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

时间:2023-04-14 08:04: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1

  最近学校倡导我们阅读《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一开始我对这本不起眼的小书不屑一顾,心想:就这么本破书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吗?可是,当我无奈地拿起来随便翻了几页,便被那上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我如洪水猛兽般的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便把它读完了。

  这本书令我振憾,从这本书中我领阅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整个世纪: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学,从书法绘画到建筑水利,从曾经的没落到如今的泱泱大国……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如至圣先师孔子,抗倭名将戚继光,自强不息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云……他们的美德,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的'民族英雄气节,无一不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茂的精神力量,引导中华民族应付各种挑战,包括天灾,外来侵蚀;适应形势各种变化,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口最多,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应好好学习,珍惜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华文化的传人。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美德。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2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有令世人惊叹的辉煌灿烂的文化成果;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有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们有群星璀璨的文化名人,可是令我更加骄傲的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在我们这一代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汲取精华,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依稀记得三年级学过的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此我懂得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尤其是我们小学生,有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也就在那时,我养成了不懂就问的习惯。

  从小我就对唐诗宋词情有独钟,我爱李白的洒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爱苏轼的豪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也爱李清照的凄美: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也爱王维的乡愁:青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是诗词让我们深刻了解了诗人博大的胸怀,也从中认识到每个时代独有的特点。他们寄情于诗,托志于诗,这种中国独有的文化史别的国家所不能及的.。

  就在最近,我们认识了她,她曾是沟通亚洲内陆的交通要道,她也曾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路,她也曾是促进各国友好往来的友谊之路,在那里,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班超投笔从戎。壮烈豪迈的英雄事迹,一代一代,一遍一遍广泛流传,她就是富有永恒魅力的丝绸之路!

  有人认为“优秀的传统文化”遥不可及,不,其实它一直就在我们身边,还记得刚刚逝去的春节吗?大家载歌载舞,大地一片欢天喜地,扫尘,贴春联,挂年华,放爆竹,拜年,亲人团聚,这无一不透露着隆重、热闹与喜庆;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这不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也不正蕴藏着优秀的精华文化吗?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我们应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时代精神,紧跟时代步伐,为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3

  在我的小书桌上,摆放着一本淡蓝色、清秀典雅的《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它是安徽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读本,由安徽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组委会编写。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除引言以外,主要写了“爱国如家”、“孝悌友爱”、“尊师重教”、“诚实守信”、“明礼守法”、“勤学励志”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

  从引言中,我知道了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给我们留下一座巨大的宝库;在《爱国如家》部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孝悌友爱》中,我读懂了“亲爱利子谓之慈,子爱利亲谓之孝”;《尊师重教》令我陷入思索——怎样做一个尊敬老师的小学生?《诚实守信》教育我们,做人应当“言必诚信,行必中正”;《明礼守法》指出,法律是天下的准则,人要能够始终保持纯正之德;《勤学励志》篇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学不可以已”。

  我最喜欢的,是《六尺巷的故事》。从前,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和一户姓吴的人家。他们为了墙基争地界,打起官司。张家的张英在朝当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张英的家人就写信给张英,想让他出面处理。但张英读过家书之后,沉思片刻,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写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了信,明白了张英的意思,主动将院墙退后了三尺。吴家人深感惊讶,非常佩服张英的肚量,于是也将院墙退后了三尺。这就是有名的桐城“六尺巷”,爸爸曾带我去瞻仰过它。

  读了上面这个故事,我也非常敬佩张英。是啊!修身为先,大度做人。张英的谦逊礼让,成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

  当我们向老师、长辈和客人问好的`时候,当我们向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我们懂得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我们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也是在承载和弘扬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吗?

  我是中国人,我愿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一员!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4

  我曾看到一条新闻,有记者看到曲阜满街都在卖着《论语》,采访当地老百姓后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卖给外国人的,当地的老百姓只是把《论语》看成旅游的商品、旅游的纪念品,都没有阅读,更别谈了解其中的意义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些传统美德凝聚了我们的'祖先几千年的精神,我们不能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却又渐渐地让中华文化消失。阅读完《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后,我更是颇有感受,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不仅是我们炎黄子孙的责任,更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使命啊!

