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

时间:2023-12-22 11:37:2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1

  今天的语文课我教学的是《谁说没有规则》。因为这篇课文是一首比较短小,通俗易懂的儿童诗歌,我觉得没什么可多讲的,所以课前没有像平时那样去深挖,仔细揣摩,只是弄清了诗的结构以及几个重点词语回头一笑,满不在乎不好意思和瞪起眼睛,并从网上找来了几幅有关规则的图片,便觉得差不多了。

  课上,还是以学生感兴趣的小节为切入点,让学生结合朗读说感受,可是结果还是学生说得多,读得少。而且每节诗都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学生只是理解了字面上的意思,未能抓住现象后面的`危害来体会。我觉得作为教师我引得还不够。所以总体来说,这节课的效果没有预想的好。

  这节课后,我比较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我想不论是什么课型,课文难易如何,也不论教师对这篇课文是否感兴趣,我们都要深钻教材,做到了解全体学生。课堂上既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还要适时地站出来加以引导。尽量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最有效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这种浅显易懂的文章,我们完全可以重点拿出一段,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或组内自学,这样对学生才真的是授之以渔,而不只是授之以鱼。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2

  《谁说没有规则》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创设了富有生活气息、司空见惯的四个场景,告诉读者生活中不是没有规则,但有的人就是不能自觉遵守。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遵守身边的小规则做起,树立人人遵守社会规则、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意识。诗歌共四小节,结构相同,语言和内容通俗易懂,每一小节的第三句都告诉读者应遵守什么规则,最后一句讲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人会不遵守。这样的诗歌,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结构、语言上很好把握,便于学生模仿和创作。

  对于本课的设计我采用“整体切入,重点理解,举一反三,扶放结合”的办法,同时关注了课后两题:其中第一题“规则明明白白,为什么有人不遵守?”重在阅读,我让学生在开头的学习中通过读诗歌,明诗意,懂得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总有不遵守规则的人的表现。第二题“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仿照课文,续写一节”重在写作。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在生活中收集有关规则的资料,让学生对身边的规则有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在备课中我也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用以补充写作资源。课上我先给学生出示了“写作宝典”,让学生有规律可循。同时我采用了给出材料,全班合作,小组合作,个人仿写的三步法,让学生有话可说,会说,爱说。学生创作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高昂,他们对违反规则的事愤愤不平。

  但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前半部分学习诗歌感觉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还应该对课堂做更有效的调控,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后半部分仿写时给学生出示的“写作宝典”在顺序上还该调整:把第一步格式和第二部材料做调换,让学生先感知了丰富的材料学会了选材后再思考格式和语言的问题就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了。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3

  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努力使我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语言文字的训练——扎实有效。

  2、教与学的方法——灵活有创新。

  3、课堂教学的氛围——充满语言的魅力。

  4、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润物细无声。

  为努力实现这几个目标,我在这堂课中是这样做的:

  1、语言文字的训练。

  设计了勾画重点语句,抓关键词的方法,通过品味词语,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探究人物不遵守规则的原因,从而对文中的词语也有了深入的理解,学会运用这些词语。

  这首诗四个小节结构相同,简单明了,是进行仿写的好范文,我引导学生在一次次读文中,体会其结构特点,仿写时就能较自如地运用这种结构,而且能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特点刻画人物。

  2、教学方法:这节课的教学我引导学生抓了一条主线引领全文的学习,即“规则明明白白,为什么有人不遵守?”

  通过读、议、创的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议中明理,通过创作诗歌深化认识,而且让学生明白,在仿的基础上要会创造,在学的基础上应该有创新,所以我不仅让学生仿写不守规则的现象,还让他们用诗的语言劝阻他人。

  3、营造课堂氛围:我们学习的是一首诗歌,我力争创设诗一般美妙的语言氛围,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语言美的熏陶,沉浸在语言的魅力当中。

  四个小结的总结,我采用了不同的句式,有层层递进的追问,也有倒装句式的运用,在劝说时,也教学生试着用诗歌的语言,在表达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

  4、思想教育:我采用读诗歌、评议人物言行,用自创的'诗歌反映生活中不守规则的现象,用发自内心的话语来劝导、制止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这样一步一步在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较令人满意,但仍有许多值得推敲的地方,还需在今后的教学中探索与改进。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4

  一、提问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到生活中寻找规则,谁能把自己收集到的规则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生纷纷汇报收集到的规则。)原来规则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社会生活有规则,学校生活有规则,家庭生活也有规则,规则与我们密不可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谁说没有规则》。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在生活中收集有关规则的资料,让学生对身边的规则有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在班中汇报收集的规则中,引入课题,学生就有话可说,想说,爱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诗歌,可以大声朗读、小声地读,也可以默读,遇到生字多读两遍,用喜欢的方式学会它。

  2、“开火车”检测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抓住重点字词(如“饼”“喂”“瞪”)理解字义,引导学生说说记字方法。

  三、再读诗歌,领悟诗意。

  1、四人小组选择喜欢的小节读一读,读后讨论:

  (1)这节小诗写了什么规则?

