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
终于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把这本备受推崇的经典给泛读了一遍。
这本书带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斯特里克兰德的这段惊世骇俗的观点:
“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时间搞恋爱。这是人性的一个弱点。我是个男人,有时候我需要一个女性。但是一旦我的情欲得到了满足,我就准备做别的事了。我无法克制自己的欲望,我恨它,它囚禁着我的精神。我希望将来能有一天不再受欲望的支配,不再受任何阻碍地全心投入到我的工作上去。因为女人除了谈情说爱不会干别的,所以她们把爱情看得非常重要,简直到了可笑的地步。她们还想说服我们,叫我们也相信人的全部生活就是爱情。实际上爱情是生活中无足轻重的一部分。我只懂得情欲。这是正常的、健康的。爱情是一种疾病。女人是我享乐的工具,我对她们提出什么事业的助手、生活的伴侣这些要求非常讨厌。
“要是一个女人爱上了你,除非连你的灵魂也叫她占有了,她是不会感到满足的。因为女人是软弱的,所以她们具有非常强烈的统治欲,不把你完全控制在手就不甘心。女人的心胸狭窄,对那些她理解不了的抽象东西非常反感。她们满脑子想的都是物质的东西,所以对于精神和理想非常妒忌。男人的灵魂在宇宙的最遥远的地方遨游,女人却想把它禁锢在家庭收支的账簿里。她以无限的耐心准备把我网罗住,捆住我的手脚。她要把我拉到她那个水平上;她对我这个人一点也不关心,唯一想的是叫我依附于她。为了我,世界上任何事情她都愿意做,只有一件事除外:不来打搅我。”
我只想说,这哥们儿之所以对女人有这种能称得上是歧视的态度和认知,除了他本身就是一朵艺术奇葩以外,也与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有关。即使18世纪末的英国社会对女性的.尊重比同时期中国清朝要好很多,但也无法改变彼时女性仍然是男权社会附属品的事实。从小说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体面的女性都是靠男人养活的,或者是靠祖产生活,自食其力是不光彩的,所以思特里克兰德太太在丈夫离开她之后,即便用自己的能力创立了一间利润可观的打字社,她也不愿意承认、不愿意谈及这些成果来源于自己的运营和才干,而是打着被丈夫抛弃者的牌子摆起一副弱者的姿态来获取社会舆论的同情,仿佛这样,才能证明她的体面和价值,清白和无辜。
我想,搁到如今这个时代,有这种执行力和社交手腕的女人,无论她丈夫是为了梦想,还是为了女人而离开,对她来说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她甚至可以活的更精彩一些——至少不会摆出弱者的姿态来获取同情,而是收拾心情后来个华丽转身,一跃成为自信独立、魅力四射的广告界女强人。
这本书吸引我的还有思特里克兰德在生命最后几年生活的那片南美海岛,那迷之存在的地方,遗世而独立。或许那就是我们这些尘世中人心中的乌托邦,心中向往却永远不能抵达的远方。
地上有六便士,天上有月亮。你选择哪一个?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2
可能人物传记太难写毕竟用再多的事例也很难描绘出一个丰满的形象而读者总是很任性地只选择记住那个让她印象最深刻的事例以及由此表现的形象所以作者再怎么花心思也事倍功半就像股票大作手好像一直以来都没有遇到能让我很欣喜的人物传记尤其毛姆还时不时透露出来的对女性的蔑视简直让我无数次想打人
所以读完了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只有毛姆对于“爱情”的描写简直入木三分
“在爱这种感情里,温柔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爱需要有自甘示弱的姿态,有保护对方的`愿望,有乐于奉献的精神,有取悦别人的心理——总而言之,爱需要无私忘我,或者至少需要把自私隐藏得不露痕迹,而且爱也需要矜持。”
“爱是全心全意,只有全情投入才能成为合格的爱人;恋爱中的人头脑再清楚也不会承认——尽管他可能心里也明白——他的爱终有一天会结束;爱需要山盟海誓,尽管知道一切无非是镜花水月,但他迷恋这种海市蜃楼,而对现实视若无睹。爱使他变得更加高尚,也使他变得更加卑贱。”
这不就是——有了铠甲也有了软肋么
但是
“爱”这种东西总体上还是很美好哒祝你我都能拥有~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3
我所谓的伟大不是走红运的政治家或是立战功的军人的伟大;这种人显赫一时,与其说是他们本身的特质倒不如说沾了他们地位的光,一旦事过境迁,他们的伟大也就黯然失色了。人们常常发现一位离了职的首相当年只不过是个大言不惭的演说家;一个解甲归田的将军无非是个平淡乏味的市井英雄。
老实讲,把艺术看作只有名工巧匠才能完全理解的艺术,其实是一种荒谬的误解。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感情的表露,艺术使用的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
