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时间:2024-07-17 02:12:5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1

  读完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之后,第一感觉是书写得很好看,少了历史专业书的那种枯燥,有一种非一口气看完就不罢休的冲动!下边我就把《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读后的看法做一个总结。

  本书在自序中号称是“鸦片战争再研究”,自然包含着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批判的意味。就研究的过程而言,当属踩着前人的肩膀往上爬;就研究结果而言,应是离历史真实更近。然事过境迁,一个半世纪前的人和事,与今有着层层历史隔膜。到底我们日常观念里的卖国贼、民族英雄是怎样在人们心中产生的?为什么林则徐、关天培等人会在后人心目中奠定英勇抗敌的形象,到底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下,他们自己的历史是怎样展开的,他们对究竟在中国开始走向近代,面对西方的殖民者时,他们能够带领我们走多远?这些问题自己很多没有想过,但恐怕也是要了解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历史上至为重要的事件,无论如何都不能绕过去的问题。

  作者在序言中探讨了琦善的卖国问题,虽然作者一再强调并非为“奸臣”、“卖国贼”正名,但琦善作为道光朝的一名大吏,在我所读书中,未见有人表扬过他,《天朝的崩溃》上来就为他作平反,起初不能不让我觉得似有哗众取宠之心,但展卷读完,我想,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度里,没有哪个人物不在乎自己的声名,能够留芳千古是每个人的理想。所以琦善等一批“投降派”依照当时的标准竟然都是符合臣子之道的忠臣。主观上他们绝对是维护道光皇帝的正统地位的,在他们看来,他们所做的其实就是为臣子的本份所在。作者此观点进而引出主题:鸦片战争的失败,究竟应归结于中国的落后和保守,还是应归结于琦善等人的原因?当时中国的正确之途,究竟是彻底的改弦更张,还是只需要重用林则徐等力主抵抗的官僚?本书的核心问题,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能否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这是一场胜或负的结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战争,还是一场必定要失败的战争?当时清政府中有没有人可以领导或指导这场战争获得胜利?如果战争必败,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作者不断地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下,提出假设,因为已经发生之事并不是最有可能发生之事,历史学家会注意到历史可能出现但未能出现的转机。

  《天朝的崩溃》从兵力、武器、指挥、战术等诸方面证明当时的清军无论如何抵挡不了英国侵略军的进攻。简要的比较一下:

  一、清朝的兵力虽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当时的清军驻防分散,难以集中,调动也很困难,除训练、打仗外,很大程度上还担负警察的.职责。而且当时的清军不论八旗还是绿营,战斗力都已经相当差劲。而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人数已经达到两万,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军队,在大部分战场,清军迎战的兵力仅比对手略多或持平。而且这些人从各地、各省抽调而来,其战斗力显然不如整体编制的对手。

  二、从武器上说,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间几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射的速度、准确性都比对手差,而且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更新,有的火枪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也类似,式样和当年明军阻击后金进攻时的红衣大炮差不多,铸造技术也落后,使用时经常被炸裂伤及自身,射程、准确性自然不高。更有很多士兵还使用大刀弓箭,无法和近代化的英军相比。

  三、历次战斗中清军的指挥者都是王朝的精英人物,像林则徐历来勤勉能干、琦善在封疆大吏中政绩最为出色、伊里布善于处理民族事务、裕谦是主战派中态度最坚决的,杨芳在嘉庆年间镇压起义屡立战功,可算当朝第一名将,差一点的奕山、奕经也是宗室亲贵中的翘楚。但结果是无一例外的惨败。

  四、从战果上看,英军每次取胜都只付出极少的代价,损失最大的是在镇江,有三十多人阵亡,而清军不论人力物力都损失惨重。指挥官中一品大员就死了四人: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自杀,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水陆提督陈化成战死,江南陆路提督余步云被斩首。二品大员中也有京口副都统海龄、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等人阵亡,这些都是最能征惯战的将领。

  从这几点来看,清军实力实在无法和英国相抗衡,而且清政府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侵略者大的毫无还击之力时仍然做着天朝美梦。这也是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朝方面从来没有把英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战败之后也从未吸取教训。对于远来的“夷人”,“天朝”知其“船坚炮利”,但也仅此而已,他们一直认为英军不擅陆战,只要一离开军舰就好对付。在战争中,朝廷的政策一直在“剿、抚”之间游移,剿自不必说,所谓“抚”也并不是投降的意思,而是“安抚”,也是显示天朝威德的一种形式,是夷人接受了天朝的恩赐而罢兵。在这种不知彼的情况下自然是一败涂地,其实英军在各地进攻形式也比较单一,经常是利用己方炮火射程远,由军舰在清军炮台射程之外轰击,然后陆军避开炮台的正面攻击,绕到炮台的侧后方登陆(清军大炮均无法转向),占领至高点居高临下开炮。而清军却从未采取相应措施,仍然在原有的模式下组织防御,并且盲目自信,等敌军轻易攻破防线又仓皇逃窜。

