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

时间:2022-04-09 18:22:58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1

  《挪威的森林》,一书的译者导语部分写到村上的作品大多都是与寂寞,孤独有关的,他不是注重描写寂寞,不注重营造寂寞的氛围,更多的是一种把玩,体味寂寞,以一种亲身体会的方式让读者有一种对人生,对爱情的寂寞。而我自己在一书中除了体会到人生的无奈与生命中生与死的传递,男与女的关系等一些新的体会。

  文中的渡边君是一个万分纠结的人物,处于木月和直子的第三者,是他们的好朋友。木月和直子则是青梅竹马。木月在17岁的时候就自杀死了,木月的死对渡边君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同样直子也是。直子的确忘不了木月,但是对渡边君也有好感,木月死后两年,直子和渡边在东京读大学相遇,顺其自然的相恋,尔后直子20岁生日之时多年以来的种种经历终于使直子承受不住,她回到了老家的疗养院。期间渡边君又遇到了好多个女孩子,其中小林绿子对他的影响最大,一边是直子,一边是绿子,渡边君万分纠结。期间渡边君去疗养院看过直子两次,认识了直子在疗养院的闺蜜玲子。最终直子在自己21岁生日的时候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渡边君在这个消息的打击下变得厌世,埋怨上天是如此的不公,绿子也因为渡边君对直子念念不忘最终离开了直子。故事以渡边君最终孑然一身告终。他的大学同学永泽因为理想玩弄感情,抛弃了他的女朋友初美(特别的'气质,说不上漂亮,但是总能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的温暖)随着永泽当了外交官去了德国,初美和别人结婚了(两年后割腕自杀于自己家的浴室)永泽只是表示:自己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正因如此渡边与永泽就此绝交。永泽这个人是非常铁石心肠的,非常倔强的。

  书中与渡边有交集的朋友大多不是悄无声息的离开,或者自杀,或者找寻自己的理想,抛弃一切,或者有着种种的不幸。本书让我知道男女之间的的确确可以存在纯洁的友谊的,或许两个人相互了解得很深,外界甚至彼此都认为对方是自己对的人的时候,在确定关系的一瞬间少了一些爱情的冲动,这样的爱,爱不起来,也就谈不上爱了。由性产生的爱是不完全的,也是不持久的,男人或许会为了对女人的一句承诺而放弃自己的爱情,但是女人仍旧不敢接受,这样两个人一辈子就耗完了。其二是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或是过客,或是知己,或是伯乐,但是不能保证某一天他或她不会悄无声息的离你而去,这里不是指空间上的,也可能是时间上的。但是这些人对自己的影响是十分的大,从习惯,到性格。人总是在相互迁就中生活着。对生死来说,死亡必然需要勇气,但是活着需要更大的勇气,也就有了: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生命的另外一种延续。活着的人需要替死了的人好好活着。书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平常相处都表现得十分正常,这也是现代社会的我所称之为:心灵筑巢。每个人都把自己用谎言或者别的什么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绝不会对任何人吐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也就是所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吧。

  最后渡边君的结果让我想到了《成都爱情故事》里面的方资君,《我的桃花劫》里的莫斗,对小说里的人物我表示深深的遗憾。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2

  这两天在看《挪威的森林》,那是十年前流行的书,好在我不是赶时髦的人,还看得颇有滋味。

  看完后觉得有点无趣,作者没有留下太多的想象空间,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所以也少了一些可以玩味的东西。写少年怀春的书多得是,无非时代背景不同,恋爱中遇到的`问题不同,可惜孤独症这个与众不同的恋爱问题,作者并没有再深刻挖掘,虽然书中交代了直子生病的原因,一是家族遗传,二是屡受亲人自杀的心理打击,可惜我还是觉得把她写得太正常了,孤独症是折磨自己又折磨别人的一种心理病,经常情绪失控,让周围的人身心疲惫,而作者眼中的直子完全是一个乖巧懂事,温柔体贴的女孩,可能是渡边比较少和直子在一起的原因,所以在我看来,直子的死和轻舞飞扬,或者丁香花的死也就没有太大的不同了,都是生病死的。

  还有一点感觉,就是日本女孩和男孩交往的方式让我有点不适,总感觉假假的,说话的内容更是不一般,动不动就讲性,不过本书写得好恐怕也在于把性这么滥俗的事写得美妙脱俗吧。

  通篇看完,小说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夹杂在青春年华中,淡得尤为深刻。书中经常出现富含哲理的对白,特别是那个考干部员的男生,经常出语惊人,“不要同情自己”,可惜和绿子的对白没什么特色,而绿子的话最多,所以在我看来绿子对作者而言并不是最佳选择。作者的比喻常令我叹为观止,描写两种不同的沉默,“好像小石子落进了无底的深井”,“好像全世界所有的细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很妙。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3

  昨天晚上十二点终于将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的森林)一口气看完了,一开始读起来说实话觉得没什么,可是当我将小说细细看我才发现了小说的魅力所在,或许初次接触村上春树的人你会觉得他的小说并不怎么样,只是或许。

