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天鹅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天鹅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整个课题的设计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进行构思,教学中的每一环节都紧紧围绕主题,循序渐进地展开,注重环节的衔接自然流畅,主题鲜明。以学生年龄特点和情感为出发点,用一颗诚挚的心搭起师生情感的桥梁,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运用温和、亲切的语言组织课堂教学,使得整个教学环境更加和谐融洽、轻松愉快。由于实施综合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知识面更广泛、更多样。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使用。由于使用了课件,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优美的舞蹈表演、作曲家的图片而且还听到了一些优美的剪辑音乐片断等,使整个教学环节更加自然流畅、生动活泼,并且为整个教学增添了美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聆听、观看、对比、讲解、模仿、小组创编等手法,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使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层现自己的个性与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
天鹅教学反思2
《天鹅》这课是小学语文新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了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教育。课文描述了几只洁白的天鹅,落在美丽的珍珠湖上高兴、悠闲的样子,以及几个孩子躲在远处看着,不肯打扰它们的举动,写出了天鹅的美丽、可爱,表现了孩子们爱护动物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天鹅的美丽、可爱。难点是在第四自然段中,体会孩子们对天鹅真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由美丽的天鹅图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去认识天鹅、了解天鹅的欲望。初读课文,并说说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由于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任务是理解课文。通过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悟课文的内容,同时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后我对本课进行了认真反思,感觉做的较为成功的地方有:
1、由于天鹅离我们生活很远,亲眼见过天鹅的同学很少,多数同学不了解,为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也是让学生对天鹅又一个更直观的感知,在课件中我设计了三张形象的图片,分别为学生呈现出了游动的`、从水面起飞的、在空中飞翔等不同姿态的天鹅。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在看图片的同时,还融入了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天鹅的美丽与可爱。
2、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向学生渗透画批的方法。为了进一步了解天鹅的样子,我安排学生从课文中找一找吃饱了的天鹅什么样子,画上横线。这样一来使学生读书的目的更加明确,同时也在逐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为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打下基础。
3、为突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这个教学重点,课堂上我采用自读、互读、评读、范读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同时抓住重点词语,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学习天鹅的样子的一部分时,紧紧抓住“洁白”、“欢快”、“不时”几个词语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使学生体会到天鹅的美丽和可爱。读的形式多样化,每次朗读之前提出了明确的目的。通过指导学生能够读出自己的感悟。
4、教学中注意了语文工具性的体现。一年级主要是说话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教学中我安排了两次说话练习,一是在导入部分让学生看着天鹅的图片说说可以用那些词语来描绘天鹅,完成()的天鹅的填空练习;第二次是在学完课文让学生对天鹅说些什么,对周围的小朋友,对大人们说什么。这也是突出文章主旨的一个表现。
5、为了增强保护天鹅,保护环境的意识,突破教学难点,在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处理中,围绕“躲”、“悄悄”、“尊贵”几个词,深入挖掘其含义。让学生知道孩子们躲起来是为了不吓跑天鹅,这就是在保护天鹅,由此引申到我们也应该爱护天鹅,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6、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对天鹅有更多的了解,在教学结束后安排学生欣赏黑天鹅的图片,为学生介绍和天鹅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做到课内外知识相结合。
