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树教学反思优秀

时间:2023-11-20 07:01:05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给予树教学反思优秀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给予树教学反思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给予树教学反思优秀

给予树教学反思优秀1

  张老师教学《给予树》第二课时是围绕着爱心的展开语文教学,没有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教师对学生读书的指导,用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变换词句进行比较,进入角色进行体验,创设情境进行表达……教师独具匠心的引领,让学生在真正学习语文,同时又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在《给予树》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能紧紧抓住主线。抓重点词,如“仁爱、体贴、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抓重点句,如第4自然段和最后一句话,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诵读、感悟、理解文本,去感受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这同情体贴之意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之中,成为学生的精神基础,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能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朗读、讨论、交流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中。如,紧紧抓住“沉默不语”的意思,和学生思考“她明明做了好事,为什么还要难过?”探究人物背后的内心。故意省去“什么都没有”,让学生体会可能没有什么,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怜。文章中人物的心理就是通过这样的语言而反映出来的。最后指导学生发挥想象说一说,写一写感激金吉娅的话。把读、说、写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而朗读是培养语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朗读不是简单的把文字转换成声音,要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而这种情来自于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如,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抓住三个表达心情的词语“兴高采烈、沉默不语、生气”,引导孩子们思考他们的`心情的不同。在第四自然段时,抓住金吉娅当时的内心感受,通过咀嚼、想象,在情境的创设下,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让孩子们读出感情。

  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学习语文,没有毫无意义的空谈。听别人朗读,听别人的感受,然后让学生去评价;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交流,让学生在“听说”实践中锻炼听说能力。

  一堂课学生讨论热烈,气氛浓厚。在默读,朗读中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读出具体词语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学生无形中学会斟词酌句,有利于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安排了简单的写的练习,作业是那个陌生的小女孩会对金吉娅说:“xxx”给学生训练,老师的板书很有特色,在黑板上画了棵大树,通过写上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等词语表现了女孩是个怎样的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在老师、同学的富有情味的语言中,度过了美好的一节课,学生是有很大收获的,内心是充满快乐的,我是听课者也感受到快乐的。

给予树教学反思优秀2

  在这节课的课堂教学中,我抓住了“爱”这条情感线,在感悟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进入文本,感受金姬娅的“爱”。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把握主线,个性解读

  《给予树》是一个妈妈以第一人称写的,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变化。在教学中,我围绕着妈妈的心情变化的主线,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文本语言,透过语言文字走进金吉娅的内心,感受金吉娅的善良,其间通过情境创设、通过情感的共振,深入体会文本。

  二、感悟“给予”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金吉娅的爱心和善良的'品质。我努力创设情境,进行拓展与延伸,走进文本。课文中没有介绍那个小女孩在卡片上具体写了什么,为了使学生和文本的主人公金吉娅产生心理共鸣,创设情境,出示心愿卡,配上音乐让学生读读上面的内容,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情的语句的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在此基础上,再去读读金吉娅怎么做的句子,说说新的体会,在说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动,与金吉娅产生了情感共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升华情感

  语文教学就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训练。本节课,在学习课文后,我让学生进行一个小练笔,妈妈会对金吉娅说什么,小女孩会对金吉娅说什么,我会对金吉娅说什么。安排这样一个小练笔,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深化作用,同时也升华了情感。

给予树教学反思优秀3

  《给予树》是一篇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的课文,爱的教育是本篇课文的教学主题。我有幸在镇级公开课上教了这一课的第二课时。围绕“爱”字展开教学,是本堂课的主要特点,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忘掉语文本体,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做到扎实,并要跟情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

