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14 03:37:2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音乐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美好情感。

  2、指导幼儿分配角色,合作进行表演。

  3、引导幼儿有情感的歌唱,唱准附点音符和休止符。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小蚂蚁、蘑菇头饰,雨伞两把。

  2、桌面教具:一群小蚂蚁、两个蘑菇。

  3、录音机、雨声的磁带、歌曲伴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幼儿到室外观察小蚂蚁,引起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创设情景,用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1)教师操作桌面教具,一群蚂蚁正在搬东西,(伴磁带中的雨声),忽然天上怎样?

  (2)这可怎么办?(操作蘑菇)两个小蘑菇,呼唤小蚂蚁,“快快快,到我伞下避一避。”

  (3)天晴了,雨停了,小蚂蚁要回去,说声“谢谢你”。出示小蘑菇说声“不客气”。

  (4)教师唱:你帮我,我帮你,世界最美丽。

  2、小朋友,刚刚歌曲中,说了一件什么事?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会怎么样?

  3、教幼儿做发声练习。

  4、教师完整范唱。

  5、教幼儿学唱新歌。

  (1)幼儿听老师弹琴一次。

  (2)完整教幼儿演唱歌曲。

  (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随琴练习演唱。

  (4)集体一起演唱。

  6、幼儿创造性地表演歌曲。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逐句创编表演动作。

  准备:扮蘑菇的幼儿蹲在地上,扮蚂蚁的幼儿扛食物。

  第一段(1)—(11)小节,小蚂蚁做搬食物的动作。

  第二段(1)—(11)小节,蘑菇做呼吸、邀请的动作。

  (12)—(21)小节。

  2)、完整的进行歌表演。

  7、幼儿自选角色头饰,听音乐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和演唱。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集体听音乐进行歌表演《小蚂蚁避雨》。

  三、结束部分:

  欣赏故事录音《小蚂蚁做火车》。

  四、活动延伸:组织孩子们在区域活动绘画小蚂蚁。

  教学反思:

  在这节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对活动很感兴趣。在教师出示图谱的时候,因为图片有点小所以导致坐在后面的幼儿不是看的很清楚。教师在与幼儿讨论设计动作的时候应该多问问幼儿的意见,而不是一味的`自导自演。我觉得通过这节活动幼儿在情感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对这次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有所把握。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去理解尊重幼儿的想法,并且多去发展幼儿的情感、知识技能和积极的个性。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能用连贯,优美和活泼轻快的歌声演唱曲子。

  2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感受创编的乐趣。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大声小声》

  ⒈介绍游戏,示范玩法。

  前提:由游戏入手,展开活动《蝴蝶花》

  师:小朋友你们看黑板上有什么呢?

  幼:炸弹

  师:小朋友现在老师跟你们玩个音乐游戏,老师唱大声,你们就要唱小声。

  老师唱小声的时候,你们就要唱大声。(示范)

  ⒉集体游戏

  二学唱歌曲(第一段)

  ⒈欣赏歌曲

  师:小朋友现在请你们认真听老师唱这首曲子(第二段),想想这首曲子表现的是什么季节?

  幼:夏天

  ⒉熟悉歌曲

  师:那歌曲中都有些什么呢?

  幼:鲜花、蝴蝶……

  师:请小朋友在听老师唱第二遍,听听歌词中都讲了些什么啊?

  幼:(进一步明确)(边告诉幼儿歌词,边把图画在黑板)

  ⒊完整跟唱

  师:看着黑板跟着老师把这首歌曲唱一遍(伴奏)

  三创编歌曲(第二段)

  师:小朋友我们刚才唱的是夏天的歌曲,那现在是夏天吗?

  幼:不是,是春天。

  ⒈请幼儿说说春天有些什么?

  师:那春天里都有些什么呢?

  幼:桃树…….

  ⒉分组创编

  师:有哪个小朋友要上来告诉大家自己编的曲子呢?。(请两位)

  幼:春天,春天…….

  ⒊集体创编

  四完整演唱

  ⒈出示图谱,解释歌词

  师:老师也编的首春天的歌曲,请小朋友看着图谱先听老师唱一遍。

  ⒉完整演唱

  师:请小朋友先跟老师念一遍,我们在一起唱一遍(清唱)现在我随着钢琴,一起学唱这首曲子。

  五完整表演歌曲,鼓励幼儿创编动作

  师:小朋友这首歌是快乐的还是忧愁的?

  幼:快乐的.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有乐呵呵。

  师:那我们该如何给曲子取个名字呢?

  幼:叫乐呵呵。

  师:现在请小朋友围成一个圆圈,边唱边想想要比什么动作?

  (随着音乐,让幼儿自由编动作,最后结束)

  【活动反思】

  教师在尊重幼儿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制作的CAI课件,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解决音乐教育中的难点,让孩子们在轻松的儿童画获奖作品环境下感受、理解、表现音乐。从感受乐曲到理解乐曲再到表现乐曲,孩子们的参与欲望都十分强烈,他们能用连贯的语句、词汇说出自己对乐曲的感受,能用肢体动作的快慢来理解乐曲的节奏变化,能用不同节拍来表现A、B、A’乐段,在喜洋洋的音乐声中幼儿早教图片,他们尽情舞蹈兴致昂然、意犹未尽。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十分愉悦,最后用舞龙、舞狮、扭秧歌等民间艺术表演方式来结束活动更是把活动推向了高潮。作为一名年青的幼儿教师,我一直为上音乐欣赏课所困惑,这次教育实践对自己是一个挑战,但鉴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制约,音乐欣赏又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难点。本活动试图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视听结合幼儿早教音乐的教学形式来突破这个难点,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形式,从而获得音乐欣赏的愉悦体验,发展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3

  活动目标

  1、通过语词与律动感应曲式。

  2、初步学习看曲式图谱,运用乐器敲奏。

  3、运用塑料袋进行音色探索。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感应曲式。

  活动难点:音效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VCD碟一张、挂图P2、鼓和吊镲各一个、水中生物图卡若干、铜碰钟、飘带、啦啦彩球、纱巾、水袖、塑料袋(均与幼儿人数相等)。

  音乐分析:

  这首乐曲选自《动物狂欢节》中的水族馆。整首乐曲优美惬意,曲式为A间A间B尾。在主奏乐器——钢片琴晶莹剔透如流水般的音色中,犹如许多海洋生物在游泳、嬉戏。间奏是一组渐渐下行的音阶,犹如鱼儿在吐着泡泡玩耍。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正当玩得开心时,滋滋小蜜蜂飞来了,他也想玩泡泡。

