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我们的手》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们的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我们的手》教学反思1
【教学要求】
这是以“关爱与奉献”为主题而设计的口语交际话题。为了使“关爱与奉献”在学生心中扎下根,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得到交际锻炼,促进交际活动的深入展开。
【教学目标】
1、同情生活贫困或有困难的人们,愿意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知道帮助有困难的人是每个人的责任,从小培养仁爱之心,学会关心他人。
3、通过演、看、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4、口语交际过程中,能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和别人的交流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原有知识,积累再现
1、学习了这单元的课文,你们最喜欢哪个新伙伴,为什么?
2、书上的伙伴们这么热情地帮助身边的朋友,那我们小朋友要是遇到了相同的事,你们会怎么做?(相机板书:伸出我们的手)
3、是啊,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手指板书)如果遇到困难的是你,你希望周围的人怎么帮你?如果你刚好能帮上别人,你会为他伸出热情的手吗?你会怎么做?自己想一想,在学习小组里说一说。
【设计意图:紧扣单元主题导入交际话题,以学生平时积累的、熟悉的课文人物打开“话匣子”,正所谓学语文、爱语文、用语文。】
二、创设情景,促使交际
1 、课件出示动画情景
情景一:一位老爷爷在路边病倒了,你会怎么做?你可以邀请你的朋友一起上来演一演
(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如请路旁的大人帮忙;打110求救)
情景二:当你十分忙,别人又急需你的帮助时,你该怎么办?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思想,进行对话练习)
2 、说一说
话题一:无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你有没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话题二:你觉得自己的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是哪种情形?
3 、议一议
小组同学在一起商议一下,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做?
A.老人或盲人要穿越马路
B.下雨了,同学没带伞,而你带了雨伞
C.公交车上上来了一位孕妇
D.发现火灾
E.遇到有人落水
F.遇到迷路的小孩
……
4 、演一演
你们的办法真多!如果你能把帮助的具体过程演一演,那就更能打动人心了。
(1)小组合作,任意摸拟一种情景,练习表演。看哪组表演得最成功,我们就颁发“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
(2)表演展示,师生评议指导
随机评议,大体把握以下几点:
A.过程具体,内容细致,防止简单化。
B.把心放在具体的事件里去表演,帮助的态度要诚恳。
C.表演真实可信。
D.态度自然、大方,语言得体
(如果有表演遇到有人落水的事例,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要盲目下水,要想办法找大人或拨打110、120呼救,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样表演发现火灾也要强调不能盲目冲入火场救人或救火,而是想办法报警、找大人。)
(3)集体评价,颁发“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
5 、相互交流,畅谈个人经历
说说自己曾经帮助过什么人,做过什么,每组推荐出做得最好的事例在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开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产生交际的欲望,鼓励学生自由、愉快地参与口语交际。多向互动,层层推进,体现学生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太好到说得比较好的`训练过程。】
三、感受关爱,情感升华
同学们都是这么有爱心,知道关心他人。在我们身边也生活许多这样乐于助人的人。出示一组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照片,并说出看到了什么。然后联系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汶川遭受的那场大地震中人们感受到的真情,让学生体会,在困难时刻,人们的无私奉献。播放视频汶川八级大地震的有关录像。
【设计意图:打破封闭的教学体系,从“小课本”、“小课堂”中走出来。树立开阔的教学视野,重新构建开放的教学体系,课外的补充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加深学生的感悟,掀起孩子内心的情感波澜。】
四、总结升华,小结本课。
是啊!正所谓“花要叶扶,人要人帮”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你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手,尽自己的力帮帮他们,那样我们的社会将充满温暖和爱心。
师生共同欣赏歌曲《爱的奉献》。
设计理念:
1 、口语交际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所以本次练习我选取了6个具体的故事情境,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交际表演,省略号表示不局限在这几个故事情节,还可以任意选择,这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2 、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本次设计要努力营造一个现实交际情境中进行。因此,本次设计要努力营造一个现实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现实的动态交际过程中得到切实的锻炼。
3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语言组织的能力。因此,本设计要注意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多发言、多表演、认真倾听,以便全面提高交际能力。
《我们的手》教学反思2
《我们的手》一诗共4个小节。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手分别比做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各小节的结构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美和构图美。诗的内容浅显,但意境深远,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在教学中,我主要实施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设计课前热身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手的广大神通,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地引入诗歌的学习:看看下面这首诗的作者还传递着怎样的情感。
2、指导朗读。初读,自由读,欣赏读,同桌互读,仿写后的读,指导学生边读边感悟,理解后再入情入境地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积极体验,并在读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寓教于情的感受中。
3、体验感受。欣赏诗歌的同时又是发挥想象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把诗中的情感和自己的感觉及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也使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开来。如:教学第一节时,我引导学生说自己的幸福,引导孩子们回味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温馨幸福画面。教学第三节时,我引导学生说自己的友谊。从课堂实效来看,这些引导对于激发学生有效的情思活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4、仿写诗歌,寄托情感。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两个放些环节:一是含比喻词“是”的暗语的仿写;一是关于诗歌内容的仿写。仿写训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新诗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其遣词造句的能力。在拓展延伸中,我引导孩子们大胆想象,学生兴趣浓厚,放写的诗歌也生动有色。
在这首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以上四个环节一气呵成,效果不错,但也有所疏漏。教学目标中,我强调注重学生做批注,但在教学实际中,因个人安排教学过程的问题,却将这一目标淡化,还将板书设计简化,实属不应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教学目标的完整实现、板书设计的完整展现。同时,我将努力学习前沿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我们的手》教学反思3
