平全都大大提高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接受者所掌握的只是一种外在于自身的人文知识罢了,这里还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完成不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没有实现。教师虽然不能代替学习者完成这一转化,但并非毫无影响能力。笔者认为,完成了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 教师的职责不是讲解人文知识,人文知识不存在看不懂的问题,学习者只要认看书就行。教师的职责是演义人文知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使接受者从情和理两个方面受到感染和教育;
2、教师教学时必须进入角色,这个角色不是传播知识者,而是舞台上的演员;
3、言传不如身教,教师本身必须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一个根本不能尊重他人的教师,也不可能教会学习者尊重他人。
二、人文课程教学的四重境界
宋代青原惟信禅师悟道以后,这样描述自己悟道的经过: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青原惟信禅师此话何意?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执迷于外物,不见其中的真相;见山不是山,这是对物本身的否定,认为物之外还有一个真相,这是对佛法的执着;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境界又进了一步,彻底摆脱了佛法的束缚,否定了对佛法的执着,这才是真正的解脱,领悟了佛法的真谛。
惟信禅师所说的三重境界只是自身修证悟道的经历,没有涉及教导弟子学道的问题,那么禅宗的“教学宗旨”是什么呢?可以概括为十六个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以心传心”。可见,只有已经悟道之人才有资格做教师,没有得道的人当老师只能以文字传授佛教的知识。得道的人做老师才能离开文字,以自己的实际所得去教导别人,使别人也能悟道。
笔者受到禅宗修行的启发,认为人文课程的教学实际上存在四重不同的境界。境界不同,教学的效果也就相差甚远。
1、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无人的教学。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凡夫俗子的境界,他们只是执迷于所见所闻,看不见所见所闻背后的真相,误认为所见所闻就是事情的本来面目。
教学的最低境界就是如此,书上怎么说的,就怎么讲,至于书上为什么这样讲,也就不得而知。也就是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把书上记载的东西传达一下,前无古人,后无学生,中间不见自我,本文称之为无人的教学。书上的人文知识只是前人思想的凝集和冻结,在前人那里,这些都是有血有肉的,用文字记载以后,就变成了“休克鱼”,虽然没有失掉生机,可是这生机隐藏着,需要激活。激活“休克鱼”的任务当然应由教师完成,这一环节无法完成的话,就等于“前无古人”。其次,学习者也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台机器等着你去输入程序或者装配零件,他有能动性,对教师所讲授的东西是有选择权的。作为教师,应该亲自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而不是把冻结的人文知识生硬地装进学生的脑袋,完成不了这一教学要求,就等于“后无学生”、“中间无我”,合起来称之为“无人的教学”。
“无人的教学”中,教师仅仅充当了“刻录机”的功能,学生充当了一张空白的光盘。对于传授科学知识来说,这种教学也许不是一点作用没有,但是对于人文课程而言,这是毫无效率的。因为学生的思想不可能是一张空白的光盘,他事先就有了一定的思想、价值观、信仰等等,对于强行输入的“异端”内容,原来的思想具有一种本能的抵抗,除非你能通过理性的、情感的交流来征服它,让学习者不知不觉地抛弃旧的东西,然后才有可能由他自己装进新的东西。
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有他的教学
凡夫俗子听闻佛法以后,知道自己原来所执着的世间万物都不是世界的真相,认为只有佛法才是真实的,他们认为离开世法以外还有一个独立的佛法,殊不知,这又进入了执着佛法的境界,虽然所执着的'对象不同,但执着的性质是相同的,仍然没有悟道。
教学的第二重境界也是如此,此时的教师已经不是一个照本宣科者了,他知道书上的文字并不是相关事物的真谛,真谛隐藏在文字的背后,在创造这些“冻结的思想”的学者那里。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他或者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成功的典型案例,或者系统介绍某人的思想,并且告诉学生,只有如此,才能成功。比无人的教学进步的是,这里终于见到了人――发现或者创造思想的人,教师并不是扔给学生一条“休克鱼”,而是将其激活,生动地游给学生看,但是,这里仍然没有我,没有学生,只能称之为“有他的教学”。
这种教学境界存在的问题是:
(1)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只是一个介绍人,把“古人”介绍给学生以后,自己也就完成了任务;
(2)教学中不见教师,教师只是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会说话的教学机器;
(3)让学生误认为所学的前人的经验是绝对的、普遍的真理,只能遵守,不能创新。
3、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有我的教学
摆脱对世法的执着之后,还要摆脱对佛法的执着,其实佛法不离世法,两者是二位一体的。真正悟道的人,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说明,悟道的人是自己亲证了佛法,他与佛法成为了一体。俱胝向天龙请教佛法,天龙竖起了一只手指向他示意,俱胝当场彻底省悟了,从此,凡有参学的僧人来到,俱胝只是竖起一指,不做其他解释唱说。俱胝有个童子,在外面只要被人问:“和尚说法的要点是什么?”童子也是竖起一指,于是人们对俱胝说:“您那童子也会佛法,凡有人问法,也和您一样竖起指头。”
俱胝听了,这天便在袖中藏了一把刀子,见了童子问道:“听说你会佛法,是吗?”