  (二)肢体造型:泡泡造型

  幼儿发表各种泡泡的造型,老师伴奏幼儿随音乐做泡泡造型的律动。

  1、鼓声:泡泡造型律动/泡泡房子、泡泡车、泡泡蝴蝶、泡泡鱼……

  2、吊镲:变换泡泡造型。

  (三)故事引入:水族馆里,鱼儿也吐着泡泡玩游戏……

  (四)语词与律动:水底世界

  1、水底生物律动模仿扮演。

  全班分四组,以各式道具装扮。如:飘带章鱼、啦啦球水草、沙巾水母、水袖金鱼……

  2、语词与律动

  (1)各组随音乐扮演水中生物练习。

  (2)配词律动:学水中生物游泳、吹泡泡。

  ①A段语词:我是一条金鱼,我是一条金鱼,水中世界多么美丽实在真有趣

  ②间奏:下行律动/由上而下滚转双手。

  ③B段语词:泡泡吹得好高,泡泡吹得好高,吸,吹,吸,吹,拍拍,拍拍×2次。

  ④最后一句:下行律动/由上而下,站起转圈,拍泡泡结束。

  (五)图形感应曲式:A—间奏—A—间奏—B—尾奏

  1、老师画出曲式图谱,并教唱语词。

  (1)A段:画乐句/随音乐唱词画出短、短、长线条。

  (2)间奏:下行泡泡。

  (3)B段:旋律高低泡泡。

  (4)尾奏:下行泡泡。

  2、依序排列图卡出现顺序。

  3、铜碰钟

  (1)A段语词:唱词并用铜碰钟敲奏语词节奏。

  (2)B段语词:同上。

  (3)间奏和尾奏:铜碰钟随音乐强弱演奏拍子。

  (六)音色探索:小鱼吹泡泡

  1、塑料袋音色探索。如:揉、捏、抓、拍……

  2、塑料袋气球

  (1)音乐A段:以塑料袋当鱼,舞动游泳。

  (2)音乐B段:转紧封口,以泡泡鱼做律动。

  (3)间奏和尾奏:模仿小鱼游泳律动,感应高低旋律。

  活动反思:

  在暖身部分的泡泡造型环节中,我利用故事引导来激发孩子的创造欲。故事情节设计故事引导:出示挂图P1、 P2,引导孩子们讲述—:“宝宝吹了泡泡耳环、泡泡水晶床送给了蝴蝶小姐,蝴蝶小姐很开心。小蜜蜂滋滋听说了这事儿,让也想拥有一件泡泡礼物。你们猜,小蜜蜂滋滋喜欢怎样的泡泡礼物呢?”

  本次活动,我设置了悬念,引导孩子们由猜测过度到表演,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随着老师的琴声做各种泡泡造型的律动。这样一来,活动气氛热烈了,孩子们进入了玩音乐的状态。(引导语:宝宝吹了许多会变魔术的泡泡,有的变成泡泡房子、泡泡蝴蝶……)在听鼓声和吊镲声玩泡泡造型时,孩子的经验就第一个环节来说,有所提升。孩子的造型变换无穷,创造欲望被充分激发。

  暖身活动的泡泡造型让孩子们在热身的同时,也为“水底生物律动模仿”环节做铺垫。律动模仿让孩子们又掀起一个创造的.小高潮,(第一遍音乐)海星、海马、鲨鱼、螃蟹、金鱼、海蛇、水母等海洋生物在海底开舞会,孩子们都用肢体动作表演自己喜欢的海底生物。

  配词律动环节(幼儿围圈坐)

  第一小组按备课环节进行:三遍音乐完成。第一遍音乐,老师边做律动边默唱;第二遍音乐,幼儿起立随音乐边唱语词边做律动;第三遍音乐,是加强第二遍音乐的内容。出现情况:默唱时,老师夸张的表情和嘴型十分吸引幼儿,可是第二遍音乐就让孩子们边唱边玩有点牵强,因为孩子们还没有掌握语词,使得孩子们只顾做律动而不注意语词了。与我设想的效果有所出入。第二小组活动时,我在第二遍音乐的形式上做了调整:幼儿坐着,随音乐跟着老师边唱语词边做律动。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第一遍音乐的仔细倾听、观察和第二遍音乐的配词、律动,幼儿对整首乐曲的曲式有了大概的了解。第三遍音乐的律动表演就顺手多了。

  由于配词律动环节孩子已经初步熟悉语词,所以在图形感应曲式环节,孩子们边跟老师唱边看老师画图谱,对曲式的掌握上就事半功倍了。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4

  活动目标

  1、学习控制行进走是的空间距离,在"卷炮仗"时随音乐配合不同的舞步协调、自然地行进。

  2、迁移对螺旋形的认识理解,会与同伴合作走螺旋队形。

  3、知道游戏时遵守规则,可以使自己和大家都愉快的做游戏重难点学习控制行进走是的空间距离,在"卷炮仗"时随音乐配合不同的舞步协调、自然地行进。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学习按游戏和音乐的要求,相应的按节奏变换动作,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1、毛巾一条、黑板一块、粉笔。

  2、已看过幼儿用书:《卷炮仗》。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探索螺旋队形的走法。

  教师提供毛巾,引导幼儿回忆《卷炮仗》画面,探索如何把一条毛巾卷成筒状。

  师:我这里有条毛巾,谁能帮我把它卷起来?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卷好的毛巾筒两端形成的螺旋形状,让幼儿自己独立地把观察到的螺旋形状画在黑板上。

  师:毛巾卷成了什么形状?谁能把它画下来?

  教师扮演炮仗:双臂张开成侧平举状,请个别幼儿尝试将"炮仗"卷起来。

  师:现在我来当一张大红纸,你们来当制作炮仗的人,谁能把我这张"纸"卷成一个"大炮仗"?

