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时间:2023-01-21 11:13:27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1

  20xx年2月,我园确立的研究课题《区域活动和环境创设对幼儿创造力影响的研究》作为省级课题的子课题经过半年来的实践研究,在园长带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下,各项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第一阶段的目标得到了现实性的落实。现将我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小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及思路

  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与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需要成人不断的启发和引导。游戏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最好途径。在所有活动中,对幼儿来说比较重要,且所占比例较大的一项,便是区域活动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综合利用各种环境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所以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园的区域活动和环境创设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非常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在创造力方面。

  二、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下面几项工作:1、组织教师加强理论学习,为开展课题实验夯实基础。(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实验小组,制定课题方案和研究规划。

  幼儿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从“园长教师家长幼儿”区域推进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本着规模由小到大逐步推开的原则,每班挑选一位骨干教师组成首批实验教师队伍,对课题研究方向提出意见、制定实验方案和阶段研究计划。

  (2)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是教师厚实文化底蕴、完善人格魅力的基石。面对新课题新的设计思路、新的目标要求、新的内容体系、新的实施策略,面对新的教育对象,教师唯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教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

  (3)为了保证课题实验的质量,我们制定了详实的课题学习计划,收集、整理幼儿创造力发展、区域活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入学习、即时反思,并于每月举行一次这样的“研究性”学习,目的不是去掌握一定理念术语和时髦名词,而是理解和领会理论的内在实质,学习理念所蕴含的反思和研究精神;不仅仅是运用理论来解决自己的实践问题,而是利用理论来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对于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2、了解本园各年龄段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需求与潜能,构建各年龄段创造力发展目标,为课题研究提供方向。

  开学初,我们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了新《纲要》中的目标要求,收集各种理论知识,深入挖掘语言领域中关于养成教育的目标要求。结合本园各年龄段幼儿创造力发展现状,并分别提出了园内教师和家长的指导要求,尽量做到科学、具体、可行。

  3、制定教师个人研究专题计划与年龄班幼儿培养重点,有计划、有过程地进行实践研究。

  为了引导该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便于教师从小处着手,经过深入的调查,我们拟订了几个子课题,供实验教师自由选择研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实验教师都能在《目标》的引导下,选择符合自己年龄段特点的班级培养重点,制定教师个人研究专题计划。

  总体来看,教师在实践研究中研究目的.明确,研究的方法、程序较为规范,可操作性强,体现了由浅入深,逐步深化的动态研究过程。幼儿园较注重过程性管理,期初让教师填写研究对象的现有水平、个人专题研究计划,从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幼儿发展目标及具体过程几个方面填写,每月教师都有专题活动记录,并把一月来的研究方法进行小结,每月进行课题研究对象的观察与记录,学期末再填写研究对象的情况并形成一份个人专题研究总结,课题组会根据这些文字材料及现场开展工作,这样就能够保证课题实验扎实有效地开展。

  4、结合办园特色,多角度、多手段地设计班级环境和区域活动并开放活动现场。

  我们吸取幼儿园多年来自主性区域活动的开展经验,在学期中进行了班级环境和区域活动的设计交流并开放活动现场。

  5、围绕课题实验方案,进行课题成果展示及研究反思。

  根据课题实验方案,各教师有序地开展课题研究,一学期来课题研究实验成果也通过园内展示课、教育随笔、专题论文等形式展现出来。

  另外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在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或收获进行了反思,撰写了教育随笔和专题论文,在课题组活动中交流并积极投稿或参赛。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实验虽只进行了半年,但在园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已初见成效。教师的养成教育观念强化了,幼儿的创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态度、情感和能力都得到了发展。1、通过研究,幼儿创造能力得到了提高。虽然目前我们只是刚申报了课题,实践研究时间不长,但教师和家长都欣喜地发现,在自主性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是可行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确实提高了创造力,习惯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

  2、通过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研究,不再是盲目的,形成了研究和学习相结合的习惯,逐渐有了主动研究的意识和比较规范的实践研究行为。

  3、通过研究,促进了办园特色的形成。

  四、课题研究的思考

  1、调查工作做得不够细致、科学,不利于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2、在以后实验研究的每一阶段的中途,需要及时调整实验进度和内容,及时收集分析统计资料,多思考,多总结。

  3、对家长的宣传与指导尚未做到系统性,对形成家园有效的合力不利。4、关于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与学习特点等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够,需要加强学习,才能深入到实践研究中去。

  5、区域活动设计不够创新,应多收集这方面的理论学习,开展教师的头脑风暴,在讨论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更有效地实到区域活动中。

  课题开展半年以来,我们的认识和收获尚处初级阶段,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加强思考,在下阶段的研究中有所突破,争取在下阶段研究中有更大的收获。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2

  转眼间,一学期以经过去了。在小课题研究中我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收获,现总结如下:

  一.树立信心,弹好“前奏”。

  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严重,总以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们常常遭受到好学生的歧视、家长的打骂,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加上知识比较抽象、枯燥,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以致越学越差。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树立他们自强的信心。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对学困生用心要精、要细,不可打击、挫伤,要像慈母一样,把全身心用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间接喜欢你任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学习上,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要善于抓住他们身上一个个小小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切忌训斥、恐吓、体罚。还可安排他们做教师的小助手,帮助教师收、发作业本,也可安排他们跟优秀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上,教师要关心、体贴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激趣、指导,弹好“主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模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特别是学困生,对学知识毫无兴趣,有一种消极情态,低触、厌倦,这种消极情态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因此,要想转化学困生,培养其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找准联系,以旧引新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变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讲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或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他们感到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处,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他们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运用迁移规律,以旧知引出新知,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2.明确责任,督促学生生趣。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责任感。即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知道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兴趣。如:统计图表的知识就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这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着数学,学好了数学,生活的本领也就增强了。这样,也会对这些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3.体验成功,引发兴趣。

  学习成功带来的愉快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产生新的需要和更浓的学习兴趣。教师对那些学困生要低目标、小起点,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用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与他们一起共同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小目标,用这些目标来激励他们的学习,在实现这些学习目标时,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答对了,老师向他表示祝贺;对学困生的作业,老师先让他们只做一题,做对了再奖励做第二题这样,就会使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感,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

  4.开展活动,巩固兴趣。

  学生受其年龄特征的影响,对知识产生的兴趣往往不稳定,因此,教师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来巩固兴趣,特别注意为学困生设计特长比赛,分成小组,根据他们本身的能力特点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优势,促使兴趣的巩固。

  三.持之以恒,弹好“尾声”。

  造成“学困生”学困的原因有多种,如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不妥等,加上受年龄、知识、性格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认识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我们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家访就立竿见影,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应客观地加以分析,明确“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应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弹出意犹未尽的“尾声”。

  总之,转化“学困生”,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真正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具有渊博的知识、无私的爱心、奉献的精神,更要求我们掌握精湛的教学艺术,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不辱没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3

  我们音乐科研究的小课题是:挖掘潜能,培养特长,两个多月以来我从课堂到社团活动都很注重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具体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总结:

  一、挖掘潜能

  通过这一个多月的教学情况,我发现了不少在音乐方面有潜力的学生,如一年级有郭强同学,虽然年龄小但唱歌根本不跑调,在教师的教导下还能歌唱短小歌曲的简谱,这样的学生并不多,同样年龄段的其它同学是做不到的;二年级的郭颖捷同学不仅歌唱的好,而却很有指挥的'天赋;三、四、五年级也有两个同学,乐感很好,节奏感很好,唱歌的声音更是漂亮,六年级班里有好几个男生的乐感很不错,识谱能力也很强,在葫芦丝的吹奏上表现的很突出,对于这些学生我做了特殊的培养。

