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综合实践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综合实践教案1
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中国茶文化”主题活动,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相关知识,营造一个研究的氛围,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增强探究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相关知识。
活动时长:4课时
第一课时
1、引导学生提出研究性学习课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历史悠久。人们常说:"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可见茶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然而茶是一个学问很深的话题,要想进一步了解它,我们就必须要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你们打算想从哪一方面去研究有关茶文化方面问题呢?
引导学生调查茶的种类、名称、中国名茶、传统制茶叶的方法、泡茶方法、茶与健康和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茶道艺术等。每组可以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重点研究;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等收集、阅读与茶有关的文章(诗词、散文),并初步了解中国5000年茶文化和家乡茶文化的发展过
程;
引导学生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
2、各小组确定研究主题,讨论并制定本小组研究计划和活动方案。准备好收集资料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第二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都喜爱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请大家动动脑筋,猜一猜好吗?
(出示谜语):“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会开花。
”你们真聪明,谜底就是茶叶,板书:茶。
二、师生介绍茶知识,引出家乡茶。
茶的种类繁多,茶有绿茶、红茶、花茶、白茶等,我们家乡也盛产茶,你知道我们的茶属于哪一种茶类呢?板书:家乡的绿(并让学生简要介绍家乡的茶资源情况、茶的种类等。)
三、观察茶叶,学生感言。
1、教师出示茶叶片(新鲜)。
引导学生从它的形状、色泽等方面谈。
2、教师出示成品茶(一粒),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表达。
3、突出两者之间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不易与艰辛。)
教师总结:是啊,从一片片嫩绿的叶儿到制成蜷曲成螺的'成品,其中要经历多少艰辛的劳动和复杂的工序。这其间,饱含着多少茶农的汗水呀!
四、引领学生入境,回味“成茶”的过程。
1、指名学生说说茶叶的“成茶”过程。
2、教师小结。(种植、采摘、杀青、揉捻、焙干)
3、按顺序重点讲述采摘、焙茶。
(1)出示采茶图、焙茶图。
(2)谈感受、说体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3)表情感。(你想对家乡的这些茶人说些什么?)
小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正是这些家乡的茶农,用他们的艰苦炮制了茶的醇香。其实,家乡陆郎的绿茶不仅胜在她的色、香、味、形上,她还有许多保健的功效。让我们在这声声古朴的乐声中品茗,让我们了解茶的功效,让我们“饮水思源”,让我们向家乡的这些茶人表示崇高的敬意。板书:我爱。
五、了解功效,细细品茗。(播放配乐录音,静静地品茗,深深地思考。)
六、交流学生搜集到的与茶相关的诗句、词句。
七、布置作业。
以“家乡的绿茶”为题,写一片小练笔
第三课时
1、走进茶园学采茶。
清明时节,正是茶树生长茂盛的时期,放眼望去,漫山遍野,到处是一垄一垄碧绿的茶树。采茶人头戴草帽,身背竹篓,穿行在茶园中,灵巧的双手在茶树上飞舞,茶叶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这一切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
我们带领学生走进茶园,跟随采茶人学采茶叶。所采茶叶的标准是一芽二三叶,但是采哪些茶叶,怎样采,都很有学问。在茶农的耐心指导下,学生们从不会采,到有一定的速度;从采大叶到标准的一芽二三叶,进步很快。望着采摘回来的嫩绿的茶树叶,同学们虽然腰酸背痛,但是感觉很有成就感。
听茶农们介绍茶树的生长过程。
仔细观察茶农采茶,听茶农介绍采茶技巧。(采茶好像"凤点头",采茶时,左右手都要用,一左一右轮流采,动作讲究协调;其次采下的嫩叶也分几个等级,最上等的嫩叶为一个嫩芽,如雀舌;次上等的嫩叶一般为一个嫩芽加1至2片侧叶。)
学生学采茶,茶农指导。
2、学种茶树,初步掌握茶树的栽培技术。
听农技师介绍茶场的两个茶树品种,学生观察两种茶树各有什么特点,制出来的茶叶各有什么特点。(都是楮叶种,灌木型,树姿半开展,芽叶黄绿,白毫中等,发芽密度大,整齐,产量高,持嫩性强,内含物丰富,是优质绿茶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发芽期中生偏晚,适宜品种搭配和机采。场内的品种一种是大楮叶,一种是小楮叶。)
学生询问茶树的生长特点(气候、温度、水分、土壤等)。如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 . 5?16.5度,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空气湿润,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加之质地疏松,极宜于茶树生长。
综合实践教案2
教学内容:
面具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制作面具的整体步骤;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面具,出示课题:“面具”。
二、新授
1、介绍制作面具的整个步骤
(1)剪切,挖空眼部,并涂上喜欢的颜色。
(2)~(3)折叠鼻部、头顶部,粘贴。
(4)耳部套上橡皮筋后粘贴在面具上。
(5)~(8)按照自己的想法,用彩色卡纸进行装饰。
2 、学生动手操作
(1)可以独立完成;
(2)可以合作完成;
(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
4、本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制作面具的步骤是什么?
综合实践教案3
一、活动目标
认知:
1、认识各类标志含义及作用。
2、了解标志分类情况及设置地点。
3、了解人们认识标志与使用标志的情况。
情感: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
2、从小树立自学遵守规则、社会公德的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社会人,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能力:
1、培养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具有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活动准备
1、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2、进行调查、整理、分析、统计、归纳信息方法,采访技巧、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培训。
3、商讨活动的计划 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住址由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民主选定组长,分工合作,然后各小组根据活动地点、时间、内容及组员工作分配等问题,进行计划书的撰写。由队员们集体讨论,评出最切实可行的一份计划书,完成他们的实践活动。
4、做好器材准备(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学校附近正大进行管道煤气建设,同学发现道路变小,道路上的标志却增多了,经常有人问我:“李老师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看到同学们对标志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与同学们一起商量,决定开展“标志面面观”的调查活动,上节课我们根据调查地点的不同分成了4个小组,并制定了每组的调查计划,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小,你们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2、调查汇报,成果展示
(1)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调查成果。成果汇报,交流评价。
(2)相机点拨让学生认识标志在人们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引导找出宣传标志的途径。
(3)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各小组汇报,引导学生们讨论交流:
A、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
B、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想对他们提什么问题呢?