  (2)主人公为什么不遵守规则?

  (3)要读好这小节该注意哪个词语?用怎样的语气读?

  2、小组发言人汇报本组学习情况。(教师相机抓住“回头一笑”、“满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等关键词语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各小节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师生感情朗读诗歌。

  4、同桌结合插图说一说,假如像诗中的主人公那样不遵守规则会发生什么后果?

  5、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该如何遵守规则?

  四、拓展学习,发散思维。

  1、四人小组说说:你发现校园里、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规则的不良现象?

  2、根据观察到的不良现象,依照诗歌写一段。

  3、大组活动:交流作品,推荐佳作。

  4、作品展示。

  【教学反思】:

  《谁说没有规则》是一首现代诗歌,它安排在四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中。本单元以“规则”为主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重要性,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从而提高每个人遵守规则的自觉性。从诗歌的内容看,作者选材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不守规则的场景:“往狗熊嘴里扔饼干、糖果”;“翻越界栏横穿过街”;“把果皮往长椅上一搁”;“硬挤乱插”……

  这些素材富有生活气息,学生很容易理解。因而也就从反面告诉人们遵守规则的必要性,进而认同:从现在做起,从遵守身边的小规则做起,人人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社会规则,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意识。诗歌有四个小节,结构相同,语言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模仿创作。让学生学习创作诗歌,理解现代诗不受字数和押韵的局限,而自由表达的特点。

  从学习角度看,虽说诗歌的内容和结构通俗易懂,较好把握,但是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少,如果在课堂上闭门造车,学生思路封闭,会造成内容单一,千篇一律。要想达到教育学生遵守生活中的规则的目的,必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社会实践中切身体会到规则与每个人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重要意义。

  综合以上分析,我在让学生学习诗歌,明白遵守规则的意义,掌握诗歌的结构特点后,开展观察调查实践活动,在学生中铺开对生活中相关规则的搜集活动。经过一周的实践,学生们感慨万分:生活中规则数不胜数,违反规则的人屡见不鲜。就贵定这一个小县城来看,每个角落,各个部门都有规则,但这些规则只是作为招牌挂着,真正严格遵守的人寥寥无几。如:“医院禁止大声喧哗”,却有人在医院内吵架;“请爱护家乡河流”,却有人往河内扔垃圾、排污水;“严禁在公路上摆摊”,却有人在公路上卖水果、卖蔬菜、卖衣服等,给过往行人带来不便;“不许缺斤少两”,却有人在秤上作手脚……违反规则的例子太多太多。调查这些违反规则的人,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每个人振振有词:”“公共场所,人人有权使用”;“公款不用白不用”;“错打电话,闹着玩”;“不扔垃圾,环保工人没事干”;“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童叟要欺,人人平等”。

  这些违反规则的人,不是儿童,正是成年人,听到学生们交流的内容,我们师生又气愤又着急,规则的价值在哪里?意义何在?人们的素质从何谈起?真是无奈又无奈。作为教师的我,深知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可是,社会上的成年人却在违反规则!于是,我安排学生创作诗歌,制作小牌,到各个部门、各个角落去挂牌,提醒人们的遵守规则。如:谁说没有规则?/ 明明白白写着:/ “买卖要公平”,/ 可他却要缺斤少两。/ 问他为什么?/ 他却理直气壮:否则,我吃什么?

  学生经过实践活动,创作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高昂,他们对违反规则的事愤愤不平。通过挂牌活动,激发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从我做起,才有资格去劝说别人。创写规则诗歌,起源于人们的生活,挂牌时,又回归到大家的生活中,这不就是学习创作的意义之所在吗?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5

