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观后感

时间:2024-09-15 11:25:16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纪录片观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纪录片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录片观后感

纪录片观后感1

  由法国国宝级导演、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和雅克·克鲁佐共同执导的世界顶级自然电影《地球四季》,发布了导演原声版预告及海报。

  预告中可见影片囊括了大量自然奇观和动物真实生活的场景,画面干净大气,镜头运用震撼,堪称史无前例。

  鹿群征战谱写生命进行曲

  该片作为雅克·贝汉史诗般纪录片 “ 自然三部曲 ” 的收官之作,同时更是集大成之作,对观众而言可谓一场大自然的视听盛宴。这部生命传奇之作也将在中国上映。

  自然脉动惊心动魄 生命历程直击人心

  《地球四季》的预告片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作为 “ 票房最高的引进纪录片 ”《海洋》的续作,导演依然传承了和谐自然观,但将目光转向与人类更为密切的地面动物、展现美轮美奂的四季更迭。

  在细腻的镜头语言下,导演为我们讲述了动物们生荣亡哀、舐犊情深的动人故事,并提出了 “ 人类如何与动物相处 ” 这一发人深省的自然命题。该片放眼于浩浩地球万余载,恢宏大气的人文底蕴使这部自然电影大片的格局和视角都不落俗套,传递出的价值观更是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预告片发布当日,影片的海报也随之曝光。海报以蓝色为主色调,传递出圣洁空灵的视觉观感。万籁俱寂的夜里,明亮剔透的月轮初升,一头雄鹿背光站于草丛之中,月光下优雅的蓝色剪影尽显生命的神秘与庄严。海报中 “ 感受两万年野性自然 ” 的标语,更引人遐想,这种着眼于时光长河纵深感的独特角度,注定电影中有更深更有趣的细节等待挖掘,使观影过程变成一场奇幻的冒险之旅。

  导演五年磨一剑 地球礼赞引人期待

  纪录片大师雅克·贝汉在演员、制片、导演、编剧方面都成绩斐然,他对拍摄技术革新的执着,更是为他赢得了 “ 上帝之眼 ” 的美誉。

  为了拍摄该片,他携制作团队进行了历时5年的艰苦创作,300多人的团队辗转8个国家中的100多个拍摄地点进行取材,导演的匠人情怀可见一斑。

  在纪录片中通过动物视角展现自然万物变迁尚属首次,而这一拍摄角度也彻底颠覆了人类对自然的刻板印象,使一切都显得新鲜生动而又兴趣盎然。

  雅克·贝汉对自然界的关注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独出心裁的`拍摄手法和超出常人的耐性使他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其中他最富盛名的“天、地、人”三部曲中,《微观世界》获得戛纳电影节大奖和恺撒奖;《喜马拉雅》包揽一众奖项,并获得奥斯卡提名;里程碑式的纪录片《鸟的迁徙》也曾拿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

  但实际上,他25岁时便凭借出色表演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参演的《天堂电影院》一片更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现已78岁高龄的他,经历世事的沉淀,自然情怀更盛,力图捕捉真实野外场景的该片势必会再次直击观众内心,刷新人们对现有 “ 人与自然 ” 理念的认知,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真实关系。《地球四季》也势必将引起新一轮的赞誉热潮,这也绝对是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

纪录片观后感2

  乔丹纪录片《最后之舞》就将上线腾讯体育,这部纪录片讲述公牛最后一冠的历程,让球迷看到公牛王朝背后的故事,那里不止有辉煌,也充斥着矛盾和剑拔弩张。

  20日上午8点起,腾讯体育为您带来《最后之舞》前两集,诸多内幕尽在其中,不容错过。

  上世纪90年代,公牛王朝的统治力和影响力无法复制,在1995-96赛季,公牛在常规赛携72胜10负的战绩闯入季后赛,最终顺利夺取NBA总冠军,乔丹拿到生涯第四冠的同时,也为第二个三连冠伟业打下坚实基础;1996-97赛季,不可一世的公牛又一次站在世界之巅,他们秉承着铁血的意志,团结在一起,乔丹在“流感之战”后扑倒在皮蓬怀里的画面也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然而,到了1997-98赛季,外界似乎从这支公牛身上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菲尔-杰克逊和总经理克劳斯之间的恩怨、球员内讧、伤病、内忧外患……各种意外频发,这也让公牛的最后一冠变得困难重重。

  公牛总经理——“胖子”克劳斯原本是一手建立公牛王朝的`奠基人,他选中了乔丹,扶正了禅师,换来皮蓬,并在第二个三连冠里引入了库科奇和罗德曼,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人物却亲手“毁掉”了公牛王朝,他的那句“球队获得冠军靠的不是球员”则是进一步加深了公牛内部的矛盾。

  克劳斯为何要赶跑禅师?他们之前又有着怎样不可调和矛盾?当菲尔-杰克逊摔门而去的一幕出现在镜头中时,你能够感受到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

  作为一名控制欲极强的总经理,克劳斯不仅仅针对教练,也将矛头对准了球员,在1997年,他便动起了重新建队的念头,想要在休赛期将皮蓬清理出去,当年,关于皮蓬的交易流言满天飞舞。

  皮蓬原本对于芝加哥原本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在队内场均得分、篮板以及出场时间都排名第二,场均助攻数和场均抢断数排名第一,但当时的薪资却只能排名全队第六,在全联盟排名100名之后,对于这样的待遇,皮蓬显然心存不满,而交易的流言更是让皮蓬怒火中烧。

  在1997-98赛季刚开始,皮蓬便了接受脚趾手术,直到第二年1月份才宣告复出。皮蓬为何不选择在漫长的休赛期接受手术?而是在赛季开始后“撂挑子”,纪录片里讲述的一些背景也能够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到这段恩怨的始末。

  从生涯开始,乔丹就带着一种“杀手”的心态,在进入联盟的第二年里,乔丹因为脚伤只打了18场比赛,但在1986年对阵凯尔特人的季后赛首轮,乔丹便在对阵凯尔特人的比赛里轰下了49分。那是一支拥有了拉里-伯德、麦克海尔以及罗伯特-帕里什的球队,乔丹是怎么做到这点的?他又拿出了怎样的心态?