  二、培养特长

  1、在课堂上培养

  音乐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是听赏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性情,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竟可能多运用所有能用的教学设备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我会抽查出课堂上的一些时间来进行对他们相应能力的培养,通过感受体验和参与表演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2、从社团活动中培养

  除了正常课堂以外,社团活动是学生学习音乐技能技巧的一个重要渠道,特长口风琴和葫芦丝的同学我更多的是在社团活动中进行训练,从指法到技能技巧到吹奏口型上进行练习,通过一个多月的知道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时间紧,学生多,课时少的原因还是显著的成绩。

  3、从开展的活动中培养

  本月为了迎接检查所以特组织了一个小乐队,此乐队有口风琴、葫芦丝、电子琴和一些课堂打击乐器组成,参加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音乐爱好者和音乐特长生,因为乐队的同学不是很多,所以我基本上是一对一的纠正和教授,学生的进步很大,从中我也得出了个结论,只要功夫到效果一定能出来。

  总之,要想挖掘学生的潜能首先必须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要培养学生的特长必须得是有音乐兴趣和动力的学生,通过学生的努力和教师的用力,特产生优美动人的歌声与乐声一定能充满我们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4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礼,学生变得爱提问、爱交流,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闪现。数学教学焕发着充沛的活力。但事实上,有些教师只注重形式和表面,忽视实效和本质,在小学教学的课堂上,低效、无效或根本不讲成效的现象俯拾即是。比如那些照本宣科式的“机械教学”、唱独角戏式的“表演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等等。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极为宝贵的东西“有效性”;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提出这样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生的知识获得不是通过教师简单的讲授而获得,而是在一定学习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2.动机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能否进行有效而持久学习的最重要变量之一就是其是否具备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机,课堂教学有效性实际上是一种密切关注并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

  3.认知结构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一种充分关注每个学生认知结构及认知发展状况的教学。

  三、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想解决以下问题:

  1、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原因有好多种,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找到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然后进行针对性地矫正。

  2.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有效性教学策略包括:

  (1)有效的情境创设策略

  (2)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3)有效的合作与交流策略

  (4)有效的课堂练习策略

  (5)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3.如何界定和评估一节课是否是有效教学,学生的学习是否是有效学习。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调查和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反思并更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

  2.探索和总结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的机会,促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与形式

  1、教育调查:按照确立的研究对象,对学校的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访谈,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

  2、文献资料:以提高教学有效性策略为核心,查阅,钻研相关资料。关注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将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

  3、行动研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

  七、课题研究的实施与管理

  1、制定研究计划,选取典型课例,进行专题研究。

  2、对选取的专题进行个案分析。

  八、具体做法及措施

  确立研究对象,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跟踪课堂观察资料收集数据分析总结提炼专家引领推广应用。

  九、实验成效

  经过初步的实验研究,本研究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实验班级的听课及检查情况看,学生四十分钟的课堂学习收益对比与以前有所提高,但由于本研究模式在我校处于初级阶段,效果还不能做到完全体现到每一位学生身上,还有待于在今后长期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方式、方法以期受益于全体学生。

  十、关于课题组成员的变更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5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20xx年10月我们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课题“初中班级自主化研究”。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有半年多的时间,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生自主化管理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我们对课题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成员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研究,到目前,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要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要详细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应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5、整合法:课题组全体成员,分工协作,集体汇总。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一)、合理分组

  1、分组调查

  对全班的学生进行一个全面的调查,包括学习成绩、学习态度、情商、表达能力等,结合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把全班的学生分成ABCD四个层次,每6人一组,全班分成7个小组,力争每个小组的实力相当,这样有利于小组间的竞争。2、组长的选拔与培养

  组长要在组内经过竞选得到,主要任务是组织小组内的自主管理,协调教师管理好本组的同学。好的组长不仅要在课上发挥作用,在课外也要充分观察、引导本组同学积极进取。所以对组长必须要进行培训和适当的指导尤其是在自主化的初期。例如有针对性的召开组长会议,介绍各自的心得和经验,对优秀的组长进行奖励等。

  3、其他组员的设置

  学习组长一名,主要任务:调动本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监督日常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纪律组长一名,主要任务:对本组的课上课下纪律,卫生的监督和管理。记录组长一名,主要任务:记录本组及各成员加减的分数,甚至包括对自己的竞争小组的监督。

  组长助理:如果小组为五人,可设此职,协助组长做一些工作。

  4、小组文化建设

  小组可以自己制定的组名、小组精神、小组的奋斗目标等,各小组可以有自己的创意,以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和进取心。

  (二)、小组自主合作中的问题及措施

  小组自主化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闲聊、开玩笑冷场等。分析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羞于表达或表达不出自己的建议等。因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差生会的中等生不讲,中等生会的优生不讲,每位同学都有善于当老师。

  2、找性格相对外向的同学先讲做示范。

  3、鼓励小组每位成员都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善于倾听异议。

  4、做到这些的前提是独立自学、独立思考。如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写出主要的提纲,整理出自己的意见,提出本节的难点及怎样理解的相关内容,尤其是差生要敢于提出自己所想甚至是错误的方法。

  5、对于出现的问题可以组内解决或小组间互助解决。

  (三)、小组激励与评价

  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

  1、测验或考试评价时将各小组学习水平相当的同学分配到同一测验组,各测验组有名次加分的成员可以为所在小组赢得相应的分数,让学生赢在不同的起点上。这样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目标而且是经过努力都有可能达到的,有利于小组和成员的竞争力,有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2、将各种学生独自的荣誉称号与小组得分相结合,“单词大王”所在小组加与该同学所加分数相同的分数等。每周产生“周冠军小组”,每月产生“月冠军小组”,颁发奖状并加相应的分数等。

  3、在考察每个小组的成绩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关注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的倾听、交流、协作和发展情况。对于进步大,非常努力的小组或个人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如评为“勇进组”、“xx新星”等

  4、对小组评价结果出现后,学生很有可能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果上,计较分数或是否公平上而忽视了小组的主要目标,班主任或教师必须及时总结,引领小组总结经验或制定新的目标,进入新的互助和竞争,朝着小组目标而继续努力。

  (四)、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开展工作。

  半年来,课题组共召开2次会议,即于20xx年10月召开全体课题组成员第一次会议,学习本课题开题报告,明确课题研究内容,按照开题报告中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5月召开第二次课题组会议,此次是由课题组负责人下到实验学校,分别与实验学校承担课题任务教师碰头,安排问卷调查工作,了解课题进展情况。

  (五)、在实验学校进行中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及分析。

  20xx年3月,问卷调查负责人翟东方设计出“中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表”,对七年级六个班学生进行调查,近日由孙爱红老师汇总并完成了一份初中生学习方法调查及分析报告,为下一步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依据。

  (六)、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1、继续完善并制定符合班级实际的`班规,用班规来约束学生。

  2、尽可能地把学校及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交给学生。

  3、把班级自主的内容深入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来。

  4、在学生中开展经典美文的朗诵、三分钟励志演讲、夸夸自己和别人等活。

  5、其它的各项措施我想只有在实施的过程中慢慢摸索了。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借助于远程培训、网络教研、自学等途径努力提高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更需要专家的专业引领,对我们的研究作出适时评价,为我们研究指明方向。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更为突出问题:

  1、目前,班级想真正实施自主化还有压力。来自于学校和家长的。班级想实行高度自治,还得要学校答应才行,否则,如果学校领导看到班主任没有跟班的话就惨了。家长也不会答应的,如果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家长会认为是耽误了正业而不支持。

  2、自主化实施,学习上的目标和动力比较渺茫。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得到了锻炼,班级有了更好的发展,但是在学习上究竟如何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取得学生成绩的长效发展,还是比较迷惑的。如果学习成绩一旦下降,对别人,对自己都是不好交代的。

  3、要想施行自主化,民主是关键,如何才能取得班级所有同学的信任和参与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主题,真正的班级舞台不只是成绩优秀学生,而是全体学生。这就需要建立合理的班级学生评价制度。五、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针对以上课题研究的一些现状,提出了今后课题研究的大致设想:

  1、建立班级干部的自主选拔与培养机制。2、创建自主管理的班级制度。

  3、班主任在自主管理体制中的作用有哪些,以及操作方法。

  4、构建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班级自主化管理的高效运转。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6、整理和归纳阶段性课题资料,建立课题分项档案。

  以上是课题组第一阶段所做工作的简述,我们虽尽力而为之,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对我们的阶段性成果分析报告指导和批评。本课题组的负责人及成员组长:张永普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6

  一、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

  (一)20xx年3月至9月为本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5月县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召开课题研究的领导小组会议,制定总课题实施方案;召开全县“初中英语有效教学”课题工作会暨子课题征集会议。6月上旬县发布课题研究指导意见,公布子课题;各校贯彻落实《平和县“农村初中英语有效教学探究”课题实施方案》,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制定学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学校组建子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子课题。6月中旬各校上报学校课题实施方案及课题研究申报汇总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各校组织课题组成员及相关教师学习讨论,收集课题研究的素材,做好读书笔记。9月子课题组填写“课题申报表”及开题报告。各校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审查、收齐“课题申报表”及开题报告。

  在准备阶段,各校基本能按照要求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召开全校英语教师的动员会议,制定全校的课题研究方案和子课题研究方案。各课题组根据方案,选定实验班级,制定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大部分学校都能按照要求及时上报材料,材料报送及时、翔实、规范。但是个别学校如后时中学、国强中学,县总课题组至今还没能收到课题实施方案等材料。个别学校对实施方案理解不透彻,没有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定子课题组,题组,;个别学校设定的实施方案不够具体,个别学校在设定课题组时进行大胆的尝试,把全校高中组英语教师融入初中组,设立3个子课题,通过高初中教师的搭配打造更有利于开展课题研究的团队。

  (二)10月开始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全县公办初中英语教师都已进入课题研究活动,都能认真学习、思考,做好读书笔记,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从平和二中的交流会议上了解到,全县大部分学校各课题组到10月中旬都能有序、有效的开展各项课题研究,如开展的具体工作有: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全面了解学情,发放第一份学生调查问卷,收集并整理分析原始数据;通过家访等方式,针对学生学习兴趣、资源、时间、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课题研究的第一阶段实验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创意。课题组成员教研工作走向常态化,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边研究边实验,不断地学习、总结经验,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讨论会。同伴互助,携手并进,人人都上公开课、研讨课,相互听课、评课。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认真写好教案、教学反思及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等。

  二、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

  此课题研究的目的明确,就是为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破解我县初中英语教学难题,推进“双高普九”工作和中学阶段教育可持续发展。所以下一阶段的工作也必须坚持小步子、低台阶、求实效、活选择的研究原则。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效解决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困难与困惑,为师生减负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校子课题的开展应从小课题入手。研究的问题要“小”:切入点小,范围小,内容单一、具体,以此来逐一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以科研的方式进行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研究,把一些相关、相近的重要问题“串连”起来,将问题转化为课题,在研究中讲究科学、探索规律、提升经验。在研究中,要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研究管理、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一切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特别是要突出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坚持课题到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

  下一阶段学校课题研究应做好规范,实施方案应形成学校的文件,过程性记录应保留,及时跟踪落实存在的问题。课题研究应更深入、更具体,不能只停留在较空泛的方案设计层面;子课题的研究目标应明确,研究的方法应得当,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法来支撑课题研究的达成。教师应加强学习,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挖掘潜在资源,为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7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xxxx年6月我们数学组部分成员参加了市级立项课题《“问题为串,练习为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完成了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做好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教学理论,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方向:

  1、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4、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主题。

  5、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或方式为主题。

  6、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为主题。

  7、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小学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善疑者必善学也”,《新课标》也提倡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教学以本来面目。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让学生自己提问时,学生往往不善抓住主题,问题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或只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甚至提出的问题与本节课关联不大或背道而驰,结果造成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教学过程松散。因此,课题组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梳理目标的“问题串”,既保护学生“异想天开”和独树一帜的见解,鼓励学生自由地述说希望解决的实际问题;又及时组织学生进入有效、有序的状态,紧扣核心内容和知识的前后联系来质疑。只有使“问题串”串于知识的“生长点”、串在思维的“延伸点”,使梳理出来的目标是学生愿意亲身体验和探究的问题,才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于新知的完整体系中。通过前期努力,学生已经对模式逐渐适应,并愿意接受这样的学习方式。

  3、挖掘教材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特殊作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必须要先研究教材,从中挖掘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题有目的的开展。为此,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边学习研究边实验边总结,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实验。课题组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教材的使用和处理有了更多自己的见解。

  4、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如对挖掘出来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整理;录像课及图片等是个空白。

  2、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动静”,无“涟漪”。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进行阶段性考评;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对模式的理解,培养自觉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对模式的生搬硬套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对模式的运用与教学方式多样化的矛盾,模式的单一与教学内容的复杂的矛盾,使课题研究有更过的实效性,最终达到老师的自觉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通过探究,撰写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探究,能初步使xx学校的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认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8

  一个学年的研究工作,快要结束了。它使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的内涵,总体分析得出明显有一定效果。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认真钻研、严格按照方案来实施课题,边实验边总结,进而寻求更好的实现课题的途径,随着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圆满结束,我的研究课题也有了一定进展,下面我就本学期课题开展情况做一下总结。

  一、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课的好处。课题开题之初,首先查阅有关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的资料,对其有了深刻的理解。了解班主任掌握一定的教育艺术对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有哪些帮助,对农村中学教学有哪些帮助,能弥补哪些缺憾,了解相关材料后,使我深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的重要性。

  二、利用学习到的教育艺术,设计符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课前备教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备学生。对于资源中的案例设计等仔细研究。领略教者对教案的设计意图,熟悉教师常用评价语言,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的教学管理方法。

  三、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课堂上我尽量运用激励性地评价语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课题教学效果明星提高了。

  四、与其他教师交流、探讨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学习得心得。

  由于教师互相交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学习的心得,在讨论中学习进步。

  总之,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教育艺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但只要有耐心,有信心,目的是一定能达到的。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让那自己的工作游刃有余。作为研究者,我们还要再进一步走进新课程,走进课题研究,继续体验充实的生活。不过,回顾这一学期参加课题研究的情况,我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有时思考还是太过肤浅,上传资料也有些拖拉。今后,在上传资料方面我还要再主动及时些,工作中遇到问题多思考,勤动笔,争取更多的收获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9