  幼儿自己组成8~10人的若干小组,各组自己组织讨论和实验,探索如何走成与螺旋形相符合的队形。

  师:每个小组手拉手拉成一队,走一走,看看哪一个小组能走出和炮仗一样的螺旋形。

  2、幼儿学习做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按现实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制定与炮仗的`燃放、爆炸情节相符的游戏内容和规则。

  师:今天我们要来玩一个卷炮仗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大家合作"卷"成一个大炮仗,炮仗做好以后我们就可以怎么样了呢?请一个点炮仗的人点燃炮仗中间的导火索,炮仗芯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嘶")炮仗爆炸的时候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砰啪')"砰"的时候做炮仗芯的小朋友可以跳起来,其他人不动;"啪"的时候其他人跳起来,然后"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教师边唱乐曲边组织幼儿完整地玩游戏"卷炮仗",遇到问题及时停下来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导。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做游戏。

  师:这次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卷炮仗"。

  3、幼儿学唱歌曲《卷炮仗》

  教师组织幼儿学唱新歌《卷炮仗》,学唱时引导幼儿注意乐句的重复和变化规律。

  师:这儿还有卷炮仗的歌呢!你们听,什么地方唱的是一样的?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创编舞步组合。

  教师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舞步经验。

  师:我们学过哪些舞步?请你做给大家看一看。

  教师引导幼儿用集体讨论的方式为音乐创编舞步。教师在创编中引导幼儿体验各中舞步是如何与音乐节奏、情绪特点相吻合的,幼儿跟随乐曲不断熟悉歌词内容及创编的舞步组合。

  5、幼儿完整地边唱边做卷炮仗游戏。

  教师组织幼儿用创编好的舞步组合来玩游戏。

  师:请用我们刚才编好的舞步边走边卷成一个大"炮仗"。

  幼儿集体游戏~2次。

  师:看看这一次卷的"炮仗"是不是"卷得紧"、"炸得响"、"飞得美"!

  活动反思:

  如果说传统的单一体育游戏或音乐活动只是带给幼儿浅层的感官愉悦的话,那么二者的结合将会给幼儿带来全新的愉悦体验。在设计组织本次活动时,我的目标是尽可能回避领域间内容的表面拼凑,让该活动不仅既是教育活动内容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幼儿认识发展的需要。基于对幼儿已有经验的了解,在设计组织活动前我预测幼儿的学习困难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理解螺旋形的特征,二是契合音乐表现。如何突破这两个挑战,是本次活动顺利实施的关键。

  活动开始,幼儿由律动进场,看指示牌站队形,接着根据学唱过的歌曲《卷炮仗》引出走个新队形的任务,过渡自然。在“螺旋形”这个新名词出现前,我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让他们看到卷炮仗的过程,再请幼儿画出螺旋形状,进而引出要走的队形,并用幼儿画出的图形为图示,让幼儿清晰地明了、理解这个队形应该围着哪里走、怎么走。接下来幼儿尝试走螺旋队形,我开始提供了一个标记,供幼儿做中心点,让幼儿自己来走。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幼儿很快走出了队形。我再根据幼儿的情况提出新的要求,进行再次尝试。发现幼儿已经会走队形了,才将音乐的元素引入其中,进一步提高要求,请幼儿根跟着歌曲的节奏走队形。在这里,难点出现了,幼儿能否踩在节奏上走队形呢?这时出现的大鼓帮助幼儿找准了节奏,通过鼓点幼儿来协调自己的步伐,此时,摄像机的使用也让幼儿找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他们对自己的任务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最后,他们能踩在节奏上走出漂亮的螺旋形了。这样尝试过后,再将标记和大鼓撤走,幼儿和着音乐自然地走成了螺旋形,活动的难点被轻松的攻克了。接着,我点着了这卷好的炮仗,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他们很自然地做出了飘散、落地的动作,至此,其实幼儿已经学会了玩这个《卷炮仗》的游戏了,但是,自始至终,并不是由我来告诉他们怎么玩这个游戏、带着他们走这个队形,都是孩子们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探索完成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进行了自主的发展,并在游戏中得到了快乐。我始终将自己摆在幼儿的后面,做整个活动的推动者,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启发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活动,进行了生动的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纵观整个活动过程,幼儿积极、主动,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快乐的游戏。

  《卷炮仗》在课题开放活动中受到了南通市教科所冯卫东所长和区同行的一致好评,并在南通市音乐组研究活动中对全市同行开放。通过本次活动的组织我领悟到,教学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游戏的组织也同样如此,教师要注重如何教,并关注到幼儿如何学,从而让教不着痕迹,让学轻松愉快,这才是真正好的教学。而要做到这一点,不断的反思与实践才是正道。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5

  一、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感受歌曲《小鱼儿的梦》优美的旋律和意境,初步学唱歌曲。

  2、能大胆地运用肢体语言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钢琴伴奏:小鱼儿的梦

  三、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小鱼游

  (二)、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教师弹奏歌曲,幼儿欣赏。

  师:听了这段音乐,猜一猜小鱼在干什么?

  师:那么小鱼到底在干什么呢?(欣赏PPT,钢琴伴奏,教师演唱)

  (三)、欣赏并理解歌曲:

  1、理解:小鱼儿玩了,玩了一天水,池塘妈妈怀里睡。(PPT1)

  师:小鱼玩了一天水,在谁的怀里睡着了?

  师:谁会用优美的动作学一学小鱼是怎样在妈妈怀里睡着的?

  2、理解:天上星星,星星落下来,给它盖上珍珠被。(PPT2)

  师:天上的星星掉下来为鱼儿盖了一条怎样的被子呢?

  你们小时候妈妈是怎样为你们盖被子的?

  3、理解:呣~~呣~~风儿唱着摇篮曲,轻轻吹呀慢慢吹。(PPT3)

  师:风儿唱了一首什么歌?

  教师哼唱,引导幼儿一同哼唱。

  师:为什么风儿要轻轻吹、慢慢吹?

  请你来学着风儿轻轻吹、慢慢吹,哄小鱼入睡。

  4、理解:鱼儿梦中,梦中看见了,妈妈在亲它的嘴。(PPT4)

  师:在梦里,小鱼好像梦见鱼妈妈回来了,它在干什么呢?

