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时间:2024-04-18 15:23:5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掌握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探索、动手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感受。

  教学重难点:

  学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和减。

  教学准备:练习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我们这一阶段和一种新的数——分数打交道。

  你来介绍一下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好吗?(学生回顾,并介绍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

  我们认识了分数,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阶段性的补充复习。

  复习的内容有:

  1、几分之一;

  2、几分之几;

  3、比较分数的.大小;

  4、分数的加减法。

  二、复习并组织适当的练习。

  1、回忆1/2。

  师: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你会按照老师的这种说法,用生活中的一件物体,并用上几分之一,说一句话吗?

  学生酝酿并指名说。(强调“平均分”)

  学生互相说。

  小结:通过刚才的举例,你能知道分母和分子的含义吗?

  指名学生回答。明确分母和分子的具体含义。

  2、顺着学生的思路,回忆几分之几。

  如:把一块黑板平均分成15份,每份是它的1/15;如果,取2份,则是多少?(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观察板书:分数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为什么?(学生结合分母和分子的具体含义回答)

  3、比较分数的大小。

  你知道1/15和2/15哪个大吗?你怎么理解?

  小结: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数值越大。

  师:还是这块黑板,如果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生答,师板书。

  你知道1/15和1/10哪个大吗?你怎么理解?

  小结: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补充练习:

  1/3和2/3 3/7和2/7 5/8和3/8

  2/15和2/10 3/20和3/18 8/8和88/88

  作为课堂作业,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重点选择几题。

  4、分数的加减法。

  我们所学的分数的加减法,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分母相同)

  你知道有什么计算规则吗?

  补充练习。(作为课堂练习)

  (1)两根木条,第一根长3/10米,第二根长4/10米。

  两根一共长多少米?第一根比第二根短多少米?

  (2)修一段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3/7,比第二天多修了全长的1/7。两天共修了这条路的几分之几?

  三、练习小结。

  板书设计: 分 数

  1/15<2/15……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越大,分数值越大。

  1/15<1/10……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2

  复习1

  教学内容:P12.1——5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发展数学思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P12.1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组织反馈。

  同时选择几道不同运算的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

  2、P12.2

  独立完成,组织反馈。

  评讲:引导学生比一比,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沙锅的区别和联系。

  3、P12.4

  先让学生说说“总价”、“单价”、“数量”的含义。

  再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反馈交流。

  最后让学生说说“单价”是怎样求得的'。

  二、发展练习

  1、 小明今年8岁,小芳今年6岁,奶奶今年72岁。奶奶今年的年龄是小芳的几倍?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2、 同学们要种93棵数树,已经种了18棵,剩下的树苗平均分给5个小组,每个小组还要种多少棵?

  3、 一套少儿百科全书共有5本。如果成套买,每套的价钱是80元;如果不成套买,每本的价钱是18元。怎样买合算?成套买比不成套买每本能便宜多少元?

  4、P12.5

  出示图,引导看图。

  了解从图看懂的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进行解答。

  一、全课总结

  二、作业:P12.3

  教学后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方法,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畅谈收获。

  你知道我们在《加和减》这个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先和同桌进行交流。

  然后集体交流。

  二、书本练习,扎实基础。

  1、请你找出书本上相关的《加和减》的题目。

  2、完成书本第5题。

  3、交流第5题。

  三、补充练习,延伸深化。

  (一)列式计算。

  1、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10,两数一共是( )。

  2、甲数是45,比乙数少10,两数一共是( )。

  3、一个数是20,另一个是这个数的3倍,另一个数是( )。两数一共是( )。

  4、81除以4,商是( )余数是( )。

  5、61千克糖,平均每盒装3千克,可以装( )盒,还剩( )千克。

  6、80的5倍是( );80是5的( );一个数的5倍是80,这个数是( )

  7、一袋盐重500克,6袋盐重( )克,合( )千克。

  (二)应用题。

  1、第一小组3人,每人要做8朵花;第二小组也是3人,一共要做20朵;两个小组一共要做多少朵?

