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论文

时间:2022-11-14 11:41:15 师德师风 我要投稿

师德师风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师德师风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师德师风论文1

  【摘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学教师在具备大量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个人的修养。师德师风建设是保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中学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对中学生德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教师队伍中极少数人师德师风欠缺,不仅损坏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本应有的形象,还给学校的整个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好的影响,究其原因,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亦有学校管理体系存在的漏洞缺陷。因此,对症下药,健全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制度,对于建设一个完善、长效的师德师风体系,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中学教育健康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中学教师 师德师风 道德素养 制度建设

  1.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当前,校园师德水准下滑,照本宣科,知识老化,方法陈旧,只求完成学时数,不问教学效果,对学生不管不顾,误人子弟,甚至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既有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教师甘于平庸、自我约束不力的因素;既有管理制度上的缺失和弊端,也因为学术风气和诚信道德的沦丧。这种教育机体上的“癌细胞”,不仅严重影响了培养人才的正常有序进行,败坏了教育工作者――教师的形象和声誉,而且会从根本上动摇学生对教师对人生对社会对未来的信任的基石,阻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反过来又会对学校文化氛围、学习风气、社会风气、公众道德产生恶劣影响。

  师德是教师素养构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教师工作的动力来源,表现为一个人的责任、追求与抱负。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能否培育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不仅需要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更取决于教师的治学态度、敬业精神和道德素养。就学校教育工作来讲,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因此“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座右铭,师德师风建设应当成为学校常抓不懈、不断创新的重要工作。

  2.当前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稳定的职业观念与规范的总和,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概括师风,即教育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延伸和补充,是师德的表现形式和载体。

  伴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中学在教职工队伍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的学历级别有所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明显增强,结构渐趋合理然而,就在教师队伍业务素质不断提升的同时,部分教师的师风师德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政治思想素质不高、治学不严谨、道德品质有待提升等等 这些问题虽未构成主流,但若任其发展必然会影响到中学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当前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部分教师师德师风欠缺

  2.1.1 思想政治观念淡薄。在现如今中学教师队伍中,存在着部分教师思想政治观念淡薄的现象,片面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的作业,忽视自身对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思想认识不深刻,政治觉悟不够高,造成对党的政策方针的学习的欠缺,从而不能很好地以坚定的政治素养教育学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2.1.2 敬业精神弱化,以个人利益为导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还有作为个体的人的自我意识, 在中学教师队伍中就存在着过分看重个人利益的现象,部分教师通过课后补习课上少讲的方式变相向学生收取费用。有的教师个人利益至上,通过学校培养成长起来以后,为追求个人利益,不顾学校的教学计划,漠视学生的信任,擅自离职离岗,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出现断层,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2.1.3 为人师表的意识淡化。教师是阳光下最为光辉的职业,是令人尊敬的。但有一些教师治学不严,不注重为人师表,上课氛围散漫,重言传、轻身教,不能够做到身体力行,起到表率的作用。同时,仪容仪表不整、上课时接听手机、 抽烟、随地吐痰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有的老师过分渲染社会的阴暗面,忽视了自己的言行对于学生的导向性。

  2.2 对于中学师风师德的评价存在误区

  当前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考核制度,注意教学成绩,忽视教师的师风师德评价。虽然在考核等方面对于师德有要求,但总体来说比较空泛,没有实际的规范,也没有严格地执行,因而没有起到实质的引导作用,这就必然导致师在教学中忽视对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的关注。

  3.当前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问题出现的成因

  当前中学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中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亦有学校管理体系存在的漏洞缺陷。具体来说:

  3.1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教育硬件设施越来越齐全,从而促进了教育的全面发展,这是不可否认的,但随经济发展而带来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对于教育工作者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原先教师群体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被减弱,一些教师开始从新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职业,并以新的价值参照系统衡量教师这份职业带来的利益收入,逐渐改变了原有的价值取向。例如:在有的中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课后补课收费的现象,极小部分教师以补习的方式变相向学生收取教育费用。

  3.2 学校教师队伍管理体制不完善

  现如今,各中学对于教师队伍的管理虽有一定的`师风师德规范,但多流于形式,过于空泛,没有起到实质的引导作用。同时,我国教育体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重教学质量绩效考核,轻师风师德评价。由于缺乏对于师风师德建设的有力规范与指引,中学教师必定在师风师德建设中减弱对于自我的严格要求。

  3.3 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甚微

  一直以来,中学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则明显欠缺,即使有相关的政治教育培训,如中学教师的岗前师德培训及思想政治学习,也因为学校与教师自身的不够重视而没有落到实处,未起到应有效果,从而出现了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自身政治意识淡薄、政治素养弱化的现象,直接影响师风师德的建设。

  4.加强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措施

  高尚的师风师德是当代中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对于整个中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着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因此,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立足实际,制订合理的师风师德建设措施势在必行。具体说来:

  4.1 加强中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对师风师德建设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才会身体力行师风师德建设。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每位教师充分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性及重要性,引导中学教师对于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的关注与执行。

  即加强中学教师师风师德建设不仅要关注社会客观环境对于教师个人思想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加强中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政治觉悟,自觉树立良好的师风师德,重身教,作为学生的表率,以崇高的品格吸引学生,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仅仅是党员的专利,各级党委和党员干部要在教育活动中担负起领导者、组织者的职责,坚持把党员先进性教育与师德师风教育结合起来,努力钻研,增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压力感和紧迫感,通过不断反思执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消化、吸收、学习思考实现良性循环,进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4.2 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

  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树立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师风师德高尚的先进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教育、激励人,从而在学校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优良风气,对于促进良好师风师德的最终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以师德师风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宣传师德师风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与个人,树立榜样形象,营造崇尚师风师德建设的良好环境,推广进而全面带动校风学风建设。

  4.3 努力构建师风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4.3.1 有效的政策导向以师风师德建设为导向制订相关的政策、制度、守则,引导广大中学教师注重自身师风师德的建设。通过建立有效的政策导向机制,深化教学,形成有利于教书育人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再以良好的教风,引导学生积极向学,不断奋发向上,营造一个良好的教风、学风相结合的教育氛围。

  4.3.2 完善的制度保障

  健全和完善与师风师德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即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和监控机制,确保师风师德建设评估办法与奖惩机制标准明确、公正合理;将师风师德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写进中学教师管理办法中去,使得师风师德建设能够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下健康成长,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例如:在奖惩激励机制方面,要把教师师德师风情况的建设水平与评奖评优等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考核制度结合起来,对师德师风不合格者设置准入门槛。与此同时,对于师风师德建设成绩卓越的同志要予以表彰奖励,做到奖惩分明,充分调动中学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最终使相应工作有章可循,不断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简而言之,要使中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依,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汲取以往师德师风建设的经验教训,制定切实可行规章制度,即制度化。

  4.3.3 科学的领导

  加强中学教师师风师德建设领导和组织,健全工作体系,明确具体工作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学校党员干部、负责人尤其要在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方面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成为教师的楷模,同时还要监督、指导学校教师师风师德建设工作的情况,以保证师风师德建设的良性开展 例如:为了更好地做好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有效的监控与指导,可以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执行与监督。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实施者,中学教师的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对于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师德师风建设又是系统工程,它需要长期的努力与关注,根据现实的情况不断作出相应调整与规划,任务是艰巨的,教育的未来却是光明,这点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脚踏实地,科学、理性地进行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教师而言,只有具备良好师德师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的教师,才能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真正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担负起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重任,为教育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师德师风论文2