  我是鱼妈妈,你们都来做做鱼宝宝。(背景音乐,教师与幼儿互动)

  5、小结:你们觉得鱼儿的梦美不美?哪里最美?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做《小鱼儿的.梦》。

  6、再次欣赏PPT,钢琴伴奏,教师演唱。

  注:教师在提出

  四、演唱歌曲:

  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优美的歌曲吧。(钢琴伴奏)

  重点:哼唱时要轻轻的、柔柔的。

  五、表演歌曲:

  我们变成一条条小鱼,听着优美的音乐,做做小鱼儿的梦吧。

  六、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做音乐游戏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小鱼的梦》是一首甜美静溢的歌曲,幼儿用书画面作了形象化表现,渲染二色调表现了歌曲的梦幻感,我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启发幼儿表达自己自己对画面的理解,引导幼儿表达自己敌对画面的理解。引导幼儿记忆和理解歌词的含义,让幼儿用“唔”声来伴唱,在讲解伴唱概念,引导幼儿分组合作演唱,成为幼儿创编了《小鱼的梦》游戏,幼儿特别喜欢也特有趣,特别是找伙伴亲吻的表演动作,孩子特别喜欢也表现的非常可爱。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6

  音乐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一直以来我也比较喜欢带领孩子唱唱跳跳。《纲要》中也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森林狂想曲》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想象空间并蕴含丰富的情感教育的活动。上完这个音乐活动,我总体感觉比较满意。幼儿都能在我的引导下较认真地欣赏音乐,也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活动气氛也挺活跃,仿佛他们一个个就是那森林里可爱的小动物。通过活动我有许多感受,回想课堂,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我记下。

  一、活动前的充分准备:

  1、音乐的选择。音乐活动中音乐肯定是首要的,原本教参中设计的音乐有四段,我仔细听了这四段音乐,觉得四段音乐区分不太明显,对孩子来说欣赏起来有难度,于是我从网上找了一下,把音乐设定为三段。三段音乐描绘了三种不同的情绪,第一段音乐描述的是天亮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慢慢睁开了眼睛,洗脸、找吃的……开始一天快乐而忙碌的生活场景;第二段音乐描述的是森林之王--狮子来了,小动物们纷纷逃跑,躲藏的画面;第三段则描述了狮王走后小动物们又汇集到一起,跳起了快乐的圆舞曲,情绪转为活泼欢快。音乐内容的浅显生动和音乐不同情绪的表达,使这个活动成为孩子们学习表演的好教材。

  2、道具的准备。这个活动之所以能比较成功,还有一个原因是道具的'准备。在活动前,我发了一个通知,请爸爸妈妈协助孩子每人制作了一个动物头饰,并让孩子模仿该动物的动作。所以在活动中,他们的角色意识非常明确,都能按自己的角色表演,孩子们的积极性也特别高,气氛特别活跃。

  二、活动中的循循善诱

  刚播放第一段乐曲时,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睛都亮亮的,那是快乐的光芒,是孩子们在告诉我:他们喜欢这首曲子。在倾听的时候,许多孩子都跃跃欲试,脸上的表情显得很丰富。于是,我在想:何不推波助澜一下,让我的孩子们尽情表演这首曲子呢?于是第一段音乐欣赏一遍后我就让孩子们表演了,不过我很快发现孩子们的表演有许多类同,所以我放慢了活动的进度。我请孩子们静下来,带着问题仔细地又欣赏了一遍音乐,请孩子们想象森林中的动物会做些什么?可以用些什么动作来表演。通过提问,孩子们的思路开阔了许多,再一次表演时动作就丰富了,有吃草的、游泳的、爬树的、散步的等等。有了第一段的模式,欣赏表演第二段、第三段时孩子们更有把握。这个音乐活动发挥想象的空间较大,因此我力求以各种途径使幼儿参与其中,主动地听、说、想、看、做,尽量迁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积极思维,充分想象,感受音乐旋律,积累和丰富新经验。

  活动在快乐中结束了,但是我觉得,我们幼儿的每一节课,都饱含了我们老师的心血,都有我们企盼孩子得到快乐、得到成长的美好愿望。成功的课很重要,但是觉得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快乐,我开心。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7

  《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由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曲的。歌曲的歌词有多个版本,我们选用的大班幼儿音乐教材是经过改编的,是很适合幼儿歌唱的。

  一、过程微调

  在歌曲《欢乐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首先出示音乐的图谱,帮助幼儿了解歌词的内容:蓝天高高,白云飘飘,树上小鸟吱吱在叫,河里小鱼尾巴摇。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从歌词中感受美的画面欢乐的情绪。接着听钢琴旋律,进行哼鸣,配上存词“la”和“wu”唱曲调,随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让幼儿从歌词中找到快乐的地方,让幼儿能用欢快的情绪唱歌。重点是让幼儿进行二重唱,在幼儿通过看谱会唱歌的基础上,幼儿分组演唱,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效果较好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孩子们对于歌曲的重难点掌握的比较好。在形象的图谱的提示下,合着音乐的美妙的旋律,幼儿较快的学习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附: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唱出歌曲中的断顿与连贯乐句

  2.尝试领唱和用衬词合唱,逐步掌握音准和断、连的'演唱技巧

  3.体验大胆参与活动,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配套磁带或CD,自制歌曲内容大的图谱

  2.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的铃鼓(鼓边系彩带)。

  活动组织:

  学唱新歌。

  1.出示自制大的歌曲内容图谱,了解歌曲内容。

  2.欣赏歌曲,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体会和联想,体验欢快的情绪

  3.学习用单音节“la”和“wu”唱曲调。用“la”音唱时,要唱出断顿,用“wu”音唱时,要唱得连贯、饱满、有起伏。

  4.随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5.随音乐轻声学唱歌曲。

  (1)唱出歌曲中的断顿与连贯乐句。

  (2)探索歌曲中什么地方要唱的断顿,什么地方要唱的连贯。

  (3)用歌声表示。如第一、第二句的前三小节要断顿,第四小节要连贯,第三、第四句要连贯等唱法。

  (4)部分幼儿领唱歌词,部分幼儿用“la”和“wu”唱衬词进行合拍

  (5)尝试用铃鼓为歌曲创编伴奏,如:在断顿演唱时用轻轻敲击表示,连贯演唱时用摇铃鼓表示。

  (6)随乐欢快地用铃鼓自由舞蹈。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8

  捏面人这种民间艺术在现今社会已经离我们的孩子越来越远,孩子们对我们的民间艺术了解的比较少。而《捏面人》这个活动是一个说唱歌曲,把说和唱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孩子唱起来朗朗上口,很有特色,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学习。其中念白的内容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这是幼儿熟悉和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形象。在歌曲中幼儿创编念白部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动画片内容进行创编,使幼儿感到既有成功感和趣味性,又不破坏歌曲的完整性,真正体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通过这一让孩子萌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

