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时间:2023-06-14 15:00:2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1

  一、教材简说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体会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既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要向学生介绍什么样的课文是略读课文和怎样学习略读课文,使学生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学习要求,并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以下教学步骤供参考。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读准字音;(2)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这是一个统领全文内容的问题。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可爱之处有以下几点:(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这从对他们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从对他们带着甜密的微笑进人梦乡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一点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压抑之感,也说明了孩子们的以苦为乐。

  2.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尽量放手,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言体会和品味,都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究,尽量由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

  3.学完本篇课文后,可组织学生说说自己在课余时间所从事过的劳动,比如参加公益劳动,在家里帮助家长做家务。先想一想准备说哪方面的内容,想好以后,再说说自己劳动的经过和感受。

  四、参考资料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蕾可以制作黄色染料。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人中药。

  槐米:槐树的花蕾称槐花或槐米。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2

  片断一、回忆旧课,凸现差异,激发动机。

  我们学习了《爬天都峰》一课,体会到了课余生活有许多乐趣,请你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乐趣?”

  在学生回忆交流后,教师提出问题,揭示一种与玩乐、探疑、健身砺志等不同的快乐:“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槐乡的孩子》。”

  当今的独生子女很少参加劳动,劳动的快乐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不可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突出了与其他课余生活乐趣的差异,引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顺势导入 新课,他们便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片断二、分角色朗读,组间比赛,促进感悟积累。

  课文第三段对槐乡男孩、女孩采槐米劳作的情形写得很细致,是课文精彩之笔,重点之处,是需着力感悟积累的部分。为了调动学生读悟的积极性,故安排学生组内分角色朗读,组间进行比赛。

  根据教室内座位安排,以一个小组为一个合作单位,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然后组际比赛。教师安排分工合作方法:第三段的1—3句各小组齐读,第4—5句写槐乡男孩的.,由小组内男生读,第6句写槐乡女孩的,山小组内女生读,最后一句小组齐读。练好后小组间比赛。

  教师交代方法后,学生组内合作,小组竞争,读悟替代了教师的分析讲解。角色替换的意识认同,竞争带来的推助力,自然会更有利于实现优美语言向心灵的浸润内化。

  片断三、赏读评析,深化感悟,总结提升。

  “你喜欢课文里哪些句子,请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并且说说为什么喜欢。”

  在学生对课文有较深入的理解后,让学生赏读课文,可促使他们从语言与内容的结合上进一步加深感悟。“通过对课文多次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热爱劳动,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学生畅谈感受,教师点题总结,在学生心有悟而不能言或言不尽时,教师以简练的语言恰当地点示,学生也许瞬间会觉得心灵敞亮,精神得到一次升华。

  益知启智、浸润内化语言、提升精神,经过精心选择、打磨的优秀语文教材应该具备这样的整体价值,教者应该通过精心设计及组织教学过程 去实现之。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3

  槐乡的孩子,我们应该是同龄人吧。我想对你说,我好羡慕你们,你们从小生活在槐乡,和槐树结成了伴。我好想和你们一起去看那一簇簇的槐米,闻那一阵阵淡淡的清香。也许,你们家里的条件没我们城市孩子的好,但你们是勤劳的,上学的钱都是自己用槐米换来的,从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而这正是我们城市里的孩子所缺乏的,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

  槐乡的孩子,我想对你们说,我多希望能像你们一样啊,在田野里大声的歌唱;在山坡上尽情的嬉戏;在林间欢快的游玩。多想和你们一起爬上小山,爬到槐树上,一下又一下地削下槐米。也许,你们没有好玩的电动玩具,没有可以玩游戏的电脑,但你们的劳动给你们带来无穷的快乐。我们虽然生活在繁华的城市,没有了泥土的芬芳,没有了林中的小鸟,没有香气扑鼻的'槐花,所以生活中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