  摘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如何使高校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构建良好的师德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从加强师德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高校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出发,研究高校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途径。

  关键词:师德;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构建科学合理的师德制度,是工作的需要

  在工作中,通过大力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水平,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可以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坚守着和可靠接班人。在实践中,把师德建设与教学质量建设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将集中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将教师的道德自我规范与制度约束相结合的工作理念。

  1、2构建科学合理的师德制度,是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

  教师的素质,关系到学生的素质,学生的素质,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同时也是高校教师个人的内在需要。他们在传播知识和文化的`同时,对学生的发展、诚信品质的形成、个人的修养都有重要的作用。而高校教师是否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先进的教学观念、良好的团队精神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

  1、3构建科学合理的师德制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需要

  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前提是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高度的理论自信。他们帮助学生正确分析、鉴别、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将主流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思想,此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过程中,他们要以宽阔的胸襟理性对待学生价值观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在宣传社会主义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价值选择,彰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社会性和包容性,增强学生的认同感。

  2高校教师师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矛盾

  在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既符合社会需要又能实现个人价值是最好的状态。随着社会进步,西方自由、民主思想的流入,个人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开始关注自身价值是否得以实现,根据调查,在面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冲突时,62、1%的教师选择公私兼顾,20、73%选择先公后私,15、17%选择大公无私,高校教师一方面承认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另一方面,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一些问题上偏向个人主义。

  2、2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得到承认和肯定,教师的价值观不再以某种单一的价值观为导向,而是趋向多元化。他们在奉贤与索取,义利问题上不偏重哪一边,始终在寻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义利并重的最佳结合点,绝对的一元价值观已不复存在,价值观趋向多元化。

  2、3功利性价值观日趋明显

  在激烈的发展中,许多腐朽文化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许多方面进行渗透,对高校教师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新经济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不断涌入,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带来了严峻挑战。除此之外,西方国家;用网络进行文化渗透,宣扬其文化和价值观,在无形中降低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培养了教师竞争、创新意识,但另一方面,由于强调利益,容易使教师形成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个人利益至上从而忽视集体利益。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高校教师师德建设途径

  3、1着力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高校应该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师德建设工作小组,专门负责高校教师师德的调查研究、检查评比以及师德教育活动的策划、部署和落实工作。定期举办教研活动,教师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开展优秀课观摩活动,让授课效果好、学生评价高的老师公开授课;加强教学管理,以教风促进学风,对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能力培养等方面开拓了视野启发了思路,对形成良好的师风起到了互帮互助的作用。

  3、2实行本科生导师工作制,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管理工作

  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选派有工作经验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积极参与各项管理工作,加强对学生学习、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如参加学生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实验室全天开放,为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提供活动场所;有的专业老师被聘为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课外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对思想困惑、经济困难、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疏导和帮扶,用良好的师德引导学生进步。

  3、3坚持以尊为先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将教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

  长期以来,高校的学生常常是被动学习的群体。在这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常常不能得到很好的尊重,学生的特长不能得到有力的张扬。高校的教职工应该把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理念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实现工作意识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变学生工作管理者为学生工作服务者,同时建立突出学校正确引导、创造学生发展环境和空间、强调学生自我发展的工作模式。坚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差异性、尊重学生的权益,关注学生的需求,着眼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师德师风论文3

  《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修养》指出: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作为老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老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老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老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老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老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老师的劳动是平凡的,老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老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老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热爱学生,是老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老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老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老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老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老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系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隐私。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不允许老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三、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作为老师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和需要,使学生从老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身体素质好,成绩较差的同学,就鼓励他们在体育方面多下功夫,有特长的学生,就帮助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学好专长,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适应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的竞争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培养的跨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思想品德,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着眼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好各方面的基础。就要在教育实践中,把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劳动有机地统一起来,同等重视学科课、活动课的育人功能,把理论和实际、动脑动手结合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重知识轻能力、重智育轻其他现象十分严重。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获取知识,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课内外注意言传身教,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行为习惯。

  四、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老师往往总是把对学生真诚的爱用美好而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文明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老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老师的仪表是老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所以老师应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

  老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老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老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总之,我们应做到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应把“爱岗敬业铸师魂”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师德师风论文4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如何做1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呢,我结合自己谈谈我的体会:

  一、要为人师表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 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世界观、学识和言行,时时刻刻在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表率, 是学生最直观、最有教益的模范。古人云:“以身立教,其身亡而教存。”教师的言论行为、知识水平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而竭力模仿。孔子曰:“其身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另不从。”这就要求教师从点滴做起, 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 以身作则,严格自律,率先垂范。要学生努力学习, 自己就应当学而不厌, 手不释卷; 要学生认真读书, 自己就应当积极备课,教学认真负责。总之,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有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好影响,对学生进行教育才有说服力。正如奥地利教育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是以对学生的整个起真实的影响,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二、要富有爱心

  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基础,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1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去发现,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闪光,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起学习的斗志。对于“问题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题生”是可以转化的。

  三、要有过硬心理素质

  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些。”宽容能触及人的自尊心最敏感的地方,只要学生不是出于恶意,教师谅解他们一时存在的缺点和所犯的错误,也会使他们深深悔恨,主动正视自己的缺点,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教师需要有耐心、有责任心,还应有一颗宽容之心。

  教师道德品质的修养不是一时一刻的事,它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它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体现和提高。

师德师风论文5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理论再高,教育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内化力。

  我从小就喜欢教师这一职业。现在是一名普通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几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空虚。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目光,一张张专注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升华。我们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高尚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天地。课堂内外谆谆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是,教师职业是平凡而琐碎,教师生活清贫而艰辛。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身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绩果实辉煌,才有今天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净土,假如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

  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方一份可以矜持一些心态,一种相对安宁生活,一个三餐准时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薪水高吗?你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好友,也无人问和,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局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身灵魂问答。

  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自身亲人和朋友,获得幸福。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小朋友吧,像宽容你亲人小脾气,和原谅你小朋友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优点和缺点。关爱他人,是一种发自灵魂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心灵。

  多少次,当你辛勤工作日见效果,当你发现小朋友们一个小小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几年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事业,教师爱不同于一般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情爱是专一、自私爱。而师爱是严与爱结合,是理智科学爱,是积极主动爱。这种爱包涵了高尚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我工作生涯中,最大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小朋友心田。虽然有时也会因学生调皮而埋怨,因他们退步而急躁,因他们违纪而失态,虽然有时也感到很累,很烦,但这时心中总会涌起一种强烈责任感:我是老师,我要给这些寻梦小朋友引路,在他们心里写一本最美书。这强烈意识不时激励我以真诚去拥抱每一个学生。与小朋友朝夕相处,我始终想着两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小朋友”“假如是我小朋友”。这样情感使我对小朋友少了一份埋怨,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苛求,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指责,多了一份尊重。家长把天真烂漫、聪明伶俐小朋友交给我们培养,这是对我们极大信任。我又怎么能不全身心地去爱他们呢?我坚信,我们也一定能以一片至真至诚爱心感动我面对全体学生。