  你知道吗?当我读到那些关于性方面的描写时我觉得很尴尬,我在心里质疑他,因为从小接受中国教育的我觉得不好意思,毕竟中国人在某些方面比较保守!可是看着看着就被小说吸引了,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日本的文学,第一次接触村上春树的作品,我为《挪威的森林》所着迷。小说以主人公和多个人物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故事所透露出来的感情是多么吸引人啊!可以说为生活中倍受伤害的我们讲述了一种生活的态度,为我们寻找了一个心灵的避难港。作为在日本作品的发行量超过了1500万册这个天文数字的作家,是什么使他的小说如此令人喜欢,就我的感觉而言就是迷人,他的'感情我能够懂,能接近,而不是用一些莫名其妙的写法而读者事实上不能够接近小说的感情!我的灵魂深处的一些东西和小说中的感情有了交集,或许这就是共鸣吧!内心深处本就存在的东西作者用这本作品给予了我一种慰藉,他的作品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我想我是爱上了这本作品,直子、绿子、渡边、木月、玲子、永泽、初美都仿佛活生生的在我身边,那是一种无法名状的感觉!他的小说基调是孤独和无奈,我读他小说时也深有体会,我也很无奈,完全陷进去了。小说虽然多写生活琐事,但是绝对不庸俗,而是心灵的诉说,读了之后心里很安心,回过头一看,原来跑到这里了,呵呵,就是这种感觉!总之这本小说带给我无与伦比的美丽…………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4

  早在高一时期就已拜读过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最近又不由自主重拾此书,品读一番。每读一次,内心都感到现实世界如此地虚无缥缈,恍然如梦。

  主人公总是一副与外人无交集的状态,少有的朋友也是死亡、失踪、不满,两位挚友皆以死亡告终,主人公却依旧平静生活,虽然内心难受,却以平淡对人生,在孤独与应对中体验生活。

  “把过去的'东西全都处理掉,也好获得新生。”过去已是过去,未来尚需憧憬。我们坐在现实的长椅上,唯有望向那时光的尽头,又怎有时间回望以往,正如你所说“不翻页,生活如何继续?”只要不被页面的灰尘迷湿了眼,我们依旧前行。

  “不要同情自我,同情自我是卑鄙懦夫作的勾当。”自我无需同情,无能就是无能,失败就是失败,没什么好说的,没什么好推脱的,自我不够格那就用努力去弥补,没啥大不了,拼搏自佳,我们不要做懦夫,人当顶天立地,存于宇宙。

  “努力,指得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我们要明确自我需要的是什么,如何获得,主动去营造机会,并且要有针对性,这样的努力方能不白费,但要做到光而不耀。人,成功要更加虚心,不能耀眼,老子言: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要对等的”不对等的关系都是不健康的,只能是短暂的,只会让低微的人对处于关系优者产生厌恶。没有人能永远守护另一个人因为那是不平等的,可惜直到毕业前我们才领悟,可是至少还不算太迟,对等才能健康。

  “朋友也是要记住的,在记忆被冲淡以前,我们需要永铭记。”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5

  前一段看村上的挪威的森林,又见这种淡淡哀怨的笔调

  说起来是那天吃饭时,朋友推荐的。惠惠同学说看了以后几个礼拜才恢复起来,鬼鬼地笑着问我要不要看。其实我无所,反而恰恰喜欢这种忧郁压抑的文学。

  记得大四那会突然爱上了日本的文学,喜欢上了川端的绚烂的忧郁,喜欢上了村上平淡的华丽。曾经有一个礼拜,天天蹲在校图书馆二楼,就为了那本很冲击伦理的樱花。

  其实小的时候就接受过日本的文学,对那种貌似平静,却犹如深海中的火山地带,有随时爆发的压抑感,早就很熟悉了。再后来是接触日本漫画,一边抱着鄙夷的心态,一边却又不能不慨叹编剧的独到和画者的精细。然而,确实不能不去欣赏和由衷的喜爱日本文化里那种渊远的神秘,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吧。然而,其深远却仅是来自于那么一片巴掌大的`岛国,更称不上什么古国(如果和中国悠长的历史相比的话),难免让人觉得有些惭愧。当然,浅薄如我这等小辈却在这里高谈什么文化什么神秘,未免贻笑大方,打住打住。。。

  然而一直却也很迷恋这种忧郁和晦涩。很多人都说这是源于日本人高度strain的生活。但我却也不敢完全苟同,或许这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生活压力哪里都有,只要有竞争哪里都免不了压力,只是不同社会采用不同的发泄方式罢了。只是日本的人们更愿意用文学和艺术去传播这种情绪,而且他们也很成功,就像贞子的录影带,的确如其所愿地波及到了至少整个亚洲。而日本的文学家们用文字打动了全世界的读者,去传播主人公的心情罢了。

  且说说这书吧。

  虽然只是刚翻开扉页看了几张,却已经忍不住被村上的文字吸引住了。说那景那情跃然纸上,委实不过分。那些你在生活中或许有过或没有过的心情,在这里被华丽丽地放大、再放大。也许这就是大师的文笔吧,油然敬佩啊。很想努力地记住几句,却发现怎样回忆都变味了,仿佛只有在那一刻最贴切。

  写在这里,算是给好友推荐啦。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6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村上春树称《挪威的森林》是一部激烈、寂静、哀伤,100%的爱情小说。

  内容简介:

  采第一人称及对话的方式书写。

  故事讲述在1987年,已经37岁的主角兼叙述者──“渡边彻”,乘飞机到达德国汉堡机场,降落时听到机上播放著背景音乐──由管弦乐器演奏披头四“挪威的森林”,因此回忆起18年前魂归九泉的某直子,还有自己的好友木月。当然还有“敢死队”等等早已不知去向的好人。主人公纠缠在情绪不稳定而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

  这本由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的《挪威的森林(电影特别版)(精)》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挪威的森林(电影特别版)(精)》的主人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 挪威的森林--林少华译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

  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同时渡边在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馆结识了绿子,绿子问他借了"戏剧史2"的课堂笔记,以后就混熟了。

  后来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渡边还认识了和直子同一宿舍的玲子,渡边在离开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绿子的父亲去世后,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

  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落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7

  从我读《挪威森林》到今天写读后感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书中提到的一些人物的名字已记不太清,村上是如何描写自然的美景也已有些模糊,但是大致的情节却又一一在目。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又专门抽出时间将甲壳虫乐队演奏的《挪威的森林》和伍佰演唱的《挪威的森林》听了数遍。记得渡边君就是在机场听到《挪威的森林》这支曲子并回忆起他年轻时的经历的。

  人都有一种怀旧的心理尤其是在他失落的时候。一个人经历了许多人事的变迁,心态上应该是比较平和的,而最让人难忘的恰恰是年轻时的爱情,一首熟悉的歌曲会令我们想起当年喜欢过的男孩(女孩)的模样,一幅相同的场景也会让我们记起当年的故事。不管是怎样一个人成功的,或不成功的男人,或女人在他(她)的心底深处,总是铭记着一段往事。

  所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小说中的开头并没有详细的交代渡边现在的生活情况,仅仅因为那感伤的曲调,令他想起了往事。对于全文我在印象中主要把问题归成了以下几点:

  首先,小说中绝大部分内容写的是渡边上高中的事情。一个高中生的忧郁和孤独,却用性的方式来缓解,我不认为是件好事。我认为生理的宣泄,只能缓解暂时的困惑,却不能彻底摆脱掉抑郁,反而会养成依赖。如同不能忍受疼痛的人,用毒品来减轻疼痛,一般并不能从根本上来解决。记得当年歌德写《少年维特之烦恼》之后,有很多的年轻人向维特学习,选择自杀。看来文学的导向作用是不可低估的,那么我们的文学评论者在极力抬高这部作品的价值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它有可能会引起的负面效果。

  其次,渡边是不是好学生。当然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但是一个被父母辛辛苦苦送出家门去读书的学生,心思却不放在学习上,那他还不如直接告诉他的父母,再不要浪费他们的血汗钱了。所以从这点来看,渡边的苦闷极不成熟,完全是一种青春期综合症了。

  再次,有人认为:当一个人对现实社会感到恐惧,而无法逃避的'时候,只有选择死亡。直子是这样做的。当然渡边不是这样做的,他选择出去流浪一个月,这是逃避。可后来又回来了,这却不是逃避,这也正是我们大都数人的生活经历。

  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是一个路人呢!我以路人的眼光来看渡边,反之亦然。人与人完全默契,并与之沟通完全无障碍,简直如同天方夜谭。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一部文学作品呢?如果人人都叫好,是不是真的完美无缺呢?我认为人性的完美,就在于它的真实,优点与缺点,健全与残缺,理智与感性,清醒与糊涂等等等等。

  所以我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渡边。因为年轻,所以忧愁。

  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或多或少的对社会与时代有所反映。六十年代的日本的具体情况,我不了解,但是我想渡边之所以有如此的苦闷与孤独,一定与大时代背景分不开的。社会的低迷状态,自然使得人颓废。我不能理解渡边那时的行为,这恐怕就是所谓的时代与时代间的代沟吧!

  对《挪威森林》一书我没有要求大家接受我的观点,就如同你不能强求我接受你们的观点一样,知人论世或者论世知人同样重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所以人的思想与行为,必然受到时代的影响。那么渡边的失落与颓废,就有了它存在的理由与合理性。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8

  午后阳光味道的青春文学记载着最好的人生岁月,可毋庸置疑的是,当这样的题材泛滥时,再美好的“小时代”也变成得食之无味,只让人觉得毫无新意。

  《挪威的森林》此作与我而言,无疑是青春列车驶进晨曦前的冷雾,展开的是与阳光不同的景致,不同却相同的与他类青春般纯粹。

  不必如文学研究般列下提纲、大费周章的'研究人物性格,纯粹的人物性格足够鲜明,仿若鲜活的人物就在文字间静静叙述自己故事。卡夫卡式的隐喻、匪夷所思的转折,都在此作中少见。阅读过后只觉是聆听作者娓娓道来的,散落在秋叶与暖阳中剩下的记忆碎片,埋藏的将要逝去的青春往事,略带些孤独凄婉的可闻可见的些许经历。从“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开始的灰色点缀,再借主人公之口说出“……过去人生旅途中失去的许多东西……”,“……记忆到底还是一步步离我而去了。我忘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于是我死死抓住这些已经模糊并且时刻模糊下去的记忆残片,敲骨吸髓地利用它来继续我这篇东西的创作。”