但本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不少不妥之处:
在最后一段教学中挖掘保护天鹅的主旨时,对于“躲”、“悄悄”“尊贵”几个词挖掘的不够深入,应该让孩子多说说这几个词语的含义,从孩子口中说出要保护天鹅,保护自然环境,而不是老师告诉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做,这样就会淡化说教的味道,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难忘的一天教学反思快乐的一天教学反思白鹅教学反思
天鹅教学反思3
《天鹅、大虾和梭鱼》这篇课文放在二年级上册,其意在于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课文用了一个反面例子来说明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明白为什么他们三个拖不动大车,再请学生帮助他们,将力量用在一条线上,懂得齐心协力的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朗读和思维拓展为训练点进行教学,在讲读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但明白不合作办不成事的道理,还懂得应该怎样合作才能解决问题。在拓展思维训练中问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做过这样闹来闹去白费力的事吗?”唐嘉成同学站起来说:“我们在做值日时,有的同学扫过来,有的同学扫过去,这样扫来扫去也是白费力,老扫不干净又要扫得很晚。”葛好同学说:“刚才我们读书时有的同学太快了,老师让我们重新又读了一遍,这也说明了不齐心协力是办不好事情的。”其他学生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再次表明做事不合作的`后果,从反面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告诉人们不合作办不成事的道理,只有齐心协力,团结起来才能力量大的道理。
天鹅教学反思4
《天鹅的故事》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感召下,齐心协力勇敢破冰,最后找到了食物的感人故事,赞扬了老天鹅勇敢奉献的品质和众天鹅团结合作的可贵精神。反思今天的课堂教学,感触颇深:
1、尊重学生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教学伊始,回顾了课文主要内容后,让学生找到描写天鹅破冰的感人场面,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如“腾空而起”“重重地”“像石头似的”来体会老天鹅的勇敢、奋不顾身和无私奉献。在体会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充分地说、充分地读,再加上教师适当的语言描述,感觉教学效果还不错。课文中三次写到天鹅的叫声,每次天鹅所处的情况不同,心情也不同,含义更不同。我让学生在交流第一次的叫声时,有的学生说因为找不到食物,天鹅很无奈、伤心,叫声应读得低缓,我教学预设时也是这么想的。没想到我请一个同学起来读时,他读得很快,我问他为什么这样读,他说,天鹅找不到食物会很着急。我茅塞顿开:是呀,“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怎能要求学生只有一种答案呢?于是,我又请他读了一次。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不偏离文本价值的多元理解。
2、读“霸”全文
朗读是学生培养和提高对语言文字的领悟、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课就应该书声琅琅。这堂课我以读贯穿全文,朗读形式多样。有指读、男女生读、引读、速读、齐读等,有词语的朗读,也有句子的朗读、场面的朗读,如“腾空而起”这个词体现了老天鹅的勇敢奉献、智慧果断,我就指名让学生读,读出老天鹅的“飞得高”、“飞得有力”。老天鹅反复地用身躯撞击冰面的`画面,还有众天鹅热火朝天的破冰场面,我都让学生的激情在读中飞扬。
3、展开想象
语文学习离不开想象,学生需要根据文字来想象它所描绘的内容,从而获得美的体验,而且语文课本中还留有许多空白,更需要学生去想象填补。这堂课中,我设计了几处想象说话,如想象老天鹅几次撞击后会怎样,通过想象体会它的勇敢、坚韧;想象看着老天鹅用身体破冰,别的天鹅会怎么想、怎么做,引导学生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天鹅破冰成功后,会胜利欢呼些什么。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升华。
天鹅教学反思5
今天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节音乐欣赏活动,《天鹅湖》之《四小天鹅》。孩子们兴奋极了。
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电脑上下载了《四小天鹅》的录像,找了跳芭蕾需要穿的芭蕾服和舞鞋的图片,还让学过舞蹈的小朋友提前做了表演节目的准备。就这样,我们的活动开始了。
首先,由衣服和鞋子的图片入手,孩子们看了非常感兴趣,说出了这些衣服与我们衣服的不同。接着,我让孩子们看了《四小天鹅》的录像,孩子们更是看得津津有味,投入的不得了,当我提议要他们来当四小天鹅的时候,他们更是兴奋极了。我分组请他们来跟着音乐表演,大家不但从中感觉到了《四小天鹅》轻快的音乐,而且也对这个舞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谁学过舞蹈,让我们也来欣赏欣赏我们小朋友的舞力!”齐齐、凯宁、田子、宝宝,分分献艺,下腰的`下腰,劈叉的劈叉,大家都拍手叫好!