C、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D、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觉得他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资料?
3、调查发现,设计标志 引入:在这次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还有一些应该设置标志的地方,却没有相应的标志,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一些标志,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1)学生动手设计标志。
(2)介绍自己的标志,说清楚标志的含义,告诉大家将标志设置在何处。
4、课后延伸 通过这次调查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不仅认识了生活中各种标志,还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人们自觉使用标志情况令人甚忧;设置标志出现误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都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让我们再次走到社会中开展一次“标志在行动”的活动,用我们手中笔,用我们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用我们生动有趣的表演,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标志、使用标志。
综合实践教案4
【教学实录】
一、汇报交流,梳理知识
师: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把有关立体形体的知识整理成表格或图。现在,请小组讨论推荐一张表格或图,拿上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各小组纷纷在实物投影仪上出示自己组整理的表格并向同学介绍。有出现下列图表等情况。
二、贴进生活,模拟应用
1、购买鱼缸的数学问题
师:昨天,老师想去买一个鱼缸,发现有以下几种型号。
尺寸
型号
长(分米)
宽(分米)
高(分米)
1号鱼缸
6
6
6
2号鱼缸
9
6
4.2
3号鱼缸
5
5
7.75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老师看到的三种鱼缸的形状大致是怎样的?
生:1号鱼缸看起来像一个正方体……
(众生抢着补充:没有上底面。)
生:2号鱼缸像一个扁扁的长方体,没有上底面。
生:3号鱼缸是一个高高的长方体,有点像柱子,也没有上底面。
(众生抢着补充:它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
师::这样吧,每个小组选画一个鱼缸,然后展示给其他小组看看。
师:工人叔叔在做鱼缸时该如何割玻璃,各种方案需怎样的玻璃?选择一种鱼缸,想一想。
生1:我选1号鱼缸,它只要割5块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就可以。
生2:2号鱼缸需要的玻璃是:一块长9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玻璃,二块长9分米宽4.2分米的长方形玻璃和二块长6分米宽4.2分米的长方形玻璃。
生3:3号鱼缸要二种形状的玻璃:一块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和4块长7.75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玻璃。
师:观察三个鱼缸,你想知道什么?
生:哪个体积最大?
师:鱼缸装水量是它的容积,如果不计玻璃的厚度,它的体积就是容积。
生:哪个鱼缸用料最少?
师:那就来计算一下它们的容积和用料面积吧,小组合作、分工计算。
反馈如下:
用料面积(平方分米)鱼缸容积(立方分米)
1号鱼缸:6×6×5=180 6×6×6=216
2号鱼缸:9×6+(9×4.2+6×4.2)×2=180 9×6×4.2=226.8
3号鱼缸:5×5+5×7.75×4=180 5×5×7.75=193.75
师:观察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
生问:老师,以前学习的表面积相等时,正方体的体积大。而这里为什么不是这样?哪里不对?
生答:以前学习的表面积相等是在所有面都计算的,今天计算的鱼缸只需计算5个面就不一样了。
师:你认为老师应购买几号鱼缸?
生1:我认为选2号鱼缸好,因为它底面比较大适合鱼游玩。
生2:我觉得你选3号比较好,因为它占地面积小。
生3:3号好,因为3号鱼缸比较深,适合习性不同的各种鱼,深水与浅水可养不同的鱼。
生4:1号好,因为它方方正正,既宽阔又比较深,鱼比较容易找到喜欢的深浅之处,那里又相对较宽大。
生5:我劝你不要买3号鱼缸,因为它比较窄小,鱼不好向前游。
生3(迫不及待地说):鱼可以绕着游。
师:大家能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都很好,购买时还要考虑房子大小等因素。
2、沙坑用沙中的数学问题
学校在操场边的空地上挖了一个长6米、宽3米、深0.4米的坑,准备装上沙作为沙坑使用。它的旁边有一堆圆锥形的沙,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1.5米。这堆沙够用吗?(∏的值取3.14)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汇报)
生1:这堆沙不够用。因为沙坑的体积是6×3×0.4=7.2(立方米),而这堆沙的半径只有12.56÷3.14÷2=2(米),沙的体积是×3.14×2×2×1.5≈6.28(立方米)。沙不够用。
生2: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这堆沙够用了。因为已经有6.28立方米沙,而沙坑装满沙也仅需7.2立方米,不用装满就可以了。
生1:不装满一些会不安全。
生2:不对,6.28÷(6×3)≈0.35,可见,用6.28立方米沙来装这个沙坑可以装0.35米深了,应该是安全的。而且,在使用中,沙不容易溢到操场上去。
生1:我接受你的意见。
三、综合实践,升华知识
师:我们通过刚才的几个题目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问题。老师这儿有一个铅球,怎样求出这个铅球的体积呢?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生1:我们可以先在鱼缸里放一部分水,不能太多,量出水的高度;再将铅球放进水中,再量出水的高度,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铅球的体积。
生2:我们组的方法与他们不同,我们决定用一个大口杯,装满水,再将铅球放进水中,收集溢出的水,用量筒一量就知道铅球的体积。
生3:如果鱼缸很大,这个铅球又这么小,放到水里水面上升很少,会很难测量,就不容易求出铅球的体积了。
生1:对,我们会选择一个大小适宜的鱼缸,或者玻璃口杯也行,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计算。
生4: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设法找到球的体积计算公式,用公式计算。
师:你们的想法都很棒,下面就请同学用自己的方法动手实践,求出这个铅球的体积。老师这里为同学准备了一些工具,可以来借用。
(用公式计算球的体积的那组同学用的是由老师提供的球体积公式:老师建议他们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搞清球体积公式的获得过程。)
(学生实践后反馈,老师说明测量中有误差,数据略有不同是正常的。)
综合实践教案5
活动目标:
1、引导儿童从自己身边的自然、社会、人文环境中,通过细致的观看发觉、熟悉春天的特征。
2、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比较分析力量、语言表达力量、交往力量及审美力量。
3、通过观看春天,培育儿童喜爱春天、爱大自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及仔细、细致的科学态度。
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感受阶段。
组织同学开展查找春天的活动,在校内里查找春天的脚印 。利用假期让家长伴随到野外感受春天的气息。去学校四周的公园体验、感受春天的漂亮,请公园的管理员讲解植物学问。从植物生长、动物活动来找春天。孩子们通过观看、体验和感受发觉了很多动植物在春天时发生的微小变化。孩子们一边观看,一边收集能代表春天特征的花、草、已发芽的枝条,收集动植物的图片、资料,拍照片、去野外录像。同时还依据个人爱好、喜好做和春天有关的各种活动,如种植活动、饲养活动、制作活动(制作鸟窝、风筝、风车等简洁利用风力的小玩具等)感受春天的变化。
其次阶段:展现阶段。
在同学猎取大量信息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让孩子们展现自己的发觉。
在“春天在哪里”的欢欢乐曲声中,同学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拍手、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春天的情境。
师:这么多同学都会唱这支歌,那歌中的小伴侣正在干什麽呢?