  课题实施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九年级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积极参与专题课改活动,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想课题顺利进展,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为使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我课题小组对此项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大量的收集,在管理上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学习,让课题组成员深刻理解“报刊阅读与学生英美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提高了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建立科研信心。这样,就为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具体做法:

  1、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反馈结果进行细致整理和分析,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撰写了调查报告。从学生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非常中肯的,也是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为我们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2、课题组教师对所任教的学年课本内容归纳整理,广泛收集素材,按照教材的内容,形成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3、在此期间每人上了一节公开课,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课的兴趣,优化了教学效果。结合理论学习,对暴露出来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使得各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课堂的调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这一阶段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我们同时要认识到我们的研究工作还任重道远,各方面因素很多。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懈,通过听、说、读、写的深度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作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绪,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实际的问题,继续深入认真的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10

  在县研究课题指导下,我们积极学习其理念大胆进行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趣味课堂教学的教研活动,现将题现阶段的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1、以加强理论学习指导教学实践

  为了提高教学实效,体现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本课题组积极开展教研活动,落实科课程理理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等专业教育教学资料,各位老师还利用电脑查阅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认识,把握教学动向,认真撰写教学心得和教学反思,寻找新的教学途径,尽力在教学中把这些理念落实到实践中。为了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集体备课,协同合作

  为了实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一改过去单打独战、各自为教的局面,通过几教几评和听课评课制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本学期我们不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备课组活动,从而有效地营造了课内课外的教研气氛,增强教师教学水平。我们倡导个性化的美术学习方式,同时更应关注美术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与个性的发展。《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3、优化理念,探索趣味教学模式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1)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形象生动,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部表情与内在气质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的形象反映,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2)知情结合,情意交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4)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发挥语言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我们注意在教学中采用动听、幽默和激昂的语言,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同样学习兴趣也会提高。还可以适当地把英语短语运用在教学中,更加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6)重视辅导环节,为学生作画创造氛围。课堂上作画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和谐优美的创作气氛,能使学生进入创造佳境。辅导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在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的具体指导。辅导在美术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开展课题实践,构建评价体系

  课程改革评价方案应符合《课程改革纲要》的三套评价体系,才能达到其培养目标。美术学习比一般的知识学习更强调个性化的特征,它不追求结果的一致而更关注学生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如何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想象力、创造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倡导个性化的美术学习方式,同时更应关注美术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与个性的发展。观念更新后必须还要立足课堂,用学到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共同目标。我们通过开展教学热点问题的讨论、设计整理一些优秀教案、开展教师之间的听、说、评活动,使课题组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

  新课程中一点很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作为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是不是也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学生在一堂课中学到了什么?这种“得”是不是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哪怕是细微的影响?当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已经进行到什么程度了?是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观,还是有了更新的思想?带着这许多问题,我们课题组就分头通过各种方式广泛获取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研究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非常多,侧重点也各有不同,其中也不乏一些观念陈旧的标准。而这些评价标准已经失去了它对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与激励功能,甚至异化成为教学改革的障碍和阻力。因此,重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

  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依托,努力更新教师、学生、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美术教学评价的理念,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美术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关注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发展。

  5、开展兴趣小组,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举办各项活动

  过去美术课堂的教学方法一味地采用讲授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教学中引导发现法、问题法、实践探索法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设置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应答反应更快。在具体应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外,还应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才能激活课堂。如在课堂上运用电视、录像、范画、故事、儿歌、游戏等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形象感受力和想象老师利用组织课外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并将学生作品展示在橱窗,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

  6、存在问题

  ⑴在研究过程中缺少专家的指导。

  ⑵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有待在教学中检验。

  ⑶全县美术交流少,应及时建立交流平台。

  7、努力方向:

  每个学生在美术上都有闪光点,倘若我们教师不注意有时就会使之熄灭。而我们的一句不经意鼓励往往会激发他们的创作,尽情地表达他们的想法。我们要为农村孩子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要让他们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较好的美术教育。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唤醒他们潜在的审美感觉,充分地发挥他们天赋以达到他们年龄可能达到的美术成绩。培养学生美术热情应该这么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美术兴趣,作为一名农村的美术教师,我们应懂得尊重他们的灵感和创作欲望。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们,他们的头脑中没条条,少框框,不受什么规章和理论的约束。他们的思想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爱画什么就画什么。对于这些,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然后循循善诱,热情辅导。切忌给孩子们泼冷水或武断的否定,有时农村孩子的思维太天真,心灵太美好。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千万不能给他们可爱的构思洒上一点点污淖,而是要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创作情趣,培养他们的创作激情。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11

  本学期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新课程标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半年来,我在高一两个班的历史教学中,为更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任务,为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感受到探索与思考的乐趣,为尽可能发挥历史学科的启智与育人功能,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计划的实施情况:

  首先,继续学习研究新课标,为课题研究服务。因教育观念转变得还不够彻底,新旧观念交织在一起,时新时旧,所以必须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并以此作为新的研究方向。为此,除反复学习《走进新课程》、《新课标解读》、《实践新课程实录》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你行,你一定行》《情商教育》《中学生心理变化》等心理方面的书籍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和座谈,并作了大量的学习笔记,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提供了理论指导。其中,尤其重视对新课程标准的研究,每节课备课时,必先研究课标,不仅明确了教学目的,还与旧课标相比较,看有哪些变化和不同,以便更好的落实新课标。上完课之后,我还要再看课标,看看这节课对课标的落实情况怎样,比如是否教学目的都落实了,或者还有那些不足,等等。我通过富有针对性的业务学习和研究,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改的深远意义以及课改的紧迫性,这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我尽可能抓住一切学习机会,不放弃任何一次到外面学习、听课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努力落实新课标。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凸现现代课程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方法到学习内容,我都始终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及现代公民应具备的思想理念为准则。对教材中一些疑难而学生又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讨论和分析,不但使学生搞清了困扰他们的历史困惑,从中也懂得学习的过程需要大胆质疑,开动脑筋思考,才能有所收获,有所作为。

  (2)给学生信心,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深入学生实际,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以生动而充满时代精神的历史事迹去吸引他们,让他们感到学习历史能丰富自己的学识,开阔自已的眼界。以历史的人文精神和凝重历史责任去感召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学好历史能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增强现代公民的使命感;同时也讲明历史学习的特点与方法,使学生感到历史不是难记难背枯燥无味的东西,只要有严谨的乐于思考与探索的精神,一定能学好。以积极热情的求知心理投入到学习中,推动教与学的互动良性循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积极思维的学习精神,同时对我的教学也起到有力的推动。

  (3)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本学期侧重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总结性文章。

  (4)应试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培育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的同时,我也重视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在每个重要的知识点上,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设置不同类型的题目,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也养成提出问题设置问题的习惯。另外在每个单元结束后,我都会指导学生理清历史线索,根据教材的写作思路把握史实与史实之间的逻辑联系,用书面的`形式将历史知识结构整理出来,并将优秀习作在各班进行交流,使学生在学习中重视学习方法的探索与总结。

  (5)开展课外辅导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如、历史人物访谈;历史资料收集册;历史专题交流;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指导;社会生活情况调查。尤其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而且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

  第三,加强集体备课

  我们高一备课组有三位老师,对于高一而言,我们都是新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一是加强备课组活动,明确课标要求、讨论教学重难点、教法等。随时随地地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二是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吸收别人的优秀成果。三是一些课利用课件教学,补充史料,提高教学效率。