  强大的意志力是飞人能够成就伟大篇章的关键,乃至于,在1998年,当卫冕公牛遭遇危机时,还是乔丹挺身而出,帮助球队化险为夷……

纪录片观后感3

  十年前,纪录片《故宫》的最后一集“永远的故宫”介绍了从20xx年开始的“紫禁城全面修缮工作”,其中提到了在修复倦勤斋的通景画时,为了能尽量和乾隆高丽纸保持一致,修复者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寻找合适的裱纸。这个非常短暂的小片段,让逾千年历史的潜山桑皮纸重回公众视野。现在,一部从文物修复角度描述故宫生活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温情而不煽情。与此同时,故宫里的那些珍品能交到一群有心的匠人手里,红墙暗阁也变成有温度的日常。

  故宫作为中华文明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存在,一直使人们慕名而去,除了恢弘的建筑、精致的皇家园林,里面的文物展更是成为了吸引人们的重要组成部分。看着那些或斑驳的铜器、或残缺的陶瓷、或奢华的装饰,仿佛回到了过去看到偌大的清宫中忙碌的宫女太监提的宫灯端的银器,孤寂的嫔妃们把玩的多宝格亦或那权力顶端的他听着滴滴答答钟表的转动,感受着时间的流逝。枯燥却有欢愉,不动声色地记录着皇城内每个人的年华。

  金阁寺的飞鸟,在岁月里代谢的鳞羽。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三彩马,乾隆皇帝用过的黄花梨百宝嵌顶箱柜,清朝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还有那万寿紫檀屏风。城门外的我们第一次看到现代城门里的故事,宫墙内的寂静和修复工作者内心的.平静中暗藏着汹涌却平淡的热情,神秘又日常,古老又鲜活。第二集丝织组缂丝时的温柔,仿佛恍惚看见的是百年前的绣娘宫女,那一纬一纬的线,穿梭织就时光的画面,一如从前。星期一早晨,陶瓷组的老师傅在空无一人的故宫里骑车穿梭,旁白里流出“最早享受过的人,是百年的末代皇帝溥仪”;青铜修复师修复完寿康空里世界上体量最大的海南黄花梨柜子,便坐在对面的炕上静静观赏,“乾隆的生母,当时也许就像这样,坐在这里欣赏过自己的柜子”。修复文物的老师傅们穿越了漫长的岁月跟古老的东西对话,他们自己也周身都带着安静闲逸的气质仿佛被岁月所遗忘。温润如水的人,细腻无声的事,工作的传承感和历史感已相映证。

  现代深宫苑内的严谨日常,叙述了一代故宫手艺人的讲究,跨越古今中外与历史的对话,格物致知,传承珍贵。刚修复完的《万寿图卷》画面起于西郊摆脱城市喧嚣和嘈杂的畅春园;止于紫禁城神武门,然而谁又会知道多少年后的一个午后,这一道城门看着紫禁城的最后一任主人匆匆离去,神武门成为了中国帝王史最后的梦呓。(图画中的历史)《万寿图卷》则描绘皇帝与皇太后从畅春园回銮途中,臣民为祝万寿所点缀的繁华景致,以及迎驾并待瞻天颜的民众。古代帝王以无限权力在他的国家里俯仰天下,就体现在这一个又一个巨大的空间里。大不可测,多即无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意为着多,多意味着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就是空。即无穷莫测,故实则虚之。实则虚之是中国人的文化密码,投射到每个人心中。

纪录片观后感4

  1997年毕业的路刚作为国家一级项目经理,一级注册建造师,铁道部铁路科技专家,北京建工集团直属工程经理部项目经理。20xx年12月,任建工集团地铁10号线4标段工程,首次攻克了城市松散含水地层中复杂洞群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第一个创造性使用“铺盖法”并形成配套系统技术、第一次实现了超近距离穿越既有运营轨道交通零沉降的突破、第一次实现了侧穿包钢砼墩柱固结连续梁大型立交桥零沉降的突破;主持完成了中国南方富水地区第一座暗挖地铁车站和中国第一座分离岛式站台地铁车站……

  扎实的专业是路刚不断攀升的基础,在北京日新月异的建设中,一个古老城市的底下血脉中,路刚以他执着的努力和不屈的精神,攻克一个个难题,推进了首都的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设计师。

  初级的管理用人管人,中级的管理以制度管人,高水平的管理以文化感召人。在一次同学聚会中,路刚从建筑业的企业文化中得到启发,

  并从来自于市政、城建、中铁、公路局、司法局、交通局;专业挺广,桥梁、隧道、岩土、公路、房建,领域齐全的员工工作经验中获得灵感,通过“融合”, 打造了一支善于沟通、尊重、学习、创新、赋能、协作和发展的项目管理团队。从20xx年元月起的.每周三下午,被确定为项目部的“学习日”。从第一个“学习日”起,更习惯于在施工一线指挥的项目管理人员们轮流拿起了教鞭,走上了讲台,开始进行本专业领域的讲座,传授自己的施工经验。

