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分》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06 00:16:4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等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等分》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等分》教学反思

《等分》教学反思1

  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思维活跃,在不经意间发现孩子们会为一块饼干、一块蛋糕、一张纸起争执。这样的事例在班级已经不是一次二次了,针对孩子们的情况,我设计了二等分、四等分这类的数学活动。但是考虑到数学活动都是比较枯燥,到了一定的时候,兴趣点都会转移。考虑到这点,我尝试用一个情景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只有在情景中,孩子们才会认真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枯燥的教学才会变得更有色彩。

  在活动中通过情景的导入,慢慢扩展和深入,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操作和探索中了解了四等分的含义,知道了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并能将一个物体分成四等分。

  有了前一个星期《二等分》的开展,孩子们对于二等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这次的四等分就轻松多了,特别是活动中有了情景的熏陶,他们很快融入了进来,特别愿意帮助小熊来分蛋糕,让它的好朋友感受到蛋糕的美味。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来完成四等分。

  为了巩固孩子们对四等分实际意义的理解,还在活动中扩散孩子的思维,引导幼儿来探索一块正方形的蛋糕一共有几种分法,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操作和实验中想出了好几种办法。如有的把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小正方形,有的把大正方形分成四个小长方形,有的把大正方形分成四个小三角形,甚至有的把大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小梯形。孩子们的'想象和扩展思维是无限的,只要他们敢于尝试、敢于操作,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看到孩子们对四等份掌握的这么快,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挑战,我让孩子在尝试在各种各样的图形中探索图形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还在操作后让大部分幼儿来说说自己在操作中的想法。在整节活动中全然体现,课堂气氛轻松自然,让幼儿在探索中快乐的学习。

《等分》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学习将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四等分的方法,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和组成。

  2、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活动准备:

  一、教具: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大卡纸,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片,已经等分的纸片,固体胶

  二、学具:正方形纸、一些剪开的等分的纸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以小狗分匹萨的情景作为导入,复习图形二等分的方法。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美味的匹萨,有两只小狗都想吃,你们想想应该怎么分,能让两只小狗都分到一样大的匹萨?

  二、基本部分

  (一)实物四等分

  1引入四等分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圆形四等分的方法。

  师:现在又跑来了两只小狗,一共有四只小狗,他们都想吃匹萨,你们再想想怎样分才能分成四块一样大?

  2教师引入分四等分的方法,让幼儿学习通过二次对折得到四等分。

  师:先把这张匹萨先对折分成一样大的两份,然后再一次对折。我们打开看看是不是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3教师通

  过实物演示,让幼儿初步理解四等分的含义,即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的四份。

  (二)图形四等分

  1 分发正方形的纸,让每位幼儿动手探索正方形四等分的方法。

  师:现在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正方形,你们动手折一折试试怎么分成四等分?

  2 启发幼儿想出不一样的分法。并让幼儿讲一讲他们是怎样分的。

  师:除了老师介绍的这种分法外,你们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将正方形四等分?

  3 通过邀请幼儿代表将长方形用上面的几种方法进行四等分,总结将图形四等分的方法,使幼儿巩固理解四等分的含义。

  师:我们刚刚学到了三种四等分的方法,现在老师手里有一个长方形,你们谁可以帮老师将它分成四等分?

  4 教师出示一些等分、不等分的图形,让幼儿判断四等分。

  师:老师手上有一些其他小朋友分四等分的图片,你们看一下他们分对了没有?

  (三)比较整体与部分的大小,部分拼成整体

  1以圆形为例,比较等分前后整体与部分的大小,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师:你们仔细看一下,这个圆形和它的四等分是不是一样大?它们谁大谁小?师:我们一起来试试把这些四等分拼成圆形。

  2 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和其四等分,幼儿动手操作将不同的四等分拼成原来的整体。师:现在老师手上是正方形的四等分了,你们能帮老师拼成原来的正方形吗?师:现在老师手上是长方形的四等分了,你们能帮老师拼成原来的长方形吗?

