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读后感

时间:2024-10-11 05:01:3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周国平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周国平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周国平读后感

周国平读后感1

  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自己的感受,尚不成熟,也不知在往后岁月里是否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现在我也不愿别人来指指点点的,也不接受批判。

  因为自己生病,还有懒惰慢慢悠悠的才读完了周先生的《人与永恒》,生病是真,也是为自己的懒惰找个心安理得的借口,来让自己好不那么备受内心的煎熬。

  孤独、艺术、哲学、诗、真诚。你看,现在回想又到是不知道自己到底看了什么,读书,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可笑,看的时候,总在被书中的观点,说法震撼也好,不同意也好,等合上书本,还是不知道自己读了些什么,想安慰自己说虽然现在不记得,但是它已经融在我的观点了,等需要用的时候,它就会出现的,什么时候要用,考虑问题还是向别人卖弄自己的时候呢?我也不太清楚了,事实上,连那时候自己能否想起那些所谓融进自己观点里的别人的观点都不太清楚。我实在是看不上那些时时刻刻卖弄自己的人,但我也很难保证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尤其是最近发现,自己所瞧不上别人身上的点,也是自己所或多或少的问题,只是自己从未发现而已,越是这样,越看不上那些人,越看不上那些人,也就越发现自己的问题,或许一直以来讨厌的是那些自己在无意识的时候扮演的“角色”,总归还是觉得有些可笑。

  “老是听别人发表同样的见解和感叹,我会感到乏味。不过我知道,在别人眼里我也许更乏味,他们从我这里甚至连见解和感叹也听不到,我不愿重复,又拿不出新的,于是只把沉默给他们。与人共享沉默未免太古怪,所以,我躲了起来……”何尝不是呢?只能听到别人同样的“见解”,感到无聊至极,陈芝麻烂谷子拿出来再嚼,实在是让我听的难受。不想对着这样的观点拍手叫好,告诉对方你真有想法。我知道自己在别人眼里或许也是这样,只是他们很友善,没有如我这般苛刻的对待我,我开始逃离,现在不愿再随意与人谈论这些话题,总是会觉得对方太年轻气盛,就如“谈愁的都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郎,而饱经人生沧桑的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刚二十出头的年纪,也不敢说自己不是那少年郎,所以就更不敢随意的发表自己的“正解”,好在,我还是一个幸运的人,身边总归是有一两个愿意听我讲,我也愿意好好听他们观点的.人。一想到这里,总觉得自己是何其幸运啊。

  “真正有独特个性的人并不竭力显示自己的独特,他不怕自己显得与旁人一样。那些时时处处想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人,往往是一些虚荣心十足的平庸之辈。”周先生的文笔好生犀利,处处打到人性的弱点,着实给年轻人好好的讲了一堂课。只是,这远远不够,人们受到讽刺,会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心态(智)的改变从不在一朝一夕,难免为了改变而改变,最终落入到“角色”切换的闹剧中。周先生这话,应是我好好挂在床头来警示自己的,若有朝一日能走出虚荣心十足的平庸之辈的困境,这便是少了许多烦恼吧,我也希望这一日能早些到来。

  在看到先生关于艺术家的描述部分,实在是很难不想起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思特里克兰德多么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角色啊,还记得前些个月和朋友谈起,他说很少有人可以理解思特里克兰德,然而我看到的包括我问到其他人,人人都对这个主角赞不绝口,给出的理由也千篇一律,我很好奇,人们对他的赞扬在那千篇一律的背后,有多少是跟随潮流,好吧,我承认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只是在想安慰自己而已。通过作者的描述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他的艺术水平高超,但是艺术与生活、与责任是不相容的吗?只有置身地狱才能觉得自己是以旁观者来审视这一切,才追求到全面的美?凭借一个人的才,便可以忽视一个人的德,因为书中的主角光环,便成了自由的化身,理想的热爱,成了人人敬仰的追求,放在真实的生活中这样的行为还有多少人会吹捧,我真想听听那些人在那是的发言会是什么样,我实在是很难觉得这不可笑。虽然极度讨厌他们听完我的说法之后一副居高临下“你不懂”的样子,但我能理解他们千遍一律的解释,只是我们站在了不同的角度,他们的角度或说法,在网上冲浪一下就一目了然,我承认我是带有偏见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要摆脱从来都是自己那颗迟钝的心和不够聪明的大脑,要摆脱环境的限制,你需要更好的方法。或许我并不是那个被极被需要的自由的灵魂。我欣赏艺术家,也欣赏他们的作品,但我绝不会和他们有太多的交集。

  “真诚如果不讲对象和分寸,就会沦为可笑。真诚受到玩弄,其狼狈不亚于虚伪受到揭露。”圆滑世故总在被人们所嘲讽,人们嘲讽的对象终究还是他们自己。多有趣呀,也是前段时间发生的故事,现实的事情却在书本中再现,是我在和一个朋友分享自己的人际交往小技巧,现在却觉得自己所作的很没有必要,本来自己知道即可,还多此一举的分享给别人。但也是证明了自己的做法是对的,很多场合不是不讲真诚,只是展现了另一个真实的自己的角色吧,毕竟人是多面的,在合适的时候展现出来合适的角色即可,但长久相处的关系却很难如此,有太多面是自己无意识展现的,久而久之也就展现了所有面,但也不要忘记最亲近的人最光彩的那面,因为那是最容易被生活的茶米油盐所掩盖的。