  在这样的过程中,路刚呈现出以一种管理者的特质,以各部分资源的整合应用,呈现出多元视角,多维思路的创造性和包容的勇气。始终将自己置身于学习当中,将知识作为一种生命滋养和工作基础,在地铁施工的各项挑战中,综合运用资源加以过滤、筛选,体现最优化,以集体的力量跨越一道道难题。

  “做事先做人”,是路刚一直遵循的原则。面对着来自不同管理部门的同事、承担着不同任务的工人,路刚大胆提出了“一部两制”的项目部管理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面对着农民工这个日渐庞大的队伍,让其在适应工作要求的过程中,逐渐适应都市生活,不仅关注农民工的衣食,更关注他们的生活。路刚购置数千本图书设立图书角、到联合大学开办农民工夜校方便工人学习,看到农民工业余生活单调,路刚又组织起合唱队、乒乓球队、组织露天电影进工地演出,丰富农民工业余生活……

  尊重人性才能赢得人心。在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之后,只有给予其更加充分的尊重,才能更好地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赋予它们恰当的知识和不断改善的生活方式,才能使其拥有更好地生活品质,让更多的生命伴随着北京越来越绵延通达的地铁环境在“工作中绽放”。

  路刚在他实践的摸索中,对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题。“胸怀天下、肩负江山”的胸怀和使命感,作为一名承担着一定管理责任的党员,应该自觉地以这些先进人物为榜样,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有清晰的思路,奉献的精神,以人为本的意识,把每一天的实际工作,当作生命的绽放,体现生命的价值

纪录片观后感5

  无意中看到一辑纪录片,《翻山涉水上学路》,讲了四种世界上最艰难的上学路,环境和经济是导致路途艰难的主要原因。反观我们所处的情境,原先上天待我们不薄。

  东非肯尼亚的大草原上,平常活跃在大众眼中的是各类自由散漫的野生动物,而这次镜头却留给了生存在野生动物和草原夹缝中奋力求学的小孩子们。他们在草原上和动物们无异,都遵循着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

  草原上住着马赛人,小男孩4岁,一晚值夜看着自家的牛不被花豹和狮子侵犯,次日一早喝了一点牛奶就要赶去上学,4岁的他要用1小时时间和两个小伙伴穿过野兽出没的草原,虽然内心惧怕,可是他从没放弃。大象是草原上对人类威胁最大的动物群,看到大象,他会逆风而行,避免大象闻到人类气味而发起攻击。他说自我最喜欢长颈鹿,看着高大,但不会伤害他的家人。

  12岁的小女孩,应对镜头,说出了自我的期盼,“我去过一个500人的村镇,长大以后我想去那里生活。”她寄宿学校,每月要穿越大草原一次,步行五六个小时回家拿寄宿费。上学的途中,树上藏着猴子,地上伏着蟒蛇,不时还有象群出没。

  她妈妈每次目送她离开,眼中都是不舍的泪水,妈妈担心凶残的动物,更担心居心叵测的坏人。家里经济条件差,没有手机和网络,往往分开几天后四处打听才能得到女儿已经安全到学校的消息,这时候才能稍稍安心。父母的爱,与生俱来,从来都不分国界肤色,无关贫穷富有。

  尼泊尔昆普村,年纪稍长的孩子每一天要自我踩在架空的钢索上,赤手推挂着的铁框,框里坐着低年级同村小孩,一步一步穿过水流湍急的河流,然后在马路边搭顺风车去学校。

  河面上村民自我拉的钢索已经变得松垮,锈迹斑斑,却是孩子们通往未来唯一的独木桥。对于城市的'孩子,乘铁框在空中穿行是一种趣味探险体验项目,并且有各种安全防护措施。在昆普村,悬挂的铁筐被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每一天送孩子们上下学。

  位于北极圈内的奥伊米亚康,世界上最冷的村庄,住着500户居民。凿开冰封的河面,从水里捞上的鱼,在零下五十度的地面,几秒钟就被冻得硬邦邦。祖祖辈辈习惯了住在宁静的村落,可是为了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只要温度在零下55摄氏度以上,他们都会让孩子去学校。

  而在南美洲秘鲁,有一群住在湖面芦苇荡中的乌鲁人,他们的孩子每一天都要自我划船一两个小时去上学,完全靠手动划桨的简易小船,辛苦不说,还很容易被吞没在雨天的涨潮中,可孩子和大人从未因为危险而停步,他们都明白,学习才是唯一的出路。

  世界的边边角角,还有更多的人,在生存的边缘挣扎,仍然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常常会抱怨自我的处境不够优越,可是看看他们,我们已经足够幸运。

纪录片观后感6

  万千云絮遮日晴,无边森林草莽莽;