  《谁说没有规则》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创设了富有生活气息、司空见惯的四个场景,告诉读者生活中不是没有规则,但有的人就是不能自觉遵守。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遵守身边的小规则做起,树立人人遵守社会规则、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意识。诗歌共四小节,结构相同,语言和内容通俗易懂,每一小节的第三句都告诉读者应遵守什么规则,最后一句讲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人会不遵守。这样的诗歌,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结构、语言上很好把握,便于学生模仿和创作。为了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我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在生活中收集有关规则的资料,让学生对身边的规则有个大概的了解。由于学生课前用心去收集,于是学生有话可说,想说,爱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接下来的初读课文,我就采用以指名读、四人小组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在整体上体现课文的情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品读,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在读中,引入评价机制,以生生评价、师生评价促进学生感情朗读诗歌。学生读得相当投入,读得非常有水平。为了让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诗歌,我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围绕“这节小诗写了什么规则?”“为什么不遵守规则?”进行讨论。很快地小组长在汇报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见解。以此为契机,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校园里、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规则的不良现象?我们该如何遵守它?并以此鼓励全班同学仿照诗歌进行创作。从学生的作品来看,学生的学写诗歌能力还是较强的。但是这节课也出现了几个失误,预设与生成还是没处理好。虽然课的第二个环节自己能无痕地转变教学思路。但是当有学生谈到的违反规则不是诗歌那四个小节谈到的内容时,老师不能大胆放开,而是“牵着学生走”。本节课虽然非常重视感情朗读的教学,但是有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老师还是绕不开。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能更成熟些,让课堂的生成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精彩!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6

  《谁说没有规则》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创设了富有生活气息、司空见惯的四个场景,告诉读者生活中不是没有规则,但有的人就是不能自觉遵守。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遵守身边的小规则做起,树立人人遵守社会规则,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意识。诗歌有四个小节,结构相同,语言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模仿创作。让学生学习创作诗歌,理解现代诗不受字数和押韵的局限,而自由表达的特点。

  一、利用图片,激情导入

  教学伊始,我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大量不遵守规则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内容以及这些事情发生的原因,从而自然而然导入新课。同时这些不遵守小小规则而引发的大灾难的惨不忍睹的悲惨画面,让学生不寒而栗,初步建构起违背规则会产生可怕后果的意识,激发学生从小要遵守社会规则良好欲望。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通过自由地读、“开火车”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字型结构,来巩固生字词。如让学生说说“喂”“序”字的书写该注意什么,“抢”与“抡”的区别,做一做“瞪”的动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及写字能力。让学生说出已经读懂的词语,并选出所喜欢的词语造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三、注重朗读,合作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这个环节中,我先放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然后通过指名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从整体上体会课文的情感,再抓住重点语句“回头一笑”、“满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进行品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同时,在读中,引入评价机制,以生生评价、师生评价促进学生感情朗读诗歌。

  为了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习诗歌,我采用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围绕“这节小诗写了什么规则?”“为什么不遵守规则?”进行讨论。很快地小组长在汇报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见解。以此为契机,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我们该如何遵守规则?

  四、发现规律,仿写课文。

  为了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课前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在生活中收集有关规则的资料,让学生对身边的规则有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在备课中我也搜集了大量的图片资料用以补充写作资源。课上我先让学生发现是个有规律可循。同时我采用了给出材料,全班合作,小组合作,个人仿写的三步法,让学生有话可说,会说,爱说。学生创作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高昂,他们对违反规则的事愤愤不平。

  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师生配合和谐,教学效果良好。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7

  《谁说没有规则》是一首现代诗歌,作者创设了富有生活气息、司空见惯的四个场景,告诉读者生活中不是没有规则,但有的人就是不能自觉遵守。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遵守身边的小规则做起,树立人人遵守社会规则、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意识。这样的诗歌,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结构、语言上很好把握,便于学生模仿和创作。

  对于本课的设计我采用“读―议―创―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这样可以加强训练的可操作性,同时围绕课后第一题让学生在读中明诗意,懂得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总有不遵守规则的人的表现。第二题“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仿照课文,续写一节”重在写作。我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现象,在生活中收集有关规则的资料,让学生对身边的规则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不良现象仿编一节诗歌写下来,不仅发散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还能让学生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写诗歌的能力,把语文生活化,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学生创作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高昂,他们对违反规则的事愤愤不平。

  但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前半部分学习诗歌感觉学生读得还不够充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还应该对课堂做更有效的调控,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最后在展示个别学生的诗歌后,可以让其他学生在组内展示,互相学习,互相评价。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8

  《谁说没有规则》是一首现代诗歌,从诗歌的内容看,作者选材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不守规则的场景:“往狗熊嘴里扔饼干、糖果”;“翻越界栏横穿过街”;“把果皮往长椅上一搁”;“硬挤乱插”……这些素材都富有生活气息,学生很容易理解。因而也就从反面告诉人们遵守规则的必要性,进而认同:从现在做起,从遵守身边的小规则做起,人人树立遵守社会规则,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意识。诗歌有四个小节,结构相同,语言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模仿创作。让学生学习创作诗歌,理解现代诗不受字数和押韵的局限,而自由表达的.特点。

