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考试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考试总结1
一、基本情况
考试时间20xx、6、2科目历史
班级九年级考试人数35任课教师王晓春
二、成绩分析
分数段统计:
50—40
39—30
29—20
19—10
10分以下
15人
14人
3人
3人
0人
等级统计:
特优线40及格线30
特优人数15人及格人数29人
高分线37
高分人数19
三、试卷分析
题号、题型(主观题、客观题)、主要考查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做答情况、得分情况
试卷考查得是初中历史内容,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从总体上看,这张试卷学生考得一般。其原因有二点:(1)学生对题意理解不透彻,以至于无从下手。(2)有一部分选择题比较难,不容易做正确。在以后的'教学中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试卷的总体评价
命题方向(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难易程度、考查知识点、书写量等。
重点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学习和运用两者并重。书写适中。
五、试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无
历史考试总结2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备课——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晋江市的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历史考试总结3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在西汉早期。
2.东汉改进造纸术的重要历史人物是蔡伦。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3.东汉时期的张衡制造的地动仪。作用:测定地震的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4.东汉华佗最早制成了“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主要著作《五禽戏》。
5.东汉末年的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书中阐述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其对于经过中的重要事件、人物、文件等再次重申,而相应的在下一节课新知识讲授开始之前必须要对本节课小结时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或是集体共同回忆,以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
其次,加强基础知识点记忆能力的'培养。起初,考虑到九年级学生学习压力大、任务繁重,所以平时没有要求学生在课下记忆背诵历史,现在看来是有必要采取“有选择性”的抽查工作了,对于(二)班,我的想法是先在班上进行统计,征集自愿背诵者,如果人数偏少,则统一直接由我考察;如果人数稍多,则分组,选出负责人来考察组员,而由我考察各负责人。对于(一)班,采取课前、课后提问的方式,重点针对历史成绩处于50分至30分之间的同学。这是考察的方式,而考察的内容则还是以历史事件的经过为主,这点我会在课堂小结时针对课堂笔记做出划分,明确指出哪些部分是需要加强记忆的。
最后,加强材料分析题的训练。这个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对于每一课的“想一想”以及课后的“材料阅读”,尽可能在课堂上进行解决,当做材料分析题去做,启发学生,最后让学生给出答案。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要善于从材料中找出关键字,比如“国家”、“人物”、“时间”等,并通过多次训练,养成学生仔细审题、做提前先阅读材料的习惯。
历史考试总结4
试题结构及特点:
这次试卷的总成绩是100分,考察北京版教材第1课至第11课的知识。
题型分为三种:选择题(9分),填空题(11分),材料解析题(5分)。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而材料解析题考察的是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及材料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更注重对同学们进行能力的培养。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一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93.2%;一、二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100%。三班及格率100%,优秀率68.2%。同学们在选择题上得分较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填空题相对较弱,更多的情况是汉字书写错误,这就说明了同学们的语文功夫存在着欠缺。材料分析题同学们答的很好,能用流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失分很少,这就证明了教师在平常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
如何改善?
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比如有的同学说做题一快就忘了审题。我们答题的`目的是把我们会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求答题的速度快慢。所以对审题问题要高度重视。告诉自己审题审题再审题。
2、加强大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逆向思维等方式,查缺补漏,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课上现场让学生翻书答题,每节课至少做一道大题。老师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共性的问题统一强调,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做到有针对性的弥补和改善。对做过的同类的习题进行整理总结。在总结中升华提高。
3、计划好复习的步骤,按照步骤一步步将学过的知识作系统的回顾,都有助于在自己的能力和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因此不必紧张焦躁,应该冷静地思考自己的弱点在哪里,针对弱点制定计划,有条不紊地加以实施,轻松备考,切忌东一头西一头乱撞,顾此失彼,乱了方寸,到头来事倍功半。“为什么”上多下功夫。要特别注意选择题的深度、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多角度、多层次、有跨度的问法,千万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那样会耗费大量时间却不得要领。
历史考试总结5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6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
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初一历史课本前11课。
3、试卷的基本特点:
(1)依纲据本。命题依据初一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考试成绩情况
两个班最高分86分,最低分6分,分数差距较大。
三、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取得成绩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任务。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
存在问题:
1、审题不认真。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内容及设问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了得分。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如选择题的第2、4,5,6、7、8、小题,材料解析题等这些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
3、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包括识记能力、材料的阅读、分析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和比较能力。特别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涂卡问题。由于选择题答案是通过答题卡进行提交,学生对涂卡方法掌握不熟,失误较多,甚至出现大面积同学选择题0分的情况,严重影响班级平均分。
四、改进措施
1、在加强基础知识、史实掌握的同时注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帮助学生树立历史观念。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此次考试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只要从中找出问题,吸取教训,并积极总结反思,相信我们会在下一次取得进步!
