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1500字

时间:2024-11-11 10:15:4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精选5篇)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精选5篇)

  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1500字1

  7月16日,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引发遵义市广大干部职工热议。

  大家纷纷表示,《高山清渠》剧情跌宕起伏,画面写实性很强,人文气息浓厚,主演李健演技自然感人,生动展现了年轻时的黄大发不屈不挠的精神与坚定的信念,是一部非常值得推荐的精品力作。

  “全国人民都看到我们草王坝的历史,也是对我们的鞭策。”“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说,把这个天渠修通之后,我们有了水,家乡就有大米吃,有水喝。黄大发表示,今年虽然我已经八十多岁,但是我没有放弃,我是村里面的名誉支书,共产党员不讲条件,只要我们能够干,就要一直干下去。

  “以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让我深受鼓舞,为了村子的发展,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黄大发带领全村干部,用36年的时间,以简单的工具在绝壁上凿出一条近万米的‘生命渠’,难以想象冒着多大的风险,克服多少困难,真正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践行在实际行动中和工作实绩上。”遵义市残联四级主任科员王先强表示,他将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定力,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能力水平,进一步为全市残疾人做好服务工作。

  新蒲新区融媒体中心编辑李佳旭观看电视剧《高山清渠》后感慨良多,他说:“我在多年前也曾多次到黄大发老支书家中采访,跟随老支书一起去‘巡视’水渠,如今行走在大发渠上望着左边的悬崖和右边的峭壁都感到胆战心惊,可以想象当时老支书修渠的艰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发挥自己的`力量。”

  “《高山清渠》再现黄大发老支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百折不挠、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诠释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习水县融媒体中心工作人员游钊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我要向黄大发老支书学习,于平凡、微小处做起,用心用情为人民服务,书写新时代青年人的奋斗篇章。

  “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高山清渠》,感触颇深。电视剧《高山清渠》以先进共产党员黄大发为原型,反映当代愚公的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及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2021级临床2班学生淳于鑫璟表示,看了电视剧《高山清渠》,更加坚定了自己入党的信念。

  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1500字2

  黄大发少年时期即失去父母,面临生存的危机;助他活命的乡亲们跟他一样,长期面临无水、无电、无路的生存困境。年少的他凭借自己的一股不甘心被自然环境打败的精神带领乡村村民找到了生命之源---螺丝河。23岁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的黄大发立誓为村民引水、修路、通电,义无反顾地担当起绝壁凿渠的大任。36年间,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握锄头,抡铁锤,砸钢针,用血肉之躯硬生生地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近万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这是“当代愚公”黄大发和他带领的修渠村民身上再现出的中国精神。

  学习黄大发,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

  他在村里一心想为村民找到水源,解决缺水问题,他始终坚持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真心实意服务于党、百姓,尽其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立足岗位模范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凭借自己的一股不甘心被自然环境打败的精神带领乡村村民找到了生命之源---螺丝河。黄大发以自己的真诚、奉献、清廉、勤俭、宽厚、坚韧等精神品格,赢得了人心,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终于创造了绝壁凿渠的奇迹。

  学习黄大发,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

  黄大发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感激和感恩之情,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作风朴实,模范践行责任心、公正心、关爱心、淡泊心,不为金钱所诱、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人情所困,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优良品行。乡里补助他本人的10元钱都捐到草王坝村作为村集体资金,最终为了给老奶奶多抓一副药动用了,仍然在想办法把它补上。

  学习黄大发,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

  黄大发同志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始终积极主动、忘我投入,勤勤恳局、兢兢业业,坚守工作岗位,视工作如生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烧自己,工作中做到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守得住生活清贫,耐得住工作艰苦,以一颗安贫乐道之心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有着难以想像的决心和毅力,他36年来做一件事,一辈子为一个目标,带领全村凿出一条生命渠,让乡亲们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最后终于解决了草王坝村民最需要的救命稻草——高山清渠。

  “高山清渠”用平凡故事讲述深刻道理,用先进典型模范事迹诠释党的崇高理想,既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又彰显了共产党人信仰坚定、心系群众、勇于担当、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而今,那个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村落,已经脱贫摘帽,正大踏步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1500字3

  人,总得有点精气神,有不一样的血性,没有了这些东西,人就会垮掉。观看了《高山清渠》电视剧,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无论在任何时刻,人所处的环境,所面对的事情,都是一种挑战。清代学者王永彬云:人心统耳目官骸,而于百体为君,必随处见神明之宰;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此语道破了人的一生必须与“苦”奋战到底,直至获得胜利。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必悲观。英国哲学家约翰·约克有言: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是的,面对各种困难,我们必须做好内因外因分析,有力克服一切不利因素,有效形成最大合力。