生:歌中的小伴侣正在找春天。
师:是的,春天已经静静地走近你、我,走近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想不想知道同学们是怎样找春天的?
生:想。
师:我们一起看一看。
(播放本班同学自己录的去公园、农村、野外“查找春天”活动的录像片。同学们很快在片中发觉自己熟识的身影,兴奋地呼着同学的名字,用心致志地看同学找春天的一举一动。)
师:片中是哪位同学在找春天?
生:是邢云、夏彬彬、曾庆楷三位同学在找春天。
师:他们是怎样找春天的?下面我们请录象片中的几位同学分别介绍他们找春天的经过及他们的发觉。大家说好不好?
生:好。
生:星期天,爸爸、妈妈陪我到水上公园去找春天。我观察红的花、绿的草。
生:我和爸爸到郊外的田野去查找春天,我发觉小麦苗都长高了。
生:星期天我到游乐园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放风筝的人多了。
(老师随着同学介绍将他们发觉的春天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师:这几位同学发觉了这么多春天的信息。那你们又是怎么找春天的?发觉了哪些春天的信息?想不想和同学说一说?下面我们就连续找春天,讨论春天的特点好吗?
(此环节设计对分散儿童的留意力,激发同学爱好,活跃课堂气氛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师:下面我们先在小组进行沟通,然后全班汇报比一比谁发觉的春天特征多。
1小组沟通(约5分钟)
当录象片中的同学向全班展现了他们找春天的'活动后,其他同学也盼望将自己的活动状况介绍给同学,这时老师必需抓住同学的这种心理需求,为每个同学制造尽可能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争论中,同学纷纷拿出收集的动植物图片、照片;小玻璃瓶内装的蚂蚁、蝌蚪、乌龟;种植的各种花、蒜苗等。大家边看边议,热闹发言,逐步认清差异,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熟悉得以提高。老师在班里巡察,观看同学收集的东西,倾听同学的发言,发觉典型材料,为全班汇报做好预备。
2全班汇报(约10分钟)
生:这是迎春花(出示照片)。冬天时迎春花的树枝是光秃秃的,春天来了开满了小黄花。迎春花是春天最早开的花,一看到迎春花开了就知道春天来了。
生:这是小蚂蚁(实物)冬天它藏在地里,天气温和了,它们就开头活动了。所以我知道春天来了。
生:我带来的是小草(实物)。春每天气温和,小草长出来了,看到绿绒绒的小草说明春天来了。
生:现在白天慢慢长了黑夜慢慢短了,说明春天来了。
生:天气温和了,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说明春天来了。
――――略
(老师随同学汇报,把春天的特征板书在黑板上)
汇报中老师可以提一些建议性问题让同学回答,如你带来的什么?冬天时是什么样的?现在和原来有什么变化?说明白什么?还可适时进行询问,如这些植物的标本是从哪儿收集的?并潜移默化地对同学进行爱惜动植物、爱护环境的训练,引导同学活动向正确发向进展。
3归纳春天特征
归纳环节是在同学自主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方法,概括春天的特征,完成对春天尽可能多的熟悉。
师:(指黑板)看,黑板上同学们贴的小草、树枝、花,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圆圈把他们圈起来归为一类?你们知道归为哪一类吗?
生:……这些都是植物。
生:那这些小乌龟、蚂蚁、蝌蚪……我们也可以归为一类
(依此方法,引导同学按动物变化、天气变化、人的变化进行分类,归纳春天的一般特征。)
师:同学们发觉这么多春天变化,真不简洁!老师也收集到一盘表现春天的录像带,想不想看?
生:想。
(借助电教媒体,播放教学录象片“春”既可以关心儿童开阔视野,进一步感受春天,观赏春天,了解儿童难以看到的动植物,了解各地春天的不同景色,又可以关心儿童学会科学的观看方法。)
第三阶段:体验阶段。
组织同学将本节课还未做完的事或还想做的事落实,使活动能连续下去。
师:课上我们讨论、熟悉了春天的特点,那么课后还能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做些什么呢?
(大家争论)。
通过争论,同学全都同意连续开展以下活动:
1、连续开展种植活动,做好观看记录(或写观看日记)。
2、把大家看到的、感受到的、想象的春天用各种方式(绘画、手工制作、照片等)展现出来。布置以“春天”为主题的园地,美化环境。
3、课后师生共同把鸟窝放在树上,给小鸟安家。
4、用制作的风力小玩具嬉戏,充分体现春天的美妙和生活乐趣。
课后每个同学选一个项目去做,下节课连续进行沟通。
综合实践教案6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制作小鸟的家的整体步骤;
2、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心,让他们知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那你们想不想给你们的朋友小鸟建一个美丽的.家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制作小鸟的家,出示课题:“小鸟的家”。
二、新授
1、介绍制作小鸟的家的整个步骤
(1)按符号剪切。
(2)粘贴树枝。
(3)粘贴树干。
(4)做台阶。
(5)加固门。
(6)粘台阶。
(7)用模板画树叶后剪下树叶。
(8)贴树枝、树叶。
(9)折小鸟,并贴在树枝上。
(10)完成图。
2 、学生动手操作
(1)可以独立完成;
(2)可以合作完成;
(3)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3、作品展示
4、本课小结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2)制作小鸟的家的步骤是什么?
