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传读后感集合1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贝多芬传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贝多芬传读后感1
顺从,无保留地顺从你的命运:你不复为自己生存,而只能为其他人生存。……啊,上帝,请给我力量让我战胜自己吧!——题记
中国有句古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是人。我想,这大概与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失聪后所想的大致相同。可见这种思想,并不像宗教信仰那样,有地区界限与思想差别。中西方人同样认为,快乐来源于痛苦。也只有痛苦之后,才会有快乐。
路德维希便是这样。我们都是知道的,路德维希在28-29岁时听力就开始减弱了,在他32岁时,在台上指挥演奏《菲德里奥》失败了,由此,他受到了相当大的打击,甚至连遗嘱都拟写好了。可他到底还是乖乖活了下来,活到了57岁。
对于一个从事音乐艺术的人来说,耳朵是无比重要的`,而作为一位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路德维希竟可以在双耳严重失聪而又久治不愈的情况下坚持了那么久。期间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中获知些什么?
无论是路德维希、保尔、居里、张海迪还是曹雪芹,那些众所周知的“名人”基本都有一段坎坷的经历。纵观世界历史,貌似真的少有一帆风顺而且鼎鼎有名的人。
有很多人这么说,从我们生下来开始,上帝就帮助我们安排好了一生。诚然,这种说法我们不能否认,有些事可能确实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但是我们就可以因此而排斥生命、放任生命吗?当然不行。“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完全屈服。”路德维希说。
在路德维希的生命中,上帝命令他不准死,于是他顺从了。但如果在1802年在海利根斯塔特时,他真的自杀的话,世间又会缺失多少天才的曲子!也许在那个时候,他会觉得自杀才是上帝安排给他的唯一出路,而活下去则是自己在把握自己的生命。谁又能否认,上帝事实上是安排他活下去呢?所以,我觉得,所谓的“上帝早就给我安排好了命运”是逃避现实的结果,而非事实,因为谁也不知道上帝是怎么想的。即使这世上真的存在上帝,他也会仁慈地给你安排很多岔路口,让你去做选择;而非暴君般,未经你同意就铺排好你的一生。这,绝不是上帝。如果你有失败的一生,请别埋怨上帝没有眷顾你。他只是负责帮你批改而已。
所以,好好做完尚未填完的卷子吧,上帝会给你的卷子打分的。
贝多芬传读后感2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沛(女儿)的书架上发现了这本由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传》。之前曾经听她提到过,说世界上没有第二本书比这本书更励志了,她从中受益匪浅。其实,这几年,她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变化,作为父亲的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过去调皮,软弱,爱哭,贪玩到现在有担当,坚韧,倔强,不服输,喜爱读书,她已经不再是过去我眼中的小女孩了。似乎真有一种积极的正能量引导她?我不禁从书架取下了这本书。
十九世纪后期,在经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后,整个欧洲从自然流派开始,更多的是描写病态,丑恶的.事物,文学上颓废之风盛行。罗曼罗兰深刻感受到此时的欧洲需要树立一个伟人的形象,来遏制这种腐化堕落的社会风气。于是,《贝多芬传》的首卷贝多芬传问世,罗曼罗兰详细通过描绘了贝多芬传奇的一生,树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正气,震撼了当时的欧洲文坛,也为后来的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做好了铺垫。