我在想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都羞于使自己的情感外露,因为怕人嘲笑,所以都约束着自己不敢给人以傲慢自大的印象。我并不认为当时风雅放浪的诗人作家执身如何端肃,但我却不记得那时候文艺界有今天这么多风流韵事。我们对自己的一些荒诞不经的行为遮上一层保持体面的缄默,并不认为这是虚伪。我们讲话讲究含蓄,并不总是口无遮拦,说什么都直言不讳。
在那个时代谈话人被看作是一种需要下功夫陶冶的艺术,一句巧妙的对答比锅底子地下噼啪爆响的荆棘更受人赏识,格言警句当时还不是痴笨的人利用来冒充聪敏的工具,风雅人物的闲谈中随便使用几句会使得谈话妙趣横生。
同情体贴本是一种很难得的本领,但是却常常被那些知道自己有这些本领的人滥用了。他们一看到自己的'朋友有什么不幸就恶狠狠地扑到人们身上,把自己全部的才能施展出来,这就未免太可怕了。同情心应该像一口油井一样喷薄而出;惯爱表同情的人让它纵情奔放,反而使那些受难者非常困窘。有的人胸膛上已经沾了那么多泪水,我不忍再把我的洒上了。
这一定是世间无数对夫妻的故事。
这种生活模式给人以安详亲切之感。它使人想到一条平静的小河,蜿蜒流过绿茸茸的牧场,与郁郁的树荫交相辉映,总是沉默无言、声色不动,你会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不安。也许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怪想法(就是在那些日子这种怪想法也常在我心头作祟),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一点什么。
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这种安详宁静的快乐好像有一种叫我惊惧不安的东西。我的内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在我的生活中能有变迁——变迁和无法预见的刺激,我是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的。
只有诗人同圣徒才能坚信,在沥青路面上辛勤浇水会培植出百合花来。
人们说服自己,相信某种利益大于个人利益,甘心为他效劳,结果沦为这个主子的奴隶。他把他高举到荣誉的宝座上。最后,正如同宫廷里的弄臣赞颂皇帝按在他肩头的御杖一样,他也为自己有着敏感的良心而异常骄傲。
到了这一步,对于那些不肯受良心约束的人,他就会觉得自己怎样责骂也不过分,因为他已经是社会的一员,他知道得很清楚,绝对没有力量造自己的反了。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4
这本书的思想高度,我难以企及,只能谈谈我的简单的认识。
关于理想
理想就像天上的月亮,遥远而明亮,源源不断的吸引着很多人慕名而来,但现实又有太多的六便士的诱惑。
放弃月亮追寻六便士,内心却还是不安稳,有一种莫名的冲动想去追寻月亮。就像斯特里克兰,虽然有着幸福的家庭以及体面的,收入丰厚的工作,但月亮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以至于他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六便士。
但仅仅靠一腔热情和一时冲动是否能够追寻到月亮呢?我想答案大部分时候是否定的。斯特里克兰虽然辞了工作,去了巴黎学习画画,却经常处在没有六便士的'困窘之中。对画画的坚定信念以及坚强的意志力是斯特里克兰成功的重要因素。
月亮和六便士的问题或许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关于人性
人性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正如书中的一句话:“卑鄙和高尚,凶恶和仁慈,憎恨和爱恋是能够并存于同一颗人类的心灵的”。
关于斯特里克兰,我不能简单的说他是个好人或者坏人。他是自私的,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从未顾及过别人的感受;他又是伟大的,为了理想放弃了一切。
对于斯特里克兰太太,她确实值得人同情,但骨子里却又有着大量的虚伪。面对斯特里克兰的离开,她痛苦的不是她失去了他,而是外面的人怎么说。
关于爱情
爱情的主体不在乎男人和女人,可是这两个物种面对爱情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女人很容易将爱情看作生活的全部,而男人却将爱情当做生活的调味品。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5
这本书我看的是李继宏译本,没有读过书店常见的傅惟慈译本,所以无从比较两个译本哪个好。单说李继宏译本,一大亮点是有很详细的导读,看过之后对时代背景、书中的隐喻等会有更深的理解,所以就算你读的是傅惟慈译本,也很建议来读读李继宏的导读。
整本书读来很顺畅,没有出现读傅惟慈译本的网友所说的生涩难懂的地方,不过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也丧失了一些语言的劲道,例如我很喜欢的那句“上帝的磨盘转动很慢,但是却磨得很细”在这个译本中被翻译成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其实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我不知道如何来写。是因为它不好吗?
