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回忆生活中见过的文明礼仪行为,并能说出自己对礼仪行为的了解
2.了解手抄报的制作方法,并尝试制作。
3.在日常生活中能遵守规则,用自己的礼仪行为引导身边人。
4.培养幼儿的礼貌对人,学会团结、谦让。
5.认识文明礼仪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手抄报图片、纸、PPT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讨论图片,导入活动。
1.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这些图片里的人你喜欢吗,为什么?
2.那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总结:看来我们新苗幼儿园的宝宝都是懂礼仪,讲文明的好孩子。
二、讨论怎样引导周围的人讲礼仪。
师:那光是我们懂礼仪,讲文明是远远不够的,怎样才可以影响我们身边的人?
请你们说一说。
师:小朋友想了这么多的方法,可是光我们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宣传是不够的,你: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都知道呢?
三、手抄报的制作方法。
师:老师有一个好办法,咱们可以画很多手抄报来告诉人们讲礼仪,你们知道什么是手抄报吗?
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手抄报?是什么样的呢?
出示PPT,欣赏手抄报。
它和我们平时画的画有所不同,手抄报是以画画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来布局。一般一张纸上分有很多的小版块。每个版块都有小标题。其中的大标题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每个手抄报都有很好听的大标题。
师:如果让你来画一幅手抄报,你打算写一些什么,画什么来号召人们讲礼仪?
分成哪几个版块呢?
师:你给你的手抄报取什么好听的名字呢?
四、画一画。
师:请小朋友们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制作一个礼仪手抄报,影响周围的人一起懂礼仪,讲文明。
五、作品评价。
从构思、颜色、版块等方面进行评价,请幼儿互相欣赏讲述画面内容。
小百科: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绘本内容,观察画面,大胆猜想并讲述故事情节和人物间的对话。
2、喜欢绘本中艾玛开朗乐观的性格,享受绘本故事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大胆猜想并讲述故事情节和人物间的对话。
活动难点:
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艾玛与风》课件。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绘本封面,引出故事。
1、出示封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观察大象的特点,树的特点)
3、你从哪里看出它是一头大象?(鼻子、腿、耳朵)
4、它和一般的大象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颜色、图案、与众不同)
5、它就是大象族里那个与众不同的家伙,什么叫与众不同?(它的名字叫艾玛,跟艾玛打个招呼吧,它还是大象家族里的开心果呢)
5、什么叫开心果?因为他们每次跟艾玛在一起都很开心,很快乐,所以艾玛是大家的开心果。今天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关于艾玛的故事,说不定听了故事后,你也会喜欢上艾玛的`,到底是艾玛和谁的故事呢?在封面上找一找 。听听看,是什么声音?这个绘本就叫《艾玛与风》。
二、ppt1、欣赏绘本,感受绘本带来的乐趣。
1、你知道山洞里哪个是艾玛的弟弟吗?(黑白格子的大象)
2、他们在听艾玛的弟弟表演什么?(口技)你知道什么是口技?
其实你们都会的,口技就是学各种各样的声音学的很像很像,谁来表演一个?你会学什么声音?(幼儿学)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随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2.体验互相祝福所带来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
1.教师和一位幼儿相互拱手祝贺,请大家说出这个动作表示什么意思。
2.让我们一起听一首歌曲《恭喜恭喜》。
二、学唱歌曲
1.完整倾听一遍歌曲。
2.说说听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样的感受。
3.再次倾听歌曲,听清歌词。
4.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什么地方最特别?
5.有节奏的朗诵歌词“恭喜恭喜你呀”,感受歌词反复的特点。
6.学唱歌曲2-3遍。
三、游戏:恭喜恭喜
1.介绍游戏玩法。
2.幼儿边唱边表演3-4遍,每次游戏结束时可说上一句祝福的话,在祝福声中结束活动。
教师:小朋友说的真好,那我们再来听一听是不是小朋友说的这些?
2)幼儿根据提问理解并学说诗歌内容。
老师:诗歌中的天空、小猫、蛋糕、手套是什么颜色的?
为什么会变成绿色的?
教师:戴上绿色的眼镜我们看到这是绿的、那也是绿的。
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绿色,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这一片绿、那一片绿、到处都是绿绿绿)。
老师:可是诗歌里面还说,绿色的世界忽然不见了?为什么?
3) 幼儿看图谱学说儿歌。
老师:我们一起看着这个图谱一起说一说这首好听的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谱学说儿歌)
4)我们一起加点动作试一试好吗?
