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渔家傲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渔家傲读后感 篇1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提起豪放词,的确是苏轼、辛弃疾的作品更有名气,也更为后世所熟知,然而,范仲淹才是宋词里豪放词风的先驱者。
宋词之前,无论花间词,还是李煜的词,都是偏向于婉约的,而范仲淹创作这首渔家傲的时候,苏轼还是个几岁的孩子呢。
范仲淹已是边塞的三军统帅,有这种戍边的'经历,才会有情真意切的作品。看到过塞外的风景,才能写下长烟落日的悲壮。感受过远隔万里之遥,才可以体会到思家思国的企盼。听到过羌笛的凄切之音,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泪已流到斑白的发间。
这是一个怎样的秋天呢?塞外的秋景与江南的自是有很大的不同。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得真是豪迈又苍凉。
此时,我们很容易想到那句著名的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也许范仲淹确实借鉴了王维的诗句,但他的词读起来似乎比这首诗更为悲切。毕竟范仲淹生活的宋朝是积弱的,看“孤城闭”那三个字就知道这个国家军事力量多么薄弱。
这种苍茫的景致,加之一杯浊酒,加之悠悠羌笛,将士们不经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乡。戍边的时光漫长而艰苦,归家的日子却遥遥无期,又是一年秋天,大雁都飞走了,可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到温暖的家乡,回到亲人的怀抱呢?
夜深了很多人都难以成眠,将军们继续为战事操劳,一天天熬白了头发;士兵们则默默地想念着家乡,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
踏过铁血无情的疆场,此时,心底的柔情才是他们最真实的感受吧。
渔家傲读后感 篇2
宋朝虽然军事实力很弱,但文化达到令人惊叹的地步,在许多的词人中,我最欣赏范仲淹,而在他最著名的宋词中,我最喜欢的便是《渔家傲·秋思》了。
整首词如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燕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上片重在描写塞下秋景,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就点明秋日边塞的风景已绝不如从前,最后一个“异”字更突出塞下的“惨状”;第二句是“衡阳燕去无留意”,燕子飞走了都没有人在意,可见当时环境之差,要战士们在这种环境中战斗,实在是太可怕了。而在后一句“四面边声连角起”中,“四面”、“连角起”都写出战事紧迫,刻不容缓。而“千嶂里”写出此处山峦极多,战士十分难归乡。而“长烟落日孤城闭”又写出当时无法破敌,士卒都十分无奈的情形。
下片主要写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第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写离开家乡之遥远,只得借酒消愁,士兵们真是无可奈何啊!下句的“燕然未勒”写出治国平天下的壮志未酬,边疆战事也不停,“归无计”也更写出难归。第三句的霜满地也写出士兵疾苦,秋霜都落了一地啊,“人不寐”也写出战士们无人能睡着,整夜翻来覆去,辗转反侧,想着战斗,想着家人。最后一句“将军白发征夫泪”更突出战士们的.愁苦之情与感叹,“唉,战争何时能结束呢?”
这首词虽然没有一个愁字,但却用极妙的手法和优美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战士心中的愁,真不愧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宋词啊!
渔家傲读后感 篇3
我喜欢读诗,喜欢曹操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开阔胸襟;喜欢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现;更喜欢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浓浓爱意。
今天我上我的舅舅家,无意间发现堂弟在写毛笔诗,我随手抢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妙,妙,这诗反映了北宋西北边境的'军旅生活,描绘了荒凉的秋景,来显示生活的艰苦好军事态势的严重。好一个“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写的正是作者自抒,慨叹功业未力和思念家乡的房子心情,真是感人啊!
想想我们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人民素质提高了,难忘的东西也多了,想想从前的军人生活,那真是苦不堪言啊!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好好努力,也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姐,你说什么呢?还让不让我写啊!对不起了啦!你继续,继续。随后我就把它抄在了小本子上,用来激发我向上的斗志。但我对读书的爱好一直没减,我想好了,我的下一个目标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和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执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