本次的欣赏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进行,孩子的兴趣点和参与热情都很高,自然地接受了《四小天鹅》。让孩子真正参与其中吧,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
天鹅教学反思6
《天鹅的故事》是上海市二期小学语文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面的神奇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全篇文字优美,叙述清楚,情节感人,引人思考,给人启迪。面对这样一篇课文,老师到底教什么?怎样教?在这篇课文的教授中,我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两方面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通过读词语,读课文,读出文字表达意思,读出画面感,读出语文味儿。例如文章写天鹅三次不同叫声的句子,内涵丰富,老师引领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悟三次不同叫声的含义,从而抓住文章的命脉,深入文章的精髓,更好地体会天鹅奋不顾身、团结拼搏的精神。
2、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课堂上老师针对重点段落,让同学理解、剖析、谈体会。其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走进角色,感受天鹅的品质,目的二是让学生关注作者的表达,学习表达的方法。在教学时,我抓住“腾空而起”、“重重地”、“像石头似的”等词语,让学生体会老天鹅的坚决、勇敢、奋不顾身,以血肉之躯撞击冰面。三次叫声通过不同方式教授,有通过体会声音轻重来学习,有通过呼号来感受学习,有通过说话练习来感悟学习,帮助学生抓住了情感的震撼点——“老天鹅带头破冰面”及“众天鹅齐心破冰”,让学生自主阅读,自由阅读,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学生能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兴致勃勃地读。教师、学生、文本三情共振,再现“老天鹅破冰面”泣同类、感天地惊天动地的壮举。学生通过潜心投入重点段的阅读,品词嚼句,学得十分动情。
然而,这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如意的地方。如本文中指导练习还可以适当增加,说话训练点较多,可以设置一个写话环节,让学生把对老天鹅和众天鹅的感动之情用文字表达出来,也可以提升作业难度,利用语言直播厅,设计一个续写或者想象写话等。今后在备课时,我也会更深入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处变不惊。
天鹅教学反思7
不经意间,我随手打开《中小学音乐教育》。章连启老师撰写的《课评之反思——参与“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录象评比”活动有感》一文震撼着我的心灵。我反复阅读,细细品读那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刻内涵。章老师在围绕“关于不适度地强调学科综合的问题”的论述中对当前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实践及这次评比活动的部分课例谈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在音乐教学中,学生探究的主要对象不是音乐,而是音乐之外的其他艺术或人文学科——如舞蹈、美术、文学等。音乐成了学习其他学科内容的陪衬”。这不由得引发了我对前不久执教的音乐公开课《天鹅》的深层反思。
在那堂课上我将音乐、舞蹈、美术结合起来教学。在欣赏柴科夫斯基的《四小天鹅舞曲》时引导学生学跳芭蕾舞,而在欣赏圣—桑的《天鹅》时引导学生创作音乐想象画。特别是为了学生能画好《天鹅》,我还有意请美术老师在美术课上辅导学生画天鹅,并在公开课上让学生观看了一小段天鹅的生活录象,为的是让学生在创作音乐想象画时,能较好地画出天鹅的各种神态。的确,学生不负我望,果真创作出栩栩如生的天鹅,有的在戏水,有的.在游泳,有的在飞翔,有的在洗澡……最后我还请学生从黑板上张贴的一幅幅天鹅图中评价出最好地表现乐曲《天鹅》意境的作品。我暗暗窃喜,“音乐与美术的综合”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可是,课后听课老师并没有过多的褒奖我的这种“创新”之举,而是辛锐地指出,让学生在《天鹅》音乐声中画天鹅,难道真的体现了学科综合的思想了吗?这样做,和美术课上请学生在背景音乐下画天鹅有何区别呢?更何况,还有一些孩子不会画,把天鹅画成了鸭子。那么,音乐和美术应该如何综合呢?他说,我们可以从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启发学生通过不同的线条、色彩等手段来诠释音乐,如音乐强时,线条粗;音乐弱,线条细;旋律跌宕起伏,线条凹凸有致;旋律平稳连绵,线条柔和舒展……
专家们的话深深地启发了我。是啊,把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是为了更好地拓展艺术审美空间,增强艺术趣味,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而欲达此目的,贵在把二者灵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切不可公式化。要学生把音乐形象描绘下来,教师应启发每个学生用各自独特的画面构思去表达同一音乐主题。当我们启发学生描绘一幅图景的时候,不应当无形地诱导学生一起去寻找同一种图解,而要鼓励他们去积极寻找各式各样的属于自己的图解。
通过这次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我真切地意识到我们教师要扎实有成效地开展课改,应深入学习理论,加强实践,并要学会反思,那样才能在正确的改革道路上取得优异的成绩。
天鹅教学反思8