贝多芬出身贫寒,十三岁辍学,十七岁就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二十五岁的他刚刚在乐坛上初露头角,耳朵开始失聪,这对音乐家而言是十分致命的,其中的痛苦更是非常人所能想象。但更难以置信的是他那些传世之作,大部分竟是他耳聋后的作品。当他的音乐受到欢呼,他的才华得到认可的时候,有谁问起他所经受的磨难和痛苦?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这个时代的伟人,他们就像大海航行中前方的灯塔,指引航船前进的方向;就像沙漠中的清泉,滋润人们干涸的心田。但要知道,越是明星耀眼的人,越有曾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翱翔在天空中的雄鹰,经过撕裂肌肤的痛苦,才重获自由;美丽的蝴蝶要突破厚重的束缚,才能重获新生。挫折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必有的绊脚石,一些人会就此而倒下,一蹶不振;一些人会在痛苦中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大步朝前,这就是成功人与失败者的区别。
能在书籍的海洋中,沛与这样的伟人敞开心扉交谈,倾听他们心灵的述语,从而在内心深处有所触动,明白其中深刻的道理,并施之于行动。我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
贝多芬传读后感3
正值灰暗潮湿的四月,莱茵河畔雾气弥漫……
年华正好的贝多芬眷恋波思的亲切,莱茵河温柔而汹涌的河水抚慰着一颗懵懂而热切的音乐之心,潺潺流水融汇着炽热的梦想,一路向前,来到了轻佻浮华,却又令人心驰神往的音乐之都——维也纳。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音乐像是一根坚强而顽固的柱子,为贝多芬撑开了一片浩荡无垠的天地。贝多芬凭着天赋的灵感与奇异的.思想,一次次的在琴键上烙下新的篇章。正当贝多芬名利双收是,耳疾的纠缠使他痛苦不堪。一个丧失听力的音乐家犹如搁浅的鱼,蹦跳着挣扎,却始终抵不过失水的干乏。无尽的逃避与隐瞒。有时,贝多芬也会转动着深邃的眼睛,向天空投去一抹奇妙的目光。带着深思和忧虑。他在思考什么?人们只能从凄然的笑容中看出深深的无奈。在一纸纸书信中,贝多芬用修长着手指记叙着内心无比痛苦以及深深地自卑……犹如如的黑夜中,刺目劈下的一道闪电,迸发出的幽幽荧光撕裂了长空,雷声呐喊着,咆哮着,浩浩荡荡的笼罩在身旁,使人惶恐而窒息。然而看似凶猛的痛苦终究如流星般逝去,一道耀眼的阳光划破黑夜,拨开层层阴霾,一个不羁的灵魂站了起来,贝多芬不甘沦陷苦痛,勇敢的指挥着《第九交响曲》,纵使听不见掌声如雷。
"我的王国在天上"
也许是因为贝多芬那傲岸孤僻的个性,维也纳从未垂青过贝多芬,一时的光芒褪去,剩下的也只是贫困寂寞。贝多芬不畏皇权,他那大胆狂妄,肆无忌惮的言谈举止并不讨喜。在绝望的日子里,因为对艺术的追求使贝多芬格外珍惜生命。他说:"文字被束缚住了,但幸运的是,声音还是自由的。"在骨子里,贝多芬仍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天性,但在命运的欺凌下,他压抑着,痛苦着,却仍然追逐着梦想。
贝多芬向往着南方的明媚,渴望阳光的温度,却只能狂风暴雨中执著地追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贝多芬传读后感4
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比有坚韧不拔之志。
在罗曼。罗兰心中,他佩服过三人,但他最佩服,又占据英雄之位的:就是贝多芬!
从童年开始,挫折与噩运就"偏爱"他,他的童年中,父亲急于开发他的音色天分,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去换物质品。还有其父亲最爱的酒,他的母亲在他十几岁时,漠然逝去,给他精神上的悲痛。然而,在其创作的巅峰时期,命运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他的耳朵聋了,听不见音乐了,也不能创作了……
一切又一切的挫折都向他涌去,虽为"超世之才",也是经受不住这么多的困苦的。可是,他坚持住了!火一样蓬勃的头发,深邃的眼睛,坚毅的眼神,构造了一个"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贝多芬。
而他"坚韧不拔之志"体现在他遭遇挫折后的反抗。在双眼失聪后,他也曾迷茫:"我得隐藏在凄惨的听天由命之中,"听天由命!多么悲惨的隐忍!".可是迷茫之后是重新的认识:啊!能活上个千百次是那么的美啊!——不,我感受的出来,我不是生来过这种恬静的生活的。"
那么在我们受到挫折时是否要一味的去抱怨呢?
不,我们不能这样,在受到挫折时,想起贝多芬的挫折与克服挫折的不屈意志,让我们也振奋起来。往前是山脉,往后是河流,向前是挫折,向后也是挫折,那么,我们能不能拼搏,去克服挫折呢?
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命运总是如此,但是只要你能拼搏,你能不放弃,那么你总是会冲破黑雾,获得光明!