  “文人最难戒的毛病是卖弄。说句公道话,文字本身就诱惑他们这样做。他们惯于用文字表达自己,而文字总是要给人看的,这就很容易使他们的表达变成一种表演,使他们的独白变成一种演讲。他们走近文字如同走近一扇面向公众的窗口,不由自主地要摆好姿势。有时候他们拉上窗帘,但故意让屋里的灯亮着,以便把他们的孤独、忧伤、痛苦等等适当地投在窗帘上,形成一幅优美的剪影。即使他们力戒卖弄,决心真实,也不能担保这诉诸文字的真实不是又一种卖弄。”文人的卖弄也难全怪文人,毕竟写在作文纸上,或呈现在那一亩三分电子屏上,一篇慵懒的散文有多少普通人能看两眼就知道作家水平的,总归华丽的文字更吸引人的眼球,更讽刺的事情,好的文章从来不是华丽的辞藻堆砌出来的,但是人们总会被华丽的辞藻夺去了目光,从而来判定作者的文学功底。就像短视频/自媒体时代,视频市场从几十分钟到几分钟再到几秒,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因为这样高强度的刺激足够满足自己空虚,一眼即可选出高下。时代在进步,但在某些方面我们更喜欢上个世纪,却也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在上个世纪生存,于是想追求一个自己构想的各个时代的长处相结合而成的完美时代。

周国平读后感2

  这样突兀的标题,缘由来自于近日所读周国平的散文集——《各自的朝圣路》。

  作者认为, 交往和独处是人在世上活着的两种基本生活方式,人们习惯只以某人和他人交际能力的高低来判定某人,却往往轻视甚至忽略了一个人的独处能力,也是人生体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独处的光阴,可以沉寂,可以幻想,可以思索,可以整理,甚至什么也不做,就用来漫无边际的发呆也未尝不可。

  活在这纷乱噪杂的世上,要听要学要懂要接受要认知的东西好多好多,久而久之来者不拒,仿佛内存不够用,交通堵塞的情形时有发生,用孤独的心理经历去消化、整理、删除、沉淀它,是再好不过的了。从独处的消极意义来说,人性处于被压抑和蹂躏的极端环境中时,被迫遭受着长期的孤独与苦痛,也往往催生了一大批传世名作的诞生。

  更有甚者,作者援引国外学者的观点认为,惧怕孤独、害怕独处的人,只具有“虚假的自我”,不敢也不愿直面空灵的自我,换言之,无颜面对自己的上帝!他们只能一味的顺从迎合外部,而没法通过自己内心世界的强大,征服世界和他人,当然了,他根本连自己也不能说服。

  借奥伊肯的观点,现代人处在“社会生存情绪激奋而精神贫乏的疯狂漩涡”当中,现实需求令人们几乎将生命力全部投注到如何更佳的在外部世界中立足,而怎样面对自己内心世界这类的冷门话题,则被束之高阁。人不敢不愿独处的理由之一,往往是疑心自己被归为无能力人群。是呀,这都什么时代了,怎么还能一个人呆着呢。

  再提升到宗教意义来讲孤独的话题,很多宗教的诞生,都是在孤独冥思中顿悟开化立地成佛的。若干得道高人也偏好在云淡风清的绝壁前隐居独处,也许只有在那样的环境里,凡夫俗子的灵魂才能更好的接近神灵,去忏悔,去感悟,去聆听吧。

  多点独处,多点眷恋留给孤独吧。孤独并不可怕,怕的是无法处理孤独中的心理感受,亦或压根没法承担孤独中的沉静寂寥,而凭空生出对于独处莫须有的恐惧来。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读后令人叹服——“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

  我读了我与地坛这本书,这一篇由中国著名作家史铁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而成的抒情散文集,史铁生用朴实的语言和记叙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与感悟,每一篇文章都写的很细腻,我具体描述一下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散文—— 我与地坛的读后感。

  作者在双腿残疾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什么都找不到了,在那个时候,他找到了地坛。作者觉得那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说一个人更容易看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他经常在地坛里或默坐,或呆想,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窥看自己的心境,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在文章中史铁生写到:“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作者当时双腿残疾,自暴自弃,以为自己是最痛苦的那一个,但十几年后才发现有一个不幸的儿子的母亲才是最苦的那一个。作者那时一天到晚都在地坛里,能理解他知道他心中的苦闷的母亲并没有阻止他出去走走,但母亲因为担心作者常常跑到地坛附近,远远的望一眼他的背影再默默的回去。有时候找不到作者,她便会焦急的四处寻找,作者当时看在眼里,却没有出声叫她:“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

  在感受到作者深深的自责的同时,我想到了我的母亲。现在这个时代,一般像我们这种年纪都是跟一群朋友在一起玩,跟父母在一起的人都很无聊。我觉得我没有那么极端,但还是渐渐跟母亲疏远了。作者说他有一次回去拿东西就看到他母亲还保留着原来的姿势,我当时就想到了每次出去玩妈妈都会跟在收拾东西的我后面叨唠什么要注意安全啊,小心色狼啊,谨防小偷啊。我每次都会好好好地敷衍一下就出门,读了《我与地坛》之后我就开始想,每个母亲都会关心自己的孩子,妈妈在背后实际上会有多担心,但我却还嫌她烦,想到这里我就感觉跟作者感同身受,但我觉得我比作者幸运,因为我的母亲还健在,我还有悔改的机会,而作者只剩下无限的懊悔。