  翻开这本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书,无数的名人为我们后人铸造了一个丰富的精神宝库:古有敢于尝试的神农,有勇有谋的是郑和;今有亲民爱民的焦裕禄,无私奉献的孔繁森……他们都在告诉我们要牢记并传承我们的中华文化呀。

  传承中华文化并不是像那些名人一样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记得一次,天阴沉沉的,下起了小雨,我放学急忙赶回家。在小区里忽然听到一位老奶奶再说:“小朋友,麻烦过来扶我一把。”我一看,是邻居的老奶奶在叫我,我连忙跑过去,原来老奶奶本想出来晒晒太阳,可下起了雨,又因为坐久了行动不便,不能站起来。我想,新闻里不常常说好心人扶老人家反倒被碰瓷吗,不会我也遇上了吧。我顾不着那么多了,反正“远亲不如近邻”,帮一把又有什么呢。我搀扶起老奶奶,右手撑着伞。老奶奶攀着我的手,一步一步的走回了家。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我说“谢谢你啊,小朋友,你真是个好心人。”我心里顿时有一种荣誉感,原来的那阵怀疑顿时烟消云散了。或许这就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真正含义吧。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是一份意义重大的使命。让我们携起手来,用行动将中华文化传承,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5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是学校推荐的小学生教育读本。读完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我国的优良传统文化,坚强了学习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决心。

  书中说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但有许多著名学者为我们留下的光辉的著作,智慧的结晶,而且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就要放开眼界,善于自觉吸收营养,不断提高自己辨别美丑、善恶、是非的能力,真正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人。

  是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人才辈出,圣贤不断,孔子、老子、孟子、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玄奘……他们都用努力和汗水书写了鲜活的历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弹指岁月,匆匆而过。历史的车轮流转到了今天,中华文化的传承也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未来,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敢于担当,才能成为一位位优秀的中国人,才能为祖国做贡献,才能让中国越来越强大。正像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里所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或许有的同学会说,这些大道理太虚了,我们是小小的学生而已,能做什么呢?

  不是的,滴水成河,积少成多,祖国的繁荣富强,就是靠大家从点点滴滴做起的。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可多啦,日常的学习生活、言谈举止每个细节都可以着手:好好学习,爱护校园,辛勤劳动,勤俭节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秩序,文明礼貌,等等。这些身边的事情,只要做好了,都是我们小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具体行动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一直传承下去,同时,一些不良风俗我们也要筛选去除,移风易俗,比如赌博、酗酒等等。只要我们传承优良文化,倡行健康向上的新风气,就能共筑美好的精神家园,实现伟大文明的中国梦!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6

  风和日丽、大地复苏,我静静阅读着《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书的内容分为七个方面:引言、爱国如家、孝悌友爱、尊师重教、诚实守信、明礼守法和勤学励志。

  我最有感触的是《孝悌友爱》,因为《黄香温席》、《闵损芦衣》和《弟子规》选段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生活。爸爸妈妈出外打工,奶奶租房子带我上学,爷爷一个人在家种菜养猪。

  尽管农活繁杂,爷爷却尽量抽空送些新鲜菜给我。一个闷热的中午,我正在房间酣睡,朦胧中好像有人在用沙哑的声音呼唤我的名字。我慢慢睁开眼:哦,是爷爷!是爷爷用网袋装着菜碗送我最爱吃的'猪肝来了!我心里好一阵不安:爷爷,孙儿很好啊!您却辛苦得——花白的头发贴在额上,衣服挂在瘦削的身体上。我赶紧起来,把爷爷扶到床边坐下,给他斟上一杯开水……

  时间一秒秒地过去,下午爷爷还有活儿呢!他站起身,疼爱地用手理理衣服,回过头对奶奶说:“我回家了,你要照顾好小子。吃菜别省,注意安全,都不要喝凉水。”奶奶一一答应着,送爷爷出了房门。趴在窗前注视爷爷蹒跚的背影,我的心一酸。

