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4-09-19 20:41:3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化学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教学反思15篇

化学教学反思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这学期我执教了一堂受到好评的校级公开课,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中的“乙醇”。在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反思和对照比较这一堂课,感觉存在许多不足和缺憾。现将教学过程简述如下:

  [引入]1、五粮液酒的广告视频播放。2、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酒说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展示一瓶乙醇让学生观察,概括出主要的物理性质,强调乙醇的密度和水溶性。

  [设问]乙醇的结构如何?由分子式C2H6O结合球棍模型推出结构是CH3—O—CH3还是CH3—CH2—OH,

  [探究实验]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演示]乙醇和钠的反应,按课本上的要求演示准备好实验装置。

  [讨论]由乙醇分子中的不同氢能否都转化为H2,从量的角度分析乙醇分子中只有一个H原子转化H2,说明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H原子与其他5个H原子不同,从而推出乙醇的结构式。

  [板演](学生)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方程式。

  [讲授]乙醇和Na反应的过程,指出反应特征及反应类型。

  [对比]Na与水和Na与乙醇反应有什么不同?什么原因?(学生作答)

  [展示]酒精灯点燃。

  [设问]体现了乙醇的什么性质?如何验证产物?(学生回答)

  [板演]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作答)

  [实验分组探究]3—3乙醇的催化氧化,

  实验组1探究步骤:1、向试管中加入3~5mL无水乙醇2、将一根下端绕成螺旋状

  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注意观察铜丝的变化,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实验组2探究步骤:将一根下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在伸入内焰的灯芯中,反复几次。(注意观察外焰和内焰灯芯上铜的变化)

  [现象探究]乙醇催化氧化的`历程和原理。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补充实验]乙醇还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或酸性重铬酸钾氧化,引出交警使用的“酒精检测仪”。

  以上教学过程环节齐全,内容紧凑,有讲有练,手段多样,形式活泼,这节课从内容上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在乙醇的分子结构,如何定量确定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和钠反应的历程,乙醇与钠和水与钠反应现象不同的原因分析,乙醇催化氧化的历程等都可以给学生很大的研究和探索空间。似乎是一节优质课。但对照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本节课虽然有师生的互动,但在调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还是不够的。如:乙醇的结构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讨论,从而获得感性认识。

  二、教师应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把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各具特色的个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这节课基

  本还是以教为主,教控制学,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乙醇的可能结构,应充分调动学生想象空间;乙醇作为燃料的意义;“酒精检测仪”的原理;过度饮酒的危害;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等,学生都可以作出其个性回答,在学生个性思考以后,教师适时地予以引导。如果下次再有机会我会充分调动学生联系实际找出生活中的乙醇,让学生自己展示。

  三、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由于急功近利式的应对考试,往往忽视人文教育,新课标对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了较高的要求,对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即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本节课上在对酗酒的危害,乙醇作为燃料的意义等的人文教育是不够的。

  因此,在新的课程标准下,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如何按新的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活动?是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必须清楚的。只有打破传统的僵死、落后的教育思想,全面推行现代教育新思想,才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出适应未来需要的有用之才。<

化学教学反思2

  多媒体环境为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不仅可以创设探究情境,提供丰富的主题资源,改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各种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表达思想、观点提供交流工具。本节课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有利的空间,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惊喜。

  惊喜一: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

  课的开始,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以小侦探的身份去探索"死狗洞之谜",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取证,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共设计了七了实验,实验的材料如灭火器、气球、紫色的小花、矿泉水瓶等均取自于学生身边的物质;实验报告图文并茂,通过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都争着抢着去完成实验,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惊喜二:设置探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

  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怎样的?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②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都有什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说法?

  ④如何检验菜窖的安全性?如不安全,请你告诉农民伯伯该怎么做?