童子说:“是。”
俱胝就问:“什么是佛?”
童子竖起一根指头,俱胝就拿刀斩断他的指头,童子大叫着跑了出去,俱胝唤他一声,童子回过头来,俱胝又问:“什么是佛?”
童子又竖起手指,却不见了指头,童子豁然领悟了。
在上面这个禅宗的故事中,悟道之前的童子就处于“有他无我”之境。俱胝是真正的悟道之人,竖起一指只是一个传道的形式,关键的是佛法的本身。
实际上,此时的教师已经“得道”,具有亲验教学的自身素质了,所欠缺的只是教学的方法而已。
4、以心印心:亲验教学
对禅宗而言,前三重境界阐述的只是个人悟道的经历,还没有触及如何引导后学的问题。禅宗的教学宗旨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四句话: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能作狭义的理解,其真实的含义,只是说文字虽然是道的表达形式,但并非道的本身,若执着于文字,即是舍本逐末。“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关键在于“直指”二字,意思就是以心印心,由教者与学习者直接交流,而不是转授他人的思想,教者的职责在于把握时机,启发学习者,但无法将自己所悟之道直接转给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学习者的手中,需要他自己的体验和领悟。
对于人文课程的教学而言,此为第四重境界:亲验教学。亲验教学的特征表现如下:
(1)教师本身已经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而非人文知识,他是一个“得道者”;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寻找最佳时机启迪学习者;
(3)与学习者进行体验的互动,以心印心,而不是知识的交流;
(4)把主动权交给学习者。
所见教学反思8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进行感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希望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通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
所见教学反思9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再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一、教学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本课我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飘落的梧桐,发黄的秋叶,稀疏的篱笆,黄昏的江面,孤单的客船,配以轻柔的音乐,让学生走进诗人眼中的萧瑟的秋天,走进诗人客居他乡的那种思乡之心境。此时无声胜有声,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已经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文本,为理解诗句奠定基础的同时,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夜书所见》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铺垫。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古诗中描写的景物,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理解诗意时,我又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如在导入时,我问学生,“书”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我告诉学生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在理解“促织”一词时,当学生回答之后,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告诉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意思,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方法,理解了古诗意思,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2、成功之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本节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安排了学生自学的基本步骤,设计了这样的过程:
1、自己正确读古诗,对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把诗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评评谁读得好。(小组长先读,组员依次读);
3、借助注释、图画自己理解诗意;
4、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完整的诗意;
5、画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难问题大家解决。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做到独立思考,激烈讨论,彼此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长先读,组员依次读)的要求设计,既树立了小组长的威信,又使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也要遵守秩序,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的道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3、不足之处:
1、朗读的时间可以在充分些,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2、教学时间上把握不够准。
4、成功之处:语文教学光靠教材是不够的,我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并架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做到新旧知识的整合,注重语言的积累。我在课堂上复习了古诗《小儿垂钓》、《所见》、《村居》,拓展了张籍的《秋思》、张继的《枫桥夜泊》。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学得很快乐。
所见教学反思10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所见》这首诗,简单明了的语句展示了“意欲捕鸣蝉”的乐趣:那天真烂漫、童心童趣的小牧童,坐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时候,是那样自在神气!想去捉蝉的时候,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整首诗童趣横生,情趣盎然。下面是《所见》这首诗的教学反思:
我在《所见》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这样做的:
在学习生字的环节中,我请同学们看“蝉”字。让学生理解蝉是一种昆虫,所以有虫字旁。同时让学生结合《金蝉脱壳》这篇文章,让学生如体会那小牧童想捕蝉时的神态。学生们对于接下来的学习更有兴趣了。
由于《所见》这首古诗比较浅显,所以我告诉学生们说:“这首古诗给我们讲了一则有趣的小故事,谁能试着把它用自己的语言讲给大家听听呢?”