《天鹅的故事》是XX市二期小学语文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齐心协力与恶劣环境抗争的故事,赞扬了老天鹅奋不顾身、顽强坚韧的品质,也写出了众天鹅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课虽然上完了,但反思我的课堂教学,我深有感触: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课堂里,学生是小主人,教师是引路人。我归还学生应有的主权,有意识地让学生针对文章的重点小节提问。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三小节时,让学生先自己读课文,在不太理解的地方做记号。接着,让学生同桌交流读课文和自己心中的疑问。再引导学生交流问题,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看有关的媒体课件,不仅学会了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进行提问,还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经十分熟悉了,因此也为后面教学中积累文本语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理解
朗读犹如一串熠熠生辉的珠子将这堂课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不只是一个点缀,更多的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朗读中对文本获得初步体验,在朗读中获得情感熏陶乃至升华为理性的思考。以朗读为基础,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理解能力。培养语感,激发对祖国博大精生的语言文字的热爱。这节课的朗读形式多样,但主要是围绕着天鹅们的三次叫声来指导。在指导学生朗读不是直接告诉他们该怎样读,而是通过让学生体会天鹅在啼叫时的心情,来帮助他们读好这些句子。例:第一次的.叫声不是文章的重点,因此我在设计时就配上悲伤的音乐渲染气氛,教师范读,学生个别读、齐读很快过渡到了第二次叫声的指导。第二次叫声的指导就重在学生的体验,我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了想像说话等环节,让学生自主地去体会天鹅们当时的心情,学生们的朗读也是充满着干劲和激情。有了前两次的指导,第三次胜利的欢呼声就水到渠成。我们的心在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激情飞扬,同时被惊心动魄的故事场面深深地感动了。原来语言是如此地富有魅力!
三、以想象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现代语文课要求教师把目光放大,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基础,在对话中实现课堂生成。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过后,我趁热打铁,激昂澎湃地说:“天鹅们就这样呆呆地看着老天鹅一次次用身体扑打冰面,在沉重的撞击中,它的羽毛片片撒落;在沉重的撞击中,它的鲜血染红了冰面。但是老天鹅没有停下来,它要和冰面来个殊死搏斗。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天鹅,你想对它说些什么?”这是很好的锻炼思维的问题,学生在对课文的学习中,已经不知不觉地将老天鹅的形象烙印在心底,教师沿着教材的内容线索在学生的情感状态处于高潮期时,设置这样一个展开性的问题,为学生创设可运用自己理解、自己感受、自己评价,用自己语言叙述、想象的空间。因此,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观点,流露出对天鹅的敬佩之情,并表示要向它们学习。这是体验者以自己的情感结构、价值取向去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领悟,学生通过深入地想象和思考,思维创造得以充分发挥。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个别学生在朗读中将“扑打”读成“拍打”,我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纠正字音上,而没有具体分析他读错的原因。如果我当时将“扑打”与“拍打”进行词义比较,就更能突出老天鹅的勇敢拼搏的精神。因为“扑打”比“拍打”更有力,而且是全力以赴。这样也能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匠心独运!在时间的把握上,我感觉最后十分钟左右的学习为了扣准下课时间而显得有些仓促。总之,从这次的参赛课中,我深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深厚的语文素养才能在课堂中运筹帷幄。另外,还要独具慧眼,随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相机指导,领会课文的精髓。
天鹅教学反思9
这一节课,其实我并没有向学生讲述多少内容,主要都让给学生去说。故事的内容很简单,学生都能理解,没有必要再在内容上花费多少时间。课文的思想意义也比较明显,学生也懂。既然这样,就让他们自己去说就行了,我只要在关键的地方引导他们一下就可以了。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我逐渐尝试着让学生自己读,自己说,谈自己的体会。渐渐地,我看到了惊喜,学生变得能说会道了,有些回答相当精彩,他们能说得很棒,甚至能把老师没有想到的也说出来。