  三、活动延伸

  让幼儿思考如何把图形进行八等分。

  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将圆形、正方形和长方形进行四等分的方法,现在老师有个新问题,如果想将图形分成八等份应该怎么分呢?这是老师留给你们思考的问题。

《等分》教学反思3

  星期五上午的数学活动学习《等分》,我让孩子在活动中通过操作、探索、观察、比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学习和探索中引导幼儿由浅入深,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的开始,我先请幼儿将一根绳子二等分,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大家都跃跃欲试。我请小朋友来分,同时请他向大家验证分出的两根绳子是否一样长,老师点评。通过这个方法,小朋友了解了什么是二等分,如何来验证。

  在学习活动中,我本着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我还为幼儿提供可操作材料,每人一个圆形纸片,让幼儿亲自动手去操作、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老师在操作活动中充当好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孩子们通过操作和探索,自己找出了圆形二等分的'分法,建立等分的概念。接下来,对幼儿掌握的知识进行提升,探索、我结合幼儿用书操作各种长方形二等分的方法,对二等分的概念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的结束部分,我又为孩子提供了许多可操作实物:如饮料,苹果等,让幼儿知道生活中,许多东西都可以二等分,把学过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幼儿通过切食物、分饮料等实践,拓展二等分的知识,同时激发了幼儿对等分的兴趣,在操作中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等分》教学反思4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存在很多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知识回顾环节

  这部分的设计是让学生在要求下独立完成,教师只强调两个问题:

  (1)若DE//BC,D是AB的中点,则E是AC的中点,而不能直接得出DE是中位线;

  (2)在具体图形中找两个图形A字型和X字型,从而得出比例式。而在巡视各组学生写的情况后,又和学生一起把这两部分知识回顾了一下,既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又浪费了很多的时间,这出是我平时存在的问题,以后就在这方面改进。

  二、例题的处理

  在数学问题中,做辅助线是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对有些问题,学生不知从何处入手,做什么样的辅助线,教师应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实例给予适当的指点,这也是在这节课中设计例2的初衷,但在例2的处理上,我认为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语言太罗嗦不简炼;

  二是在教师点拨后应适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学习合作得出不同辅助线的做法,也从中体会到各种方法的优劣,为下面小结做平行线的方法打下基础,当时因为感到时间有点紧,再有平时总是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做到这点;

  三是应该由学生最后结合此题小结做平行线的方法同时说明为什么不能过点D做平行线,此时教师也代劳了,尽管在教学中能及时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但还没有完全做到充分认识学生、理解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三、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不是指教师课堂教学的对错、好坏、优劣的评价,而是指教师对学生课堂学习状况的评价,是教师组织、引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应在平时备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样的评价,什么时候对什么问题进行评价,怎么样评价,通过评价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总之,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及学科素养作为教学过程中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因此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素养,不断发展专业化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

《等分》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剪刀、图形纸(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二等分和四等分难点:通过操作引导幼儿探索等分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复习图形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我们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

  二、幼儿学习二等分(幼儿演示操作)1、启发幼儿想办法将圆形的纸片进行二等分并验证分出的两份一样大,理解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

  师:今天老师想考考小朋友,动脑筋把圆形分成两份,分出来的两份要一样大,你们愿意试试吗?你们是怎么分的?。,分出的`两份一样大吗?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多少?分出来的两份合起来会怎么样?

  教师小结: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二份。把分开的两份合起来会变成原来的图形。

  教师小结课件演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二等分。

  2、幼儿尝试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进行二等分。

  三、幼儿学习将图形进行四等分一个图形不仅可以进行二等分,还可以进行四等分,就是是一个图形分成一样大的四份,小朋友拿一个圆形试一试1、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小朋友们相互讨论。

  2、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提问刚才小朋友都动手把各种图形分成了相同的四份,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四、活动结束师:小朋友们今天很厉害,学会了二等分和四等分,我们以后还可以进行更难的等分活动。

  教学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经意地学到了知识,锻炼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等分》教学反思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性的操作活动,学习将一个整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愿意参与讨论活动,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

  二、活动准备:

  1、分别在两块黑板上布置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及它们的大盘子。

  2、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椭圆形彩色纸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3、每人一份食物:饮料、糖果、花生、方形面包片、豆腐干、干果。

  4、人手一套工具:两个小盘子、两个小量杯、纸条、线、尺、餐刀。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小熊宝宝,另外一个是小熊。贝贝,这一天熊妈妈买了一些各种口味的饼干,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吵着要吃到每种口味的饼干,这可难住了熊妈妈,怎么办呢?