  这些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我、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释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学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想象。如有的同学"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口朝下放在燃着的`木条上方"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有的同学设计出"将菜窖内放一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并放生成氧气的物质"来减少窖内二氧化碳的量。我想,这些惊喜来自于教学中不给学生"罩玻璃罩",让他们自由跳的结果吧。

  惊喜三:开放的作业,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作业的第一道题,是使学生在课上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主题资源网和其它途径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评析二氧化碳的功与过。第二道作业题,是让学生将抽象化的东西应用到新情境中,用所得的结论去解释新的现象,这个过程,既是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完善,又是对它的复现,也有助于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记忆,增强了用所得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道题均为开放的弹性的作业,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可喜的是,两周后,两个班的学生都提交了作业,有的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绘画功底,有的发挥了自己电脑的优势,有的对二氧化碳的功与过做了系统的评说。每一份作业都是学生用心完成的,都浸透了学生对这节课的深深地爱,都令我惊喜不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自由、共振的平台,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给学生自主、自我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敢张扬、能张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化学教学反思3

  在这节活动与探究课上,从教学设计上,能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本课以实验为主的优势,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新方法。

  1、本课学生动脑又动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多、参与研究的机会多、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浓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金属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而且学习运用了对比法进行实验探究,为下一步学习酸碱盐知识做了很好的铺垫。

  2、本节课学生活动多,为了让学生充分思考、动手、动口,课堂时间显得比较紧张。因此,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并做好检查,给每组的学生分配好任务,让其在实验活动中体现出很好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

  3、鼓励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大胆质疑:如铁粉为什么是黑色的?不同浓度的酸,金属反应的现象有啥不同、铝片与硫酸铜反应的现象不明显等。

  4、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某些细节的'处理上做得不到位。如酸的浓度的配置使铁钉的反应现象不明显。

  5、学生有些操作不规范,动手能力差。基本的实验技能有待提高。

化学教学反思4

  一、分析化学实验对高中教育的重要性

  化学是高中的一项重要的学科,然而,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手段,它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教育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中化学老师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对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影响引起重视。

  通过化学实验的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在不同阶段学习化学的知识点的巩固,避免了学生在知识环节的断开,在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进行自主的探究,鼓励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老师利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化学实验引起重视,并且能够有效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育的作用

  (一)利用化学实验手段获取化学知识

  在化学这门课程需要学生记忆的知识点有很多,例如,氢氧化铜的颜色,气味以及化学成分中的其他反应,这些都是要学生记忆的,如果学生在没有亲身的进行实验,只是按照传统死记硬背的方式背诵出来,那么,随着知识量的不断增多,就会给学生的知识点造成混淆的状态,使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含糊不清,没有真正的掌握。

  化学实验作为化学中的新型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化学的奥妙,从而使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点有着进一步的加深,帮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还提高了学生在化学方面动手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点结合实验,去验证自己的所学所想。

  (二)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育的主要手段

  化学实验是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一个探究的过程,它使学生在具有原理的基础进行验证,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学生在掌握和了解化学基本的原则下,了解了物质的本质以后,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进行下一步的探索,观察它们的反应情况,同时,学生也可以对已经知道的结果,再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例如,学生在进行氢氧化铜的实验中,要对氢氧化铜的颜色,气味以及化学成分中的'其他反应,学生在完成每环节后,要对产生的现象和所发生的变化进行记录、分析和总结,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更有助于学生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造成的影响,老师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升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了在化学方面的学习热情,也使学生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面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变。

  (三)化学实验是培养和开发学生非智力的重要途径

  非智力,广义上的解释是指除了智力以外的一切和心理因素有关的因素,像是学习上的热情、自尊心和责任感等各个方面,高中实行化学实验教育,不仅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加深,同时,也有利于培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的验证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趣大增,更主动的去对化学的真理进行探索。

  例如,学生在进行某一项的化学实验中,会在实验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老师要在适当的时机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重新进行实验,并认真记录、分析和总结,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也是科学上实事求是的作风,对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是有着巨大帮助的,此外,化学实验教育还可以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同时,在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化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不管是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老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避免传统模式的教育,以老师为主导的地位,要实现化学实验室是学生展示自己,并且进行科学创新的一个平台。

  老师应当在教学方法上不断的创新,使化学实验的课堂不断增加趣味性和创造性,老师通过各种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的改变,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这样不仅利于培养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有着自觉的创造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科学上的素养。