学生们大都能理解,在围绕“意欲”一词的商讨后,就用自己的语言把《所见》的意思快速地讲述了出来。而且发现经过学生自己的理解后再记忆,学生背诵古诗的劲头更大了,速度也快了很多。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所见》的教学片断中,我充分信任学生,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相信学生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读懂课文,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读的乐趣,这种教学方式符合新课程提倡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所见教学反思11
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
《古诗两首》是精读课文,收录了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这一课安排两课时,一个课时学习一首古诗。《夜书所见》的教学目标如下:
1、 自学生字词,会认读。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我班学生大多是外来工子弟,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在家乡应该生活着很多亲人,而教学本课的时候,正值中秋佳节之后。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课前,我首先引导孩子们说说在家乡的亲人,以及在中秋节时爸爸和妈妈是如何与家乡的亲人相互祝福的;再朗诵耳熟能详的《静夜思》;然后引入新课学习:“同学们,八百多年前,也有一位诗人独自站在萧萧秋风里,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写下了千古伟诵的诗句呢!”
接着播放课文录音,让孩子们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味;再把时间交给孩子们自由朗读,自学生字词,并引导他们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之后是汇报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理解,说说诗句的意思,我再相机纠正孩子们理解有误的地方,特别是最后的两句诗“江上秋风动客情,夜深篱落一灯明。”给人的画面感强,所以我着重引导了孩子们一边想像那种景象,一边诵读诗句。
最后,根据儿童表演欲望强的特点,让孩子们比赛演一演诗人,看谁演得像。
通过听、读、想、演,使得古诗在孩子们的眼前和脑中一再重现,所以一节课下来,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已能熟读能诵了。
这一节课较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
关于书写生字,则安排在第二课时集中指导书写。
所见教学反思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通”“读懂”“读美”三个层次理解古诗,以读促讲,以读促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解题
1、同学们,暑期生活刚刚结束,谁能说说你的假期都去哪里游玩了?
2、你们的夏天真丰富。古时候有个叫袁枚的诗人,有一天他来到一片树林里,看到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于是,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所见》。(板书课题)。
3、释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4、出示课文插图投影: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过渡: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可诗人却用短短的文字将它表现出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詩人走进文字。
二、学习古诗
(一)读通古诗
1、自读古诗,读准生字,读通诗句。
2、读出古诗的节奏。
(二)读懂古诗
1、理解字词。(相机指导“蝉”的笔顺)
2、走入文字背后。
(1)赏牧童骑牛图:
A请自由读诗的前两句,看一看诗人所见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B交流:
a骑黄牛。他是怎样骑的?
b想象说话: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瞧瞧小牧童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所以,小牧童忍不住放声歌唱起来。谁来读一读这一句?
C指导朗读。
(2)鉴牧童捕蝉图
A就在这旷野中,林阴下,小小牧童骑着牛,旁若无人地唱着,可是他却忽然停止,能推测一下这是为什么吗?
B你为什么这样想啊?
C课件出示“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D此时此刻,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
(3)体会情感
站在一旁的诗人心情又是怎样的?
(三)读美古诗
让我们看看画面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
三、背诵古诗
四、同题拓展,积累古诗
1、诵读画中的画境可以入诗,诗中的意境可以入画,诗和画的关系是何等的亲密,袁枚的《题画》就是其中的一首。(播放《题画》)请大家参看注释,自由诵读,看一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
2、你还知道哪些表现儿童生活的诗句?
3、总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五、作业
用本节课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宋代诗人黄庭坚的《牧童》一诗。
《所见》教学设计及反思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也叫牧童。)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见”还可怎么组词呢?请大家想一想,“所见”是什么意思?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反复练习,读准读熟
(一)初读课文
l.教师范读古诗
2.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4.学生试读、教师检查读。
(三)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幅图,想想我们读的诗句,你发现我们刚才只是从图中用眼睛看了画面上的内容,可作者所见的,还有什么?