  (二)、第一次尝试:二等分长方形

  1、请幼儿尝试将长方形分成一样大的两份。

  师:现在请小朋友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把长方形的饼干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好吗?

  2、幼儿尝试操作,将长方形二等分,教师巡回观察幼儿的操作,鼓励幼儿想想有几种分法。

  3、尝试操作后提问

  (1)师:请小朋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出来的两份是一样大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边操作课件边提问:原来长方形的饼干和现在分出来的一份饼干,谁大谁小?

  (2)小结:像这样把一件东西分成一样大的两份叫做二等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样大的。而且每一份都比原来的整体小,整体比部分大。

  4、师:现在我们把二等分后的饼干分别送给小熊宝宝和小熊贝贝吧!(幼儿把分好的饼干分别放进宝宝和贝贝的大盘子)

  (三)、第二次尝试:二等分正方形、圆形、椭圆形

  1、熊妈妈这里还有许多各种形状的饼干要分给宝宝和贝贝,你们愿意再来帮熊妈妈分一分吗?记住要二等分噢,不然宝宝和贝贝会不高兴的`。

  2、幼儿自由选择图形进行二等分操作。

  3、幼儿将各种形状二等分后,贴到宝宝和贝贝的盘中。

  (四)、第三次尝试:实物二等分

  1、师:为了感谢小朋友,熊妈妈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有、面包、豆腐干、花生、糖果、饮料……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分成相等的两份呢?

  2、师带领幼儿集体观察、交流:你分的是什么?使用什么方法来分的?(用了什么工具)分得对吗?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吗?哪个方法更好?为什么?

  (五)、师:现在让我们拿着自己二等分后的食物一起回教室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四、活动反思:

  在我园“园本教研”中,我有幸参加了“一课多研”活动,我把大班的“二等分”这一活动经过了“设计-教学-再设计-再教学”,其中自己也经历了不断的反思。

  在数学活动中,幼儿是通过活动、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的,教师设计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操作兴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达成。

  紧扣活动目标,遵循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规律操作材料的特点以及由这些特点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幼儿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操作材料应暗含幼儿通过操作能够达到适宜的教育目标的内容。”在第一次设计的二等分图形材料,请幼儿帮忙分窗纸,通过这样的操作,幼儿能将材料分成。

《等分》教学反思7

  《等分》活动今天刚刚上完,上这个活动前自己就想,这个概念性很强的活动怎样来上幼儿能理解而且能够接受呢。书上的教案简单没有深度,只好自己来设计这个活动了。

  我首先出示字卡“等分”两个字,问念什么,有识字多的幼儿很快的就念出了正确的读音,出示字卡的原因是因为大班幼儿应该有逐步识字的经验积累了。念是念对了,什么意思却不懂,孩子们有趣的说:“等分”就是等着大风来了;有的说:等着100分”有的说:“等到了在分开”。呵呵---有趣吧,这就是可爱孩子的答案。我没有说出我的答案,就是说了幼儿也很难理解(等分---就是把一种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或若干份)

  我顺手从幼儿的衣帽盒中拿了幼儿的一条围巾在手里,孩子们的眼球都顺着围巾来了。要把这条漂亮的围巾分成相同的两份该怎么分,聪明的露露马上说:把他对折用剪刀剪开就行了,其他的孩子也同意这个答案。那要变成四分一样长的呢,又该怎样分呢,孩子们都跃跃欲试,再对折对齐就可以了,看来我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了。我在这儿的基础上又让孩子们想一想,要是分成三分一样长的呢?又该怎样来分呢?这时举手的孩子少了,和和宝宝很勇敢举着手到前面来给伙伴做示范,但看得出来他明白其中含义,但怎样折不知道。凡宝宝踊跃的来了,很快的把围巾对折成了三分,孩子们都急着说对了对了,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心里是明白的,但是就是不知道如何的折。

  通过与孩子们一起折围巾,孩子们似乎明白了等分的涵义,在这基础上我把定义说给了孩子,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多。