  2、5只猴一共采了64个桃。运走了28个桃,剩下的装在3个篮子里,平均每个篮子里有多少个?

  3、大汽车有40辆,小汽车比大汽车多10辆。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4、黄牛25头,奶牛比黄牛少5头。奶牛和黄牛一共有多少头?

  5、足球42元,篮球50元,100元可以买这两样东西,还剩多少元?

  6、裤子30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

  (1)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

  (2)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

  7、鸭子有20只,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鸡和鸭一共有多少只?

  (1)先算鸡的只数。

  (2)先算鸡和鸭的只数一共有几个20只。

  8、白兔拔了15棵白菜,灰兔拔的棵数是白兔的'3倍。

  (1)白兔和灰兔一共拔了多少棵?

  ○先算灰兔的拔的棵数。

  ○先算灰兔和白兔的棵数有几个15棵。

  (2)白兔比灰兔少拔了多少棵?

  ○先算灰兔的只数。

  ○先算白兔比灰兔少几个15棵。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1、通过今天对加和减及乘法的复习,你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

  2、你认为今天谁的表现不错?为什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4

  教学内容:第13----14页的练习二,第15----16页的复习。

  教学目标:

  1、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和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具体练习,帮助学生区分各种情况,克服相近内容的相互干扰。

  3、通过系统的复习,初步对本单元的内容有一定的系统认识。

  教学重难点:区分各种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卡片、活动物品(第9题实景图片及盒子,钱物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口算卡片):用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可选取几题说说口算的方法。

  2、完成第3题

  限时完成。

  “通过每一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从中看出:第(1)组题下一题是上一题的扩展。

  第(2)组题被除数相同,可是因为除数的不同,因此,商的位数也发生了变化。

  继续探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情况商三位数,什么时候商两位数。

  3、完成第1题。

  “大家能不能不用计算,就直接看出这些算式所得的商是几位数?”

  让学生估算,回忆估算的有关知识:“怎样进行估算?”

  独立完成,笔算出准确值。

  订正结果,并将估计值和准确值进行对照,让学生体会,巩固对检验的理解。

  “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实际应用。

  “同学们,计算是我们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出示一组对话题。(提问题填条件)

  (1)301班有48人,(),可以分几组?

  (2)(),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几块?

  (3)(),(),每分钟打几个字?

  2、完成第4、5题

  第4题教给学生完成。

  第5题读题后,提问:“能直接比较吗?”

  “怎样比较,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三、拓展实践

  出示算式:120÷6

  “你能结合你的生活实践编一道用此算式解答的实际问题吗?”

  先小组自编,要求每一组可适当做好记录,并判断是否符合生活实际。

  交流、评价,评出优秀组。

  四、课堂作业:第2题。

  五、课下准备:三个盒子(代表蛋糕盒)

  三角形、圆形、正方形若干,每一个代表一块蛋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模拟实践活动

  1.情景设置

  小组内的一名同学过生日,其他同学买来生日蛋糕送给他。

  2、角色分配:组内分配,过生日的同学就是裁判,其他同学作为购买者。

  3、数据提供:

  小军用27元买了3盒正方形蛋糕,每盒3块;

  小华用30元买了3盒正方形蛋糕,每盒2块

  小力用32元买了2盒正方形蛋糕,每盒4块

  4、任务布置:谁买的蛋糕最贵,哪种最便宜?

  5、组内表演,并记录下过程及结果。

  6、汇报,说想法、策略,谈感受。

  二、应用

  1、第6、8题。

  学生读题,“读题后,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可以通过组内讨论或向教师寻求帮助的办法搞清楚题意。”

  “你是怎样理解题意的,有什么地方需要特别指出的或者是通过别人的`帮助理解的。”

  2、说说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三、思考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答案唯一吗?”