耳畔,响起一曲《命运》,我用心倾听着这用生命演奏出来的,不屈意志的乐曲。
音乐巨人贝多芬,不屈意志,贝多芬!
贝多芬传读后感5
贝多芬是一位举世闻名、伟大的音乐家,他在音乐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是他一生的经历会是怎样的呢?贝多芬的童年非常悲惨,4岁时,父亲用暴力迫他使学习音乐,11岁入戏院乐队,17岁丧母并一人承担了全家的重任。后来,耳聋已开始他的酷刑,直到完全失聪。晚年时,心爱的侄儿也完全辜负了他。贝多芬身处悲苦的深渊,可是他对生活抱着剧烈的热情、充满信心和无限的希望,让往昔美妙的岁月悠久地照耀着他,他最终扼住命运的咽喉,战胜人类的平庸、自己的.命运和痛苦,成为胜利者。如果我们也能像贝多芬那样,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50多岁时编写的《国榷》被盗,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他十分沮丧,但是他凭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让希望之光驱散绝望之云。最终,完成了流传千古的鸿篇巨著,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物理学家霍金下半身完全瘫痪,上半身只有3根指头可移动,说话都需要语言合成器,但是他身残志不残,凭着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取得了不朽的功绩。被人们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宇宙之王”等。
现在我们都生活在和谐美好的社会中,虽然环境很好,但是许多却人很平庸,碌碌无为。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些挫折,就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失去了信心和希望。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遇到失败、挫折、困难时就到贝多芬的意志与信念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必将得到不可言喻的收获。前年轮滑比赛前,我起早贪黑,不怕酷暑;跌倒了爬起来,不惧疼痛,终于取得了速滑第一名的好成绩。就是因为我有热情,对取得第一充满了迫切的希望。我将记住取得的成绩。无论遇到什么崎岖和坎坷,都永远满怀热情、充满信心和希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贝多芬传读后感6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传记作品。又叫《巨人三人转》,这三个“巨人”分别是有“乐圣”尊称的贝多芬、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的米开朗琪罗和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他们都经历了各种磨难,而却都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争着。他们的故事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道理: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没有挫折和困难的人生是空虚的。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我最欣赏的就是贝多芬。他对音乐有着火一般的热情,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音乐深邃而辉煌壮观,充满了幻想。在他童年时期,父亲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于是就用暴力去逼贝多芬学习音乐。1802年,他意识到自己的听力障碍已经无法治愈,并且处于逐渐恶化的趋势中。对于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命的大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打击。贝多芬有着心酸的一生。然而上帝并没有眷顾他,没有给他公平的待遇。但他却能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用他坚强的意志去嘲笑命运,创作了那么多不朽的作品。贝多芬一直都在与命运作斗争,与思想斗争,尽管他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然而他内心的一份脆弱,一份坚强,是不了解他的人所无法挖掘的。是他那伟大不屈的灵魂让黑暗的世界有了光芒,让生活有了希望。贝多芬把艺术奉献给了“可怜的人类”,感受着贝多芬的自尊、自傲与自豪,我被贝多芬深深感染了。当我遇到挫折时,我会勇敢的面对它,只有通过我自己坚持不懈的奋斗,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今天的我们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有是为什么要假装造作地在一旁“痛苦呻吟”呢?贝多芬那顽强的毅力、不朽的斗志、宁死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去发扬。