  在窗户下面的路上,爷爷站住了。他对我慈爱地一笑,重新踏上归途。我眼前白花花的一片,只有至爱的爷爷在视线中走着,走着……万物都模糊了,爷爷的身影却越来越清晰。

  黄香用身体给父亲暖被子,闵损以厚德感化后母。一天比一天年长的爷爷啊,我能为您做些什么?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希望时光它慢些走,不要再让爷爷变老了。我愿努力学习,用我一切,换得为这个家辛苦付出的爷爷啊您岁月长留……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7

  今天我读了《继承中华文化,建立精神家》一书,我感慨万千,感情久久难忘。在这本书中,令我感受深刻的便是《仁义胡同、六尺巷》本文。本文讲了明代一个叫董博学笃行的人到日本京都当官,老人因建房垒墙和后妈产生矛盾,董博学笃行妈妈绐他寄信,想让它用官势为家中有志气,結果董博学笃行回了首诗让妈妈让他人两尺。妈妈就按孩子说的去做,,这一作法打动了隔壁邻居,隔壁邻居也让给了两尺,就拥有一条小巷子。看了本文,我深深感动。

  针对日常生活的小是小非大家应当像小故事中的角色一样相互之间让一让,事儿就解决了。如何处理这种小是小非,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让一让,表明他是个有道德的人,互不相让,乃至大动干戈,表明他道德人生境界不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大家应讲憧憬和追求完美、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日常生活时尚,产生往上、善行的能量。要是中华文化一代接一代地追求完美幸福高尚的道德人生境界,大家的中华民族就始终满怀希望。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碰到一些小是小非的`事,大家应当互相谦让,那样就能真实解决困难,正所谓“退一步开阔天空,忍一时晴空万里。”有一次,我要去表弟家玩,恰好表弟家来啦一位顾客,这位顾客机械表误差留有一块有耳光那么大的甜筒,我与表弟都想占有那块甜筒,互相争夺着。我说我是亲哥哥,侄子应当让亲哥哥;他说道他是侄子,亲哥哥应当让侄子。最终妈妈来了,她看到大家争取不相往来,就文化教育大家说人和人之间应当互相谦让。

  想听了如豁然开朗,就把甜筒交给了表弟。这时表弟也过意不去占有,大家就要母亲把糖分为两截,每个人吃一半。我若有所悟地吃着糖,好像领悟到了些大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处理小是小非,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涵养和情结。很多事就这样:争一争,难以实现;让一让,六尺巷。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8

  人们都说:“书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因此,我寒假这段时间里,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有一本书是《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看完这本书后,我真是受益匪浅。

  这本书有很多版本,我读的是高中生读本。在书的第一页我就看见了这样几句话:“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全世界各种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无论是哲学、历史、科学技术、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医学、农学等各个学科都有丰富的保障”从这几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我们中国原来有这么长久的历史,并且有很深远的文化保障。不仅是这些文化保障,中华民族还有四个鲜明的特点:

  一、延续性,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化与文明中,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

  二、理论性。

  三、民族性。

  四、包容性。正是这四个鲜明的特点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化教育我们要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我们必须做到这些传统礼仪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孩子。

  书中还有许多英雄故事。比如:岳飞和他母亲很爱国,母亲让岳飞去保护祖国,可是岳飞却被奸臣所害。这个故事很动人,所以他一直流传在民间。这个故事多么鲜明地体现出岳飞和母亲的爱国之情啊!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这种爱国精神才能保护祖国不被收到伤害。我们不仅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还要用科学去对待传统文化。我们的先人曾经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我们要学习这种优秀传统。

  读完这本书后我真正懂得了我们要文明待人,尊重师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做个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9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除夕夜,央视精心烹制的一年一度的“春晚大餐”中,《六尺巷》这道“大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凑巧的是,我在《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这一本书中看到了“仁义胡同”、“六尺巷”这两个小故事。两个故事非常接近,讲的都是儿子在京都做官,家里的母亲因为盖房砌墙争地皮和邻居发生争执,都写信给儿子,想借儿子的官势为家里争气。但两个儿子都没有仗势欺人,而是写诗劝导母亲。一个在信中写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另一个在信中写道:“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最后,两家人和邻居各自礼让,留下了“仁义胡同”和“六尺巷”两段佳话永世流芳。