历史考试总结6
一、 教学情况总结
1、 很抓基础知识的落实。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把知识要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这样使集中注意力,课堂听课效果提高,同时便于以后的积累与复习。
通过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前两分钟,朗读、背诵前一天所学要点内容,上课后提问,发现问题再讲解、强调。每一单元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列出单元知识体系表,前几个单元老师完成,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归纳。
2、 注重课堂、自习的'教学效率。
课堂上要求学生纪录整理,随时提问反馈。自习课明确学习任务,做作业或练习册,比如做练习册时明确到具体某页某题,然后当堂反馈检查。
3、 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
本学期采取了多做基础题,以题带基础知识的做法。除了两本练习册以外,每课一练一评,题量是7-8个选择题,一个很基础的非选择题,做到小步子快反馈。每单元一测一过关,如果发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再讲解、强调、错题重做。
实验班适当做稍难题,在周测时适量出一些高考题或高考模拟题,提升能力,拓展视野。
平行班以练习册上的题为主,要求学生全做,教师祥讲。
4、 培养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
教会学生审题:单项选择题教会学生抓材料和问题的关键词,关注肯定项和否定项。非选择题,教会学生提炼材料,找要点结论,注意时间断限。
5、 注重史学基本理论和史观教学。
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内容及运用;全球化、现代化、文明史观等史观。
6、 在期中考试前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把主要知识点按复习日期列表,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强化学生背诵。
二、 期中考试分析
1、 成绩方面:
总平均分:三校第一
各班平均分 :实验班1年9班 名次下降,1年10班不变。
单科最高分 : 一年10班卢成媛90分。
2、存在的问题:
① 学困生的提质
②基础知识记忆
③进度过快
④语言归纳能力
三、 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提质措施
1、 在完成余下的教学任务时,放慢进度,边讲边巩固
2、 把练习册的基础题弄透,加强实验班的基础知识教学。
3、 继续制定详尽的期末复习计划。
4、 做好差生提质工作,采用一帮一的措施,教师及时检查督促,课堂多提问,课后个别辅导。
教学相长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学生共同进步,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断调整,以达到和学生共同发展。这需要教师不断的反思。
历史考试总结7
本次考试度中等偏上,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很简单,但是还用很多学生不及格,在其任教的七个班中优秀率不是很高,13名满分的学生只占了5名,并不是很多,而不及格的学生仍然比后七个班多。我认真的对学生的试卷进行了分析,以及对过去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学生在细节上丢分。学生不按问题的顺序答题而丢二分,审题抓不住问题两个关键词而丢二分,学生对历史事件叙述不准确,错别字。
问题二:对材料分析题,学生答起来还不是得心应手,学生不注重对材料的阅读、分析与运用。
问题三:审题不认真,不会审题和答题速度过慢等问题
二、改进措施
1、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要注意学生的投入度,多观察多督促,要盯人,有溜号的或不认真的,要马上给予提醒,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2、平时做题就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抓准主体问、关键词、限定词如时间、年代、人物、历史事件名称、性质、会议。
3、启示类题要给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
4、课堂上注意对所学历史事件的归纳和练习,注意对学生解答综合问题能力的培养
5、尽量和学生谈话,鼓励学困生坚定学习历史的信心。
“路漫漫其徒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及时反思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我要继续努力。
历史考试总结8
本次历史试卷难易适中,紧扣课本、题型多样、新颖能与当今社会联系起来。既考察了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而且很注重灵活运用,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
本试卷满分为60分,选择题中学生失分比较大。主要表现在: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
2、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