  一缕阳光悄然漏,绿草丛中光影驳。

  一静一动,一天一季一生,

  一抹流沙,一指年华,

  翠翠红红,五彩斑斓,

  光随影动,风云际会。

  “微观世界”中的大世界,“小宇宙”中的大乾坤。

  且不说蚂蚁瓢虫狭路相逢的勇者胜,小蚂蚁撞下了大瓢虫;且不说柔美音乐中两只蜗牛相拥画面的温馨与让我起鸡皮疙瘩的丝毫毕现的唾液的视觉对比冲击;且不说那让我望而生畏不敢多看的如此长度的毛毛虫原来是无数条首尾相衔有序地前行,而插队亦有礼的、让人肃然起敬的场景。且不说蚂蚁世界的团结、屎壳郎的执着(真怀疑是粪团还是土团,如果是土团,为什么要这么远运送呢,随处皆是土啊。)、水中蜘蛛神奇的水泡餐厅、百脚虫协调这么多脚的自如行走、雨后囧态各异忙碌的生物们、友好点头后正义的斗牛士之间的较量 ……这一幅幅神奇的画面,是如何拍成?而又让人受到这样的震撼与惊叹?或许是因为这些都是平常习以为常的视角的放大后,而让我们看到了以前未了解的细微,于细微处看到了一个大的不一样的世界;或许是因为作者对这一部影片所付出的时间与努力,十几年而一部影片的效率与认真专注;或许是某个故事触动了我们心底的某一处共鸣点,或许 ……于我最大的感触是:细微之处见真章。

  一、影片中生物们的各种细微动作,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样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是生物世界的'细微见真章。

  二、作者用十几年的时间(一生有几个十几年),用这样的毅力并用了这么多时间完成了让人慨叹的精品,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因为不放过细枝末节,才有了高屋建瓴的大视野。是作者做事的细微见真章。

  因为多少带了点职业病,于是想到了我们的教学。英国诗人布莱克说过:一颗沙粒一个世界,一朵花里一个天堂。那一个学生呢?对我们来说则是一个宇宙。我们一生若能像《微小世界》电影的作者那样的精神,那每一个潜心的教师完成一部专业方面的精品不奢望,但至少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人学生的小宇宙。而了解了学生的小宇宙,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易经中有说, “ 无极生太极 ” 到最后 “ 一切归十方 ” ,从无到有再归一的始终。细微的末节或许不起眼,但是再复杂庞大的或许也是由最微小最不起眼的构建而成的。记得上次看《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其中有一个沉船原因是将船各部分扣在一起的铆钉,资料说泰坦尼克号大约需要300万枚钢制铆钉,而船的最后沉没或许是因为铆钉的质量不过关。不管这种传说是否为真,但是却可见细微处有大影响,甚至可能影响最终的结局,可见细微见真章。

纪录片观后感7

  “国宝”,对我们来说遥不可及,然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却让我亲眼目睹了她那雄伟壮观的风姿;也被中华人民如小草的生命力一样顽强的坚强的毅力与不屈的精神所深深感动。

  电视里,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仍风尘仆仆地讲说着,姐姐则在一旁专注地盯着电视;突然间,她悦耳的声音传来了:“我明天要去“保利上城”看国宝!”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一蹦三尺高,高声呼叫着:“我也去!我也去!”

  一大早,我们乘着公共汽车来到了保利上城,远远望去:队伍如长龙一般,也拥挤,有少妇、老爷爷、老奶奶、也有年轻的男人女人、小孩子,人山人海。

  展台前有块牌匾,是前言;展厅内光线很弱,泛着微光的灯把各件国宝照的发亮,像镀了金一般闪闪发光。这次展出的是圆明园遗迹中十二生肖之首其四与南北朝晚期至唐代(既公元5~9世纪)的菩萨、佛像十四樽。

  牛、虎、猴、猪四首为圆明园遗迹中十二生肖之首其四,原为圆明园内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水力钟构件,依次轮流喷水,璀璨炫华,其设计栩栩如生;而菩萨、佛像被塑对象威严庄重,没有人间的喜怒哀乐,特别注重神韵,时代跨越了北魏、东魏、北齐、唐等各个历史时期,不仅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并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对广大佛教信众而言,无疑是一次无价的心灵洗礼。

  在那寂静的展厅内,面对着它们,我似乎看到了英法联军凶神恶煞的表情,如死神一般,夺取着我们自由的权力;也看到了中国人民们奋力抗战的英勇身姿与那颗流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热血的炙热的心,比银子更耀眼,比金子更可贵。

  我看到了,看到了!我们的先祖正附着树干击杀敌人;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攀雪山、穿荒原、过草地、经绝壁、横瀚海、跨峻岭、踏沼泽,为了华夏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奇迹,用辛勤的汗水和热气腾腾的鲜血浇开了希望之花。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你听,听啊!急促的脚步声、震耳的轰击声、悄悄地说话声;我们的敌人在进攻,我们的战士在反抗,不仅是战士,瞧:全中国的人民都在为自己的国家加油、打气。中国不再是睡狮,它再缓缓的睁开沉重的双眼皮,在苏醒;它也不再是娇弱的种子,而是一颗有着无限和顽强生命力的小草,坚强而刚毅。他们在团结、在互助、在把那无耻的敌人赶出我们的领土。

  我感受到了,感受到了!那是中华人民胜利与成功的欢呼声,美妙的音符在空中自由地旋转,欢快悦耳的歌声悠然响起;“啪——啪——啪——”整齐有力的掌声在人们手中奏起一曲美妙的'乐章,他们在喊:“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是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胜利了!损坏的古遗迹不会复原,逝去的生命不能救赎,希望、理想、成功之花也不能凋谢,因为他们的上面都有着中国人民的本质,有着炎黄子孙不畏困难与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有着华夏民族聪明的智慧与英勇奋战的身影。他们不可能复原,也不能复原,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后代!