3、幼儿自己尝试创编儿歌。
教师:看看这是什么?(教师出示各色眼镜)现在给每个小朋友一副眼镜,请你戴上眼镜看看,跟你的同伴小声讨论一下,你看见了什么?用我们诗歌里的`话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创编儿歌)
结束部分:好了,我们去室外再看看好不好?跟客人老师再见。
活动反思:
《恭喜恭喜》这首歌曲,要求幼儿跟着音乐学唱歌曲,并随着歌曲节奏做动作,同时体验到过新年互相祝福所带来的快乐。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音乐,在开始部分没有弹唱给孩子们听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在大街小巷听到过了。孩子对事物的观察比较直观,并且对声音和节奏似乎有着天生的喜好。这一活动,幼儿的探索可以很自然地通过环境和传统的庆典音乐相结合。《恭喜恭喜》这首锣鼓节奏鲜明、舞狮韵律生动的歌曲,让幼儿通过与同伴一起体会年、节祝福的喜悦,去感受春节欢庆的节日气氛。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来…去”的句式说话。
2、培养幼儿大胆表述的能力,能认真听,大胆说。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有多媒体设置,相关课件。
2、准备好有关情景表演的道具。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乐乐的妈妈,请小朋友去做客,幼儿进入活动室。
今天乐乐一家请小朋友去他们家作客。
二、幼儿看已准备好的课件按每一个画面引导幼儿用“……来……去”学说一句话
乐乐一家招呼客人,他们向小朋友问好:小朋友们好。他家的乐乐可调皮了他请小朋友和他一起看墙上小动物的画,用“……来……去”的句式描述画中小动物的活动。他还说了看谁说得好让妈妈给予奖励。小朋友愿不愿意和他比一比。
1、有各种各样的`鱼游来游去。请小朋友看鱼: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2、小青蛙在荷叶上跳来跳去。
3、小兔在树林里跑来跑去。
4、小鸟在天空中飞来飞去。
5、两只小猫在追来追去玩耍。
三、看情景表演。
刚才乐乐说小朋友比他厉害,都说得很好,现在让我们进行情景表演,还是用…..来……去的句式说一句话。
1、请老师看书:翻来翻去才找到要找的图片。
2、请小朋友把两杯水倒来倒去。
3、小朋友抱着布娃娃转来转去。
4、请一名幼儿作想来想去的样子。
四、活动结束。
乐乐妈妈请带大家到一个好玩的地方去玩,幼儿出活动室。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布置脏乱的小熊家和洁净的小兔家
2。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废电池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个小动物家的不同。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2、教师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出示可回收标记),提问:什么叫可回收?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
(出示不可回收标记),提问:为什么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
3、帮助小熊整理垃圾。
4、集体检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5、组成“环保小分队”,检查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情况。
【活动反思】
“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教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帮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周围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是教育。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玩具若干,玩具篓两个;
苹果标记10个,西瓜标记8个;
红色、黄色发圈各5个,蓝色、绿色发圈各9个。
活动目标
初步建立等量概念。
体验快乐学习的乐趣。
能够发现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活动过程
1.引出等量问题
(1)师交代比赛规则: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运玩具比赛,大家在规定时间内跑到指定地方拿玩具,每次只能拿一个。
(2)幼儿随着《运动员》的音乐出发“运玩具”。比赛结果:苹果队获胜。
(3)师:你们猜猜苹果队为什么能获胜呢?(他们人多)
2.解决怎样等量的问题
(1)师:聪明的雯雯发现苹果队人多了,有谁能有好办法很快知道苹果队比西瓜队多几个人呢?