  第四,对月考、期中考这些大型考试,备课组专门制定出复习方案,明确复习范围、制定复习计划、整理复习提纲,督促学生复习。从期中考试中我看到了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即在抓高一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和适应解题,由此,下一阶段我们主要是在保证基础知识的大方向上,加强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和融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战中的解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总体应试能力,为学生走向高年级做好坚实的准备。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态度上,我们做的工作还不够。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1、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2,课外活动亦取得一定的效果。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做人,掌握了历史知识。

  4、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强了学习资源与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要素、教学环节的整合,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此外,学生的材料解析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存在的不足:

  1、个人备课有时针对性不强,特别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备好的课不得不进行必要调整。

  2、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得不够到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成分还比较多。

  3、课题研究亦有流于形式的时候,以致实质性的工作做得远远不够。

  4、课外活动的开展因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总体效果亦有不如人意之处。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备课的针对性,努力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学生。

  2、有意识地强化落实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

  3、实质性地开展课题研究,少一色形式,多一点具体的内容。

  4、加强课外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伙伴。

  5、提高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上课质量。

  6、根据不同班级的不同学情采取妥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节奏。

  一学期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立足过去、展望未来,20xx年度将有更为艰巨的工作在等待着我们。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12

  为贯彻落实教育科学研关于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我校领导班子及时召开教研工作会议,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深入讨论、研究,寻找适合我校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和方法及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这段时间里,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校领导的带领下,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确定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健全教研组织机构。

  1、校长是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为加强校本教研的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教学、教研工作的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

  2、落实责任,分工合作。校长负责组织全面工作,深入调查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确定学校研究的课题。教导主任负责协助校长制定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课题实施方案和总结、教研管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副教导主任和骨干教师负责协助副校长落实各种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收集各种教研工作资料存档,跟踪指导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二、营造宽松的教研氛围,提高研究质量。

  良好的环境造就优秀的人才。为提高研究质量,我校特别注重教研氛围的营造。具体做法是:

  1、在学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建立“校长室教导处---各教研组老师”四级教研网络。提高教研工作的管理力度,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切磋,合作研讨,彼此支持,共享经验,共同成长。

  2、开放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两个室的建立为教师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为教师多渠道收集先进的教育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组织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反思,并要求评课教师要有一颗真诚的心,授课教师要有一颗平常心,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共同交流,共同进步。

  三、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架起教研的桥梁。

  20xx年秋至今,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学校开展《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如何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研究,《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目前,各问题正在研究当中。

  四、创设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教研平台。我校主要开展以下几项活动:

  1、09年组织开展小学生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课堂探讨活动。

  2、09年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3、09年组织开展“校本教研学习培训”活动。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为此我校领导从骨干教师的培训抓起,让骨干教师成为教研工作的领头羊。从20xx年至今,我校外出参加培训学习的领导和骨干教师约26人次,为我校教研工作的展开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完善教研管理制度,确保教研工作有章可循。

  为确保校本教研活动有效开展,本学期校领导出台一整套新的《教育教学目标管理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教研管理制度》,并签订责任状。

  七、以点带面,跟踪指导,确保教研质量。

  校本教研既重结果,更重过程。为确保教研质量,我校采取跟踪指导、监督方法促进学校活动的开展。具体措施是:

  1、定期深入指导拟定研究的课题和课题实施方案的拟定。

  2、定期深入指导教师围绕课题进行研究。3、定期深入指导教师上课。

  4、定期深入检查教研工作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方案、记录、总结。

  八、教研成果。

  〈一〉、我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是:理论学习课堂实践反思交流、整改提高。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1、理论学习。

  ⑴学习内容:

  ①《小学语文、数学课程理念与实施》

  ②继续教育教材

  ③各种教学杂志

  ⑵具体要求:

  自学时要做好读书笔记,主要摘抄名家的教育名言、课堂评价语言、课题的理论知识等,以备评课用。

  2、课堂实践。这是最关键的环节,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备课(力求体现集体的智慧,即集体备课)具体办法是:由上公开课的老师执笔撰写教案,然后在组内交流(分低、中、高三个年级组),组内的老师提出修改、补充的建议后,再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整改。

  (2)上课(所有教师深入课堂听课并做好听课纪录,备评课时使用)

  (3)反思、点评

  ①反思。授课者的反思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分析、教学设计及理念依据、成功与不足之处、整改措施。

  ②点评。听课者的点评尽可能结合授课者的课堂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情况、教学评价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看法、建议,让每一位教师在交流互动中共同进步。

  3、反思交流、整改提高。

  通过自我反思、交流互动以后,授课者再对教案进行修改,形成优质的教学案例,存档备案,为下一届的任课教师提供上课的依据。

  〈二〉、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发生明显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所改变。具体表现在:

  1、在课堂中老师已经有意识的去关注学生个体,尊重学生个体性,教师的角色在悄悄改变,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面对学生提出不成熟的问题时,教师能放下架子真诚地与学生一起探讨,既让学生经历了学习语文的过程,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

  2、导入方式新颖、多样,数学学科的教师基本上都能创设生活或问题情景引出课题,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

  3、语文学科的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多样。

  4、部分教师能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了摆、思考、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过程,去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来计算的道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改变了过去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方式的教学行为。

  5、老师们已经有意识去挖掘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7、教师的反思条理基本清晰。基本上能按:教材的分析目标的定位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过程的设计及设计理念课堂中的优点不足及整改的方向这个思路进行反思。

  8、部分教师能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部分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9、部分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问,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什么问题?又如;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想提什么问题?

  九、存在的问题。

  1、还有部分教师教研意识较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2、老师的文化底蕴不足,有些教师给学生传递错误的信息。

  3、校本教研的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4、教研力度有待加强。

  5、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多数教师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但没有理论做支撑。

  6、教学目标定位过大,教学重点定得不够恰当。

  7、课堂还是不够开放,学生主体地位表现得还不是非常突出。

  8、教师对学生学习前提出的要求不够明确,清晰。

  9、教师在倾听方面做得不够,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有时不给于理睬。

  10、语文教学中有个别老师把词语抽出来,一个一个的单独理解,不太好。

  11、教师评价语言平乏,激励性语言太少。

  12、识字方式还比较单一,识字容量不够大。

  13、板书的设计、书写,以及教具的.制作不够美观。

  十、下一步工作计划。

  1、召开全镇教研工作会议,针对古蓬小学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途径、方法和成果做阶段性总结。特别是本学期语、数课堂教学比赛情况做进一步分析,加强教师教研意识。

  2、中心校、各片区、各校教导处负责收集本学期前段时间开展活动的各种材料存档(包括:活动方案、总结、教案设计和反思)。

  3、中心校领导班子定期到各片区,各村小跟踪检查和指导。

  4、5月份各校教导处负责组织本校的老师进行理论学习,主要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的教材观、新的课程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新的教学行为。除此之外:

  ①重点学习“概念”教学各学段的三维目标、教学要求和实施建议,并做好读书笔记。

  ②每人收集1篇有关“概念”教学的经典案例和评析,并打印分发给本校本组教师人首一份,共同学习。

  ③围绕本组研究的课题进行学习。如:中心校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重点学习:

  (1).“概念”教学中如何整合三维目标?