  槐乡的孩子,我还想对你们说,欢迎你们到我们的家乡来玩,我的家乡在长江边,是个美丽的山城。和你们一样,我从小与长江为伴,是喝长江水长大的。如果你们来我们这里,我愿意当你们的导游,带你们去参观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游览三峡的美景……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4

  《槐乡的孩子》这篇略读课文,也是学生入学以来接触的第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槐乡的孩子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意图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因为是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要求安排一个课时来完成,重点在于让学生去感受课文,品读课文。于是,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槐乡孩子的懂事、吃苦耐劳和以苦为乐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这个问题的设计,一下子就让孩子们思维活跃起来,孩子们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句子,进行小结,然后找伙伴谈自已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在这种没有框架无拘无束畅谈中,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技能发挥了孩子们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也能促进孩子们的互相交流,团结协助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回答时,大都抓住了“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及槐乡孩子的勤劳,对此学生感受最深,槐乡孩子以苦为乐的.精神,是靠我点出来了。

  由此可见,教学中也存在着些许不足,有待不断完善。

  一、学生能够通过读文理解文中的内函,但总结的能力不行,本节课虽然课文都是由学生具体读,但是老师也直接参与指导方法,一步步引着走,属于半放半扶。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后的略读课我会尝试更大程度地放手,由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和学生一起学习。

  二、自读中给学生的要求还应更明确,帮助学生养成会读书的好习惯。在自读中给学生的要求还应更明确,帮助学生养成会读书的好习惯。给孩子们思考的时间比较充足,但没给孩子们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5

  《槐乡的孩子》是一篇略读课文,这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略读课文,如何让孩子区分略读课文和讲读课文的区别,真正让孩子们自己学习,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认真阅读导读,明确学习目标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让孩子认真阅读导读,用笔划出问题及要求。学生很快找到三个问题:⑴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⑵和同学交流一些读后的感受。⑶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自学提示,落实学习任务

  将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用自学提示的方式出示给学生,包括认字词、读句子、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等等,让学生自己找答案再逐一汇报。针对本课,我出示三个自学提示:⑴自由小声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随后老师通过出示词语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⑵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和同学讨论讨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可以先用填空式帮学生降低难度。⑶细细品读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孩子们采槐米的句子,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联系全文想想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我抓住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来学习,条理很清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讲到槐乡的孩子顶着烈日,早出晚归,不怕辛苦地采摘槐米赚取学费时,我问道:“你们夏天是怎样过的呀?你们和他们比起来幸福多了,可你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了吗?有多少人,每天要妈妈守着才写作业?有多少人,还要妈妈帮着收拾书包,自己的`事情都不会自己做?你们和槐乡的孩子比起来……那一刻,孩子们沉默了,有的低着头,有的眼睛里有泪花。此时的我,心里有些欣喜,看来课文对他们有所触动。

  3.归纳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课文上完后,让学生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学习的?相信下一次略读课文孩子们上起来会更顺手。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6

  课文描述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从中获得快乐,使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变得丰富而充实。本课在处理文本资料时,用了一课时,(作业例外)阅读课文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课文。本人认为本课的教学指导还是比较务实的。槐树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只要学生查资料就能了解槐树的生长特点,无需老师作太多的指导。最重要的是槐树下的故事。本单元都是体现孩子课余生活的乐趣,每篇文章的语言都很优美,也是学生走进写作的一个亮点模式。

  这篇课文的语言朴实,读起来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简单快乐。在授课时,本人出示了阅读要求,让学生一步步的完成。如:

  1、读了第一自然段你能看出槐乡孩子对槐树有一种什么感情?

