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两只老虎》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只老虎》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两只老虎》观后感1
《两只老虎》无疑是这个贺岁档,令人捧腹的电影。而且,大量的捧腹瞬间,那些喜剧包袱,又充满着成年人的高级智慧,这些智慧当中,还带着人生的诸多无奈。
当葛大爷遇到《两只老虎》,就真的是如虎添翼。葛大爷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能通过简单的一两场戏,就让影迷觉得这就是生活当中的人物!具体分析《两只老虎》为何葛大爷出场,就带着真实的质感,以下几点缘由:
首先,是人物身上散淡的状态,精准的北京侃爷。葛大爷饰演的角色被绑架后,是一副“肉笑皮不笑”的状态,这正是北京大爷儿的典型气质。这种散淡,更是带着几丝对生活的冷嘲热讽。因此,影迷能够捕获到他们的生活态度,继而帮助他们建立真实的生活质感。
其次,葛大爷饰演的人物,又带着“生活的鸡贼”。这其实就是艺术创作当中的缺点诠释原则。有缺点,才更为真实可信。反应到具体的《两只老虎》桥段当中,比如,当乔杉饰演的绑匪要用杆打死他的时候,他竟然回应:按理说,用得起这种球杆儿的人,不缺钱啊,兄弟,你是遇上什么事儿了吧?这种反应,真很鸡贼。
此外,葛大爷诠释的人物,都是情感丰富但却外表平稳如水的。刚被绑架,葛大爷便带给人物一种“寻常事”的即视感,这是典型的大风大浪都见过的波澜不惊。这种波澜不惊,让影迷觉得,这就是葛大爷本人,是人戏合一了。
另外,《两只老虎》的高级,正在于人物情感的高级。导演编剧李非“过分地会讲故事”,“三件事儿”的桥段梗,更是让故事充满了未知的期待点。而这些期待背后,又都是编剧故意戳在影迷情感点上的小伤痛。爱情、友情、亲情,被逐一拿到故事当中来戳痛观众。而葛大爷的能耐便是,能够让这些戳痛,都是在笑着当中完成的。中年男人的高级智慧,也正是笑着说出曾经的所谓苦痛,并且不再认为它们还是苦痛。
赵薇出场的“第一件事儿”,是中年男人对爱情的一种苦痛感。但这种苦痛,依旧是笑着演出来,尤其是葛大爷饰演的角色在听取“她说”的时候,看似平静的演员面部表情之下,却正在为影迷呈现故事之外的大起大落。影迷甚至于可以在葛大爷的演技当中脑补曾经发生过的男女主角之间的过往生活。
这种高级,正在于演技层面上的留白,痛苦也好,苦楚也罢,乃至于甜蜜温馨的回忆,都不必用台词的方式嚷嚷出来,都写在了葛大爷的脸上。这种“写”,脱离了台词的'呆板“一致”,而实现了影迷心目当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影迷可以植入自己的情感经历,“葛优”成为一个影迷的情感皮囊,演员的演技之内,是每一个人记忆当中的爱情模样了。
“第二件事儿”,则是愧对友情。葛大爷的高级在于,不用台词,也能实现喜剧化的表达。尤其在乔杉、范伟和葛大爷三人的对手戏当中,葛大爷不言语,只用手势动作传递态度。这场戏,当属喜剧表演当中的最高境界,尤其是葛优老师的一些手势,都是典型的中年男人做派。
整场戏,表面上,都是笑着的。葛大爷自己不笑,但影迷会忍俊不禁。而葛大爷的高级在于,最后的“情感留白”。他没有面对镜头放声大哭,因为演员哭了,是帮助影迷抒情,影迷的情绪被镜头里边的演员宣泄完了,影迷就没有情绪了。葛大爷则是:笑的部分归我,哭的部分,归观众吧。
“第三件事儿”,与其说是亲情,不如说是所有中国人对文化概念上的乡土故里的一种沧桑态度。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变化的日新月异,大家在感慨岁月的同时,也发现,家乡是回不去的那些记忆瞬间。在《两只老虎》当中,葛大爷的角色,他的家乡到底在哪里呢?他的父亲,离开家园定居山野的诗人。而他的童年,便是山野的崇山峻岭,和大河滔滔。《两只老虎》当中,有一场葛大爷并不在场的戏码,却一直在烘托这种情感。
闫妮和乔杉来到山顶,闫妮指着远处的河流,诉说曾经少年的。而画面镜头当中,故意让闫妮手持的手机运转起来,拍摄大山大河,这是一种非常巧妙地“质疑”——这些河山,真的是我们的故园吗?它只是父辈们居住的地方,但它又为何走不出我们的精神家园呢?