化学教学反思5

  一、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普遍现状

  高中三年,以两年时间完成新授课,花高三一年时间复习,是国内各中学现阶段普遍的做法。通常一学年的化学复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按课本顺序回顾整理知识点(大约4至5个月),第二阶段就高中化学的重点、难点进行小专题复习(大约2个月),第三阶段综合练习、模拟训练(大约1个月)。每个阶段都会辅以大量练习与测试,基中不少是重复性练习。

  在这三个阶段中,耗时最长的是第一阶段。而以“炒冷饭”的方式进行一轮复习是常见的做法。在这轮复习中,教师通常会帮助学生梳理已学知识,课堂上教师讲解知识点、讲解例题、组织化学方程式的默写、测验等,学生听课、填写讲学案、做练习等。这样的课堂往往没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没有化学实验,没有真实生动的“情境”。

  二、对高三化学复习效率的几点质疑

  以上复习的现状特别是一轮复习的现状,是师生们都觉得枯燥无趣的,但许多老师“无奈”而“认真”地做着,因为觉得那是“有效”的、“必须”的。下面是几点普遍的看法及笔者的质疑。

  1.掌握基础知识是综合应用的前提,所以梳理知识点是必须的。

  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才有综合应用这并没有错,但有几点值得思考:①教师对知识点的梳理、归纳能替代学生的复习吗?学生仅是填写讲学案和默写化学方程式就能有效地促进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性回顾了吗?从众多高三化学复习课堂的现状看,通常是教师准备得辛苦、讲得卖力,而学生无精打彩,多凭意志力在维持学习。教师讲得高效并不等同于学生学习的高效。学习是他人无法替代的事,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一切的高效都是“零”。②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工作一定要在课堂上由教师帮助完成吗?作为十七八岁的高三学生,所有知识点都是学过的,完全有能力自己整理、回顾,而整理的过程也是理解知识框架及知识间联系的过程。由教师替代学生完成,看似省时高效,实则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机会。师生共同学习的课堂,应当用于完成更有挑战性、更有价值的学习任务。

  2.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的三维目标在高三复习课中是空洞的,至少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应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纸笔测试并配有标准答案这一评价形式确实使得强化知识点、强化习题训练的方式是有效的。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如果没有情感的调动,没有积极的参与,何以达成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呢?我们化学复习的现状是不是更多地关注了知识本身,如知识点的回顾和知识体系的完整,而忽略了学习者本身?知识本位的复习课是否该转变成人本位的复习课?

  三、改善高三复习课效率的几点策略

  1.保持复习课的新鲜感——话题式教学设计

  复习课的新鲜感来自于对复习内容的重组与整合,不适宜再如新授课那样按模块分开复习,如何整合?寻找一个话题,设置一系列涉及到各模块的问题应当是可行的做法。例如,复习了钠的性质后,设计如下问题: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内,既有气体,又有沉淀产生的是:a硫酸镁溶液b氯化钠溶液c硫酸钠溶液d饱和澄清石灰水e碳酸氢钙溶液。通过该题,可得到钠与可溶性盐溶液的反思:盐溶液中投入钠,先考虑钠与水的反应,再从一下几方面考虑1、水的减少对溶剂质量的影响;2、生成的氢氧化钠与盐对否反应;3、生成的氢气对装置的要求;4、反应放热,对实验环境的影响或对溶质的溶解度的影响。在这里,涉及到对反应体系中反应实质的认识,对反应中反应热,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溶质与溶剂的关系的认识。

  2.复习课应超越对具体事实的认识——进行概念性思维

  化学学科的具体事实十分繁杂,这也是中学生对化学学科感到学习困难的原因。过去的复习,往往更多关注对事实(物质性质、具体反应、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的掌握,而忽视了培养学生超越对具体事实的认识,进行深层的概念性思维的能力。高效的化学复习课,应当将教学的重心从对事实的记忆转移到在事实基础上的深层概念理解上。因为深层的理解力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的。