  2、勾画描述槐花的特点的句子,槐米有什么用途

  3、第三自然段作者描述了三种动物有什么作用?(重点)

  3、那些地方能表现孩子们的欢乐情绪。

  4、孩子们劳累了一天为什么还带着甜蜜的微笑?(重点)

  5、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为什么?(重点)

  在教学的重点点拨中,运用了句子比较突出重点。如: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蝉……)在点拨的过程中适当提示这是一种写作技巧“衬托的手法。”比如,写要下雨了,“狗、树叶、知了……”这都是衬托下雨前的闷热。那里本人重点引导了,因为在写作中,无论是中段还是高段学生,最基本的写作技巧还是要掌握。如,要体现天气很热的句式:花儿(热得收藏起了笑脸),星星(热得躲进了云层),小花猫(热得直趴着喘气),但是老师(仍然还在灯下批改作业)。描述天气冷的句式:今年的天气个性冷。田野的蔬菜______,街道小院的水管______,就连那水泥地板也______。

  怎样培养独立阅读潜力,是本人在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首要环节。如:准备好工具书,词典字典等。阅读时不走马观花,要仔细地读,重要的地方勾勾画画,从而了解课文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细细品读,每句斟酌,体会每段表达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次阅读,核实阅读中老师所出示的阅读要求。从而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课后练习,写一种植物或一处景物,并写出此处所发生的趣事,悲哀事等。(学生作品略)学生习作是较成功的`,因此而得到同行们的认可。

  为了拓宽学生阅读知识,同时也体现阅读课的实质好处,注重字,词、句、段、篇的训练落到实处,本人出示了与本课有关的四字词语。

  劳而无功劳苦功高归根结底张灯结彩劳民伤财劳师动众结伴而行结草衔环满不在乎满面春风满腔热忱满城风雨

  让学生自己去积累文本中的“的”“地”字短语,并安排抄写习作。即使课文中的知识处理不足也能够透过这种有效的作业方式足以弥补了。

  “品读”是本文的重点,但为了学生阅读量的增大,让学生选读欣赏,抄写文中美句并仿写句式。如: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仿写:1、(我离不开妈妈,就像河里的鱼儿离不开水,田里的禾苗离不开肥沃的土壤。)

  2、(我离不开学校,就像幼小的孩子离不开妈妈的怀抱,大山的人们离不开大山的土地。)

  总之,本人坚信,如果阅读坚持这样做,相信自己的教学效果差不了多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务实。只有脚踏实地的教学,朴实的教学设计,会逐渐创新的。总归一句,语文教无定一,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方能是根本。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7

  今天,我教学了《槐乡的孩子》这篇自读课文,因为是自读课文,这篇课文我准备一个课时就完成,重点在让学生去感受课文,品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读了一遍课文,让他们找出并且概括出槐乡和槐乡孩子的特点,学生们在读,也在找,但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学习的自主性不强。课后我认真思考了一下觉得提问方式带有一种强制性,就是让学生去找,而且提问有点繁琐,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如果以一个“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的方式让学生整体地去把握课文的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就会很自然的找出那些答案,我也就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我想,在对阅读课文的教学中,以后要形成一个规律,就是先让学生去整体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去把握课文的脉络,再去分清课文的层次,我觉得这方法很好,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领悟能力。这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品读课文,我先让学生们自读感受,然后请学生个别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他同学来点评。个读和学生点评后,应该及时做到反馈后的指导,这一点我没有做到,我觉得在这时,老师也可以示范读,而且读的形式还要进一步多样化,男女比赛读,小组比赛读。只要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就行。

  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放在首位,教学,提问等都要从学生出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努力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这是我这一节最大的感受。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8

  《槐乡的孩子》是一篇略读课文,孩子们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学习,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独立阅读的能力。而且这也是第一次出现略读课文,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握住让学生学会读好导语,抓住导语中的重点——“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让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汇报、补充,充分体会阅读课文与讲读课文的区别。

  在教学中,我班的学生能结合讲读课文中所学习的方法,进行阅读。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只要给学生一个平台,学生就能展示出最好的.水平:

  如我们在教学中学生能读懂写天气热的句子:

  “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学生在读得过程中,汇报:我读懂了通过写鸡和狗、蝉热,让我们感受到天很热,通过对比说明孩子不怕热。有一个学生还补充说,还知道他们不怕苦,吃得是干粮。又有同学回答说,还说明孩子不怕苦,觉得很快乐的是从早到晚,已经劳动一天,“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来的时候”说明已经很晚了。又有学生在教学中补充,“劳累一天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从这两句话出又可以让我们读出来他们不怕苦,觉得在劳动中是快乐的,而且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力,学生所学得的体会比我们预设的还要充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多给学生一些时间一点空间,让他们能自主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到恰到好处。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9

  《槐乡的孩子》这篇课文,文字优美、生动,字里行间处处洋溢清香,恰如文中槐米之香,丝丝缕缕,清淡不绝。本课的学习,我们就是在品味语言中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等好品

  开始,我就引导孩子们理解“槐乡”,从而引出“橘乡”、“鱼米之乡”,既理解“乡”,又扩充了生活积累。在学到“八月,天多热。”这句话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想象在炎热的'天气里各种事物的表现,自己在最炎热的时候的感受。通过调动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既让他们体会到了槐乡孩子的辛劳,也让他们感受了那份快乐。

  最精彩的环节是,读了课文后,我让孩子们谈谈对槐乡的孩子的印象。学生叽叽喳喳就说开了:很勤劳──槐乡的孩子可不怕热,他们背着水葫芦,带着干粮,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上小山上了。天没亮,他们就去摘槐米了;很自立、自强──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持之以恒──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很勇敢──男孩敢爬那么高的树;懂合作──男孩子爬树削槐米,女孩子捡槐米;爱学习──通过劳动赚到钱就可以读书,他们努力劳动,就是为了能读上学读书……

  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源头活水不断;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显得厚重和丰富;语文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真正为学生所喜爱。这节课我觉得上的很轻松愉快,我相信我的学生也会有如我一样的感觉。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10

  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就了解到:我们班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干的家务很少,甚至从不干家务。每次学习上取得点滴进步家长都会给一定的物质奖励,久而久之孩子们在潜意识里会有“为家长而学习”的思想,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槐乡的孩子》这一课,我把重点放在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出槐乡孩子的懂事、吃苦耐劳和以苦为乐的特点,主要让孩子体会到“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以此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我就只提了一个问题,槐乡的孩子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说自已读了课文后的的体会。学生在回答时,大都抓住了“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及槐乡孩子的勤劳,对此学生感受最深,槐乡孩子以苦为乐的精神,是靠我点出来了,当时有部分学生说第三段写的槐乡孩子干活时的样子写得很好,当时天很热他们还在干活.我就趁机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当时天气的热,又读一读描写干活时的句子,学生体会到孩子们劳动时是很快乐的。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读文理解文中的内函,但总结的能力不行,大都是只看到点,看不到面。这方面还需要以后在课堂上多多练习.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11

  本文文质兼美,如诗般清新流畅,如歌般富有韵律。因此,“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是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感受到槐乡的美、人的美,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并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中表达美,再现美。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行自我建构。

  教学时,我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走进槐乡,去观察,去感受。以“走进槐乡,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统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先让学生在整体上对第一自然段有一个把握。在他们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品读句子来细细体会槐花的.多、白、美、香这些特点。通过“山山洼洼”“坡坡岗岗”“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感受花多色白;通过“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感受槐花的婀娜多姿。

  在品读槐花的过程中,我适时出示槐花图片让已留在学生脑海中的画面渐渐清晰起来。同时伴之以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在品读过程,我注意到了几个重点字词的把握,例如三个表示香味的词语:“清香、醇香、浓香……”以及“浸”这个字,通过对这些关键字词进行推敲,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槐花的美。

  课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表达对热情好客的槐乡孩子的喜爱。在这一部分,我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指名读,齐读,男女生读,通过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体会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同时在教学中也抓住了一些关键字词,如“飘”这个字,一个“飘”字中蕴藏着槐乡孩子的“乐”,因此我在教学时故意设疑,提出把“飘”字换别的字,如“跑”、“走”等等,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从而不遗余力地感悟、品味这个字。学生在教师的置疑下,透过这个字眼,感悟到了槐乡小姑娘轻快,轻盈的心情。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