在最后的“第三件事儿”当中,葛大爷不再是“演技的不在场”,更是表演者自身的断然离场。追问精神家园的个体,对曾经的山河岁月,都是不在场的,而这种不在场本身,则是最大的在场!艺术的巧妙,被葛大爷呈现的炉火纯青。
只有葛大爷,才有这种中老年人的味道,这是历经沧桑后的大智若愚,这也是沧海桑田之后的更加迷惘。在这部戏当中,葛大爷演一个中老年,更是在演自己。这样人戏合一的电影,真的实现了每一个毛孔里边都是演技的至高境界。越大的屏幕,越能捕捉葛优老师丰富的笑点内容。
《两只老虎》观后感2
电影《两只老虎》讲述了一个低配绑匪遇上极品人质,没想到绑架不成,反被葛优饰演的人质利诱,决定替他办三件事领取赏金。过程中,绑匪与人质一路互相嫌弃又惺惺相惜,引发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踏上了一段未知而温暖的旅程。但那种遗愿清单的人生反思和黑色幽默别有深意,形似憨豆先生的绑匪余凯旋,绑架了《财富》杂志封面的富商张成功后,反倒被后者牵着鼻子走,引出啼笑皆非的故事。
这部电影借由三个故事,分别去对应葛优饰演的成功人士人生中的三段关系,爱情、友情和亲情。而这三件事一件件走过去,其实也更像是主人公在给自己的过去救赎。但是,电影里面关于细节的隐喻还有很多,也只不过很多表现方式可能大家还是不能太接受,所以看起来整体的效果没有那么好。这部电影不是单的喜剧,更不是无厘头搞笑。影片中通篇都是围绕着两位男主来的,而在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到了人的本质:贪财。绑匪、人质虽然生活中不常听到,但是影片中所要反应的却是人性。
而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而后期的生活环境、家庭状况、以及学习经历可以改变一个人。在《两只老虎》用喜剧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绑匪的善良,以及一个人质的聪明。表面上是两个属虎的人凑到了一起,而实质上是教育我们要时刻保持善良。对人对事不要执迷不悟,换一种思想就能换一种活法给别人松绑,也是给自己松绑。
当然,在影片中,演员葛优沉稳而慢条斯理的冷幽默,和乔杉喜感十足的丰富表情形成鲜明对比,相映成趣。张成功扇潘斌龙扮演的史剑耳光,逼着他背诵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那场戏十分搞笑;范伟扮演的盲人按摩师给张成功按摩完后,拍着他背说你还是那么瘦,张成功热泪盈眶那场戏则令人感动。对于喜欢该片的观众,认为影片不仅荒诞有趣,台词精彩,笑点密集,而且立意新颖,内涵丰富,有很多导演想表达的哲理和人生感悟,让观众从中看到对生活和人生的启迪,从而直面人生,不再一味追逐金钱,明白放下的意义。
对于不喜欢该片的观众,则觉得影片故事情节过于荒诞,一些桥段不符合现实逻辑,游戏感和舞台感太强。的确,着《两只老虎》不同于以往冯小刚和开心麻花的经典喜剧,在叙事和人物塑造上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剧情和人物有不少留白,故事更加荒诞,台词风格也大不同相同。而想通过看似荒诞的故事和人物,在让观众哈哈大笑之后,从中能看到一些人生感悟和人生哲理,堪称是一部内涵丰富、与众不同的'喜剧。