  例如,复习了钠与水的反应后,设计如下问题:将一小块钠投入分别投入盛a水b乙醇c稀硫酸的三个小烧杯内,反应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解释反应速率不同的原因?钠与上述三种物质反应的实质都是钠与h+间的`置换反应,h+的浓度的大小决定了反应的快慢,由三种物质电离h+的能力可以知道h+浓度的大小,从而解答。真实的化学反应体系的情况是多么复杂啊!在这里,对反应体系中实质的认识,多因素地综合考虑复杂体系中的问题等都是超越了具体化学事实的深层思维,它对学生今后是否能处理未知的新问题有极大的影响,应当成为一种思维习惯。

  总之,教育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愉快的学习体验是人健康发展,特别是终身学习、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我们似乎更多地强调了学习的刻苦而忽略了学习的乐趣。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合谐统一的,我们无法忽略情感的体验、过程方法的理解而直奔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由于高考评价为纸笔测试,所以高三的化学复习更易让教师产生一种错觉:急切而目标鲜明地进行复习、应试,那就是高效地教学。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会让我们的学生损失太大:损失了学习的乐趣,损失了深层思维的乐趣,损失了交流倾听的乐趣,损失了动手探究的乐趣,其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且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危害巨大,这样的高效只能是低效甚至无效。

化学教学反思6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4、8、12、16班共4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为了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素质,以胜任以后新课程改革路上的教学任务,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反思总结: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发展化学素养、构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新课程中看重的是学生在该类知识结构的构成过程,个性是高一这个基础年段,广度甚于深度。不能为了高考一味的加深知识的难度,毕竟高一学生不会全部去念化学专业。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透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此刻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以上因素,有如下措施:

  1、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

  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潜力不同,应针对学生实际状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

  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透过实验进行。在上课过程中,许多同学从初中升上来时,实验基础很差,有的同学居然连天平也不会用。在初中只是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因此,我们高一备课组在整个学期中,全员到位,保质保量的完成教材中涉及的所有实验。

  3、要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潜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潜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潜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就应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要注重潜力的培养,讲题不要面面俱到,而要注重思路的分析。

化学教学反思7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这节内容在九年级化学的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的知识学好了能给学习这节打下基础,这节也是后面学生学习化学计算题的基础。这节的知识在化学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九年级化学的核心知识。在今后的中考命题中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这三块在中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出题点也较多。我回顾和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后教学反思醯糜谐晒牡胤揭灿行矶嗖蛔阒处ハ志捅窘诳蔚牡檬ё芙崛缦拢邯

  一、这节课成功的地方

  1、注重基础知识体现三环节教学模式。首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σ皇腔岣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Ф是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三是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让学生自学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把握住这三个目标去解决它们。其次,自主探究环节,通过做一些习题让学生归纳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的方法,根据学生归纳情况再进行总结。最后,课堂检测环节,通过边练边讲达到讲练结合的目的。

  2、课堂检测环节我精选常考易错试题作为教学习题,我所选的试题都是近两年的中考试题,使学生能过早的接触中考题,学生在做中考题的过程中既扩大了知识面,又能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知道中考试题并不难,关键是养成考虑问题要全面的好习惯。

  3、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注重培养学生独立答题的习惯。每道题都由学生说出答案,并且要学生说出这样做的理由。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ゼ由钛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转化成学生自己的东西。

  二、这节课的`不足的地方

  1、教学时学生不够活跃ハ缘霉于正规,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的效果欠佳,教师走下讲台参与学生互动太少,具体给学生发现细节问题的时间太少。

  2、在自主探究环节,由于时间关系给学生留的思考的时间太少,练习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开始让学生解决,提问时没能很好的兼顾各种程度的学生,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力度不够。

  3、由于让学生自学占很大课堂比例ニ以课堂上给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太少。

  4、在课堂检测环节,由于时间紧学生练习不充分,练习目标没能完全达到。

化学教学反思8

  在按照开学时制定的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本人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教学设计,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近日进行本学期的教学反思,归纳为两个重视和两个加强,现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这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三、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四、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尽量上好每一节化学实验课。本人教学中,课前准备十分周密,演示实验现象十分明显,效果良好,使全班学生都能看得清楚;教师应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给学生示范,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动的感性知识上升到抽象的思维。