  村上春树先生显然是极为擅长叙述故事的。他善用笔尖创作摄影作品,在静态的定格色彩基础上划出独属于文学的动态与深邃,天台上渐渐远去的萤火虫回忆往事时,从纸页间透出的些许寒凉。我自是不足以评论这样的描写是否到位,但就我个人而言,这样的色彩深刻于刻意洒下的寸尺阳光。作者将一种新式的爱情分离后展开了人物之间的情感和事件,恋爱以一种在普通情感作品中难见的特殊形式将直子,渡边和绿子三人纠缠。爱在精神与肉体上未能达成统一,这是整个作品脱离俗套功不可没的特点之一。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9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

  故事讲述主角纠缠在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展开了自我成长的旅程。

  我通篇读下来,不知到为什么总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悲伤萦绕在心头,我读到的是渡边等人内心的孤单和迷茫,永泽有着令人羡慕的家世和外表,有着无与伦比的绝妙口才和魅力,却沉迷于酒吧与旅店中,在女孩子身上浪费时间和生命,他不知道这么做的意义,迷茫又虚妄地过着他的人生,他不同情自己,认为这是卑劣的人才会做的事为了满足自己的渴求而选择逢场作戏,拒绝与其他人进行心灵的.交流,只对自己的所思和所感以及如何行动感兴趣,把自己和别人分开来考虑事情,对外界十分冷漠,或许别人会羡慕他在女孩子中间的游刃有余,我却觉得他十分孤单,身边形形色色无数人从他身边走过。去问没有人能够真正走进他的心。与他交流。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永泽身上也能看出渡边的一些特性,在我看来,无论是活泼开朗的小绿还是纯净清澈的直子还是直爽的玲子还是其他人,都没能够让渡边敞开过心扉,他在很多女性身边游走,对性这种事浑不在意,所做的即是为了满足生理上的空虚,他在自己的内心给自己铸造了一个世界,但他与永泽有不同,他并不是拒绝与他人交流,正如他所言,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愿意失望,直子陷入孤独中无法自拔,她身处的地方在作者的笔下如同伊甸园一般静谧美好,却是一个人纯净的孤岛,她无法寻求到治疗的方法,只有在死亡中寻找自己的解脱,生与死的好坏如何定义呢,有的人艰难地在泥沼中踱步,前前后后看不到出路,无论走到何处,只有一望无际的灰暗泥沼在延续着,在生的正中央,一切以死为中心不断地旋转着,死不是生的对等,而是潜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在直子死亡那刻,我的心也同样跟着渡边一同起伏,挚爱失去所带来的悲哀是无法治愈的。

  但文中并不是只有那种悲凉,反而在其中孕育这希望,渡边学着从这种悲哀中挣脱开来,并从中领悟真理,幸好他身边还有小绿相伴,她是点燃渡边的一束光。是他活下来的支柱,他对小绿的爱能融化整个森林里的老虎,也能使世界重新温暖起来。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10

  一场春雨连下三天,是《挪威的森林》给我的直观感受。

  再淡的酒喝多了也要醉,那么迄今为止,最让我沉醉其中的小说,就是《挪威的森林》了。

  村上春树评价《了不起的盖茨比》时说:“随便翻开其中的一页,从没让我失望过。”这本书用来评价村上自己的作品,也同样合适。

  我试图用语言来描述这样一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我反复阅读的作品,但“喜欢”这样的字眼,总显得不够一针见血,有一种巴掌拍在海绵上的无力感。在村上的语言中,“喜欢”,应该是“就像全世界所有的细雨落在全世界所有的草坪上一样喜欢你”,应该是“春天的原野里,你正一个人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好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打滚玩好吗?”,应该是那杳然而逝的“午后初秋的魔力”。村上非常善于用这样的语言,将人物细腻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给读者。初读时可能觉得寡淡无味,但却在反复阅读中越发明丽。正是一种“再淡的酒喝多了也要醉”的感受。

  年岁渐长,阅历渐丰,几年前看过的书重新翻出来读,绝对会有不同的感受。初中时背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时,只觉得朗朗上口,大学里偶然想起这篇文章,顿觉得胸中激荡,豪气顿生。

  初二时,第一次读《挪威的森林》,平淡的行文很符合我处在叛逆期时百无聊赖的心境。绿子的爱恨分明的个性也很对我的胃口。对于沉迷在幼稚的言情网络小说中的十三四岁的少女,这样的一部作品无疑如同一阵清风。我开始反复阅读它。

  高中时离家读书,世间不会事事如意的道理成为我的第一次成长的收获,我渴望像永泽一样成为生活的强者,“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这句话不知不觉影响了我的性格。

  我开始欣赏向永泽性格中“目标明确”的特质。人活着,就应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奋斗不是吗。在别人通过了外务省考试无不庆幸的时候,永泽已经开始了西班牙语的学习。我想,忙忙碌碌的人,他们是在工作,还是只是在劳动,取决于他们是否有清晰的人生规划。与其说步步为营,一路战斗的永泽有多开心,倒不如说碌碌无为将会使他万分痛苦。这是很多次当我为自己的无能感到痛苦时的'领悟。