  在难点学习中幼儿的兴致十分高,活动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说唱和京韵两合体,是幼儿熟悉的故事情节,所以幼儿十分的感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就能跟着我的步骤学下来。活动中我运用了观察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问答法、图片法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习。歌曲中的念白部分,也是歌曲比较重点的部分,把这个难点前置,为后面的整体说唱打下基础。活动中通过教师的范唱、戏剧表演、角色变化等方式学习歌曲。让幼儿在形式多变的情境下练唱不觉得枯燥乏味。使课堂气氛活跃欢快,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歌曲。

  活动中通过图片帮助和加快速度,逐层让幼儿不断接受新的挑战。整个活动在轻松之中结束,幼儿不仅学会唱原有歌曲,还在其基础上运用所学戏剧操配上动作共同表演。

  但在活动中我发现也存在着不足:歌曲由“唱”和“说”两部分组成的,在活动中我注重了幼儿“说”的部分和“创编”的部分而忽略了“唱”的部分,“捏出来的面人把眼看花”这句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在活动中我将难点前置,但发现在学习中幼儿对于这句还是没有很好的掌握,为此,我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揪出来帮助幼儿解决。同时,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弹唱的熟练的即兴伴奏还有待提高;表演中戏剧动作还需多加练习与感悟戏剧的韵味。更好的引导幼儿进行艺术活动。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9

  活动目标:

  1、通过整体舞蹈表现,并学习用打击乐器随乐进行演奏。

  2、在教室演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变指挥方法,丰富演奏效果。

  3、能注意自己的演奏效果与同伴的演奏协调一致,培养节奏感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图谱;

  2、音乐《拔根芦柴花》和《化蝶》;课件《芦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化蝶》进入教室,教师带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有表情的唱。

  2、简单进行两声部合唱。

  三、联系生活,引导幼儿感受生活中的“节奏”。

  1、教师模仿小狗的叫声,提问:小狗是怎样叫的?有什么特点?

  2、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叫声是有节奏的?(青蛙、小猫、小鸡……)

  3、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是有节奏的?(切菜、走路、门铃……)。

  4、出示节奏谱,让幼儿练习节奏。

  我们除了用手拍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节奏?

  四、让幼儿听音乐、看课件,理解感受音乐。

  1、播放乐曲《拔根芦柴花》,提问:听完这首乐曲你有什么感受?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提问: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植物是芦苇,它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芦柴花,主要生长在苏北地区,好听的乐曲是苏北民歌《拔根芦柴花》,这首乐曲就是人们看到很美的芦柴花才编的,所以叫拔根芦柴花,后来人们也用这首乐曲表达丰收时的喜悦之情。

  五、出示乐曲节奏图谱,鼓励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乐曲。

  1、教师引导幼儿熟悉节奏并练习动作。

  2、将幼儿分成两部分,师指挥练习节奏动作。

  六、组成“小小乐队”,用乐器为乐曲伴奏。

  1、教师出示三种乐器,请幼儿讨论配乐方案。

  2、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指挥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3、交换乐器看教师指挥练习乐器演奏,也可以请个小指挥。

  七、请“小小乐队”面向观众演奏。演出结束,请“小小乐队”退场。

  活动反思:

  我记得在中班听老师上打击乐《杨柳青》时,孩子对于节奏图上的节奏型认识比较模糊,所以这次在活动中当我出示节奏图时,没有问:“图上有哪些不同的节奏。”而是请小朋友找找一样的节奏,这样的效果比较好。

  缺点:

  1、变化节奏的地方强化的不够,孩子掌握的不够好。可能是连我自己到哪里变化节奏也不够清楚,更加不能准确地哼唱出来。

  2、最后的表演一直是我指图孩子练习,没有脱离图谱让孩子们尝试。

  大班音乐活动教学反思1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欢快的旋律,学习用塑料袋,小棒,易拉罐,小铃随音乐有节奏的演奏。

  2、尝试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齐的演奏。

  3、体验用生活中的物品演奏表现劳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学习用塑料袋,小粹,易拉楚,小铃随音乐有节奏的演奏。

  活动难点:尝试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方式,并合作整齐的演奏。

  活动准备:了解《圣诞爷爷》的故事绘本。生活物品:易拉罐、小棍、塑料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初步感受音乐,熟悉游戏动作。

  1、教师讲述《圣诞爷爷》故事,引起活动兴趣。

  “圣诞老人住在遥远的北国森林,他们一年只派发一次礼物,你们知道平时他们都做什么吗?”

  2、引导幼儿创缩播种、浇水、修雪械、收获礼物的动作。“圣诞老人在四个季节都做了什么事情?做了曝些动作?”

  3、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做动作,感受乐曲旋律和节奏。

  二、探究生活用品的声音,尝试讨论配器。

  1、幼儿自选倾听生活用品发出的声音,为不同的劳动配器。

  2、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共同讨论出配器方案。

  3、一起和圣诞老人劳动,随音乐有节奏整齐的完整演奏,体验用乐器表现劳动的快乐。

  (1)幼儿自选一项劳动内容,第一遍随乐演奏。

  (2)提问:劳动的心情怎样?会用自己的工具吗?(用情境性语言启发幼儿轻轻播种子、扎礼物一下一下的系、修雪梯要一下一下修整齐)

  (3)幼儿再次合作演奏,教师语言指令提示音乐的转换。

  4、启发幼儿让小工具跳舞,分小组探究多种动作和节奏的演奏。

  (1)分小组讨论,指导幼儿的动作和节奏,体验劳动的有趣。

  你们想编一个什么队形?做什么动作劳动?

  (2)集体随音乐完整演奏一遍,体验更有趣的劳动。

  (3)用自己喜欢的演奏方式自由演奏表达。

  (4)加入小铃请幼儿劳动后坐着雪橇回家,反思自己的演奏和加入小铃后的音效,思考怎样演奏渐弱的声音?

  5、教师小结:生活中还有许多生活物品能发出许多有趣的声音,让我们一起去试一试玩一玩吧!