  (2).“概念”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整理、归纳能力?月底再共同交流,把别人的做法跟同伴说一说。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目的。所收集的案例及评析可以摘抄或剪贴放在教案本里做自己的一本教法集锦。供自己学习。

  5、6月份数学组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教师观看有关概念教学的光碟,并撰写学习体会每人1篇。

  6、5月6月份语文组的老师,除开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的教材观、新的课程观、新的学生观、新的教师观、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师新的教学行为内容外,重点学习阅读教学的相关理念,并围绕本组研究的课题进行课堂探讨。如:中心校研究的课题《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重点研究:

  (1).如何挖掘文本进行语言训练?

  (2).如何整合三维目标?并进行一次全镇性阅读教学第1课时教学基本模式培训,把大家研究的成果辐射到各村校。

  7、6月底各校教导处收集各种教研工作资料存档,中心校举行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和成果展示,把大家的学习资料、论文、优质教案、案例评析收集起来进行展示。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13

  我校数学组研究课题于20xx年11月至20xx年12月为课题探索实验阶段。一年来来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本阶段的任务。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首先在校内成立了课题负责人校长为实验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一位主抓教研的领导为实验课题执行组长,由八位实验教师组成的实验课题小组。同时,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做到“三必须”:必须随时听课,了解实验的状况;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必须准时参加每月两次的课题小组学习活动。课题工作组要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要求实验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同时还设立了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我校课题研究处于严格管理之中,也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求大家在改革我们的教育同时,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我们在课题组学习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三、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首先,从本课题组各学期实验教师的实验研究课中,我们不难看

  出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例如:陈雅锋老师执教的《长方体表面积》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先试着为长方体做个漂亮的外衣,再想一想如何用简洁的办法计算出它的用料(即如何计算长方体表面积),再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后,再小组合作交流,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创设出了五种之多的计算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为自主发展打下了基础。

  其次,从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题地位,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用加强小组合作研讨学习的方式。本课题采用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三是: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全班交流过程,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便于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感悟、领会。

  四、营造浓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儿童好问便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正面引导、树立榜样等手段给予落实。我们要求教师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暂差生,应更多一份关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五、开展课外活动,培养自主、创新、实践能力

  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自主创新实验的途径。在实践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独立解决问题,这实质上就是创新。为了实现“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尊重学生爱好,保护兴趣,发挥特长,循循善诱,分类指导,协调发展。课外活动开展分思想教育、兴趣爱好、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五大类,并建立相应的兴趣实践活动小组,努力创造条件,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寓兴趣培养于课外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广泛地开展了集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勤学、会学,有创造性地学,进而达到“以学为乐”的最高境界。

  2、寓能力培养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开设了科技制作、手工制作、采集标本等活动项目。实践证明,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这些培训,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培养其对学习一丝不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从而

  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3、寓创新培养于社会实践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除组织学生走向实验室、图书馆、运动扬、博物馆外,还组织学生到农村、商店等地,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进了身心健康;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增长了学生才干,培养了劳动习惯,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一年的实验中,我们在培养学生s的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验班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2、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素质。一年的实验探索,也使我校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七、存在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一年来在实验中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实验时间不长,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还有许多解决的问题:如有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未得到改变,因而只重视教法,不讲学法,更缺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仍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等不良的做法,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课题组还需要大力宣传,形成浓厚的氛围,使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创新能力培养,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学习能力,方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立项前审定课题,教研组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数学课程标准,经过学习研究、展开讨论,结合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情况确定“数学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指导策略与方法研究”为课题组研究实验的课题,并将该课题分成了三个子课题:

  A、数学课例教学中的有效互动研究;

  B、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途径的研究;

  C、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探究与合作交流的策略的研究。每个年级组分别研究一个子课题:子课题A研究教师:杨柳依(组长)、单瑞国、战祥收;子课题B研究:李永青(组长)、陈秀键,许家恩;子课题C研究教师:杜家秀(组长)、王秀美,王佃兴。

  (2)本课题立项后,课题组组织全体实验教师认真学习《建南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使教师认识到进行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树立课题研究的信念;同时,明确实验研究的思路和前期实验研究的方向,师师互动、交流合作;制定自己可操作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计划。

  (3)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能力;主动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教育教学研究期刊、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积极参与数学教研的培训;在学习中做到有重点、有反思;各小组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交流;课题组每学期举行集中培训、交流、总结、评价等研讨会,并请教研室的专家进行指导,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4)教研组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数学课程标准,经过学习研究、展开讨论,结合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情况确定“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三方面研究: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研究,学生数学探究方法研究,中考数学探究试题研究。每个年级组分别研究一个内容,七年级重要针对学生的探究方法,八年级研究课堂模式,九年级研究中考试题。

  (5)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提高课题实验研究的能力;主动学习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教育教学研究期刊、新课程标准、教科书等;积极参与数学教研的培训;在学习中做到有重点、有反思;各小组每月

  进行一次集体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交流。

  (6)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实验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题研究公开课采用“定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交流、反思、评价”模式展开,以实验研究课为载体,精心组织,凝聚全组之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看、听、说、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14

  观摩语文特级教师唐江澎老师的《白发的期盼学会倾听》教学录像二、畅谈“新型语文课堂”

  (一)冯培印老师

  我发现录像中学生并没有自觉记笔记的习惯,对背景音乐的作曲者也惘然不知,窥一斑而见全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语文日常教学的恒智慧。

  (二)马立剑老师

  我认为新型语文课堂可通过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实现:

  1、获得知识和技能。一节课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够完成唐老师出的题,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就证明了这一点。

  2、体验过程与方法。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通过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到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形成经验,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这里包括杨飞老师所说的学习习惯的培养。3、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情感的体验,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也就是教育的最大价值所在。

  (三)王老师

  我想课堂的新颖主要表现在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上。思维发展是通过对问题的探讨与解决来实现的,问题设计的质量决定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课堂参与的程度和文本体验的效果。问题设计包括教师预设的部分和课堂生成的部分。预设的问题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具有一定的难度、层次性、延展性。

  (四)徐风伟老师

  我也以为智慧地设问是新型课堂的前提。知识的传授、师生的对话、学生的体验和感悟,都从问题开始。设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程度的深浅与智慧碰撞的.强弱,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流畅与教学的生动与否,也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学成功与否。语文学科的设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语言入手

  抓住语言进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正因为如此,语文学科的设问,只有从语言入手,透过文本语言,去穿透文本内容,从而进行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智慧。2、与具体的课型紧密相联

  语文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设计成不同课型,如:朗读型、鉴赏型、评点型、听说性、练习型、分析讲解型等。问题的设计,应与具体的课型紧密结合。如情文并茂的诗文,可采用朗读型课。教师可从音的强弱、长短、缓急以及感情的把握等方面设计问题,在指导朗读中,进行内容分析与思想教育。

  3、找准切入口

  好的“切入口”是智慧的闪现,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激活剂”,是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苦苦追求的。例如,王剑锋老师在上《可以预约的雪》时,从文题切入设问,陈青老师在上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时,从小说的结尾切入设问。选择“切入口”,除文题与结尾之外,还可从诗眼、文眼切入,从重点词句切入,从过渡段切入等等,教师应运用足够的功力自行把握。

  4、注意层次性

  设问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问题的连贯性,它是授课流畅性的保证;

  二是问题的递进性,它能较好地将授课内容不断引向深入。

  (五)侯海静老师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而又与众不同的“人”,具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生成的特点,每一堂课都应是不可重复的师生情感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要有:

  1、知识

  新型课堂的第一步是老师能静下心来多读一些书,多一些积淀,多一些底蕴。教师智慧了,才可能让课堂充满智慧。老师要多读书,还要鼓励学生多读书。一个知识贫乏的课堂,又怎么能闪现智慧的光芒?