1、“见”不光是“看见”,还包括“听见”……再看看这幅图,再读读课文,你能说出这首诗的意思吗?先看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中那些词语不理解?
2、学生质疑。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
4、牧童在牛背上高声唱歌时的心情怎样?想象这时画面的情景。
5、指导读出牧童高兴的心情。
6、起初,牧童在牛背上高兴地唱着歌,后来呢?请大家看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这一句有那些地方不懂呢?
7、学生质疑。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9、你捉过什么东西?“忽然闭口立。”,你能想象出牧童当时的样子吗?
10、你认为这句怎么读?与第一句的情景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那些词语写得最有意思?你喜欢这个小牧童吗?
11、教师引读。
12、这个小牧童捉到蝉了吗?为什么?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1、想象着古诗的内容,练习背诵。
2、检查背诵。
五、指导写字
1、分析结构,说偏旁。
2、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所见教学反思13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独在异乡,触景生情而写下的一首古诗。整首诗歌所见之处无不触动着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所听之处无不撩动着作者孤独郁闷的心绪。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走进诗歌寂寥惆怅的意境之中,感触一位孤独异客的悠悠思乡情,我想就从这所见、所听入手吧!
多种渠道解疑惑
堂伊始,让孩子们独自吟诵、有节奏吟诵、全班齐诵,在声声诵读声中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领悟词意、诗意。显然,若要领悟诗意,仅靠诵读是单薄的',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借助同伴,最后借助老师理解诗意。这不仅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具体指导。在此过程中,相机提问:诗人所到之处见到了哪些景物?有梧叶、秋风、儿童、灯火、篱落、秋江等。继而提问:同学们是否能描绘这些景物是怎样的?飘零在空中泛黄的梧叶、萧瑟的秋风、一缕隐约的灯光,稀疏的篱笆等。如此再度深入提问:你能这一幅幅画面中感受到些许什么呢?果不其然,班级中有不少孩子感受到了寂寥的氛围,这就为孩子们走进诗歌意境奠定初步的基调。
情境渲染悟情感
我试图设计情境,让学生联系上下展开想象。想象眼前凋零的梧桐树叶在萧瑟的秋风中四处飘落,面对此情此景,客游在外的诗人会想些什么?想象夜深人静,寒意正袭向诗人之时,可他却看见远处的人家闪耀着一缕灯光,篱笆下闪动着儿童玩耍的身影,料想着儿童正在捉蟋蟀,此时客游在外的诗人又会想些什么?如此一问一答,一一往,学生顺理成地被带入情境之中,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也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这节,我有几点感悟:在语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古诗教学不仅要渲染情境,还应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备时要准确设计教学中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
所见教学反思14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古诗。无论是从诗句内容还是学诗体验上,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要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鼓励学生诵读,以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今天的这节师徒结对课,通过几位老师细致的点评,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们通常说古诗难教,实则不难,只是自己没有找对方法和技巧。进一步反思自己教学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导入花费时间过长
在导入过程中,我描述了李白的《静夜思》的诗句意思让学生猜测诗名,但是学生似乎陷入了一个误区,由于让他们预习过这首诗,所以他们没有多加思考就回答是《夜书所见》,后来经过我的再次深入点拨才将他们引回了正题,在前面导入上时间花的有点多,这是我上课之前没有想到的。
二、释题上的偏差
在引导学生释题时,让学生想一想“夜书所见”中的“书”指什么?不少学生意见不同,有的说“书”是指那个人在看书,有的同学说那个人在看东西把这些东西当成书,这时我用手做了一个写的动作,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书”是 “写”的意思,那个人把看到的写了下来。由于自己课前准备不够,所以在这花了不少时间。
三、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太少
虽然我平时在课堂上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课堂老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所以在学生对诗歌不熟悉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句意理解,就难上加难了。朗读的方式有很多,齐读、泛读、领读、诵读等等,形式多样,其实多读并不难,关键是要如何通过读,让学生体会诗歌感情。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先是采用齐读,然后采用断句读,逐句读,最后结束时在有感情齐读,以读给这堂课堂画上一个休止符。但是尽管这样,还是在读的把握上存在很多的不足,我的.指导老师陈老师给我指出来:读要有层次感,从刚开始的单纯的读一步一步递增到最后以情入境,让学生将自己当成诗人,怀揣着思念家乡之情动情的朗读。听了陈老师的话,我深深感觉到自己在朗读上把握的不足,给学生朗读时间太少,课前准备还是存在不足。
四、课堂驾驭能力不足