  “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人生写照。但是,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会无怨无悔,当清晨走进学校,面对一个个规范队礼,一声声清脆“老师早”;当走进圣洁课堂,看到一双双渴求甘霖双眸,一颗颗等待塑造无邪心灵;当课间跟小朋友们泡在一起,看到一个个生龙活虎身影,一张张天真烂漫笑脸;我又是那么激动,那么满足,终而丢不下九月许诺,离不开那笑靥花朵。

  今天,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不相上下为教育赋予了全新内涵,“育人”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授知识,而是要教在今天,想在明天,以明日建设者素质要求,做好今日教育教学工作。我可以培养他们扎实自学能力、独立考虑能力、探求新知欲望、动手实践能力和发明身手。我愿以一个平凡教育工作者诚挚,投身于教育改革风尖浪头,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时地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赢得世人尊敬,社会肯定,努力实现我真诚育人理想。一个人生命是有限,而我们教育事业是常青。我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生命,更无悔于我选择,在这三尺讲台上,阅历春秋,苦苦耕耘,用我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换取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祖国振兴!

师德师风论文6

  【内容摘要】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师的底线,是教育的生命线,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线。林崇德老师说的更好,师德是教育的灵魂,激活了我的智慧,唤醒了我的思想,给我以启迪,给我以动力,师德精神是我永恒的追求。

  生活,是由1个又1个爱心串联而成的,教育同样如此,都说1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教育中的爱也会因它的自然性和真实性而透析出教育的智慧。有时是1个稍纵即逝的眼神;有时是教师不自觉的1番话语;有时是1次发自内心的微笑;有时是1次教育突发事件后的应景反应;有时又是师生对话、互动中的灵光1现……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启悟。教育过程也是1个发掘爱的过程,学生的1句话,1个表情,1个手势,1次低头,都可能成为让我们为之1振的精彩细节。只要我们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就可能找到教育的突破口,甚至可能形成1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海泛起波澜。师爱让教育真实;师爱让教育生辉。

  【关键词】教育、师德、心灵、孩子、爱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1种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空洞的说教,而应该是1种充满爱心的智慧的诠释。

  黄静华老师说,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他们的思想境界使我心潮震憾中油然而生1份敬意。

  霍懋征老师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近代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溏没有水1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对孩子深深的爱。要成为1名好老师,首先要有1颗母爱之心。这种爱不是1种概念、1句口号,而是具体、鲜活、生动的情感和行为。有时1个微笑、1声赞许、1丝安慰都会打动孩子的心灵,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1个有爱的老师,不应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而是努力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当她心里装满学生的时候,就会主动“以生为本”来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1位有爱的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知识,更时时注意自己的1言1行,用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做1个品德高尚、心理健康、举止文明的人;1个有爱的教师,从不觉得苦,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再多的付出,也都是由衷的幸福。

  诗人泰戈尔说:“爱是理解的别名”。理解有多深,爱就有多深。只有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才能有师生情谊,有了感情,才能沟通,才能解决问题,才能尽到教书育人的责任。真正的爱学生,就要经常深入学生之中,和他们平等交流,真心善待每1位,让微笑和赞赏充满课堂。要用1颗纯真的童心和他们1起思考,1起游戏,真正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感到学习是1件很愉快的事,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向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靠拢。

  教育是1种呵护,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教育是1种唤醒,以爱心、智慧唤醒孩子潜在的心智;教育是1种艺术,需要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融通,情与情的相逐。

  我愿不断拓宽自己的灵魂空间,鼓励学生搅动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塑造;我愿和这些后生灵魂进行真诚的交流,发现他们的亮点,激发他们的潜能,在交流的享受中焕发精神异彩;我愿以我的热情去融化那些冰冻的灵魂,鼓励他们振作奋发。我愿做1名永远的激励者,用无穷的精神力量去创造奇迹。我愿用我充满活力的生命去感染学生,去给学生制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其吸取更深更广的营养。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更新教育观念,绽放学生的心灵,收获未来的奇迹:1是在思想上要做到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觉实施素质教育;2是在品行上做到品德高尚、修养高深。3是在事业上做到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4是在业务上做到能上好课,能写好论文、能搞科研教改实验;5是在课堂上做到语言表达好、教学方法好、教学效果好。

  在今后的工作中,当以不变的责任心,不朽的爱心,不竭的进取心亲近教育,献身教育,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凭1腔热血,袭两袖清风,站3尺讲台,育4方桃李,力争做1名令人敬仰的新型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丰富师德的内涵,树立崇高的师德,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认人民满意的教师。用心教书,用爱育人。

师德师风论文7

  谈小学语文教师师德修养

  修养是指人们在某一方面自觉进行陶冶活动及其所到达必须水平。每一种职业都有各自职业修养,小学语文教师除了就应具备一般教师必有基本素质外,还就应具有其独特职业修养,这包括作为一个合格小学语文教师就应具有师德修养、文化知识修养、教学潜力修养、也包括作为一个优秀高层次小学语文教师所应具有教学艺术方面修养。

  教师自身行为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和社会,对于学校工作和谐开展、社会新人培养和社会进步推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师德修养是十分必要。

  从正确处理教师与教育事业、与学生、与同事、与自身关系上,小学语文教师师德可归结为三个“心”,即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事业心,热爱学生高度职责心,为人师表不断进取上进心。

  一、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事业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要“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这意味着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已经不只是个人意愿、个人行为,而是全社会对教师共同要求;同时也意味着这已经是教师群体共同意志。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教师群体职业向心力,也是一个光荣小学语文教师师德核心。

  当人民教师光荣,当小学老师更光荣,当一个用祖国语言文字来培育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小学语文老师更加光荣。当人民教师艰苦,在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能够说清贫,清苦,清寒,当一个小学教师可能比别人更加艰苦、清苦,但是却很神圣。“人有腰缠万贯,我有桃李三千”,这是小学语文教师特有人生追求与人生享受。每个作出重要贡献小学语文教师都有对小学教育事业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爱心。他们就是凭着这颗爱心去克服种种困难,去战胜种种偏见。著名教育家吴天石先生在他《教育书简》中曾引用过一位苏老师小诗:“人家说我是支蜡烛,这是赞许不是侮辱。如果真能为别人心灵照亮,我宁愿熬尽心血,滴尽汗珠。人家说我是只渡船,这是嘉奖不是侮辱。如果真能把人们渡上坦途,我宁愿碾平波涛,终身摆渡。”从这位苏老师写一手好诗看,想必该是个语文老师。他对老师工作重要好处有清醒而又足够认识,他认识到没有平凡就没有伟大。他以教为志,以教为荣,以教为乐,以教报国,在教育这块活土上耕耘、播种、收获,周而复始,从一而终,发扬了崇高职业奉献精神。

  二、热爱学生高度职责心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根本资料。在教育过程中,老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就应尊敬教师,但从教师职责来说,其本质要求是热爱学生,教好学生。