  从学习角度看,虽说诗歌的内容和结构通俗易懂,较好把握,但是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少,如果在课堂上闭门造车,学生思路封闭,会造成内容单一,千篇一律。要想达到教育学生遵守生活中的规则的目的,就必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社会实践中切身体会到规则与每个人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本课的前两天,我让学生到生活中搜集相关的规则,调查人们遵守规则的情况。经过两天的调查,学生们知道了社会生活中的许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节约用水;严禁下河游泳;请勿吸烟等,也发现了许多不遵守规则的现象,如“不许缺斤少两”,却有人在秤上作手脚;“请爱护家乡河流”,却有人往河内扔垃圾、排污水;“不准踩草坪”,却有许多人在草坪上悠闲自在地走着……同时也发现了不守规则带来的许多危害,如交通事故的增加,生活环境的脏、乱、差,河水的严重污染等。进而认识到了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收获到了知识,收获到了应做一个自觉遵守规则的人。

《谁说没有规则》教学反思9

  一、《谁说没有规则》有四个小节,结构相同,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很快能理解。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读—议—创—评”的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言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学生模仿创作。在指导学生朗读、评议后如果趁热打铁把学生引入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就会被激发。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在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时把握得不好,浪费了大部份时间,致使续写诗歌没能在课堂上完成。心想下节课再继续吧!可刚一下课学生就问我:“老师,你为什么不让我们写诗歌呢?真没劲!我们还想表演给客人老师看呢!都没机会了。”听了,我哑口无言,心更是为之一震:是啊,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就这么被我给‘剥夺’了,他们的满怀热情就这么被我给“浇熄”了!即使下节课我还让他们写,他们的兴致还会那么高吗?想想看,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和他那强烈的表现欲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肯定和发挥,结果是令人担忧的呀!

  二、在诸多不足中,我也为学生的敢说敢评感到高兴。在让学生谈谈身边有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时,一位学生说:“老师,我发现你也没有遵守规则,因为刚才上课的时候,你进来没向同学们问好呀!”“哦,刚才老师还真是忘了呢!谢谢你的提醒!”我看到那学生脸上洋溢着喜悦。

  三、从学习角度看,虽说诗歌的内容和结构通俗易懂,较好把握,但是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少,如果在课堂上闭门造车,学生思路封闭,会造成内容单一,千篇一律。要想达到教育学生遵守生活中的规则的目的,必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社会实践中切身体会到规则与每个人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其重要意义。我在让学生学习诗歌,明白遵守规则的意义,掌握诗歌的结构特点后,来不及让学生当场写作。于是组织学生下课后利用星期六、日回家开展观察调查实践活动,在学生中铺开对生活中相关规则的`搜集活动。今天,回到课堂上学生们却感慨万分:生活中规则数不胜数,违反规则的人真是太多了。我们知道了,每个地方都有规则,但这些规则只是作为招牌挂着,真正严格遵守的人没有几个。看:“医院禁止大声喧哗”,却有人在医院内吵架;“请不要往水库里扔死动物”,却有一只只恶心的死猪、死狗等在水库上漂浮着;“严禁在公路上摆摊”,却有人在公路上卖水果、卖蔬菜、卖衣服等,给过往行人带来不便;“不许缺斤少两”,却有人在秤上作手脚……违反规则的例子太多太多。调查这些违反规则的人,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每个人振振有词:”“公共场所,谁管那么多”;“那么大个水库碍不着”……这些违反规则的人,不是儿童,正是成年人,听到学生们交流的内容,我们师生又气愤又着急,规则的价值在哪里?意义何在?人们的素质从何谈起?真是无奈又无奈。作为教师的我,深知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可是,社会上的成年人却在违反规则!于是,我再安排学生创作诗歌,制作小牌,到各个部门、各个角落去挂牌,提醒人们的遵守规则。如:谁说没有规则?/明明白白写着:/“买卖要公平”,/可他却要缺斤少两。/问他为什么?/他却理直气壮:否则,我吃什么?

  学生经过实践活动,创作的诗歌,内容丰富,倒也情感高昂,他们对违反规则的事愤愤不平。通过挂牌活动,激发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从我做起,才有资格去劝说别人。创写规则诗歌,起源于人们的生活,挂牌时,又回归到大家的生活中,这不就是学习创作的意义之所在吗?

  我不知道这可不可以算是“因前节课的‘失’而收获这节课的‘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