  给一定时间后,小组讨论:左题中商的百位是几,除后百位有余数吗?若没有余数,则被除数的十位和除数有什么关系才能使商的十位为0?

  右题中要使商的末尾是0,除的过程有几种情况。(有余数或没有余数)你是怎样分情况来解答的?

  四、作业:第6、7、8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5

  教学目的:

  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的掌握整十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小黑板出示

  14+5954-2316×5230×4

  168÷830×20xx×1050×80

  2.完成复习的第1题

  提问: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

  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

  二、估算

  在黑板上写上算式。

  23×58

  师:如果要估算这个算式,你可以怎么进行口算?

  完成复习的第3题

  要让学生说明是怎么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几十,然后口算出积即可。

  三、笔算

  小黑板出示:

  43×2125×2356×7863×80

  并要求第一二小题进行验算。

  集体反馈时,要注意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书写格式。

  要注意强调,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调换两个乘法的位置即可。

  四、填表找规律

  完成复习的第3题

  集体讨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通过引导与板书,让学生初步发展,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跟着扩大几倍。

  五、解决问题。

  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觉到图中的3个书架是个多余的条件,并没有用的。

  六、课堂作业。

  复习第2、4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6

  教学内容:

  P12——13.6——9

  教学目标:

  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P12.6

  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体会相应的规律。

  2、类推练习

  仿照上题,改编题目

  64÷472÷6

  二、课内练习

  1、48个同学去采集昆虫标本,每3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2、小明在图书室借了一本98页的故事书,准备一个星期把它看完。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3、食品店里一袋面包4元,50元钱最多能买多少袋面包?还剩几元?

  4、同学们去划船,女同学20人,男同学23人,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需要租多少条船?

  三、拓展练习

  P13.思考题,先由学生独立思考,也可同桌交流想法。在上面基础上组织交流讨论,说说推想过程。

  四、练习指导

  在学生独立审题理解的基础上,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共同讨论,理清思路,总结方法。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P13.7——9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7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回顾策略

  1、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

  2、回顾过程。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板书: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

  三、应用策略

  1、做期末复习第2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

  2、做期末复习第27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教师板书算式和得数。

  3、做期末复习第28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交流:二、三、四年级展出的作品个有多少幅?

  完成思考题。

  指名学生读题,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四、课堂总结

  你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42+18)×3=180(本)

  (56—8)÷3=16(米)

  45幅61幅86幅

  思考题

  (200—1)×5=995(米)

  教学反思:

  在复习课内容设计上要有层次性,并且没有进行分组对比,从而导致题型过于多和乱,必须把题型更加有整体性与系统性,而在共同体中没有让学生过多的参与进来,自始至终我一直灌输的太多,使那些会的学生还是会,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这样就失去复习课的查漏补缺的目的`和真正意义,经过大家的研讨课我也有了对复习课的重新认识,比如1。复习课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的网。教师要对学生整理知识进行必要指导,让学生感觉整理的知识是有系统的,不能简单地对知识进行“梳理”,“梳理”不是“整理”,要从知识的“面”的角度整理,整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8

  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使学生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再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回顾内容。

  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和集合知识,今天就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指出:通过整理,大家都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指出: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板书)

  3、求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要求学生口头列式,并启发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教师板书。

  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2)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板书:平移---沿着直线运动

  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轴对称--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做期末复习第17、18题。

  交流:

  第17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第18 题,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

  交流思考。

  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交流:

  你找到了哪些摆法?

  两条路长度相等吗?

  提问:从这道题中受到哪些启发?(像这样“阶梯式”图形的周长,等于长、宽相应的长方形的周长。)

  解答下列问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厘米,宽5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的?