  大班节奏乐《铃儿响叮当》活动反思

  《铃儿响叮当》是一首节奏鲜明活泼跳跃的`音乐,ABA的形式便于幼儿进行演奏。活动中我将音乐与《圣诞老人的王国》绘本故事结合,以故事中圣诞老人劳动的情节为故事情境,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小瓶子、塑料袋、小棍激发幼儿演奏兴趣,旨在敲敲、玩玩、演演中提高幼儿演奏水平。在不断尝试中组织了此活动。

  一、借用动作形象,迁移表现节奏。

  蒙台梭利说过:“我做过了就会理解了”。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性。所以是动作思维在前,然后是形象恩维,再到抽象思维。在组织本次活动中,幼儿学习抽象的节奏型时比较枯燥,我引导幼儿通过模仿劳动时数种、修雪梯、包礼物的动作,然后创编了“玩具送给你”的语言节奏,鼓励幼儿与节奏型进行匹配,他们的印象更加深刻,理解也更如丰富和全面。配以简单的“绕、锤、摆手”等动作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进行节奏练习,无形中渗透了所学的节奏型。

  二、巧用生活材料,增加演奏的兴趣。

  奥尔夫节奏乐中强调:生活化的物品引用节奏训练中能增加幼儿演奏音乐的乐趣。生活中的物品是孩子们熟悉的感兴趣的,纲要中也指出:“贴近幼儿生活,途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所以生活化材科着眼于幼儿的生活,以兴趣为出发点,以材料为依托,以游戏化的情境为生活化材料演奏为桥梁,使活动有效展开。活动中我尝试运用了装着豆子的小瓶子、塑料袋、小木棒,鼓励幼儿探索材料的演奏方式,并与撇种子、修雪松、包礼物的节奏进行匹配,幼儿探索出“摇、敲、绕、拽”等方式掌握了节奏型,提高了演奏兴趣。三、合作创编队形,拓展演奏的空间

  《纲要》指出:“使幼儿在生活、学习、游戏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幼儿时期逐步形成了创造表现的意识,所以要给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认知方式去理解音乐表现力。而人际合作的增加,给幼儿打开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创造性表现乐趣。所以教师有意识的帮助幼儿创造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机会更能使幼儿积极探索演奏的成功感。

  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与同伴合作设计队形演奏音乐,“播种组”的小朋友设计了双排队形,并设计了内外交替撒种的演奏动作,“包礼物”组的幼儿设计了圆形礼物,并用上举的动作扎丝带等。幼儿在愉快的合作中提高了演奏技能,体验到了合作创造的快乐。此外,在活动设计中创造性的设计趣味游戏方面、观察幼儿表现能力方面、鼓励幼儿创造性演奏等方面我还需提高。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10

  这是新学期以来我第一次在各位教师和领导面前展示自己的课,心里有些许的期待,还有一丝丝的紧张。

  活动前我做了比较多的准备,设计了图谱、录制了音乐,在磨课过程中,虽然大家都很忙碌,但是师傅和大班年级组的各位老师还是抽出时间,很用心的指导我,连吃饭的时候师傅都还在教导我哪个环节应该如何处理会更好。

  活动一开始,我比较成功的把幼儿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图片上来,引导孩子们对铁匠有个初步的认识。欣赏音乐时,我通过一些问题让孩子们有目的去欣赏,引导幼儿知道ABA的音乐结构,并且根据音乐联想铁匠是如何打铁的。在分段欣赏与创编中,教师充分的利用图谱,引导孩子们根据图谱中的手、火、锤子的大小和数量来分辨动作的轻重和节奏的快慢,在图谱和教师的讲解示范的'基础上,孩子们基本上能够按音乐的乐段律动,协调地合作表演。在音乐结束后,我还请小铁匠们欣赏一下自己的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后在请孩子们完整表演时,我引导孩子们去邀请一位老师一起来表演,孩子们都很开心与老师一起表演。

  活动中,我的情绪相当高昂,也带动了孩子们的情绪,与孩子们相互感染,使活动有很好气氛。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了许多不足:我抛出的一些问题,到最后并没有解决,如我在欣赏音乐前提问孩子们:“听听看,这首乐曲可以分几段”,但是最后我只是强调孩子们这段乐曲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中间不一样的这种ABA的音乐结构。还有,活动中我的声音比较高,其实有的地方可以用肢体语言来代替。另外,我在提问时礼仪表现还不够,有时一不注意就会用手去指孩子。虽然存在的问题很多,但是对于作为工作才半年多的我来说,能够敢于尝试有难度的课,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尝试和挑战,在磨课的过程中更是我学习、前进的过程,更是谢谢师傅对我的鼓励。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11

  冬是美丽的,纷纷扬扬的大雪飘飘洒洒,宛如仙女散花般飘落,一朵朵,一片片洁白透亮,薄如轻纱;冬是快乐的,当雪花纷纷扬扬的落下来是,最高兴的就要数孩子们了。他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滚雪球......

  在这冬季来临之际,我们大班上学期最后一个主题《拥抱冬天》展开了。在这个主题里有一节大班音乐游戏《滑雪歌》活动,这个音乐采用了动画片《雪娃娃》的主题曲。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我反复钻研教材,多次倾听这首音乐,寻找突破口。然后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相关的教学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幼儿在视、听、动、想紧密结合的音乐活动中努力获得“音乐耳朵”的能力,让幼儿感受乐曲优美、宁静的意境,使幼儿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来创编“雪花飞舞”和“小兔滑雪”的动作。因而他们始终沉浸在与同伴合作游戏的愉快情绪之中,受到了音乐的感染和得到乐曲所表达的情感的体验。我认为这节课的可取之处在于:

  一、用直观的视觉形象来帮助幼儿体验乐曲的情感。

  我从网上找到了一段《雪娃娃》的视频,通过让幼儿欣赏视频中的雪娃娃滑雪的场景,进一步感受雪景优美的意境和滑雪的快乐。有了视觉感受的前提,幼儿很快地从乐曲中听辨出音乐中所要表现的“雪花飞舞”“小兔滑雪”的情节,他们急切地诉说着“下雪了,下雪了”。从幼儿说话的内容以及他们神态中流露出的表情说明了他们已体验到了乐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二、以动作参与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的表现技巧。

  在欣赏A段音乐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雪花飘、雪花转、雪花和我一起玩”的情节。欣赏B段音乐时,引导幼儿回忆视频中雪娃娃滑雪的动作,让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兔快快来,唱着歌儿来滑雪,有了朋友多快乐”等情节。然后我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完整表现出来的。使幼儿借助动作,理解音乐的表现技巧,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化解了难点,达到了预设目标。

