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读后感

时间:2024-07-13 12:59:4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出师表》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出师表》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师表》读后感

《出师表》读后感1

  《出师表》是公元227年,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主要表达了自己感恩其父刘备的知遇之恩,并给予刘禅治国的建议,言辞恳切,表达了自己对蜀汉的一片忠心。

  一、感恩知遇,临危受命

  三顾茅庐,共商大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会见诸葛亮,问以统一天下大计,并盛赞:“吾得孔明,犹雨得水也。”足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激赏。

  君臣共济,感情笃深。诸葛亮不负厚望,火烧博望坡,初出茅庐;火烧赤壁,败曹大军;智取荆州,得立足之地;取成都,取汉中,拥战略优势。刘备也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219年,自称汉中王,221年,建立蜀汉,并与曹魏、孙吴三分天下,形成鼎立之势。

  临终托孤,夙夜忧叹。然“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公元219年冬,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所害,221年,刘备倾蜀汉全国之力攻打东吴,为桃园三结义的关羽报仇,但火烧八百里连营,刘备逃到白帝城,八十万大军所剩无几,眼见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计无望,终一病不起,托孤诸葛亮,于223年,溘然长逝。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刘备临死,让长子刘禅拜诸葛亮为亚父,授良辅政,诸葛亮为了不负君恩,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平定南方,贮备兵甲,并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以实现刘备生前遗愿,实现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

  二、忠心护国,事无巨细。

  诸葛亮的忠心护国,文中主要表现在他临走之前,对后主刘

  禅的谆谆嘱托,宛若一位即将出远门的父亲,对孩子的千叮万嘱。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主要嘱托了刘禅以下几件事情:

  1、宜开张圣听。希望刘禅发扬光大先帝的美德,以此振奋志士

  的精神,不要随便看轻自己,不要说不恰当的话,不要堵塞忠臣规劝的言路,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

  高处不胜寒,身为帝王,正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里所言,宫室妻妾都偏爱,朝堂群臣都敬畏,大家出言行事,自是反复斟酌,找到最妥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但未必说的就接近于真相,所以感叹齐王被蒙蔽太久。刘禅处境与齐王一样,所以诸葛亮希望他广开言路,察纳雅言,如此才能了解国情,才能正确施政。

  2、宜内外同法。“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皇宫中,皆是刘禅生活起居的亲人或者熟识之人,遇到事情,不免有所偏袒,但诸葛亮针对这个问题,认为凡是犯错之人,都当受罚,凡是忠善之人,都当鼓励,如此才能体现公正严明的治理,人民才会见贤思齐,国家才会井然有序。

  刘禅渐渐长成,宠信宦官黄皓,黄皓阿谀献媚,处心往上爬。在这里诸葛亮提出内外同法,亦有对刘禅过度信任包庇黄皓的提醒。任何一个团队,拉帮结派,保护亲信,是非不分,终究会如连日阴天,很难焕发出人们来自本性的勃勃生机,更何况是一个国家,若是宦官当道,奸诈阴险,是一定会把国家推向危险之地的,后来的黄皓崛起,专秉朝政,导致姜维屯田,国家衰亡,就证明了这一点。

  3、宜悉以咨之。《出师表》写于公元227年,时年刘禅刚好20岁,登基第三年,所以,诸葛亮对宫中之事和军营之事,都不是很放心。希望他多多咨询有经验的大臣,再作决定。宫中之事,咨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人都是忠良老实,先帝选拔出来帮助陛下的,若有事情,一定要先咨询他们,然后再去施行,一定能做到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获得很多好处。

  营中之事,可以咨询向宠,他善良公正,精通军事,是先帝和大家一起选拔出来的'能者,碰到军队里的事情,可以多咨询他,一定可以做到军队团结一致,大家各得其所。殷殷嘱托,情真意切。

  4、宜亲贤远佞。为了让刘禅便于接受,特意选择了先汉和后汉的例子,告诉刘禅先汉所以兴隆,皆因亲贤臣,远小人;后汉所以倾颓,皆因亲小人,远贤臣。并推荐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贞良死节之臣,希望刘禅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指日可待。

  公元223年,刘禅在成都继位,时年17岁,小太监黄皓开始跟随刘禅,刘禅十分宠信他,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但是诸葛亮担任蜀国丞相时,因诸葛亮的震慑,黄皓也不敢露出野心,到234年诸葛亮死后,又有董允遏制黄皓,直到公元246年,董允去世,陈袛接任其官职。陈袛黄皓互为表里,黄皓官职一升再升,从黄门丞升到了中常侍,再到奉车都尉,之后总揽朝政,蛊惑刘禅,甚至排挤姜维。诸葛亮早已担心黄皓乱政,所以在出门远征之前,尤其放心不下单纯、懦弱的刘禅被小人蒙蔽,对国家不利,所以嘱咐要亲贤人远小人。

