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读后感

时间:2024-05-18 22:12:0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孔融让梨》读后感(集锦1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融让梨》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孔融让梨》读后感(集锦15篇)

《孔融让梨》读后感1

  我最喜欢的就是《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孔融让梨》这篇故事让我深深得忘不了。

  有一天,孔融的爸爸叫孩子们一起来吃梨,别的孩子都跑到梨旁边,就是最小的孔融坐在椅子上没动。爸爸让最小的孔融先拿梨,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爸爸问你为什么拿一个最小的?孔融说:“要谦让。”所有在争梨的'兄弟们都脸红了,他们都觉得很惭愧。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要互相谦让,你让着别人,别人才能尊重你。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才能走出正确的人生道路,使我们成长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孔融让梨》读后感2

  我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了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孔融,一天爸爸妈妈分梨给孩子们吃。孔融把大梨分给哥哥和弟弟,自己吃小梨。爸爸问他为什么不吃大梨,孔融说:“哥哥大应该吃大梨,弟弟小我应该让着弟弟。”

  同样我想到了《弟子规》的《出则弟》里面的“长者先,幼者后”,教导人们从饮食到行为举止都要敬老,讲的都是礼让的道理。

  我明白了人要学会礼让,做事时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能只为了自己。

  矫福依妈妈:人们千百年来传颂《孔融让梨》的故事,因为礼让给家庭带来了一团和气,其乐融融。一个人,家里礼让家人,学校里礼让同学,单位里礼让同事,社会上礼让他人,做胸襟广,度量大的'人,过有意义的人生。

《孔融让梨》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叫孔融的.小男孩,他在四岁的时候,能够主动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和弟弟,而把最小的梨子留给自己吃。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自己,什么都想要最好的,很少想到别人,有的时候也不愿意分享,这是不对的。特别是我现在有了小妹妹,应该把好的留给她。妈妈说,我应该向孔融学习,尊敬师长,尊老爱幼,礼貌让人,学会分享和谦让,做一个有美德、懂礼貌的好孩子。

《孔融让梨》读后感4

  今天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有很大的'感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比过去富裕了很多,但又有多少小朋友想到谦让和关心别人呢?我们的父母给我们买了一些好吃的零食,可我们只顾自己吃,压根儿没想到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孔融让梨》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一天孔融的父亲的朋友给他家送梨,然后他父亲把洗好的梨放在桌子上老大看见了,他是一个贪吃的人。然后他飞快拿了一个大梨。轮到孔融拿梨了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大家都说他懂事。从孔融让梨这件事上,我知道了,我们的国家从古到今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以礼待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发扬这种美德。

  小朋友们,你们应该向孔融学习传统美德。

《孔融让梨》读后感6

  今天,老师讲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的孙子。孔融四岁的时候,人家送他一些梨子,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抢着要大的梨子,只有孔融还站在原地,等大哥哥大姐姐抢完了,孔融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大哥哥大姐姐们问他为什么不强大的栗子,孔融说:“大哥哥大姐姐比我大,我怎么能跟他们抢东西吃呢?所以我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姐姐吃。”

  今年我8岁了。我比孔融大四岁,我经常和大哥抢东西吃,以后我再也不和大哥抢东西吃了,再也不和同学抢同学玩具了,我们要懂得谦让。

《孔融让梨》读后感7

  大家一定听说过《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自从我听说过这个故事之后,就有点眼馋,我就在家里上翻翻下找找,终于找到了这个故事。于是,我把这故事认认真真的品读了一下。

  这个故事讲了四岁的小孔融在家排名第六,有一次孔融一家在吃梨,他把大梨依次分给了兄长们,而自己则吃最小的梨。我读后十分感动,小小的孔融居然有那么大的孝心,更何况我们比他大很多,当你和你的兄弟姐妹吵架的时候,想到了孔融吗?自己不觉得惭愧吗?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有一对兄弟为了一套房子,打得头破血流,反目成仇。有些人为了一套父母的`房子,使用了许多恶毒的招式。

  所以,我们现在以孔融为榜样,孝敬父母,尊重兄长,成为新一代的好少年吧!

《孔融让梨》读后感8

  今天我和妈妈读了一篇故事,名字叫《孔融让梨》。

  故事里面讲的是,孔融家有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岁一天,邻居家送来一筐梨,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把大的梨让给哥哥们。大家都好奇的`问他,你为什么挑小梨吃,而不挑大梨吃呢?孔融回答,哥哥们比我大,应该吃大梨,我是小弟弟,应该吃小的啦。又说,我是哥哥,应该让着弟弟,所以把大的梨留给哥哥弟弟吃。大人们听了都称赞孔融是个懂事谦让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并不是叫我们让一个梨,而是教我们怎样做人。我们应该学会谦让,要多关心别人,不要光想着自己。我决心以后要做一个像孔融一样有谦让精神的,有爱心的人。