  我们语文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在《论师、为师、尊师》中说过,“我如果当小学教师,决不将到学校来儿童认作厌恶小家伙,惹得人心烦小魔王;无论聪明、愚蠢、干净、肮脏,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仅仅浮在嘴唇边,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认他们作朋友,真心要他们作朋友亲切表示。小朋友成长和进步是我欢快,小朋友羸弱和拙钝是我忧虑。有了欢快,我将永远持续它,有了忧虑我当设法消除它。对朋友忠诚本该如此;不然,我就够不上作他们朋友,我只好辞职。”

  叶圣陶先生早在二三十年代当过小学语文教师,编过小学语文教材,他真诚地称呼小学生为“小朋友”,“无论聪明、愚蠢、干净、肮脏”。他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全体学生,关心爱护所有学生,不放下每一个学生,决没有一丝一毫偏感情绪和不公正对待学生倾向。他以学生欢快为欢快,以学生忧虑为忧虑。他全身心地炽热地爱着学生,这种高尚师风、师德,真正堪称师之范。

  一个热爱学生教师,首先务必教好学生,这是一个教师立身行事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他们事业有成立命之本,严格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在一丝不苟教学实践中教书育人,忠心耿耿,尽心尽力。

  三、为人师表不断进取上进心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是一项平凡而艰巨劳动,字词句章,听说读写,语修逻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打是一场“消耗战”,数十年如一日,传道、授业、解惑,用自己心血浇灌学生心田。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默默无闻,不图名利。“丝尽”方止,“泪干”才灭,很难显身扬名。但决不能由此而丧失上进心。古人说“学不能够已”、“学无止境”;我们这天同样能够说“教不能够已”、“教无止境”。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有强烈上进心,业务上精益求精,方法上不断更新,锦上添花,学点理论,搞点试验,写点文章,攀登教学一座座高峰。

  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务必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教好学生。譬如你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群众观点、劳动观点、群众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你首先务必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革命者。道理很简单,因为教师做是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工作。我国古代,对于启蒙老师选取,十分重视。《大载记保傅》中说,对于赤子,要“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

  这天要培养千万万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劳动者和接班人,就务必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处处为人师表,成为“端士”,一言一行,都成为学生表率。

师德师风论文8

  孔子把“恕”作为可以终生奉行的一个字,我们是否也该把“恕”作为自己终生奉行的一个字从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凡事都能切实从家长及学生两方面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从而真正做到“自己不想、不愿意、不喜欢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绝不能因为自己而发生在别人身上”即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我们的师德师风建设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 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全句解释是――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生奉行吗?”孔子说:“大概是‘恕’这个字吧!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当时,孔子把“恕“作为可以终生奉行的一个字,他对“恕“的解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在我们大力倡导师德师风建设的时候,我们是否也该把“恕“作为自己终生奉行的一个字从而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说明一下我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即:“自己不想、不愿意、不喜欢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绝不能因为自己而发生在别人身上“。据此,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之“恕”,同样可以作为我们教师终生奉行的一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点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在我们教师群体中,无一不是家长抑或将来也要成为家长,我们的子女必在(或曾在、或将在)某一学校接受某一阶段的教育。作为家长,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呢?我想,所有家长的答案应该都不会脱离以下内容:要有责任心;要有爱心;要有(教学)水平;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喜欢且能“应付”考试);要有礼貌得体的言行;要有榜样意识――“身正为范”嘛;要有广而丰富的知识面;不要无缘无故地开展有偿补课(更有甚者,上课“点到为止”,从而让学生非参加有偿补课不可。);不责骂、处罚学生,等等。也就是说,作为家长,我们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不负责、没爱心、没水平、低俗、势利、无榜样意识、常责罚学生的老师。既然如此,作为教师,我们不妨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以上家长的答案逐条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家长心目中希望遇到的教师形象呢?亦或是有丁点儿符合家长不希望遇到的教师形象呢?如果我们作为家长,深切地思考以上家长的“希望”和“不希望”,思考“己所欲”及“己所不欲”是什么,既然“己所不欲”,那作为教师,我们有什么资格、有什么权利让此“不欲”因为自己而在别的家长身上发生从而“施于人”呢?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相信所有教师都是从学生阶段过来的,我们不妨回忆、思考一下,在我们曾经是学生的时候,我们喜欢的,甚至至今都难以忘怀的老师是谁?是哪些?他(她)们的`形象是否符合前述家长的“希望”?在当时,偶有自己不甚满意的老师,我们心里又是怎样想的呢?是不是希望老师也站在自己的立场来替自己想想?我想答案也是肯定的。今天,如果我们真的能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看待、思考问题,亦真正想想“己之所欲”及“所不欲”,既然“己所不欲”,那我们作为教师,又有什么资格和权利让此“不欲”也因自己而在学生身上发生从而“施于人”呢?

  所以,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凡事都能切实从家长及学生两方面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从而真正做到“自己不想、不愿意、不喜欢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绝不能因为自己而发生在别人身上”即真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我们的师德师风建设就一定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师德师风论文9

  一、教师应注意道德修养的提高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据有关调查表明,喜欢渊博知识型老师的学生占31%;而喜欢具有师爱型的学生达到53%,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温和、可亲,具有爱心。由此可见,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教师素质的重要内容。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原因其实是师生之间缺乏正确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实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他们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来看待,基于恨铁不成钢的想法,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教师本身并不能得到任何的回报。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不要产生厌学和反感教师的情绪。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师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教师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师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比如学生见了教师不说话,上课时间吃东西,不服从教师的管教等,这些行为应当坚决的制止。

  二、要具有高尚人格、塑造美好心灵的本领

  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当我们的老师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作出表率时,也同时给学生指明了行动的方向。如果教师说得天花乱坠,而成为行动的矮子,那所说的也无异于对牛弹琴。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教育的神圣还在于在我们塑造学生灵魂的同时,也在塑造自我的灵魂,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恐怕是其他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的确,在一个个鲜活的孩子面前,只有不断地提高、完善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教师”这个称号面前毫无愧色。“榜样”意识,榜样的行动,会让我们坦然面对每一个学生,更会提升教师的自我形象。

  三、要具有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技艺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爱,能成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人格形成、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的拓展。

  因此,这是对教师情感素质的要求。教育不仅是认知过程,更是情感交流过程。经验表明,情感可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师的教诲,养成良好的认知习惯,行为习惯。师生情感交流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心里有了学生,学生就愿意和教师在一起,且有亲近感;教师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学生就将更尊重老师,师生诚坦相待,心心相印。

  其中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强调“教育植根于爱”,别林斯基则认为“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爱中意的“王子、公主”无可厚非,但爱看不惯的“丑小鸭”更难能可贵。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甚至还会毁掉一个未来什么“家”。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老师胜父母,同学似兄弟。三是在日常生活上对学生友善、温暖和关怀。课后与学生交友,让他们掏心里话,扑捉热点。难点话题,日常以礼相待。遇到不顺心的事要能控制感情,不迁怒于学生,让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产生前进动力,明确前进方向。

  四、要具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理念

  要成为当今合格的教师,就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非常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在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

  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养成求真务实和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身体力行,以自己的光彩,自己的魅力来感召我们每一位学生。

师德师风论文10

  摘 要:近年来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与讨论。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关系到幼儿健康成长、幼儿教师的发展以及幼儿园的建设。在建设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教师;师德师风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师德”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提出“师德为先”“幼儿为本”“终身学习”“能力为重”等理念及要求。但在这些理念的践行中,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仍然是幼儿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讨论,以期为日后幼儿教学做出启示。

