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东汉庐江太守范式生平简介
范式,字巨卿,东汉名士。他年轻时,游太学为诸生,以后登上仕途,曾任郡功曹、荆州刺史、庐江太守等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汉庐江太守范式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范式生平简介
范式,字巨卿,东汉山阳郡金乡人,东汉末年出名的学士、学者,年少时曾经以游学四方为生,以后逐渐走上了仕途。范式最出名的就是曾经担任了庐江太史。在此前后,也陆续担任了许多其他的官职。
范式最出名的就是讲情义、重友情。因此在历史记载中,有很多关于范巨卿交友广泛的有趣典故,一直被后人传颂至今。比如说历史上最出名的《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就是一个很有名的典故。
在后汉书中有记载,范式与张昭私交甚密,两人当时同在太学求学,关系很不一般,经常一起探讨学问和社会政事。后来学成归乡,临别之前因为情深意重难分难舍,两人约定,在两年之后,范式到张家乡去拜访。两年之约如期进行,范式和张昭一起度过了这个美好的日子。
时光匆匆,又过了几年,张昭忽生重病,在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想要再见范式最后一面,却只能抱憾而终,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张昭下葬的时候,棺木似乎有千斤重,不能移动。而这时候,张昭托梦范式,范式于是骑马前来探访,由他亲自来出殡,棺木才得以安稳。
由于范式在朋友中信誉很好,加上他为官清廉,因此在同时代的知识分子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他在为政期间,一直兢兢业业的为百姓谋福利,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和爱戴。
范式和张劭
这个故事要从几年前说起,说起那时候范式从千里之外的地方来求学,由于家境一般所以平时生活很节俭,到了学院也是一副穷人样子,非常巧的是范式张勋二人一见面就相谈甚欢从此就成了好朋友。
回家以后张勋就翻箱倒柜找不穿的衣服,他的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忙就问:“你在找什么弄的乱七八糟的。”张勋头也不回的问:“我以前不穿的衣服和过冬的棉衣毛衣都在什么地方?要找到送给新认识的同学。母亲你知道在哪吗?”张母于是到外边院里的小房子里都给取了出来。
张勋找到范式对他说:“这些都是不穿的衣服也值不了几个钱,兄弟就给哥哥一个面子收下好了。”范式本不想要,但看到张勋言辞恳切盛情难以拒绝就收了。为了方便一起学习范式张勋找到学院的相关人员请求分在一个房间了,好能彼此在学业上互相勉励一起进步。
一天范式看到张勋没有按时起床就问:“你今天看起来这么没有精神,平时不是这个样子的,生病了吗?”随后一摸发现张勋头很烫急忙找了大夫,他每天都为张勋熬药并尽心照顾。范式张勋感情日渐深厚。时间过的如同箭一般的快,转眼到了毕业的时候,分离之时范式张勋坐在房间里的椅子上,彼此看着对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沉默了好一会范式开口说:“明年你就要结婚了,几年后兄弟我去看你。”张勋回答:“你一定要来。”后来就有了一段范式守信的故事。
范式守信的故事
几个年轻的书生走进了一个小楼的角落里,打开一坛好酒倒在碗里坐下开始喝。穿蓝上衣黑裤子名叫范式的年轻人对和他年纪相仿一身白色衣服打扮的人说:“大哥这几年多亏你的帮助才可得以完成学业,几年后一定登门去看你的母亲和孩子。”白色衣服打扮的人回答说:“老弟你这说的是哪里的话,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你家离我这里太远,不方便的话就别来了。”听到这番话的另一个同学说:“范式守信誉说到就一定会来。”
转眼离别之时已到,名叫张勋的白衣男子一直把蓝上衣的书生送到了村子外面,此时一辆马车飞驰而过卷起的灰尘让人无法睁开眼睛,但张勋一直目送范式离去,直到看不见对方的背影才含泪伤感而回。
转眼几年过去了,张勋正在院子里哄着自己1岁的孩子,突然想起了远方的范式,找到正在田间的母亲告诉她,在学校深交的朋友很快就来看自己的事。张母高兴的说:“是那个曾经到我们家的小伙子吗?时间过去那么久范式守信能来,就给他喝我亲自酿的美酒。”张勋十分自信的说:“范式守信是他为人的一贯行为,多做些好吃的我要招待好这个朋友。”
远在千里之外的范式拿好随身携带的衣服,一路往同学家走来。到了张勋的家里分别给他的母亲和孩子送上了漂亮的衣服。兄弟二人一起喝着张母酿的酒述说离别后的怀念之情。