  根据本校的实验设备条件,我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做的实验,或调换一些实验,或适当做一些选做实验。同时鼓励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小实验,以进一步激励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我还严格要求学生,具体指导他们逐步达到能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反思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行动研究法,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必不可少的手段,同时,为以后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科研方法。所以,建议希望在教育事业上有所贡献的教师能经常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化学教学反思9

  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课堂热热闹闹、课后风过树梢”的迹象,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出现较大的噪音。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停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敲得咚咚响,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或者当教师没有让自己发表意见时,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于是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其后果必然是学习效果的低下。此时,教师需采取某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一定要让所有的活动都停下来,是全班绝对安静,小声提醒学生要小声说话,特别是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提醒学生要尊重别人,其实也是在尊重自己。或也可以利用某些信号来提醒大家,比如“拍掌两下”等。实验表明,课堂中最好的'状态是教师难以从中听出某个人的声音。

  其次,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在交流时,教师可让其他学生叙述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让学生逐步明确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又能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提高认识。

化学教学反思10

  一、教学方面的经验

  1.认真研究新教材及各章节处理方法

  引导学生从日常的生产、生活入手,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用化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加强化学用语和实验基本技能的教学,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在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题目,有意识地去锻炼他们思维应变、组织表达的`能力。尽量让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多让他们在黑板上写板书,发表自己的观点,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使化学实验教学情景集色彩、图像、声音、动感等多种特点于一身,使学生有置身于真实情景之感,达到良好的效果。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近年来对环保、能源等社会热点的考查力度逐步加强,这就要求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学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觉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

  4.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很需要得到老师的鼓励,因此我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多与学生谈心,当他们取得进步时我表扬鼓励他们;当他们退步时我找他们个别谈心,帮助他们找出原因。在课堂上尽量地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加以称赞,激励他们喜欢上化学。

  二、教学方面的不足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只有当以上思想工作基本过关了,奏效了,才能使教学效果上去。对于教学方面,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总体把握教学要点,如该学年,该学期有哪些知识点,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这样在平常教学中才有目标。第

  (2):注意和学生一起探索各种题型,我发现学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点,只要勾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兴趣,学习劲头就上来了。

  以上几点教学方面的看法只有根据自身与本班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才可能有一定效果。

化学教学反思11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学生将从质变到量变、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来学习化学。初步熟悉化学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本课时围绕三维目标展开,旨在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特别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着重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为主要任务,紧紧围绕这样的一个设计思路,生活经验→知识技能→思维品质,生活经验是基础,知识技能是桥梁,思维品质是核心。本课的引入从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蜡烛燃烧来引入本课学习,蜡烛燃烧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启发学生思考。然后在后面的学习强化本节课的知识技能(落实过程与方法),主要对红磷的燃烧以及铁与硫酸铜反应的两个实验分析,在实验中注重着重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描述、分析实验现象、获得结论的过程。在实验中更细化了对实验的可观察点进行引导,如红磷的燃烧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点在于气球的变化和锥形瓶内红磷的变化;铁和硫酸铜的反应观察点为铁钉的变化和溶液的变化,强化的观察点后更利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落点在于从天平的平衡分析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的原因。在不断地深入分析,在经过前人无数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这一伟大的定律,是一个普遍规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难点在与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词分析,增强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在从微观层面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水分解为例,以动画形式来水分子的分裂过程,非常地直观,很利于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进行分析。课时的最后以蜡烛燃烧后天平不平衡来回应该课时的学习(回顾生活经验),提出蜡烛燃烧天平不平衡是否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强化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对后面所学习的化学方程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基础。

化学教学反思12

  本节包括元素与元素符号、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元素与人体健康三部分知识。重点是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与意义。本节内容较难较抽象,元素的概念难理解,在实际应用中还容易与原子相混淆,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使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使用“原子”。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突破:

  (1)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原子)进行区别和对比:首先以表格的形式将元素与原子进行对比,尤其强调元素只讲种类,且应用于宏观组成,而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应用于微观构成,再以水为例举几种说法让学生进行判断,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2)关于元素符号的意义,在课堂上多举例,多练习,在第二课时的前五分钟可进行默写,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掌握情况。

  反思三: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教学反思

  每届学生在学到分子、原子、元素这部分内容时都普遍感到难学,其原因是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识记的内容又较多,故学起来均感到枯燥无味,然而这次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自制教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学习了元素的定义及元素与分子、原子的区别后,我出示自制元素符号的卡片后问学生:“谁知道这些符号代表什么”,学生回答:“铜、锌、钙”,紧接着,我趁热打铁地又问道: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外国人也知道瓶内装的是铜、锌、钙?从而引出元素符号,在介绍完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后,我又让学生阅读教材,从而讲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归纳出有三种含义的元素符号,然后让学生参照图3-4做有关元素符号意义的口头练习,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迅速高涨,连平行班中一些上课不爱听讲的学生也纷纷举手争着抢答,并埋怨老师未叫他回答。班上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学得非常起劲,下课铃声响起时,有部分学生甚至脱口而出“怎么就下课了?”

化学教学反思13

  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反思多媒体环境为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不仅可以创设探究情境,提供丰富的主题资源,改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各种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学生表达思想、观点提供交流工具。本节课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有利的空间,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惊喜。

  惊喜一:精心设计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参与度课的开始,首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让学生以小侦探的身份去破解"死狗洞之谜",并通过实验的方式去取证,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一共设计了七了实验,实验的材料如灭火器、气球、紫色的小花、矿泉水瓶等均取自于学生身边的物质;实验报告图文并茂,通过大屏幕展示后一目了然;实验操作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实验结论环环相扣。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处于极度兴奋状态,都争着抢着去完成实验,并能根据实验现象及时做出分析和判断,整堂课在积极、有序、和谐地进行。学生真正成为了主动学习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惊喜二:设置探究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①二氧化碳的密度是怎样的?你如何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②矿泉水瓶变瘪的原因,除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原因?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都有什么?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你的说法?④如何检验菜窖的安全性?如不安全,请你告诉农民伯伯该怎么做?这些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一个宽松、开放、自我、探究的学习空间,使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得到释放,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发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很多同学的回答出乎老师的想象。如有的同学"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口朝下放在燃着的木条上方"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还有的同学设计出"将菜窖内放一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并放生成氧气的物质"来减少窖内二氧化碳的`量。我想,这些惊喜来自于教学中不给学生"罩玻璃罩",让他们自由跳的结果吧。

  惊喜三:开放的作业,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作业的第一道题,是使学生在课上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主题资源网和其它途径进一步学习二氧化碳的用途,评析二氧化碳的功与过。第二道作业题,是让学生将抽象化的东西应用到新情境中,用所得的结论去解释新的现象,这个过程,既是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完善,又是对它的复现,也有助于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记忆,增强了用所得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道题均为开放的弹性的作业,目的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得到发展,体验成功的喜悦。

  可喜的是,两周后,两个班的学生都提交了作业,有的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绘画功底,有的发挥了自己电脑的优势,有的对二氧化碳的功与过做了系统的评说。每一份作业都是学生用心完成的,都浸透了学生对这节课的深深地爱,都令我惊喜不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自由、共振的平台,让学生敢表达、会表达;给学生自主、自我的空间,让学生的个性敢张扬、能张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化学教学反思14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课,也是我走上高中讲台执教的第一课,无论是我,还是学生,都是很大的挑战。

  通过查阅资料和向其他老师请教,我将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向学生介绍化学实验室常见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室安全事项以及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分类,第二课时介绍粗盐的提纯及离子的检验,第三课时介绍蒸馏和萃取。

  鉴于第一课时大部分内容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在上课之前考虑主要让学生来讨论,我最后做总结。但通过第一个班的教学我发现,新生水平参差不齐,在新的环境下,学生也不能在课堂上充分讨论交流,安排的小组讨论流于形式,很多同学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之后两个班的课上,我对课堂结构进行了调整,梳理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随机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忆初中知识,我再进行适当补充。