  一、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一)对于幼儿成长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是幼儿成长中教育的启蒙,是儿童离开家庭走向世界的第一步,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是儿童的启蒙者,更是儿童的守护者,引导着儿童去认识世界,实现成长。幼儿园教师是与幼儿联系最密切的群体,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儿童的成长。完善幼儿园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能够增强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逐渐影响儿童。在教学中,教师给予儿童的人文关怀,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儿童的成长。

  (二)对于幼儿教师发展的意义

  加强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能够促进幼儿教师自身的成长,不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长期以来,幼儿园教师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地位,尽管作为教师,却与中小学等教师有很大区别,也未能达到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及待遇标准,尤其是大批民办幼儿园教师,没有教育部门统一的编制,更容易使家长产生误解。幼儿园教师增强自身职业能力,展现自己的专业魅力,增强自己的师风师德建设,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及家长的尊重,充分展现专业素质,才能逐渐扭转自身的地位,提高关注度。

  (三)对于幼儿园的意义

  当前幼儿园教育发展遇到了许多问题,社会普遍开始关注幼儿园教师、教学的质量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大量幼儿园成批涌现出来,幼儿园要想发展也要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经得住社会的考验,才能吸引生源,保证发展。而教师的素质,整体的师风师德是重要的考察目标,展现着整个幼儿园的风貌。

  二、幼儿园师风师德建设的策略思考

  (一)教育部门加强对幼儿教育的关注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并取得了诸多成绩,相对而言,幼儿园教育的意义一面得到彰显,一面又暴露出问题。加强对幼儿园教育、幼儿教师的关注,对于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有重要意义。教育部门要提高对幼儿教师的待遇,保障幼儿教师的基本生活,才能使教师安心工作,避免因物质的吸引而走向邪路。前文已经提到,幼儿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不可同日而语,而家长对于幼儿教师的态度也不一而足。在编制问题上,中小学教师多数都有专业的编制,而幼儿园教师都是]有的,工资待遇也不相同,而且普遍偏低,教育部门增加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加强教师的编制管理,能够为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二)幼儿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当前许多幼儿园在教师培训工作上的力度不够,投入不足,教师的成长缓慢。要想加强幼儿园教师的师风师德建设,就要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在日常教学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部门等组织的培训,同一区域幼儿园要加强交流,共同进行课程研讨与进步。在幼儿园内部,展开基于师风师德的讨论与评比活动,在园内评比出品德良好的教师,树立典型,引导全校进行学习。幼儿园加强对教师的职业素养、师风师德的培训,能够全面增强教师的素质,使幼儿教师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自觉追求进步,逐渐形成良好的园内风气。

  (三)加强对幼儿教师的重视

  在全社会范围内增强对幼儿教师的重视,是增强幼儿教师师德师风的重要基础。只有教师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尊重,才能自觉服务于社会,回报于大家。首先,在教师体系中为教师重塑职业观念,让幼儿教师明白自己工作的伟大――对于儿童成长的启蒙者,儿童认识世界的引路人,自己的工作乃至于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儿童的成长,甚至于儿童一生的性格。在社会上,要转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知,一方面,幼儿教育作为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前期启蒙阶段,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幼儿园中学到的礼貌用语,就会跟随儿童一生,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环。而幼儿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理应得到社会尊重,尤其是家长要尊重教师,与教师积极互动。

  幼儿开始认识世界,需要观察周围,观察身边的成年人,幼儿教师在幼儿园与学生相伴,帮助幼儿建立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识,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师风师德,做儿童的榜样,儿童的亲人,帮助儿童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

  参考文献:

  陈桂生.师道辨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19(5):86-87.

师德师风论文11

  摘 要

  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出现了诸如职业理想信念模糊、上进心不强,责任心缺乏、育人意识淡薄、职业道德败坏、丧失教师人格等师德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要从领导管理机制、内部动力机制、长效机制等方面来构建中小学师德建设体系。

  关键词

  新形势 中小学教师 师德建设体系 构建

  一、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师德问题及其原因

  当前,我国中小学师德的整体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工作上能够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生活上简单朴素、乐观向上,在职业道德方面情操高尚、为人师表,展现出良好的道德风貌。然而,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新形势下,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冲击,部分教师受到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动摇了将一生献给教育事业的崇高职业理想信念,而将时时处处谋求个人利益作为生活目标,丧失了教师的基本道德操守,师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1.职业理想信念模糊,上进心不强

  自古以来,教师职业都是一门受人尊敬、神圣的职业,无数仁人志士都以从教为荣,将毕生心血献给教育事业。然而,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部分中小学教师对教育事业缺乏职业荣誉感和事业心,放松甚至放弃了对崇高职业理想信念的追求。他们过分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利益的索取[1],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模糊,工作意义不清楚,没有将教师职业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息追求的神圣事业,而是将它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更有甚者喧宾夺主,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主要投入在兼职上,而仅仅利用兼职以外的时间去完成教学工作,将教师职业当作了“副业”,也有部分教师工作缺乏激情与活力,萎靡颓废、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混日子。

  2.责任心缺乏,育人意识淡薄

  德国教育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提倡“教育性教学”,认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可见,教书与育人都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二者缺一不可。所以,教师不仅要在学业方面细心培养学生,做学生的“经师”,而且要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精心培育学生,做学生的“人师”。然而,由于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消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影响的加剧,使得有的教师责任心减弱甚至缺失,育人意识淡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发展,而无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片面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

  3.职业道德败坏,丧失教师人格

  西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扬雄在《法言?学行》里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可见,教师理应是学生做人的楷模。然而,由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中小学的深刻影响,一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败坏,如对自己所教学生实施收费辅导、有偿家教;在招生、学生评优评先评奖、入团入党、考试、保送大学等工作中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甚至向学生及家长索要财物等,完全丧失了教师人格。

  二、新形势下中小学师德建设体系的构建策略

  1.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

  要构建完善的师德建设体系,前提在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第一,要强化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师德建设领导力。中小学领导要树立“以德为先”的治校理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师德建设;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将师德教育、宣传、监督、考核等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当中。第二,要建立完备的组织机构,加强对师德建设的管理。要成立师德建设的职能机构――师德建设处,保证经费和人员到位,并建立相应的规章管理制度,以强化和推进师德建设工作;要以师德建设处为核心,由各职能部门如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纪检监察处、工会等共同组成师德建设委员会,以统筹协调师德建设工作。第三,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建设督导与评估制度。教育主管部门要成立专门的师德建设督导机构,根据当前的新形势,精心设计并不断完善师德建设评估目标、评估内容与评估方法,加大对中小学师德建设的督导检查力度,并把师德建设纳入对学校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中。