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是以“手”为主题的组合单元。《我们的手》是本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全诗共4个小节,整首诗清新明朗、意境丰富、图文并茂、富有想象空间。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手分别比做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各小节的结构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美和构图美。诗的内容浅显,但意境深远,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
本节课中,我围绕新课改所倡导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理念,在课中尽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代教。学生积极探究,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节课中能我首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本诗歌内容浅显,却意境深远,我采用了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小组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诵读形式,给学生创造美的意境,让他们在充分的.读中感悟诗歌的优美,他们有感情地朗读着,在他们眼里,手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悠扬的歌,……我还让学生试着将想象到的模仿诗人进行创编,这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创作兴趣。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说我们的手,是桥梁,在大陆与海峡之间,构筑着亲情;我们的手,是礼品,在沿海与西部之间,传递着真诚;我们的手,是鲜艳的花,在人与人之间,传送着思念;我们的手,是无声的语言,在人与人之间,联起了爱的纽带。这既是对课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手》教学反思4
这是一首清新明朗、意境丰富、图文并茂、富有想象空间的诗。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围绕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导入新课时首先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看看自己的手像什么?用手做些什么?在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的过程中自然导入。然后老师顺着学情,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从中获得感悟,读得入情入境。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同时展开更深一层的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老师提问:“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先师生互动,再让学生合作创编,接着又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我们的手是雨”;有的学生说:“我们的手是和平鸽”;还有的学生说:“我们的手是雄鹰”……学生的想像力出乎我的意料,一个个、一首首富有诗一样的语言真让我感动!
这些诗一样的语言既是对课文的理解,又是对所学内容的延伸,也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手》教学反思5
我讲的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八册教材《我们的手》。
这是我国著名诗人西渡写的一首现代诗歌,作者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个意象,把它分别比作了电线、桥、船、小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针对本次研训活动的主题,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幸福、友好、真诚、欢乐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人性中美好的感情。同时,通过对文本的品析,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做到自然、真实。
这一课的教学依据学区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设计,把教学过程分为谈话导入、检查交流、初读感知、精读品悟、理解升华、课外拓展六个环节。开始以“我们的手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为题,展开谈话,引出课题。其次学生充分地自由读,“把你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然后就针对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部分,谈自己的感受。这是这一课的重点,在这里,结合学生的感受,通过对文中词句的品析,指导学生朗读。这里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读、齐读、分组读、和小伙伴一起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在读中熟悉文本,在读中去理解、去感悟。如第一小节,通过学生谈自己幸福的体验,指导学生带着幸福的心情来读。第四小节,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一只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小鸟,体会欢乐。第二小节,通过对奥运会的'话题,体会陆地和陆地之间的友好。第三小节,通过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感,来读这一小节。最后,拓展开,“我们的手还可以比作什么?仿写一小节”,读、写相结合。
在这节课上,我也学到了许多教学经验。第一,课堂上的朗读评价很关键。评价语言是丰富多采的,不同的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读出来的效果也就不同。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或师生共同评价相结合,欣赏学生的个性朗读,真正让学生成为读的主角。如,你读得声音很甜美;你的声音很浑厚,给人一种很真诚的感受;我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同样的幸福……第二,在教学中,配乐读,适合学生个人读,音乐是给学生创设一种情感氛围,人声与乐声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但齐读就效果不好了。第三,在教育机智方面,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细细琢磨。在评价学生时,当第一位同学站起来时,不仅要评价他的回答,更要鼓励他的勇敢,更激起其他同学积极思考的热情。这不只是一个机智的问题,也是教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细节。第四,在优秀的教师集体中,也让我学到了如何更好地把握教材,驾驭课堂。
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教学中对于细节的把握。“细节决定成败”。一节课的教案,不只备出流程,更要备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是突然出现的情况,甚至连什么时候说什么话都要提前备出来,因为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处理得不当,就会影响到整堂课的成或败。
同时,在研训的过程中,让我对朗读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朗读不再是简单地读,读通读懂而已。它有了更多的内容,包括读的正确姿势、朗读的“三起四到”、朗读的五步等一些更专业的知识,更有益于自己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指导的探索与尝试。
真正的一节好课,不是一天,也不是两天备出来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充实。反思,是一种提高自身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深入地反思,积极探索,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我们的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们上路了》教学反思04-22
《我们的生命》教学反思03-12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03-01
我们的祖国真大教学反思04-15
电与我们教学反思12-20
《我们成功了》小学教学反思04-15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12-16
《我们的校园》教学反思 10篇03-06
《我们的学校》语文教学反思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