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3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1
尊重自己,相信自己,每一个平凡的孩子都可能是天才。
——题记
这是一个“傻瓜”历时17年终于成为名扬世界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不平凡的故事。
《天才少年维克多》的主人公是个早产儿,说话晚,吐字不清,六岁被诊断为认识能力低下。虽然爸爸妈妈总给他加油鼓励,但在学校却备受打击。他细心地指出参赛模型的缺陷,同学却全当没听见,嘲笑他是傻子懂什么;最难的数学题他做了出来,却被老师认为是撒谎…….被学校劝退辍学。
当他意外知道自己的智商不是73而是173时,他开始渐渐自信,开始相信自己,告别了过去十七年的傻瓜生活,最后成为了高智商俱乐部国际门萨协会的主席。他的好朋友萝拉也有类似经历,最后成为了有名的作家。
自信,是一个人敢于尝试、不断成长的动力之一。暑假里,我第一次学做煮汤面条,心里没底。我心里想着把青菜、西红柿切成块状,但是好像刀不是很听使唤。尤其是切姜的时候,生姜很硬,要很用力才切下来一点,切完手就已经麻了。
锅里的油呲呲地冒着烟,我有点害怕,离灶台远远的,把葱、姜、蒜用手一抓,以投掷的方式,抛物线送入锅里,有些还扔出了锅外面。西红柿放入时溅出了几滴油,虽然没溅到,但我更害怕了,连着喊:“啊!救命啊!”再加上爸爸说“不行就算了”这句话,我打算放弃烧面了,反正也不好吃!但妈妈鼓励我,让我放心大胆地下手,不要害怕。
我学视频中的动作,好不容易烧好面后关了火,心想:“我烧的面一定不好吃,肯定难吃。”妈妈尝了我的面,脸色都变了,“真好吃!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啊!”她赞叹着。我自己尝了一下,果然味道还不错,“你要相信自己,说不定以后这面还能卖呢!”听着她的表扬,我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敢于尝试,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进步。
就像维克多的名言:“不管拥有多么杰出的才能,如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才能,那么这些才能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如果还没有尝试,一定不要给自己的能力下定论。相信自己是一个伟大的存在,这样我们的行动也会变得伟大起来。”
自信,是一个人坚持到底并获得快乐和成功的源泉。我从五岁开始学琴,转眼也已经快7年了。从开始枯燥的“123”单手音阶,到现在的各种琶音、合弦。因为妈妈觉得“学琴不光是为了考级,这只是一个手段。”所以我按部就班地从三级开始考起,今年还加考了乐理二级,来丰富我的音乐素养。其间我也掉过很多次眼泪,我也曾觉得练习有时候枯燥无味。考级的音乐都是古典钢琴曲,不像流行音乐那么好听而且简单易学。
去年暑假,我的厌琴情绪明显,每天两三个小时的练习让我很烦躁。关键是自己的手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大。到了高级别的.曲目练习时,有很多地方需要跨八度按键,我的手拼命打开也够不到。我哭了,放弃了,不考级了。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只是让我给自己时间,还请教了琴行老师练习手指力量的方法,让我坚持加强练习。爸爸妈妈一直鼓励我:哪怕学习再紧张,也要坚持,肯定会有收获的。时隔两年,今年暑假,我终于顺利地通过了9级的考试,几首曲子不仅背下来了,而且强弱得当,音乐理解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增强了。
在学校艺术节演奏的时候我是紧张而快乐的,在考级面对严苛的考官时我是勇敢而自信的,我又开始体会到了自信带来的力量,那是如维克多般的不自我放弃,坚持到底,最终我们都会收获快乐和成功的。
《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2
暑假里,我读了《天才少年维克多》这本书。 当时,一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就被吸引住了,以为维克多是一名天之骄子,看完才知道这本书主要讲了:维克多小时候别人都把他认为是一名智商为73的低能儿,在学校里遭到同学的嘲笑。有一次,他解开了一道数学题,却遭到了老师的误解。但是他没有瞧不起自己,仍然相信自己,长大后在老同学萝拉的帮助下,成为了艾佛利公司的经理,得到了董事长的肯定与赞赏。
一次偶然,维克多和萝拉去了梅林学校,发现文件上写着“智商173――维克多·罗杰斯”,还加入了门萨协会,并成为了协会主席,成了整个旧金山高达173的智商最高的人。
在天才少年维克多的成长过程中,让我们感受到,不管别人怎么无视你,嘲笑你,你都不应该自暴自弃,要相信自己,勇敢的`去面对这一切,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难道不是吗?