综合实践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 查阅纸的历史, 了解纸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有趣的纸世界(综合实践教案)5课时。
2、 了解纸文化的特点。
3、 通过参观造纸厂,认识纸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4、 懂得节约用纸的道理,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5、 设计既环保又实用的纸制品。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纸的文化特点三、本课内容1、 认识纸2、 纸文化3、 参观造纸厂4、 节约用纸5、 多种多样的纸制品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1、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试过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宏大志向吗?你们试过用彩纸折成一只只带着自己美好祝愿的纸鹤送给父母吗?你们相信用纸做的锅能烧水吗?你们了解纸的历史吗?你们了解纸的分类和特点吗?带着纸的种种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纸世界吧!2、板书课题:认识纸。
二、 填写表格。
1、 把查到的纸的历史记录下来。
2、 填写自己喜欢的`书的页数、厚度、重量。三、 小组讨论:我们的生活为什么离不开纸?四、 搜集各种纸的纸样,制作纸样大全。
三、 研究不同用途的纸。
1、 举办“纸”运动会
2、 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六、 教师总结,教案《有趣的纸世界(综合实践教案)5课时》。第二课时一、 引入新课。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与中华文化、风俗紧密结合在一起。仔细看看四周,不难发现纸文化的踪迹,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不同的风貌吧!二、 根据采访所得,填写有关纸的文化特点。1. 油纸伞2. 春 联3. 纸风筝4. 纸灯笼三、 小组讨论:如何设计一个有创意的纸艺术品。四、 小制作:学生动手做小帽子折纸。
四、 剪纸艺术欣赏。
1、 欣赏书中剪纸。
2、 贴出自己的剪纸作品,大家齐欣赏。
五、 朗诵诗歌。
纸船_____寄母亲
六、 课后延伸。
让家长欣赏自己的作品。第三课时一、 引入新课。我们几乎天天用纸,却很少有人知道纸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今天,我们就去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情况。
1、 检查参观前的准备工作。
2、 参观造纸厂。四、 对古代和现代造纸过程进行对比分析。
七、 学生谈收获,教师小结。
八、 指导学生将活动感受写下来。
1、 导入后填写“用纸量的调查。
2、 小组讨论:填写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3、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 教师根据数据,说明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5、 学生制作节约用纸实施方案。
6、引入新课聪明的你,能设计出既环保又实用的纸制品吗?
7、学生将自己的设计写下来或画下来。
8、小组内欣赏各人的设计。
9、学生介绍自己的小发明。
10、评出优秀作品,教师表扬。
11、总结
综合实践教案8
活动背景:
在机场、车站、码头、公路等场所,各种标志随处可见,这些标志如同形象语言时刻提醒人们遵守社会规则,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为此,
确定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生活中的标志》。
让学生认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其作用,了解标志的种类及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进行礼貌礼仪教育。培养守规则的习惯,加强社会公德意识。
知识与技能:
透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及作用。让学生了解标志的种类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潜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透过探究式、访问式、题问式、搜集式、整理式的活动方式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标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促进综合潜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好处。
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3、搜集各类标志并制作成标志卡片。
4、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过程设计教师指导设计
一、准备阶段
(一)引出主题
1.导入
2.确定主题
3.提出问题
4.分组活动
5.汇报交流
1、同学们,你们明白生活中都有哪些标志吗?那么你们明白这些标志都有哪些作用吗?各种标志又与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呢?这些你们想了解吗?那么本次活动我们就以《生活中的标志》为主题,好吗?
2、板书主题:主题九《生活中的标志》。
3、说说关于标志你想了解哪些问题?
归纳问题
4、根据归纳的问题自由分组
(1)推选小组长
(2)确定要研究的问题
(3)填写并修改活动计划表
二、实施阶段
(一)收集资料
(二)选取整理材料
(三)拟定汇报方式
三、总结阶段
(一)成果展示
(二)活动拓展
1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
(1)调查采访。
(2)查阅书籍。
(3)上网查找。
(4)社会调查。
2、指导学生整理出最有价值的资料。
3、激发学生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汇报,拟定汇报方式。
学生按自由、自愿的方式,汇报自己搜集的关于生活中的各种标志的名称、好处、作用以及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向你熟悉的人宣传标志,使更多的人了解标志,运用标志,遵守社会公德。
活动记实:
第一课时
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主题和子课题
1、导入,引出主题
2、确立主题,板书:主题九、《生活中的标志》
3、提出问题:
(1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常见的标志?
(2)各种标志有什么好处和作用?
(3)各种标志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4)安全标志有哪些?
(5)汽车的标志有哪些?
(6)机场、火车站有哪些标志?等等
4、归纳问题
5、自由分组
6、推选小组长
7、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课时:制定活动方案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确定了本组要研究的问题,那么本节课我们各小组同学来制定一下活动方案。
二、1、各小组同学分别填写一下活动计划表。
2、小组汇报本组所填写的活动计划表。
3、各组同学根据同学们的推荐修改活动计划表。
三、总结
第三课时:指导收集资料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搜集资料呢?