不、不!是因为内心太震撼。心痛、同情、恐惧等太多洪水猛兽般的感情。然而书中主人公斯特里克兰的生命从来不纷乱,只有画画,不停地画画,简单得不可理喻,最后“他创造了一个世界,看到那个世界的美好。然后,他既骄傲又轻蔑地摧毁了它”。这本书以高更为原型,讲述一个生活在伦敦的证券经纪人如何抛弃妻子、孩子和事业,先是到巴黎,接着到塔希提穷困潦倒独自画画了一生的故事。很多人说月亮是梦想,六便士是现实,斯特里克兰在做一个选择题。
我觉得不是,因为斯特里克兰根本没有做选择时会有的犹豫,当我们还在想着明天吃什么的时候他已经抛弃一切到了巴黎住在一个三流旅馆里开始画画了。我想他应该是在挣扎吧,挣扎着抛开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能借助我们的身体感受到的所有事物,直抵混沌中生命的本源、人性中原始的本能。
有网友说看完这本书很歇斯底里,内心生出一种恐惧,打心底里害怕,想尖叫着哭一场。大概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吧。兰德的诗写到“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在这本书里,斯特里克兰是举着生命之火去寻找洪荒世界万物初现的美,最后他找到了,不过他将他的秘密带进了坟墓。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6
读这本书的经历有些曲折,天才画家梵高和高更的故事一直很传奇,得知《月亮与六便士》中主人公的原形是高更,而且《月亮与六便士》的名气很大,便想一探究竟,想看看书中到底写了什么故事。先是从图书馆借,没能借到,只借到了一本作者毛姆写的评论其他著作的书,想着同一个作者,应该也不错,结果书中所涉猎的故事都不太了解,读不下去,心里有些失望。后来有幸从朱老师那里借来一本,书到手便立马读了起来,也许是期望太高,前几章作者只铺垫了一些事情,很无趣,心里有些小失望,此书就被搁置一边了。突然有一天朱老师发了一些关于本书的评论,很有意思,又有了赶快读完此书的兴趣。
本书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手法,讲述思特克里兰德放弃美满家庭,稳定社会地位,追求绘画理想的故事,书中主人公为了追求梦想,不畏生活的贫穷,无视病痛的折磨,几十年来从不后悔,这种做法也许只有天才才能做到。此书越往后越精彩,思特克里兰德最后和土著人结婚,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每天画画,得了病后依旧坚持作画,眼睛瞎了仍然阻挡不了,他的遗言是死后要把挂满壁画的'房子一起烧掉……他是用生命在画画。
虽然小说的故事有些夸张,我想作者正是想要通过这种对比来表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月亮高高在上,虚无缥缈,六便士很不起眼,却很实在,两者差距很大,但都不可或缺。在生活中,我们埋头奔波忙碌的同时仍需抬头仰月亮,不忘追求梦想,只有这样生活才更有意义。
最后特别感谢朱老师,能读完此书,多亏了朱老师!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7
为了追求梦想而放弃一些别人眼中的优越,是一种可敬的勇气!