  之后我又把准备好的材料:“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来两等分、四等分以至于到后来的八等分,孩子们都应运自如,基本都操作对了,有的还说:八等分再对折就变成了十六了,听着孩子们的讨论我心里暗暗地高兴着。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就看我们如何的去引导和挖掘了。

  从整个活动来看我的目的达到了,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我的引导与提示都明白了”等分”的涵义。通过观察伙伴的操作和自己的亲自操作很快的就能感知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也激发了幼儿的兴趣,用身边的实物做范例也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即简单又方便,何乐而不为之呢。

  数学活动特别是概念性很强的数学活动,怎样让幼儿能很好的理解是我们活动的主要目的,只有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等分》教学反思8

  本活动以故事开始导入,能充分引起幼儿兴趣,借助帮小熊分饼开始幼儿动手尝试为圆形二等分,当幼儿在展示帮助成果中老师帮助梳理,把圆形对折,然后剪成大小一样的两份,就叫二等分,幼儿初次接触“二等分”这个概念。这时幼儿都沉浸在帮助成果喜悦中,马上引导幼儿为不同形状的饼干进行二等分,这么一来,幼儿自然而然的就进行第二次操作,二等分的经验得到提升,老师帮助幼儿梳理不管什么形状只要把一个物体分成大小一样的.两份,就是二等分,对于这概念更加明确。最后安排幼儿“找朋友”,把二等分的图形组合成完整的形状,幼儿的兴趣再次提升,经验得到巩固。在延伸活动安排幼儿从图形过渡到实物,跟进实物数量进行二等分,通过才操作让幼儿明白,不光图形能二等分,数量也能二等分,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本活动设计的多次幼儿动手操作的环节,因为幼儿是通过外部的动作来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主体自身动作和数学知识的协调。只有让幼儿在摆弄物体的过程中自己才能发现知识、学习数的概念,建立知识结构,这正是《指南》精神的体现。同时反复的操作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在操作中幼儿对等分产生浓厚兴趣和探知欲望,幼儿的思维活跃,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等分》教学反思9

  活动目标:(1)感知许多物体(或图形)可以分成相等的两份,理解二等分的含义;(2)尝试运用等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3)喜欢等分物体的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重点:学习二等分并能运用于生活实践中。难点:理解二等分的含义。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会玩“切西瓜”的游戏;幼儿使用过刀具,能安全使用刀具。物质准备:

  1、教具准备:红、绿两色同样大的圆片各一。2、学具准备:红、绿两色同样大的圆片人手一份;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边三角形纸片人手一份;剪刀、小刀、小碟子、笔若干;豆腐干、萝卜片若干;海带丝、面条若干;红枣、花生仁若干;“分数圆片与数字连线”的作业单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游戏“切西瓜”,初步感知二等分(7分钟以内)

  1、引题:“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我们请客人老师吃西瓜,好不好?”

  2、玩法:幼儿站成圆圈,手牵手。教师扮演切西瓜的人,从圆圈的正中间穿过,一边走一边说:“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一切俩。”走到一对幼儿面前,教师用手当刀,轻轻切开幼儿牵着的`手。然后教师一边沿圈走,一边挨个摸幼儿的头。当摸到一半的时候,教师说:“我把这一半西瓜送给客人老师吃。”被摸了头的幼儿蹲下。

  3、游戏反复进行2-3次。

  二、集体活动——学习二等分,理解二等分的含义(15分钟左右)

  1、感知二等分

  (1)教师出示教具“红、绿圆片”,把两个圆片叠在一起进行比较。引导幼儿观察并得出结论“两个圆片一样大”。

  (2)教师将红色圆片沿中线分开,并与幼儿一起比较分成的两份的大小。得出结论:一个圆片可以分成同样大的两个部分,这种方法叫做二等分。”

  (3)幼儿操作学具“红、绿圆片”感知二等分,将其中一个圆片进行二等分。

  2、了解整体大于部分

  (1)请幼儿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红色圆片和绿色圆片进行比较,区别大小。告诉幼儿没有分的绿色圆片是整体,等分后的每一份红色圆片是部分。

