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14 01:02:3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

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1

  《乘加、乘减》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和学习了 1-5 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体会到由于观察、 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在经历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体验策略的多样化。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做好复习铺垫。

  学数学就是用数学,每一个新的知识点的学习,都是在旧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基于此,我认为在教学新知时,先做好复习铺垫还是非常重要的。本课复习时,我结合前面初步认识了乘法的知识上,让学生看图乘法列式。学习了1--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口算乘法算式,并说一说用哪个口诀来计算得数的。而这两部分内容正是接下来的学习中要用到的知识。

  2、解决问题,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运算顺序,要让学生知道并遵守规定,还要让他们体会这些规定的合理性。因此,我教学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计算时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而是让学生求生物组一共养了多少条金鱼,要求先把同样多鱼缸里的金鱼先求出来,即34,再加上不同条数鱼缸里的1条金鱼是13条,得出乘加的运算顺序,先算乘再算加。这样,学生既深刻地理解了新知,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3、课件演示,解决难点。

  看例题图列出乘减算式并计算,学生理解上是有较大难度的`。教材没有特别要求这里要列乘减,而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难点正在这里,可以拓展开来,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于是通过课件演示情景来简化这一难点,教学中,我告诉学生在这之前,第四个鱼缸里也有4条金鱼,这时一共有几条,学生很容易得出有4个4条,即 44,接着说:后来从第四个鱼缸里送走了3条金鱼,(课件演示第四个鱼缸里少了3条)现在有多少条。这时学生很快就知道从44里去掉3条,得出 44-3这个乘减算式了。

  不足之处:

  1、难点知识还应多强调、多巩固。如学会了看图列乘减算式后,应多练习一题加以巩固。

  2、对学生的回答评价语言有点单调,缺少童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改进自己的不足,从而优化数学课堂,优化自己的思想。

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2

  新课程提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在本课的教学中,十分注重“生活化”教学,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数学,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课始以购物情景图作为教学切入口,将学生的注意引到对价格的探究上,从而使学生理解大约、大概等语,产生情绪高昂的学习需求,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过程生活化,提高教学效率。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应把学生看作是有主观能动性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非被动接受知识、机械计算的“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中真正体现生命价值,满足孩子的.发展与成功的需要。课堂上学生的课堂行为得到尊重、肯定与鼓励,进一步拉进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总之,通过这节估算课的教学,给自己、给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多重视估算教学,以提高学生估算能力,培养数学涵养加法估算教学反思。

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3

  本课的教学不如以往《两步计算式题》的教学,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不是由教师提出和说了算。而是学生从图意列出算式,然后根据列出的算式而进行尝试计算,最后在实际情景(主题图)中得以验证算法,从而得出: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我认为,这才是本节课算用结合的真谛。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发现可以列式为3+3+3+2=11,33+2=11,也就是当若干份中有一份与其它份的数量不同时,可以先用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加上不同的数。但是乘减算式43-1=11学生一下子是想不出来的。这时我结合图意引导学生想:前面3棵每棵都是3个,第4棵为什么只有2个呢?生:我想原来每棵都有3个,小熊拿走了一个。所以原来有43个,再减去小熊拿走的一个:43-1=11。学生能够想到比4个3少 1。也就是说可以假设每份都相同,先用乘法算,再减去所多部分。同时结合摆小棒帮助理解,边摆边说摆的'过程,帮助学生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引导学生得出乘减算式后,我让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与前面学习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学生都明白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减法)。

  这节课,我采取了较为开放的教学形式,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最后,我设计了富有开放性的、创造性的题目,发散留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遗憾的是,形散而神不散这样的境界,是让我感到望尘莫及的,也是我今后该努力的方向。还有在课堂上对差生的关注不够,差生没有充分参与,好学生又特别爱表现。。

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4

  我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基本达成了教案预定的教学目标及要求。尤其在生字的读音及书写方面着力较多。

  但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很多方面还有欠缺和不足:

  首先,教师在课堂中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一堂课40分钟,教师的讲解过多,大概占掉了25分钟以上。过多的讲解,一方面,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主动学”转变为“被动听”。知识点较细小、琐碎,学生很难有兴趣听进去,更何况记住、记牢;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道:“教的最终目的是达到不需教”,只有培养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才能给老师“减负”,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