  我觉得母亲像水,温柔地围着你,拥抱你,在你要摔倒的时候接住你。俗话说柔情似水,我认为母爱就是这样,水在平静的时候就像母亲和蔼可亲,温柔的时候,但水的深处远处会有小小的'骚动,就像母亲平时为我们担心一样;水会有波涛汹涌的时候,母亲也是,但母亲的焦急与怒火肯定因为孩子犯了错或者被欺负了;水也有结冰的时候,这时候母亲是心寒了,世上有太多的不孝子,一直辜负母亲的培养和期待,只会索取不懂的付出。母亲的一举一动,她的情绪的起伏,她的悲喜,无时无刻不关系着她的孩子。母亲是伟大的,不然怎么会有“母爱无私”这种说法呢?我们在水里无论怎么打闹水都不会打还你,我们有时候遇到了不开心的事情都会跟母亲发泄,态度很差,但母亲会包容我们,会倾听,会为我们指明方向。母亲为我们做的事情可远远不止这些,我们的日常生活:做饭,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等全部都是母亲一个人做;我们在学校里做错了事情,去学校里听老师的指责和批评的不是我们而是我们的母亲,而她们每次出来都会笑一笑说没关系,下一次改进就行了;我们的成绩一直没有提高,就算形式不同母亲会一直在旁边陪着我们,叮嘱我们,鼓励我们......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说过: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不仅是男孩子,女孩子也一样。我们经常会在各种书里面看到作者直到长大成人以后才明白母亲有多辛苦,从而开始感叹和后悔,但很多人现在就算看再多这样的书也无动于衷。我非常庆幸我在向不归路张望的时候被史铁生拉了回来,所以我也想告诉所有人不要再错下去了,好好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东西,不要等失去了之后才懊悔。

  史铁生用朴实但却让人印象深刻的语言,虽然没有直说,但描写出了自己对当时一直让母亲担心操劳的后悔和对母亲的无尽思念。我想他跟我一样,也想表达要好好珍惜自己的母亲,因为现在他懂了,但后悔也来不及了。

周国平读后感3

  几年前,含泪读完周国平的《妞妞》,她以哲学的悲恸感动了我,使我不忍却又忍不住去读她。现在,再读他的《宝贝,宝贝》,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竟是如此痴情的一位父亲!再次令我震惊。

  《宝贝,宝贝》描写的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是周国平在经历中年丧女又老年得子后多年的思考与积淀,在这本书里,交织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深情和自然流露的哲学大师风范。他通过写啾啾,写父爱,写大爱。他为孩子保留了一份幼时生涯的尽可能完整的记录。但这本书又不同于其他的家庭教育书籍,里面没有很特别的育儿经历,作者倡导孩子顺应天性愉快的成长。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籍,正如后记中祁智所写:“看上去满纸琐碎,到底还是哲学家,比专门从事文学的人多了一只眼,不仅写的有情趣,还有情调和情理。”

  周国平说,“一个普通的父亲,爱他的一个普通的女儿,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全部理由。”然而,在我看来,这却是一本很好的值得家长借鉴的育儿书。他在教人们怎样做不后悔的父母。

  在“孩子多么需要欢笑”一节中,周国平告诉人们,“再忙的父母,也应该安排时间和孩子玩,而且不可敷衍,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而保姆和老人带孩子往往趋于保守,但求平安无事,鲜能顾及有趣,给孩子心智发育造成的损失虽然看不见,其实难以估量”。同样作为幼儿父母的我,深有同感。因为这一点,在我儿子身上得到了验证。幸亏我及时悬崖勒马,再忙再累也尽量自己多带孩子。我认识到,教育孩子,决不是只要在日常生活上照料好就行了那样简单!

  周国平认为,孩子的“谎话”很可爱。“幼儿有强烈的荣誉感,希望自己是棒孩子,得夸奖,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往往在想象中抹掉不如意的事实,于是真的觉得自己一贯正确了”。这一点,我极为赞同。还记得儿子在原来的幼儿园上小班时,班里一个小朋友的妈妈告诉我家奶奶说,老师打了她儿子,还打了我儿子,问我们可曾知晓。回家后,我们问他,可不管我们如何使尽伎俩,儿子都一口否定“没有!”他告诉我们,老师打别的孩子了,但从没打过他,因为他一直是个好孩子!然而,转学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这个幼儿园比原先那个好,因为老师不打人!”我再次询问,他竟然立刻承认原先那个老师确实打过他。由此可见,小家伙宁愿挨打,也要维护自己是个好孩子的谎言。

  作为一位著名作家和哲学家,周国平相信,熏陶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好的素质是熏陶出来的。在这方面,父母的榜样能产生显著的作用。在满屋书籍和父母手不释卷的环境里,啾啾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我们不给她报任何课外班,也无需操心她的功课,但她的学习成绩始终优秀”。可见只要真正注重素质的培养,应试会是相当轻松的事。他认为,让孩子真正喜欢上智力生活,乐在其中,欲罢不能,对学习充满兴趣,是智育的最大成功。而熏陶是不教之教,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也就开辟了熏陶的新来源,能够从好书中受到熏陶,这是良性循环。我反思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作为一名普通的家长,我能给予我的孩子怎样的熏陶呢?——唯有读书的环境!相信在我孜孜不倦的阅读坚持下,我的儿子也能被熏陶出好的素质。我下定决心:自己要努力成为儿子学习的榜样!