  故事虽已久远,但它彰显了乡邻之间、亲朋之间、人与人之间互敬礼让、和谐共融的传统美德,它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首懿德流芳的诗;它传递的是人们和谐相处、恭谦礼让的'文明风尚;它体现出为官者崇德重礼、洁身自律的文化精神,它所传承的品质与当前提倡的“讲友善、守诚信、崇文明、尚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发扬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共同牢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为拥有这样一座美丽的精神家园而自豪,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在这里栖息、成长,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这里焕发美德的光彩!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1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貌之邦!举手投足,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讲文明懂礼貌更是当代学生当仁不让的责任。一句温暖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一副温顺的面孔、一个彬彬有礼的举动……我们都感到心灵的互动,情感的融合。文明礼貌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文明礼貌也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像阵阵微风,吹进人们的心田。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文明之花常在我们美丽的校园开放。可是就在这座美丽的校园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总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现象出现:在白色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在崭新的课桌上刻字留念;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上精神萎靡不振;在安静无声的自修课时却在叽叽喳喳甚至高声喧哗;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上左顾右盼、窃窃私语。还有一些同学受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讲粗话,脏话,争吵,打架,搞不团结;为了自己的酷劲,留长发、穿异服,把充满知识氛围的校园变成他们的T型舞台……

  这使我感到心寒。这,难道就是我们的文明吗?我们的文明礼貌去哪里了呢?

  愿我们所有的同学都能与文明同行,与礼貌同在。我们应该事事讲文明,时时讲礼貌。从自己做起,从眼下做起,把文明礼貌当作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从此刻出发,做一个文明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我们美丽的校园,也让文明礼貌之花盛开在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11

  这几天我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不仅使我感受到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让我学到了不少可贵的民族精神。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范仲淹勤奋读书》这篇了。

  虽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更加刻苦用功。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同学送来了美味佳肴,他却说,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就过不习惯艰苦的生活了。就是这样,艰苦的生活使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成为了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范仲淹这种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也使我想起了我和朋友白烨的事。以前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总认为学习是为了爸爸、妈妈,上课常常不认真听讲;作业任务总是马马虎虎完成,做好了作业便看电视玩电脑,心思一点也没在学习上。一个学期期末的前两周,一天晚上,我早早地写完作业,想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就给她一个电话,她说:“快要考试了,我要在家复习功课,今天不去玩了。”听到这儿,我感到一阵心酸。白烨把学习看得那么重,而我,作为她的朋友,为什么没有学会她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呢?

  此时,我如梦初醒,突然间明白了:爸爸妈妈辛苦挣钱供我读书,我非但没有好好珍惜,还把时间给荒废了。太不应该了!如果我也能像她那样刻苦学习,那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我立刻跑回家去背书了。

  现在我更下定了决心要读好书,作业写完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看电视,而要去多阅读课外知识,巩固课文理解,争取优异的成绩。

  所以,只要自强不息,便能学有所得。让我们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刻苦读书,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民族精神发扬光大,让它光照千秋吧!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12

  读了《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我非常震撼,这本书也让我余音绕梁。书的内容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学,从书法绘画到建筑水利,从曾经到没落到如今泱泱大国。这本书告诉我许多许多……

  先从四大名著说起吧。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这四部著作经久不衰,传遍了世界各地,而且具有很高的文艺水平与艺术成就。可以说是世界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到晋朝开国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水浒传》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创造,它们分别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这些发明传到西方国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指南针它是用来辨别方向的.一种化器。主要组成部分有:一根磁针。磁针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在轴上自由转动,指示北极的方向。

  在中国,有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至圣先师孔子,孔子有弟子三千多人,优秀弟子有七十二人。孔子过世后,他的弟子们把孔子生前言行语录起来,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