1、制造神话是人类的天性。对那些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果他们生活中有什么令人感到诧异或者迷惑不解的事件,人们就会如饥似渴地抓住不放,编造出种种神话,而且深信不疑,近乎狂热。这可以说是浪漫主义对平凡暗淡的生活的一种抗议。
2、他非常重感情,但是在他那很容易就被打动的感情里面却含有某种愚蠢的.东西,让你接受了他好心肠的帮助却丝毫没有感激之情。向他借钱就好象从小孩儿手里抢东西一样;因为他太好欺侮。
3、什么你认为美——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会同沙滩上的石头一样,一个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随便便地就能够捡起来?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在美被创造出以后,它也不是为了叫每个人都能认出来的。要想认识它,一个人必须重复艺术家经历过的一番冒险。他唱给你的是一个美的旋律,要是想在自己心里重新听一遍就必须有知识、有敏锐的感觉和想象力。”
4、他生活在幻梦里,现实对他一点儿意义也没有。我有一种感觉,他好象把自己的强烈个性全部倾注在一张画布上,在奋力创造自己心灵所见到的景象时,他把周围的一切事物全都忘记了。而一旦绘画的过程结束——或许并不是画幅本身,因为据我猜想,他是很少把一张画画完的,我是说他把一阵燃烧着他心灵的激情发泄完毕以后,他对自己画出来的东西就再也不关心了。他对自己的画儿从来也不满意;同缠住他心灵的幻景相比,他觉得这些画实在太没有意义了。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8
【摘记】他的一些同行毫不掩饰他们对他作品的鄙视,但是施特略夫却很能赚钱,而这些人把他的钱包就看作是自己的一样,动用时是从来没有什么顾虑的。他很大方,那些手头拮据的人一方面嘲笑他那么天真地轻信他们编造的不幸故事,一方面厚颜无耻地伸手向他借钱。他非常重感情,但是在他那很容易就被打动的感情里面却含有某种愚蠢的东西,让你接受了他好心肠的帮助却丝毫没有感激之情。向他借钱就好像从小孩儿手里抢东西一样;因为他太好欺侮,你反而有点儿看不起他。我猜想,一个以手快自豪的扒手对一个把装满贵重首饰的皮包丢在车上的粗心大意的.女人一定会感到有些恼火的。
【感悟】善良是多么美好的东西,但是也恰恰成为人们利用的对象。当下,多少人把别人的善意视为理所应当而不加珍惜,甚至一边嘲笑着他们的愚蠢,一边利用着这份善意满足私利,所以那些尊老爱幼、帮助弱者的美好品德变成了“凤毛麟角”,因为人们会渐渐接受这样一个道理:这不再是一个“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社会,你所施出的善意很可能会变成毒刺刺向自己,所以人本能地开启了自我保护模式,在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的时候,哪怕插在裤兜的双手早已沁透汗水,也不愿伸出援手。本来,善这种东西就是不求回报的,唯一需要等价交换的不过是一句“谢谢”,但现在,人们唯一的希望大约会是不纠缠,这是一个社会的悲哀。希望每一份善良都能被真诚以待,每一份给予都能收获一份感谢。愿者善意能够一呼百应,心口相传。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9
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我很早就听说过,但一直没有拜读。在读严歌芩的《补玉山居》时,作者曾提到这本名著,当时就想要找来一读,但之后并没有跟进。这几日,在一篇公众号文章中再次看到这部作品的名字,我不再拖延,马上下载了电子版的王然译、花山文艺出版社20xx年出版的《月亮和六便士》来读。果然,很快,我就产生了爱不释手之感,15万字的文字在两三天的各种片段时间里用9个小时读完了。
毛姆以小说中的“我”为纽带,通过“我”、以及“我”与思特里克兰德共同认识的人,用多个视角来观察与认识思特里克兰德,将思特里克兰德那不同于常人的一生用白描的方式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思特里克兰德本身是一位中产的证券投资人,因为对绘画的热爱,抛妻别子,深陷无家可归、饥寒交迫之地而不言悔,终于在塔希提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表现场景,完成了自己对心中之月的追逐,并在死后获得了伟大艺术家的殊荣。
在这部书中,除了主人公查理斯·思特里克兰德,小说中的“我”、以及“我”的朋友阿伯拉罕和布吕诺船长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中的“我”,为了自己的写作,到处奔波,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三教九流,他都没有任何芥蒂地与其打交道,让人不得不叹服。而“我”的朋友阿伯拉罕,与思特里克兰德一样,本来可以有着体面而优渥的生活环境,只是因为感觉亚历山大港是自己喜欢的地方,就放弃了原来的一切,过着别人心目中认为平凡卑贱的生活而怡然自得。布吕诺船长因为意外而至贫,不得不远走他乡重新开始,但他通过自己与妻子的双手再次创造出了不一样的生活。我觉得,“我”、阿伯拉罕和布吕诺船长正是思特里克兰德的三个佐证,证明着为了理想,人们可以做到的坚持与放弃。