  谈到性格,周国平的观点是: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谈不上好坏,好坏是后天运用的结果。因此在孩子的性格培养上,他的做法是顺其自然,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对优点给予热情的肯定,对弱点予以宽容,点到为止,常常还一笑置之,如此为孩子的个性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父母的责任是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用优点来制约弱点,而发扬性格本身的长处便是抑制其短处的最佳方法。他并请父母们相信:一个人有了突出的优点,有一些弱点不算什么,将来必有所作为。读到此处,我真为周国平叫好!相比之下,自己这个母亲做的太不称职了。脾气暴躁的我,对于儿子的弱点,往往采取暴力措施,缺乏耐心和引导,致使孩子越来越远离我,我要深刻反思和检讨啊!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而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身为母亲,我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动物性的水准上啊!感谢周国平,使我醍醐灌顶。

  对于孩子发脾气,周国平的建议也值得家长们借鉴。当孩子发无理脾气时,家长一定不要和他辩论,跟他讲死理,他肯定是听不进去的,让他清楚的知道你的态度就可以了。对于孩子因为无理要求被拒而闹,表示冷淡即可,这比发怒更容易使他妥协和平静下来。但当孩子表示妥协时,则一定要给他台阶下,及时给予鼓励。回想我自己,当儿子无理取闹时,我便会和他一起发脾气,自己一点也冷静不下来。而这样却只会刺激孩子,使他越发失去控制。而这时,我却又埋怨他:“这孩子怎么越来越难管了?”周国平的提醒,令我恍然大悟。

  其实,我最喜欢周国平的一点是:他是一个真实的人。我为他的真诚而感动。他不像别的知名人士或影视明星一般,在公开场合只会大秀特秀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其实真实情况说不定已经临近曲终人散了。而周国平在记述啾啾如何在他夫妻之间调节矛盾时,却不惮把家庭口角披露于众。其实,再和睦的家庭也有磕磕碰碰,这是真实生活的正常状态。在婚姻这部人间乐曲中,小争吵乃是必有的音符。正像他所说的那样:湖面上不时刮起小小的风暴,掀起小小的波澜,身在其中之时,或许觉得风急浪高,远远的观看,不过是一些涟漪罢了,本身就是婚姻这道风景的组成部分。作者实实在在,敢于真实的剖析自己的人性和生活,他的真诚,让我叹服!

  作者最后倡导幼儿的父母,要做孩子的秘书。家长要尽自己的力量记录孩子在生长中的可爱表现,能记多少是多少,孩子将来一定会感谢父母的。家长要为孩子保留一份幼时生涯的尽可能完整的记录。而想想自己,作为一位母亲,我追悔莫及。在孩子幼小时,我只知道忙于工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使孩子享受不到足够的母爱。那么,从现在开始,自己就努力做一名孩子合格的秘书吧,我还来得及。为了不做后悔的母亲,我一定会珍惜儿子生命中这一段无比宝贵的时光的,决不能再错过时机。试想一下,将来等儿子长大后,我把这样一本记录送给他时,他会多么高兴啊!好吧,马上开始吧!

  读罢此书,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动于这位痴情的父亲,感动于这个可爱的宝贝,感动于周国平的实实在在的真诚的育儿建议。我会将周国平的这句话铭记在心: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做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周国平读后感4

  一直认为周国平作为一个作家,每每新书上市总是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凡事总是过犹不及的,宣传本是好事,可这样商业化的运作之下,总让人觉得这刻意得来的盛名之下,真实写作功底颇令人生疑。正是为此我极少看他的书。也是机缘巧合,今年单位读书活动居然是他的书。既来之,则安之吧。反正既然已经在手边,看上一看也无妨。

  初始翻阅并无太大惊喜,一言概况就是周国平是在用出世的心做着入世的事,于他思想比较接近的大概还有丰子恺,但丰子恺的出世思想更加坚定单纯,也许是因为他是真正的佛家弟子吧,尽管并未剃度,也在俗世间有自己的事业,但他总是对佛门清净地有着最最深沉的眷恋。相比而言,周国平的思想中宗教的思想并不如此浓厚,但他用一种“自我”的概念来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纷繁复杂的世事当中保持住内心的平静坦然。

  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尽管世上有过无数片叶子,以后还会有无数片叶子,尽管一切叶子都终将凋零,我仍然要抽出自己的嫩芽。看到此处蓦然开朗,原本一直纠结于自己的生活平静如水,波澜不惊,每天每天都如此雷同的让人生厌,渐渐不知生活的意义何在了。看周围的人亦是如此,工作结婚生子,似乎大家都在重复着既定的轨道,平凡无趣,我常在想到底为什么都要人云亦云的或者呢?越想越感觉悲凉,阳光暗淡,草木生戚,盘旋在心中的死胡同原地打转难以走出。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又何必呢。的确,我们的生活都非常相似,人生的大事也就这么几样,大家的时间也都相差不大,但正像看起来片片相似的叶子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不同的个体。我与他在细微之处差异巨大,我闲来无事便可于筝相伴,指尖轻抚琴弦,泠泠之音便将心中浮躁拂去。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也可以准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书法,舞蹈这些小时候没有条件完成的梦想现在都可以慢慢实现啊,我的生活和别人的生活在轮廓相似的条件之下还是可以有自己最独特的脉络。