  2、宽容

  宽容的课堂才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具有人文情怀,关注孩子的关注,惊奇孩子的惊奇,思考孩子的思考,营造民主融洽的教育情境和自由活泼的精神氛围,促进学生情感的积极参与,从而投入到充满灵性的心灵感悟、沟通与对话等极具人文性的创造学习之中,才能启迪智慧,点化生命。

  3、对话

  语文活动是人的生命运动,语文学习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言语只有真正融化在个性生命之中,才具有生命力和表现力,才会适时迸发出来,成为智慧的言语。课堂如果没有对话,就不会有碰撞,就不会有交流,更不可能迸发智慧。如何对话?

  (1)平等

  进行对话的师生,应是弯下腰来的老师和站直身子的学生。

  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从讲台前走到学生中间去,充分地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并尊重学生的意见,耐心地真诚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哪怕它是错误的。

  站直了的学生应当是生机蓬勃的,应当是敢于提出疑问的人,应当是有独立人格的,应当是有自尊、有自爱的人。

  (2)从容

  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什么样的情况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都会产生,教师上课固然要精心备课,但开放的课堂常有一些意外,教师要能从容的应对,而不是打压和否定。一个充满智慧的老师,能够从尴尬中捕捉契机,化平庸为精彩,化腐朽为神奇,奏出和谐的育人旋律。

  (3)质疑

  “磨刀不误砍柴工”,质疑使语文课堂迸发智慧火花,教师的教学智慧与学生的学习智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4)碰撞

  语文的魅力在于其内涵的丰富多彩,我们要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否则,语文教学只能培养出“只有知识,没有思想的学生。”很多的课堂智慧是在各抒已见中的撞击中产生的。

  (六)姬长仓老师

  我以为,学校提出的“智慧课堂”三个纬度里,“问题”是前提,“体验”是目的,“参与”则是关键。离开学生课堂的主动参与,问题的意义和价值将大打折扣,体验的目的也无从谈起。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问题和学习呢?

  1、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激励。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都有一定的语文学习的底子和认知能力,而语文学习的范围广、内容多、重积累、见效慢等特点使得不少学生语文课上关注度、兴奋度不高,这就更需要语文教师擅引导、多激励。

  2、对学生的回答科学、艺术地进行随机评价。

  随机评价要适时、适当,要中肯、有分寸,以表扬、鼓励等肯定性评价为主,即使学生反馈了错误的不完整的信息,教师也应先“艺术”地予以某种肯定,再婉转地指出问题,使学生乐意接受有关他失误的信息,帮助他和别的学生减轻迷乱。

  随机评价还要尽可能体现教学民主。教师不是真理的化身,学生却是求知的主人,随机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交换的通讯活动,往往带有同时性和双向性。

  (七)孙书甫老师

  我对智慧课堂的课堂教学有三点粗浅的认识:

  1、目标

  老师认真备课,计划每节课,才能有效每节课,精彩每节课。备课组认真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研讨交流,集思广益,也能产生出“智慧”。学生同步进行预习,与教师的思维撞出智慧的火花,

  2、对话

  满堂灌产生不了“智慧”,对话才行。民主、平等,只有落实到实处,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才会有智慧课堂。

  3、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熊老师说,“智”,就是每天要积累一点知识。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八)张同国老师

  如何消除学生对语文文本潜在的抵触情绪,让学生轻松自在、满心期待地走进语文课堂,这是我想提醒在座的每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九)张志峰老师

  我认为“智慧课堂”有几大需要:

  1、深入钻研文本。智慧在于真实。唐老师让生活之水流进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生命化与真实化。

  2、精心设计教案。教案需要广度和深度。教师要读书学习,有“一桶水”,靠教参设计教案(或别人的基础教案)是产生不了教学智慧的。

  3、目标意识。教师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学生怎样学?这样的课堂价值在于通过师生情感的交流、智慧的碰撞努力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化。

  4、导之有方。我以为教师越是导之有方,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越能充分发挥。此致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15

  根据学期初学校制定的小课题及各学科制定的小课题以及一学期以来各组对小课题的研究,现分别对各学科进行阶段性总结如下:

  理科组: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组织、引导、参与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双边活动,有效提问能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同一数学问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提出,提问的角度不同,时机不同,效果往往不一样。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营造宽松的气氛,抓住每个提问点

  提问的目的是点拨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必须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大胆参与,积极举手,不因为对错而顾虑。首先教者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幽默风趣,态度和蔼可亲,对回答好的学生要肯定赞扬,对成绩差的或对提问内容不能很好回答的,教师可以积极引导,让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寻找回答中的闪光点,哪怕是芝麻大的闪光点,也要给以肯定,当然,对回答中的错误,不能无原则的赞美,不讲原则的虚情假意式的表扬,学生也是无法接受的。这样长久坚持下去,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教师的课堂提问才能收到实效。

  其次,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知识点。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悬念或有趣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作用。

  再次,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疑虑提问,精心设计适当的问题,循序渐进,就能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从学生易错的地方设疑,这一点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2、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综观全局

  设计课堂提问,教者既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胸中有学生,既要考虑到知识传授的严谨性,又要考虑到学生活动的趣味性,既要考虑优生的能力发展,又要照顾后进生的接受能力,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往往是有效的。

  常听到学生说,课堂上听得懂,下课就不会做;也常听教师说,我已经强调多次了,分析够透彻了,学生还表现出不明白,解题时还张冠李戴,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的最后结论是学生笨。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是教师没有全局观念,没有静下心来备学生,所提问的问题对学生能力培养不够,学生在学习中缺少主动性思维而变成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备好两头课(教材、学生),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以问题为契机,精心设计,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3、提问对象要全面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学生回答有错可让其他学生补充,必要时可展开讨论,提高优先,带动差生做到共同提高。4、提问的时机要适时问题提出后,不要急于让学生回答,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思维活动,促使每个学生在心里都拟出一个答案,当自己的答案与被提问的学生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进行比较思考,进一步分析或修正,从而加深理解,养成思维习惯。

  5、提问要严谨连贯

  好的课堂教学讲究前呼后应,讲究起承转合,讲究生动流畅的美感。而以上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严谨、连贯的课堂提问来实现的。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材特色与教者思路的完美体现。课堂提问在设计上贪多求会或抛开教材与学生实际刻意标新立异,虽然花样百出,却让听课的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因此要让学生听得明白,学的痛快,首先教师提问的思路要清清楚楚,只有建立在清晰基础上的创新提问才是有效的。

  6、提问要有拓展性,延伸课堂

  课时有尽而课堂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是的,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提出更多更好的有价值的问题,才是实现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教师提问的最高境界应是激发学生自主的发问。

  7、提问要多样性

  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回顾式”、“设疑式”、“逗趣式”、“求同式”、“刨根式”、“比喻式”、“福设式”、“求同式”、“伏笔式”、“层递式”、“分割式”、“扩展式”等等,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注意给常变换手法,切忌僵化来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即使是同一个内容在不同场合下进行提问,也要注意转换角度,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例如:要使学生看到老师是如何提出问题的,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英语组: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完善。其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利用课堂所学的知识训练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英语的交际水平。同时,科学合理的作业布置又会对学生的知识掌握起到及时反馈作用,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一、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