思特里克兰德、“我”、阿伯拉罕和布吕诺船长构成的群图让我无比的震撼。为此,我查了思特里克兰德的原型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的生平,也查了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的生平。高更为了绘画放弃了自己证券经纪人的`生活,而毛姆为了写作放弃了自己医生的生活,他们的放弃与坚持都给自己的生活在方方面面带来了无数的变化,但他们为了心中思慕的圣地而义无反顾。所以,当毛姆用自己的笔来写作高更时,可以非常自然地将高更那种卓尔不群的独特品质表达的跃然纸上,让读者心中激起无以言表的圣洁之光。
是的,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在坚持与放弃的痛苦抉择中向前的过程。很少一部分无比幸运的人,可以在一生中做到“月亮”和“六便士”二者兼得,但大多数的人,都不得不在“月亮”与“六便士”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无论我们抉择的是“月亮”还是“六便士”,我想,更合乎我们内心所向的抉择,就是最好的抉择。
附上《月亮和六便士》小说片段:
我一边往前走一边思索着他来这里之后的情况。最近一段时间我听到很多关于思特里克兰德的轶事,不得不仔细思考一下这里的环境。他在这个远在天边的海岛上,和在欧洲时大不相同,他不仅没有引起别人的丝毫厌烦,反而使人们对他十分同情,他奇怪的行为也没有让人感到吃惊。对这里的人们来说——无论是欧洲人还是当地土著,他无疑是个怪人,但这里的人对于这个所谓的怪人早已司空见惯了,因此对他常常视而不见。世界上怪人多的是,他们的行为举止古怪离奇;或许这里的居民能够理解,他们并不想做一般人,但是却不得不做那种人。在英国或法国,思特里克兰德可以说是个不合时宜的人,“圆孔却插了个方塞子”,但是在这里却有各种各样的孔,无论什么样的塞子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孔。我并不认为他到这里之后脾气比过去有所改观,不像过去那样自私,或者更富有人情味儿;但这里的环境比之前更适合他了。假如他之前就在这里生活,人们肯定就不会注意到他的那些缺点了。他在这里所经历的事情是他在家乡所不敢希冀和奢求的——他在这里收获到了同情。
这一切让我十分惊讶,我试图将我的想法说给布吕诺船长听。他没有立刻回答我。
“我同情他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最后他说道,“因为尽管我们两个人可能谁都不清楚,但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却是一样的。”
“你和思特里克兰德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有什么东西会是你们两个人所共同追求的呢?”
“美。”
“你们所追求的东西太高深了。”我嘀咕了一句。
“你是否知道,一个人一旦坠入情网,就有可能对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了?那时他会像古代被囚禁在木船中摇桨的奴隶那样,全部身心都不属于自己,他们也在所不惜。其实思特里克兰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只不过他所追求的是美,而不是真理罢了。对于像他这样的人,我从心底里产生了一种怜悯之情。”
“你说的这一点非常奇怪。有一个他曾伤害过的人也这样告诉过我,说他非常同情思特里克兰德。”我沉默了几分钟,“我非常想知道,对于我一直感到大惑不解的那种性格,你是否已经找到了答案?你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呢?”
他对我微笑了一下。
“我不是和你说过,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我也算是个艺术家吗?我在自己身上也能深深地感觉到那种激励着他的热情。只不过他的方式是绘画,而我的却是生活。”
这时布吕诺船长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认为我有必要在这里说一说。因为即使是作为对比之用,这个故事对我记叙思特里克兰德的一生也有一些作用。再者说来,我觉得这个故事本身就特别美。
布吕诺船长是法国布列塔尼人,年轻时曾在法国海军服役。结婚后他便退役,在坎佩尔附近从事一份小产业并定居下来,准备在宁静的乡村生活中度过自己的后半生。但由于为他管理财务的一位代理人出了一些差错,一夜之间他便身无分文了。他和妻子原本在当地享有一定的声望,所以他俩不愿意继续待在原来的地方过清贫的日子。早年他远渡重洋的时候,曾经到过南太平洋群岛,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到那里去闯一闯。他先是在帕皮提住了一段时间,一边规划自己的未来,一边积累经验。几个月之后,他从一位法国朋友那里借了一笔钱,在土阿莫土群岛买下了一座小小的岛屿。这是一座环形小岛,一个咸水湖被围在中间;岛上长满了灌木和野生的番石榴,而且这里从未有人居住过。他的老婆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他带着老婆和几个当地土人来到了这座小岛。他们首先盖好了房子,再把灌木丛清理干净,然后准备种植椰子。这是我遇到他二十年前发生的事情,现在这个荒岛已经变成一座有模有样的种植园了。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0
最后这段看得想哭,咋回事。
不用罔顾其他想法,确实,很多人都明白要勇敢追求月亮。
但是,难道追求月亮才是一条美好有意义的路吗?
对于不同阶层的人们来说,这个月亮也是不一样的吧!
还有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心中有何月亮。难道他们活的就没有意义了吗?