3、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4、在讲解过程中有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考到亚历山大东征最远到达的地方没点明确,只讲到到达了哪些地方。以致学生在做此题的时候根本不知如何去做。
5、凭印象答题。学生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自己听得多的印象深刻的东西。
综上所述,本试卷失分严重,平均分只有28分。许多原因在于我讲解的时候不到位。因为是初执教者,有一些考点把握还不到位,还又没有很好的监督学生进行识记,加上学生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以致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也出现失分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
一、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对常考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重点排查、抓好落实工作
二、抓纪律,纪律不好,会影响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期中考试后,我会加强纪律监管力度,向课堂要质量。
三、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四、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六、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七、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门课程。学生普遍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成为影响历史成绩的一大因素
总之,经过期中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提高成绩的目的,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管理、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历史考试总结9
期中考试又结束了,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下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教师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任务重,为了加快总复习的速度,在11月份中旬学完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我没给学生复习历史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复习。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历史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学生方面:从试卷看,主要失分是材料1有的.学生理解有误,没有抓住中心内容,第一问应是文艺复兴就错,其它问题就全错了;材料2(但这道题不是会考内容)和材料3两个作用和意义。问答题主要失在美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二、学生方面:
1.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厢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功夫,主动去背去记极性差,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进入初中后历史一直以来还算我的强项,初一,初二那会,每章节过后都会收到老师发的学案,然后开始死记硬背,成绩倒也还说的过去,谁知进入初三,先是换了老师,讲课方式,风格都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接着中国历史也变为了世界历史,每章节过后,也不会再收到学案,懵懵中就参加了月考,从考场下来,我就彻底懵了,感觉什么也不会,答案可想而知。
月考过后,我仔细分析了自己了历史丢分,平时上课老师知识渊博,所以讲课风趣幽默。自己呢光是听乐子了,可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一点没记住,同时思维还停留在之前初一,初二等着背学案的模式。这样以来,成绩肯定是不理想。痛定思痛,我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一些措施。每节课上过后自己仔细阅读教材全解,老师上课提到的要点,重点,仔细再过一遍。之后,有空就翻历史五三,会的题口头回答,有困难的,不知道的就动手写一写,最后呢,和其他班的同学借来学案进行巩固。
在这种措施下,这次期中考试,历史进步最大,但是离我心目中满意的成绩还有很大的距离,也就是说还有很大的上升的空间,在期末考试之前,我要继续之前好的办法,勤背,多预习,多复习,巩固,通过练题来促进背题,自己总结出适合自己学习历史的好办法历史考试总结与反思历史考试总结与反思。
期末考试也就剩下四十多天了,我一定要好好利用好这宝贵的时间,合理分配,有效,高效地完成各科目地学习,复习,将以前段老师给我们讲地时间宝典利用上,使自己的时间尽可能地充足,让自己做到劳逸结合。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送给自己,激励自己,努力,为了最后的成功,加油!