纪录片观后感8

  曾经,在念大学的时候,"信仰"对我而言是很空、很大,虚无缥缈,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从未认真考虑过自己的信仰是什么?自己应该追求怎样的信仰?但当我踏上区妇联的工作岗位,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开始有了一种信仰,那种信仰激励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特别是近日,在支部的组织下观看了《信仰》纪录片,更是感触颇多,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才有明确的奋斗方向,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正如纪录片里所说:"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今天,我们叫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的未来,是共产主义。"事实表明,共产主义信仰在万众一心的集体进取中迸发了超常力量,催生了一系列的苦难辉煌;从建党伟业到建国大业,从独立自主到自力更生,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从初级阶段到小康社会,从中国特色到和谐社会,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信仰的力量引领一个古老的民族持续实现复兴的梦想。

  坚定信仰,需要勇气。晋朝刘琨讲过:"胆识坚定,临难无苟免之意"。在前行道路上,面对困难挫折风险,都能做到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是需要有点勇气的。只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离开了勇气,也就离开了坚定,失去了信仰。对照自己,更需不断锤炼这种可贵的品格,努力做到在任何情况下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风雨不动安如山"。

  坚定信仰,需要实践。坚定的信仰需要在实践中锤炼,更需要用实践进行检验,不断增强坚定信仰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别人眼中,我是典型的“三门”干部,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掌握的只是书本知识,缺少工作阅历、实践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在工作中,抓住每一个学习、实践的机会。向基层妇女干部学习,学习如何把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如何做好妇女工作,如何处理好复杂问题;向实践学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本职工作和基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注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基层实践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向妇女群众学习,耐心倾听她们的意见与建议,集思广益,更好地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

  我坚信自己将一如既往地保持蓬勃朝气、高昂的工作激情、充足的干劲,为信仰的旗帜增添新的光彩。

纪录片观后感9

  上学时总是学历史,但那时候不能静下心来理解,遂看不懂其中的含义。不知道精彩在哪,也就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了,所以长大后对历史没有什么认知。

  这人上点岁数很多认知和观念都会发生变化,兴趣爱好也是。内心中慢慢的对中国历史这块未知的领域感到挺好奇,可是还是贪玩所以也只是好奇而已。近几个月,因为在公司旁边的员工宿舍住,所以每天中午可以在宿舍吃饭,还能在宿舍午休。吃饭期间喜欢看个视频,于是在哔哩哔哩上看中国通史纪录片。

  刚开始觉得太远的那些历史先民们肯定愚昧无知,没啥意思。看过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这些贼精彩的影视剧,折服于这些充满智慧、贤明睿智的千古一帝,所以就怀着崇拜的心情从明清开始看。

  看到英明的君主亦或开国的英雄时不禁惊呼伟大,看到屈辱到底的宋朝不禁叹息,看到闭关锁国刚愎自用的清朝晚期不禁怒骂。唐宋元明清及近代史就是这样调动着我的情绪,带给我满足好奇时的愉悦感,炒鸡开心。可是慢慢的这些'近代史'还是在我的不舍中给看完了。

  看完‘近代史’后中午饭间百无聊赖,于是不情愿的开始看远一点的历史。先从有点好奇的战国七雄开始,倒着看春秋时期、然后商周时期。中间找到了乐趣,又开始补秦汉历史。

  怀着鄙夷的态度看战国七雄时发现,哇塞,我确实是个傻子!我们的`先祖在那么远古的时期就已经充满智慧了,根本就不是我认知中的愚昧无知、尚未开化。

  春秋战国时各个诸侯国此消彼长、相互学习,求贤若渴、千金买马骨,各个厉兵秣马、改革图新,异常精彩。有能取得辉煌进步而不骄傲奢淫的诸侯国如秦国,有失去一切跌入低谷但不放弃卧薪尝胆的诸侯如越王。

  春秋初期,当时的中原一霸齐国旺极一时。但别的诸侯国默默用力,专注于自身,剖析自己改革图新,随后风水轮流装,相继又出现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等各个霸主。这让想来不够自信的自己好像明白了一些东西,让我觉得不再害怕权威,坚信只要自己不断改进、坚持不懈,我也能做到自己当前崇拜的那些大神。我也可以把我的博客开发成日PV破千的精良博客,超过我当下崇拜的网站。我也可以经过努力去进入我向往的公司,做专业的程序员。

  看过历史上那么多时期通过改革都能获得发展,让我觉得我也应该改革也可以吸收新的思想,多做尝试。所以生活上我更换发型,选不同的穿衣风格,尝试不同的生活习惯。看过那么多不畏权贵、无薪尝胆,突破阶级的英雄,我开始相信自己也可以做自己崇拜的那些人,所以我开始勤奋学习、严格律己...

纪录片观后感10

  作为一种跨文化、跨时空的媒介形态,纪录片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家文化战略的一部分。文化是软实力,但纪录片却是软实力中的硬通货。虽然中国电影市场成长迅速,但国产纪录片做得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商业纪录电影十分匮乏,甚至根本就没有生存空间。

  在众多纪录片中,动物类纪录片受到众多人的喜爱,《蒙哥》、《微观世界》、《迁徙的鸟》、《克努特和它的朋友们》、《白色星球》、《哭泣的骆驼》等西方的经典之作数不胜数,而我们大多数都有停留在《人与自然》赵忠祥老师的配音里。庆幸的是我们看到了孙宁携导演《鹭世界》,他用了五年的时间,用平凡而朴实的记录方式,给我们带来了真实而又震撼的故事。