可怜的是,斯特里克兰如若最终没有出名,他是否就更可悲?现实中有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找不到他的月亮,也实现不了,还要一再的折磨自己,我觉得,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去找寻那盏月亮吧!
毛姆写作的客观角度,一直不深不浅得了解斯特里克兰的`那些故事,确实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在最后,作者那段话,让我很感动。
对于不在一个世界的人,你甚至无需让他们多了解你一个眼神。这正是我所缺的,我一方面在乎外界,一方面又鄙视着外界对我的任何反应,因为我有时很怕社交。做一个客观的中立人真的很难,做一个不在乎外界想法的人更难。如何真正得朝向自我内心,是我要解决的问题。
此本书中,了解了很多人性,不一定毛姆说的都一定对,但是很是让人深思,下本是否要开始看人性的枷锁和面纱了呢?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1
新年读完的第一本书是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读的是英文原版,没有刻意查单词,吭哧吭哧地也理解了大概意思。在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前提下,读英语原文比起读译文更有意趣,至少在理解作者风格和原意方面具有优势,也能感受到英语遣词造句的微妙美感。目前正快速地再读一遍中文译本,复查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并体会译者怎样实现“信达雅”。
在阅读之前,我知道《月亮和六便士》很有名,毛姆也很有名,知道这大概是一个股票经纪人抛下优渥生活和妻子儿女,一心追求绘画梦想的故事。在阅读之后,我知道原来本书主角原型为高更,原来主角不是一个典型的破釜沉舟、收获崇拜与赞誉的英雄,原来人的一生,舍弃与得到都必须作出坚定的选择。
主角Strickland性格独特、复杂。书中的叙事人“我”感觉他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攫住,其力量之强大让人无法抗拒,甘愿冒险。在四十岁的年纪告别如日中天的.事业,放弃舒适的生活,抛妻弃子,藏身于巴黎破旧的旅馆,五年来穿着同一身衣服,过着每天只喝一瓶牛奶吃一条面包的日子,只为了画画。关键是,几乎没有人认可他的画,而他也不在乎画画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名利——他只是要画,他不得不画。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Strickland简直可以说是个“恶棍”了,离开妻子子女,对热心帮助他的Stroeve冷嘲热讽,“拐跑”Stroeve的妻子,成为导致她自杀的原因......对于别人的评价,他从来嗤之以鼻。他不在乎他人的看法,是真的不在乎。“有人也说他们不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这多半是自欺欺人。一般而言,他们能够自行其是,是因为别人看不出他们的怪异想法,最多因为三五知己的支持,他们才敢一意孤行。如果一个人的离经叛道切合他所在的阶层的行事作风,那他在世人面前违反常规倒也不难。这会让他洋洋得意。既标榜了自己的勇敢,又不用担风险。”但是,Strickland“就像是一个身上抹油的摔跤手,你根本抓不住他;这就给了他自由,让你火冒三丈。”传统对他无可奈何,所有的批评讽刺、风言风语都不能刺激他的自尊心,只能换得他的哂笑。
也许这种特立独行恰是让他伟大的地方,他对于会占据时间精力的欲望、爱情、琐事和别人的看法感到愤懑,他想要摆脱它们的束缚,将全部精神集中在绘画这一件事上。他不善言辞,唯有通过画画来表达旺盛的生命力和深藏在心的感受。从井井有条的伦敦到灯红酒绿的巴黎,再到原始而宁静的大溪地,Strickland终于找到了能够让耳朵清静,让灵魂栖息的地方。在孤岛山野里,在被麻风折磨的日子里,在眼盲之后,他不止息地画着,直到呈现出一幅幅摄人心魄的作品,直到生命的终结。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有些人看到嫦娥,有些人看到环形山,有些人看到飞船,有些人从不仰望。随波逐流,泯然众人,现世安稳。
“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它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渴望一种桀骜不驯的旅程。这样的安逸总让我惊惧。我的心渴望更加惊险的生活。只要我能有所改变——改变和不可预知的冒险,我将踏上嶙峋怪石,哪怕激流险滩。”
用这本书来开启新一年的冒险,甚好。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2
很难相信,一个在股票交易所有着稳定工作的中年男人,会放弃职位拾起画笔,只为追寻心中的艺术梦想;很难理解,在与妻子同床共枕17年之后,他会抛弃妻子和两个孩子,远赴他乡过着苦行僧式的自我放逐生活,只为了追求所谓内心的'宁静;很难接受,他在颠沛流离、衣食无着之际,却与热心资助他的朋友之妻暗通款曲,活脱脱一个“农夫与蛇”故事的现代翻版……
这个离经叛道故事中男主人公的原型,就是法国19世纪与塞尚、梵高齐名的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而有能力让这个有着狗血剧情的故事成为传世名著的,就是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毛姆。
当然,《月亮与六便士》绝不是蹩脚的三流小说,靠着离奇的情节和感官刺激来吸引读者。作者毛姆只是用精准的描写,将复杂的人性解剖给你看,哪怕你不喜欢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但你无法否认毛姆的刻画精准,语言犀利,表述传神。在合卷之后,有一个问题值得每一名读者思考:有没有一种东西,值得让你放弃拥有的一切去苦苦追寻,哪怕从此一文不名、衣衫褴褛、身患绝症也无所谓?这,大概就是“月亮”与“六便士”所要表达的幽深哲学内核。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3
第一次读毛姆的小说,想读《月亮与六便士》起源于一位我喜爱的网络写手有这样一句话:遍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但愿你的生活中同时拥有月亮和六便士。大概六便士代表了金钱,而月亮则代表了某种圣洁的难以企及的事物吧。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如果金钱和圣洁同时得到,是再好不过的了,不过,是不是有些贪心?