  一、文本对话,培养感悟。

  引领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凭借语言文字,让学生置身于文本的情境中,通过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实现语言、情境、精神世界的和谐共振,提升情感的价值。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如在让学生体会小女孩对得到这份礼物的渴望心情之前,我从让学生理解“什么都没有”入手,想象“小女孩没有什么?”抓住“一直盼望”,想象“她想要洋娃娃做什么?”“她怎样一直盼望?”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盼望得到这份礼物的急切心情,也使我的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小女孩是那样的可怜,那样的需要人们的同情。此后,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们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了金吉娅为什么会这样做,并深刻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体贴和同情了。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读中感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引导学生将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如在让学生感受小女孩“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启发学生想象,“小女孩没有什么?”想象中感受小女孩的可怜,然后指名学生把自己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这是一读。接着出示可怜的小女孩图像配上贝多芬的悲伤的《月光奏鸣曲》及老师解说,此时此刻让我的孩子们说说自己心里想要说的。“她真可怜!”“我想让她快乐。”“我想带她一起回家过圣诞节。”

  ……孩子们说得很精彩,配乐朗读也富有个性。从孩子们的话语间,从孩子们的朗读中,我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善良而富有同情的心。这是二读。金吉娅也是这么想的,大家一起读。这是三读。学生的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感悟,情感由文本生发,又回归文本。

  三、以“情”为线,双性结合。

  语文是心灵的学问,语文是学生精神栖息的家园,语文最终的意义是对学生心灵的滋润、灵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领。这堂课,我立足于“情感”主线,引领孩子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使作者、文本、读者三位一体,与人物产生共鸣。

  为了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我注重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结合,因此,课堂上学生诗意盎然、灵气勃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当学生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之心、仁爱之情、体贴之意后,让学生明白,“给予树”不仅在援助中心,更种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给予无处不在。然后出示小诗让生仿照着写上一两句,还要求感兴趣的学生自己也能编一首。期间,我还利用课件出示一些图片以及句式,让后进生也能写上几句。写的落脚点落在了学生的情动处。就这样,浓浓的诗意回荡在教室里,充满爱意的给予之花开在了孩子们的心间。

  四、课堂驾御,走进学生。

  课后,有同事问我:“你班学生为什么举手这么积极?”我说:“那是黑板上挂着的圣诞礼物发挥了作用。”那天刚好是10月24日,晚上就是平安夜,我也是因为这个,才萌发了让课堂上表现得好的学生上台去摘一个礼物的想法。(这礼物包括剪成各种形状的'彩色卡片)其实,当初我还在想,礼物是不是太抢眼影响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可后来从学生的《公开课上的我》一文中了解到,学生都将得到礼物作为积极举手的动力,课堂上也无一人目光紧盯礼物。就连我班成绩最差的林邦琪同学,也积极地举起了手,动情地朗读起句子来。由此可见,用送礼物来激励学生的方法在这堂课上运用是成功的。

  可这礼物难道仅能作为一种激励的手段吗?评课时,有同仁指出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让这些得到礼物的同学将表达爱意的诗句写在卡片上再贴回给予树上。让文本中金吉娅对小女孩的爱与课堂上学生自发的对所有需要送去爱的关怀的人的爱的自然融合。同仁一语点破梦中人,这不是对学生灵魂塑造与精神引领的又一大好时机吗?

  课堂是灵动的,是不断生成的。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走进学生、聆听学生。可能由于紧张的缘故,课堂上,我只顾自己教学环节的落实,有的甚至没有听清学生说什么。应此,就有林校长的评课:“你在课堂上太严肃了,应该还学生以微笑。”校长这句话意味深长,我欣然接受。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最后一段的教学还不够落实,“为什么把这棵圣诞树称为给予树?”学生理解还不够透彻等,都有待改进提高。教学反思可以有效地优化我们的教学行为,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理念,我们应该让教学反思成为自身教学实践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主动反思、深入反思、不断反思,促进个人的发展与提高。

给予树教学反思优秀4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故事。课文以爱贯穿始终,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

  教学由质疑课题出发,由学生提出问题,总结两个主导问题:“给予”是什么意思?“给予树”是一棵怎样的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手段来解决这两大问题。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一、把握课文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

  本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课文中有多种爱:金吉娅给予母亲的爱,给予哥哥姐姐的爱,给予陌生女孩的爱。

  而课文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因此我以此爱作为重点深入文本。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我提出“这棵树除了可以叫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名字?”,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

  二、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当金吉娅站在这样一棵神奇的“给予树”下,看到女孩的卡片,她想到了什么呢?设计这个环节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对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领悟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为,感受文字中所体会的情感。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行为分成了几步。

  第一步:当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愿,金吉娅第一反应是什么?