二、教师指导搜集有关标志方面的资料。
1、为学生带给相关的网站及有关书籍。
2、指导学生掌握搜集的方法。
三、总结。
第四课时:整理资料
一、导入:同学们,我们课下搜集了许多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整理。
二、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组内整理。
三、把搜集到的标志进行分类。
四、学生设计,制作标志卡。
五、拟定汇报方式。
第五课时
一、导入:透过本次活动,把你了解到的生活中的标志展示给大家。
二、各小组同学依次将搜集到的各种标志展示给大家。
三、并向同学们介绍各种标志的好处及作用。
四、谈谈活动感受。
活动支持:
一、学校方面
1、学校开放图书室、阅览室,为学生带给可查阅的各种手册,并对各种标志进行归类。
如: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公共信息标志、奥运标志等。
2、各小组深入街道、单位、居民家中,公共场所宣传标志以及作用,散发宣
传资料,制作小报、小书签,让学生认识标志,了解标志,明白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养成自觉使用标志的习惯。
活动支持:
二、信息技术方面
为学生带给相关的网站,查阅各种标志的意愿及作用如:
禁止吸烟标志
汽车标志安全标志
活动支持:
三、社会调查
1、全班同学根据兴趣爱好自愿分成六个小组,如:公共信息标志组、安全标志组、奥运标志组、机场标志组、安全消防标志组、汽车标志组。各组分别到车站、机场及其它公共场所合作调查,搜集各类标志并制作成标志卡片。
2、开展以"标志与生活"为主题的宣传日活动,用小小报、标语、倡议书、录像、张贴标志、板报等形式,让同学们认识标志、关注标志。
活动反思: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中的标志》孩过实地调查、采访、查阅资料、统计、讨论、设计创作、义务宣传等,不仅仅认识了各种标志,丰富了眼界,更深刻地认识到标志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的巨大作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了便利。活动还使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潜力在活动中也得到了提高,学生能用心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合作学习、互助提高的乐趣。在活动中,学生重视了收集信息并构成初步地处理信息的潜力。透过这次活动,学生的社会职责感明显得到加强,此刻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增强了。
综合实践教案9
【活动主题的确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正遭受着垃圾的危害。据最新资料显示,人均每天扔出垃圾约1千克,而且这个数字在逐年上升。大量的垃圾不仅污染了环境,还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麻烦。但是,这并没有引起广大市民的重视,我们经常能见到有学生到处乱扔垃圾,没有良好的环保意识。本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垃圾的产生,懂得垃圾的危害,知道垃圾的处理方法,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社会生活意识。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热情。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垃圾、了解垃圾,知道垃圾的产生过程。
4、教育学生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
【活动准备】
了解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重量;了解本镇、本村的人口数量;拍摄一段录像。
【活动重点】 :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垃圾、了解垃圾,知道垃圾的产生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活动过程】
一、了解垃圾的产生及危害:
1、观看录像。
2、讨论:什么是垃圾?常见的垃圾有那些?垃圾是怎样产生的?垃圾有那些危害?
3、说说自己家里一天大约产生多少垃圾?人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
(一)、算一算:
▲每人每天丢掉的垃圾重量超过人体平均重量的五六倍。
▲我国目前垃圾的产生量是19xx年的4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过度过包装造成的。不少商品特别是化妆品、保健品的包装费用已占到成本的30%-50%。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也加重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还增加了垃圾量,污染了环境。
▲全球每年产生450亿吨垃圾。
▲那些"用了就扔"的塑料袋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垃圾量剧增。我国每年塑料废弃量为100多万吨。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
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5、说说看了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二)、做一做
1、拿出自己家用里带来的家庭垃圾,学生观察,填写垃圾的具体名称。
2、统计垃圾的数量和重量。
(三)、想一想
1、除了家庭生活垃圾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垃圾?
2、想想这些垃圾如果不去治理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
(四)、分一分
1、让学生试着为垃圾分类。
二、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
1、提问: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据变小?
2、小组讨论:怎样减少垃圾的产生呢?
3、出示有关法规:
城市垃圾处理的收费制度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新方案初定为居民户每月每户5元;企业、事业、个体户每0.3立方米6元;已办暂住证的流动人员每人每月1元。垃圾计量制为了减少垃圾量,目前,韩国正在推行一种叫做"垃圾计量制"的制度。所谓垃圾计量制就是在交纳基本清洁费、卫生费的基础上,按照每户垃圾产出量来负担垃圾处理费用。垃圾计量制最大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垃圾处理费的"大锅饭",从而迫使人们认识到"多产垃圾就要多付钱",要想减少这方面的交出,就要设法减少垃圾,间接树立爱护环境、减少污染的环境观念。韩国从1996年1月开始实现这种制度,很受社会各界欢迎。其做法是由环保部门提供各种不同容量和规格标准的垃圾袋,每个垃圾袋按不同的规格收取不同的垃圾处理费。这样用户在购买或使用垃圾袋的时候就会考虑垃圾所带来的垃圾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从而尽量减少垃圾。
三、活动延伸:
1、说说通过本次活动,你有那些收获?
2、为了让更多的人能意识到垃圾的危害,你准备做那些宣传工作?
2、垃圾的处理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2、使学生知道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培养垃圾回收意识,自学进行垃圾分类。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并能自主设计更多的处理方法。
4、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辨别分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探索的兴趣。
【活动重点】
使学生知道回收垃圾、变废为宝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培养垃圾回收意识,自学进行垃圾分类。
【活动难点】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想像、辨别分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探索的兴趣。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活动准备】
录相、口香糖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
观看录相:参观废纸加工厂,明白回收一吨废纸并把它加工成纸的意义非
同小可:把一吨废纸加工成再生纸比生产一吨纸可节约用水100吨,减少水污染35%,少砍大树17棵,制成再生纸800千克。
二、查一查
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调查,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方式。
三、说一说:研究垃圾的处理办法:
1、提问:那么如何来处理这些垃圾呢?
2、分组讨论,并设计处理垃圾的方案,由组长负责写下来。
3、全班交流:比一比,哪组的方案最科学合理?