贝多芬传读后感7
咚咚,咚咚,生命之乐敲响了。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最动听的声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生命行走的声音,聆听生命跳动的声音……贝多芬的生命之章
翻开贝多芬的生命之乐,这是他用自己的一生普及成的一首曲子,你能从中感受到他的不甘,他的愤怒,他的悲伤,和他用痛苦换取来的欢乐。全场欢乐的音乐,正如他的人生一样在不停的跳动。
在他知道自己有一天将会失去这世界上唯一能永远陪伴自己的音乐时,他绝望了,可是他很快便再次振作了起来。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控制不了的性质。他的心在这一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膨胀,音乐将他的'血管燃烧至沸腾。
但是世界永远不会根据人的意志来运转。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肝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在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
贝多芬的一生,是苦难的,但却也是最幸福的。因为他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懈的奋斗了,虽然最后天不遂人愿,但是他那激昂的斗志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弦之上。
轻轻的将书合上,静静的思考着。贝多芬在生命将要终结时那不甘的眼神,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想他这样一个失去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的人尚能如此,我们这些幸福的人们却每天都在抱怨着,总是觉得上天对我们不公,要不就是在祈祷着,希望能从天上掉下来一个机会。可是谁又为那些残疾人想过,他们每一天都在努力着,都在奋斗着,从不肯放弃自己。
在看完这一本书的那一刻,我决定了,我一定要像贝多芬一样,努力的去奋斗,为的不是别的,只为我们心中同样的不甘,同样的不愿这样放弃,我一定要勇敢努力的创造出一片属于我自己的天地,不管在成功路上我将遇到多么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因为我相信“凡是不懈努力的人,不怕困难的人,便一定能才成功”
贝多芬传读后感8
每次听贝多芬的《英雄》、《命运》交响曲及第九交响曲等名曲都情不自禁为之动容随着旋律的起伏而感动震撼不已。这对我这种几近音痴的人来说是极少见的。我便一直惊异于何以一个失聪之人竟能创造出如此奇迹及至读了傅译名著之一《贝多芬传》才明白其中曲折。
贝多芬的一生可说是一部史诗般壮烈的悲剧。艰苦童年爱情失败疾病缠身贫困交加这些还都不足以摧毁他他最大的痛苦——是孤独。看过他画像的人都不禁从那逆立的乱发令人震慑的目光推断其性格:孤僻冷峻愤世嫉俗。而事实上不然。他慈悲热烈比任何人都热爱自然渴望与人交往热爱世界和人类。然而却恰恰是这种美德深深加剧了他的痛苦;自从发觉开始耳聋他就不得不选择了远离人群而独处他不愿看到别人怜悯的目光。这种被迫和人类分离的孤独是他最最无法忍受的。他就在这样强烈的矛盾中苦苦挣扎受着身心双重的煎熬几度差点被击垮。32岁那年甚至连遗嘱都写好了。
看他的遗嘱时我竟产生一个念头:对他自己来说如果那时真的去了那可能反而快乐些。至少使他免受日后无穷无尽的苦难面对残酷的命运用他自己的话说“把我从无穷的痛苦之中解放了出来。”(只是对人类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是的假如他稍稍自私些他定会就此撒手归去摆脱一切愁苦。但是他偏偏渴望痊愈偏偏希望“可怜的人类”快乐幸福。于是这天生的性格给予他无比的意志把死神和解脱同时拒诸门外又开始了苦难的历程。当痛苦与日俱增积聚到无法承受时就如潮水般倾泻而出成为一部部伟大的'作品他的血与泪的结晶。
耳聋对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整个的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并且他还重造那已经死灭的世界重造音响的王国不但为自己而且为着人类为着“可怜的人类”!没有如此热烈、慈悲的胸怀他便可少受些苦楚。而他用被自己这种天性大大加剧的痛苦换来了人类的欢乐这就是英雄的牺牲多么悲壮的伟大!