  第二步:思考金吉娅为什么说话时声音低,为什么会难过?

  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站在给予树下还想到了家人。

  第三步:金吉娅最终选择了女孩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内心的决定。这个心理活动的描述是充分联系了课文的文本,最后我出示“联系课文想象”,告知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进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错。

  三、说写延伸,升华情感

  说的拓展和延伸,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写的拓展和延伸,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阶梯。语文教学就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训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些说与写的环节。

  当理解“一直盼望”这个词语后,我出示句子“早晨,她盼望——;中午,她盼望——;晚上,她盼望——;……(什么时候,她盼望)”让学生进行想象说话,从而理解一直盼望的含义,进一步体会小女孩渴望有娃娃的心情。在学习课文后,我让学生进行一个小练笔,让学生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这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了深化作用,同时也升华了情感。我还设计了一个句式“当什么时候,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联系自己说说自己给予了别人什么,然后将不同人写的内容连成一首小诗。学生很喜欢做。

  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一个课堂就是一个心灵共舞的家园。”我还想说,一个课堂就是一棵给予树,这树上种满了师生相互探究、相互探讨的无穷乐趣;这树上也将结满师生共同进步和成长的累累硕果!

给予树教学反思优秀5

  《给予树》是新教材第八组课文“爱的教育”专题下的一课,课文主要讲了小女孩金吉娅把本用于购买圣诞礼物的钱为一个陌生的小女孩买了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实现了陌生小女孩的愿望的故事。

  我深入钻研教材,细细揣摩编者的意图,了解通过这篇课文所要达到的目的。目的明确了,再思考要设计什么样的内容,通过怎么样的形式来达到。最后,我确定了这节课的重点为:引导学生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体贴和同情,明白帮助别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

  上完课,自我感觉一般。这节课能完成教学目标,但未能达到我预期的效果。课后,老师们也肯定了这课的优点,指出了不足之处。

  一、突出了重点、难点,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我们在上课时,始终不能忘记时刻要渗透道德情感教育,从小让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在上《给予树》时,我根据课文内容,确定了“引导学生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体贴和同情,明白帮助别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为教学重难点。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突破呢?

  我发现,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卡片上写着:她一直盼望着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而这正是金吉娅把本用于购买礼物的钱为这陌生的小女孩买洋娃娃的原因所在。于是,在教学中,我以此为突破口,充分开发课程资源,让学生以生活为源泉,从理解“盼望”入手,想象“小女孩为什么盼望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什么叫‘一直盼望’?她盼望得到洋娃娃做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盼望得到这份礼物的急切心情。然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卡片上的内容。

  由于有前面的铺垫,学生一下子就打开了思维,纷纷想象卡片上的内容了。这时,我再出示一张设计好的卡片,卡片上写着:“圣诞老人啊,您在哪?又到圣诞节了,可是我还是什么都没有。我没有父母,没人亲人。我多么盼望得到一个穿裙子的洋娃娃啊!我会做它的妈妈,不让它像我这样孤单。”学生读了这段文字,不禁被小女孩凄惨的生活所感动,从他们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可以看到,他们已完全进入到与文本的对话情境中去了。此后,在后面的学习中,他们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了金吉娅为什么会这样做,并深刻体会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体贴和同情了。

  这一教学环节的成功,更进一步地肯定了我“用教材而不唯教材”的观点。教材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依据。但我们在教学中并不是以教材为唯一,而应当积极拓展课程资源,让学生在与自己的生活相密切的环境中理解文本,获得情感体验。