  另外,在书中还有一段文字非常触动人心。他说:一个人怎样才能算拥有自我呢?一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兴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他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并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实现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个性,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二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那是他的精神上的坐标轴,使他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拥有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灵魂,一个坚定的精神核心。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自我那必然迷茫彷徨,不知所措,拥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事业才能为自己提供一个人生的支点,除了物质上的`保证,更重要的是事业可以让人心有所皈依,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知道有事情等待自己去做,也许有的时候真的很忙很累,也有时会有些怨言,但假期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每天这样的无所事事反而更让人心浮气躁,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在突然空闲下来的假期这样的感觉比常人体会的更深。有了事业并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这样的生活是幸福的,充实的。作为教师,每日事物繁芜,起床的时候依旧天还未亮,晚自习放学的时候早已是万家灯火,有时难免伤心。但这时却不会有无所事事之后,心中失落,惶惑不已的感觉。虽然平时对工作是有抱怨,但在全心全意的投入其中时却是最开心的时候,这时全然忘记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快,脑海中平静一片,只专注于工作,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做好,常常感觉时间飞速流逝,不觉已是休息时间。伸个懒腰,疲惫却满足。

  至于自己的真信念和做人处事的原则,有的时候会隐藏的很深甚至自身都难以察觉,但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这些蛰伏已久的信念会慢慢浮出水面。我们在日常待人接物的过程中,心中的信念都会有所反应,或者欢喜或者厌恶,诸般来自内心深处的反应都会使我们在不断发现心灵深处的真我过程中逐渐抛却外界加诸的干扰,找到当初游荡的灵魂在投入凡胎之前的爱憎。内心的真我抖落迷茫的灰尘,逐渐显现出来,它就是我们在入世的过程中应该坚守的原则。与人相处也好,处理事务也罢,不要盲从世俗眼光,不要理会闲言碎语,坚持聆听内心的声音,违背责任和良知的事情坚决不要去做,因为它背离了心灵的指引。人之初,性本善,内心的真我总是在人们内心不断挣扎的时候告诉你该怎么做,该做什么,可叹的是,世俗的喧嚣总是如此强大而嘈杂,遮掩住了心灵给我们的指引。

  以前曾经听人说过,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和自己对话,听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当时还内心暗笑太过于理想化。但现在忙忙碌碌一段时间之后,却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什么,自己奔忙的价值又何在。这时无尽的失落就会涌上心头,而此时正是应该回顾生活,回顾自己,回归本真,与自己心灵对话的时间了。我在做什么呢,我的目的是什么呢,到底我不断追求的是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东西。也许你会惊讶,诧异于自己居然这么久的时间都如此浑浑噩噩,只追求那些因为大家都争抢而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重要的东西,忙于这些,便忽视了真正重要应该真正珍惜的一切,比如家人,比如朋友,比如心灵的栖息。人生如此短暂,分清主次便显得尤为重要了。真我永远都是自己最好的导师,最贴心的朋友,它最知道你真正想要的事什么,只要你愿意每隔一段时间都安静下来,静静的听听内心深处的声音。

  提笔总是言未尽而意已深,每每心中思绪万千,但想把这种种心绪倾注于笔端却总是感觉文字在此时此刻变得如此苍白无力,反而不断出现佛家的几句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刻大约这首诗可做最好的注解。不能不感叹佛家的大智慧,多么芜杂的事物心绪佛家都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并给与最深沉慈悲的指导。万般烦恼皆自取,何不静坐春风,聆听心间花开的声音。

周国平读后感5

  一、哲学的真谛

  最早接触哲学,还是在中学的政治课上,那是不得不学的,当时我的班主任带这门课,虽然不是主课,但上了几堂课后,我就被这门课吸引住了,课堂上我成了活跃分子,老师也最喜欢提问我,直到现在只要提起中学时代,我就会想起那个给我感觉淡泊又睿智的哲学老师。而自发地去阅读哲学类书籍,应该是在大学和工作以后,从随笔、随感录开始,培根的人生随感录、蒙田的随笔集,曾经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沉浸在哲言的智慧中。后来也尝试去看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但却被它们的高深晦涩吓跑了,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小册子上读到的著作精选,而对哲学的看法是,包含着很多睿智的名言隽语的高深学科。

  真正想静下心来写点哲学的话题,还是在读了《周国平文集》以后,因为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太多我想说的话,产生了太多的共鸣。所以,我第一次想在自己的BLOG发表系列文章,以诠释我对哲学的理解,和哲学带给我的喜悦。

  周国平喜欢上哲学,也和随感录有很大关系。他说“每当我捧读一部哲学巨著,即使它极有价值,我也会觉得自己是在做功课,搞学问。读好的随感录,却好象在和作者谈心。”“学问真是做不完,即使是哲学界的朋友,聚在一起摆学术的谱,彼此搞不同的课题,也有隔行之感。但是聊起世态人情来,朋友间时有妙语博人一笑又发人深省,便打破了学术的樊篱,沟通了心灵。”“只要人生智慧相通,学海无边又何足悲叹?读随感录时,我获得的正是类似的慰籍。”