《孔融让梨》读后感9

  下课了,我坐在我的位子上看书。我看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故事里面说:有个叫孔融的孩子,他有5个哥哥和1个弟弟。有一天,爸爸买来一筐大鸭梨,洗了一大盘放到桌上,孔融的五个哥哥争先恐后的拿走了5个大鸭梨。该孔融挑梨了,他挑了一个最小的鸭梨吃。他的爸爸看见了,连忙问:“你为什么拿一个最小的梨呀?”孔融说:“因为我最小,所以我就吃小的,把大的.给哥哥们吃吧。”爸爸又问:“可是,你还有个弟弟呀。他不是应该吃最小的吗?”孔融说:“不,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应该让着他,所以他也要吃大的。”爸爸说:“好,从小就懂得谦让,长大了一定是个好孩子。”

  我们要向孔融学习,懂得谦让,这样社会会更和谐、更美好!

《孔融让梨》读后感10

  这天我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故事讲的是:孔融兄弟七人,排行第六。在家孔融孝敬长辈,尊重兄长,讲究礼让。孔融四岁那年,一位客人带来一筐梨子,父母叫孔融给他们弟兄几个分梨。

  孔融把又大又好的梨分给了几个哥哥,将最小的留给了自我。家人不解,孔融就说:“哥哥年龄比我大,就应吃大的,我是弟弟,就应吃小的。大家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孩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要从小尊重长辈,团结同学,有爱他人,只有这样长大后才能成为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人。

《孔融让梨》读后感11

  小时候,妈妈带我到阿姨家做客。阿姨家有一个可爱的小妹妹,我们在玩耍时总是争抢同一个玩具,争不到还哭呢。这时候,妈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孔融让梨》。

  故事是说很久以前孔融一家人吃梨。盘中的梨有大有小,哥哥让弟弟先拿,弟弟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但仍故意问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可是我又比小弟弟大,作为哥哥,我更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呀。”

  妈妈告诉我说,故事中的孔融只有4岁呢。可他这么小就知道将好的'东西要和别人分享,这样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听完故事,我和妹妹再也不争抢,而是互相谦让,有时还一起玩,玩得开心极啦!

《孔融让梨》读后感12

  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的是孔融四岁的时候,邻居家送来一筐梨,他走过去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大人问他:“你为什么挑小的呢?”他回答说:“哥哥们年纪大,应该吃大的,我年纪小,就应该吃小的呀。”我觉得孔融是一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从小就知道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我知道了要学会谦让,要让着比你大的和比你小的。

《孔融让梨》读后感13

  《孔融让梨》读后感 今天晚上,我读了《孔融让梨》这本书。

  这个故事说一位叫孔融的小朋友,家里有五个哥哥,有一个小弟弟,有一天,他们摘了一筐梨子,然后大家商量怎么分,父亲让孔融来分,孔融挑了一个最大最大的梨子给了小弟弟,挑了一个最小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其余的'给五个哥哥分了。

  我明白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光想着自己,不想到别人,这样就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人,所以我们要懂得谦让!

《孔融让梨》读后感14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说的是四岁半的孔融在吃梨的.时候,让着他的哥哥和弟弟,自己吃小梨。

  孔融四岁半就会谦让,太了不起了!少吃一口梨,可美名扬天下,真是太划算了!

  我们呢?拿个东西挑来挑去的,都挑好的。有的人就因为没有挑到好的,就和别人争,有时候还大打出手。还有的小朋友把好的拿走自己吃,剩下不好的让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吃。

  我们这些“红领巾”应该让着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尤其是弟弟和妹妹,他(她)们太小了,哪怕我们不吃,也要让他(她)们吃。

  我们要像孔融一样知道谦让。

《孔融让梨》读后感15

  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它讲述了:有一天,孔融的父亲给了孔融一个大梨,孔融就把大梨给了哥哥,父亲问他:“你为什么要把大梨给哥哥呀?”孔融说:“哥哥比我大,应该吃大的'。”父亲又给了孔融一个大梨,孔融给了弟弟,父亲又问他:“你为什么要给弟弟呀?”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应该让着他。”

  以前,妈妈买了好吃的,我觉得大的好的理所应当就是我的,我和哥哥也经常因为一些小东西争得面红耳赤。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谦让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学习它,但不能凡事都谦让。比如:学习上我们要你追我赶,相互比拼,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进步。

【《孔融让梨》读后感】相关文章:

《孔融让梨》读后感04-15

孔融让梨读后感04-07

孔融让梨的读书笔记02-06

孔融让梨读书笔记03-09

【荐】孔融让梨读后感04-16

【推荐】孔融让梨读后感04-16

孔融让梨读后感【热门】04-15

【热门】孔融让梨读后感04-20

故事孔融让梨读后感04-08

孔融让梨读后感【热】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