诸如像葛优扮演的张成功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他的物质条件越好,精神困境越严重。昔日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他的无情无义导致他如今面临爱情、友情和亲情上的严重缺失。在余凯旋绑架他之前,他已经有轻生的念头。而乔杉扮演的余凯旋则正好相反,他内心善良有情有义,却因为贫穷导致女朋友离去,为了改变命运,被迫铤而走险。与一般喜剧类型片不同的是,对影片人物各自的故事没有正面交代,而是在张成功被绑架后要余凯旋办三件事的过程中侧面告诉观众,这种讲述故事的手法,不仅在荒诞的喜剧氛围中营造出很强的悬念,而且让两人心灵的互相救赎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谜底直到最后一刻才完全揭开。
在观看这部影片不是很看好,因为觉得导演本身的能力不足,影片缺少电影的感觉,逻辑不是很明确,叙事又比较的冗长,所以比起是一部电影,更感觉像是一部小品。电影存在一些漏洞,譬如从头傻到尾的绑匪,竟然能和忽然大彻大悟的富商,成为好朋友。但这出戏唱得下去,在于黑色幽默和喜剧鸡汤的框架,而那过去了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使得该片具有在路上的沉思品质,但它并非传统的喜剧片能让人笑个不停。因为沉思人生并不好笑,儿歌《两只老虎》也只能帮助人们卸下伪装的搞笑。
由于影片不完全按类型片的套路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难免让习惯了好莱坞式商业类型片的中国观众有一个消化理解的过程。也难怪有评论者认为,在这些年里,中国电影人拍商业类型片有长足的进步,无论是英雄片、动作片、爱情片还是喜剧片,都越来越遵循商业类型片的模式、套路和规律。对于中国电影行业的工业化发展来说,这无疑是好事,因为电影市场需要这样类型化和套路化的流水线电影作品。或者说,像商业片越来越没有内涵,文艺片越来越晦涩难懂。我们的电影市场上缺乏介乎两者之间,兼顾艺术性和观赏性的优秀作品。
用喜剧的外壳讲述了一个关于人性的寓言故事,看似很文艺的一部作品,像电影《两只老虎》同样如此。在影片不仅荒诞有趣,笑点十足,而且在题材、立意、台词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颇有新意。尽管观众评价两极分化,但也不失为一部风格鲜明、内涵丰富的贺岁喜剧。诸如此类。
《两只老虎》观后感3
《两只老虎》还没上映就引起广泛热议。首映日票房第一,上映首周电影评分人数第一。
就连葛优在电影中的台词都频频出现在网友的评价里,真的是走心了。
出色的文艺作品就该如此,像一面明镜,平常不为人所注意,可你一旦朝它望过去,总能发现点儿东西。
01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在电影《两只老虎》中,葛优饰演的张成功说了这样一句感人肺腑的话:也许生活总是欺骗我们,但是骗就骗吧,只要相信就是真的。
其实,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我们要坚信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暂时的困难不算什么。
葛优本身就是这样的例子。
先天不足的他,虽然却比一般孩子瘦小,在大院里备受欺凌,但葛优即便被欺负也不和家里说,而是学会了容忍。
其实在葛优8岁时,妈妈就常对他说:“孩子,人这一辈子最要紧的就是一个‘诚’字。”从那时起,葛优无论做什么事儿,心里只有三个字:不欺骗。你欺骗了谁,谁就会欺骗你。
很多人都知道葛优发迹之前,曾养过两年多的猪,可就算是喂猪,他也做得细致认真,从不含糊,把原本瘦小的猪都养得膘肥体壮。他说:“猪不糊弄咱们,咱们也不能糊弄猪哇!”