  第二课时粗盐的提纯和离子的检验中,溶解、过滤、蒸发的内容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离子的检验和提纯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在整个过程中要遵循提纯“四原则”和“三必须”。在课堂上我过于关注学生对化学方程式和实验操作的掌握,但是在批阅练习册时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用化学用语完整准确地描述整个实验过程,而描述实验过程也是高考化学中的`一个重点,因此,在本节课结束后我又增加了一节习题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会用化学用语描述实验过程。

  第三课时蒸馏和萃取的内容主要是在实验室进行,蒸馏是一个演示实验,萃取是学生实验,学生通过经历蒸馏和萃取这一实验过程,掌握了实验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我又在他们掌握的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实验原理进行讲解,通过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本节课内容。但是在实验课上我发现,有些同学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做化学实验,没有实验的严谨性,对于这个问题,我考虑下次实验课提前设计一份实验报告表格,让学生有目的地去做化学实验,提高实验课效率。

  通过这两周多的教学,我发现教学和其他工作不同,课堂上不可预料的因素很多,尤其对于我这样没有经验的老师,不能在一节课中完成原定的教学任务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另外,教无定法,尽管我听了别的老师的课,向别的老师请教了很多课堂上的问题,但是最终课堂的施教者是我,我不能也无法复制别人的课堂,只能通过不断地摸索实践,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化学教学反思15

  通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对我的触动非常深,可以说是脱胎换骨。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课改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学会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去反思。

  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过去的教学行为中: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说、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成为传声器,学生成为容器。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扮演的是综合角色。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你就应该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是一个引导者;,因此要转变观念。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上台讲,当学生出现错误或回答问题的学生闹笑话,其他学生会有反应,这时教师的首席地位就体现出来。我的做法是决不训斥,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用目光、语言给以勇气、思维方面的肯定,用心进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纠正。不能作为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命令学生,严重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应该“蹲下身”去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以实验探究为主,多想办法创新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教学方法上,我抛弃原先那种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教师画实验学生背实验的做法。对新教材的实验认真专研,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美国有这样一句谚语:“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做,我才懂得。”这充分说明亲自体验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演示实验中要改变原来的教师做,学生看的模式,而让学生配合演示或直接由学生演示,同时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使他们成为教育的主体,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使他们成为独立的、自主的、创造的主体。例如,在讲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所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大理石,而学生根据前面内容已经知道碳酸钠与稀硫酸也能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这必然会使学生头脑中产生疑问:为什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只用稀盐酸和大理石,而不用稀硫酸和大理石或碳酸钠呢?若教师直接介绍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这便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探索性实验: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做大理石与稀盐酸、大理石与稀硫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引导他们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多少,然后让学生交流讨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应选择什么药品最好?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而且也明白了不用其它药品的原因。这样对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我现在更多的为学生着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比原来有更多的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让学生从生活、活动、思索、合作交流中学习;尽可能多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一点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体验、自由和权利,可以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也因此变得活泼、敏捷和富有朝气。例如,在讲常见的盐这节课后,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你如何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来区分厨房中的食盐和碱面(碳酸钠)?让同学们想办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同学们讨论的热情简直太高了,有的说加食醋看是否有气泡,有的说尝味道,有的说加水溶解看温度变化,还有的说可以比较二者的去污能力。。。。。。听着学生的回答和争论,我心理由衷的高兴。这样的课堂就是学生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课堂。的确,教师要授之以渔,要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做学习的主人。这是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的转变带来的最大收获和体验。所以我深深地感到,教师应该要想尽一切办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一些为人处事的经验把教师最阳光的一面无私的奉献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快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我大胆参与课改,研究教法、学法,开放课堂,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活跃课堂,认真反思,不断总结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使自己由经验型的教书匠逐渐向专家型的新教师迈进!

【化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反思12-28

化学的教学反思10-29

化学教学反思14篇10-13

中学化学教学反思09-23

化学课教学反思09-01

化学平衡教学反思09-15

化学新课程教学反思08-17

化学教学反思(15篇)02-27

化学实验教学反思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