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七星瓢虫,简单了解它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
2、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是庄稼的好朋友。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瓢虫图片。
2、有关瓢虫的动画片。
活动过程
1、猜谜。
—教师:"身体长成半圆形,背缀七颗黑星星,大家叫它花大姐,棉花地里吃蚜虫。小朋友们猜猜这是什么昆虫?"—幼儿猜测。
2、认识七星瓢虫。
—出示图片,幼儿仔细观察。说说七星瓢虫的特征。
小结:七星瓢虫的身体为卵圆形,背面呈半球状隆起。头部黑色。触角短,为褐色。肚子和足黑色。由一对翅膀,翅膀是红色或橙黄色,上面有七个黑斑,因此叫七星瓢虫。
3、播放准备的动画片,了解七星瓢虫和人们的关系。
—幼儿讨论:七星瓢虫生活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本领?它能为人们做哪些事情?
—幼儿回忆原有经验加刚观看的动画片,自由交流。
小结:七星瓢虫生活在农田、森林、果园、园林等环境中。它栖息于植物的`枝、茎,叶上,是捕食蚜虫的能手,对保护庄稼起了很好的作用。它是庄稼的好帮手。
4、扩展经验。
—出示准备的其他瓢虫的图片,说说这些瓢虫和七星瓢虫有哪些不一样?
—思考:这些瓢虫是庄稼的好朋友吗?
—小结:瓢虫有很多种,它们的名字是由背上的点数而得。瓢虫里有益虫也有害虫。其中大多数瓢虫是靠捕食蚜虫和介壳虫为食的。十一瓢虫和二十八瓢虫是靠吃庄稼的叶子为生的,所以是害虫。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2、尝试饲养和照顾小蜗牛,体验其中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重点难点:
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1、在植物园内散步时,和幼儿一起找找蜗牛,共同捕捉若干小蜗牛。
2、与蜗牛有关的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看,是谁?(出示实物蜗牛)我们跟蜗牛打个招呼吧!
二、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以及饮食习惯
(一)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1、初步观察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提问:用你的小眼睛仔细看看,蜗牛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集体观察蜗牛的特征,并且用较完整的语言讲述,如:蜗牛有一个大壳壳;蜗牛有两对触角等。教师积极肯定幼儿的观察与讲述。
2、播放视频《蜗牛》,进一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
提问:看完了一段有关蜗牛的视频,你对蜗牛有什么新发现?
追问:蜗牛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它用什么爬行的?爬行时会有什么东西?
师幼共同小结:蜗牛有两对触角,大触角上有一黑点就是它的眼睛;身体是软软的,用腹足前进,会留下粘液;背上有一个硬壳。
3、拓展小知识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与幼儿看图说说,探讨一些蜗牛的其他秘密,如:蜗牛的嘴巴里有上百颗牙齿等。
(二)了解蜗牛的饮食习惯
1、大胆猜疑,激发兴趣
提问:蜗牛喜欢吃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的猜测、讲述,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2、在操作中发现蜗牛喜欢吃什么
要求:每组提供四只实物蜗牛,请小朋友选择你觉得蜗牛可能会喜欢吃的四种食物喂蜗牛,看看蜗牛喜欢吃什么,并且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在幼儿需要时提供及时的帮助。
集中交流:通过喂蜗牛,你发现蜗牛喜欢吃什么?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记录表进行大胆的讲述、交流。
3、进一步了解蜗牛蜗牛的饮食习惯。
教师继续播放视频《蜗牛喜欢吃什么》,引导幼儿在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蜗牛的饮食习惯,并进行小结。
三、尝试饲养和照顾蜗牛
1、师:我们请蜗牛住在我们教室,好不好?我们可以怎么照顾蜗牛呢?