  读到这里我已经克服了自己对哲学的那种即渴望又逃避的心理,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你不一定要读大部头的哲学著作,也可以了解哲学,也可以体会到哲学的智慧。

  那么,哲学的真谛是什么呢?我从周国平的话中读到了这些东西,他说,他尤其喜欢赫拉克利特,“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我寻找过我自己”,“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他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些格言串在一起,相信哲学就是教人智慧,智慧就在于寻找自己,暗自把那些博学而从不寻找自己的人讥为“美丽的猴子”。

  哲学的真谛其实就是教人智慧,寻找自己,就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博学未必智慧,让人理解了为什么有些博学的人是如此乏味?我甚至认为哲学就是教你“道”的学科,认识了“道”,就获得了灵气,即使步入全新的领域,你也不会迷失。这或许就是很多领域的佼佼者都出自哲学专业的原因,比如索罗斯等。

  认识了哲学的真谛,我就不再把它当作是高深晦涩的学科,是表现自己深刻的装饰品,它和其他学科一样,甚至比其他学科都重要,完全可以跟一个人的生活走得很近。

  我做了一个决定,在儿子的成长道路中,在合适的时间我一定会为他引入智慧的哲学。

  二、书和文章

  说起书来,我就会想起大学时的图书馆生活。开始是利用课余时间泡图书馆,后来发展到课堂时间也泡。记得有一门叫做《线性代数》的课,我上完第一堂课后,就认定了这是一门既无用也无趣的课,是无论如何不会提起我的兴趣的,从第一堂课后直到考试,就再也看不到我的身影,我旷了一学期的课,时间全部在图书馆度过。那时读的多为社科类和文学类书籍,特别是外国文学,那种一心读书的生活真的很享受。从那时开始,读书就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

  周国平说:“大凡人只要有法子靠实际的交往和行动来排遣寂寞,他就不肯求助书本。”只有到了“被剥夺了靠交往和行动排遣寂寞的机会,”或者到了“怀着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他才会用书来排遣这无可排遣的寂寞。”“如此看来,逆境和困境倒是有利于读书的。”

  我不想说我喜欢读书的原因,是我一直生活在逆境和困境中,正如周国平论述悲剧情感时所说,“有的人一生接连遭到不幸,却未尝体验过真正的悲剧情感。相反,表面上一帆风顺的人也可能经历巨大的内心悲剧。”我肯定属于后者,即使我一帆风顺,悲剧情感也依然会笼罩着我,更何况我不是一帆风顺的人。那是一种靠交往和行动排遣不了的寂寞和孤独,我惟有在书中找到自己,得到些许安慰和精神享受。

  直到现在,书都是我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在每天步行上下班的路上,有一家书店,我常常在下班回家时进去看看,每当我买到一本好书,想到夜深人静,独坐灯下阅读时的快乐,喜悦之情便溢于言表。

  对书的选择,我完全赞同周国平的观点,“愉快是基本标准。”“一本书无论专家们说它多么重要,排行榜说它多么畅销,如果读它不能使我感到愉快,我就宁可不去读它。”“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亦即仅仅为了满足心灵而做的事情,愉快就都是基本的标准。属于此列的不仅有读书,还包括写作、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交友、恋爱、行善等等”。

  关于文章,特别是散文,周国平认为平淡是极境,平淡而且有味,是好的散文必备的条件,“再也没有比无味的散文和有学问的诗更让我厌烦的了。”

  如何做到文字平淡有味呢?周国平用了很形象生动的比喻:

  第一、家无鲜鱼,就不要宴客。心中无真感受,就不要作文。不要无病呻吟,不要附庸风雅。

  第二、有了鲜鱼,就得讲究烹调了,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持原味。不要做作,不要堆积辞藻,不要故弄玄虚,不要故作高深,等等。逐渐接近一种自然的文风。

  第三、只有一条鲜鱼,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锅汤,冲淡了原味。文字贵在凝练,不但在一篇文章中要尽量少说和不说废话,而且在一个句子里也要尽量少用和不用可有可无的字。

  周国平关于文章的观点,和我在《自然是最高境界》拙作中提到的,那段林清玄对于文章的描述如出一辙,“拙劣的文章常常是词句的堆砌,扭曲了作者的个性。好一点的文章是光芒四射,吸引了人的视线,但别人知道你是在写文章。最好的文章,是作家自然的流露,他不堆砌,读的时候不觉得是在读文章,而是在读一个生命。”

  自然平淡是文章的最高境界,是为信也。

周国平读后感6

  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的品读一本好书,这段忙碌的时间罅隙里错过了很多生命的精彩。

  翻开《周国平论教育》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这么多的文字叙述,怎么读下去啊?可是慢慢地,他精彩的文思,幽默的言谈,丰富的阅历,不知不觉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无法自拔,深深地融入其中。

  周教授的思想中,有四点深深地打动着我,让我那么直接地感受,生命与生命直接的触动。

  一,“应该静下心来,听一听你生命的声音,听一听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当这样一句话直跃眼帘时,只有我自己知道,内心的触动有多深。扪心自问,我的生命真正需要什么?这一刻,我茫然了,在很久以前,我的理想是老师,因为真正喜欢,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为这个伟大的理想一直努力的拼搏,努力的丰富自己。终于经过披荆斩棘,我进入了教师这个伟大的队伍里。可是,当理想与现实不断地产生冲击时,我又该如何地调试自己?