  《鹭世界》的故事发生在三门峡黄河湿地,纪录了苍鹭妈妈陆平和宝宝泽一,生存与成长的故事。不论是人还是动物,都要面对生存的残酷,对与主人公泽一一家也是如此。每年苍鹭繁育率不超过30%,陆平的.三个宝宝只有泽一活了下来,泽一一破壳面对的就是生死考验,幸运的泽一虽然存活了下来,但他面临着更多危险和挑战。

  对于自然界来说,肉弱强食是不变的生存法则,泽一小的时候,妈妈陆平会为他觅食,而随着泽一一天天长大,学会捕食是他生存下去的必备技能,幼小的泽一在七周大的时候,就开始外出捕食,想要捕到鱼却没那么简单,位置、技巧、运气、耐心,一个都不能少。鱼多的地方,往往竞争最激烈。泽一就被一只成年苍鹭用爪子钳住抢了食物,饥肠辘辘的他悻悻地离去。看到这一幕真的很让人揪心,而我们人类何尝不是这样呢?

  对鸟类而言,翅膀就是它们的生命,翅膀断裂意味着死亡。而妈妈陆平为了能让泽一茁壮成长,每天都为捕食忙碌着,陆平泽一母子聚少离多,母子再次团聚却成了永别。妈妈陆平翅膀断裂了,母子相望,没有拥抱,没有声音,没有眼泪,陆平挣扎着走向了崖谷的深处,陆平不想让泽一看到自己死亡的样子,而泽一望着妈妈陆平走向了崖谷的深处,却也无能为力。母爱是伟大的,没有谁愿意看到这一幕,但这一幕就真真实实的发生了,看到陆平拖着残翅离去的模样,眼泪一直在不停的流。

  《鹭世界》展示了母爱的伟大、生活的智慧和生存的残酷,充斥着满满的爱。虽然不敢说最终票房会怎么样,但可以肯定的是,影片作为一部商业纪录电影是成功,并且意义甚为深远。孩子天生喜欢各种动物,这些关于动物生活的真实记录,会让孩子为动物的爱而温暖,为动物的悲伤而伤心,通过动物的生存表现去体验更多的情与爱,学习和了解为了适应环境,为了生活成长而努力。对于孩子的成长,《鹭世界》是再好不过的选择,非常适合全家总动员的纪录片。

  中国首部全景声自然电影《鹭世界》将于20xx年元旦节全国公映,致成长,敬母爱,1月1日,一鹭有你。

纪录片观后感11

  今天我观看了“同上一堂课雷锋告诉我”的电视节目其中奥运冠军杨威的话使我印象深刻。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杨威在当天的讲台上说,他对雷锋精神最为感动的,就是这种坚持的信念,对自己梦想的终生坚守。“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尤为重要。”他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坚守住自己的梦想,从现在做起,从身边每一件好事做起,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最终一定会带动身边的人。他说的太好了,就像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理想,不断努力就一定会成长起来,我们就像小树苗,也许两年三年长不大,但是八年,十年,二十年,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也能给人一片绿色,一片阴凉,你就能帮助别人,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同学努力和成长的标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我们耳边再熟悉不过的雷锋格言了。雷锋说了这句话,并做到了,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到了:在建筑工地义务劳动,给素不相识的人买车票,帮助老大娘找亲人,……在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总会帮助大家,却从未告诉别人他的名字。

  雷锋这个人特别爱帮助人,走到哪帮到哪,这不,电影中演到他来到盖楼工地,看到一位老大爷挺辛苦,便主动帮忙,看到身穿军装的他,工友们猜他是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时,他却默默的干完活走了。

  我最佩服雷锋的还是他那份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精神。影片中讲了关于雷锋的一个小故事。这天雷锋和几个同伴在打球,太阳火辣辣地照射着大地,雷锋和同伴们一起打完了球,脸上的汗一滴一滴地向下流着,嗓子里不由得冒了烟。这时,他们看到有卖汽水的,他的同伴们二话不说便跑去买了几瓶,几下就喝光了,而雷锋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同伴们问他为什么不喝时,雷锋却说:“汽水不解渴,还不如喝凉白开呢!”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雷锋很小气,连1角5分钱的汽水都舍不得买。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雷锋他自己虽然从不舍得花一分钱买吃的、喝的、穿的,可他一听说哪里有水灾、旱灾,便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钱捐出。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呀!他自己舍不得买一瓶1角5分的汽水,却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捐给灾区人民,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不由得升起了敬佩之情。

  在学习中,也是一样:我们去帮助差生,使他们成绩好起来,自己同时又复习了所学的知识,不是一举两得么?而且,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手不是眼中钉、肉中刺,而是让自己进步的一个阶梯,我们不应该敌视对手,反而应该感谢对手,是对手,助你进步的。只要我们热心帮助别人,世界就会变得美丽、和谐!