(2)幼儿互相讨论。(一个一个地数;小朋友手拉手,谁没有好朋友就是多了)
(3)苹果队和西瓜队的幼儿手拉手,发现苹果队幼儿多了两个,让其中的一个幼儿把苹果标记换成西瓜标记。
(4)师:现在大家都有了好朋友,也就是两队人数一样多了,我们再次进行公平的“运玩具”比赛。
3.提出新要求
(1)师:我们分男孩子和女孩子再来一次比赛,请女孩子自由选红色和黄色发圈。幼儿自选后,发现两队不等,由男孩子帮助检查并调整。
(2)女孩子进行“运玩具”比赛,男孩子做啦啦队为女孩子加油。
(3)同样的方法,男孩子自由选绿色和蓝色发圈。幼儿自选后,发现两队不等,由女孩子帮助检查并调整。
(4)男孩子进行“运玩具”比赛,女孩子做啦啦队为男孩子加油。
(5)引导幼儿说说哪队运玩具多又快,为获胜队发奖牌。
(6)大家戴上奖牌一起跳舞庆祝。
4.放松活动
活动评析
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将教材、教法、幼儿三方面作周密考虑,简而言之就是“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幼儿。以教学活动《运玩具》为例:
1、备教材
直击教学目标,思考核心教育价值
“运玩具”是中班的一节数学活动,它的核心是等量关系的教学。按照《纲要》要求,中班的幼儿已经需要学习和了解等量的概念。因此,教师首先需要的就是找准教学原点,仔细思考本次活动的目标(核心价值)是什么,以定位准确、指向清晰的教学目标来引领教学全程。品读三个目标,我们可以看出: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等量”这一教学核心适合于中班幼儿学科学习:而游戏化教学手段,借助问题发现来引导幼儿学习的方式则体现了较好的策略和手段运用。认知对象(内容)、认知主体(幼儿)、认知策略三要素通过目标得到了有效整合,整体表述精确到位、逐渐递进,教学活动的核心价值得到了体现,目标建构成螺旋式上升态势。
2、备教法
推敲教学环节,营造自然“发现之旅”
在“运玩具”这节教学活动中,我们能够比较充分地看见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发自内心地想要习得知识。借助于教师的无形牵引,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做到了“以数学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一切显得水到渠成,教学设计显出环环相接、层层推进的特点。比如,为了使幼儿更加熟悉“等量”概念,灵活运用已得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教师安排了幼儿最为感兴趣的竞赛游戏环节。初看似前面游戏的重复,仔细推敲,我们会发现:“幼儿自由分组”区别于先前的教师预先分发水果标记,幼儿的游戏自由度得到增加;“男生女生互相检查”区别于先前的个别幼儿检查,促进了幼儿团体间的.交流和伙伴关系的建立;人数不一样多时的相互调整,既有经验的运用,更增添了一丝帮助和关怀的意味。这样的游戏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欢笑中发展了思维、丰富了技能。
3、备幼儿
了解所需。传递恰当学习方法
纵观“运玩具”的整个活动过程,没有呆板的说教,没有生硬的讲解,借由最初的比赛,人数多少的问题在幼儿的面前得到呈现。教师紧紧抓住幼儿对于公平性的质疑,发起了新的互动,以求知者的姿态来请教于幼儿:“谁能很快知道人数不等?究竟多几个?怎样才能一样多呢?”类似这样的提问,深化了幼儿自我的探究行为,逐步理解了“等量”的概念,摸索出如何使不同人数的队伍实现“等量”的方法,使学习质态得到提升,问题在摸索尝试中迎刃而解。这样的一种学习氛围,将幼儿的主体感受与教师、与教育情境紧密联系,使学习不再是教师驾驭主导之下的被动学习。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反音,正确运用各词、动词、量词等等。
2、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话,不乱插嘴。
3、知道与同伴应团结合作、互助互爱、友好相处。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教学重点、难点
游戏中巩固练习反音,正确运用各词、动词、量词等。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CD、数学图卡组(字卡)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的画面,教师讲述儿歌情节。
2、教师分段念诵儿歌。
3、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注意,在两个句子连接时,每一句结尾的词语,都是下一句的`开头,就好像是在玩“接龙”游戏。
4、引导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1)谁能说说看,小山羊在做什么?他遇到了谁?
(2)小白兔在做什么?他遇到了谁?
(3)小青蛙跳下河之后?遇到了谁?
(4)大白鹅在水里游泳,碰到了谁?
(5)是谁在当领队,叫唤大伙来排队?
5、识字游戏。
(1)教师出示字卡,引导幼儿认读汉字。
(2)游戏“找朋友”。
教学反思
活动中,幼儿可不分先后,争先恐后地去握手指。教师也可以规定出顺序,让幼儿按着先后次序去握手指。能以丰富的肢体语言充分展现出各种动物的代表性动物。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给瓶子“穿衣服”的方法,尝试用点、线和各种图案装饰瓶子。
2、感受水粉晕染的效果,在游戏中体验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贴有幼儿写生头像的饮料瓶1只、餐巾纸、海绵1块。
2、范例2份,水粉颜料、棉签、抹布若干,高低不一的花架作展台。
【活动过程】
一、我给瓶子穿衣服。
1、出示瓶子。
(把贴有幼儿写生头像的瓶子摆放在高低不一的花架上)“这是谁呀?今天瓶子宝宝要去参加朋友的聚会,可是没有新衣服,怎么办呢?瓶子想请你们帮忙,为他们做件新衣服好吗?”