  槐树、槐花图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暑假中让你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2、顺势切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槐乡看看哪里的孩子有什么快乐的事情?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⑴ 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

  ⑵ 划出哪些不懂的地方。

  ⑶ 槐乡的孩子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小组合作学习:

  ⑴ 试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⑵ 交流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

  三、研读课文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你们读懂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相机点拨。

  2、又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四、总结课文

  1、你觉得槐乡的孩子怎么样?有哪些可爱之处?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课后反思】

  教学机智──让课堂更生动

  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常常冷不丁会冒出一些备课时没有考虑到的小“意外”。有的老师会觉得这是某些学生在故意“找茬”,也有的老师会转移话题避而不答。殊不知,这些小“意外”往往为老师制造了一个稍纵即逝的点拨机会,处理得当,学生们会受益匪浅。

  《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但在轻快朴实的文笔下蕴涵的人文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正因为这样,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更多的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读读、评评、议议,在互相补充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学生的感悟基本上跟自己备课时所想得一样,顺利地进行着。当学生在理解“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我发现平时爱提问题的陈凯波同学若有所思,好像对同学的回答不是很满意。我心里嘀咕:“这孩子,莫非又有什么奇思妙想?”便走过去问他:“凯波,你有什么高见?”

  “是的,老师。”他毫不犹豫地说:“我觉得这‘快乐的歌声’不仅仅是写出槐乡孩子们摘槐米满载而归高兴的心情,更多的是写出了他们爱学习,又能上学了的期盼。”

  我一愣,幸亏是老教师,我很老练地反问:“你的观点有新意!不过你的理由呢?”

  “课文第二段说‘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从这里看出他们上学的学费都是用槐米换来的钱凑起来的。满载而归,说明摘的槐米多,换的钱也多,学费就凑的越快,上学的愿望就能实现。书上还说槐乡的孩子在那么热的天气,背着干粮,连中午都不回家吃,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就是为了上学的学费吗?就是因为爱学习,他们才不怕苦,不怕累,勤劳懂事。”

  说的多好,大家都点着头,似乎被他说服了。我看时机到了,趁机一问:“那书上说的‘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槐乡的孩子会做什么样甜蜜的梦呢?”课堂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是梦见又采到很多槐米;有的'说槐乡的孩子用槐米换到了钱,数钱数得笑出声来了;有的说槐乡的孩子梦见背着书包来到学校。

  最后我又引导学生以“我和槐乡的孩子”作比较为题,展开全班交流。真可谓“一时激起千层浪”,孩子争先恐后有的说要与槐乡的孩子一样爱劳动、爱学习;有的说从槐乡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很多缺点……这一切,根本就是自己原先在备课中没想到的,在课堂上的“突发事件”上,教师要是能运用自己的机智,善搭桥,巧引导,咱们课堂将会是另一种生动有趣。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13

  【案例:人教版第五册《槐乡的孩子》】

  《槐乡的孩子》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朴实、明快、带有浓浓乡土气息的语言,把本来辛苦的劳动描述得轻松快乐。体会文中一些词句的表达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曾听一位老师这样执教这篇课文──

  学生读好课文后,老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一个学生提出了关于词句的问题:月落柳梢是什么意思?

  老师让这个孩子读出月落柳梢所在的句子:月落柳梢,劳累了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梦乡。

  老师说:联系下半句,你就知道月落柳梢是──

  孩子回答:是晚上。略一沉吟,孩子又问:那为什么课文写月落柳梢,而不写晚上呢?

  老师有备而来,惊喜地说:问题问得好!文中还有这类表示时间的词句,你们能找出来吗?