  《高山清渠》剧中曾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没有白吃的苦,只要努力希望就在。”面对困难所付出的一切,都会成为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财富,即使在整过过程中失败了,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希望就会常在。行者常成,为者常至,始终处于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的状态,又何以体验感悟惊涛骇浪、波澜壮阔的大风景?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根源性的道理。“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运用到《高山清渠》中而言,所谓的活水源头,就是植根与灵魂深处的那身傲骨、那份不懈的努力、那份哪怕微弱的希望之光。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自20世纪50年代末起,他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拔掉了村子的“穷根”,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赞其为“人间奇迹”,黄大发也因此被誉为“当代愚公”。2017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黄大发的事迹,同时授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9年,黄大发获“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2021年,中共中央授予黄大发“七一勋章”。

  《高山清渠》便是根据黄大发真实事迹创作的作品。该剧由李健、马境主演,真实再现了黄大发艰苦奋斗,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带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动人事迹。楼健导演表示:“这是一部充满英雄主义浪漫情怀的史诗。全剧塑造了一个中国共产党员代表,在不屈的生命历程中所拥有的强大生命力,以一代中国农民群像艺术呈现了波澜壮阔的中国乡村巨变。”

  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1500字4

  他,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农村。观看黄大发36年修渠生命历程,对祖国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怀。他更是深夜难眠,一心扑在找水源、修渠事业上,成为当代众人眼中的“拼命干劲愚公”,拼搏至水到渠成最后时刻。他说“只要祖国人民需要,我必将全力以赴”,这是他敢想、敢做的精神,更是他不变的牢记初心。

  “只要祖国人民需要,我必将全力以赴。”他说到了,同时也做到了。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统一思想,充分展现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救命稻草——高山清渠。他为我们当代青年同志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学黄大发同志不信迷信,立足于现实

  我们不能相信封建迷信,不劳而获,要立足于地理环境,面对现实努力奋斗,要加强理论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作为当代青年要多自学、多读书、读好书,要把过去不是很清楚的理论学明白、说清讲透,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等等,只有理论学透彻了、才能使人以理信服,进而产生信仰,理论清晰了,眼光远了,眼界宽了,心胸就会开阔起来,信念就会足起来,理想信念就能坚定起来。

  学习黄大发同志善于团结群众。

  他深知只有团结村里每一个人,才能解决村里的饮水难题。他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话、信得过的方式办事,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好干部。途径三个村,十余个村民组,根据各家不同的困惑,他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注重思想宣传说服,大家心理敞亮了,各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他急村民之所急,盼村民之所盼的事情,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拥护。

  学习黄大发同志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

  他在当时艰苦环境下,修造这样一条高山清渠也许算不上一个大工程,但对于闭塞通贫困的小山村来讲,要成功却要面临重重困难,包括资金、技术、人力、工具等各个方面。黄大发同志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干,遇到困难自己先上山找水源,面对艰险从不退缩。一次修渠因不懂技术而失败,黄大发明白光靠蛮干是不得成功的,主动申请到乡镇找人想办法,到水利站学习技术。几乎半文盲的他,从零起步,一个字一个字地摹,一张图一张图地画,最后变成了技术专家。黄大发有着难以想像的'决心和毅力,他36年来做一件事,一辈子为一个目标,带领全村凿出一条生命渠,让乡亲们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

  而现如今脱贫攻坚的路需要千千万万个黄大发,需要千千万万个新的愚公,需要他们一心为民办实事、不畏艰险、志拔穷根、克难攻坚的共产党员精神,才能谱写“高山清渠”的影视篇章。

  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1500字5

  以贵州省“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遵义市播州区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高山清渠》,于7月16号晚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黄金时段开播。“当代愚公”黄大发艰苦奋斗、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精神,更加坚定了乡镇第一线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决心。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老支书黄大发带领群众凿天渠、修村路、架电线、建学校。他带领群众历时36年,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拔掉了村子的“穷根”,用实干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彰显出当代共产党人敢于动真碰硬、勇于攻坚克难的责任与担当,这正是检验共产党人能否顶得住、靠得牢,是否具有非凡勇气与担当的精神。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经济的调整期、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这些都是我们党,也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面临的诸多“关键时刻”,这就迫切需要广大共产党员积极地“站出来”“顶上去”,挑最重的担子,直面矛盾和问题,敢于接受困难和挑战,努力创造经得住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乡镇党员干部更是要坚定信念、敢闯敢拼,在乡村振兴一线砥砺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做好群众的就业问题、项目发展等工作,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这是一名老党员为人民许下的诺言。作为一名中共党员,理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扬这种不等不靠、无私奉献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观看高山清渠的观后感1500字】相关文章:

《红旗渠》观后感08-04

红旗渠的观后感05-31

红旗渠的观后感范文(通用7篇)06-28

观看革命影片观后感09-26

观看《奇迹·笨小孩》观后感09-16

观看辩论赛观后感09-16

观看胜利之盾观后感02-12

观看辩论赛的观后感06-17

观看大国崛起观后感范文08-25

观看足球比赛观后感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