  生命需要什么?一直以来,我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上学,读书,找工作,工作,从没有想过这是不是我要的。显然的,这些都是我要的,但是我觉得周教授的话很对,幸福的生活,“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并使他感到幸福”,“二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用它来养活自己”。撇开第一点不讲,我觉得第二点我已经做到了,可是我并没有如想象中的.那样幸福,为什么呢?

  未工作之前,读了很多伟大的教育理论,也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优生,很多东西是因为有了比较才有了差距。可是,当生活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用自己独特地方式在自己眼前展示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时,我赫然发现,以前所学的理论,以前淡然的心态,在他们面前全然崩溃瓦解。我还没有找到验证真理的方式。或者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都需要一个独立的教育理论,他们之间有相同之处,但是大部分是不同的,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一个孩子,用心去问问他们需要什么,想要什么。而这,几乎透支了我所有的体力与精力,让我几乎忽略了,我正在做的事是我所爱的,而不是工作。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只把我所爱的事业当成了工作,机械地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才一年的时间,是什么让我失去了当如的热情?

  我想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我还没有调整好自己,让我忘记了教育是一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事业,我太心急了。

  生命需要什么,无疑的,需要满满的爱,需要和爱的人在一起,做自己爱做的是事,并通过它来养活自己,我觉得,我正在幸福的路上。

  二,“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当读到这句话时,我就想到了一个孩子曾给我的美好。

  那是去年得冬天,我们正在做课间操,二楼办公室空调的外机正在滴水,我们班的小朋友指着天空,告诉我“老师,你看,天上有个水龙头!”多么美妙的童趣,多么纯洁的心思,至今想起来都会开心的笑。

  小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非常丰富的,我不要也不愿意做“阻挡他的阳光”。

  记得上初中时,我的老师曾和我们说过,“你们的小学老师把你们送到我的手中,你们都是半成品,是谁扼杀了你们的想象力?”至今这句话我还记忆犹新。

  现在我也是小学老师,还是一年级的老师,对于纯洁如白纸的他们,我真心不想给他们抹上任何颜色,我想让他们像一颗小树一样,按照他们的方向,找到属于自己的阳光,自由地生长。于是,我就遇到了一个问题,我该以一个什么样的规矩去圈住他们,才不至于阻挡他们的阳光。我想,这大概需要用尽我毕生的年华去慢慢考证。

  “城市里的孩子没有童年”,他们每天都奔赴在各个补习班之间,很辛苦,几乎享受不到童年的乐趣。有时候,我就想,他们还很小,尽管升学压力很大,但是,我们不应该过早的把这种属于成人之间的竞争压倒他们身上,他们该花更多的时间走出房门,更好的玩,更用心的感受这个时间的美好。“无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我的童年就是玩过来的,没有书本,没有压力,有的是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清澈见底的小溪,树影婆娑的倒影以及我们摸虾捕鱼的身影。很快乐,很美好,以至于在那之后的求学道路上,甚至是人生中,都是我一笔很大的财富,是我灵感的源泉。

  每每看到有家长送孩子去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时,我都很惋惜,现在的孩子恐怕再也享受不到我那时的青葱岁月了吧。

  三,“做一名真正地读者”

  在读书节期间,学校门口挂上了“读书,是对孩子最智慧的抚养”。每次见到,我都感慨万千。这句话很美丽,在于它的“智慧”。读书,可以让人心灵宁静,可以让人精神充沛,对于孩子来说,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到很多我们大人教不会的东西。不知道这些,家长有没有想过。我想想到的,应该只是一小部分吧。

  我现在的遗憾就是我以一个数学老师的身份带六班的班主任,我总觉得我在班级的时间太少,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太低,孩子们背得古诗太少。我正在慢慢改变这个现象,一有时间,我会带着他们和我一起读书,可是往往我读到入迷处时,会被他们吵闹的声音吵醒。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以至于他们手中的《寓言故事》,《木偶奇遇迹》吸引不了他们。可是这些书本,几乎伴我走过了我所有的童年。也是在那个时候,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所有我觉得一本好的启蒙书很重要。

  如果我一位孩子的母亲,我会在他识字之初,每天都手捧书本,让他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四,“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她总是面带微笑,和蔼慈祥地看着每一位学生,我从来没有看过她大声的发过一次脾气。我之所以会选择数学教师这个职业,在很大程度上,她就是我奋斗的目标。

  可是现在想来,我和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差太远,我总会在不经意间就莫名地大声地训斥学生。有时候,我也想心平气和地和孩子们好好地讲道理,可是我总是发现,我说的那些所谓的道理对于他们无关痛痒,他们总是在转身的下一秒,忘记我讲得每一句话。而每当我很生气的训斥他们时,他们会哭,会怕,会知道老师生气了,这样的行为是错的。所以比之前者,后者好像更有效果。

  也有很多前辈,总是旁敲侧击的或是直接告诉我,要注意教育学生的方法。这个道理我也懂,可是有的学生,适合你温文尔雅如沐春风的教育,而有的学生,藤条教育似乎更有效果。

  有时候,自己发过脾气,再想想,真的没有必要和孩子生气,尤其是这个职业,自己将要做一辈子,难道就打算这一生都这样度过?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我想,“永恒,是一种从容的心境”。