  2.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内部动力机制

  要构建完善的师德建设体系,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内部动力机制。第一,要充分激发中小学教师参加师德建设的自觉性。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自觉捍卫职业尊严,珍惜教师声誉,提升师德境界;引导教师将师德修养自觉纳入职业生涯规划中,明确师德发展目标;引导教师将师德规范积极主动地融入教学、教育、班级管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中,提高师德践行能力;引导教师不断自我反思、自我改进,将师德规范转化为稳定的内在信念和行为品质。第二,要健全教师主体权益保障机制[2]。教师是中小学建设的主体,有参与治校议政的意愿与权利,要不断探索完善教师参与治校议政的机制;在涉及教师主体利益的活动中如绩效考核、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奖、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干部选拔中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要依法保障教师教学活动、教育活动、班级管理活动、学术科研活动、社会服务活动的自主权;在对教师的各种工作违规行为进行惩处的过程中,要保护教师正当的申辩权、申诉权,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第三,要健全教师专业发展制度。要制定和完善一整套教师培训研修制度、学术交流制度、科研资助与奖励制度,要鼓励和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培训研修、开展学术交流合作、进行课题科研,使他们的教学、教育、班级管理、科研、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提高。

  3.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中小学师德建设成效不明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师德建设缺乏长远系统规划,没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实践表明,只有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才能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全面提升教师师德素养,进而从根本上遏制师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1)创新师德教育机制,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 创新师德教育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事实证明,要想中小学师德建设永葆生机与活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师德教育机制。首先,师德教育的目标要注意普适性和梯度性。师德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一批师德标兵、塑造一批师德楷模,而是要提升全部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因此,师德教育的目标不宜定得过高,不能以师德楷模的标准去要求所有教师,要注意目标的普适性,保证普通教师通过接受师德教育和内省改进都能实现师德教育的目标。同时,师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设计多层次有梯度的师德教育目标――合格水平、良好水平、优秀水平,通过循序渐进的长时间教育,让教师从合格水平逐渐过渡到良好水平,最后达到优秀水平。其次,师德教育的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和丰富性。师德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紧贴时代脉搏,反映社会发展变化对公民道德教育的新标准和学校教育改革对中小学教师道德素质的新要求,满足教师自身不断变化增长的新需要。如当前要重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荣誉感教育、责任感教育、成功观教育、幸福观教育。再次,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要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师德教育中,除了组织教师集中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文件外,要更多地采用教师喜闻乐见的方式,如组织开展社会考察、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组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举行新教师入职宣誓仪式和老教师荣休仪式,举办师德专题论坛、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故事交流会等方式,使教师在活动体验中明确师德内涵,体会教师职业的荣誉感,树立教师职业的.责任感。最后,师德教育要贯穿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始终。从新教师入职培训开始,到合格教师培训,到成熟教师培训,再到专家教师培训都必须将师德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选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优秀教师,必须将师德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

  (2)加强师德宣传机制,培育教师重德崇德风尚

  加强师德宣传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又一核心内容。师德宣传是师德教育的延伸,完善的师德宣传机制有助于提升师德教育的效果。加强师德宣传机制,首先,要高度重视师德宣传工作。要树立“师德建设,宣传先行”的思想;要将师德宣传纳入中小学宣传工作的体系之中,坚持师德宣传制度化、常态化,要有专门的宣传机构与人员,要制定系统的宣传计划。其次,师德宣传的手段要体现时代性与多样性。除了传统的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外,要充分利用当今互联网、智能手机的传播途径如微博、博客、网站、微信等广泛宣传报道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的感人事迹,营造全国中小学教师均重视师德修养、崇尚高尚师德、争创师德楷模的良好氛围。再次,要善于抓住师德宣传的契机。中小学师德难点、热点、焦点问题出现的时候就是师德宣传的绝佳时机。这时,要及时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如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博客、官方微博等)进行关注、应对和正确引导。对师德难点问题要进行深入剖析、解读或引导广大教师进行讨论、辩论;对正面的师德新闻、人物要及时给予褒扬、点赞;对于负面的师德新闻、人物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批判、鞭挞。要注意抢占舆论制高点,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师德正能量充满校园与社会。

  (3)强化师德监督机制,预防教师师德行为失范

  强化师德监督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要构建中小学(包括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主体。中小学要充分发挥教务处、政教处、科研处、纪检监察处、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在师德监督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年度评议、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及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同事评议制度、学生评师制度,并建立教师定期家长会制度,充分发挥同事、学生、家长在师德监督中的作用。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和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利用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约束中小学教师的道德行为。其次,中小学及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师德投诉举报平台。平台既包括日常办公场所、信箱、电话、短信等常规平台,也包括网站、博客、微博、微信、飞信、E-mail、QQ等网络平台。对于举报的师德失范行为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及时反馈给举报者,以确保监督举报的实效。

  (4)健全师德考核机制,促进教师提高师德修养

  健全师德考核机制是中小学师德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首先,要坚持考核主体多元化。教师本人、领导、师德教育专家、同事、学生、家长都应参与教师的师德考核,并赋予不同的权重,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其次,要坚持考核内容全面化。既要对教师在教学、教育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又要对教师在班级管理、学术科研、社会服务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既要对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又要对教师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再次,要坚持考核类型与方式多样化。要把集中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并侧重于平时考核、定性考核。要综合运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座谈调查法、查阅档案法等考核方法。最后,要注意考核结果的有效利用。要建立教师师德档案,对于师德考核连续优秀者,在评优评先评奖、职称(职务)晋升、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选培等方面要优先考虑;对于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奖、职称(职务)晋升、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选培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5)完善师德奖惩机制,引领教师提升师德境界

  加强与改善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还要完善师德激励机制和惩处机制。中小学对师德高尚、教书育人成绩显著的教师要授予“师德模范”、“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大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并在物质上给予重奖,同时在评先评优评奖、职称(职务)晋升、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选培等方面优先考虑,给予精神上的奖励,以激发广大中小学教师参与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养的主动性。对于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要严格追责、严肃处理,要依规依法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处分,降低或撤销专业技术(行政)职务、解聘或开除等;对严重违法甚至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师德师风论文12

  师德论文:师德需要每位教师自我修养

  雨果曾说过:“花事业是尊贵,果实事业是甜美,让我们做叶事业吧,因为叶事业是平凡而谦逊。”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娇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

  首先,树立良好师德形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良好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体现。记得在我上中学时候,就曾想“平平淡淡生,倒不如轰轰烈烈死”。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生活。这天看了师德启思录之后,使我眼前豁然一亮,我看到了自己职业伟大与崇高,是杨瑞清给了我这样强烈感受。杨老师是南京市江湖县行之小学校长,1981年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年仅18岁他就选取了到最艰苦、最偏僻山村去,在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精神感召下,为了实践陶行知思想,带了一个行知实验班,他用粉笔与黑板在三尺讲坛间诠释着生命执着与涵义,83年调到江湖县当团委书记,可他心系农村,心系农村教育,又重新回到五里河小学继续实现自己教育梦。85年把五里河小学更名为行之小学,把小学教育向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延伸,构成乡村大教育办学格局,由原先草房两三间变成了此刻楼房一幢幢,从中,他品尝到了发展快乐,变化快乐。他是幸福,因为他真正体味到了粉笔生涯艰辛,品尝了心灵劳作甘美,享受了成功喜悦。他成功来源于爱,来源于对山区人爱,对教育事业爱,这是一种大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他把满腔真挚爱,慷慨无私地奉献给了他所衷爱事业,此时我耳畔响起了“山河不会忘记你,大地不会忘记你,因为你在那里,洒下一片深情…”。

