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了吗》读后感

时间:2024-08-13 21:01: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幸福了吗》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幸福了吗》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幸福了吗》读后感

《幸福了吗》读后感1

  守望藏人索南达杰几乎品一己之力在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直至被杀害。

  农民张正祥守护滇池几十年,家财散尽,妻离子散。这样的人我们的身边不常见,可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阅读和了解了他们的故事之后,觉得索南达杰、张正祥们活得很单纯,很理想,很浪漫。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执着地守望着自己的“麦田”?回答只能是:信仰!一般认为: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神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现在,我们大部分中国人没有宗教的信仰,只是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大家痴狂地崇拜者某个人,应该说那是一个有共同信仰的年代。如今社会的多元,各种主张,各种价值观和我们这个城市的小汽车一样多,并且各自存在,稍有碰擦,妥协的不多,争论的不少。见解如此多样,且能并存,岂不正是自由的理想国?讽刺的是,几乎人人都在抱怨束缚太多,没有自由。于是大家开始探讨幸福在哪里。白岩松,一个资深的媒体人,在《幸福了吗》一书中讲述了不少真实的事件,表达了不少真切的感受,与其说他在书中和读者一起探讨着幸福的根源,不如说是在扪心自问:我幸福了吗?在他的陈述和自问中也坦白了一个媒体人理所应该的担当,一个知识分子义不容辞的责任。

  “9.11”的沉默在白岩松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新闻评论部充满自由空气的年会是情感的沟通,是激情和压抑的释放;放弃《时空连线》、《新闻会客厅》、《中国周刊》制片人这样的官职,重回一个单纯的主持人角色,这是他在权利面前可贵的平静和坦荡;总理参加的座谈会,直言不讳地评议国务院部委,可鉴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和担当;四川地震赈灾晚会现场临时放弃对蒋敏的提问,地震救援直播中讲述笑话,表达了他对于爱的主张;“7.13”申奥成功之夜演播室里的尖叫是热情的张扬;耶鲁大学《美国梦,中国梦》的演讲展现了他的自信和开放……书中很多这样的细节都是作者在和读者一起分享着自己的幸福时光。这幸福不一定是快乐,有时也是热泪盈眶的,不一定兴奋和激动,有时也会黯然神伤。

  突然想到白岩松的另一本书《痛并快乐着》,稍改一改,痛并幸福着。正如他自己所写到的:“假如真正有理想有责任的新闻人,永远感受的是痛苦,甚至在领导的眼里,反而是麻烦的制造者,并且这样的人,时常因理想和责任而招致自己与别人的不安全……”能痛并快乐,因为心中是真实的,灵魂是真实的。白岩松在书中引用了梁漱溟先生的见解,梁老认为,人类面临又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人和物之间的问题;人和人之间的问题,任何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明天,开始信仰。”也许这就是白岩松给我们的答案。有信仰是幸福的,守望自己的麦田时幸福的,所以索南达杰、张正祥们是幸福的。甚至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考尔菲德也是幸福的,尽管他迷茫、彷徨、困惑,但心灵深处仍有自己的守望:“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也要寻找,属于我们的守望。

《幸福了吗》读后感2

  幸福是什么?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且,这种答案是千奇百怪的。其时每个人的内心状态不一,那么对幸福的理解就会有不同,幸福要靠自己去体验去感觉,它不与财富、地位、声望、婚姻同步,它只是你心灵的感觉。

  读完了白岩松的《幸福了吗》,扪心自问,我们幸福吗?其实,我们也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正如他所言,幸福在哪里暂且不说,但是,痛苦却是随时可以感受到的。从上个世纪80年初开始到20xx年的事业有成,时间跨度将近30年,这漫长而又短暂的30年,作者经历了很多,他用自己的笔记录着国家的变化,社会的变革,以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在自己每一次历经的国家重大的活动中或者事件中,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有人说,一个人的心态决定了他的生活状态。仔细想来,还是有些道理的。心态是什么,心态应该是一个人的内心的活动状态,是他对外部世界或者环境的一种感知,这种感知有时候是主动的,有时候是被动的,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反应,或者生活的一种感受。