  五、复习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15. 1+2+2=5(厘米) 1+2+3+2=8(厘米) 1+1+1+1+1+1=6(厘米)

  16.(20+8)×2=56(米)

  教学反思:

  应特别重视图形之间的比较和沟通,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推导都呈现出极强的系统性,充分理解内在的关系便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平移、旋转、轴对称、放大和缩小各自特点的比较说明,使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

  在对各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把发展学生的能力作为指导方向,结合图形与几何知识的特点,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多种方法解题的能力培养都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重点体现出来。教材内容分三部分呈现,可以看作三条主线,其后又延伸出更多的知识点,这种表现在“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部分最为突出。教师可充分利用知识特点,以“树形图”或“表格”的形式直观呈现,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并最终形成知识网络。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熟练计算,并且能根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灵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补充习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5×3= 24-0= 101×7= 81÷9=

  60÷4= 700×3= 20×3= 35×2=

  5×800= 90×9= 86-58= 0×6=

  120×0= 99÷9= 250×2= 7×600=

  0+150= 65+27= 2×34= 110×5=

  4×120= 430×2= 42+28= 220×4=

  一、列竖式计算

  311×8 529×3 409×3 6×850

  二、想一想,下面各题的积是几位数,大约是多少?

  513×3 85×6 262×7

  754×2 156×5 4×264

  三、解决问题

  1、学校乐器队有30人,舞蹈组的人数是乐器组的2倍,合唱组的人数比舞蹈组多18人,舞蹈组有多少人?合唱组有多少人?

  2、向阳花园新建了8撞楼,每撞住104户,每户平均有3人,这个小区一共可以住多少人。

  3、有3捆字典,每捆5本,每本字典14元,买这些字典一共要多少元?

  4、有6箱乒乓球,每箱有30盒,每盒有20个,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

  5、小明买了5只乒乓球拍,付出100元,营业员找回他15元。每只球拍多少?

  6、一件上衣128元,比一条裤子价钱的3倍少22元,这条裤子多少元?

  7、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上午去了360人,下午还要去2批,每批318人,你估计今天看电影的学生大约有多少人?学校给学生准备了1000张票,够吗?

  8、4箱苹果的价钱等于6箱桔子的价钱,一箱苹果21元,一箱桔子多少元?

  9、每人每天可以收集树种8千克,照这样计算,三年级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8人,一天共收集树种多少千克?你能用两种想法来做吗?

  10、小明沿着长方形的操场跑了4圈,用了6分钟,已知小明每分钟跑150米,那么操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11、期中考试中考试成绩最好的.同学和最差的同学共考了124分,考得最好的同学的分数正好是考得最差同学得分的3倍,两个人各考了多少分?

  12、书架上下两层共放有120本书,如果从上层拿15本到下层,则两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上下两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能否用两种不同的想法做呢)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材27页8—12题。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加深理解知识间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正确率与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

  熟练进行三位数乘一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恰当选择所学知识解决不同类型的题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同学们,我们已经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今天就来利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练习指导。

  1、第8题。

  (1)学生独立解答。

  (2)观察上下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3)你能利用发现的规律完成下面填空吗?

  130×12=130×()×()

  2、第9题。

  (1)先让学生观察下每组算式规律。

  (2)猜测(估算)每个算式的结果。

  (3)独立完成计算,交流规律。

  3、第10题。

  (1)出示情景图,理解题意。(让学生指指小华小华和小芸上学和回家走过的路,理解小华一天走1个来回,小芸一天走两个来回。)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4、第11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52个星期是多少天?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第12题。

  (1)出示情景图,学生观察后。提问:李叔叔带了1000元,够买5辆儿童车吗?你是如何知道的?你能估算下,够买几张儿童床呢?

  (2)买4辆儿童车和1张儿童床,一共要用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拓展延伸。

  课本27页思考题。

  (1)学生独立审题。

  (2)你能画出小欣上学过程的示意图吗?