  看看别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抱怨过教师清苦,抱怨过为人师劳累,也抱怨过人世间凄冷,这些想法与李忠义、王思明……相比,自己是那么渺小、狭隘,我又想到了教育家斯霞、李吉林,想到了四大名师,他们孜孜以成成就了一番事业,使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战线上同样可有作为,那会是一种弃燕雀之小志,慕鸿浩而高翔大志向。使我明白了,只有苦过之后,才会有真正好处上甘甜,那才是生活真谛,使我品悟到教师不仅仅仅是一种职业,良好师德形象更是一种精神化身,它孕育着真,引导着善,创造着美,奉献着爱!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默默无闻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

  其次,规范礼貌行为————礼貌从尊重开始

  教师工作“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十分重要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对象。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人格感染人,以整洁仪表影响人,以和蔼态度对待人,以丰富学识引导人,以博大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如今小学生学习条件好了,都有了良好学习机会。然而,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开展,学生“两级分化”越来越明显,也就造成了他们心理某些障碍,个性是其中后进生,存在着较严重消极心理,此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不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关爱他们,尊重他们,势必影响他们今后学业乃至工作。

  然而这天,我们中有些教育工作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常常在无形之中挫伤了学生幼小心灵。在师德学习过程中,我从《师德启思录》影片中看到这样一个情节:某老师得知一名学生数学成绩考了43分,十分生气,于是课堂上宣读成绩时,三次重复了该生成绩:“某某同学,43分……”这位学生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当场大声指责老师,而后便“哇”一声大哭起来,头也不回地冲出了教室……看到那里,作为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感到一阵愧疚,故事折射出不正是一种有违师德表现吗?反思自己,何为师德?自己做到了哪些?自己尊重学生了吗?是呀!这位学生行为超乎寻常,更让老师难以想象,对于老师,也许这种重复读那不及格成绩是提醒,是对学生成绩重视,是对学生爱,然而对于这位学生来讲,这种提醒变成了一种嘲讽,这样,无形之中学生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师生之间“冷冻”起来,何谈信任,何谈自信,又何谈进步呢?

  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最信赖,最崇敬人。学生渴望老师对他们爱,渴望尊重他们,何况我们后进生呢?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甚至社会对他们压力,他们更期望得到教师信任,得到老师尊重,找回自信。我想,每位老师都是爱学生,都期望自己学生健康成长,今后能成为祖国栋梁,然而爱不是束缚,也不是放纵,爱应当从尊重开始。

  再次,关爱每位学生————倾听就是爱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学生,容易构成个性性格,这就要求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忙,用师爱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坚冰”,让他们在愉快情感体验中理解教育。爱学生是教师最重要职业道德。爱学生就务必做真诚倾听者,不做真诚倾听者,就算不上爱学生。

  最近看到这样一则故事:美国知名节目主持人林克菜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菜特之后问:“如果有一天,你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样办?”小朋友想了想“我先告诉飞机上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降落伞,先跳下去。”当场上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菜特仍注视着孩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看到那里,我想倘若没有林克菜特那一份亲切,那一份平和,那一份耐心倾听,在“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小朋友还有勇气说出人世间最善良,最纯真,最澄澈话语吗?所以,老师要倾听,学生才有表达自己想法勇气。倾听是理解,是尊重,是接纳,是期盼,倾听就是爱。

  过去有这样一件事情使我记忆犹新,三年级一班何涛同学上体育课没带跳绳,我当时很是生气,心想,如果是金思维,单波没带也就算了,因为他们对自己要求不严格,而何涛在我看来是一名很要强好孩子,怎样也没带。不等他解释,我就批评他说:“我通知带跳绳你不带,就如同上语文课不带语文书一样。体育课没带锻炼工具,如何上跳绳课,你站在一边看着,不能锻炼了。”何涛想对我说什么,支吾了一声又没说什么。同学们开始锻炼活动。下课了,我走到他面前问他为什么没带跳绳?他说:“因为我昨日病了没来上课,体育队长通知带跳绳我不知到。”这时,内疚,愧悔……这些词语都不足以表达我那一刻情绪,我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他,没有给他解释机会,那样武断,当时我很后悔,我真诚地向他表示我歉意,期望他能原谅我错误,这时,笑容从新回到了何涛脸上。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但对我永远是一个提醒。从踏入师范院校那一天起,我就明白,自己一生将与孩子结下千丝万缕情缘。理解与尊重每一个孩子,用恢弘爱倾听他们内心声音,是教育起点。在今后教育教学生涯中必须还会遇到许许多多类似事情,我为自己立了这样一句格言:“用爱倾听每一个孩子心底声音。”

  史烟飘过,回看这天。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礼貌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转接者。因此,师德,不是简单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是————每位教师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师德,共同撑起教育蓝天!

师德师风论文13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直接影响着未来一代的健康成长,本文主要从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特点及途径方法几个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教师 职业道德 含义 特点 途径

  现阶段,我国在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对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有着强烈要求,并对教师拥有高尚职业道德有着高度认识。在教育系统内外都在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行为,直接影响着未来一代的健康成长。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何为教师职业道德呢?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道德比起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高的自觉性、更强烈的典范性和更为深远的影响

  。教师往往被社会上的人看做最有教养、最讲文明、最有德行的人。教师的言行所体现出来的社会道德,往往成为人们判断是非、善恶、荣辱的标准,并因而影响着社会的舆论和社会风尚。同时,教师的道德面貌还直接影响着学生,潜移默化地培养着学生的品德。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道德的这种影响将更为广泛而深刻。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性质上,从属于社会主义道德范畴。它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根据教育过程中人们的社会关系的特点,向教师提出处理这些关系的具体道德规范和要求,使之带上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它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关系,是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具体和一般的关系,是作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存在和发展的。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教育劳动的教师。使其在从事塑造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灵魂的教育实践中,对教育与教育事业,教师与教育对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注意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教师的要求,从而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和职业信誉,以获得社会对教师的尊重。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一)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职守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前提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道德水平集中体现在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上,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根本要求,也是根本的道德要求,教师应该把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的天职。因此,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动力。如果对教育事业本身就不热爱、不热心,没有坚定的信念,当然谈不上尊师爱生,勤于进取,精通业务,为人师表,忠于职守了。热爱教育事业,要解决职业认识的问题,也就是对教育事业的理解。

  理解是热爱的基础。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育工作是一种放眼未来,勇于献身的职业;是一种热爱学生,童心永在的职业;是一种辛勤耕耘,乐在其中的职业;是一种精心雕刻,不断创新的`职业;是一种为人师表,催人上进的职业的时候,才算对教育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理解其伟大和神圣之所在,进而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忠于职守,要求教师坚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人民负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谋取私利,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化为春雨浇灌幼苗。

  (二)热爱学生是衡量师德水平高低的标准

  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点,是教师的使命所决定的。高尔基说得更明白:“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教育中,高尚纯洁的爱,是一座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开启学生心灵深处的金钥匙。有了它,一个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诲,让科学真理像甘露注入学生的心田,从而开出朵朵绚丽之花。