  诸葛亮六出祁山,攻打曹魏,讨贼兴复,以告先帝。234年8月,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临终遗言希望属僚竭忠辅主,更希望姜维能继承他的志向,为国出力,并要求丧葬穿常服,容一棺,无器物,勿举哀。

  一代将星坠落,亮死29年,蜀汉灭亡,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孙子诸葛尚也在保卫蜀汉政权的最后一战——鹿头山之战中战死沙场。

  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傾其一生感恩报国,一家三代,战死沙场,忠心护国,终究落于后人乐不思蜀的闲谈中,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出师表》读后感2

  无意间看到诸葛亮的<出师表>。本文辞情恳切、感人肺腑。是我最喜欢的文言文之一,看着看着不由的大声诵读。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被视为表中的代表作。刘勰曾把它跟孔融的《荐祢衡表》相提并论,说“至于文举(孔融,字文举)之荐祢衡,气扬采飞;孔明之辞后主,志尽文畅。虽华实异旨,并一时之英也。”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的《正气歌》亦云:“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感人之深,于此可见。后人也给了其足够高的评价,我就不在这多说什么了。

  因为喜爱多看了几篇,于是突发奇想。如果我是刘禅,我是不是能驾驭的了诸葛亮这样的强臣。刘备死后当时的蜀国到底是谁说了算!假设最后是蜀国统一了三国,刘禅的帝位是不是能保住?要是保不住帝位那么他还有命活么?

  首先从白帝城托孤开始。刘备说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他的意思就是阁下才干高于曹丕十倍,一定能办成大事,如果刘禅可以帮助就帮助,实在不行,你就作两川之主。“(短短几句,直接给所有在场之人提出并且确定了诸葛亮日后的政治地位问题。”历史上没有一个君王肯将皇位让给一个异姓人来当,哪怕他的儿子是个残疾,他都不会这样干。如果诸葛亮真的要夺权,又有这句话,蜀汉就要灭亡在他的手里)那么刘备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

  首先刘备说这话的意思不是认为他儿子不行,让诸葛亮早早的把刘禅搬开别在那碍手碍脚影响统一大业。那么刘备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弱主强臣。他主要表现在刘备死了以后谁在蜀汉说了算。我们不妨将刘禅与诸葛亮分成两大阵营,看看刘禅集团的人都是谁。蜀汉政权的根基主要是由三个势力集团组成:第一集团占主导地位的刘备嫡系荆楚集团,此前战略要地荆州的丢失,关、张败亡以及夷陵之战,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荆楚集团遭到了重大创伤。而在这个时候刘备又一病不起,眼看占主导地位的第一集团就要土崩瓦解。幼主靠爹没靠上。

  第二集团前益州刺史刘璋时期的东州集团,诸葛亮早在入川前就将起其主要人物纳入囊中。我们的幼主在这是叫不响。不过在这我要提一位重要人物李严,在刘璋时期就是东州集团中的佼佼者。自刘备入主成都以后,他在任上又屡次以少数兵力平定大规模的叛乱,充分表现了他的.出色军事和政治能力。白帝托孤之时,并非只找了一个诸葛亮,还有一个李严在侧。刘备能把远在成都的诸葛亮召来托孤,说明他有足够的时间来考虑和处理这个问题,因此托孤于诸葛亮、李严二人,并非是仅仅因为李严在身边方便之故,而是应该有其很成熟的考虑的,甚至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的。从上面看刘禅集团的人能管用的就李严一个。也就是说只要把李严摆平,刘禅就不在话下。

  第三集团本地人为主的益州集团。益州集团从刘璋时期开始就没能在政治上占据大的舞台,一直处于一个陪衬的地位,所虑不大,这一点,我们从《三国志》的传记就可以知道,蜀汉就是除去王室成员,列传中本地人士才也十九人,大约只占了三分之一强,而且无一是高层官吏,均为下级官吏和侍郎一类的闲官。因此需要考虑的乃是荆楚、东州集团之间的问题。一个处于弱势的群体,刘幼主在这是叫响叫不响没多大意思。在说了就算你叫了人家还害怕站错队。又有谁会跟一个没有实力的人跑。

  我们回过头再看看诸葛亮集团,诸葛亮在加入刘备军团的初期也没有太大的权力,入蜀后,诸葛亮的地位甚至没有糜竺,孙乾等人高。在刘备伐吴失败后,他马上想到的是现在国力衰败,势必会有人乘虚而入,夺取王位,而诸葛亮就是个最危险的人物,因为他在蜀国的威信太高了,刘备死后荆楚旧部,东州集团佼佼者和益州集团这棵墙上草大多选择诸葛亮。