人物生平
一诺千金
范式,字巨卿,山阳郡金乡县(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人。别名汜。范式年轻的时候在太学游学,成为儒生,和汝南郡人张劭是好朋友。张劭,字元伯。后来两人一起告假回乡,范式对元伯说:“两年后我要回京城,我会去拜见您的父母,看看您的孩子。”然后就共同约定了日期。后来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元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母亲,让她布置好酒食恭候范式。母亲说:“都分别两年了,千里之外约定的事情,你怎么就这么相信他呢?”元伯回答说:“巨卿是讲信用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诺言。”母亲说:“如果真是这样就该为你们酿酒。”到了那天,巨卿果然来了,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
坟地送友
范式当了郡里的功曹。后来元伯得了重病,卧床不起,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早晚尽心照料着他。元伯临终时长叹说:“不能看到我的至死不相负的朋友真是万分遗憾啊!”子征说:“我和君章对您如此精心,还不能算是至死不相负的朋友,你还要找谁?”元伯说:“像您二位这样是我活着时的好朋友。山阳郡的范巨卿才是我的至死不相负的朋友。”不久就死了。一天,范式突然梦见张劭带着黑色帽子,帽子上垂着缨带,急匆匆地走来,叫他说:“巨卿,我在某一天死了,要在某一时下葬,永归黄泉。您如果还没忘了我,能不能再见我一面?”范式惆怅地惊醒,悲伤长叹,大哭一场。他把事情全部向太守做了报告,请求让他前去奔丧。太守虽然心里并不相信,但不忍心违抗他的深情,就允许了这件事。
范式于是穿上为朋友吊丧的服装,到下葬那天,坐着快马奔赴那里。范式还未赶到时灵柩就已经出发了,到了墓地要下葬了,但灵柩却不肯进入墓穴。元伯的母亲抚摸着灵柩说:“元伯,难道你还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于是就停下灵柩等了一段时间,就看到有辆白马拉的素车远远嚎哭而来。元伯的母亲看着那车就说:“一定是范巨卿来了。”巨卿一到就叩拜灵柩说:“元伯,您可以走了。生死异路,从此永别了。”参加葬礼的一千多人全都感动的流下眼泪。范式就拉着引棺的绳索牵引灵柩,灵柩这才缓缓向前。然后他又留在坟地,为元伯修坟种树才离开那里。
千里送棺
后来范式又回到了京城,到太学去求学。当时长沙的一个儒生叫陈平子的也在一起求学,但和范式从未见过面,平子染病快要死去,对他的妻子说:“我听说山阳郡的范巨卿,是节烈的贤士,可以以死相托。我死后把尸体浅埋在巨卿的门前。”然后就撕下一块白布写了一封信留给范式。他死后,妻子就遵照他的遗言去做。当时范式正好出行刚刚回来,读了信看见坟墓,感伤不已,哭着向坟墓作揖,把他当做自己的死友。然后就护送照料平子的妻儿,亲自把灵柩护送到临湘。在离目的地四五里的地方,他就把白布写的信放在灵柩上,哭着告别离开了。平子兄弟得知这件事,马上就去找他,但再也找不到。长沙的上计掾史到京城办事时,上书表彰范式的事迹,三府都要征辟他,他都没有应召。
举荐贤能
被举为州郡的茂才,四次升迁至荆州刺史。南阳友人孔嵩,家里贫穷,父母亲又都老了,于是改名换姓,被雇做新野县阿里街的小卒。范式巡视新野,县里选了孔嵩做导骑欢迎范式。范式认识他,叫住孔嵩,挽着孔嵩的手臂道:“你不就是孔仲山吗?”相对叹息,谈到平生的经历说“:从前我与你都穿着长袍,在太学里学习,我蒙受国家的恩德官至刺史,你竟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处在卒伍,实在可惜啊!”孔嵩说“:侯嬴长期做着夷门卒,看守城门,非常快意。孔子想住在九夷,不嫌鄙陋。贫穷是读书人的本分,难道这是鄙贱吗?”范式令县令另派人代替孔嵩,孔嵩认为先被雇佣,日期也未满,不肯离去。
孔嵩在阿里,正身厉行,街里的子弟皆服其训导。于是公府征召去京师,在途中住在下亭,盗贼偷了他的马,不久得知是孔嵩的马,就互相指责道“:孔仲山是个好人,难道也可以侵犯的吗?”于是送马谢罪。后来孔嵩官至南海太守。范式后来升迁至庐江太守,享有威名,死在任上。
【东汉庐江太守范式生平简介】相关文章:
东汉刘备幕僚简雍生平简介12-02
东汉末年人物李儒生平简介12-01
东汉末年将领刘封生平简介12-01
东汉末年名将乐进生平简介12-01
东汉末年将领高顺生平简介03-25
东汉末年谋士庞统的生平简介01-19
东汉孝明皇帝刘庄生平简介07-03
东汉末年文臣张松生平简介12-01
东汉末年战略家鲁肃生平简介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