引导幼儿在之前的经验基础上积极讲述、交流。
2、结合幼儿讨论,引导幼儿以分组的形式饲养、照顾蜗牛,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反思:
蜗牛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生动、可爱,很受幼儿喜欢,因此在这个科学活动《蜗牛吃什么》中,幼儿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下面让我结合本活动来说说我对课堂调控的运用。
对教学活动的调控
对教学活动的调控包括教师对学生、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手段及协调相互关系的调控,具体策略如下:
1、教学的前馈控制策略
教学的前馈控制是指在幼儿的学习产生偏差之前,教师根据同类教学信息的反馈与矫正所形成的经验,提前采取控制措施,防范错误的发生。
如:播放视频《蜗牛》,进一步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中,我提问:“看完了视频,你对蜗牛有什么新发现?”考虑到幼儿可能会重复之前的回答,或者一时回答不出来,学习产生偏差之前,我将根据幼儿回答进行追问:“蜗牛的眼睛在什么地方?它用什么爬行的?爬行时会有什么东西?”提前采取控制策略,防范错误的发生。
2、教学的.多边互动策略
多边互动,即“多边活动论”,是指现代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和双向活动论,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生生、师师诸动态因素间的多边互动,以利于开展与利用教学中的人力资源。
活动中,我采用了师幼、幼幼的多边互动策略。
3、反馈控制策略
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如幼儿大胆猜测蜗牛喜欢吃青菜、毛豆、苹果等时,我会积极肯定幼儿的猜测讲述,反馈:“有可能”、“我也觉得蜗牛会喜欢吃青菜”等。当幼儿在活动中情绪高涨时,我会通过肢体语言的提示,矫正幼儿不能安静倾听的情况,引导幼儿静下来听清楚别人在说什么,甚至对个别幼儿我会去摸摸他的头暗示他认真听。
自我调控
工作四年,我深有体会如果自我没有调控好,整个活动的氛围都会随之走样。因此,在活动中,我做到放松自己,把目标记在心里,把活动内容记在心里,不生搬硬套,调控好每个教学环节,争取让每位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是对于认知方式和策略的自我调控,我还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尤其当我遇到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时,或许我可以尝试运用假设、例证、反抛、联想等策略,真正让师生互动起来,难题不应该是教师的难题,而是应该教师启发幼儿尝试、探究、解决的问题,使难题不再难。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用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创编各种舞蹈动作。
2、让幼儿熟悉乐曲的结构,并熟知游戏的方法。
3、让幼儿体验同伴间的互相合作。
活动准备:
音乐5段、电脑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一只蟑螂在房间里发现了好多好吃的东西,于是,他就招呼他的朋友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看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都高兴的跳起来了舞。
2、你看(老师示范动作:跳,跳,动一动)(做两个)
3、一起来(跟着老师做两个)
4、提问:我们还可以动哪里呀?(请幼儿做动作,并大家一起模仿)好,我们再来做一做,看看谁的动作跟大家不一样哦。(听老师的口令完成动作)
5、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试一试好吗?请听。(放音乐跳舞)
6、真不错,那我们站起来跳一跳,请听音乐。(放音乐跳舞)(老师要去动孩子)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我们跳的可开心了。哎呀,肚子饿了,去吃点吃的好吗?(老师用手指着面前)这里有好多好吃的点心和饮料呢。大家快来吃哦,(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吃,吃,干杯)
2、还有哪里有好吃的?(后面)一起跟老师吃后面的东西。还有哪里有好吃啊?(上面)听老师的口令一起做动作。
3、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吃东西。我看谁能从不同的地方拿东西吃。(放音乐:吃东西)(老师要从不同的方向拿东西吃,并和小朋友干杯)
4、你们吃饱了吗?嘘,主人回来了,他发现你们吃了那么多的`好吃的东西,很生气,就拿出了一大瓶杀虫剂,蟑螂们该怎么办呢?你们怎么办?对呀,要躲起来。不要让杀虫剂喷到。现在我要来考考你们喽:我往这边喷杀虫剂,你们往那边躲?(相反的方向呢)
5、现在我要来喷杀虫剂了,仔细看哦。(老师喷,幼儿躲)躲过了吗?
6、现在我们听音乐来玩游戏。(放音乐:杀虫剂)
三、学习第三部分
1、你们真厉害。可这是一瓶超级杀虫剂,可厉害啦。现在整间房子里都是药水,药水碰到哪里,哪里就要断掉奥。不好啦,不好啦,药水碰到触角上了,触角会怎么样啊?那你能不能做个触角断掉的动作?(幼儿一起做)伸出触角,触角断掉了,(老师故意去拉拉触角)断掉了,都断掉了。
2、哎呀,脖子也碰到药水了,脖子也断掉了,(幼儿跟老师做脖子断掉的动作)(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3、药水又来了,身体断掉了。(幼儿做相应的动作)
4、全身断掉了。(幼儿做相应的动作)(表扬幼儿与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5、好,小蟑螂们坐在椅子上,现在我要请你们站起来做动作,看看谁的动作跟别人不一样哦。(老师喊口令幼儿做动作)表扬好的幼儿。
6、现在我们听音乐来玩游戏喽。老师说喷到了,你们就要马上变成个蟑螂的样子,明白了吗?谁能告诉我,你们什么时候变成蟑螂的样子?(请幼儿回到)好,我们来试试。(老师说:喷到了。幼儿放好触角站起来)
7、(放音乐:断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完成动作。(结束了,老师故意去拉拉幼儿,表扬好的幼儿)每只小蟑螂都和别不一样造型哦。真棒!表扬一下自己。
四、完整的玩音乐游戏
1、回忆学过的动作。
还记得小蟑螂做过了哪些事情?首先干什么的,接下来干什么的?再接下来呢?最后怎么了?(跳舞--吃东西--躲-----全身断掉了)
2、现在我们要听着音乐完整的来玩这个游戏了。我现在来做发现好吃东西的蟑螂,当我想你们招手的时候,你们赶快站起来,摆好蟑螂的造型,准备跳舞,明白了吗?提问:你们什么时候站起来准备跳舞?(请幼儿回答)
3、好,先伏在椅子上,(播放音乐:完整)跟着音乐做动作。表扬造型特别的。
五、两人合作玩
1、小蟑螂们,你们你们参加过舞会吗?好,那我们现在去参加舞会,既然是舞会,就应该有舞伴,两个蟑螂跳舞会更有趣哦。你们行不行啊?谁愿意来做我的舞伴啊,(老师和幼儿先示范)请幼儿说说我们是怎么玩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2、那吃东西怎么两个人跳呢?谁愿意来试试?(请幼儿来试试)我们一起来学学。
3、好,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放音乐:完整)真不错。跟朋友一起跳舞高不高兴啊?
