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类简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学课文有篇文章叫《皇帝的新装》,记得当时朗读时,不太理解那个城市的人民为什么那么愚蠢,明明皇帝一丝不挂,夹道欢迎的人群却一直欢呼着皇帝的衣服好漂亮,简直是风流倜傥,流光溢彩,珠光宝气。
这样的文章为什么要选为中学语文教材?现在看来,实在是高明,也感叹安徒生先生活的明白,皆世昏睡他独醒。他就是戳破弥天大谎的那个小孩,只是当时的人民并不理解他。
就象唐诗一样,当初我们死记硬背时,几乎不理解其中意境,枯燥乏味,如同嚼蜡。而随着岁月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当身处某佳境或难地时,儿时的记忆脱口而出,朗朗上口,信口拈来。顿时感受到千年前诗人当时的处境和情结,感慨作者的伟大情怀和对世间万物的洞察与概括。
同样,人类文明中,处处充斥着谎言和愚昧,无时不在上演着皇帝的新装,我们无一不是其中喝彩的吃瓜观众!
关键问题是,没有人说出真相。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身边发生的都是假象,更不要说纯真的孩童了。
《人类简史》作者是犹太人赫拉利,一位75年的青年怪杰。他一语中的的指出,人类都活在由少数人控制的阴谋中,乐此不疲的看客,雀跃在街头,赞美着皇帝的新衣服。没人能说破,就是有,也没人敢这样做,因为不想被当作异教徒。人是群居动物,大家都排斥你,你还怎么活?人活着都是有信念和梦想的,你说那全是假的,那还让别人怎么活呢。
也是两难,信吧,这世界也太可怕了;不信吧,人家明明说的很清楚,旁证博引,言词凿凿。
猛然间陷入虚无中......
其实,如果心细,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我曾经生活在某个南方沿海的边捶小城,风景如画,气候宜人,海滩细腻,满园春色。当地人一年到头习惯光着脚丫子,纯朴野蛮。人口五六十万,外地人占四分之三。
这个四季都花开的地方,却天天上演着《皇帝的新装》这样的舞台哑剧。台下的观众(当地人)说台上的演员(外地人)疯疯颠颠是疯子;后者说前者傻傻呼呼是傻子。两者外表区别明显,也距离遥远,井水河水不相往来,都暗忖着赚对方的钱,没事偷着乐,也相安无事,各取所需。
作为外地人之一,我也在台上表演了几个月。因为表情夸张,普通话不标准,肢体幅度有点大,有一定的影响力。五湖四海,全省各地的人们轮番上台,你方唱罢我登场,来来往往,热闹非凡。高铁站川流不息:出来的人熙熙攘攘嚷着来看皇帝的新衣裳;进去的人唠唠叨叨嘀咕着那家伙什么都没穿,体态臃肿丑陋无比,门票竟然还这么贵,真是见鬼!
......
尤瓦尔·赫拉利教授在《人类简史》中说,我们之所以愉快地活着,怀揣梦想,信誓旦旦,是因为我们都相信自古以来人设的蓝图。我们相互陌生,却可以合作,是因为信任某种意识上的东西,这就是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历史书上说,是否会使用工具才是衡量人物不同的标准,可是没有想法和规划,发明制造工具也只是过家家,和动物的本质差别并不大。游兵散将成不了大业,所以我们需要集中力量干大事,就必须有愿景和平台。因此要早日进入平台,再上去,台上的人就是人上人,所以在台下要吃苦吃话照做,做个好学生,要空杯-----杯里原来是死水,倒掉后就可以装进新源了。
为了早点上去,台下人每逢见面,无论早晚都说“早上好!”!让台下的当地人一脸的惊愕,成为他们茶余饭后消化食物的能量来源。
近日,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皇帝的新装》,仔细拜读了安老前辈的檄文。比《人类简史》好懂多了,儿童文学就是好,深入浅出,白话连篇,没有主谓宾丁壮补这些繁杂的点缀和严谨的语法句式,深得巨婴们的喜爱。
皇帝巡游时,明明赤身裹体,赘肉颤颤,横肉滚滚,大腹便便,茸毛翩翩,满脸堆笑,蹒跚踱步。可我为什么还人云亦云的挥舞着前肢拍爪称快,赞美之词不吝言表?
好恶心,很惊讶,真奇怪。
听说皇帝除了重口味,好这口外,还是比较勤政的,也做了不少改善民生的大实事,还是有相当的民心所向。就不能好好做个亲民的明君,非得弄出这么一出,让人啼笑皆非,威严顿失!
可能是我们平头老百姓的思维太低,知识浅薄,理解不了高层的高度吧。
贫穷限制了想象力还是我们的极限才是他们的开端?
【人类简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人类简史读后感10-19
《人类简史》读后感10-07
人类简史读书心得06-12
《人类简史》读后感15篇09-10
人类简史读后感15篇07-08
人类简史读后感(15篇)08-07
《人类简史》读后感9篇09-09
简史读后感10-24
《人体简史》读后感07-10
时间简史读后感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