身处泥泞,向往璀璨的星光。下乡归来,家人希望他能报考专业时,他大胆地提出当演员才是自己的梦想。长相不出众的他,被北影、青艺、中央戏剧学院、实验话剧院等刷了下来。
虽然没有被录取,他还是想闷头走下去,于是他心甘情愿地在剧组打下手、跑龙套,一边留心观察生活,琢磨着演戏,勤勤恳恳跑了10年。
生活不欺有心人,终于在31岁时,葛优遇见导演米家山与王朔,才有了第一部代表作《顽主》。他把社会底层小人物的那种“冷面热心”的幽默和戏谑展现的淋漓尽致,终于葛优火了。
之后,葛优在演戏上一通百通:《黄河谣》里的土匪头子黑骨头;《编辑部的故事》里油嘴滑舌的李冬宝;《活着》里的纨绔子弟福贵;《霸王别姬》里的梨园霸主袁四爷……
即使是成名之后,葛优也没有放弃对自己的高要求,他常告诫自己:“演员要‘诚’,你红了,要本分;不红,也要本分。自己是观众捧出来的,如果自己不好好演戏、演好戏,就对不起观众。”
就像电影中的那句话,只要你相信就是真的。因为相信,因为坚持,才成就了一代影帝的梦想,荧屏上才多了一位无可替代的艺术家。
2, 遏制不了的欲望,才是生命中最大的敌人。
其实电影中,葛大爷的.角色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缩影。
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还想不停地追求更多。张成功虽然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但是身心陷入欲望困局,结果失去了亲情友情。要不是余凯旋绑架了自己,或许他已经从自己盖的楼上跳了下去,结束了生命。
“很多路走错了,就回不了头了。有一百万,会想两百万;有一千万,会想一个亿;好多事儿不是钱的事儿,不要低估自己。”
其实人不仅不要低估自己,也不要高估自己的欲望。
张成功的前半生,就是被自己的欲望驱使,一步错步步错,陷入欲望的深渊不可自拔,失去了最珍贵的真情,也迷失了自己。
欲望到底有多可怕?
渔夫的老婆起初的欲望只是想要一只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后,她马上就要木房子,有了木房子,她要当贵妇人,当了贵妇人,她又要当女皇,当上了女皇,她又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让那条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仆。
无休止的追求变成了贪婪,从最初的清苦,到拥有繁华辉煌,最终又回到从前的贫苦。追求好的生活处境没有错,但过度贪婪的结果必定是一无所获。
佛教常常用“万事皆空,万物皆无”来试图扼制人的贪欲,因为贪欲是万恶之源,也是人生诸般痛苦的根源。清代教育家申居郧也曾说过,纵欲之乐,忧患随焉。
很多事儿不是钱的事儿,葛大爷的教诲言犹在耳。
3,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被绑架的张成功,让余凯旋陪自己去看曾经保护过自己的战友范志刚。
刚进部队的时候,张成功被别人欺负,好友范志刚帮着自己教训那些霸凌者,后来范志刚负伤退伍,张成功跟他约定好,以后两个人一起开馆子,做生意。
后来张成功却忘了自己的承诺,在范志刚需要5000元做手术的时候,他怕范志刚还不起,没有借钱给曾经的最好的战友,结果战友眼睛瞎了。
在被绑架后,张成功和余凯旋去战友,想弥补年轻时犯下的错。
后来眼瞎心不瞎的范志刚说了这样一句话:“眼瞎了也挺好的,心里永远是自己年轻时候的模样。”
与其说是年轻时的模样,不若说我们对最初天真烂漫自己的怀想。有句话说得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忘了我们出发时的目的:
原本想要挣更多的钱回报父母,却经常对父母不耐烦,嫌他们唠叨,最后父母离开我们,才意识到我们说好的回报,变成了一生最大的遗憾;
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不小心多了一个吻,然后你发现需要一张床,一套房,一个证……离婚的时候才想起:你原本只想要一个拥抱。
尽管生活如此艰辛,保持初心,其实是自我救赎的最便捷也最难做到的方式。
林清玄说:回到最单纯的初心,在最空的地方安坐,让世界的吵闹去喧嚣它们自己吧!我们只愿心怀清欢,以清净的心看世界,以欢喜的心过生活,以平常的心生情味,以柔软的心除挂碍。
一部好的电影就应该有力量,一个让你放下自己的防备,镜像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生活不易,它让你确认自己内心的丰富和幸福,同时也让你知道你并不孤独。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多一丝暖意和笑意,不妨去看看《两只老虎》,让你的20xx年末多一份欢笑,让你的20xx年多一份警醒。
【《两只老虎》观后感】相关文章:
白玉老虎名言10-06
《猫是老虎的先生》教学反思12-22
两只小象教学反思05-31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07-06
《两只小狮子》教学反思10-21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15篇10-30
两只小狮子教学设计07-16
《两只鸟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06-13
老虎拔牙串词主持词12-24
《老虎哈雷》读后感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