  以作者的看法,中国应该向日本一样,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而应当尽快签订和约,再走自强之路。对此我不以为然,且不说日本被西方列强侵略是在中国之后,已有前车之鉴,以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当时官场腐败的习气,深刻的思考战败的原因,发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困难的。更重要的一点是,抵抗、牺牲是一个必然付出的代价,直接投降的作法从中国人民的感情上是说不过去的。历史是不可改变的,我曾想如果当时是康熙执政,会不会还有如此结果。其实以君主世袭的制度和教育方法,在一个王朝的晚期难以出现康熙这样英明的君主,更何况道光皇帝本身并不是资质最差的皇帝,关键在于腐朽的制度和陋习使他无法了解真实的情况。中国发展到这个样子,应该说被列强的炮火打开国门是一个必然,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似乎也是无可挽回,真正可悲的是战败后的中国没有能够及时走上自强的道路。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2

  这是本好书。作者治学严谨——从每章后面长长的引用书单即可看出。通俗易懂——连我这样不喜欢思考的人都能读得不忍放下。观点新颖——这条不多解释。下面是自己看过后所想的。道德的困境抗英战争中有人认为失利是由于奸臣所致,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否觉得荒谬?道德历来是大家所提倡的,可是依靠道德的力量真的就能做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

  转而想到,天朝是很喜欢树立道德楷模的。而天朝每有贪腐,即认为是道德约束不够。可是,人本质是自私的,怎么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达到圣人的标准?结果只能是所有人都带着伪善的面具,却在背地里做见不得人的勾当。戴面纱的历史看过之后,会大呼原来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有种被历史课本欺骗的感觉。记得有人跟我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知道的或读到的历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历史,所有流传下来的史籍其实都是别人所记录的,到底当时是什么情况,我们也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去观察。

  尤其是作为宣传工具的历史教科书,更是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或厚此薄彼,或被选择性遮盖。实事求是抗英战争中,对战双方在武器装备和军事制度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天朝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事情。那除了奋战到死,是否还有其他的道路?或者说明白些,是否议和就是真的是卖国?有时候,说出实话真得很难。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3

  在这个假期,历史系主任给我们历史系学生推荐了很多经典书目,我选择了《天朝的崩溃》这本书,阅读后感想万千。

  提起鸦片战争,每一位国人都能说出几句相关的历史,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其中的有些事情并不清晰明了,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疑点。难道这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役真的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吗?而在茅海建先生的这本书里,我们的疑问大部分都得到了答案。

  这本书讲述了与鸦片战争相关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力图以当时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去理解历史,使许多在今人看来是荒谬的现象得以显示其在当时环境中的“合理性”。同时,通过对有关人物及其言行活动分析,观察清王朝在历史转折关头的作为,揭示历史进程中的偶然与必然。总的`来说,这本书对于我们的历史思维的养成具有非常大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的一开始,讲述的是有关琦善卖国的内容。作者从对琦善心理活动的探究、从琦善卖国的动机探究以及对琦善卖国罪名的深究,都向我们表明了琦善并非使人们口中的卖国贼。但那又是因为什么人们对琦善一直存在非议呢?茅海建先生提出了忠奸理论和“奸臣模式”,并非是鸦片战争史独有的现象,而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常用方法。因为这种理论和模式具有掩护君主、掩护道统的特殊功能,因而屡屡被官僚士子们用来解释那些不能解释或不愿解释的历史现象。但是,这种理论的局限性非常大,所以我们在阅读有关著作的时候,必须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探究。

  接下来,茅海建先生又从武器装备、兵力与编制、士兵与军官方面为我们作了当时清政府军事力量和英国军事力量的对比。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当时清朝的军事力量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落后,事实上,从明末开始,中国就已经接触到了西方的火器。换句话说,我们面对的并不是落后的兵器与先进的火器的对抗,而是枪的射击速度、炮的射击角度等细微差别带来的严重后果。