历史考试总结10
本次历史试卷题目偏难,但仍然紧扣课本、题型多样、新颖,并且能与当今社会联系起来。既考察了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又很注重灵活运用,不过学生成绩不太理想。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在材料分析题中部分学生失分比较大,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
二、审题不清,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三、在讲解过程中有些不到位的地方,以致学生在做此题的时候根本不知如何去做。
四、凭印象答题。学生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自己记得多的印象深刻的东西,所以凭印象就做错了。
综上所述,本试卷失分严重,平均分只有四十多分。许多原因在于我讲解的时候,有一些考点把握还不到位,还又要没有很好的`监督学生进行识记,加上学生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以致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也出现失分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
一、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对常考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重点排查、抓好落实工作。
二、抓纪律,纪律不好,会影响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期中考试后,我会加强纪律监管力度,向课堂要质量。
三、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
四、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六、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七、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门课程。学生普遍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成为影响历史成绩的一大因素
总之,经过期中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提高成绩的目的,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管理、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历史考试总结11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已考完,现将考试情况总结如下:
一、考试情况分析:
1、得分情况:
(1)总人平:参考人数26人,人平68分。
(2)优秀人数:8人优秀率:31%
(3)及格人数:18人及格率:69%
2、失分原因:
从试卷的结果来看,学生普遍失分较多的题是第1、13、19、22和25题。归纳综合学生失分的原因有:
1、读懂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欠缺。如第1题,此题首先要读懂古文,而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获取信息,造成答题困难,从而失分。
2、历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能把握本质内涵。如13题,部分同学选A或B项,原因是没有理解俄国18xx年改革的本质。
3、解题方法与技巧运用能力欠缺。如第19题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同之处,如果学生对课本知识不熟容易出现错误,误选其他项的原因主要是审题不清,没能抓准关键词。
4、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如第22题失分较多,原因是不能理解。理性就是人性中的正确、合理的部分。理性在文艺复兴中就已经萌芽,在启蒙运动中得到广泛的提倡。凡是属于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主张都属于当时提倡的.理性。故答案为A。
5、材料题失分较多。原因是综合性比较强,训练也较少,学生没有注重方法,随意性比较大。
二、今后的对策:
1、强化训练。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筛选整合,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强化训练,适时组织复习和检测,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检测试卷要创新,问题情境要精妙,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比较、综合的能力。
2、个别辅导。对于各科成绩都较好,而历史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对差生进行个别辅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全年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3、激发兴趣。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吸引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兴趣牵引着他们探究历史的奥秘,靠强制手段强迫他们去死记硬背是不行的。
4、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讲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堂课的小结部分都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5、注重学生养成教育∶
①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读懂题,明确问题。
②加强记忆训练,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③认真钻研教材,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
6、加强合作。以后我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取长补短。多向周边学校的同行取经,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针对上述问题,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
一、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对常考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重点排查、抓好落实工作
二、抓纪律,纪律不好,会影响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期中考试后,我会加强纪律监管力度,向课堂要质量。
三、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
四、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六、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七、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门课程。学生普遍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成为影响历史成绩的一大因素
总之,经过期中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提高成绩的目的,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管理、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历史考试总结12
