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读后感1
也许有不少人同我一样,是看了一部同名电影才知道了《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本书的,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书,虽然这本书是他的处女作,但是他把书中的每一个人物个性都描写的淋漓尽致。
这本小说讲述的是主人公欧维幼年丧母,少年丧父,在父亲死后他不愿意多拿父亲生前没有干完的半个月工资而被好心的经理留下顶替父亲工作,一干就是很多年。他为了在老宅商盖房子而专门去工地上学手艺,好不容易房子盖成了,但是又被拆迁人员阻止了甚至还亲眼目睹自己的房子摧毁于大火中。但值得庆幸的是,在火车上,他遇到了他一生的挚爱。好妻子似乎就要来了,他们去西班牙度蜜月,在一辆大巴车上,喝了酒的司机让一场交通事故夺走了他们还没出生的孩子和妻子的一双腿,从此,欧维每晚都抱着妻子回到二楼的卧室休息,虽然他们可以把卧室搬到一楼,但欧维并没有这样做。过了二三十年,妻子还是走了,欧维常常去扫墓,一次次在冻僵的泥土中拔出枯萎的野草,然后插上新买的花并和她讲述着身边所发生生的事情。
在妻子去世六个月后,欧维觉得失去了活着的意义,他有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他决定去死,他穿上妻子最喜欢的一套西服,把房子收拾的干干净净,他把一切都准备好了,他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杀。
一次又一次......
可上天像是在跟他开玩笑一样,他的自杀一次也没有成功。他想上吊,绳子断了;想用汽车尾气毒死自己,却被邻居所打断;像卧轨自杀,被一个中年男子耽误;想吃药;又被邻居打扰......到最后他都没有自杀成功。
我刚开始读这本小说时,我觉得欧维真的极其讨厌,我觉得他所做的事情让我难以理解,,他很极端,他与周遭硬碰硬,但我慢慢往下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我发现我逐渐理解欧维了,我逐渐就理解他的偏激,发现他的柔情。当我真正读完这本书时,我对欧维这个人物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他是一个身处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仍固守初心,坚持原则,丝毫不为世俗所动摇的人。或许在别人眼中,他是一个被时代所抛弃,顽固不化,蛮横固执,不可理喻的老头,但就是这个不解风情,呆板无趣的老头深深感动。
看完这本书,令我陷入无尽思考的不仅仅是主人公欧维,在这本书中还有几个人物如欧维可爱的邻居们,其中以来自中东的帕尔瓦娜为代表,巴克曼笔下的这个中东女子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我想象中的中东女子是内向的,是不善言辞的,而在小说中,帕尔瓦是一个外向,活泼,爱憎分明的人,虽然她是一名孕妇,但她敢于尝试,她让欧维教她开车,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一家和欧维的关系也逐渐变好......在欧维看来,他的这些邻居看起来像极了一群愚蠢至极的笨蛋,但正是因为这些邻居,在他快要与死神见面的路上阻止了他;正是因为这些邻居,让他懂得了活下去的意义。
小说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欧维的妻子,小说用了插叙和倒叙,写了他与索雅的过去,也写了他失去索雅后的现在。在我看来,我认为索雅这个人物是除了主人公欧维意外最重要的人物,因为索雅在整个小说中像是欧维的救世主,是因为有索雅,才有了后来的欧维,也正是因为有索雅,才有了后来失去索雅后的欧维,是索雅创造了之前和现在的欧维......