纪录片观后感12

  前不久播出的由中央电视台出品的《航拍中国》(第一季),豆瓣评分高达9.4,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中国历史人文景观、自然地理风貌及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航拍中国》虽是纪录片,但却是大型纪录片。在拍摄中共动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57架无人机,行程15万公里,历时一年的时间,300多人直接参与创作。日前播完了第一季,观众反馈良好。有网友形容:帧帧是画、处处是诗。

  如果让你用一首诗歌写出美丽中国,你肯定无从下手。而《航拍中国》则用不同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之美。而且,诗人写的诗歌是在纸上,《航拍中国》写的诗歌是在蓝天上,波澜壮阔,颇为壮观,是中国最美的诗篇。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一个省都能选取几个亮点,就可以写成一首小诗,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诗意画圈,就是一幅美丽中国的民族史诗。再伟大的诗人,也没有如橼之笔,能够写尽美丽中国。只有科技的进步,才能把美丽诗篇写在蓝天上。近年来,航拍技术不断进步,目前已有不少航拍纪录片精品佳作,如《航拍美国》《鸟瞰德国》《鸟瞰中国》等。

  《航拍中国》说的是纪录片,但很容易拍成中国风光片或宣传片。如果拍成中国风光片,其价值和意义就会大幅度缩水。而拍成纪录片,则要有人文精神内涵。《航拍中国》并不是单纯地展现中国的大美河山,更重要地是增加历史情怀,我们从《航拍中国》的解说和旁白中,读到了中国厚重的历史,和每段历史中的人为情怀。《航拍中国》不只是有面上的美丽,还有无人机的近瞧,一群微型蟹贴近地面热闹快速地前行,还有无数点的美。比如,拍摄已经成为“网红”的镜泊湖悬崖跳水老人狄焕然,他那令人惊叹的纵身一跳是在冬季航拍的`,既惊心动魄,又美轮美奂。

  《航拍中国》就是一部中国史诗。纪录片展现给观众的是中国的大美山河,不论多么壮美,如果没有历史情怀人文精神,也只能给人不接地气的“高大上”感觉的风光片和宣传片。《航拍中国》虽说是纪录片,但也有艺术片的内涵,也给观众带来反思。比如,在拍摄漠河县时拍到了一小块被保留下来的原始森林,还有一个火灾纪念馆,希望观众从中看到美、看到伤痛、看到正确、看到错误。总导演余乐这样阐述这部纪录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更多观众从新视角看到中国山川河流,从而产生一股浓浓的爱国情。其实,《航拍中国》带给观众的震撼,绝不是空泛的爱国情怀,更有历史的哲学思考,否则《航拍中国》就不会诗意浓厚了。中国不只是有美,还有历史,还有情怀。《航拍中国》是有温度的一部诗作。

纪录片观后感13

  受本学期课程影响,在学校布置观摩课作业选择时,我选了纪录片《家园》作为我的观后感影片。

  先说说影片风格。全程航拍,把母亲大地的大气、雄伟、鬼斧神工展现的淋漓尽致;大量长镜头的推摇十分流畅,干净利落;没有特写;没有对白;主角不再是“主宰者”——人类:有了上帝视角般的俯拍,人类在自己的家园里似蝼蚁般拥挤不堪,苟延残喘。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部纪实地球无限风光的风景片,因为影片的画面向我们展示的都是地球上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一些我见过的、没见过的、想象到的、震撼到无法言喻的大地之美都在影片里向我的眼里、脑海里输送。其实,我也能感觉到这部片子的不简单,因为这些美的背后也都是我这些年成长过来时所了解到的残缺。所以,越看到后面,我越有些坐立不安,直到影片不再是单一的风景如画,江山多娇。

  是的,这些美丽的地方是无人之地:一个是人类还没有染指的,一个是人类无法染指的。人类还没有染指的美好而脆弱,需要守护和珍惜;无法染指的迷人而危险,应当敬畏而守护。但是人类是个倔强的生物,他偏不!

  鸟儿单只难成群体,树种单一不叫森林。地球是多彩而富饶的生命体,我们作为寄居者,只是一味的在索取:开采石矿,伐木造物,捕猎滥杀。没有为她增添新彩,反而给日渐匮乏的土地增加负担。虽然大自然本来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人类却一直在介入,强行改变原有的自然形态,让本来就残酷的自然考验更加严峻,也使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你看这烟尘中排列整齐的工作车,是不是缓缓向你靠近的怪物,他们在狼烟的掩护下嗤笑着向你进击!

  当然,他们只是造型生动些,也不能怨这些兢兢业业的‘工作者’,它们只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他们也有退休,罢工,寿终正寝的一天,不知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他们是被抛弃在荒野,与自然相结合成为一道风景线;还是被扔在“瓦力”的废墟,等待报废处理;亦或者是被扔进熔炉,当了燃料……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地球已经千疮百孔了,影片的镜头在慢慢推进的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快被火光吞噬,火苗在风的带动下顺势而上,舞动着她们妖冶的身姿,把地球的“肺将军”杀的片甲不留。人类为止损,也能勇敢向前,但付出的都是血的代价,生命的代价。代价太大了,一部分人用生命做为代价想救,一部分人冷眼旁观:影片中说20xx年,有1—2亿人口将会被生态环境淘汰。也许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活不到那个时候,所以放弃了吧。但事实相反,如果真的被淘汰,大自然会精确到个人吗?并不会,而是集体!

纪录片观后感14

  昨天看的《高三》纪录片,今天才开始起笔想要写感受,《高三》纪录片观后感。甚至一个晚上,我都认为我没有想好。

  “没有高考,你拿什么拼过富二代。”在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尤其在上海,物质需求远远超过精神需求。高考,为了改变命运。说明白点,我们为了挣更多钱而学习。但是,不管目的是什么,高考这么重大的人生历程我们总要经历,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度过这段时间的方式。