我让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最能感动到自己,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写上批注。学生有的为老天鹅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感动于它的无私,它的不放弃,它的奋不顾身,不怕牺牲;有的'为天鹅的团结合作精神所感动,上百只,那么多天鹅都能一起破冰,那么齐心,那么欢快,结束的时候也都听从命令,整整齐齐,很有秩序。此刻,就顺理成章地连接到下文,所以,猎人都被感动了,不忍心向那么可爱的天鹅开枪,默默地离开了。在情感的熏陶下,学生的朗读也就能够融入感情。天鹅能够这样齐心,那么人呢?学生都在座位上自言自语觉得自己做得不够,自己还经常和同学闹别扭,没有齐心。那么有没有齐心合作的场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当然是有的,尤其是拔河比赛的时候。由于是亲身经历,同学们都觉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这一节课上,充分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天鹅教学反思10
《天鹅、大虾和梭鱼》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世界古老的寓言故事,它讲了不合作办不成事的道理。课文以诗歌的形式行文,简洁,生动,语言幽默而又通俗易懂,在使人发笑的同时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给人有益的.启迪。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意,明白其中的道理。
由于要上公开课,我对这篇课文做了很多准备:剪了动物图形,写了生字卡片,还在其他班上试上了一遍。11月6号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站到讲台,可是,这节课却被我上砸了。
上课第一环节是导入,我拿出剪好的动物图形给学生看,让同学说说它们有什么本领,引出课题,齐读课题,接下来就是认读生字。由于在试上的时候这个环节花的时间较多,我便稍稍压缩了一些,只有指名读和男女生比赛读两种形式,时间因此空出很多。读完生字齐读课文,认识课文理解课文,在这个环节,我竟用十分钟的时间就把它讲完了,还包括拓展延伸。我准备的课二十分钟就被我讲完了,接下来的时间我让学生跟着我读语文天地里的短文,然后再回到课文找问题,重复的讲了合作的重要性。最后,仍然还没到下课时间,我竟叫了“下课”。就这样,我的公开课结束了。
课后,很多老师帮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听后我感触颇多。首先,作为教师,没有认识到上课是为了教给学生什么,而不单单是完成一堂课的教学。其次,没有突出重点,更没有抓住重难点,这源于没有吃透教材,理解不够。最后,这堂课结构混乱,没有写字环节,拓展延伸时间太多。给我的建议是试上一遍不满意的话还得再试上,直到满意为止,而且必须写详案。
虽然是堂失败的课,但从这堂课中,我明白了很多。
1、上好一堂课一定要非常认真的备好课。不仅要准备课上的内容,还应该去丰富它,不致于讲完后不知道讲什么。为了加强记忆,应该如放电影般多在脑海里过几遍,做到烂熟于心。
2、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朗读。朗读具有单纯讲和说教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坚持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讲,讲读结合,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课文,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知识水平。
3、平常在做课时计划时就得注意环节之间的准换,应该做到自然又有条理性,切记生硬。
4、讲课应该稳扎地讲,不能因为部分同学听懂了明白了,就不照顾大部分没听懂的同学。由于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弱,应该细化的讲,不能粗枝大叶,一概而过。
天鹅教学反思11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教学《天鹅的故事》这一课时,我领着学生与文本对话,咀嚼字词句,感受文字背后的内容,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去理解情感,感受情感,体验情感,从而达到感其情,悟其理,化其神。
一、咀嚼字词句,感悟内涵
文中三次出现了天鹅的叫声“克噜——克哩——克哩”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走进文本,深入文本世界中去感悟、品味和探究,用自己的体验去创造性地填补文本的'“空白点”,会发现天鹅的每一次叫声表达的意思、情感都不一样;在引导学生咀嚼字词句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读懂了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内容,提高了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
当学生读到老天鹅用自己的翅膀扑打冰面这一壮观的场面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进入文本,大胆想象,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对它说些什么?你又会怎么做?”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流露出对天鹅的敬佩之情。这样,让学生把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利用文本,进行教育
使学生由文本走向生活,注重文本的价值取向。在课文将近尾声时,我让学生设计了关于关爱鸟类的提示语,一起交流。目的是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天鹅教学反思12