  有一句话这样说:“细节决定成败”。放在那时,真的可以说是无比确切了。正是这小小的差距,让那场战役中的清朝输的惨不忍睹,被迫打开国门,从此开始了屈辱的中国近代史。在书的最后,作者写了这样的一段话,让我颇为震撼,也把这句话作为我这非常浅薄的读后感的结尾吧!“

  150多年过去了。19世纪是中国人屈辱的世纪。20世纪是中国人饱尝人世间一切艰难困苦的世纪。21世纪呢?人们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呢?也有一些黑头发黄皮肤的人宣称,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可是,真正的要害在于中国人应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21世纪?中国人怎样才能赢得这一称号——中国人的世纪?”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4

  茅海建老师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是一本一看即引人入胜,进而一气读完,进而引发思考的书。全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对史实的考证,特别是将中外各异、上下不同的叙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人对时人、时事理解更加深刻。

  鸦片战争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在军事、政治、思维上的全面落后,造成了这是一场不同纬度之间的战争。看过《三体》的人应该明白,面对降维打击时,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和无奈。军事上的落后,时人能够直观感受到,但却无人意识到政治和思维的落后,以致战争过去就过去了,没人思考为什么会失败,更别提改革了。而这,也直接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清廷白白挨了一次打,白白浪费了一代人的时间。每读至此,不禁扼腕。这场战争,值得思考的东西确实很多很多。

  皇帝为什么会活在谎言中

  鸦片战争中最可悲的人是谁?我认为莫过于道光皇帝。战场上一败再败,大小官员给他的奏报居然是一次又一次胜利。从头至尾,他竟然不知道真实情况到底如何。在打了快两年、战争快结束时,他指示扬威将军奕经了解英女王:“该女主年甫二十二岁,何以被推为一国之主?有无匹配?其夫何名何人,在该国现居何职?”也就是说,打了这么久的仗,对内,他不知真实战况;对外,他连对手的基本情况都不了解。这皇帝,当得可真够憋屈的。

  但这一切又是如何造成的呢?从个人层面来说,是道光帝一手促成的,他自食苦果。从制度层面来说,这是专制集权统治走不出的怪圈。如果,道光帝不那么任性,可以容许不同意见,稍微宽容下失败,鸦片战争中就不会有那么多官员前赴后继用谎言来蒙蔽皇上。如果,皇权不那么高高在上,稍微平易近人一点,让官员们有那么一丝尊严,或许官场的民主氛围就会浓厚一些。但,这一切只是假设,是马后炮的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去意淫而已。在专制社会,官员的选拔任用全系于上级的喜恶,只有唯上,才可不犯错误,才可保住官位,怎么能让官员们不去说谎呢?人们唯有寄希望于明主,是不可以奢望民主的。

  任何人都会对违逆自己的.意愿感觉不爽,任何人都会产生自负心理,何况是大权独握、高高在上的皇帝。不可逆龙鳞的后果就是,下级报喜不报忧,天下一片歌舞升平,皇帝自我感觉良好。但谎言总有破灭的时候,自欺欺人总有付出代价的时候,当谎言破灭,或许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寄希望于明主,可以保一时之兴,却不可保万世太平。何况,封建王朝产生了400多位帝王,又有几个算得上是圣明君主?历史的实践无数次证明,有权不可任性,而限制权力的任性,必须用制度加以保障。只有将权力的运行公开透明,置于监督制约之中,才可能杜绝封闭、广开言路,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战略的重要性

  一个人没有人生目标就会平庸,一个组织方向不明就会陷入窘境,一个国家没有战略就没有未来。

  鸦片战争中,英国军队的所有行动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巴麦尊的训令执行的,他们的战略很明确,而最大的目的就在于破除双方贸易壁垒。如果时间的维度再拉长些,我们甚至可以发现英国在数个世纪之前,就已经提出了打通东方航线,与东方上国开展贸易的想法,并且已经开始执行了。在鸦片战争半个多世纪前,我们所熟知的马嘎尔尼使团,也是本着为双方贸易的便利化而来。可以说,英国的战略是一以贯之的。反观清廷,在鸦片战争中,一时想剿,一时想抚,其战略是飘忽不定的。可以说,政策的不稳定也是造成失败的原因之一。