2、交代材料“我们可以用什么做它的衣服呢?(幼儿讲述)我们的衣服大多是用布料做的,老师要为这个瓶子宝宝穿上一件特别的新衣服,是用餐巾纸做的衣服。”
3、示范做法。
穿新衣服的方法:
(1)先用海绵吸水淋湿瓶身,给瓶子宝宝洗个澡。
(2)再把瓶娃娃全身包裹住,露出脑袋(瓶盖)。
(3)然后用海绵轻轻地拍衣服,使衣服紧贴瓶子宝宝的身。用相同的方法给瓶子穿第二件衣服。为瓶娃娃穿衣服时,要轻柔地操作,以免把衣服弄破。
二、我帮瓶子画彩衣。
1、谈话过渡——“瓶娃娃的新衣服穿好了,但是他还是不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幼儿讲述原因)
2、欣赏范例——“这里有个瓶子先生,看他的衣服上有些什么花纹?(线条装饰)这位瓶子小姐的衣服上有些什么?”(图案装饰)
3、示范讲解——“这些线条和图案是怎么画上去的呢,使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棉签。我们先用棉签蘸上颜料,轻轻地在衣服上画上各种不同的图案(花、线条、色块等),并用不同的色彩搭配。保持衣服桌面的整洁、干净。”
4、动手操作,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三、我帮瓶子开展会。
1、展示作品——“聚会开始了,瓶娃娃们快来参加。”(将穿好五彩衣的瓶子宝宝集中摆放在展台上)
2、欣赏交流——看了这么多的五彩瓶子,你认为哪个最漂亮呢?为什么?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了解各种会飞的东西。
2、学习用问答形式演唱歌曲,并进行歌曲仿编。
3、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教师幼儿共同收集的有关会飞的物体(动物、植物、交通工具等的图书、音像资料等)的图书、图片、音像资料等。
2、音乐CD(歌曲P6、P14),遥控器。
3、联系扮演小鸟的幼儿。
4、翅膀贴纸人手一份。
5、鸟儿头饰一只。
6、天空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表演形式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师:“前几天有位小朋友问老师一个问题,他问‘谁会飞?’”
请出小鸟(幼儿扮演),边飞进教室边说:“鸟儿会飞。”
师:“鸟儿鸟儿怎样飞?”
小鸟扮演者拍拍翅膀,说:“拍拍翅膀飞呀飞。”
师:谢谢鸟儿帮老师回答了问题,再见!
小鸟:再见!
二、初步理解,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动作表演。
师:“谁会飞?”(鸟儿会飞。)
师:“鸟儿鸟儿怎样飞?”(拍拍翅膀飞呀飞。)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学鸟儿飞。
师:“小鸟们飞得真好看,老师呀要把它编成一首好听的歌曲。希望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完成。老师来问,你们来回答。看谁回答得最棒!”
2、以问答形式引导幼儿答唱。(教师唱一句,幼儿问一句。)
师:“谁会飞?”(鸟儿会飞。)
师:“鸟儿鸟儿怎样飞?”(拍拍翅膀飞呀飞。)
师:“小朋友真棒!是你们和老师一起编出了这么好听的歌曲。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歌曲来唱一遍吧!”
3、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三、谈论各种会飞的东西。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除了鸟儿会飞,还有什么也会飞?”
2、对应幼儿讨论内容,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如:各种鸟类、蝴蝶、蜜蜂等昆虫,蒲公英等植物,风筝、飞盘等物体,飞机、飞船等飞行物。
3、说说这些东西是怎样飞的。
(请发言的幼儿学学该说物体飞的样子。)
四、关于“谁会飞”的问答。
1、根据前一环节的讨论,师幼进行“谁会飞”的问答。
师:“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会飞的东西。现在,我们来玩一个问答游戏。老师来问,你们来回答。”
2、指认图片,幼儿分组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有哦节奏地说一说。
如:谁会飞?飞机会飞。飞机飞机怎样飞?转转螺旋桨飞呀飞。
谁会飞/蒲公英会飞。蒲公英蒲公英怎样飞?风儿一吹飞呀飞。
五、学唱歌曲第二、三段。
师:“刚才鸟儿很高兴,我们用好听的歌声把它唱出来了,现在飞机很着急,我们把它也用好听的歌声唱出来吧!”
同样方法学唱歌曲第三段。
六、仿编、演唱歌曲。
1、幼儿跟唱歌曲,进一步巩固歌曲。
2、师幼共同尝试将有节奏的问答一一填入曲中,进行演唱。
师:“其它会飞的也着急了,我们也把它们唱出来吧!”
3、借助图片提示,跟随伴奏演唱歌曲。
七、结束活动,幼儿边飞边演唱歌曲。
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编出了这么多动听的歌曲。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对小翅膀,让我们小朋友贴上小翅膀也像鸟儿一样飞呀飞!”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音乐活动,目的是想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游戏,初步在宽松的环境中,锻炼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整个活动中,我让幼儿在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游戏环境中玩玩学学。整个活动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浓厚。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精选】中班教案07-27
中班教案12-10
中班教案01-21
中班教案01-29
中班教案01-29
中班教案01-30
中班教案03-22
中班教案03-21
中班教案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