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企业合同范文集锦5篇
市局食品科:
为贯彻落实总局《关于报送2012年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根据要求,我局结合部门职责,对2012年食品安全监管进行了认真总结,现汇报如下:
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建章立制,明确责任
我局建立了局长为第一责任人,主要领导为分管责任人,食品办为直接责任人的工作责任体系。实行食品安全源头监管责任区制度,按区域将全县划分三个食品源头监管责任区,提出具体监管措施,细化了区域监管工作责任,落实追究责任制度。实行定区域、定人员、定企业、定责任的监管模式。县质监局食品办是一支以综合管理、监管执法、技术保障“三位一体”和食品安全、打假、源头监管“三责合一”的专职业务股室。同时,我局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2011年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督抽检经费5万元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严厉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
我局结合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列为重点内容之一,我局抽取饮料、炒货、月饼等样品10个批次,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开展了风险监测和统一抽验工作,抽验了黄酒、果冻10个批次,从检查情况看,
未发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同时,为建立对使用添加剂的长效监管机制,我局制订了食品添加剂使用申报制度,要求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在生产、加工食品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进行申报,并报我局登记备查。目前,全县43家食品生产企业均已申报登记。
(三)清查清缴问题乳粉、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
我局对全县的乳制品和含乳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筛网式的排查,通过对二家含乳食品企业进行的实地核查,未发现2017年问题乳粉。按照工作要求,我局对企业使用的原料乳粉和产品从2017年8月份开始每月进行了专项抽验,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并督促企业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
(四)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
我县没有获得食用油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食用油加工食品的获证企业共3家。其中2家生产糕点类,1家生产饼干。我局督促了这三家企业按照要求进行了自查自纠,通过现场实地查看使用食用油加工食品的企业的食用油进货记录、生产加工过程等,使用的油品均由正规生产厂家提供,证照齐备,未发现使用废弃油脂的现象。在对城乡结合部、农村为重点区域的严密巡查中,未发现违法提炼废弃食用油的加工窝点。
(五)强化检验,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
通过市级季度定检和日常监督抽查,我局共对170批次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检验,合格153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为90%。针对抽检的问题产品,我局局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抓好整治提高工作;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百余人次,对全县获证企业开展了2次以上的巡查,共立案查处案件29
起,罚款20余万元。
(六)加大宣传,积极开展培训
首先,我局积极开展严打行动集中宣传日、宣传月活动,宣传日接待受理群众咨询20人次,悬挂宣传横幅3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其次,为有效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7年)》,我局于2012年9月8日举办了《食品安全标准暨食品添加剂使用知识宣贯培训班》,组织了全县所有获证企业和糕点、酱卤菜、米粉等小作坊负责人共90人次进行了食品安全业务知识集中培训。
(七)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的公告》(总局公告2017年第119号)等相关的要求,我局督促企业建立了进货查验制度、食品出厂检验制度、不合格管理制度及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等十项制度;同时,在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施监督检查,对获证的43家食品加工企业全部建立了动态源头监管网络平台档案,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困难和问题依然突出:
1、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经营场所“脏、乱、差”,安全隐患令人堪忧。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且主要分布在乡镇,存在监管的盲区,单靠我局有效的资源无法监管到位。
2、监管法律有空白。至今我省人大棠委会尚未出台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办法,而我县现有食品小作坊大多达不到
食品生产许可条件,使得大量有一定条件的小作坊无法取得营业执照,从而无照生产经营。另外,原来有营业执照的食品小作坊年检也无法通过,到期的将无法换领营业执照,由合法状态变为非法状态,让监管部门处于两难处境,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难度。
二〇一二年十月四日
【企业合同】相关文章:
企业合同08-20
咨询企业合同08-09
企业与个人合同09-08
企业广告合同08-19
企业与劳务合同11-03
企业运输合同10-20
企业劳务合同09-13
企业员工合同10-09
规范企业合同10-29
正规企业合同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