  (三)热爱教师集体,团结互助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为了搞好教育工作,教师不仅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与教师集体之间的关系。只有教师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协调一致地活动,教育工作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师集体才能给学生集体良好的道德影响。因此,每一个教师在充分发挥自己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同时,还必须为建设良好的教师集体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是教育过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教师个体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在教书育人活动中,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注意将动机与效果有机结合。辩证地看待教育活动中的动机和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看动机,这样才能公正地、准确地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在评价中还应注重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是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呈现形式。口头评价具有随时、随地、及时根据素质教育的善恶观或批评、或表扬、或鼓励对某一教师或某教师群体的教育行为作及时评价。这样做可以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是非,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并按照这些准则和规范来调整与安排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

  (二)提高教师自我培养意识

  教师的工作是一项繁重、复杂、见效较慢的工作,长期以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师德及它的主要内容在人们的头脑中淡薄了,有个别教师甚至道德沦丧(腐化、拜金)。因此,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自我培养意识,提高教职工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实践,这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前提。

  (三)加强实践,探索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的目的。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积极进取是教师的一种美德。因而,为了适应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的内容要坚持两个方向:一是坚定事业心,热爱本职工作。二是忠于职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教育规律。实践的方法要联系实际,比如有计划地组织教学表演赛、观摩课,给每位教师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教职工中广泛开展“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教学相长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总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能够造就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教师,也营造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从而更好地提高社会主义风尚,培养出更多品质优秀的学生。

师德师风论文14

  中共中央about加强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主要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加强主义道德建设,“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笔者认为,在当前所存在的管理混乱、政令不畅、法制疲软、腐败滋生、罪恶肆掠、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等现象一时难以扼制,行业不正之风无“行”不入,渴求理性、正义和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势下,把倡导和实践教育公正作为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规范师德行为,提高师德水平和端正教育行业风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从教育伦学范畴和师德行为的角度,对教育公正作肤浅论述。

  一、教育公正是师德的重要范畴

  公正是人类的始终追求。在教育关系中实现公正,历来是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们竭力倡导的价值目标和籍以发挥着述的传统领域。就我国而论,从孔圣人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公正思想算起,也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但略感意外的是:何谓公正?何谓教育公正?人们总是一语带过,包括现在已出版的众多伦理学辞书,均未列入条目正面予以阐释。

  据笔者对中外有关公正思想史资料的审视认为,公正是指一种关系状态。尽管人们对公正的领悟,感觉和判断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中会有不同,但构成“公正”的“要素”却为人们所公认。即:“平等”是公正的基本原则;“相同的情况同样对待”是公正的示例(也称“公式”);现实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是衡量公正的尺度或具体内容。所谓教育公正,就是公正的根本要求在教育关系或教育过程中的实现。

  教育公正在概念上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公正,是指教育关系中的公正。其基本内容,诸如教育制度的公正、教育立法与司法的公正,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合理,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平等与机会均等等等。狭义的教育公正,则是指教育活动中的公正。其中,教师(泛指教师,教育职员和教学论文辅助人员)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是教育公正的最基本内容。

  教育的公正是师德的重要范畴。范畴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用以把握事物、现象及其本质特性、方面和关系的普遍本质的概念。是人们借以把握事物本质的“钥匙”。教育公正概括和反映师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对教师的根本要求,是教师必备的品质素养。教育公正作为师德的重要范畴,能在教师内心形成一种公正的价值信念,一种明确的公正的正义要求,能对教师行为公正性的判断、选择、评价和自觉调整起到指导,影响和驱动作用。教师道德体系中不可缺少教育公正,师德建设中不可忽视教育公正。

  二、教育公正的内容和要求

  教育公正作为教师的一种美德,根源于教师教育劳动这种特定的利益关系和道德关系。教育公正的内容和要求既有较强的继承性、稳定性,但同时又受到现实历史条件、教育制度、教育职业劳动目的和道德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中,尽管有不少教师具有不论学生出生贫富、一律公正平等对待善良愿望,但由于教育制度不利于

  劳动者阶级的子弟,教育劳动的目的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因而教师的公正始终受到限制。

师德师风论文15

  摘要:“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人民教师执教的永恒的主题。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作者依据较长时间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对于树立优良的师德师风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教师;师德师风;执教之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教育学生的主要目的是“传道”,即教授学生做人的道理,其次才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做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以正师德师风为立教之本,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为孩子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

  一、教育过程中教师人格力量的重要性

  1.师德师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基作用。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青少年学生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正处于可塑性很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首先应该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教师是学生班级的主要组织者及教育引导者,在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形成中起重要的作用。人格素质则是人的整体素质的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

  2.师德师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教师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歧视、辱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老师可敬可亲,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教师表现出的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都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使本一心向善的学生更增添了动力,小树才有机会长成参天大树。

  3.师德师风对启迪学生心灵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纪律法制教育,健康有益的品德养成教育活动,把学生吸引到做人成才的正确轨道上来,寓教育于各种学习活动之中,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4.教师应率先垂范,做学生素质提升的先行者。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楷模。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时时处处作为学生的榜样,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教师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创造良好条件。在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工作中,教师在自身倾心浇灌耕耘的同时,应重视家庭辅助教育的重要性。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同学生家长的沟通和协作配合,要求父母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应互敬互让,与邻里友好相处,关心别人,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为他们做出榜样。

  二、教师该树立良好的师德,“以身执教”以人格育人

  1.看重师德作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良好的师德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可谓师德。对教师来说,在实际工作中就为孩子们树立榜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在“自然”、“文明”、“优雅”等修养层次上应有较高素质的追求。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孩子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2.看重人格作用,搞好自身定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学校,每一位学生都有他自己的独立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具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和创新精神。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正确认识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重要责任,把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到重要位置,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努力探索教师良好品德养成的途径。学校实施德育教育需要创设一种良好的主、客观环境,既要让学生从内心里自觉接受品德教育,又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品德教育的质量。教师要启发学生自觉地进行思想道德学习,使他们充分认知品德教育的内涵,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等道德实践活动,激发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情感。要开展好如学雷锋做好事、互帮互爱等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班级活动,通过活动现场和图片、影像展示,通过开展法定节日、传统节日和重大历史纪念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教室里布置一些图书、玩具等活动角,来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友爱、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真正地为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牢记教书育人宗旨,把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

  1.教书与育人相辅相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2.德育与智育教育并重。重智育、轻德育是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必然会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教师一方面要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方面,善于钻研教材教法,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精心施教,形成特色。要千方百计组织好智育教学,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教师应自觉遵循的最基本的教育规律。

  3.“学高”与“德厚”并举。“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固然是每一个“授业”者的毕生的追求,但品德高尚、爱岗敬业更是人民教师的执身之本。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师应既懂得“学高为师”,努力钻研业务倾心教学,又应重视“德高为范”,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塑造自身形象,时时以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鼓足勇气,义无返顾地朝着品学兼优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

  4.勿忘职责,将师德养成贯穿于教师从教工作的始终。高尚的教师道德品质是对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的基本前提,教师德育素质的提升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主要时期,教师在整个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有极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

  总之,我们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弘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教师应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为祖国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具有新时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观念,有探索和创新精神。教育与师德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正确认识教师所肩负的教书育人重要责任,把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到重要位置,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xx年修订)[Z].

  [3]姜国才.教书育人方法论[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