4、上网了解世界上对垃圾的处理办法。
▲垃圾分类。垃圾混装是把垃圾当成废物,而垃圾分装是把垃圾当成资源;混装的垃圾被送到填埋场,侵占了大量的土地,分装的垃圾被分送到各个回收再造部门,不占用土地;混装垃圾无论是填埋还是焚烧都会污染土地和大气,而分装垃圾则会促进无害化处理;混装垃圾增加环卫和环保部门的劳作,分装垃圾只需我们的举手之劳。
▲垃圾回收。生活垃圾中,铝制易拉罐再制铝,比用铝土提取铝少消耗71%的能量,减少95%的空气污染;废玻璃再造玻璃,不仅可节约石英砂、纯碱、长石粉、煤炭,还可节电,减少大约32%的能量消耗,减少20%的空气污染和50%的水污染。回收一个玻璃瓶节省的能量,可使灯泡发亮4小时。回收1吨废纸能生产好纸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还可以节约一半以上的造纸能源,减少35%的水污染,每张纸至少可以回收两次。办公用纸、旧信封信纸、笔记本、书籍、报纸、广告宣传纸、贷物包装纸、纸箱纸盒、纸餐具等在第一次回收后,可再造纸印制成书籍、稿纸、名片、使条纸等。第二次回收后,还可制成卫生纸。
▲垃圾变宝(堆肥、发电等)。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行动方案。这个方案规定,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垃圾填埋。
▲垃圾焚烧。
四、做一做
课上做一做口香糖垃圾的处理实验,课后到学校和社区宣传正确的垃圾处理方法。
综合实践教案10
活动背景:
《寻找春天》是一个适合时宜且季节性较强的实践活动。根据四年级学生学习兴趣浓、热情高,但研究性学习能力较低的特点,所以选择同学们感兴趣、贴近孩子们的好奇心、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可以亲自体验的活动。当春天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时,我们感觉到天气变暖了、树绿了、花开了,连小草也偷偷地钻出了地面。孩子们被这种变化感染着,他们变得活泼好动,更加喜爱大自然了。看着这些烂漫的孩子们,我萌生了这样一个主题,带他们一同走进春、感受春带给我们惊喜与享受。
活动分析: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更加亲近大自然,他们对大自然的了解不仅限于书本上的那一点介绍,更能领略身处大自然时的快乐。本次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初步培养学生搜集、整理、筛选与主题有关的材料的能力。通过春游、搜集阅读资料、绘画、唱歌、吟诗、成语接龙等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春天的美丽,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春游、搜集阅读资料、绘画、唱歌、吟诗、成语接龙等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春天的美,抒发对春的喜爱之情。
了解春是一年四季中的一个季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观察比较的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2、通过走进大自然寻找春天,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了解春的一些特征,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与春有关的资料、图片,彩笔、纸 、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天气变暖了,燕子飞回来了,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站在这瑞雪初融的大地上,感受着温暖明媚的阳光,一个声音在欢快地叫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这美好的季节,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寻找春天。
二、提出问题并筛选。
1.你对春天有哪些方面有所了解呢?
学生汇报
(教师随机板书汇报内容)
2.哇,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这么多的内容,你想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呢? 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汇报
3.师生共同确立子课题:
(1)赏春(春天的景色、树木大地等变化)
(2)咏春(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歌、名篇、段等)
(3)绘春(画一画你眼中的春天的景色)
(4)唱春(唱一唱有关春天的'歌,跳一跳有关春天的舞蹈等)
(5)话春(搜集有关春天的词语,玩接龙游戏)
3.学生根据自己研究的种类确定活动小组
三、确定研究方案
1.我们每个小组都有想要研究的内容了,现在请你们先讨论一下,通过什么方式去研究?研究的结果怎样保存等,然后填好活动计划表。
2.小组研究,填表。
3.汇报。
四、活动实施
1.请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计划表进行研究吧。
(播放轻音乐)
2.小组汇报。
五、教师总结
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是播种的季节,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让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认知,课后与家人或朋友一起走进春天,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综合实践教案11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解甲午战争的概况、《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
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能力训练
过程
方法口头
表达让学生介绍邓世昌、徐骧、刘永福等人在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斗争中的事迹,提高复述能力
比较分析综合说明从《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内容的变化,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历史趋势
讨论探索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爱国
情感甲午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侵略战争。在战斗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抗争,他们是光荣的民族英雄。
思想
意识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教学重点黄海大战、《马关条约》
教学难点甲午战争的性质、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列举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并对他作出评价。(尽管他对于太平天国的镇压,具有反对的一面。在收复新疆方面,他的历史功绩却值得赞颂:他对于较弱的阿古柏果断动武,直接收复失地;对于较强的俄国则尽量避免直接交战,通过外交谈判,付出一些土地和金钱作为代价,收回价值更为重要的安全大门——伊犁。)
2.起初在收复新疆问题上,同左宗棠意见对立的代表人物是谁?(李鸿章)
教师讲授:李鸿章重“海防”轻“塞防”的主要企图是为了保存自己派系的实力,但是在列强疯狂侵略中国的形势下,李鸿章越是保守越是挨打,最终把“老本”都输光了。请同学们阅读《甲午中日战争》,看看李鸿章怎么把“老本”输光?中国又遭到哪些重创?在日本侵略者面前,又涌现出哪些与李鸿章态度不同的英雄人物?(要求学生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黄海大战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实现征服朝鲜、入侵中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2、请2——3位学生同时扮演邓世昌的英雄形象,由大家评判优劣。(教师作“画外音旁白”,学生配合表演适当的动作或对话)
师:1894年9月,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袭击,邓世昌动员致远舰官兵保卫旗舰。
生:(语言自拟,当场表演冲锋情景)
师:致远舰中弹过多,舰身严重倾斜,弹药也用光了,邓世昌动员将士决死一战。
生:(语言自拟,当场表演撞向“吉野”的情景)
师:致远舰被敌人用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决心与军舰同沉大海。随从递给他救生圈
生:(表演不接的动作,也可自拟语言表白殉国决心)
师:邓世昌的爱犬死死衔住了他的衣服不放,邓世昌怎么做?