整节课下来感觉前松后紧,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背诵诗歌和巩固记忆,究其原因,还是课堂驾驭能力不足,除了经验少是一方面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学思路设计的不够合理,和课堂语言组织能力的欠缺。这种能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靠的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深入反思、逐步改进的过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学语文教学,看似简单轻松,实则小课堂有大智慧。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课堂效率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只要抱着一颗虔诚之心,去学习,去反思,去改善,必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所见教学反思15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教学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思想和观念体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不仅为中学作文教学建构了全新的目标体系,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作文教学理念。
一、努力营造师生合作的良好氛围
教育家雅斯培曾说:“教育不是有知带动无知的偶发事件,而是人们一同去发现真理,寻回自我的唯一途径。”可见教育追求“一同去发现真理”。因此,师生合作才是教育的最佳方式。
那么如何营造师生合作的氛围?这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将讲台上“发号施令”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中的主导者,将自己置身于共同学习的团体中。当然,这种角色转换并非是损害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表达与交流搭建一个合适的平台,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相互启发,相互评判。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共同探讨题目方向,评改时以讨论的方式求得最佳修改意见。这样合作的氛围,学生自然能够摒弃“教师权威”的观点,从而敢想敢说,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心底最朴实的感情自然流露在笔尖,于是教师的“知之者”成就了学生的“乐之者”。
二、全面开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20世纪初,吴福元教授在广州心理学会议上第一次正式提出“非智力因素”的概念。之后,非智力因素如雨后春笋一般活跃在教育的各个领域。今天,新课改背景下,非智力因素作为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不仅作为学习工具提出,更作为学习目的提出。而究其何为非智力因素,燕国材教授指出:“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广义来讲,凡智力因素以外一切心理因素都称之为非智力因素,狭义来讲,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性格。”
新课改背景下,作文不再是模式化套用、技巧性训练,而是主体的情感表达。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情感,将对作文的热情转化为写作的内在动机。另外,在评改时可将学生作文进行对比,探析学生性格中的主导成分,从而因材施教,在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前中学作文出现的一个通病就是无病呻吟。由于中高考为参照物,作文多为限时作文,于是教师不免会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的模板。但当这些模板带入考场后,却发现题目要求联系社会生活来做话题作文,如若不做联想而又缺乏思维能力,作文的呈现也只能是不痛不痒之谈,毫无感情所在。
因此,思维的培养也是中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思维培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中高考的人生大作;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日后进入社会、处理工作事务也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美的素材,多记录、勤动笔,将生活的素材在头脑中构建多维立体结构。二要培养其思考的习惯,能从微小处见得真知,学习纵向、横向思考,能够聚合和发散思维。三要设置情景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以吾笔书吾心的方式勾勒社会生活。
四、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
高考前,中学生大多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之间奔走,过着简单的生活。每日所见之人不过是老师、同学、家长。如此线条型的生活要写“最深刻”“最有意义”“最难忘”等事件,对中学生而言就好比“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只是但凡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既然触及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那就充分挖掘我们所占的校本课程资源。由此可见,挖掘校本课程资源首先要从各科教材入手,各科教材中也许不会有写作的范文,但一定有优秀的表达方式、有力的论据论证。正所谓张中行在《作文杂谈》中提到的那句玩笑话“千古文章一大抄”,借用优秀的表达方式,融进自己真挚的情感又何尝不可?因此,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挖掘各科教材,利用发散思维与作文教学相联系,再利用聚合思维转化成质朴的文章。
五、积极倡导发展性教学评价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入到中学,我们对作文的评价应该由“考场一次性的作文”转变为“‘写作前的准备’和‘写作后的完善’两个部分”。面对这样的一种形势,中学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积极倡导发展性教学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再是甄别与选拔,而是以尊重个体间的差异为前提,考查学生写作水平的变化,目的是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作文评价中,应积极落实多元化评价主体,构建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全班互评的多维立体结构,将评价变成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并且努力构建全面综合的评价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情感态度、表达能力,还包括素材的整理和运用能力。除此之外,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将课堂观察法和成长记录袋相结合对学生的发展给予最全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