这是一本很治愈的一本书,我是既含笑又含泪地读完了这本书,在我看来,虽然欧维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是他还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他的妻子索雅;他有帕尔瓦娜那样的邻居......他遇到了很多温暖的人和事,因为我始终相信,在满目疮痍的生活中仍会有希望和温存存在。
最后,我用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来结尾“每个人的生命总有那么一刻决定他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是你不了解那个故事,就不了解那个人。”——《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读后感2
也许有不少人都和我一样,是因为一部电影才知道了《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这本书的,但我是直至今日才阅读了这本席卷全球多个国家的畅销书。这是四川文艺出版社自20xx年后的一次再版,看到封面不禁让我回想起当时看电影认识到的这一位刻板固执的可爱老头,那道看向远方的背影透着孤独和思念,而脚下那只高贵的猫咪又表达着陪伴和等待,十分形象。
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是瑞典80后作家,20xx年瑞典年度作家,著有《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等四部畅销小说,而《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是他的处女作,为瑞典头号畅销书,被翻译成超过44种语言,“欧美读者几乎人手一本的奇迹之书”一点都不夸张。
这个故事属于一个叫欧维的男人。
他59岁,是个脾气古怪的老头,刻板固执,每天都带着坚不可摧的原则和一直恪守的规矩在社区里悠来晃去,四处巡逻,看到所有违反社区规定的人事物随时发飙。其实,这在欧维看来是他的责任,他恪守原则,他嫌东嫌西,他满嘴抱怨,既是为了守护这个与昔日好友一同努力维护的社区,也是为了表达他对这个社会的失望。
社区里的人都不愿接近欧维,也许是因为厌烦,也许是不屑,也许是害怕,但也许他们只是不了解这个安静孤僻、认真严肃、原则性强的可爱老头,他们甚至不知道他想自杀,也是,谁会在乎呢?
这段爱情属于一个叫欧维的男人。
欧维遇到索雅,是在一辆火车上,是在他父亲也去世后的日子里,十六岁父母双亡的欧维孤独的生活着的日子里,可那是生活吗?也许也说不上是,但在遇到索雅之后,答案是一定是,正如书中的话:
要是有人问起,他会说,在她之前,他没有生活。之后也没有。
一直觉得索雅很特别,尤其是看到她曾经说过这句话:要理解欧维和鲁尼这样的男人,首先要理解他们是被困在错误时代中的男人。出于这份理解,爱、家庭、生活、色彩,她的智慧和温柔包容着欧维的实事求是和不善交际。
但也只有索雅这样睿智又善解人意的女人才得到欧维全部的爱,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人们总说欧维眼里的世界非黑即白,而她是色彩,他的全部色彩。
欧维用他的爱给予索雅全部的支持,在事故后,学校拒绝索雅,欧维为她建造轮椅用的特殊通道,在得病后,欧维为她受到的不公与社会抗争,在她死后,欧维答应她随后就到,但是欧维在索雅葬礼结束后还是如常上下班,在他的色彩和生活都失去了以后。
但是欧维是在被工作了半辈子的工厂辞退了以后才开始执行追随索雅而去的计划,但是他尝试的四次自杀,上吊、被汽车废气闷死、上吊、吞枪都被打断了,也许上天还舍不得收了这个责任心爆棚的男人。
这份温暖属于一个叫欧维的男人,也属于那些了解他的人。
在他失去了他的色彩和生活以后,帕特里克和帕尔瓦娜和两个女儿搬到了隔壁,成了欧维的话痨邻居,帕尔瓦娜还发现他是个善良、内心柔软、充满恒久爱意的男人,他们一家的'出现给他带来麻烦,也给他带来快乐。帕尔瓦娜的关心、鲁尼的遭遇、索雅曾经的学生的出现,自己心脏病发的死后劫生,渐渐地让欧维开始明白,这个世界还有他留下来的理由。
欧维最后是安详离去的,他带着快乐去和素雅见面了,也许这正应了素雅常说的:
每一条道路最终都会带领你到注定的归宿。