生:(狠了狠心,表演用手将义犬按入水中的样子,接着沉入碧波)
《马关条约》
1、邓世昌等将士死得轰轰烈烈,因为他们用生命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所以,黄海一战,中日双方各有损伤,实力对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可是,后来日军却连战连胜,相继占领了哪些地方?(辽东半岛、旅顺、威海卫等)
2、清政府在这一战中又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力主妥协,一个是为了“保船避战”,另一个是为了要过“万寿大典”。清政府自身的腐败导致了战场上的全面溃败。)
3、战后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双方的代表分别是谁?(《马关条约》,1895年,[中]李鸿章和[日]伊藤博文。)
4、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指导学生制表填表)
项目内容分析影响
《南京条约》割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五口通商,协定关税破坏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加重中国的贫弱列强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瓦解了中国的封建经济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领土和主权更遭践踏,中国贫弱更加严重,列强扩大商品倾销,还直接进入中国生产领域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5、台湾人民怎样谴责卖国的清政府?(有人写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揭露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之流的卖国嘴脸。)
6、台湾人民又是怎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徐骧领导台湾义军同刘永福的黑旗军在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后因奸细出卖,台湾终于全部沦陷。但是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综合实践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国家《限塑令》的有关内容及意义。
2、调查人们对《限塑令》的看法及执行情况。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长期自主的环保意识,带给身边的人以正确的影响。
课前准备:课前多渠道收集有关“限塑令”的资料;课前进行调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关心我们的国家大事吗?今天,老师就要考考你们。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我国颁布实施了一项有助于改善我们环境的行政法规,是和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塑料袋密切相关的,知道是什么吗?
生:“限塑令”。
师:对,是“限塑令”。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有关“限塑令”的知识。
出示课题:“限塑令”与我们的生活
二、了解“限塑令”的有关内容及意义。
师:你知道什么是“限塑令”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指名说,并说一说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课件出示什么是“限塑令”,师重点强调:限制生产,和有偿使用。
师介绍什么是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并出示几个实物。
师:塑料袋在生活中用起来方便吗?为什么国家还要颁布“限塑令”来限制使用塑料袋呢?
指名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说一说什么是“白色污染”,它有哪些危害?
师:老师课前也收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图片、文字资料)
师:同学们,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
师小结:是呀,塑料袋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看来我们以后不能光涂方便,更要注意环保。
三、“限塑令”的执行情况。
师:同学们,“限塑令”颁布之后,人们执行的怎么样呢?请你想一想,你去超市、菜市场、餐厅等等这些场所的时候,商家执行“限塑令”的情况如何?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或看到的。
师:在这些商品零售场所中,各大商场和超市是严格执行“限塑令”的,和超市相比,菜市场等一些场所的执行情况要差得多,“限塑令”对它们并没有起到很强的限塑作用。
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菜市场的执行力度这么差呢?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师:是呀,“限塑”从硬性规定到人们自觉执行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
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师:围绕“限塑令”,课前我们进行了调查和访问,下面请同学们对你们小组的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并进行分析。
1.您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一次性塑料袋吗?
a是 b否
2.自“限塑令”颁布以来,您去超市购物一般
a自带购物袋 b购买一次性塑料袋 c购买环保袋
3.现在每天丢弃的塑料袋和原来相比,数量( )。
a差不多 b比以前少了 c比以前多
4.对于“限塑”政策,您的态度如何?
a十分赞同 b不太赞同
指名学生谈一谈。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
1、多年以来,塑料袋以它的方便、适用的特点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没有研制和生产出完全可以替代它的物品之前,人们还不可能完全的拒绝使用它,因此有不少人认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一次性塑料袋。
2、人们的购物习惯已经在逐渐的改善了。可以重复使用、而且无污染的布袋、环保袋已经在逐步地替代一次性的塑料袋了。
3、“限塑令”的颁布和执行,大大的减少日常生活中废弃塑料袋的数量,占到被调查人群90%的人都认为目前丢弃的塑料袋已经远远少于以前。这将对地球环境的改善和能源节约起到极为可观的作用。
4、几乎所有的公民都深刻的意识到了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重大意义,大家都积极响应和支持国家对“限塑”所做出的举措,公民的环保意识也在这一行动中,得到了提升。
五、采取的措施
师:通过我们的调查分析,认识到“限塑令”在执行过程中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师举例)我们可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实行“限塑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呢?
学生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汇报交流。
1、做“限塑令”的宣传员,使限塑成为一种生活习惯;
2、人人增强环保意识,不仅仅是在使用塑料袋上;
3、自己动手,制造更便利时尚的环保购物袋;
4、拒绝白色污染,争做环境保护的志愿者!
六、总结。
综合实践教案13
一、活动背景
学校是学生熟悉的场所,是他们生活的乐园。学校里有师生辛勤的汗水,有画不尽的色彩,写不完的诗篇,唱不完的歌。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我爱学校》中的“美丽校园”和“我为学校添光彩”这一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校,把语文、美术、音乐等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和开放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了解学校,使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勤学向上,为校争光。
2、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图画、音乐、相片等进行表达的能力。
(2)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及应用的能力。
3、 知识目标:
学生从学校的规模,设施、环境、荣誉等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我们的.学校。
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设计意图
本节课主要抓住课题中的“爱”字,通过学生的介绍,让学生体会到学校环境美、设施全、荣誉多,值得我们爱。在此基础上,升华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懂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达对学校的爱。最后以歌传情,升华主题。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了5年了,你们爱学校吗?好,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爱学校》。大家说说学校的哪些地方值得大家爱呢?
(二)、温馨的校园
1、检查调查了解的情况
师:布置大家去调查了解我们学校各方面的情况,不知大家完成了没有?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准备向大家介绍学校哪些方面?
(各小组汇报,摆出自制台标。板书:规模、设施、环境)
2、介绍学校规模
3、介绍学校设施
4、介绍学校环境
5、我爱美丽的校园
(1)通过大家的介绍,我也感受到了校园的美。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吧!学生观看课件。
(2)小结:观看课件后,大家有什么感想呢?我们学校规模大,设施全,环境美,我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是多么幸福啊!是谁为我们创造这么美好的学习环境呢?(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国家、学校领导-------------)那么我们应怎样保护我们的学校呢?(出示课件)
(三)、我为学校添光彩
1、现在请各组的同学把收集到的材料整理一下,然后每一组派代表介绍。
2、学生自由回答(通过照片,歌唱,语言,习作,图画作品等方式来表达对学校的爱)
(四)、活动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大家都在用行动,用学习来表达对学校的爱。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校添光加彩,把我们学校建设的更加美好!作为一名新镇中心校的小学生,我们要做到:今天我们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们为荣。
学校环境优雅,设备齐全,她既是我们的学园,又是花园、乐园,我们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感到无比快乐!让我们齐读课件《和谐校园、你我共创》来结束这节课吧!