  书中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相信,将来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昌盛,更繁荣,我们一起祝愿吧!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13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读完《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更让我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中华的`传统美德更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作为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尤其要做到知礼仪,识大体,和为贵。

  书中,“仁义胡同”、“六尺巷”的两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有一户人家拆建房子,想把自家的墙砌宽一点儿,可是邻居不同意。结果他们两家便争吵起来。一气之下,这户人家就给他当官的儿子写信,想借他的官势为家人出一口气。可儿子听后,立马给父亲回了一封信:“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那家人主动将墙往自家退,邻居见了也愿意往自家边上退。两户人家又和好了,各自很快都建好了新房子。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我和妹妹只相差4岁。我们都喜欢观看电视动画片,而为关电视机的事情,妹妹大哭几次,因为她也想参与,都被我抢先关掉了,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我读了《传统美德世代传扬》一文后,懂得了许多道理: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于是每次看动画片后,我就先让妹妹关电视机的电源,我关机顶盒,这样妹妹也高兴了。

  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如今,我们身为跨世纪的接班人,更要懂礼貌,顾全大局。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悬崖峭壁。”我们小孩很多事是这样,大人之间也是这样,国与国之间更是这样,凡事以和为贵。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14

  读完《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我感悟到了许多道理,也学到了许多东西。不仅知道了许多感动人的故事,也有许多名言警句。

  这本书从序言中就告诉我们,我们是中国人,要做中华文化的传人。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太平洋西岸这块土地上,我们讲中国话,写中国字,做中国事,讲中国人做人的道理。看到这些,我也想为祖国事业做出努力,虽然我的年龄不大,但我也有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为了这,为了我的梦想,我现在一定要努力地学习。现在,我们都是祖国的花朵,但将来我们将会成为祖国的栋梁,支撑起祖国的明天和事业。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出过不少英雄人物,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应有梅花的秉性和精神。这些人不管经历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了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人投入到祖国建设之中,有的人置身于祖国教育事业,他们为自己的工作而努力。世界上有360行,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劳累地奔波着,努力着,想打造出一片美丽的明天,在此,为在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甚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但这个世界已离不开这些人,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付出了。在此时此刻,我要向这些守卫祖国疆土的英雄们,向传递知识与勤劳付出的老师们;还有世界所有辛苦努力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此致敬!书中还有许多著名的诗词如:岳飞的《满江红》,杜甫的《春望》,陆游的《示儿》,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流派繁多。中华文化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厚,影响之深远。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构筑自己人生的梦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努力创造美好未来。让我们为自己的梦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吧!

《传承中华文化》读后感15

  今天我看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仁义胡同、六尺巷》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了明朝一个叫董笃行的人在京都做官,老人家因盖房砌墙和邻居发生争执,董笃行母亲绐他写信,想让他用官势为家里争气,结果董笃行回了首诗让母亲让别人两尺。母亲就按儿子说的去做,,这一做法感动了邻居,邻居也让出了两尺,就有了一条小胡同。

  看完这篇文章,我深受感动。对于生活中的小是小非我们应该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样互相让一让,事情就解决了。如何处理这些小是小非,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让一让,说明他是个有道德的.人,互不相让,甚至大动干戈,说明他道德境界不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们应讲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风尚,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一代地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所以,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小是小非的事,我们应该互相谦让,这样就能真正解决问题,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有一次,我去表弟家玩,正好表弟家来了一位客人,那位客人走时留下一块有巴掌那么大的棒棒糖,我和表弟都想独占那块棒棒糖,相互争抢着。我说我是哥哥,弟弟应该让哥哥;他说他是弟弟,哥哥应该让弟弟。最后妈妈来了,她看见我们争得不可开交,就教育我们说人与人应该互相谦让。我听了如醍醐灌顶,就把棒棒糖让给了表弟。此时表弟也不好意思独占,我们就让妈妈把糖分成两半,每人吃一半。我若有所思地吃着糖,仿佛悟出了些道理。

  在生活中,如何处理小是小非,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情怀。许多事就是这样:争一争,行不通;让一让,六尺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