英雄本身就注定要承受超乎常人的苦难。正如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似乎已成为古今中外一条不变的真理又是多么残酷和无奈!人类每一伟大成就的诞生都必然要有个人的牺牲。凡想成就大事的人该紧紧牢记这一点吧。
贝多芬传读后感9
贝多芬是一位钢琴家,他是德国人,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他出身贫寒。贝多芬原本不愿意学钢琴,是因为小时候他的父亲用暴力逼迫他学钢琴,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优秀的、众所周知的钢琴家。我很佩服他,他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去压制自己的顽疾,从而去创作钢琴曲,自由自在挥洒自己的笔墨,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传世佳作——《第九交响曲》等优秀作品。
贝多芬有一句名言,那就是:“通过痛苦,得到欢乐”。因为这样一句话,我看出了贝多芬坎坷的一生,也看出了他不畏艰难苦险,反而把苦难转化为了欢乐。他患的病是耳聋,这是音乐家们最忌讳的病症,一旦患上这种病,他就没有办法再用耳朵欣赏音乐,创作音乐更是难上加难,这种打击对每一个音乐家都是致命的打击,贝多芬也不例外。然而,他不愿就此放弃自己的音乐生涯,而是更加发奋地创作乐章,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能在耳聋的状态下创作那么美妙的乐章,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优美。我想,他一定是在用心灵和音乐沟通,用心在进行创作。
贝多芬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用整个一生诠释了这句话。
我曾这样想过,贝多芬没过过几天生活宽裕的日子,上天不赐予他欢乐,一次又一次压制他,但是他敢于和命运作斗争,不屈服上天的安排,终究成就斐然。我们应向他学习这种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吧,去
追求吧!贝多芬这位钢琴家值得我们从内心给以最崇高的尊敬。
贝多芬仅仅活了五十七岁便与世长辞了,他终于完全抛开自己的痛苦与不幸,但却把欢乐奉献给了全人类。这篇文章我读过后,心里有一缕淡淡的忧伤,我哪会不承认这位矮小的音乐家,此刻在我的心目中是如此高大、如此辉煌……
贝多芬传读后感10
假期里,妈妈给我推荐了一本《名人传》,它的故事情节很吸引我,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了。
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位音乐家,他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也像自己一样,因此从小就让他弹钢琴拉小提琴,一练就是七八个小时,日日如此。功夫不负有心人,贝多芬最终成为了一名著名的音乐家。但不幸的是,他的听力越来越差,后来甚至完全听不见了,这对一个音乐家的打击多大呀!这不但让他在指挥时失手,作曲时也一点头绪都没有,但坚强的他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作曲时叼着木棒一头,另一头插进发声的地方,用这个方法创作出了许多的名曲。
读完他的故事,我又想到了既不能说话,又听不到声音还看不见东西的海伦凯勒。她在如此糟糕的情况下,通过用手摸别人的嘴唇来判断别人在说什么,然后再通过老师细心的教导,终于学会了许多单词。后来还创作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名著。我还想起了身残志坚的.女作家张海迪。她因为高位截瘫不能上学,但她却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学业。她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课程,同时还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硕士和研究生。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例时刻激励着我。想想我自已,我曾在练钢琴时遇到了一个“刮音”。要用指甲快速在琴键上刮一到两个八度。我的指甲很短,弹着弹着,我的手指磨破了皮,流出了血。此刻,我流着泪突然有种不想再继续练下去的想法,但我又想起了失聪的音乐家贝多芬,想起了海伦凯勒,想起了张海迪,与这些人相比,我所经历的困难那简直就是小屋见大屋了。于是我立马擦干眼泪,把血擦干,在伤口上缠上创口贴,调整心态,调整方法,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再练习。最终我学会了克服困难,在一年一度的钢琴考级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无数名人像成长路上的一盏盏明灯,照耀着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他们成功背后付出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的告诫我:成功,需要勇于战胜困难。加油吧,少年!
贝多芬传读后感11
当我看完《贝多芬传》时,我震撼不已,我已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只好用文字来表达贝多芬对我的影响!