  (3)你从示意图上发现了什么?(2个850米)

  四、课堂总结。

  你又学会了哪知识?获得了哪些解题技巧?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二是集中安排了一个练习,在学生回顾整理的基础上对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本单元的知识,但是由于平时老师在教学中容易偏重于笔算而忽视口算和估算,所以如果这时发现学生的口算或估算还比较薄弱的话,就应适当多做一些口算和估算的练习。对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阶段也应当加以回顾和复习。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1

  第4单元 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第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能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能比较分数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物体质量,能说明相应分数的含义,深化对简单分数的认识;体会发现简单规律的思维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千克、克和分数含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千克和克

  1、回顾千克和克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1千克吗?1克呢?

  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

  2、估计体验。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自己估一估、说一说。

  (1)1个鸡蛋 (2)30个鸡蛋

  (3)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 (4)1个乒乓球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校正。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是怎么想的?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呈现第20题,让学生填空,并交流结果,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5、做期末复习第22题。

  口答。

  (1)5/9里有5个( )/( );

  (2)7/10里有( )个1/(  );

  (3)4个1/5是( )/( ).

  6、做期末复习第23题。

  出示题里的表格。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次折的结果,能发现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7、比较分数大小。

  (1)在○里填写“>”或“<”。

  1/4○1/5   1/9○1/3

  6/7○4/7   3/8○5/8

  (2)下面分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4/5   1/6    1/6

  8、口答期末复习第24题。

  提问:上衣的布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这样表示?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19. (1)千克 (2)千克 (3)克 (4)千克

  20. 3000 9 8000 2

  21. 20+20+50=90(克) 90÷2=45(克)

  23.

  对折的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分成的份数 2 4 8 16 32 64

  发现对折的次数越多,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越小。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2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巩固24时记时法,能正确区分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两种记时法的转换。

  2、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敢说。

  教学重难点:能熟练地、灵活地计算经过时间。

  教学准备:补充习题。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填表:普通记时法

  上午9时半

  晚上8时

  夜里12时半

  24时记时法

  14:00

  23:30

  2、从上午11点到下午4点半,用24时记时法是( : )到( : ),一共经过了( )小时( )分。

  3、圣诞节夜晚,南京山西路百货大楼从晚上8点加班营业到深夜12点。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是:从( )时加班营业到( )时,一共加班了( )小时。

  4、“朝九晚五”工作制,是指每天上午九时上班,下午五时下班。照这样计算,每天从上午上班到下午下班经过( )小时。

  5、一辆汽车9:10从无锡开往南京,11:30到达,途中运行了(  )小时。

  6、小明上写字课,从下午2点开始,40分钟一节课,应该在(    )下课。

  7、今天的0时也是昨天的(  )时,也可以说是昨天夜里的(   )时。

  8、小明晚上8:30上床睡觉,第二天早上6:00起床。小明一晚上睡了( )。

  9、下面是一个商店的营业时间:

  上午:7:00——11:30

  下午:12:30——17:00

  这个商店一天的营业( )小时。

  二、选择。

  1、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晚上7时开始,就是(   )开始。

  A、7:00     B、17:00    C、19:00

  2、22点就是( )

  A、晚上22:00 B、晚上10:00 C、晚上10小时

  3、从早上8时到下午5时,经过了(   )小时。

  A、13   B、3    C、9

  4、气象站从2:00起,每隔4小时测量一次气温,全天共测6次,那么第三次测量的时间是(   )

  A、10:00   B、6:00  C、晚上10:00

  5、小明早上6:30离家去上学,上了4小时课,来回路上共花掉1小时,他(  )时到家。

  A、10:30     B、11:30    C、12:30

  6、下午小红发现钟面上时针在5与6之间,分针指向10。这时是( )

  A、17:10 B、18:10 C、17:50 D、18:50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小冬早上7:10进入学校,下午4:10放学回家,小冬在校几小时?

  2、华联商厦上午9时开始营业,晚上10时停止营业,华联商厦全天营业多少小时?