4、好,那找个舞伴站到中间没人的地方,面对面站好,一起来跳舞吧。(放音乐:完整)好,我先去找东西了,你们躲起来。(根据老师的口令完成动作)
5、今天的舞会很热闹,今天旁边还有很多老师,我们请他们来参加我们舞会好吗?我们一起说:老师,来参加我们的舞会吧。不够热情,大声的再说一遍。好每人去请一位老师。(播放音乐:完整)好,我们一起谢谢老师们来参加我们的舞会。
活动延伸:
小蟑螂们,今天的舞会玩的开心吗?现在我发现中4班有更多的好吃的点心和好喝的牛奶,我们现在去哪儿开舞会好吗?好,排好队,跟我一起走。
中班教案 篇4
[目标预设]
1.知道春天的特点,并使用图案、线条等装饰伞面。
2.能使用对称的方式装饰雨伞,感受到对称图形的美。
[活动准备]
1.课件、伞柄、一次性彩色杯子、置物架2.伞柄的制作方法:首先,将塑封膜剪成圆形;其次,使用胶枪将吸管黏贴到塑封膜的中间,变成伞托;最后,在塑封膜上黏贴双面胶(供幼儿黏贴伞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导入语:你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里有什么美丽的颜色?
1.魔术师想把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变一变,看!变到哪去了?
2.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把伞的伞面吧!
3.它是怎么样的?
评析:以春天为切入口,让孩子们以春天的背景为元素设计伞面,这离孩子的生活很近,他们很容易引起共鸣;以“魔术师把春天的颜色变到伞面上”为情境,既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让孩子观察到魔术师以颜色的方式来装饰伞面,为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观看动画:知道春天的特点,说出典型的图案,讨论用春天的图案装饰的方法。
过渡语:魔术师走呀走。瞧!他看到了什么?
1.春天的花和草。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2.春天还有哪些花?你会画一画吗?
3.魔术师也想把它们变到雨伞上。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伞面上有什么?它们是怎么装饰伞面的?
5.像这样两边有相同图案的`装饰方法,是对称装饰。
6.听这是什么声音?(春雨)7.魔术师会怎样把春雨变到伞面上呢?谁来试试?
8.还有什么好方法。
9.春天除了美丽的颜色、花和雨,还有什么呢?
评析:课件的使用既在视觉上让孩子看到了春天的花;又在听觉上,让孩子听到了春天的雨,这都给了孩子充分感受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激发孩子将春天的美绘画在伞面上。此外,还让幼儿自己想像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绘画春雨,是对孩子利用图形和绘画布局的深度挖掘,这可以让孩子意识到雨的图案颜色可以是多种多样、多姿多彩的。
三、幼儿作画: 利用图案、线条等图案,并尝试使用对称的方式装饰雨伞。
过渡语:春天里还有些什么?
1.你想把什么变到美丽的雨伞上呢?
2.我们一起来变变吧!
3.你用的什么图案?
4.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伞面贴到前面的伞柄上吧!
评析:在幼儿作画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孩子以变化的方式装饰,比如:“雨”除了用点子,还可以用小圆点、雨娃娃、泡泡雨等,激发幼儿思考后绘画。
四、幼儿介绍自己的伞,并说说自己的装饰方法。
过渡语:你觉得最美的伞是最美?为什么?
1.春天的小花我也很喜欢。
2.你有什么好方法愿意和大家分享?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的雨伞变得更美?适合的变化可以让我们自己不太满意的作品变美。
4.你喜欢自己的伞面吗?为什么?