  绿子,整部小说中最生机勃勃的人物。每次她一出场,总会让我感到生活的欢愉。有滋有味的谈论用买胸罩的钱买煎蛋锅,省吃俭用学到一手正宗的关西口味料理;随口撒谎说父亲去了满地牛粪的乌拉圭;对自家的“小林书店”大加讽刺;渡边忽视她的新发型时,她写下“恨不得你跌一跤才好,可惜你并没有”的便条。没有一丝一毫的惺惺作态。当渡边让她感到失望时,她对他说“我现在不想和你说话”,眼神好像在凝视百米外的一堆废墟。耐读的文学作品,一定不是用马景涛式的咆哮来描写感情——“啊!我对你好失望好失望!”当你用凝视百米外的废墟一样的眼神看一个人的时候,那才是真的失望。那样的眼神拍成影视作品的话,一定非常有张力。

  从小说的结尾来看,渡边最后很有可能选择了绿子,这也是我认为的最好的选择了,如果我有太太的话,我也希望她是一个像绿子一样懂的生活的乐趣的人。“那是一个温柔而安稳的吻,一个不知其归宿的吻......我们从晾衣台上久久地望着光闪闪地房脊、烟如红脑袋蜻蜓,心情不由得变得温煦、亲密起来,在无意中想以某种形式将其存留下来,于是我们接了吻,就是这种类型的吻。”这样温煦、亲密的关系,很令人向往啊!

  木月、直子、直子的叔叔、初美、直子的姐姐,或许还有敢死队,他们都选择了以最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可不知为何,我并不会觉得书中的氛围过分压抑,相反我在其中体悟到了生命的美好。记得玲子是这样对渡边说的,“就连我这样身心不健全的人,都觉得生命如此美好,真的。所以请务必努力追求幸福。”每次看到这段话,都觉得很美好,像初秋午后的阳光。

  玲子是书中最明白怎样与生活和解的人了吧。“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荡周于美丽的湖面,我们会既觉得蓝天迷人,又深感湖水多娇——二者同一道理。不必那么苦恼。纵令其听其自然,世事的长河还是要流往其应流的方向,而即使再竭尽人力,该受伤的人也无由幸免。所谓人生便是如此。”力不从心的挫败感,努力却徒劳的无力感,总是让人焦灼烦躁,年岁渐长,我似乎也开始渐渐懂得了这样的道理——世事的长河总还是要流往其应流的方向。过于强求,人生的发条或许就会“砰”的一声让你的生活分崩离析。

  迈入20岁的我,从一个其余一切都要围绕着学业展开的年纪,突然进入到“我的需求不再只是学习,而我还没有适应好这点”的状态,当我事事顺遂时,我感觉我是快乐爽朗的绿子,当我夜半向朋友哭诉时,我觉得我是脆弱的直子,想要的东西太多却一无所有的自己也必须像永泽一样变得冷酷坚硬勇往直前,但是大部分的时间里,我感到孤独,正如渡边游离在主流之外,与外界只剩有限的一丝联系。

  究竟明天怎样呢,“务必要努力追求幸福”,我仿佛听见松子慈爱的声音。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11

  早在高中时期就已拜读过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最近又不由自主重拾此书,品读一番。每读一次,内心都感到现实世界如此地虚无缥缈,恍然如梦。

  主人公总是一副与外人无交集的状态,少有的朋友也是死亡、失踪、不满,两位挚友皆以死亡告终,主人公却依旧平静生活,虽然内心难受,却以平淡对人生,在孤独与面对中体验生活。

  “把过去的东西全都处理掉,也好获得新生。”过去已是过去,未来尚需憧憬。我们坐在现实的长椅上,唯有望向那时光的尽头,又怎有时间回望以往,正如你所说“不翻页,生活如何继续?”只要不被页面的灰尘迷湿了眼,我们依旧前行。

  “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鄙懦夫作的勾当。”自己无需同情,无能就是无能,失败就是失败,没什么好说的,没什么好推脱的,自己不够格那就用努力去弥补,没啥大不了,拼搏自佳,我们不要做懦夫,人当顶天立地,存于宇宙。

  “努力,指得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我们要明确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如何获得,主动去营造机会,并且要有针对性,这样的努力方能不白费,但要做到光而不耀。人,成功要更加虚心,不能耀眼,老子言:方而不割,廉而不害,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要对等的”不对等的关系都是不健康的`,只能是短暂的,只会让低微的人对处于关系优者产生厌恶。没有人能永远守护另一个人因为那是不平等的,可惜直到毕业前我们才领悟,不过至少还不算太迟,对等才能健康。

  “朋友也是要记住的,在记忆被冲淡以前,我们需要永铭记。”“文章这种不完整的容器所能容纳的,只能是不完整的记忆和不完整的意念。”

  所以自行品悟,不再多言,这是一片人生森林。 望你不孤单,勇敢闯人生。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12

  先前并未看过村上的任何一本书,久闻其名,但是却不闻其声。倒也自然,天下的书好似汪洋,哪有看尽呢。暑假期间,凭着在学校图书馆借到的《挪威的森林》,好歹不至于完全荒废,阅读了这样的一本好书。

  这是一部伤感,又有痛苦,百分之百的恋爱小说。小说主人公渡边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读到小说《挪威的森林》,就有一种被噬住的感觉。村上的语言不显华丽,但是却有十分有味道。一言一语之间的缝隙透漏着一种残酷的真实,让读者不得不信,又不愿相信。村上熟练的运用某种感情上的转换,把时空,空间与人物表现的自然而真实。其中的时代背景大概是二战投降十年后的日本,涉及到一些历史上的问题,也并不避讳,甚至巧妙的运用主人公之口,蔑视了在此时代背景下的事件。