《贝多芬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一部传记。它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部传记中,罗曼罗兰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路德夕凡,贝多芬一七七零年二月十六日出生于可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个仆人,一个厨子的孩子,贝多芬的.童年是艰苦的,不像莫扎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开始,他的人生是一场残酷而艰苦的斗争,他20岁就离开了家,到外面谋生,当他在音乐界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耳朵都又几乎聋了。但是,他凭借着对音乐的深厚情感和超人的天赋,创作了举世文明的钢琴奏鸣曲与交响音乐曲,成为了一代音乐家,他最终用痛苦换来快乐。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以前我曾学过钢琴,一开始我觉得好玩,兴致勃勃地学了几个星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不耐烦了一天比一天不想学。于是最终我放弃了,我觉得这是最困难的事情,但自从我看了《贝多芬传》后,我才知道我的困难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我的坚持又是多么的可笑。我明白了只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努力向前。同时,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贝多芬传读后感12
贝多芬个子不高,宽厚的肩膀,短小的脖子上支撑着一个有些不合体的大脑袋,圆鼻子,终年的痘斑留在他黝黑的脸颊上,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在26岁的时候耳朵却聋了。耳聋,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就意味着死亡,不!简直比死亡还要可怕!也许换成其他任何人遇到这种不幸,早就放弃对音乐的梦想追求,但是贝多芬不但没有退却,他仍然坚决地追求他喜欢的艺术人生,与命运抗争,把音乐当做他一生的朋友。要知道,一名耳聋的音乐家做出这样的`决定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读完了这本书,不禁让我浮想联翩,往事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
记得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我嚷着要爸爸教我学骑自行车,爸爸拗不过我,只好答应了,他从屋里牵出一辆自行车,便向我讲授骑自行车的三要领:“身体要坐直,重心要稳,眼睛朝前看。”我一听,原来骑自行车就这么简单,便迫不及待地上了自行车,让我没想到的是,刚爬上自行车就“扑通”一声摔了个跟头。于是,我请求爸爸帮我在后面扶着自行车,这一招果然很灵,车子歪歪扭扭地在地上转了一个圈,爸爸看我有了进步,就在背后偷偷地放手了,就在爸爸放手的刹那间,我仿佛感觉车子轻了许多,还以为我的速度变快了。
正当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时,车子和我再一次倒在了地上,这回可没有上次那么幸运了,只见膝盖上的皮被粗糙的水泥地摩擦出一大块,渗出微红的血渍,让人既疼又痒,脸上写满了后悔。这时候,我的耳畔仿佛传来那首熟悉的《欢乐颂》,那不正是贝多芬的代表曲吗?刹那间,一股莫名的勇气在我心头汹涌燃烧,我不假思索地重新扶起车把,继续我的学车旅程。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自行车成了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每当我骑上自行车,耳边总回荡着《欢乐颂》那熟悉的旋律;每当我听到那熟悉的旋律,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贝多芬————不向命运低头的音乐大师》这本书;每当我想起那本书,就算我遇到再大困难,我都没有理由不敢去面对。是啊!这本书将永远陪我一起长大,让我终身受益。
贝多芬传读后感13
时代转捩之际,青黄不接的过程内、峰峦叠嶂的旅程起点,是什么力量让他不停舞动生命的旋律。——题记
临月披漫卷,凭栏且数星。风拂过窗棂,纱帘漾起,捧起书叶,和着月光,书香四溢,那一段不朽传奇,又重现在眼前……
贝多芬,一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然而他的童年却是灰暗的,人生对他来说像是一场残暴又冷酷的战争,父亲管教严苛,仅能给他一丁点慈爱的母亲却又在17岁时去世,他不得不用音乐来养家糊口。
然而,上帝给他的痛苦却远没有结束,1814年贝多芬的.声誉达到巅峰,那一年,在维也纳大会上,他被称为欧洲的荣耀。但在1822年,他因双耳失聪,而无法指挥演出。尽管如此,贝多芬却没有放弃他的音乐之梦,1824年,在指挥《第九交响曲》的时候,观众对他发出了排山倒海的掌声。可随后肺病、关节病、肠胃病和黄疸并接连而至,同时多次被爱情拒之门外的她又必须承受另一种酸痛。
读到这儿我停住了,一个人在经历那么多的灰暗后,还有信心迎接下一个黎明吗?一个人跌倒了那么多次后,还能有勇气站起来吗?然而贝多芬却凭借着超凡的毅力和坚韧的精神走向了成功。“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的苦难;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这是傅雷初读此书时所得的教训。
也许,现在的你正埋头于书本之中,叫苦叫累,也许,一些困难与挫折,正使你喘不过气来,坚持与放弃在一念之间踟蹰,请不要放弃,记住不经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的磨炼是轻挑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一个怀揣梦想的人,困难能使他放弃吗?一个坚定不移的人,困难能使他逃匿吗?