  3、妈妈从上午8:00开始上班,中午回家吃饭休息1小时,下午4:30下班。妈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

  4、工人师傅上午7时半上班,下午3时半下班,上班时间内共做56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5、一列火车下午1时从上海出发,下午5时到达徐州,路上行了几小时?已知火车每小时行92千米,那么上海和徐州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6、王师傅用挖土机挖土每小时收费90元,帮学校挖沙坑,从上午9:00开始,到上午10:20结束,请你帮学校算一算应付给王师傅多少元工资?动动脑筋,相信你能有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3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熟练计算,并且能根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复习和整理,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内容,畅谈收获。

  你知道我们在《乘法》这个单元中,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吗?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先和同桌进行交流。

  然后集体交流。

  二、书本练习,扎实基础。

  1、请你找出书本上相关的《乘法》的题目。

  2、完成书本第7、8题。

  3、交流第7、8题。

  三、补充练习,延伸深化。

  (一)口算。

  500×6= 31×2= 9×800=

  110×6= 4×22= 306×5=

  3×208= 5 + 0= 5×0 =

  (二)填空。

  1、一个正方形果园的边长是700米,沿果园走一圈,一共走了( )米。

  2、一个长方形菜地长100米,宽40米,沿菜地走一圈,一共走了( )米。

  3、饲养小组养兔80只,养的鸭比兔少30只,养鸡的只数是鸭的2倍,养鸡的只数是( )只。

  4、去年放养900尾鱼,今年放养的鱼苗数是去年的2倍,今年放养( )尾。

  5、上午有3批学生参观,每批200人,下午参观的学生有250人。

  (1)下午比上午少多少人?

  (2)这一天一共有多少同学来参观?

  6、味精每包重200克,糖每包重300克。

  2包糖和7包味精一共重( )千克。

  7、西红柿300克,萝卜的重量是西红柿的4倍,西红柿比萝卜少多少克?

  (1)先求萝卜有多少克?

  (2)先求西红柿比萝卜少几个300克?

  8、每个乒乓球2元,每袋有10个乒乓球。买5袋乒乓球一共要( )。

  9、松树有100棵,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4倍。

  (1)柳树有( )棵。

  (2)松树和柳树一共有( )棵。

  (3)松树比柳树少( )棵。

  10、牛的体重400千克,大象的体重比牛的8倍还多150千克。这头大象重( )千克。

  11、一辆三轮车200元,一张小床400元。

  (1)张老师买了4辆3轮车和1张小床一共用去( )元。

  (2)王老师买2辆3轮车,付出500元,应找回( )元。

  四、全课小结,激励评价:

  1、通过今天对这些知识的复习,你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有什么进步?

  2、你认为今天谁的表现不错?为什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初步培养验算的习惯,在练习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验算的习惯。

  教学对策:在对比练习中,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以此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本训练。

  1、口算下面各题。

  80÷4= 60÷2= 46÷2= 82÷2=

  先让学生直接写出结果,指名说出口算思路。

  完成第1题剩余部分的题目。

  集体核对。

  2、算一算,比一比。

  (1)64÷2 = (相同点:首位能整除

  63÷2 = 不同点:有否余数)

  (2)52÷4 = (相同点:首位不能整除

  54÷4 = 不同点:有否余数)

  (3)30÷3 = (相同点:首位能整除

  32÷3 = 不同点:有否余数)

  二、教学第4题。

  1、先让学生算出每种书的单价。

  先指名说说方法,然后自己独立完成。

  2、再让学生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三、教学第5题。

  1、说出已知条件:1枝圆珠笔5元,1本笔记本4元。小明拿出50元。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能买几枝圆珠笔? 50÷5= 10(枝)

  (2)最多能买几本笔记本?

  能买几本笔记本?还剩几元?