  整本书的基调让人觉得沉郁阴霾乃至窒息,除了偶尔间出现的一缕叫绿子的阳光。绿子是森林里头唯一一缕清澈透剔的阳光,在阴霾的世界里,这缕阳光显得特别的耀眼,也特别的可爱。喜欢绿子式的理智冷静的叛逆,也喜欢她聪明可爱的直言不讳,更喜欢她勇敢刚毅坚强的品质,最欣赏她对生活的坦然而又富于情趣的态度,在这个“非人”的世界里,保持着这么一种善于在苦难中找寻乐趣的态度着实不易。佩服的是她能敢在父亲的肖像前脱衣服的勇气和那一分坦然。就我看过的文学作品里,没有一个角色能象绿子般那么直面人和人生。她敢于直面生活,鄙视虚伪,细心照顾病重的老爸之余也会不管旁人的假惺惺能大口吃饭放心玩乐;她也率真得毫不遮掩自己对性的好奇以及认识后对性的平和态度;她也可以戏虐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形象,结果是变得很不在乎。她要的都是很纯粹的东西,纯粹得没有一点杂迹,纯粹得别人给她的杂迹也能一股脑的扔到九霄云外。当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也有扭捏害羞的时候,但这种害羞扭捏,却为绿子这个看象是女强人的小女孩增添了几分可爱可亲,让人敬佩之余又乐于亲近。

  直子跟木月都是同一类人,用心理学术语称做“完美主义人格障碍患者”。村上对他们完美主义的表现描写得相当的细致,几乎可以当成是心理学教学案例来看。很具体的行为如系鞋带,说话,写信,交朋友,做事情(就直子来说,连临死前也只是惦记把她那漂亮的衣服留给玲子而不是交代其他)从这些很具体的细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完美主义倾向。这种类型的人事事尽力追求完美,行为通常会带有强迫的性质,强迫自己去追求完美,在这个过程里,达到目的固然好,但当达不到的时候,就会产生足以让自己毁灭的紧张焦虑。木月跟直子都达不到目的,也不晓得怎么去排遣他们的焦虑无助,结果他们的强迫使他们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木月因为在恋人身上和心上都得不到他觉得应有的地位或感觉而自尽。直子强迫得更厉害,甚至连说话跟写信都扭曲了,而达不到她自己要求的时候也更多了,一达不到要求,心里越紧张,就越强迫自己做好,结果却越做越糟糕,到后来也只能选择了跟她姐姐(另一个完美主义者)一样的结束方式——自杀。这个世界,在完美主义者看来都会是:太糟了。而自我毁灭,是他们唯一能做的最后一件追求完美的事情。直子跟木月都是不幸的,不幸的养成了这么一种人格,更不幸的是,直子碰到的是一群破医生。

  另外一个写得比较详细的人是玲子,算是半个阳光人物。因为从玲子的前半段人生经历可以看到她或多或少的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但后半段的玲子,却是阳光明媚的,闪耀着智慧的可爱。前半段的玲子过于注重人们心里对她的形象,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稍微的一点挫折就能击倒这个原本聪明的孩子。而住在调理院的日子里,目睹过形形式式的心理障碍者,才明白自己的遭遇自己的创伤原来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在那里,她学会了坚强和助人,并在这个过程里治好了自己的心病。玲子不幸而又幸运,她及时的苏醒过来,使自己以及后来并帮助渡边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来。经过创伤的磨练,玲子身上散发着一股真正成熟,真正坦然于世的风韵,这时的玲子才是真正的`可敬可亲的。

  渡边是里头的主人公,是个很茫然的普通人,普通得估计在我们身边能一抓一大把,不过也正好有了典型的意义。渡边心不愿随波而去,可却身如游魂,沾上谁就依附上去,但貌合神离,弄得哪里都不是归宿。如果不是碰上了绿子,估计这个年轻人还这么一直茫然漂流下去,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将要怎么样,更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为了什么。村上对这个年轻人的情感描写和心理成长的描写得详细而又让人不觉突兀,甚至对于他其实爱的不是直子,留恋直子的根源只是那种很直接而又强烈的“性感觉”给他的深刻记忆,也分析得清清楚楚。书里头描写的社会是乱糟糟的一团,就象我们今天的社会,人们茫然麻木,象一群蚂蚁忙碌而又机械的生活,没什么精神信仰,也没什么生活目标。在这样的环境下,清醒而又想作出反抗的人大都是痛苦的,除非你有象绿子对待生活的那种心态。渡边也没有,他的人生阅历并不能让他有如此深刻的人生感悟和那种不羁的洒脱的生活态度,而且,在他身边发生的事情也实在难以让人乐观豁达起来,所以他依旧的彷徨迷惑,甚至消极低沉,整天让生与死的哲学在自己内心交战,以至也把自己弄得神经兮兮的。但渡边是幸运的,他碰上了绿子和智者般的玲子,一个教他认识生活和认识自己,一个教他断绝过去,重新好好的生活。不过,如果用书里折射的宿命论来解释的话,渡边也会迟早有醒悟的一天,因为他距离醒悟,只差一张纸那么远。绿子和玲子的出现,只是加快他捅破那张纸。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13