记得我7岁的的时候,建德市举办了一次挑战主持人大赛,我好朋友的妈妈让我去参赛,我心想我什么也不会,怎么去参加比赛啊!我好朋友就说:“试试呀!不试怎么知道呢!”站在旁边的同学听到了,不屑地说:“夏婧雯,你都没有上台过,能参加这种比赛吗?”本来我心里还在犹豫,一听她这么说,我顿时不服气了,为什么我不行,不就是挑战主持人吗?试试总可以的。 于是,我果断的就报了名。
报了名之后,我又开始心虚了:我能行吗?比赛要求朗诵一篇诗歌,预赛结果出来了,我没有通过。好在复赛有一位小朋友弃权,组委会把这个名额给了我,我别提多兴奋了,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可是,看到竞争对手的实力如此之强,我又想退缩了。这时妈妈鼓励我说:“雯雯,妈妈相信你,你一定行的!”妈妈的话让我重拾自信。
接下来的日子,我按照比赛要求,刻苦训练,没想到被我挤进了半决赛,让我信心满满。半决赛决定最后的成败,如果能进入决赛就能获奖。我加倍训练,通过自己的努力,不负众望成功进入了决赛。
决赛要求更高了,分两个环节,一个环节是自我介绍和才艺展示,另一个环节是模拟主持《新生见面会》。我每天对着镜子练表情,做手势。邀请家人当观众,我给大家表演,让大家给我指出不足之处,一遍又一遍努力的改正,练的我口干舌燥。
决赛的时间终于来到了,我当时很紧张,心怦怦地跳个不停。轮我上场了,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静地走上舞台。落落方方地自我介绍起来,并给大家带来一曲拉丁舞演绎革命歌曲《映山红》。接着模拟主持《新生见面会》,入情入景地进行了演说,获得了阵阵掌声。
比赛结束,要公布成绩了,会场里鸦雀无声,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我更像怀揣着一只兔子,怦怦直跳。终于听到“第二名,夏婧雯”,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问妈妈有没有听错。在得到确切的答案后,也让我明白了“台上一分中,台下十年功”的深刻含义。 没有尝试过,就不要给自己的能力下定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正如威尔逊曾经说过:“要有自信,然后全力以赴――假如有这种信念,任何事情十有八九都能成功”。请相信自己,相信自己一定行。只要有自信,肯努力,不服输,永不放弃,终究会获得成功。
《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3
人生的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遇到困难和坎坷时,记得要学会相信自己。
—— 题记
夜深人静,我独自守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借着微微泛黄的灯光,轻抚《天才少年维克多》的封面。封面上,一个有着一头金色卷发的男孩儿伸出一根手指,背后有许多呈螺旋形的算式。他是谁?他在干什么?好奇心驱使着我急不可耐地开始了精彩的阅读之旅。
《天才少年维克多》里的主人公维克多是个早产儿,还吐字不清,被诊断为认知能力低下,在学校备受同学排挤,连初中都没毕业,却成就了一番大事业,成了名扬世界的天才。到底是什么,让一个自以为是傻瓜的人变得相信自己,充满活力?这个暑假,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信任+鼓励
尽管维克多在学校备受欺凌,但每当他心灰意冷,委屈万分时,总有两个温暖的拥抱在迎接着他——维克多的父母和关心他的老师。他们总是蹲下来,平静地望着维克多,安慰他,鼓励他,使他幼小的心灵不再受到伤害。正是父母、老师对维克多的信任与鼓励,才让维克多有了如此成就。怪不得维克多在后来的演讲时说,这一切的成功,都得感谢父母和老师的无私付出。仔细想想,我的爸爸似乎与他们很像呢。记得那次,我哭着撕掉了小提琴的琴谱,不想再拉小提琴了。因为每天都要坚持练习枯燥的曲子,手指被磨出了老茧,可是考级并没有得到优秀的成绩,看着别人得到了优秀,落后感油然而生,我想我并不是学习小提琴的料,我决定放弃了。爸爸并没有为此批评我,而是耐心地开导我说:“芯芯,不要光羡慕别人。要知道小提琴是最难的西洋乐器!你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你的`实力,爸爸觉得你是最棒的,你也要相信自己!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所成就!”爸爸的一番话让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我默默地捡起了琴谱,把它拼好,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会好好练习小提琴,不让老师和爸爸妈妈失望。
自信+坚持
维克多由于不相信自己,度过了17年的傻瓜生活,直到他发现自己的智商不是73而是173时,他瞬间蜕变成了另一个自己。那个尽量躲避别人视线的维克多,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自信阳光、充满活力的他。他相信自己能行,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研制新发明中,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得到了董事长的欣赏。这一切都源于他的自信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可我有时,却与维克多恰恰相反。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出了一道难题,我们几乎全军覆没,只有我和少数几位同学还高高举着手。“数学高手”汪同学首先掷地有声地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的答案与我正好相反。接着,又有许多同学赞成他的观点。我渐渐招架不住,举起的手时而放下,时而举起,内心十分矛盾。我一次又一次地怀疑自己,最终,我这棵“墙头草”倒向了汪同学那边。当老师公布答案时,我最初观点竟然是正确的!我真是后悔莫及,早知道这样,我肯定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这虽然是一件再平常的小事,但却让我知道了自信的重要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天才少年维克多,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并为之努力!
【《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相关文章:
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04-30
《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03-20
《天才少年维克多》读后感15篇04-03
《昆虫记》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02-15
读后感03-23
经典读后感04-06
好心眼儿巨人读后感-读后感02-15
《钱学森》读后感03-15
《厚黑学》读后感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