  (2)小结:整体比等分后的每一份大,反过来,等分后的每一份比整体小,而且正好是原来那一份的一半,我们把这一半叫做整体的二分之一。(教师出示二分之一的数卡)

  3、图形二等分

  (1)提要求:请小朋友想办法把这些图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引导幼儿可以相互轻声讨论。

  (3)请幼儿将二等分后的图形贴在展示板上。

  (4)和幼儿一起检查、反馈幼儿操作结果。

  4、生活中等分的运用

  师:“除了这些图形能等分外,平时我们生活中用过等分吗?”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三、分组活动——运用二等分,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3分钟左右)

  1、提出分食物的要求。

  师:“为了招待客人老师,今天食堂里准备了好多菜,请大家帮忙把食物二等分,可以尝试用不同方法二等分,分好后放在各组的盘子里,并在盘子边沿贴上自己的学号,送到‘厨房’让厨师检查一下是否合格。”每个小朋友每样食物都要分过去,而且每种食物都只分一次。

  2、幼儿自由选择小组操作活动。

  第一组:切豆腐干、萝卜片,进一步感知物体的二等分现象。

  第二组:把海带、面条剪成一样长的2段,感受长度的二等分。

  第三组:把红枣、花生仁分成数量一样多的两份,感受数量的二等分。

  3、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延伸活动:请幼儿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东西是二等分的,什么东西可以二等分,并动手尝试一下。

《等分》教学反思10

  观察过程:

  实录一:今天我给幼儿上了一节计算《四等分》开始我出示了一根绳子,问幼儿谁能将这生绳子变成相等的四份,幼儿都纷纷举起了手要来变一变,由于我准备了一根绳子,所以只请了几个小朋友来演示,接下来我要幼儿用图形去操作了,可这时我还发现一直、一只小手还举着,原来使天天,他嘴里还说:“张老师我也想试试看,把这绳子来分成相等的四份。“这时我安慰地说道:”那等会儿我再给绳子,让你也来试试看。”天天听了后只好点点头,依依不舍地放下了手。

  实录二:接下来我请幼儿去把上地有圆、正方形、长方形)图形把它分成相等地四份,刚一说完,只听见旁边传来了一连串地声音,“我要圆,我不要长方形的,我就要圆的。”一看原来是阿涛这一组的小朋友,这组小朋友都抢着要圆去操作,可桌子上只准备了2个圆,他们一见我来就抢着说道:“张老师他们都要和我抢圆,我也要,所以我不给。我又了一下忙再次安慰道说:“好了,好了,没有圆我们拿别的也一样你们用正方形、长方形也去试试看。只见这些小朋友不开心的那起了另外的图形操作起来。

  分析、措施:

  《纲要》中说道“关注幼儿再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觉察出他们地需要,努力使每个 幼儿获得满足和成功。而这节课我让幼儿在做中问题,培养幼儿地探索能力,然而由于我在准备材料上地不充分,没能考虑方方面面,所以在第一环节就有了失误,原本想请几位幼儿试试后马上过渡到下一环节的,没想到幼儿纷纷都要来试试,如我在第一环节准备好了每个幼儿都有一根绳子去尝试,那么幼儿对于接下来环节的兴趣会更大。第二环节也由于我疏忽在准备上又少放了些材料,应三种图形都为幼儿每人准备一样让幼儿去尝试,虽然这节课幼儿都知道什么是四等份的含义,但如在准备材料上再充分点或许幼儿的专注性、探索能力会更好,效果也会更加。

  事后下午我又把上午的'课复习了一遍,准备了每个幼儿一根绳子每个幼儿三种,幼儿说道:“你看你可以把绳子变成相等的四份我可以,我还可以对边折,对角折呢!”有的幼儿甚至跑上来告诉我,给我看他们操作的结果。我看了幼儿操作后,让我明白每一个教师在准备材料上一定要考虑到方方面面,让每一个幼儿都有亲身去探索、操作的机会。

【《等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教学反思08-07

教学反思09-07

让教学反思12-15

教学的反思08-31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8-15

古诗教学教学反思10-06

识字教学教学反思12-02

教学dtnl的教学反思12-15

雾凇的教学反思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