作为分班后第一次政治教学成果检测的月考成绩已经出来了,对比出题前预设的成绩分布以及高一政治备课组的五位教师的教学情况,再结合具体所任教的班级成绩,做出如下分析:
1、试卷难度的把握。遵循难度系数为0.5至0.6,平行班的平均分为60分,非平行班则70分的原则,根据高考文综政治考试大纲的考点进行出题。选择题综合了表格题、漫画题和计算题等多种类型,非选择题也包括了表格分析题、意义型和措施型题目,既有对课本基础知识和基础观点的考察,也有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成绩情况却表明,有很大一部分的同学都栽在选择题上,失分相当严重。可见,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和基础观点掌握不够到位、认识不够全面,以致作出选择时答案也是模棱两可,准确率偏低。在非选择题上,更是损失惨重。排除部分同学完全没有认真听课和考前背书的情况,仍然有很多同学对于教师课堂讲授过程中所强调的重点问题没有留意和及时掌握消化,答题的采分点不清晰、边缘化。
2、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知识的生成,力求全面到位,以致重难点相对弱化,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讲授内容有时偏多、偏难,占据了高效训练的时间或者精讲点评的效果不明显;非选择题训练的强度和效度不足,答题技巧和规范缺乏强调。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要更加突出“三个精讲、三个不讲”,强调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本框题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观点;完善和规范导学案的继续推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默写过关和高效训练”四部曲切实到位;在有限的.课堂时间进行有效课堂训练,强化答题技巧和方法。
3、在教学中普遍发现学生还没有完全转变初中的学习方法,过分依赖教师,没有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平常甚至考前也懒于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以致考时脑袋里只有模糊的印象或者一片空白。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适应高中政治的学习,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适当进行限时记忆,及时掌握教学要求,达到教学目标。
历史考试总结13
进入初中后历史一直以来还算我的强项,初一,初二那会,每章节过后都会收到老师发的学案,然后开始死记硬背,成绩倒也还说的过去,谁知进入初三,先是换了老师,讲课方式,风格都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接着中国历史也变为了世界历史,每章节过后,也不会再收到学案,懵懵中就参加了月考,从考场下来,我就彻底懵了,感觉什么也不会,答案可想而知。
月考过后,我仔细分析了自己了历史丢分,平时上课老师知识渊博,所以讲课风趣幽默。自己呢光是听乐子了,可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一点没记住,同时思维还停留在之前初一,初二等着背学案的模式。这样以来,成绩肯定是不理想。痛定思痛,我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了一些措施。每节课上过后自己仔细阅读教材全解,老师上课提到的要点,重点,仔细再过一遍。之后,有空就翻历史五三,会的题口头回答,有困难的,不知道的就动手写一写,最后呢,和其他班的同学借来学案进行巩固。
在这种措施下,这次期中考试,历史进步最大,但是离我心目中满意的成绩还有很大的距离,也就是说还有很大的上升的空间,在期末考试之前,我要继续之前好的办法,勤背,多预习,多复习,巩固,通过练题来促进背题,自己总结出适合自己学习历史的好办法。
期末考试也就剩下四十多天了,我一定要好好利用好这宝贵的时间,合理分配,有效,高效地完成各科目地学习,复习,将以前段老师给我们讲地时间宝典利用上,使自己的时间尽可能地充足,让自己做到劳逸结合。
国有句古语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送给自己,激励自己,努力,为了最后的成功,加油!
首先,我认为不能单方面关注成绩,而应该关注学生对历史学习态度的转变。这次考试之所以没有考好,总结原因如下:
1、平时没有养成细致认真的习惯,考试的时候答题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导致很多题目会做却被扣分甚至没有做对。
2、准备不充分。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言外之意,无准备之仗很难打赢,我却没有按照这句至理名言行事,导致这次考试吃了亏。
3、没有解决好兴趣与课程学习的矛盾。
4、史实不清,是致命的弱点。
5、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历史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6、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7、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厢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8、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抓住历史发展的脉搏,体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历史的博大与精深。
为此我觉得做以下安排:
1、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庆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讲,应不造成不懂即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2、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难免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切忌考前去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学会尝试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这一次历史的期中考试,全班的成绩都不理想,当然,也包括我。老师这么辛苦地教育我们,不就是为了让我们掌握到知识吗?让我们考试有一个好成绩吗?我突然觉得自己不应该考一个这么差的成绩,这样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老师,也对不起家长。考试是为了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虽然说,考试的成绩不理想可能有不细心的原因在里面,但是,绝大部分还是该掌握的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
我知道,要想取得良好的成绩,必须先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平时,课前要认真预习,不懂的地方要做好标记,先自己独立思考,实在不懂上课的时候再拿出来讨论。上课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要认真复习,应该要背的概念和公式一定要记牢。甚至还可以做一些比较灵活一点的题目,当然,这是在对于基础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才做比较难的题目。这样的话,考试的时候要想取得一个优秀的成绩就并不难了。虽然说,有了良好的基础,考出一个优秀的成绩并不难。但是,考试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毛病需要我们去克服,那就是:粗心。考试要做到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做完检查这三点。考卷里会有陷阱,所以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老师,我一定会按照我自己上面所说的去做。让自己把应该掌握的知识掌握牢固,考试时取得一个优秀的成绩,这样才对得住自己,对得住老师的辛勤教育!