  我们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生活中伴随着酸甜苦辣,人生百态莫衷一是,每个人对外部世界或者生活环境的感悟各有千秋。利他主义者,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你可能感知这个世界处处充满快乐与幸福,因而你的生活状态是知足的,是常乐的;利己主义者,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的利益琢磨,带着索取的目的去捕捉生活中每一处的利益,你可能始终生活在危机和惶恐中,因而你的生活状态是烦恼和苦闷的,是永无满足的,因而也体会不到生活中的乐趣,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生活本来是没有味道的,因为每个人对社会和人生的嗅觉不同,才有了不同的感悟,心态好的人,无论身处顺境或者逆境,他都会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在顺境中,他会不骄不躁,不狂妄自大,始终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得之不喜,失之不悲;在逆境中,他不会自暴自弃,不妄自菲薄,更不会一蹶不振,饮鸩止渴。心态不好的人,恰恰相反,无论身处顺境或者逆境,他都会不知足,顺境时,他认为是自己应该所得,是理所当然的,同时,向往着更多的更好的境遇,逆境时,就会自怨自艾,怨声载道,甚至沉沦陷落,破罐子破摔。

  拥有一颗平常的心,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坎坎坷坷,用那份淡定和从容去感受和感悟生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看而不破不仅是生活中的一门学问,更是人生的哲学。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并不是理想的生活所在。唯有在世事中不断地磨砺,在人生中不懈地历练,才会有处变不惊的胆识和豪迈;唯有不断地提升学识素养,修身养性,才会有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宁静和睿智。

  因此,如果拥有一副好心态,那么,我们的生活状态至少是优雅知性的,始终处于一种坦然接受现实生活的体验中;如果我们纠葛与尘世的爱恨情仇,那么他的生活状态应该是缺少快乐和幸福的。

  毕淑敏说,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机遇、友情、成功、团圆……它们都酷似幸福,但它们并不等同于幸福。但是就其生命的本身,我觉得很充实地去度过每一天,去感受生活中那种宝贵的时光、那种亲情、那种温暖,包括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我想其实这就是幸福。

《幸福了吗》读后感3

  假期读了四本书,《荣宝斋》,《逝者如渡渡》,《俗世奇人》,《幸福了吗》其实只读了一半,但是白岩松的确是个真性情的人。他在书中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通过一件件中国发生的大事件,不断探索每件事给我们的带来的思索。放眼世界探索幸福的真谛。

  “现在办公室里大家都开始做人了,谁做事呢?”.“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开完会之后我发问‘为什么你们永远不说不?为什么你们不对自己不认可的东西表达愤怒?为什么你们不认为:不,应当这么做!’”的字里行间我看到了白岩松所赞成正确的工作状态是为了办好事可以争执、阐述自己的不同意见。这不妨碍在平时彼此成为好朋友。直率与不妥协才能真正办好事。表面上的和谐,没有一点的争执并不是真正为了把事做好,没有了意见与建议,任何工作只会停滞不前。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应真正尊重现场,更多的报道要来自一手的现场;文风要变,要从空话套话中解放出来;中央台应重新回到重视业务部门的传统上,而不是行政为中心。”我看出新闻得贴近人民,得讲实实在在的事。9.11没有直播,非典刚开始在广州爆发没有告知民众都影响了CCTV的公众影响力。任何一项新发生的大事件,每个人有权利也十分想第一时间得到真相。这也是新闻生存的价值所在。在网络发展无比迅速的如今,消息源也越来越大众化了。新闻正努力证明在电视中的生存能力。

  “CCTV必须服从命令,而我更只是一个小小的卒子,请战也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或许有人担心,我们的直播会显出我们在看美国人的笑话,因此‘大气’一些,不直播吧,但恰恰这一个‘大气',小气了许多,也错过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我看出新闻工作者所面对的“上层”的压力。在伊拉克战争时期,就算自己抱着豁出命来的拼命想法,但是却在压力下不得不放弃。就仿佛有时当事者大义凛然,但想成事却阻力重重一样。

  这本书表达在这个世界,说一千道一万最后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不要拿自己的人生过别人的生活,不管你是商人政客学者工人,你只要内心平静祥和,你就是幸福者。在成天的忙忙碌碌中,在追逐事业、操劳家庭中。有时停下脚步,整理思绪,静下心来放空自己的身心,可能会对人生有新的思索,在平静下来思考以后,获得属于自己所需要的幸福。正如文中所说“在墨西哥,有一个离我们很远却又很近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的赶路,突然,一个人停了下来。旁边的'人很奇怪,为什么不走了?停下来的人一笑:走的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