  二、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读写结合。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没有很花俏的东西。我重视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朗读、讨论、交流,并把字词教学渗透于教学的各环节中。如在理解课文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引导学生理解“如愿以偿”的意思,并教会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又如在本课的导入环节,我也是以对“沉默不语”的理解来引入新课的。

  在读到“一个陌生小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你能为陌生小女孩写几句感激的话吗?指导学生动笔写一写。这是把读写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写的能力。结果,很多学生一下子就写了四五句话来,既写了对金吉娅的感激,又写出了对金吉娅的赞扬。如陈艳丹是这样写的:“金吉娅,你送给我的洋娃娃,我已经收到了。我多么感激你呀!我会好好照顾它,像它的妈妈一样。金吉娅,你真是个善良的小女孩!”从学生的话语中,可以充分看出,他们已完全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了。

  三、亦师亦友,师生共同构筑生活化课堂。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老师不再是背着手在课堂上踱步,远远地观望,而是做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就像朋友一样,可亲可爱,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如文章第四自然段是重点指导朗读的部分。在指导学生地有感情地朗读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时,我以请教的姿态让学生教我应当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不仅积极思考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还乐于示范。

  四、恰当的评价语,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上课时,我们老师都会犯一个通病,就是自觉不自觉地要去重复学生的答案。有时是不知道怎么含接,有时是怕其他学生听不清楚。其实,老师听同学回答问题,关键要对他的答案进行评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看法是否正确,问题在哪里,该怎么样改正。有时是回答不完整的要帮他表达清楚;有时是不正确的要引导学生给予纠正;有时是要对其看法进行肯定,表示赞赏。这样,学生的认识、表达等才能得到提高。

  在这节课中,我就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评价。我认真听他们的发言,对不同的回答我都尽量使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如:让学生说说“沉默不语”是什么意思时,有学生回答:“沉默不语的意思就是说低下头不说话。”我便肯定地说:“你回答得真精炼。”另一个学生接着说:“老师,我认为沉默不语的意思是说因不高兴或心里有事而不说话。”时,我高兴地告诉全体学生:“原来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这一节课上都能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好吗?”这就无形中在对学生进行一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渗透。

  上完这节课,我的感受就是要上好一节课不容易。课前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学生方面,要考虑得很细。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老师是不知道的。但是我们老师事先可以估计,列出几种可能,制订几种应变的方案,这样在课堂上我们才能应对自如,从容不迫。例如,我班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理解完全失误的现象,有时是你如何也想象不出的低级的错误。所以在备课时,我就充分考虑了当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时,自己该如何引导。因此,在现场教学中,当学生真的又再现这样的现象时,我才能做到不急不燥,沉着地引导学生从另一个正确的方向去理解课文内容。

  我认为,课堂上当学生对某一问题迷惑,出现冷场时,我们老师要想办法去引导学生,打开学生的思路。并不是每个问题学生都能回答出来的课就是好课,现在的课堂关键要看当学生不懂时你老师如何去引导。当然,对于事先没有想到的,课堂上才生成的东西,那就要靠老师的机智了。所以备课时,除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五、不足之处:牵得太多,未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课后,很多老师提出了,在本课教学中老师牵得太多,学生缺乏主动性。其实,在教学设计时,我就意识到这一点了。但为什么还是实施了呢?我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此次教学过程的。

  因为:首先,《给予树》是一篇说理的课文,编排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这样的课文,如果放在高年段,我会设计主题教学。而在中年段,特别是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我认为,牵一牵,让他们初步认识这种文章的特点,学会学习它的方法,在以后遇到同类课文的时候,再放手让学生去自读自悟,效果可能会比现在就急于“放”会好。其次,更重要的是,我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已有水平。这篇文章,如果放得太多,过半数的学生学习效果会交白卷。

  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教学的最终,是我的教学工作的目标。但一味求新、求异,而不考虑学生的已有水平、接受能力,我认为,这是不应该的。很多优秀的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不应盲目使用,否则,可能会产生“拔苗助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