历史考试总结14
各位领导、各位同行: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在这里我主要对我校2012年中考历史科的情况进行总结。经验是算不上,希望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我校在2012年中考中历史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参加考试的人数是514人,历史科平均分为28.36分,优秀率为43.97%,比去年有了很大的突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其次在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下我校政史教研组的教师也群策群力,归结起来我校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品德与历史科同时由一个教师兼任
我校这几年思想品德与历史科的教学工作都是由一个教师兼任,也就是一位政史教研组的教师他既担任某个班的思想品德的教学工作,同时又担任这个班的历史科的教学工作。这样做很多老师都觉得难度和压力也比较大,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但是我们都坚持了下来。总结这几年中考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认为这样做对我们这样的乡镇中学也有一定的优势:
第一、因为思想品德与历史科是合卷考试,考试内容是分开的,老师可以根据这两科的特点以及每一个复习阶段的轻重缓急调配好复习的时间。如果分开来由两个老师担任功课,两人之间的沟通就可能不够协调,学生就可能对这两科的时间安排不够科学,影响他们的复习计划。
第二、思想品德与历史科这几年中考有些知识逐渐交叉在一起,在某些方面是有共性的,有时我们授课或者在讲评练习的时候,有些内容可以交叉来归纳总结。一个老师同时担任这两科的教学了可以容易启发学生进行两科知识的整合,在解答的时候从多个角度来回答。
二、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中考历史科考核的一个重点就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复习的时候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一方面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读书,书读多了自然就记住了,有时还有意识的让学生背书。这样可以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同时学生在解题时可以少翻书节约时间,阅读题目的`速度就能提高很多。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校政史教研组的集体智慧,通过各人的努力收集和编写试题让学生加强训练,巩固基础知识并加以运用
三、着重对学生答题时的答卷设计进行指导
总结我校2011年中考思想品德与历史科的成绩时,我们了解到,学生被扣分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答题不规范。思想品德与历史课的答卷设计不合理,比如出格、写错别字、涂改不规范、写字不清晰以及因为写的字体太大横格不够写答案等错误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因此我们在今年辅导学生的时候着重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强调,引导学生对答卷进行合理设计,规范答题。每次模拟试进行总结的时候都由教师写好一份规范的答卷发给学生做对比,引导他们归纳总结,避免因答题不规范而被扣分。
以上几点就是我校政史教研组在今年中考中的一些主要的做法,希望在座的领导老师能够给予批评指正。下面就以后我们的中考备考提一些我个人的建议:
1、每年的中考备考会我们一定要重视,里面有很多中考的信息
2、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中考的理念是以课本为主,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使他们在学习历史后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必须要了解基本的历史知识。
3、规范学生答题,指导他们进行答卷的设计。因为中考是一次重要的考试,评价的标准就是分数,学生能多得分就是考试成功。
历史考试总结15
本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是学生进入高中后进行的第一次大型、正规的考试。这次考试不仅有利于了解学生初中的知识基础和入学两个多月来的学习状况,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策略及行为。为此特对本此考试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一简单分析与总结。
一、关于历史试题的分析
本次历史考题共两大题,32个小题,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主观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总体来看,本套题考查范围较大,覆盖到所学过的所有内容;题目表现形式比较灵活,文字、图片、表格等均有体现;设问角度多样,如原因、影响、特征、评价等。但本次考题最大的特点应该是简单、平易,主要表现在所考内容大多为史实性的内容,即记忆性的内容较多。虽也有一些考查概念、结论及规律的题目,但绝大多数为日常教学中所一再强调的内容。此外也有一些题目学生在平常练习中已做过。而考试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些,因为优秀率达到12%,及极率高达83%。而对于利用新材料、设置新情景和新问题以充分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论证评价等思维含量较高的能力则考查不多。当然,这一方面可能是命题者考虑到了一年级新生的特殊情况而有意为之,另一方面也与学校要求命题必须保证达到一定的及格率有一定关系。
二、关于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
首先,就选择题而言,学生总体答得都非常好。从正答率来看,在30道选择题中,正答率在90%以上的共计10道,占三分之一;正答率在89—80%的共计10道,占三分之一;正答率在79—70%的共计6道;不足70%的只有4道,其中只有三道题在50%以下。下面对正答率不足70%的四道小题逐一做一分析:第19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时混淆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权利法案》颁布的历史意义;第23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英、美政体的根本特征把握不准;第29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教材上的细微的历史史实注意不够,有所忽略;第30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未能将所给材料与所学的《天朝田亩制度》联系起来。除这四个小题外,其它题目出错的主要原因也大致不外乎基本史实、概念、结论未能充分理解掌握,不注意审题,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于题目的分析当中,阅