  (3)两种物品都买,并且钱全部化完。

  2枝圆珠笔和10本笔记本。

  6枝圆珠笔和5本笔记本。

  四、课堂作业。

  第3题、补充题。

  板书设计:

  复习 (一)

  口算:46 ÷2== 23

  想: 40÷2 = 20 6÷2 = 3 20 + 3 = 23

  圆珠笔 5元 笔记本 4元

  50元 ?

  课前思考:

  复习分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1~5题。第1题在让学生进行口算之前,可以先引导他们简单回顾本单元所学的除法中有哪些题目自己能够口算,然后让学生各自写出得数。第2题可以要求学生逐组进行计算。第3题要注意了解学生在计算和验算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错误,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指导。第4题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单价的含义,以及可以怎样求出单价,然后再让学生计算并填表。第5题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除了可以求“用50元能买多少枝钢笔”和“用50远最多能买多少本笔记本”之外,也可以求“用50远买1枝钢笔,剩下的钱最多能买几本笔记本”以及“用50远买若干枝钢笔应该找回多少元”等问题,还可以从学生提的问题中选出一些要求他们列式解答。

  课后反思1:

  复习第2题学生计算后,能够说出每组中两道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我相机本单元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几种常见的情况,以及计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学生通过本课的练习,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能力也有所提高。教师还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以便形成必要的技能。

  课后反思2:

  本教时内容分五种形式的练习学生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第1和第3题帮助学生灵活口算、验算,训练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第2题帮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发现不同点及相同点,并且在此基础上分析理解第4、5题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发散学生思维,灵活运用除法运算。

  课后反思3:

  本节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并具备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目标在这节课中已经达到。学生能比较正确的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三种不同类型,并且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生能自己独立比较两种题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学生解决问题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在练习第5题时,很多学生提出了不同类型的问题,尤其是在解决问题“50元能买几支钢笔和几本笔记本,尽量全花完”,很多学生都开动脑筋,提出了不同的购买,并从中选出最优化的,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提高了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15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明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变化题。

  2、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灵活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准备:补充习题。

  教学过程:

  一、填空。

  1、数学书的封面长21厘米,宽15厘米,周长是( )厘米。

  2、正方形的边长是12厘米,周长是( )厘米。

  3、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是14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4、小明在200米操场上跑了5圈,他一共跑了( )米。

  5、把一个长为11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小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周长是( )厘米。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

  6、把一根长16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可能是( )分米,宽可能是( )分米。长方形的长也可能是( )分米,宽是( )分米。不管怎样围,长方形的周长总是等于( )分米。

  7、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拼成一个图形,不重叠,可以拼成一个( )形,它的周长是( );也可以拼成一个( )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当引导。开展讨论。

  二、择优录取。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长12分米,宽是( )分米。

  A、24 B、18 C、6

  2、一个正方形周长是48米,边长是( )。

  A、12 B、24 C、42

  3、用24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 )种不同的长方形。

  A、2 B、3 C、4

  4、有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应选用( )个才可以拼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A、8 B、16 C、64

  5、小明沿着操场跑了4圈,用了5分钟,已知小明每分钟跑160米,那么操场的周长应是( )。

  A、640 B、32 C、200

  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选择,交流时请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四、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枕套,长70厘米,宽50厘米,在它四周缝上花边,一共需要多少厘米长的花边?

  2、用90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边长是14厘米的正方形框子,还剩多少厘米?

  3、一根绳子长128厘米,把它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

  4、小刚家利用一面院墙,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养鸡场长10米,宽6米,求篱笆一共有多长?

  5、森森小学操场原来长80米,宽40米,现在将它的长和宽各增加20米,现在绕操场跑一圈共跑多少米?

  学生独立完成后解答每一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同桌再互相检查解题情况。

【三年级数学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12-19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01-08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复习教案03-07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11-08

整理和复习数学教案04-11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01-13

三年级数学总复习教案15篇11-28

数学期末复习教案(精选20篇)07-10

中班数学复习6以内的数教案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