  三、以丰富的想象,来帮助幼儿感受音乐形象。

  在幼儿初步熟悉了整个乐曲后,我就进一步让幼儿联系自己生活中曾经经历过的玩雪的场面,边听音乐边想象。通过老师的启发,幼儿能根据音乐的展开,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进行想象,他们纷纷发言,讲述自己打雪仗、堆雪人等场面,从一个个丰富形象的动态过程中获得了音乐形象的感受。

  四、带领全班幼儿表演,体验游戏的快乐。

  我让全体幼儿来参与表演,在表演中,幼儿都是主角,调动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伴着音乐,幼儿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对音乐的理解。教师作为一个指挥者,融入幼儿的'活动中,音乐响起,幼儿两两一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随音乐舞动,雪花飞舞,优美滑雪,幼儿神采奕奕激情飞扬,个个都全身心的投入于音乐表演中。

  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感觉自己的准备有些仓促,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肢体语言不够优美,教学思路还不够清晰,活动时间没有控制好等等,这些都是我以后需要改正的方面。

  幼儿音乐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纲要》要求,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培养幼儿音乐素质的基础,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这节音乐游戏活动是我对音乐课的一次有益尝试。总的说来,幼儿能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愉快的参与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目标完成较好。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堂好的音乐活动应该体现“教学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乐活动应该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12

  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2.借助图片和首句句型,迁移生活经验推理创编歌词内容。

  3.体验由创编歌词、自学歌曲所带来的成功感。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谱

  2.《画太阳》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说走你们就蹲在地上走,说停就停。

  师:现在我们跟着音乐来做这个游戏,(取出歌曲中有休止符的乐句弹奏,让幼儿感受,即难点前置)

  二.学唱歌曲。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那你们喜欢画什么呀?(小朋友交流)有的小朋友喜欢画动物,有的小朋友喜欢画植物,那请你们听好了,老师带来的这首歌曲中的小朋友喜欢画什么?

  2.师:(若说出画太阳)追问:你听到了几个画太阳啊?(若说不出就唱后面一段) 那听 老师在来唱一下,数数你一共听到了几个画太阳(四个)真棒!(把四个太阳的图片贴好)我们跟着老师把这四个画太阳一起来唱一遍,然 后告诉 老师,后面的两个画太阳和前面的.两个画太阳是不是一样呢?不一样在哪里?(若孩子说不出可以继续范唱,然后贴上“啊”最后再巩固唱一遍)

  3.师:那除了画太阳你在歌里还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小图谱)每说一句老师把那一句就唱一遍(若说不全可以整体再范唱一遍)把画出了心中的向往重点指导。(向往就是心理想的美好的事情)

  4.小朋友们真棒,都听出来了,这首歌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画太阳》,那接下来再听老师唱一遍,然后把小图谱按老师唱的顺序排到大图谱上。(幼儿可以交流)

  5.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首先跟琴轻声地哼唱,注意老师唱的时候有哪些地方拖得长一点,哪些地方有稍微的停顿),第二遍会场的小朋友可以跟着唱,都会唱了吗?会唱了我们就要表演给客人老师看了,老师唱前面一段,后面画太阳开始就是你们一起唱了。下面我们换过来在来唱一遍。接下来,我们要休息一下自己的嗓子,动动自己的脑筋了。

  创编歌词:

  1.师:除了山里的孩子画太阳,还有哪里的孩子在画太阳啊?(引导孩子说出城里)山里的孩子画太阳,他们爱把山鹰画上,因为山鹰是在大山上空飞翔的;那城里的孩子会把什么动物画上呢?(孩子自由发挥,如果孩子说不到鸽子,“城里的孩子见的最多的动物是广场上的鸽子,所以老师觉得他们会画上鸽子)贴上图谱

  2.想想看还有哪里的孩子也在画太阳?海边的孩子画太阳,他们爱把海燕画上,因为海燕是在海面上飞翔,赶快用聪明的小脑袋想一想草原的孩子会把什么动物画上去啊?(若说出马,就直接说骏马)贴上图谱

  3.老师把第一段歌词和你们编的歌词连起来唱一遍,请你们在注意一下,哪些地方需要稍稍停顿,哪些地方要拖得长一点。还有就是前面的图谱唱完了接画太阳的 时候 老师是赶紧接上去还是听一下再接上去的。

  4.进一步引导幼儿把歌词编完整并记忆歌词4.分不同形式演唱(男女生分唱,再与客人老师分唱)

  三.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画太阳》这首好听的歌,下次我们还要举行绘画活动,不仅要画太阳还要画上自己喜爱的事物。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扩展阅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外海王星天体以及星际尘埃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13

  1.歌曲具象,让幼儿“动心”

  幼儿的学习是心灵的接触,因为只有心灵方能达到心灵,知识的传授也不能脱离心灵的轨道。当幼儿“动心”后,才能直接触及幼儿的理智和心灵,从而作用于对事物的认识,对自身的反思。

  要让幼儿对歌唱活动“动心”,首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首能激发幼儿“动心”的歌曲。“劳动最光荣”的音乐用节奏、装饰性变奏的手法发展为A+A′的结构,旋律用五声音阶宫调式,活泼明朗,节奏鲜明。但整个歌曲较长,作为歌唱活动开展就必须截取,A部分:“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歌词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符合大班幼儿好模仿,对生活化的、趣味性的、象声的、象形的歌曲特别感兴趣的年龄发展特征。

  2.策略有效,让幼儿“开心”

  (1)教师的清唱。随着电教设备、多媒体的投入,老师的清唱似乎“难得一求”。 中班幼儿还没有能力视唱,听唱便成了他们学唱歌的唯一途径,歌唱活动首先得让幼儿听清楚演唱的内容是什么。在清唱时,教师走近幼儿、走进幼儿,字正腔圆地和幼儿面对面唱歌,通过教师自己的范唱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充分表现出来,由内而外,以情带声,让幼儿感受到歌唱时“弹”的魅力,从而产生情绪、情感的共鸣,促使幼儿与教师一起歌唱。

  (2)图谱的运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更能接受直观的事物。图谱教学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现歌曲的结构、内容,由于“劳动最光荣”的歌词无规律可循,“突出顺序法”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解决记忆困难,促进幼儿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在倾听了教师的清唱后,“你听到了什么?”针对幼儿的回答出示对应的图谱;再次倾听教师的'演唱后(伴奏很轻),给图谱按照歌词的先后顺序排队;幼儿尝试演唱后,找一找“你最喜欢哪句?”“哪句你觉得有困难?”对于“喜欢”的,图谱具有提示歌词的作用,对于“困难”的,则直接点击图谱,大家一目了然。图谱运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提供了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幼儿在乐中学。当然,运用图谱应关注其科学性,不是每个歌唱活动都需要利用图谱,只有教师适宜地选择、有效地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幼儿教育网()