  其次,对识字教学投入了较多时间、精力,忽视了学生说与写的练习环节。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心,但并不意味着全部。考虑到小学三年级的作文和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由于我在第一课时钟占用过多时间讲解字词,,再加上经过苏老师的指导,在第二课时我重点设计了说的练习,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交流、讨论课文中每一幅图话的内容,并给出充足时间,让学生编成小故事讲出来。学生的反响很强烈,主动参与意识也很高,于是我顺水推舟,指导学生写作,让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写话,锻炼了学生的说与写的能力。

  第三,教学过程中环节设置不紧凑,衔接不紧密。缺乏过渡语,语言艺术还有待锤炼、提高。教学环节之间,缺乏过渡,这在备课中容易被老师忽视,在课堂生成性教学中,问题便明显凸显出来。例如,当我让学生齐读完一遍课文后,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此时我说道:“请同学们看黑板”,打算讲生字发音。这样的`过渡语对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显得十分单调、乏味。学生出现了做小动作、回头说话的现象。这时,我要么只能讲课堂纪律的重要,维持课堂纪律,要么就采用非常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显然,后者效果要优于前者,我鼓励了部分表现较好的学生,课堂秩序才开始恢复正常。因此,我意识到好的过渡语设计的重要性。对于儿童,应多采用儿童式的语言吸引其注意力,例如,“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等诸如此类生动鲜活的语句,才能充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达到乐学、好学的境界。

  今后我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加强自我训练,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和教学水平。

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5

  二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比较喜欢实践类的知识,所以对这节课具有具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在开始时通过猜书游戏引入新课时,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从最简单的随意猜测到简单推理,很快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能初步理解推理的含义,大多数同学都能运用连线、填空或者连线的方法进行简单推理。在课堂练习环节设计上,习题练习层次分明,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这一点是不错的。

  这次我在备课时不仅仅要考虑这节课的流程设计,体会更多的是教师语言的细致严谨,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并起着足够的`引导作用。比如我在教学探究“含有两个条件的推理”时,就一句提问方式的转变,更有果效的引导学生从两种思维去得到两种结论,有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出示:他们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小红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师:从这个线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所得信息,然后在班内通过回答问题进行交流,教师再作适当的总结,这样就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从而又能得到有效的结论。

  整节课大部分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学的有趣又有效。教学过程层层紧接,环环相扣。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学生学得很轻松、很愉快。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班内有一个同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我利用课余时间向他了解了情况,也向他提出要求:课堂上应该认真听讲,不懂就问。并且利用下午口算完成的空闲时间对他进行了辅导,效果不错。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6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因此在课一开始先复习乘法口诀和改写算式,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充分运用主体图,在学生观察主题图后,先让学生提问题,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解决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全班讨论。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解决“还剩下几个玉米?”的方法,学生通过分析、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这样培养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从而找到最优的方法。

  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比较有层次。先借助桃子图让学生从形象上去认识乘加乘减的方法计算,然后口算式题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学生充分牢记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回归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最后,设计了富有开放性、创造性的题目,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探索、自己思考、自己选择方法。在这个主动学习、互相启发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今后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个学生,注意评价策略这样课堂才会更有效。

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7

  第三单元《加与减》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小兔请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其教学目标是:

  1、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正确的进行整十数的.加与减;

  3、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活用知识于生活实际中。

  教学时,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的认知特点,创设了“小兔请客”这一童话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我先让学生通过数糖这一具体操作活动,形成表象。再用小棒代替糖,摆一摆,加深理解,从而轻松地抽象出算式。在练习中,我设计了多种游戏,如“看谁最先找到家”、“猜算式”等,让学生愉快、有趣地巩固新知,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但在做游戏“猜算式”时,由于我讲解游戏规则的语言不太规范、不太准确,从而误导了学生,使这个游戏活动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二年级加与减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加与减的教学反思12-14

《加与减》单元教学反思02-23

乘加乘减教学反思03-04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07-22

一年级《加与减》单元教学反思09-03

《9加几》的教学反思06-20

连加连减教学反思01-19

11减几教学反思02-28

整十数加教学反思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