综合实践教案14
活动目标:
1、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能把自己查询的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并进行表演,培养学生合作交际的能力。
2、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在交流中分享动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课前准备:
学生:
1、布置学生业余时间,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动物园或亲友家走一走,看一看有哪些可爱的动物,观察它们的样子,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通过观察、上网、阅读等方式了解动物的奇妙,重点可针对一种动物进行较全面的了解,收集有关图片,做好头饰或画一幅画。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蜂飞蝶舞、兽走鱼游、虫鸣鸟啼……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上千万动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让我们走进这生机勃勃而有奥妙无穷的动物世界,去结识众多可爱的生灵,去保护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吧!
二、分小组展示
师:看了动物影片,大家都很激动啊。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就带了几位游客来到了动物园……
导游:欢迎大家来到奇妙的野生动物园,我们现在的位置是飞鸟馆。咦,这边有几只小鸟在谈话,我们来听听。
鸽子:……啄木鸟:……麻雀:……
游客:这些小动物真有趣啊!我们再看看那边吧。 导游:那边是世界之最的鸟类,他们现在正在争吵呢! 驼鸟:……蜂鸟:……
游客:其实我觉得他们都很可爱。还有什么好地方啊? 师参与:刚才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鸟,你喜欢其中的哪一种呢?为什么?
导游:我们这里还有个动物游乐场,他们正在玩成语开火车游戏呢!
小组成员玩游戏,老师放音乐。
游客:原来有关鸟类的成语和谚语那么多啊。真好玩!
导游:接下来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森林王国,现在正是举行抢答赛的时候,我们赶快去看看。
游客:真是一场令人激动的比赛,动物们个个都讨人喜欢。 导游:现在是我们的最后一站海洋馆,在这里你们可以近距离的和动物们接触。
游客:请问你是谁?虎鲸:…… 游客:请问你是谁?鲨鱼:…… 游客:请问你是谁?海豚:……
游客:这些鱼的体形都好大啊。海洋里的小鱼们是什么样子的?
导游:我们海洋馆里设置了一个热带鱼画展,一起去参观吧。(游客:海底动物世界真是奇妙!真美丽!
导游:除了这些漂亮的热带鱼,我们还有一个珊瑚岛,那里更美呢!游客:太漂亮啦,我喜欢海底世界!
导游:现在,我们的旅程就要结束了,最后是动物园为大家准备的一首歌,我们来听听吧。播放音乐。
三、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三条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保护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
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鼓励开展野生动物科学研究。
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科学研究和驯养繁殖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奖励。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义务,对侵占或者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六条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动物资源的管理,制定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
四、生介绍查询资料过程。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不知道你们在前几周的时间里进行了哪些准备呢?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
1、动物小秘密。
2、动物的睡眠。
3、动物自疗之谜。
4、动物的巧妙合作。
5、动物谜语。
6、动物身上的科学。
7、哭泣的生命。
8、形形色色的生命。
二、谈谈体会
这真是一趟有趣的旅行,大家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动物,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生谈体会。
师:大自然孕育了无数神奇而完美的生命,他们和人类都是亲密的好朋友,我们要和他们和谐相处。最后,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吧。(放音乐)
三、课后实践
1、了解青蛙到底吃什么。
2、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活动目标:
1、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
2、关心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能为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献计献策。
3、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生活小事。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水污染和森林资源骤减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树立节约资源的环保观念。
难点: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节约资源的生活小事。
综合实践教案15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和近现代服饰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思想情感。
(2)、掌握服饰的搭配及色彩的基本知识。
(3)、了解我国民族多彩的服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习服饰的讲究,增强学生对服饰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生对服饰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对服饰艺术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2)、学生通过练习来表达自己的'个性,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学重点、难点:
(1)欣赏古现代服饰和各民族的传统服装。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对服装进行大胆的颜色搭配。
一、新课程导入: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服饰的讲究。人们常说,衣食父母。这说明吃和穿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它可以显现出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品格、修养与个性。在古代就有很多关于服饰的讲法,象"佛靠金装,人靠衣裳"还有"人靠衣裳马靠鞍",都充分的体现了服饰的重要性。
二、小组汇报成果:
有人说:"服饰,是人体的又一层"皮肤",是流动着的"软"雕塑,是人的气质、个性、情调、风格的亮相,它是人对自身外在美的一种设计",那么,我国的服装历史是怎样发展的呢
(一)、中国的服装历史组:通过搜集有关中国古今服装演变的文字资料,了解中国的服装历史变化,使同学们认识了中国服装的历史发展变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异彩纷呈,各具特色,这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要认识一个民族,进而研究这个民族的历史和现状,探究这个民族的文化及其衍变,都不能缺少对这个民族服饰的关注和了解。
(二)民族服装组:通过我们网上查阅,搜集各民族服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展示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服装。
引导学生思考:青少年学生该不该追时尚、赶时髦呢?为什么?
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
服饰的颜色搭配:
(三)服装颜色搭配组:通过去服装店咨询和去图书室查阅资料及网上搜集有关服装颜色搭配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思考与交流:如何着装自己?(结合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着装的感想)。
(1)、服装尺寸与款式:
根据本人的体材比例、体形的胖瘦、高矮;不宜过大或过小
(2)服装款式要大方
选用适合青少年学生的仪态、环境、性格
(3)、着要适时、装饰要适度:
要适合时尚、适合流行趋势、适合季节变化、适合不同场合。
(学生讨论:小学生是否应该穿校服?说出自己的看法。)
(4)、色彩的搭配:
A、色调;
B、色彩情感。
三、总结
评价学生作品
【综合实践教案】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教案11-03
小学综合实践教案02-19
综合实践课教案11-11
综合实践优秀教案12-26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01-01
关于综合实践教案04-01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01-08
综合实践教案(15篇)06-20
综合实践教案精选15篇02-27
综合实践教案(精选20篇)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