《天鹅的故事》选自苏教版语文第九册第七课。本文主要讲述了一群天鹅在迁徙途中遭遇断食,一只老天鹅带领群天鹅奋勇破冰觅食的事情。当时的场面非常感人。在教学本课时,从学生充满激情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语言文字向读者发出的巨大力量。我被老天鹅的勇敢、奉献,群天鹅的团结、拼搏精神深深地震撼住了。我用自己的感动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在貌似平凡的生灵面前不得不叹服它们崇高的精神领域。我用自己的理智带领学生超越教材,展开想象,训练思维。这堂课,我与学生共同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我整理了一下思绪,得失尽在眼前。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是的,人是万物的灵长。每个孩子都有思想,有权享受平等的教育。不管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还是成绩较差的学生,都需要教师用博大的爱去关心他们的成长,呵护他们每一个幼稚的言行。我用这样的思想来指引教学工作。
1.启示用语温暖化
课堂上,当学生不敢回答问题时,我会说:“试试看,你肯定行!”当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时,我会说:“你真会思考!谢谢你给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演讲。”还有些鼓励的话语,如“说错了不要紧,我们一起探讨。只要你大胆发言就是好样的。”这种温暖化的语言一定能使他们的精神愈加奋发。所以会出现积极发言的场面。
2.学生发言板书化
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将学生的发言作为板书的内容。当我提问:“在天鹅们的身上具有一种怎样的精神?”有的学生说:“顽强拼搏。”有的学生说:“团结奋斗。”有的学生说:“团结拼搏。”……“我认为第三个人说得最确切。我们就用他的发言作为板书内容好吗?”这当然是“几家欢喜几家忧”了。看到其他学生失望的眼神就有点不舍,便安慰他们说:“你们的发言也比较好,下次争取最好并用作板书。”从学生欣慰的目光中看到了信心和决心。
3.学生提问有意化
课堂里,学生是小主人,教师是引路人。我归还学生应有的主权,有意识地让学生提问。如:“多么顽强的‘破冰勇士’啊,让我们再来看一看它奋勇破冰的壮举!(看课件)老天鹅张开翅膀,纵身一跃,撞击冰面的画面,配以文字“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扩大。”如果你是老师,你会设计什么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学生的提问超乎想象,有些问题非常有价值。如:“老天鹅用胸脯和翅膀扑打冰面,难道不疼吗?”“它的顽强到底体现在哪里?”让我真的感受到了主人的魅力。
二、以朗读贯穿始终,加深理解。
朗读犹如一串熠熠生辉的珠子将这堂课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不只是一个点缀,更多的是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学生在朗读中对文本获得初步体验,在朗读中获得情感熏陶乃至升华为理性的思考。以朗读为基础,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理解能力。培养语感,激发对祖国博大精生的语言文字的热爱。这节课的朗读形式多样:指读:看着这群天鹅破冰的场面,你还想读读哪句话?齐读,教师示范读当欣赏完老天鹅舍己破冰的壮举后,我示范读,学生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慢慢地反映这只老天鹅接二连三撞击冰面的镜头。配乐齐读:多么巨大的力量,多么可贵的顽强精神!我们目睹了这一幕,没有理由不读好它,大家读。又如在比较“第二次、第三次”的读法后,我又说:“来!让我们用动情的朗读来表现这感人的一幕吧!”在学生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激情飞扬,我也被惊心动魄的故事场面深深地感动了。原来语言是如此地富有魅力!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想象。
现代语文课要求教师把目光放大,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基础,在对话中实现课堂生成。在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过后,我趁热打铁,激昂澎湃地说:“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见冰面上粘着老天鹅的片片羽毛,映着老天鹅的斑斑血迹。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天鹅,你亲眼目睹这么一只老天鹅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生命在一次、两次、无数次地扑打冰面,你会对它说些什么?你又会怎么做?”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流露出对天鹅的敬佩之情。并表示要向它们学习。这是很好的锻炼思维的问题。发挥想象后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四、由“多元解读”到“一元解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程标准》)有些教师以此作为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无拘无束的最坚强的后盾。但是如何解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呢?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漠视自己的引导者身份。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不谙时事、天真幼稚的'儿童,他们没有形成一定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在他们通过阅读形成错误的价值取向时,教师完全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课堂上,我放飞学生的思想犹如放风筝一样,无论它们飞得多高,手中的线始终攥紧,因为真理只有一个任何人都不能违背。