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1
结识这本书,但这种偏学术的历史类作品对我这个历史渣渣很不友善,所以就搁置了。最近因为热播综艺节目一本好书,王劲松老师实力演绎万历一生,重又读起这本书。是为缘由。
毫无疑问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好书。作者客观公正的用大历史观的陈述方式叙述了明朝中这一段由细节入大局的历史。
全书以张居正申时行两位首辅讲政治,以海瑞讲经济,以戚继光讲军事,以李贽讲思想,以无关紧要的1587年为时间线,客观公正的陈述了本朝的历史及文官们的官僚政治,和对本朝后期发展的潜在影响,把当朝的全局状况以一种新的视角清晰的展现出来,读者可以清楚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并且通过读者晦涩的暗示理解后朝的发展及影响。
全书在每一段陈述中,以人和人心为主,用事和细节说理。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普通而又具备历史必然性的存在。例如在写戚继光的时候,先是描写他武治一等,文学造诣也极高,接着又描述他三个老婆可以被戚相瞒而彼此不相知,作者不表达观点,但一个真实立体多重角度观察的人物就出现在读者面前了。
全书读起来的感觉很爽,因为历史点非常多,感觉作者参照了很多很多历史文献,敬佩崇拜的同时又深刻的觉得自己了解的太少。可以感觉到作者涉猎之广,表达之深,值得反复阅读。
不过明朝的皇帝很多都很任性很奇怪啊,哈哈。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2
改革进入深水区,我想我是支持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对待张居正,我认为:一条鞭法若富强,首辅贪墨又何妨?三秦御宇感卫鞅,靖康不见荆公王。
几个关键人物都是悲剧的。
张居正私德有亏但大节无损,最终人亡政息;
在意识到自己是江南地主官僚集团的虚君和紫禁城的囚徒之后,万历从此不早朝,无声地对抗着“我之所爱不能为后,我之所钟不能立储”;
戚继光点满了人情世故和军事素养的技能,放到现在可以身兼CEO和CTO了,却也在靠山张居正倒台后,被迫去国还乡,他的戚家军也在他死后三十年,葬送在了萨尔浒之战;
海瑞铁面无私(情商偏低),上位者用好了是党同伐异的反腐利器,用不好也容易扎到自己,在他治下,百姓应该过得还行,不过官不聊生的状态让他最终被束之高阁,在应天府(陪都南京,相当于人大/上议院)高高挂起,自己的'家庭也分崩离析。
这些人输了,只有官僚集团赢了,他们带着制度惯性裹挟着大明王朝走向最后的深渊,而之后经历了嘉定三屠剃发易服的他们也输了。
曾经是羁縻制度下毫不起眼的棋子,之后只靠几万女真人的基本盘成功入关的大清,成为最后赢家。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3
历史都已是过去时,记载是对是错再也无法考证。同时也是偏听与兼听的区别。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给出事物的部分细节,甚至是错误的,以达到盲人摸象,使读者走向作者设定的.形象。
其实一直感觉像是明朝那些事儿的节选,但是似乎又站在另一个角度去分析回答了问题。挺客观的,提出了文官集团与象征皇帝这个点。一个国家宗教团体必须要有一个可以团结,寄托信仰的对象。而这个集合又怎样的决策,最终走向哪儿又与少数利益集团密不可分。
有些不记得明朝那些事儿了,也不清楚有没有像本书一样描述张居正与戚继光的关系,特别是戚继光派鸟枪队护送这一细节。也许戚继光是真的为张先生的安危着想,也许只是为了巴结张先生。但后者似乎也没有错,在这个崇文的朝代,军人没有地位,没有权利,没有资金,除了与朝中文官打好关系寻求庇护,戚继光又怎能获得资金、权利来组建训练戚家军?