  作业设计要突出重点、难点,有利于实施英语教学目标,要有意识地设计和布置相关内容,使作业目标明确,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符合学生所学知识的能力水平。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动机。例如五年级英语MyFamily这一单元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扮演家庭成员,几个人一组自愿结合,扮演不同角色编写对话,在课堂进行角色表演。通过这种口头、笔头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了所要掌握的句型。

  二、作业布置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好任何一门功课的首要条件。因此布置作业时不能总是让学生抄单词写句子,这样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尽量使作业类型多样化,内容新颖,生动有趣,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英语课Happy birthday这一课时,让学生结合自己过生日时的具体情况进行讨论:有没有生日聚会(Birthday party),有没有生日礼物(Birthday presents),有没有生日蛋糕和蜡烛(Birthday cake and candles)。学生讨论非常激烈。讨论过后让学生画一画生日蛋糕和礼物。并让其家人过生日时唱一首“Happy birthday”,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新知。

  三、作业布置要有精简性。

  在提倡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必须把好作业的质量关。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习题,使作业少而精,但同时又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既巩固了知识又锻炼了英语交际能力,不能布置超量作业。杜绝“题海战术”,否则学生产生厌学、逃避作业的心理就将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语文组: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就必须给学生一个空间,给学生更多锻炼的机会。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一堂完美的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为了这个完美的结局,我煞费苦心,我认为这个完美的结局应交给我们的学生来完成。因为我们的《如何让学生自主性的进行课堂小结》这一课题,它关注的是以人为本,正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个性特点的差异,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记录他们的成长过程。而对于教师的教来说,则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改变了他们传统的教学观念,使教师更有效的使用教材,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现把这学期来的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研究现状做简要的汇报。

  一、课题走进学生的课堂,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自从课题实施以来,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和兴趣。当我们把“课堂小结”这一任务交给学生来完成时,没想到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例如,以前的课前检查都是命令式的,现在我们在课前安排了“小结”这一环节,不再是立行公事的检查而是让他们自愿的对课前预习进行一个小小的汇报,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的较为主动,可以尽情的展示他们自学的收获。如:有的同学偏重于字词方面的学习,有的同学偏重于课文的阅读,有的则侧重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这样的“小结”,也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预设,可以及早地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很好的使用教材。而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自愿的和积极主动的,而且具有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愿望,而且还养成了良好的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其次是课节中的“小结”,虽然打破了常规的教学秩序,但它更多的关注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停下来倾听学生的心声。在讲完了某一段课文的分析后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美读展示、问题讨论、问题探究等。通过学生的汇报,给他们提供了自我表达的空间与交流的平台,树立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同时也检测了同学门对知识掌握的深与浅,便于及时调空课堂,及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情况。“课后小结”则是学生对知识的整合,是对自己学习的检验,总结。他们的畅所欲言让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给他们带来了学习的希望,让他们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二、课题走进学生的课堂,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了教学方法

  (1)教学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学行为变被动为主动

  教师不再是教学的执行者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权,课堂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来参与,丰富了学习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

  (2)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课堂小结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课前立行公事的检查变成了学生的汇报交流,课中的疑惑变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课后的小结给课堂增添了亮丽的景致。其实它的出现为课堂增添了花絮,使课堂变的有声有色。首先,课前小结打破了以往循规蹈矩的听写与检查,它给学生以自由表达的愿望,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式的汇报,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如:对某个字的认识,是通过他们的自主学习去完成的,他有了学习的愿望,就有兴趣去记忆它,分析它,辨别它。这样通过自己的认知再将自己的所获展示出来就有一种骄傲感和自豪感。诸如对词语的理解也是一样,对课文的`朗读以及感悟都是通过自愿的方式来完成学习的任务,所以说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

  以往教师的讲述和设计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是一环扣一环迁着学生的鼻子走,从不过问学生的感受,所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只是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学习和学生内心的感受。而我们的课题正好填补了这样的空白,“课中的小结”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驿站,给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的机会。如:朗读教学这一版块,读完了,老师可以去收获果实:“听了同学们的朗读很好,还有没有愿意再读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此时,同学们的情感的学习闸门打开了,有的同学说“:某同学读的真好,我要向他学习”。有的说:“老师我觉的我读的也不错,我还想展示一下”。有的说:“我觉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这样的设计是对学生情感,态度的体现,也是对学生人文性关怀的一种体现。课后的小结是对学生总的检验,是全方位的,是从认知,感悟,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的,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学生有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他们创新能力的一种培养。从而来提高他们的运用语文的综合能力。

  回顾这学期来的工作,总体上已经进入了正常的运行轨道,但由于时间少,教学任务繁重,也给课题带来了一些影响,如:时间不足,课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总是浮于表面,还有待于强化,做真做实。

  开题容易深入难,随着课题实验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困惑也越来越多,但我们会知难而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但我们相信,有凤凰母语教科所做强大的后盾,有教研室的任老师为我们雪中送炭,我们就有信心开展好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力争取得该项实验研究的丰硕成果,为新课改实验做出新的贡献,我们将以已经取得的成绩为动力,扬起风帆再前进。

  综合组:

  新课程强调以学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体性、自主性和探究性。而以往的历史教学恰恰缺乏这些。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初中历史如何利用课堂导入创设情景”的小课题研究。

  一、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概况

  我校于今年开始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为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我在本学期里进行了如下研究。

  20xx年4月20日,政史地生组在刘淑杰组长的领导下在教研组进行讨论,确立了关于“初中历史如何利用课堂导入创设情景”的小课题,并其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一致认为:好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有机地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综合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真正体现出综合探究课研究、综合、探究的特点,真正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极大地增加了教学的课堂效果。

  20xx年4月7月,我在组长和同组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实践,设计了历史传奇故事导入法、古诗词导入法、历史短剧表演导入等方式等等的尝试,并把情境创设、学习交流、合作探究、合作讨论、反馈融为一体,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探究性,使学生在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感悟历史,进而达到理解与认识的升华。实践后和同行们进行了反复论证,并进行反思和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的几点反思

  1、角色扮演

  教学时,教师设置课前任务,学生提前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形成文字材料,上课时让学生展示劳动成果。通过设计任务,有助于学生扩宽历史视野,提升信息的判断能力和信息的运用能力。同时,课前准备由人物入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对理解教材内容也很有帮助。

  2、情景教学

  积极营造学生学习的历史情景,围绕教学目标,谴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对所授教学内容和意境进行生动的再现,拓展学生视野。

  3、问题探究。

  通过精心编写“情境营造”和一个个由浅入深、力度大的问题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强化了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内在动机,让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并建构知识体系。4、师生互动。

  在学生演讲后,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作适当的点评;在学生探究问题过程中,及时给予相应的引导和启发,尤其是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

  5、创新思维。

  创新性利用教材,设计出较为开放、较为新颖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讨论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设置主题讨论:近代历史上,要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需要哪些条件?中国当时是否具备这些条件?”让学生自主组合,自主探究,深入思考,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形成合作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课。

  6、发挥资源优势,历史教学资源丰富:古诗词、历史传奇故事、民间习俗、谚语、对联等等,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巧妙地运用各种资源,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进之处

  1、注意选择各种资料,恰当地运用。

  2、注意课堂教学的调空,灵活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

  3、加强对学生情景、态度、价值观的拓展和渗透。

  4、加强网络教学的管理,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各种功能。

  4、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作用,使其认识自己和历史课堂的密切关系。

  我们的小课题研究时间为一年,现在只是研究了一学期,在这一学期中,各位教师都能够脚踏实地的认真研究,有了一定的收获。在今后的研究中希望能够往更深层次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