  可见刘备托孤用意极其深刻,举国上下,除了刘备就是对诸葛亮最敬重了,刘备算出来刘禅集团的李严是斗不过诸葛亮。刘备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将这话明白地说了出来,那诸葛亮也只有以“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这样的态度,来明确地表示他惟有尽忠而死也不会取而代之一途了。不管怎么样,在那个年代里,他是不可能爽快地答应一声“好”的。但是如此一来,倘若日后刘禅昏庸而诸葛亮真的想要取而代之,那他就要先背上个辅佐不力,背主食言的骂名,在政治、舆论以及民心上都将会面对“不臣不忠不义”的罪名,并因此导致师出无名而居于劣势。所以刘备这话与其说是信任与托孤,不如说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威胁策略,亦或者是无奈之下欲擒故纵的一种权谋。

《出师表》读后感3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对诸葛亮的《出师表》推崇备至。“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武侯书堂》);“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陆游对《出师表》的高度评价,使得《出师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分量。记得我读中学时,课本就选用该文作为教材;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儿子高中也快要毕业,《出师表》还稳稳当当坐在中学教材的一把交椅上,我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对于这篇文章,人民何以如此难以割爱呢?自诗经以来,中国文学灿烂夺目,难道没有其他的文章可以取代出师表了吗?

  教学文言文一般有二个目的,一是要求学生领会文章的含义,掌握思想性的东西,从中获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二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文言知识,包括字词句之类的。这两者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是相辅相成的。不掌握基本知识,难以领会文章含义;不领会文章含义,光学习一些字词句的解释,就不可能达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和“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境界,不可能达到学会知识和学会做人的结合。我私下以为,选编《出师表》作为教材,而且这么多年来不换的原因,主要应该是该文的思想性在起作用。我之所以认为应该取消《出师表》恰恰是它的思想性出了问题。

  时移世易,我以为时代在变化,选择文言文作为教材的标准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不能够一成不变地采取课文终身制。像《出师表》这样的文章,虽然好;但也应该是“李杜文章千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的了吧?不过在我看来,让《出师表》从中学课本上下来,告老回乡,更主要的原因倒不是不新鲜,而是我们的时代,对文言文入选课本提出了新的要求。

  应该撤掉《出师表》的第一个理由是,该文的指导思想已经不适合当今社会。诸葛亮撰写《出师表》的时间是227年,这个时候,三国鼎立局面已经形成,三国军事上互相掣肘,互相制约,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至关重要。正确的选择,我以为应该是富国强兵。作到富国强兵,必须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清明政治,身体力行帮助刘禅清除奸佞,开明政治;二是发展经济,要利用相对平衡的有利条件,加快蜀国经济的发展,迅速壮大国力;三是发展文化,特别是教育,三国鼎立后,蜀国各方面人才凋零。人才的凋敝使它在后来的争斗中处于劣势,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困局。可惜的是西蜀没有像他们的老祖宗刘邦一样,选择修养生息、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道理,而是在诸葛亮的指导下,选择了有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战争道路。战争的对象是拥有黄河流域先进文化和发达经济的魏国,这就注定了西蜀必定走向衰败和灭亡。

  撤掉《出师表》的第二个理由是文中所表现的愚忠思想。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样一种感恩图报的思想在该文中表现得特别突出。作为一种社会心态,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感恩当然是需要的。当今社会,不论东方还是西方国家,都提倡感恩,我们的学校甚至还提倡“感恩教育”,这无疑是对的,也是必须的。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辅政大臣,他的任何行为都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就不能只考虑个人的感恩图报,而应该从国家的根本大计考虑,从国家的'长远发展考虑。恰恰在这个大问题上,诸葛亮犯了错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里诸葛亮说表明的正是感恩思想。这种思想用在国家的大政方针上,是非常危险的。这在蜀国已经有前车之鉴,而诸葛亮竟然不吸取。这个前车之鉴就是刘备和陆逊的彝陵之战,这场战争正是为关羽报兄弟之仇而发起的。现在诸葛亮又以报恩来发动对魏国的战争,等待他的是什么样的命运呢?当然是失败而已。

  撤掉《出师表》的第三个理由是诸葛亮开的是空头支票,表中心誓旦旦,但却根本不可能实现,也的确没有实现。“亲贤臣”这件事,他完全可以做到,但是竟然没有做到。黄皓这样的奸佞小人,诸葛亮完全可以一刀结果之,但是他竟然结果不了。这就为后来的扰乱朝政埋下了祸根。他表态说:“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六出祁山,无一胜利,没有治罪。

  撤掉《出师表》的第四个理由是诸葛亮的穷兵黩武。诸葛亮的穷兵黩武表现在他每次北伐都失败,每次失败都要再动干戈;不仅如此,他选择的接班人姜维竟然也只知道一味的北伐,九次北伐,战略战术如出一辙,致使国力完全空亏,最后为邓艾、钟会所灭。

  基于上面的认识,我以为《出师表》不能再做为中学教材,而应该用其他的文章取代。

【《出师表》读后感】相关文章:

出师表教学反思04-07

出师表教学设计04-12

出师表读后感04-29

《出师表》教学反思15篇03-22

读出师表有感04-19

《昆虫记》读后感_初中读后感02-15

读后感03-23

经典读后感04-06

好心眼儿巨人读后感-读后感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