申先生作为和事佬确是在尽力的调节这个平衡,脑海中一直浮现风起长林中荀白水的身影。这两个人都是一直在平衡,在外人看来都是迂腐的存在,但实则一切的做法也都不无道理。
再者是对自我的怀疑。儒家思想是否已经牢牢地刻入骨子里,即使自己不承认,即使或许更喜欢韩非子,即使认为自己或多或少可以理性的看待这些古籍思想,但是还是惊觉好像有些想法依然受到这个大前提的限制?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4
1、所谓大历史观,是将历史放到更长的历史时期内观察,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对比
2、宗法制的社会结构传统、广阔的国土、众多的人口,在当时交通信息极不发达的小农社会背景下,自然而然就发展出了以道德为准绳,以士大夫阶层为统治阶级的形式,这是历史的必然。
3、中国是一个道德观念极其盛行的国家。常言道,道德是要求自己的,如果用在了要求别人身上,那多半要出问题。但这种观点,一是很难落实,二是这本身也是一道道德标准本身。其实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是分受众的.,有些只适合士大夫为代表的的所谓精英阶层;而有些则是针对底层民众的。
4、越是深入历史,越是发现历史的现实性。以前读书时候时候,教科书上赋予的历史观,在万历十五年这类书籍面前,已然全部面目全非。先不说教科书上那些倾向性的表达,即使是客观表达,在你深入了解那些结论背后的事件人物以后,也可能会有全然不同的观感。这就好像一条你认为很有道理的道理,但当你运用到具体事务中的时候,又会碰到诸多问题。当你终于在不断摸索中明白了其真谛以后,虽然你仍然认可这条道理,但那种感悟是截然不同的。
5、最后,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对历史有兴趣的人去阅读、思考。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5
万历即位之初被认为是明朝中兴的开始,万历皇帝的励精图治给了所有人希望,可是万历的兢兢业业好像并不是由他自己内心驱使的,而是被张居正的道德批评和皇太后的废帝恐吓而驱赶成的。当太后不在,张居正表里不如一的现实被发现时,万历内心应该是充满愤恨的`。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皇帝充满了失望。明朝的文官系统太过庞大,上下层组织系统处于一种混沌低效的传统状态,将道德而不是法律作为治国之根本。为了维护现状,保全自己的名声,申时行只敢做和事佬,任何事情都表现出和稀泥的姿态,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不步张居正的后尘而已。
张居正比他更有魄力,也比他更有争议,有自己的宏图大志,想要改变明朝已有的系统,却在皇帝面前不能做到表里如一,对别人严格要求,对自己的亲信却肆意放纵,直接导致自己道德名师的形象在万历心中坍塌,结果落得个死后被清算的地步。主少国疑时的权臣、改革家没有做出巨大贡献,真得很容易被清算。戚继光因张居正而起,因张居正而落,虽然的确是一个将才,但是和张居正一样,有阳有阴,总有一些东西不能见光。反观海瑞,他虽然真的是清官,可是清官就一定能救国吗?只能充当朝廷的门面罢了。没有完善的底层系统,再厉害的官员也无回天之力,张居正海瑞如此,蒋公亦如此,还是龙妈聪明,学习我党方略,从建立底层系统开启丰功伟业。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6
在中国,传统哲学对文化的影响十分巨大。朱熹认为日月星辰和仁义道德都是实际存在的物,中国哲学这种把具体和抽象混为一谈,我认为是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其影响是各个领域的,在艺术上,中国的画作往往是具体和抽象相结合,具体的山石草木都有特定的抽象画法,中国人一看都知道是石头,外国人不一定看得明白。而西方写实的画作在中国却不多见。中国的戏曲也是同理,很多抽象的东西代表了具体的东西。比如拿个马鞭代表着骑了马,在台上转两圈代表着行了很多路程,几个人的打斗代表千军万马。这在西方也是不多见的。再有就是汉语。中国人讲汉语有很多虚无缥缈的话,以前问“你吃了吗”,其实不是在问你吃没吃,而是一种打招呼或者寒暄的方式。古诗,歌词等语言特点就更明显了。
外国的'诗、歌往往直白,很多诗词如果翻译成中文像大白话一样,索然无味,像西方很多史诗,简直就是像在讲故事了,有些东西很具体。而中国诗词则极少如此,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讲得既不是月亮也不是霜,而是在努力营造一种意境。还有服饰上,西方服饰贴合人身,裤子是双腿形状的,衣服是身体形状的,很具体,而中国服饰则是宽袍大袖。所以文化这个东西,真的是浑然一体的。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7
《万历十五年》:个人认为这不算是一本历史书籍,因为我用了四年时间,每看必有新的收获。总体来说,讲述了万历皇帝长达几十年不上朝的一个心理描写,并根据这个铺展开来,讲述了有明一代,封建官僚暨知识分子在面对孔孟之道、朱熹之理和纷繁复杂的现实时,是如何抉择的。而这其中,海瑞选择了道德的高尚,一生清贫,却屡遭排挤;首辅申时行选择了中庸之道,极力缓和,调节各方面的矛盾,晚年却被弹劾回老家;一代名臣张居正选择了改变,却在死后遭遇了抄家和鞭尸。孤独的名将戚继光面对腐朽的明朝军事财政制度,选择了依靠张居正来完成自己毕生梦想,最终张死后被弃而不用;而李贽,选择了面对选择了坦白,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哪有那些道德君子所讲的,匡扶天下,救济黎民百姓。他们所有人都是悲剧,无一例外没有我们现在人意义上的成功。在他们实现各自政治理想的一生中,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也许不同的'人会读出不同的感悟。黄提出“大历史观”,就是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去思考历史事件,而万历十五年貌似写的是1587年,其实是从这个长久以来的封建统治制度来书写这一年,而60年后明朝即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