  (3)“脚手架”的拆除。在这个活动中,图谱在于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可谓“脚手架”之一,引导着幼儿一步步达到教学目的。但教师时常只架不拆,当幼儿达到一定的“冗余度”时,我们要试着拆除“脚手架”。在多数幼儿熟悉了歌曲后,教师逐渐隐去图谱,每一次的隐去,对幼儿来说都是一次有意义的挑战,都是建立在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不停顿地把幼儿的能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从而达到听音乐演唱的目的。

  3.积极互动,让幼儿“舒心”

  “上课并不像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料,而是有血有肉、有敏感而娇嫩的心灵的儿童。”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能够接住孩子丢给我们的球,并以一种让孩子想要继续与我们“玩”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弹性的教学机智,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共同感受活动的惊奇与欢乐。

  “你听到了什么?”→随机出示相应的图谱;“你最喜欢哪一句?”→试着把它唱出来;“哪句你觉得有困难?”→“谁能帮助他(她)?”在一系列有效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中,教师注重互动的参与“密度”,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我是一个有能力的孩子”,他们充满自信与自豪,在不经意间,从a点到达b点,再迈向c 点……最终达到活动的最高点。

  在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教师紧紧遵循《纲要》所提倡的“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和“教师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的理念,紧紧抓住幼儿的“心”。“听一听,找一找”中有匹配成功的乐趣;“学一学,唱一唱”中有自主学习的快乐;“试一试,合一合”中有同伴合唱的喜悦。

  在设计、组织老教材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只有通过认真解读教材、解读幼儿,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采用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教育网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14

  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歌曲内容,能通过图谱演唱歌曲。

  2.根据对歌词的理解,尝试用动作和表情体验表现歌曲中的内容。

  活动准备

  1.收集西藏人民的生活图片,了解西藏人民的民俗风情等特点。

  2.小格桑、小红马、国防兵等图片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图片导入,引出主题

  1.这是哪个民族的人民?

  2.遇到节日他们喜欢干什么?

  教师小结:这是西藏的人们,在节日的时候他们喜欢唱歌、跳舞来庆祝他们的节日。

  二、基本部分

  1.欣赏歌曲,引起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藏族歌曲,名字叫做《小格桑》,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吧!教师弹奏歌曲范唱。

  (2)幼儿第一遍欣赏歌曲。

  提问:你从歌曲中听到了什么?

  请幼儿贴图。(我听到了一位小朋友叫小格桑,把小格桑的图片贴到黑板上,他喜欢玩枪,把枪贴到黑板上……)

  2.再次欣赏歌曲,熟悉歌曲内容

  (1)我们来认真的听一听,他是不是这样唱的!

  (2)孩子们你们听得真仔细,歌曲中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

  (亚拉索、索利亚拉索-----语气词啊、哎)

  (3)根据图谱,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3.学唱歌曲,掌握歌曲

  (1)刚才在欣赏歌曲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已经能跟着录音机演唱了,你们能行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唱歌时一定注意要保护自己的`嗓子,用好听的声音来唱。

  (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幼儿学唱。

  ①看图谱,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②拿掉图谱,学唱歌曲

  ③多形式演唱歌曲。师幼合唱、男女生演唱、领唱

  4.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师:孩子们你们听的很认真,学的很仔细,都能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歌曲小格桑了,真棒!如果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把他们都表现出来,不知道美不美?让我们来勇敢的试试吧!

  小结:我觉得小朋友都很棒,你们觉得呢?

  5.边唱边表演歌曲师:现在老师给你们提出更高的要求,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那就是一边表演一边演唱歌曲,你们行吗?就看你们的了!加油!

  三、结束部分师:大家都表现的不错,让我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吧。在轻松的音乐声中休息结束。

  活动反思:

  备课时我把舞蹈活动《小格桑》改为二教时,第一教时就是这节活动学唱歌曲,前面环节我重点让幼儿理解歌词,有教师传授如格桑含义为幸福之花,有引导幼儿自己理解如边疆、亚拉索,后面我采用多种练唱方法,激发幼儿学唱兴趣,如师生对唱那个、小组对唱、在每一乐句的最后两拍上配上动作(既让幼儿多感官地感受歌曲活泼的性质又帮助幼儿唱准休止音符)、接着在更多乐句上配上动作如亚拉索。整个活动幼儿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气氛活跃,效果好。下课后好几个幼儿边唱小格桑边跳出活动室,情绪快乐溢于言表。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15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

  二、创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力。

  三、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孩子用动作表现出了乐曲中个别动物的动作。

  这时我鼓励幼儿随着乐曲中动物角色的变换,发挥想象,大胆地自编动作,使幼儿在边听边想边做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总之,对于大班孩子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爱唱爱跳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也是幼儿的一种语言,很多幼儿听到音乐就会手舞足蹈,这种表现正是幼儿对音乐的`领悟,更是他们艺术创造的源泉。过去我们的音乐教学活动,大部分都是以老师教,幼儿学为主,一首歌曲老师反复教唱,幼儿机械地练习,一个舞蹈或者音乐游戏都是老师活动前设计好动作,再手把手地教给孩子,不难发现幼儿在机械模仿过程中缺少幼儿自己对歌曲、舞蹈和各种音乐游戏的理解,也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和体验。这种以老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大大禁锢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十二生肖歌》这首歌曲,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十二生肖的先后次序,能用幽默、诙谐的情绪演唱,并能通过自由想像进行表演。活动中,先让学生讲讲十二生肖是什么动物,谁排在第一?谁排在第二??又是怎么排列?接着,让学生学习并表演歌曲《十二生肖歌》。教师播放歌曲磁带《十二生肖歌》,引导学生根据旋律想像十二生肖动物的表演动作,用不同的声音进行演唱,并创编各种动物的叫声,边唱边表演。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十二生肖真有趣。

【大班音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音乐教学反思01-30

音乐的教学反思06-23

音乐教学反思08-18

音乐云教学反思05-17

关于音乐教学反思06-29

有关音乐教学反思10-26

《牧童》音乐教学反思09-20

《音乐之声》教学反思10-11

音乐教学个人反思09-19

小班音乐教学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