周国平读后感7

  假期中,阅读了《周国平论教育2—传承高贵》一书。最早认识周国平,是从他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开始的,我被他的慈父情怀打动。妞妞虽已离去,但妞妞留给周国平最珍贵的东西,可能就是让他把对一个孩子的爱化为了对所有的孩子的爱。周国平热爱孩子,在《周国平论教育》的这本书里,有很多文章,如《童心和童年》、《守护童年》、《如何做父母》等,都表达了他对儿童的爱护。他说,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具有求知欲,而我们目前的教育太过功利,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因此他要疾呼“救救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我了解到了一些我不曾了解的观点,并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

  “教育即生长”,这个由卢梭提出,杜威作进一步阐发的概念,激起了周国平的共鸣。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情。比如说,教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养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现今的教育的灵魂是人文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应该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具体到教育上,就是把人身上的哪些最宝贵的价值通过教育实现出来,一种合格的教育就应该把学生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价值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应该是能够让学生把这些价值实现出来。简单地说,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尊重人之为人的价值。

  周国平认为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最宝贵,第一个是生命,第二个是头脑,第三个是灵魂。现在与生命相应的教育是体育,针对头脑的教育是智育,针对灵魂的教育是德育,再加上一个审美教育。他认为学校里就应该有这样的四种教育。 我们现在的教育和课堂,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育上面,而轻了其他三个方面。这样的人文精神教育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这样也是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人之为人的价值。我们只注重智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是不是不能成为一个饱满的,有血有肉,有精神追求的社会人?还是只能成为一个仅存生存技能,苍白地活着的人?

  周国平主张把体育扩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时培养对生命的尊重。一个人只有热爱生命,对生活充满兴趣,才有可能感到幸福。那种生命力乏弱的人,心如死灰的人,是不会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开心的。尊重自己的生命,最重要的是要对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心,有意义地度过一生。在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当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要知识性的目标,还应要渗透入这种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引导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的敬畏。只有善待自己的生命,由此及人,善待一切生命。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将来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在接受知识方面的教育。智育的目标是实现头脑的价值。现在智育流行一种狭隘的理解,就是把它仅仅理解为知识的灌输,甚至归结为考试的分数、职业的技能。头脑的真正价值不在这里,这样做只能把宝贵的头脑当成一个容器、一个工具。智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健康生长,鼓励和培养他们对智力生活的爱好,使他们懂得享受智力生活的快乐。在学生的智力品质中,第一是好奇心。杜威曾说过,兴趣是一个人能力的可靠征兆。我们在课堂中,往往是通过一些建议图片,视频,或是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殊不知,兴趣和好奇心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兴趣只是学生对这个内容感兴趣,愿意继续深入了解下去,对新授知识接受程度的前提。而好奇心则是不一样的,好奇心的中心点是学生对于所呈现的内容和主体有自己的求知欲,他们会提出自己的问题,自己想了解的内容,这里面有动机的不同,而这动机的不同直接导致了结果的不同。我们在课堂实践中,应该注意到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简单地呈现,形式上激发兴趣,而是要去真正从学生的视角,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争取能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而非仅仅是兴趣。这样以后,学生的探索性更强,参与性更强,效果必然更好。我们在进行有些任务的同时,学生可能会发散思维,出于好奇心,提出其他的观点,我们不能为了教学的进度而简单扼杀,可以在课后做进一步的延伸。这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智力品质的另一个要素是独立思考的能力。爱因斯坦把独立思考能力称作人的内在自由,并且认为教育的目标就在于培养这种内在的自由,而不在于灌输特定的知识。这独立思考的能力,具体到我们课堂上,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可以事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对文章的的中心进行揣测和思考,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研究,等到新授课时,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个别任务,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同时很好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教师在出示学习任务时只是引导学生往哪个方向钻研,接下来的具体过程,应该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完成,退一步来讲,也应该让他们多参与,多投入。在一个接着一个的任务中,达到教学的目标,或者说是完成学习的目标。我们教给学生的是学会学习。学生学会了学习,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一笔终身财富,一辈子受用不尽。书中讲到英国哲学家怀特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全部忘记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我想这句话很好的阐述了教育的本质,也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我们交给学生的知识只是暂时的,在他们以后的人生路上,或许会淡忘这些知识,但是他们有了学习的能力,不管遇到什么新鲜事物,都能够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那就是能够存在于社会的能力。

  周国平认为,德育不仅仅看成一些规范的灌输,比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诚实、守纪之类,德育应该是对灵魂的教育,目标时实现灵魂的价值。人的灵魂应该是丰富的,也应该是高贵的。教师进行道德教育,应该从根本入手,使人们意识到人的灵魂的高贵。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健康、善良的生命,活泼、智慧的头脑,丰富高贵的灵魂,如果这样,我们的教育就真正成功了。德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给孩子们一种正面的,积极的,向上的灵魂的领导,不仅是教师的灌输,更应该是让孩子们在特定的任务中,自己感悟,自己深化,净化自己的灵魂。不能仅仅关注智育,而应关注作为一个人最根本的品质。

  读书,然后思考,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这本书文笔清新,娓娓道来,启迪我们,引领我们更好地前行在教育之路上。

【周国平读后感】相关文章:

周国平语录11-20

周国平座右铭12-13

周国平的语录33句10-09

周国平散文读后感02-04

周国平论教育读后感04-02

周国平名言(通用40句)03-19

周国平名言短句30句精选03-30

周国平名言短句(精选50句)03-27

周国平话语40句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