因此,我将学生的“多元解读”犹如殊途同归到“一元解读”。具体做法是这样的:在读老天鹅撞击冰面时“第二次、第三次”在强弱语气上有异议。有的学生认为读老天鹅“第三次”撞击冰面时语气应该渐弱。“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读吗?说明老天鹅撞击冰面要忍受巨大的痛苦,逐渐体力不支,这不仅是身体与冰面的撞击,也极有可能是生命与死亡的撞击,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啊!”我引导学生用拳头敲打桌子体会疼痛感。从而得出渐弱语气似乎也恰当。“但是老天鹅是破冰勇士,具有常人不一般的精神。虽然力气会变小,但是意志更加顽强,所以还是应该重读。你觉得哪一种读法适合你的理解就读哪一种,但我还是赞赏重读。”在尊重学生的体验上,听到的朗读是一致的语气加强,而且比开始读得更有感情。通过比较、引导,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
五、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我班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很一般,因此,经常思考他们学了那么多优秀课文,背了那么多优秀诗文,竟然不会准确地表情达意!课文中好词好句不会运用。于是我想帮助学生将文中学到的语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教学本课,我在课上设计了一个练笔,如:“读完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感慨万千,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你可以对老天鹅说,可以对天鹅群说,可以对老人说,可以对作者说,还可以对自己说……把它写在你的书上。”课后设计了两个练笔,如:1.续写《天鹅的故事》;2.写一条爱鸟护鸟的宣传语。效果比较好。他们不知不觉地运用了文中及教师的课堂用语。读着学生的作文,我当时想起了一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以前不相信这句话,只会埋怨学生不会举一反三,不会学以致用。其实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读写结合,帮助学生将所学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也就是将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再将它外化运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习兴趣。反思自己的过去,没有设计一些较好的练习,将他们习得的语言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却希望学生自学成才。课文已经教过了,会不会运用是学生的事,与老师无关。现在想来真是惭愧呀!语文教师应该有职责给学生设下阶梯,让学生顺利地爬到山顶,领略大好风光。此时此刻,我真的感觉自己任重而道远。
天鹅教学反思13
《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面的神奇壮观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全篇文字优美,叙述清楚,情节感人,引人思考,给人启迪。款款读来,使人对这群鸟产生了喜爱之情。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注重对学生写的训练。
“写”是一种表达方式,需要学生专心阅读、潜心思考、静心书写,因而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有足够的阅读、思考、书写的时间。匆匆而就,所表达的就难免肤浅、草率,达不到教学的目标。因此,阅读教学过程中“写”的训练活动,要做到三个“有”。
1、有的。每次安排“写”的训练,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本课中三次写,第一次是为概括故事而写,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第二次是为感悟课文而写,写自己的感受是为了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感悟课文内容,更加真切地进行感情朗读;第三次是为理解表达而写,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写出自己的见解来。这样的写,既有利于学生渐入学习佳境,又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因为写的机会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均等的,人人都能得到训练、得到提高、得到发展。较之“说”,有三个优点:一是消除了部分优秀学生的话语霸权,避免了课堂上少数学生发言、多数学生听讲的弊端;二是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对问题思考得更加深入,表达得更加有序、严密;三是通过书面的展示,给学生和教师进行评点、修改留下了空间,而说话训练,少不留神,学生的发言就从耳边溜走了,想帮学生订正都没有了凭借。