  学生兴趣盎然地回到文中,很快找出了相关句子:他们没等云雀开口歌唱黎明,就已经爬到小山上了。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

  师:没等云雀开始歌唱黎明是──

  生:清晨。黎明。

  师: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是──

  生:傍晚。傍晚时村里人开始做晚饭。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生:这样写,读者一读就知道是什么时候,具体生动。

  (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个问题以学生的回答语言更具体生动作了终结。接下来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师:你还有不同的表示清晨中午晚上的词句吗?

  生:烈日当头可以表示中午。

  生:公鸡开始喔喔地歌唱表示黎明。

  生:华灯初上夜幕降临太阳落山可表示傍晚。

  师:你们积累的可真多。

  【反思】

  本案例中教师语言文字训练的意识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课后我细细推敲,总感觉这一教学环节有些到喉不到肺。语言文字训练不能只是单纯地理解文本表面意思,而应该引导学生品出字里行间的精妙,品出字词背后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该架桥体验的要架桥体验,该点破的要点破,该讲解的要讲解。

  傍晚夜晚黎明等仅仅是时间,而课文中月落柳梢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没等云雀开始歌唱黎明等既是对傍晚夜晚黎明这一时间概念的展示,也是对槐乡环境的诗意描绘早晨,云雀欢唱,歌声悠扬,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傍晚,缕缕炊烟袅袅升起,温馨的感觉跃然纸上;夜深了,明月皎皎,垂柳依依作者用图画式的语言写出了乡村的诗情画意,生活气息浓郁。这种诗意与孩子们以苦为乐的`劳动互为衬托,给人以无限的美感和遐想。

  而这位老师的教学,仅仅是把这些诗一般的语言替换成相对应的时间概念,句中的诗意孩子毫无所感,这样处理,实在是可惜了这些韵味无穷的句子。

  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理解,老师只是以学生的一句语言生动优美来作结,我觉得这样是远远不够的。这是一种怎样的具体生动?学生不见得有多少感触。如果老师再引导学生往前走一步,把黎明傍晚夜深了替换到相应的句子中,让孩子们读一读,把替换后的句子和课文的原句比一比,让文中的描写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画面;如果学生的体验还不到位,教师还可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渲染,如:窗外,明月皎洁,垂柳依依,晚风轻拂,如水的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子,温柔地抚摸着劳累了一天后刚刚进入梦乡的孩子,梦中的他们嘴角挂着甜甜的微笑相信这样一来,就能够达到文意兼得的效果,学生就能够沉潜到语言文字的深处,对为什么这样写的认识又往前走了一步。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14

  《槐乡的孩子》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吃苦耐劳的品质。意图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这篇课文的语言朴实,读起来轻快,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快乐。

  因为是自读课文,这篇课文我准备一个课时就完成,重点让学生去感受课文,品读课文,所以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觉得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读,谈自己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学生在回答时,大都抓住了“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体会到槐乡的孩子勤劳、以苦为乐的精神。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天气很热的句子: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们去采槐米,得受多大的罪啊!可光凭老师口头解释天热的程度是无济于事的,必须让学生亲身体会得到。所以,我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回忆一下自己在暑假时经历的天热的感受,来体会和品味这个句子的意思,进一步体会槐乡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懂得劳动的快乐。

  经过一阵思考,小手举起了一片。陈欣然一本正经地说:“天真热,我真想跳进河里洗冷水澡,不想出来。” 马金硕接着说:“真热啊,热得我不停地吃冰棍,一口气竟然吃了五根。妈妈见了打了我一巴掌,说非把我吃拉肚子不可。”“想起暑假的热啊,我身上是不停地流汗,里里外外的衣服都湿透了。”于明浩本来就胖,说着说着还真出汗了呢??

  经过学生的发言,真切地感受到了天热的程度,都纷纷感慨:能在这样热的天气里去钩槐米、拾槐米,真是不怕苦、不怕累,槐乡的孩子真是勤劳勇敢,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