熬过低谷,花期就不远了。我想,成功不会从天而降,唯有你的努力与坚持,只要你愿意,并为之努力,一定会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贝多芬传读后感14
跟随罗曼·罗兰的脚步,怀着一颗高瞻的心去拜读贝多芬的一生。我悄然合上书时,我猛然发现我们往往只被他创造的辉煌所吸引,对于贝多芬的细致的一生,我们还是一知半解。
作为一个名人,贝多芬一向不被人了解,因此他从来都不能诉说自我的苦难。
贝多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一生都背负着无数的压力——社会舆论,家庭,健康……重重叠出。他生活在成功与苦难交织的世界中。由于不幸的耳聋,他很难与别人交流,当然他也不想与别人交流。他既高傲又孤僻,永远的寂静既使他安静又使他烦躁。因此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他的音乐中去,年轻时,他是有多高的热情,在他的作品透露着生命的新鲜与狂热,似乎这就是他的语言。他似乎已经迎来了成功,然而接踵而来的却是灾难。更多的疾病,无穷无尽地折磨着他。尽管是这样,他仍旧大胆放诞,无拘无束地发表自我的感言,蔑视世俗。晚年的他一贫如洗,不断举办音乐会带来了声誉却没有带来金钱。就是这时他完成了欢乐颂的作曲。
罗曼罗兰用一句话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有痛苦换来欢乐。
当我们去倾听贝多芬的名曲时,你会看到一个真实的贝多芬展此刻你的`面前:他已经将自我精神和血肉熔进了音乐中。当我们听到《第五交响曲》时,你会觉得里面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并抗击着;也恰如《英雄交响曲》所倾诉的,贝多芬的一生就像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静如水的早晨,但转眼间就有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可怕的静默,黄昏降临,雷雨经过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蓄满闪电,夹带着暴风雨。又突然,风狂骤雨之际,黑暗裂了缝白日的明媚又还给了大家。
贝多芬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他一向被卷入激情与哀伤的漩涡。在生命落幕时,他还幽默地说:“看啊,喜剧收场了。”
贝多芬的一生也正应了一句话:痛苦与欢乐是共存的。
贝多芬传读后感15
读完《贝多芬传》,我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贝多芬在人生忧患的征途上,他为了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真、善、美的不朽杰作,而献出了毕生精力。他坚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断,不因悲苦于与劫难一味的沉沦,那么就定能冲破肉身的束缚,奔向人生的崇高境界。
天赋+努力,是人生驶向理想彼岸的双桨。贝多芬,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很小就显现出了他独特的音乐天赋,他8岁开办音乐会,15岁指挥一个乐队,18岁就成了知名的音乐家。相对于他10分的天赋,更是付出了12分的努力!他六岁就经常练琴到午夜,他平时练琴都练得手发烫!他用实际行动完美的诠释了只有滴血的手指才能弹出绝响,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无愧于他过人的音乐天赋和和超人的后天努力。
“短小臃肿,土红色宽阔的脸,额头隆起,头发蓬乱,不对称的脸,短方的鼻子”的怪人,他有着艰苦的童年,失败的爱情,拮据的生活,孤独无依,接踵而至的伤病又折磨着他,特别是耳聋,对一个音乐家则是整个世界的毁灭。面对苦难而残酷的命运,他也心灰意冷过,可那又如何呢?他无法遁形,无法逃避,也许这就是命运对一个音乐家的安排,正是这些苦难与痛苦的积聚,才使得和着贝多芬血与泪的音符喷薄而出,他对音乐的热爱,不可驯服地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我没有贝多芬坎坷多舛的人生经历,但他的`人格精神却能穿越时空,化作一盏长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苦难造就一个音乐的传奇,虽然我无法面对如此多的不幸,但我应该具备的是对理想的矢志不渝,对人生的坚定不移和对挫折的不屈不挠。既然注定为人生理想做出牺牲,我们就坚毅不屈的迎接那一刻的到来!当贫穷、残废、孤独都袭向一个原本不幸的人时,当世界不给他欢乐、音乐的时候,他却创造欢乐给予整个世界。这就是贝多芬!伟大的贝多芬!
拿破仑曾说过,他要用剑和火征服整个世界,但他没有做到:贝多芬没有说过他要用音乐征服整个世界,但他做到了!
【贝多芬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贝多芬传》读后感03-05
《贝多芬传》 读后感04-25
贝多芬传读后感03-03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15篇03-15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15篇)04-11
《贝多芬传》的读后感范文04-19
《贝多芬传》读后感[集合]12-19
《贝多芬传》读后感【热门】04-20
【热门】《贝多芬传》读后感04-20
名人传贝多芬传读后感合集15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