  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是最赋禅机的一句。就像有首歌《春天里》唱的那样,“记得曾经一无所有,可当初是那么快乐。凝视着此刻烂漫的春天,可我感觉却是那么悲伤。”曾经年少轻狂,但那时只有简单的生活,追求也是简单,人虽一无所有,但是过得简单快乐,便拥有无处不在的幸福。时过境迁,在拥有了许多物质条件的同时,疲于奔命,绞尽脑汁,在层层压力下并不能获得幸福。所以物质的富足并不代表人的真正幸福。我想,内心强大,简单生活,身心平静,真心满意自己的生活可能就是真正的幸福吧。许多事自己看的更透,便快乐更多一些。也有些说着容易做着难,仍然执着,不得轻松,所以佛说:放下。

《幸福了吗》读后感4

  “天上的星星哪去了,一眨眼,不见了!”一曲童谣勾勒出了童年的美好幸福的回忆,或许纯真的幸福该是在童年,而那天,早已经被锁在了那昨日记忆中了,像小孩吹出的七彩泡泡,美丽易碎。越长大,越孤单,时常追问自己,幸福是什么问着自己幸福了么而那属于海子的: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只是想望,却遥不可及。正如白岩松《幸福了吗》所说,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这个人,也是你!现今社会中,到处都是人们忙碌的身影,匆匆而过,人们在忙忙碌碌的创造着所谓的中国奇迹。是节奏的变快,还是真正寻求心里的些许安慰还是让自己时刻与时代同步,不被时代的洪流卷走!宛如抓着的一根救命稻草,而正因为人人如此,内心焦灼与日俱增,也成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盖洛普调查的中国人的幸福指数,结果显示令人诧异:中国人的幸福感低于伊拉克,七成中国人感觉生活困难!对于这略显夸张的调查,我们不予苟同,白岩松说:“时代的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需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是的,我们都在寻找一个答案。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从大人到孩子,都背负着不同的压力,比如学生的学业,大人们的家庭事业,他们的房子,车子,票子。这些,现实又无形的压力压得我们“面怒狰狞”,扭曲了微笑!“橡胶人”孕育而生。我们这些所谓幸福一代,其实在自己还未舔食完时代给的那层糖衣时就被卷进了现实的血雨腥风中了!我们的升学压力,就业压力,还贷压力……这样我们当中当然就不乏“啃老一族”,“卡奴”,“房奴”了。可能正是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吧!

  人们也越发趋向于追求功利性的东西了!比如,读书,现在少有人会捧着一本对于自己无用的求来熏陶自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工具书指导书的盛行!太过于功利,让我们迷失了方向,毕竟正如哲人所说,读书就是读自己!我们迷失在一片雾中,都在挣脱。现实竞争的残酷性,我们的神经总是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即使有些人经受住了,成为竞争中的佼佼者,但他也可能失去了许多,可能是心理上的神经质,身体上的亚健康!有些人则选择了怯懦的逃避,沉溺在自己虚拟的`精神世界中难以自拔!直到有一天,现实侵入他的梦境,将其一切灰飞烟灭!他就萎靡了!所以,在这竞争中,懂得调节,张驰有度,懂得偶尔的慢慢走,带着欣赏,才能闯出自己的王道!不是自己太过专注也不是这个世界太过认真!现今的我们,该是放慢脚步,思考一下为什么的时候了。认知一下自己,问问自己,是不是把灵魂落在了后头,走远了,别忘记我们当初为什么出发!让自己杂些吧,少一些功利。或许在杂的世界里,才能真正看到幸福的七彩光芒。世上不乏强者,当然也就不乏平凡之人。白岩松在书中说道:“所谓混的好的,一定有不为人知的痛苦与要付出的代价;所谓混的不好的,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平净!就看你怎么看待它,怎么拥有的好!”对的,拥有便是幸福,无论拥有是否贵贱。

【《幸福了吗》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后感04-29

幸福的读后感03-19

《幸福》读后感04-03

幸福读后感02-28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12-22

幸福的密码读后感12-21

(精品)幸福读后感08-15

关于幸福的读后感07-18

《提醒幸福》读后感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