然而,看完了月亮和六便士的全文,却发现这不过是一个“我的世界你不懂”的故事。
故事以法国印象派画家高更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富裕的证券经纪人,放弃自己的社会地位,放弃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在四十几岁高龄,跑到法国去画画去了,贫穷、潦倒、疾病,也都没有动摇他画画的决心和热情。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坚持自己的梦想而同现实决不妥协的故事,听起来像是鸡汤一般,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与其说是他坚持了自己的梦想,倒不如说这是种生命的召唤,按照作者的话说:他也由不得自己。
当然,这位梦想的召唤者,一生穷困潦倒,一幅画都没有卖不出去,他也一幅画不想卖,却又如所有的奇迹艺术家一样,在死后名声大噪。听起来像是一个在现世社会得不到认同却在死后能够终于获得荣誉的故事,不不,作者完全就不是这个意思。对于画家自己,完全没有想得到现世社会的认可,而对于作者对画家的态度,始终游离在“这真是一个混蛋的人”和“这个人真是个天才的疯子”之间徘徊。说到底,还是“我的世界你不懂”。
看看这个画家是多么的混蛋吧。抛弃妻子,没有留下一毛钱给未成年的孩子和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妻子,几乎是让他们自生自灭了,而他对自己的行为只留下了一句:他们会想到办法的,而丝毫没有丁点儿的内疚。在穷困潦倒几乎要病死的时候,一位萍水相逢的画家因为欣赏他的画而将其接到自己家中养病,对此他不仅不表示感激,还勾引了画家的妻子,在完成了自己的情欲之后,又将画家的妻子抛弃,直至她为他自杀他都没有丁点儿的遗憾,只是一句:这是她自己的选择。说的轻描淡写好像这事儿跟他半点关系都没有。
流落到小岛上,同当地的土著女人结婚生子,当被问及可否与妻子有共同语言时,他说:她满足了我对女人所有的要求,洗衣做饭生孩子。这要是让女权主义者听到,真真的是要拿起大刀砍人了。所有的这一切,在世俗的人看起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混蛋,不仅没有血性,甚至压根没有人性。
然而,好像这些混蛋的事情在他的天才的绘画面前都被原谅了。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我也由不得我自己。他像是被蛊惑了一样,为了画画可以忍受任何屈辱、忍受任何低贱的工作就为了挣的最低的生活费和画画需要的颜料和画布、忍受别人的白眼而伸手向人借钱并压根没有打算还、在病痛中依然毫不懈怠的画画,一切都像着了魔一样。除了画画,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感兴趣,甚至情欲都不能吸引他哪怕一丁点儿的注意力。如果说画画真的是为了将心中的欲望和才情表达出来,那好歹要把这些画出的成果展示给世人看才行。
然而在画家看来,这些完全不是他的目的,他完全没有想到拿自己的画来换取财产,但是他却着实知道这些画是伟大的,带有一种绝对的在外人看起来却是可笑的自信的认为,这些画是伟大的。也不能说他完全不尽人情,他也会偶尔在别人帮助他的时候,随手扔一副画给他们,同时伴随一句:以后你会用得着的。这种在外人看来盲目无比甚至自大的行为,在日后被证明画家是如何自知自己的伟大的。如果这个自大的画家不是在死后要求土著妻子将自己最伟大的壁画全部烧毁而不留在世上,我完全认为这不过是一个混蛋无比而恃才傲物的.人,这样我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有才的人都是有脾气的,有才的人行为就是怪诞的,那样我真会好受的多。
确实,他的世界我不懂。
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真的如画家所受到的昭示一样,有一种使命,一种召唤,召唤一个人,抛开所有世间的俗世,无论受多少苦、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要去做的事情?我没有把“要做的事情”写作“梦想”,我想,画家受到的昭示不同于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梦想”这类东西。梦想,往往是人们心心念念想要实现的东西;梦想,一般都需要千锤百炼才能实现。而画家,没有人知道他什么开始想画画,也没有曾经显示有过画画的才能,好像突然开窍一样,抛家舍业的就去画画去了,任谁劝说都毫不动摇,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想着的是画画。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更是幸福的吧,这种没来由的召唤,更像是上帝的旨意一般,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身体上是痛苦的,但是当他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大概也达到了某种精神上的自由吧。