读理解能力较差等。
其次,就主观题而言,第31小题学生普遍回答较好,分数一般较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错别字较多,如“嬴政”写成“赢政”,“郡县制”写成“群县制”等;二是中央的行政制度和地方的行政制度分不清;三是不同朝代的制度之间相互混淆。第32小题有一定难度,其中存的问题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小问:第2小问的主要问题一是将国家政体与国家结构混同为一体,即民主共和制和联邦制分不清,二是在回答相同点时不能从实质上、性质上回答,从而导致所答内容与答案不符(其实学生的某些答法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第3小问出错率较高,一是学生概括程度较低,不能充分利用所给材料回答问题,而是习惯性地回答课本上的有关内容;二是分析能力较差,不能从发展的、联系的角度去评价历史。第4小问的主要问题一是学生表述不严密,如将“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成“德国宪法”、“德意志宪法”等,这实质上也反映出概念不清的问题;二是选择比较的角度单一,不能从多角度、多方面比较,从而导致失分。
三、关于学生答题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的.思考与对策
通过认真分析学生的试卷,我认为学生答题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从客观方面来讲,一是初中教学不太重视历史,而且实行开卷考试,所以不少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二是高中历史教学时间有限,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学习、练习;三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前三个单元确实存在理解上的难度,这部分内容初中未详实学习,比较抽象;四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一方面可能对某些知识的讲解很不到位,未能说清道明,二是教师的传统的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占用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却没有能产生相应的教学效益。从主观方面来说:一是学生的对高中的历史认识及历史学习的方式方法仍停留在初中阶段,认为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只要临考前突击一下即可,因而平常看书少,理解不深。虽有些学生平常也较努力,但学习方法仍停留在初中阶段简单的机械记背的基础上,不注意理解相关概念和结论,不能够经常对所内容进行多角度地整理归纳,使之构成完整的历史体系,尚未形成自动化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比较对比等历史思维能力,从而大大影响了高中历史知识的高效学习。二是部分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感到有畏惧心理,认为高中历史概念抽象,又千头万绪,要学好的难度很大。三是还有部分学生文理分科的思想特别强烈,对文科的历史学习完全抱着应付的态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第一还是要想尽办法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手段,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为此自己必须深刻反思并果断扬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把学生的学做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进一步明确并优化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追求更大的课堂效益。第二是要狠抓落实,真正让教学目标在教学对象,即学生身上得以实现,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教案本上。为此,一要进一步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二要强化课前学生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掌握,并特别注意采用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三要继续落实作业及各种练习题的收交、批改、补正等各个环节的相关措施,特别是要发挥历史课代表的作用。第三是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强化对一些较抽象的或易混淆的概念、结论、规律等的讲解外,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克服对历史学习的畏惧心理,尤其是要引导并帮助他们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记忆、如何归纳、如何做题等,使他们逐渐树立起学习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当然,针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要能够在课堂及课下的教学活动中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力争不使每一个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掉队。
【历史考试总结】相关文章:
历史考试总结01-13
历史考试总结与反思01-26
历史考试总结与反思(实用)03-19
初一历史期中的考试总结01-06
历史考试总结(通用23篇)02-27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12-12
初一历史期中的考试总结5篇02-21
初一历史期中的考试总结6篇02-16
历史考试复习计划(精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