  但如果从英国与上朝接触开始的明朝起算,明清两朝的态度却也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明确的拒绝和蕞尔小国产生来往。这件事情如果深究下去,其中的结论不免有些令人绝望。上朝是一个农业社会,基本是靠天吃饭,资源可以自给自足。因此,不在乎那点贸易,用不着和蕞尔小国打交道。农业社会最根本的是要保持稳定,而不是图发展。所谓小富即安即可,我们是不会想着将蛋糕做大做强的。当遇有天灾农业减产时,基本就只有祈求上天保佑了。所以20xx年来,我们一直在农业社会打转。马可波罗羡慕我们农业的发达,但当大批的外国人进入时,发现我们的发展水平还停留在马可波罗所说的那个年代。我们历史上虽然有“一带一路”,但开通的时间很短,贸易始终未在我们传统社会的发展中占据主流位置。在我们传统社会里,个体有发展的目标,那就是“学而优则仕”;而朝廷没有发展的动力,自然也就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

  鸦片战争将我们拉入近代社会,可是我们无所适从,仍然没有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第二次鸦片战争终于打醒国人,有了战略但过于短浅和局部,因此是跛脚的发展,在甲午战争中一经检验就露了馅。近代以来的无数经验告诉我们,没有发展的眼光,不重视战略研究和执行,是要吃大亏的。

  如何对待传统,如何面对新事物

  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读着确实让人难受。经常思考的问题是,都被人欺负成这样了,怎么还不改变?不可否认的是这期间不少仁人志士提出过一些救国图强的思路,但于朝廷而言,一直是被动的。在和日本的对比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日本正是通过鸦片战争看到了西方的强大,从而避免了战争,并很快开始学西方。他们的转型直接而迅速。反观东方上朝,走两步、退三步,甚至扭扭捏捏不愿迈开步子,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遗憾。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我认为有两种原因,一是我们传统的惯性太过强大,二是我们的皇权过于强大。

  先说传统。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提倡的伦理纲常就是皇权社会得以存续的基础,也是整个社会稳定的调节器。这套东西一旦没有了,皇帝的江山坐不稳,老百姓也不会安分守己。所以,让东方上朝接受西方的理念,无疑是自我否定,而且这是最大的根本,当是寸步不让。当一种传统成为社会的根基,运行了1000多年,确实是难以改变。

  其次是皇权。千年的愚民、驭民政策,造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国的皇帝应该是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统治者,这在和一些国外帝王的对比中,简直可以说是秒杀。西方的东西一进来,肯定开启民智,老百姓必不安宁,必定会冲击皇权,这也为统治者所不允许。日本能够迅速转型,是因为这个民族的学习能力比较强,也是因为他们的皇权没那么强大。

  传统的纲纪伦常在历史上也确实让老百姓安分守己,促进了生产和繁荣,带来了其他周边国家对我们的认同和尊崇。这使得宗藩体系大大稳固和加强,给统治者带来自信和制度的优越感。但,一时的先进不代表永远的先进,一时的强大不代表永远强大。

  好的传统固然需要坚守,但也需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一味的排斥是狭隘的。抱在传统的优越上睡大觉,只会漠视身边发生的一切,蒙蔽了双眼,进而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

  一个人坚守固然可贵,但能对新事物保持开明豁达的心态更加可贵。否则如裕谦,当心中所坚守的东西破灭后,就会感到绝望。一个国家弘扬传统固然重要,但能对新事物持有开放的态度更加重要,因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进取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5

  可怕的不是活在梦里,做梦总有被叫醒的一天,而是一直活在谎言编织的世界中,永远看不清世界的真相。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鸦片战争再研究”,作者茅海建是一位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教授,本书是对鸦片战争的整段历史做了全面的回顾,从战争的肇始到整个进行的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束。

  作者的视角是全新的,并不像以往的论述一样,落在“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被西方列强侵略的屈辱史的开始”这样的论调上。而是“以求真的态度”从许多被忽略的鸦片战争的细节中挖掘出一直以“天朝”的自称的清王朝为何从这场战争开始走向崩溃的.原因所在。作者的论述重点落在了参与战争的包括道光皇帝、林则徐、琦善在内的共12位清王朝的关键人物上,他们被后世史学家或被称为昏君,或称为英雄,或称为汉奸,而在作者的笔下充分体现了钱穆先生所说的“对待历史要有温情和敬意”的态度,力图使他们的各自形象变得立体,摒弃只做单方面道德的评判,充分挖掘这些人在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上在当时背景下的表现。

  正如作者文中所言:“历史的述说中夹杂着悲痛”。当然以上帝的视角去看待和批判历史人物,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从这些悲情人物的表现中我们却能吸取许多教训,这正是治史和读史的最大意义所在。