  现实是残酷的,所以有竞争,而产生竞争的原因,是推动成功。武平一中的林佳燕,她家的家境算是一般,跟我相比,我们算是差不多的。在整个的视频当中,她应该算是女主角了,出现的次数多,内心的`独白也都是她的。最后字幕出来的时候,她是第一个,所以我记得最清楚。林佳燕,中央民族大学。视频中,她一次次的责问自己,为什么考的没别人好,想的是如何超越。现实中,我在父母一次次的责问中,却是无力辩白着还有多少人考的没我好。林佳燕的父母也出现过,而他们的表示是,她的梦想,无论是什么,他们都会支持,即使是卖掉赖以生存的房子,观后感《《高三》纪录片观后感》。相信我的父母也会不惜一切代价的,一定要上本科。在不停的比较之中,发现在高三竞争的不仅是孩子,也是家长。他们的关心与付出,虽然不一定有回报,但让他们自己问心无愧。所以,高考之后离婚率飙升的玩笑话也那么真实。

  很有意思的一个片段是,在高考前夕,一个叫张兴旺的男孩子,坐了车去厦门。王锦春老师,紧随其后,把他找回来,问他,高考之前谈什么复读?!考试结束了,成绩不理想,那时候才要想复读。你连这两天都熬不下去了,还想复读一年?这两天你该做的能做的应该是奋力一搏而不是退缩。当张兴旺以崭新的面貌回来的时候,我没有认出他。说是去拜佛了,我妈在一旁看了说,是迷信嘛。我报以一笑,没有什么不好的,有方法让自己振作,什么都该尝试。而张兴旺最终也没有辜负他的老师,考上了仰恩大学。

  钟生明和陈斌的失败,没有出乎我的意料。但在我看来,钟生明起码有自己的想法,他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证明自己没有错,但陈斌确实让我思考了一阵,特别是他与老师之间的对答。“高考两个月都不到了,你们打算怎么办?”“接下来我们的首要任务,尽量的不上网吧,不上网,尽量不旷课,在上课期间都在教室上课。”“尽量?读书的机会是非常少的,意思说还会去?”这样的措辞很像我,一般会给自己留有余地,因为怕自己做不到,是胆小怕事犹豫不决的人在口头上和心理上对自己的放纵。但是,高三了,没有什么做不到的,这样的余地,不该有。我也对自己说,说过的,就必须该做到。连最基本的自控力都缺失的人,谈不上考大学。

  这样三类学生高考最后的结果是故事性的,很平铺直叙,没有什么惊人的跳转。因为人生大多就是这样,有付出有回报,前人的总结总是如此精辟高深。而像我一样的高三学子,在这样三百多个日子里,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吃苦。

纪录片观后感15

  纪录片《钢铁脊梁》观后感一每一块普通的钢铁,都经过无数次锻造,经过时间与烈火的考验,方能成为民族的脊梁。《钢铁脊梁》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缩影,将我国钢铁行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呈现在了大荧幕之上。一部《钢铁脊梁》为我们生动的呈现了钢铁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很难想象,建国初期,我国的人均钢产量竟然不够打造一把普通的家用菜刀,更不用说超强钢、核电钢等特殊要求钢材了。众所周知,钢铁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倘若没有充足、满足生产要求的钢材,那么工业发展的摩天大厦将会失去主心骨、将无法支撑起工业的发展。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保尔柯察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保尔精神却被一代又代钢铁人所传承。从建国初期的一无所有,我们干钢铁的前辈在荒芜的'沙漠里,为我们开辟一片钢铁发展的绿洲。一代又一代的钢铁人,接过先辈的接力棒,为我国的钢铁事业添砖加瓦、构建出了庞大的钢铁王国。正因为有他们的付出,我国的钢铁事业才能蓬勃发展、位居世界前列。

  钢铁在烈火中锻造、激情在钢铁人心中燃烧。钢铁洪流、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命脉、浇筑出了时代的脊梁。从船舶、国防、铁路、高楼大厦……钢铁的身影,我们随处可见。在钢铁发展的背后,有一群和蔼可亲的钢铁人,他们为了钢铁梦,背起了简陋的行囊,远离了家乡,奔赴了远方。他们坚守在弥漫硝烟和热浪的岗位上。

  中国梦、钢铁梦,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从蛟龙下海(中国自主建造航母山东号)、到嫦娥奔月(嫦娥系列探测卫星),无处不见钢铁的身影。钢铁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能量。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需要钢铁脊梁;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有伟大的梦想。

  轻轻地抚摸冰冷的钢铁,我能感受到里面炙热的能量,那是无数位钢铁人为汗水浇灌的梦想。非常荣幸,能够成为一名钢铁人。

  在陕钢,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有的人坚守在锅炉旁、有的人坚守在工地上、有的人在项目工地间穿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中坚守,坚守初心,铸造不凡,为“禹龙”品牌的高质量发展不可磨灭的贡献。厂外大雪纷飞,厂内锅炉热火朝天。一线工人在这个寒冬里挥汗如雨。他们更是用汗水浇筑了“钢铁脊梁”。钢铁销售长期在外奔波,致力于将最好的钢铁服务于更多的企业和人民。为保障钢铁的稳定供应,供应链工作人员,长期身居一线,驻点谈判,降本增效,为陕钢集团的稳定发展持续赋能。为保证按期、按质交付钢铁产品,物流工作人员常常奔赴一线,实地勘察运输途径、规划最优线路。他们虽处于不同的部门、有着不同的名字,但却有一个相同的名字——“钢铁人”三字很沉很沉、需要用一辈子去承担。

  新时代下,对钢铁有了不一样的需求。绿色成为了钢铁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节能减排迫在眉睫,追求高质量发展成为如今钢铁行业发展的主题曲。每一位钢铁人都在为此不断地努力着,将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平凡的工作当中,为钢铁事业的发展持续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