不过,尽管这个人看起来这么混蛋,又是这么有才,有件事情他却说对了。他觉得他的妻子离开他会想到办法生存的。确实如此,在那个所有体面的女人应该靠男人养活的时代,她的妻子竟然能够体面的生活下来,并把自己的儿子送进了剑桥大学,女儿养的漂漂亮亮并嫁给了一个军官。没有他,他的家人也好像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生活。看来,一个人只要想做自己的事情,好像也不必顾忌所谓的责任。因为责任,其实也是无能的人强加在他身上的任务罢了,离开依靠,无能的人,也会变的有能起来的。那,这是不是也算一个,个人独立的故事呢?
不过,这种生活,他的世界,我还是不懂。因为,我,目前,还是没有接到类似的召唤,能让我义无反顾的去做。这点上来,我这样的尘世间的尘埃,也是悲哀的吧。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4
明白循规蹈矩未必不是幸福。但血气方刚的我想踏上更为狂野不羁的旅途。我认为我应该提防这些安逸的快乐。我心里渴望过上更危险的生活。只要我能拥有改变——改变和意料之外的事物带来的刺激。
年轻的我们总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尝试:或者在罗马的街头,你会穿着姑娘们都喜欢的仙气飘飘的长裙,拉着小提琴和流浪艺人一起演奏,又或者你突然出现在意大利某个阳光正好的'午后,优雅地坐在咖啡馆里和朋友们谈论着肖邦、巴赫。生活有千万种可能,我们也能游刃有余地任意做出改变。
世界那么大,两只眼睛根本看不过来,这双腿已经丈量不了躁动的心的范围。趁着年轻,我们要去看看爱琴海蓝到醉人的天空,要去罗马街头和流浪汉哼唱一首不知名的歌,要在樱花盛开的时候,去北海道吃生鱼片,要去跑步、要去蹦极、去做最大的摩天轮,去看乔伊斯,看普罗旺斯,看王小波和汪曾祺。每一次改变,都饱含新鲜的体验。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15
我对故事中的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不感兴趣!他的特立独行太过惊世骇俗,如果仅仅是惊世骇俗也就罢了。偏偏,他的惊世骇俗还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那些曾经爱过他,甚至给予他巨大帮助的人以巨大的伤害,这让我实在受不了。
尽管从小到老,我一向以为我是个特立独行的人,不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是与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相比,我简直太有人情味了。也许,正如书中所言:“假冒的特立独行也不能掩饰平庸的本质”。我想,我的特立独行只不过是想掩饰我平庸的本质罢了。
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迪尔柯·斯特罗伊夫。他是一位长相滑稽的荷兰画家。虽然绘画天赋不高,但是富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虽然为人有点傻里傻气,不谙世情,但是真诚善良,宽容大度;虽然朋友一再有负于他,但是他总是以德报怨。他给我的震撼:一是他的爱才之心,尽管此“才”并不与他惺惺相惜;一是他的爱人之情,尽管他所爱的人并不爱他。
这是我第一次读毛姆的作品,感觉书的前面部分语言非常幽默,后面部分语言非常富有哲理。
《月亮和六便士》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尽管读完之后,我对“月亮”心生恐惧,对“六便士”却心有戚戚焉。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笔记09-28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08-03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1-15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08-12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15篇10-06
月亮与六便士心得体会09-27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09-06
读月亮和六便士有感10-25
读《月亮和六便士》有感07-30
月亮和六便士读书心得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