  当四月来临,渡边感受到的不是春天带来的新意,而是无边的冷清与寂寞。

  望着人们或结伴而行,或练习棒球,或卿卿我我,但身旁却连一个问声“早安”或“你好”的人都没有。木月、直子、绿子都渐渐离他而去,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了。

  而对未来木月胆怯了,他没有勇气来面对,他甚至是恐惧的,不知所措的,他只有放下他的责任,选择离开。或许他认为死去是逃避责任的最好办法,也是惟一的方法,但是他错了,他给别人留下的是遗憾和痛苦。我不知道是不是该称他为懦夫,但我终究不能妄加评判。

  直子或许是坚强的,至少木月死后她试着去生活了,她试图让生活加归原位,但她似乎发现好像一切都改变了,什么都已回不到原点了,渡边在她心中的位置始终比不上木月,她只有狠心地抛下渡边结束了自己21岁的年华,在她心中或许只有木月才是她心灵的归属。

  死去的`人或许是狠心的,他们永远无法理解活着的人有多么痛苦。

  我不敢说活着是一件享受的事,相反我觉得活着是一件痛苦的事。你不光是为自己活着,有时更多的时候是为家人、为朋友,死去是多少不值得的事,死去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并不能消除所有矛盾,只能给你最亲近的人带来莫大的痛苦与伤害。

  在痛苦中渡边选择担起责任,选择好好活着。

  年龄的增长并不代表着成长,成长是不断采集欢乐与忧伤,采集成功与失败,采集收获与失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迷茫,你可能手足无措,你可能把世界都已看透彻。但回头望身后路时,那里留下了你深浅不一的脚印,不管你是否满意都无法重走一遍。

  我想这就是青春。

  成长的同时也是担负一种责任。

  人性之美在于有勇气承担,有勇气面对,有勇气前进。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14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不知道大家读过没有。如果还没有读,我劝大家还是不要读了。至于为什么我会这样说,请听我慢慢道来!

  前几天,一个朋友打电话问我在忙什么呢!我说没忙什么,在读一本小说而已!她就问我读的什么小说。我说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没想到她立即大叫,说她的一个朋友告诉她这本书是不能读的。当时我已经读了一多半了,就剩下最后十几页!自己想了一下,也感觉这本书读的不值!这本书里面写的东西,读来神经兮兮的,要是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非得读成神经质不可!

  这本书的主人公,十八岁的年纪,正直青春年华,也是最易产生冲动的青春期!他的高中时最亲密的朋友,木月和直子是一对恋人,三人经常一起出游,密不可分。主人公在和木月打完台球的那天夜里,木月在自己家的车库里离奇地自杀身亡,从此给主人公的心理造成一种不可言说的阴影!而木月的女朋友,直子也悲伤的不知所措!

  主人公在经历了木月的离奇自杀身亡和高中时的一段恋情后,依然决然地分了手,孤身来到东京一所私立大学读书。这一时期对主人公来说这是一段迷茫的时期。直到木月死了半年后,在东京的某个车站主人公又遇到了直子!从此,主人公和直子有了进一步的交往,甚至说有了一段说不清楚的感情故事,甚至连主人公自己都不知道是对是错!在两人交往过程中,直子从不谈起木月的死,她是那么深深地爱着从小青梅竹马的木月!在直子二十岁生日那天,主人公和直子发生了性关系,并发现直子还是个处女。第二天一早,直子就离开主人公回到了老家,后来就不知不觉进了一个精神疗养院进行疗养!

  主人公在直子走后,一直通过书信与直子交往,一直到直子在疗养院附近的山林中上吊死去。在此期间,主人公除了在东京读书,打工和一些糜烂的生活外,曾两次到直子的疗养院看望过直子,试图让直子面对生活,并盼望直子精神早点好起来,好过来跟自己一起生活。主人公在校期间,通过跟绿子的交往,也对绿子产生了一定的.感情,但一直没有发生实质性的越轨行为,因为主人公对直子的健康一直抱有一丝幻想!也可以说,主人公对直子的感情和主人公与绿子的感情之间,总存在一定的矛盾在里面,这也是主人公内心痛苦的来源!更主要的是主人公与直子,木月三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困扰着主人公的内心生活!

  书中出现的主要人物有,主人公(渡边君)、直子等,伴随着一些小人物有木月、敢死队、永泽、绿子、玲子等。

  主人公:主人公是现代都市大学生的典型代表!主人公面对的事学业、生活、工作和爱情!在面对大学生活的无聊和孤独时,主人公虽说有着太多无奈,但对于现状又感到无能为力,生活仍要继续!于是,主人公只好在现实生活中寻找驱赶孤独和寂寞的方式,寻找一点点安慰!于是,他除了看书没有其他爱好,没有很多的朋友,上课也是一个人座,甚至没有同学知道他的名字!在直子离开他之后,他跟仅有的几个朋友之一,永泽学着出去跟女孩子鬼混,以便打发自己内心的孤独!后来,他连根女孩子鬼混都嫌麻烦,终于麻木了!就连和绿子的交往,主人公也是从内心的无聊和无所事事开始的!