2、有法。写的训练,不能是在学生原有基础上的简单重复,不能是学生已有表达水平的简单再现,应该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真正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写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写的方法的指导,一是有意识地让学生积极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式等,逐步掌握一般的表达方法和规律;二是有意识地让学生发现别人思考角度、思想内容的独到之处,开阔写的思路、丰富写的内容。在三次写的训练中,我有意识地通过评点,引领学生发觉别人表达中的好词好句,并移植到自己的写作中来,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技巧;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同学独到的见解,并引用到自己的文中来,加深自己的认识。这样的写,学生就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长进、提高,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3、有情。一是要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写只是让学生“如愿以偿”的一个过程,写得要适时。比如,第三次写前,我让学生对问题思考一分钟,学生纷纷举手,争着发言。我偏偏不让他们说,而让他们写下来,并比一比:看谁写得深刻、独到!这时的写,就水到渠成,满足了他们发表自己看法的愿望。二是要让学生写真情实感,不能写空话、套话。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写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比如第二次写,学生在阅读“天鹅破冰”的动人情景后,的确有所感悟,此时让学生写,就不觉得为难了。
当然,写的训练要适时、适度,真正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此,我们教师必须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如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扎扎实实、活活泼泼。让学习的智慧从学生的指尖上流出来吧,那是课堂最美的风景!
天鹅教学反思14
通过教学,完成了预定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兴趣非常高。整个教学过程能紧扣目标,谈话导入、整体感知、识字学文、复习巩固等环节彼此衔接,顺理成章。
在教学过程中,我体会到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目标任务,将无法实现,没有教师的教,只有学生的学,这种活动只能称为“自学”,而非教学。教学中,既不能只重视教师的作用,即认为学生只要服从教师,就能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又不能只强调学生的作用,使学生陷入盲目探索状态,学不到系统的知识,要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全体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的形成,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闻乐见的,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可以为学生营造融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识字充满乐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而游戏则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一种方法。游戏不仅能增强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而且很容易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使学生萌发创新的冲动。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把字宝宝送回家”、组词训练“一字开花”、“变魔术”等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识字活动,一边玩,一边学,整个识字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有意识地在游戏中教,学生在无意识的游戏中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总之,将“死”的教材用“活”起来,让活的学生更活起来,是我教学的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推进素质教育,更深入地发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得以切实有效地进行。
天鹅教学反思15
《天鹅》是法国作家布封的作品。之所以选取这篇课文作为研究课上的载体,就是本文集中了说明文与散文的所有特点,把说明文写的典雅脱俗,语言温婉流畅,是一篇极具欣赏价值的文章。
北方学生对天鹅没有过多的了解,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天鹅的图片与文章,发现学生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基本形成。因为学生本身对课外知识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学生们介绍的津津乐道,但是时间有些没有控制好,充斥了文本赏析的时间。
对于文本当中的美词佳句,学生分析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作者是十七世纪的法国作家,语言表达的方式自然不被学生们所轻易接受,光是单纯的积累没有什么效果。现在想来,应该放手,让学生们自主探究文本中的句子,把喜欢的句子分析积累,然后在集体汇报中,大家教学相长,效果一定会比老师牵引学生,生涩地要求学生跟进老师的思维与指引要好。
本课的朗读指导很到位,学生们的朗读来源于对天鹅的赞美,读起来来源于内心感受,所以在课堂上的朗读掀起了高潮。我决定抽时间再读布封,了解这位科学家是怎样把百科全书写成史诗的。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