这无疑是一个柔情动人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悲喜参半的情节鼓舞人心、真实感人,但最令人记忆深刻的是故事本身所反映的社会现状以及所表达的生活态度,其实很多人的一生和欧维相像,很多人生活的社区和他努力维护的社区相似,假若能用理解的目光去看待那些孤独的人,用接纳的心去迎接生活的打击,就会发现生活其实很可爱。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读后感3
前几天刚读完费雷德里克·巴克曼的《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虽然我能理解欧维的一切所作所为,以及邻居对于欧维的热忱。但是实在不能同《海边的曼彻斯特》一般将自身的情感完全带入,总感觉像是第三人称俯视欧维所做的一切,与自己无关。
感觉更多的可能是因为我与欧维不是一类人。
欧维非常热心,可表现很嘴硬,会一边说着“怎么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人不会倒车”,一边帮邻居把车倒进车库;会为了自己已经断交了许久的朋友而与社区职员发生冲突;也在嘴上说着不是自己的猫受到“金发霉女”的“王子”(一只狗)撕咬后而出面阻拦“金发霉女”的追击,而后借出铁片通上电,只是为了当“王子”来他们院子里撒尿的时候被电,虽然最后收走了,因为“担心电着那只该死的老猫”,收走的时候还煞有其事的和猫承诺“我和你保证,这样的方法真的有效。”
但他也是个固执的老头,一生除了追索雅时,撒了自己是军人的谎,就再没有撒过谎。一生中始终坚信、践行类似于“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概念,工作上勤勤恳恳,与大多数老实人一般。也认死理,社区里不允许通车,就是不允许,即使是自己晕倒要去医院,昏迷前最后一句也是,不能让救护车进社区,因为社区不允许通车。对于数学十分敏感,但是对于文学却毫无兴趣,在建筑与机械维修方面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可能是因为作者想要塑造一个老气的硬汉,与现在这个时代产生矛盾,从而推进突出欧维冰冷外壳下的火热,达成一个反差,当然我觉得也有作者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一些不满,比如对于瑞典官僚体系的批驳,对于民族企业被收购的悲哀,这些我们后面再说。)
当然,与其他小说相同,欧维这一生也受到了许多打击。他修缮了他父母留下的房子后,邻居家着火,为了帮助邻居老头救出小孩,光着膀子冲入了火场,但是出来之后打算再救火时被消防员拦下哎,理由是保护欧维的安全,但是却不去救火,理由是两个市政府没发文书,而欧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原本小小的火苗吞噬自己的家,将自己的家烧成灰烬。最后欧维只能握紧双拳,在白衬衫的步步紧逼下以地价卖出自己的地块。什么?你问为什么不算房子?房子都烧成灰了,哪来的价格?而欧维仅存的钱被一个假保险员骗光了。所以欧维大概是明白了,你没有办法对付“白衬衫”,因为他们代表的是官僚体系,对付官僚体系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与他们对抗,而是通过既有规定,走流程,通过合法的手段拖延他们的办事效率或者时间。说来就挺讽刺,不论是体系,还是合法这两词,欧维的生活里,搜是满满的讽刺。为什么不能直接对抗?因为欧维理解了,“所到之处,他总在穿白衬衫,表情严峻而自己以为是的.那些人面前碰壁。他们不可一世。他们不仅有国家撑腰,他们就是国家。”
而欧维在萨博被收购后,就再也没有买过新的萨博,这种执拗我是不能理解的,可能更多的是对于自己民族企业的认同。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好书,但是是一本不适合我的好书,即使欧维帮助了他隔壁的伊朗母亲,照顾她三岁与七岁的孩子,最后她们称呼他外公;即使他与索雅的爱情再动人;即使他和鲁尼解救了一位被新男友家暴的母亲与孩子;即使最后他的葬礼有三百多人参与……
但是他不适合我。
就像欧维说的,死亡的可怕并不是人一死,就什么都没了。而是人死了,会影响其他人活下去的勇气。这本书的可怕并不是他给了你多少温暖,而是这本书给你的温暖,你完全不被影响。
所以最后欧维是在睡梦中死去。一个完美的结局。
欧维必须死,并不是因为“在某个星期一,突然他就没用了。”
而是因为,欧维依旧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