  既然生活如此无聊,那主人公为何还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呢!说道这里,我们不得把这本书的所有人物思考以便。主人公与直子、绿子的交往可以说是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生活到了无聊至极所致,但深入思考一下,我们也可以说是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但爱情的追逐过程中,活生活中难免会有踟蹰、迷茫、孤独或无助产生!这些负面情绪产生之后,就需要合理的途径发泄或排遣!如果这种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不能得到及时的发泄或排遣,那人肯定就会发疯,得神经病,神经崩溃甚至死亡!直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敢死队、永泽、绿子等,依次出现在主人公的生活中,给主人公孤独无聊的生活,恰如其分地添加了一些调味品,能够帮助主人公排遣或转移自己生活中的苦闷,不至于使主人公走向极端!

挪威的森林读书笔记15

  我翻开书,看见自己色彩斑驳的青春。

  谁没有过迷惘的青春?怀疑朋友的友情,无视父母的亲情,对存在的意义和世界的真相提出质疑。混混噩噩不知前路在何处,只得相信自己,一个人蜷缩得更紧。

  人活于世,无非迷惘于未来,纠缠于情感,徘徊于成败,超脱于生死,这些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的。而在现在这个社会,十八九岁这个年纪,我们已接触到了全部,并深深陷入其中。

  在旁人看来,我们只是自说自话的无病呻吟。“哪有如此多的苦痛落在你们身上,等到你们长大了就知道这个世界上比这个残酷的事物还多着呢!”诚然,在他人眼里,这些莫名的伤感都是无用且乏味的。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被种种迷惘纠结所缠绕不胜其烦,其苦痛怎轻于他人?

  我苦于这些事情无人诉说,形单影只地走在成长的道路上,邂逅了《挪威的森林》。

  从书中我看见了自己,也看见了跨越时间的真理。

  初读时,我看见了一种在世人眼中称之为颓废的生活和思想。主角渡边无所谓明天如何,对大多数人漠不关心,按照自己的步调行走人生,平时去大学上课,周末呆在宿舍洗衣服和晾衣服,到了晚上去打工,如此反复。这种人生无所谓好不好,谁都没有资格对别人的人生指指点点。只是我想,在一味追求成功与荣耀的现在,能不受周围环境与世俗理念影响,保持着自己的个性与信念,实在难能可贵。这点给我感触颇深。

  《挪威的森林》描写了一群患自闭症的现代孩子,他们的心灵被孤独磨蚀,他们是熙熙攘攘都市中的一群精神流浪儿。木月、直子、渡边、敢死队、绿子、永泽,无一不是孤独的俘虏。惟其四周喧闹,他们的孤独才是更显得致命而无奈。于是,绿子、渡边在孤独中苦苦挣扎;敢死队、永泽在孤独中自我炫耀;而木月与直子在孤独中自我完结。

  生在此岸,死在彼岸;绿子在此岸,直子在彼岸;现实在此岸,梦想在彼岸;人生在此岸,心灵在彼岸;衰老在此岸,青春在彼岸……一切都不可解释,一切都在互相控制。

  “害羞的时候往往摸一下发卡“的直子像蝴蝶一般优美的出现,像蝴蝶一般轻盈地隐去,最终像无法度过冬天的蝴蝶一般命中注定的消失了。她的心没有人能真正读懂,木月没有,渡边没有,玲子没有,甚至直子自己也没有。她在喧嚣的尘世中寂寞地煽动翅膀,陪伴她的始终只有寂寞。

  “死的人就一直死了,可我们以后还要活下去”(作品中直子语),只是对于孤独者来说,失去了参照的生命无所适从,一切都只能在迷失中挣扎,从而导致了一切都只能任凭漩涡卷席的结局。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每个人都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即使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无法将他们从孤独中救赎。

  在池内纪的《注定失去的恋人们》中说:“说注定失去含义固然暖味,但事实如此。同任何人都不发*关系,行云流水般的`台词和动作的交接,无不来自各自的表演的虚构性。而其演技的天衣无缝又同远景的效果相得益彰。“既然每个人都只能从属于不同的空间,那么相互错过也就成为必然。心灵的呼唤最终无法传到对方的耳中,所以“我”只能“在那里也不是的处所呼唤绿子”,“目力所及,无不是不知走去哪里的无数男男女女。失去了坐标的“我”不知身在哪里,绿子也不可能知道“我”在哪里。

  爱情的蝴蝶最终飞不过孤独的沧海。

  于是“我”与直子,“我”与绿子,永泽与初美,玲子与玲子的丈夫,无一不在无可奈何中错过,恋人注定只能成为远方的风景,渴望而永不可及,纯净脆弱得让人心痛。二十年过去后,只剩下满怀青春的伤感与回忆。

  青春就这样孤独地逝去了。

  青春又这样伤感地留了下来,不过留下来的仅是青春的残片,因为残缺而更加动人。

  人生成了空白,心灵成为空白,梦想成了空白。

  戴望舒说:“你教什么智慧给我/小小的白蝴蝶/打开空白之页/合上空白之页?”其实,蝴蝶告诉每个人,青春年华只剩下了两个字:“寂寞。”

  也许你不明白青春为什么是这样的。

  我还悟到,所谓青春,是横贯古今中外共同的命题。青春的迷惘、无奈、惆怅无论是村上写下《挪威的森林》的八十年代日本,还是现在的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都未曾变过。这一命题还将继续困扰数以百万的年轻人,并且谱写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