  鸦片战争的肇始,在于当时工业革命后的已步入工业社会的英国需要将清王朝纳入世界贸易的体系中,他们通过输入鸦片换取白银和茶叶,获得商业上的利益。而此时的清王朝仍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从皇帝到臣民仍处于天朝世界观中:中国就是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其他要么藩属,要么是蛮夷。英国在清王朝的眼中只不过是蛮夷,在整个战争过程中都是以蛮夷对待,清王朝秉持的是,要么“剿夷”,要么“抚夷”。

  从今天的视角看,农业社会的清王朝面对近代社会的英国,是落后的制度与先进的制度之间的抗争,无论在武器还是制度上,都是无法战胜的,鸦片战争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走向失败的战争。

  这种后世看起来非常可笑的天朝的世界观可以追溯到儒家最早的“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世界观中,这种观念已经延续了两年多年可谓根深蒂固,因此鸦片战争的惨败的教训一点也不曾引起清王朝的反思,从天朝梦中被唤醒。而相邻的日本,“黑船事件”之后同样被打破国门,却能从此走向革新的道路,最后甚至成了侵略天朝的列强之一。

  而可怕的不是活在梦里,做梦总有被叫醒的一天,而是一直活在谎言编织的世界中,永远看不清世界的真相。而清王朝的真正腐败正在于除了皇帝外的所有的人都在撒谎,而皇帝是整个国家机器的中枢,所有的决断都来自于他。

  是什么原因让人撒谎呢?正《维特根斯坦》开篇就写到的“当撒谎对我有利的时候,我为什么要说实话呢?”从个人的原因来说,撒谎是为了个人的私利,个人的官位和前途,在个人利益面前,哪里还有什么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正是清朝的专制制度,没有了决策的宰相制度,所有的决断都是在于皇帝一人,官员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让皇帝满意,这样的制度之下,人又如何做到不撒谎呢?

  恐怕只有靠良心了,这也正是道光皇帝对臣民的要求,在道光的眼中,只要符合良心就一定能办好事,办事不利肯定是良心出了问题,因此道德的评判成了解释一切问题的标准。而且最大的弊端就是,皇帝永远都是正确的,错误永远都是在办事的大臣,因此随便给大臣一个汉奸的罪名,便可以把失利的原因推给了他们,大臣们就永远都是皇帝的替罪羊。

  这也恐怕是我们中国文化里最可怕的一点,我们对事实的客观原因分析往往是忽略的,而是从人的善恶与忠奸等主观原因去寻找原因,因为我们有“诚心正意”的要求,而且我们还相信人定胜天。过分强调主观原因,无疑是盲目的。这正是整个清王朝的人犯的错误,同样的错误在今天还在不断的犯。

  如果我们摒除主观的因素去分析鸦片战争,这场将中国从此带入世界的战争,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虽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而150年过去了,我们的近代化如何了?

  让清王朝走向崩溃的那些制度上或者文化上的问题是否已经完全解决了?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6

  这是本好书。作者治学严谨——从每章后面长长的引用书单即可看出。通俗易懂——连我这样不喜欢思考的人都能读得不忍放下。观点新颖——这条不多解释。下面是自己看过后所想的。道德的困境抗英战争中有人认为失利是由于奸臣所致,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战争的胜利。是否觉得荒谬?道德历来是大家所提倡的,可是依靠道德的力量真的就能做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

  转而想到,天朝是很喜欢树立道德楷模的。而天朝每有,即认为是道德约束不够。可是,人本质是自私的,怎么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达到圣人的标准?结果只能是所有人都带着伪善的,却在背地里做见不得人的勾当。戴面纱的历史看过之后,会大呼原来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有种被历史课本欺骗的感觉。记得有人跟我说过这样的话,我们知道的或读到的.历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历史,所有流传下来的史籍其实都是别人所记录的,到底当时是什么情况,我们也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去观察。

  尤其是作为宣传工具的历史教科书,更是披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或厚此薄彼,或被选择遮盖。实事求是抗英战争中,对战双方在武器装备和事制度上都存在巨大的差距。所以,天朝取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事情。那除了奋战到死,是否还有其他的道路?或者说明白些,是否议和就是真的是?有时候,说出实话真得很难。

【《天朝的崩溃》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崩溃发疯的说说11-22

伤心崩溃的说说11-23

心态崩溃的说说02-07

崩溃想死的说说12-17

让人崩溃的说说02-26

关于崩溃的说说02-09

难受崩溃的说说01-08

崩溃绝望的说说06-15

心情崩溃的说说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