结束语:其实,大自然还有许多美丽的事物,我们都可以在伞上画下来呢。我们一起出去找找吧!
评析: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在最后激发孩子对春天的探索。此活动后,既可以继续让孩子继续绘画雨伞;还可以把雨伞放到科学区,让孩子们玩降落伞的游戏;还能开展关于春天的科学活动,探索万物生发的不同等等。
中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其实,幼儿关于嗅觉的感官经验相对而言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好闻与不好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个探索活动“嗅觉瓶”,旨在给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知识点:
1.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2.学习更多形容某种气味形容词。如:香的、臭的、刺鼻的……
活动目标:
1.分辨不同气味的物品。
2.学习将同种气味的物品归类。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有气味的物品,如:橘子皮、香水、肥皂、酸梅、风油精、樟脑等(可请家长协助搜集)。
2.胡椒罐(或底片合盖面挖洞)。容易找到的气味较浓的东西即可,不必一定照以上建议准备。
活动过程:
1.说说你闻到过哪些味道?感觉怎样?(香香的,臭臭的等等)
教师可引导幼儿用运用更多的形容词形容某种气味。
2.引导幼儿探索各种气味,增加幼儿的嗅觉经验,展示搜集来的有气味的物品,由搜集者介绍该物品,并请大家闻一闻。(也可说说闻上去有什么感觉)
3.找同伴
教师示范将同一种气味的物品分别放入两个胡椒罐中,一式两组。将两组四个罐子弄混,请自愿的幼儿拿起来闻一闻,并把相同气味的罐子放在一起,说说是什么气味。增加瓶子的组数,再按照上述方式进行。
活动结束后,将罐子放入活动区域,让有兴趣的`幼儿继续探索。
活动反思:
幼儿的嗅觉感官经验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喜欢闻与不喜欢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通过这次探索活动“气味瓶”,给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观察鱼儿的不同神态、表情,让幼儿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2.学会用"污染、清清的河水、愁眉苦脸"等词语描述图意。
3.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观察力。
4.教育幼儿懂得保护环境并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幻灯机、投影机、录音机、磁带、图书。
2.课前参观附近河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师生学做鱼在水中游的动作。
2.师:老师这里有一部小电影,我们来看看电影里的鱼儿生活得怎么样。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幻灯图片一)
提问:(1)这两幅图上河水的颜色和鱼的表情有什么不同?
(2)幼儿讨论并回答。(丰富词:污染、清清的河水、愁眉苦脸)
2.教师小结:图上有一条清清的小河,鱼儿欢快地在水中游泳,玩得真高兴。一条河的河水又脏又臭,河水被污染了,鱼儿愁眉苦脸,它们难受极了。
3.为什么这条河的水这么脏?(出示幻灯片:是人们倒脏水、扔垃圾造成的。)
4.鱼儿活动在这么脏的`水里,它们该怎么办?(出示幻灯片二)
5.鱼儿搬走了,你们有什么办法让它们再搬回来吗?
6.教师小结:通过大家的努力,河水慢慢地干净起来,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鱼妈妈吧!(鱼妈妈知道了这个消息,又搬回来了。出示幻灯片三)7.鱼妈妈一共搬了几次家?请小朋友把鱼妈妈搬家的经过讲出来。
(1) 个别幼儿完整讲述,为图片取名。
(2) 教师规范地讲述一遍内容。
8.刚才老师讲了一遍内容,老师是怎样讲的,请小朋友注意。
9.每个幼儿一本图书,分别简述一遍。
三、结束部分
1.学了这个故事,你懂了一个什么道理?(要从小懂得保护我们的环境,人人讲卫生)
2.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水会被污染,空气也会被污染,噪音也是一种污染,我们以后再学更多的东西。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教师的语言、表情直接影响孩子,另外在引导幼儿时要抓住契机,擅于发现每位幼儿发言的闪光点,并根据这次活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加以调整和改进。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幼儿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特设计了这次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会排出5以内数列。
2、能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3、培养完整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按要求操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能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会排出5以内数列。
活动难点:
能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蘑菇楼房图片、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ppt图片,幼儿点数5以内物品,并通过多媒体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游戏:小动物坐火车
1、伴随火车开动的音乐,出示火车图片,提问:什么开来了?
2、火车有几节车厢?(幼儿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火车节数)并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是怎么数的?
小结:从左往右数,火车头后面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节车厢。
3、火车司机忘记给火车贴车厢号了,老师这里有准备好的号?谁愿意来帮助她?
4、今天有几位小动物要坐火车回家去,它们都拿着一张火车票,票上面是几,就要坐在第几节车厢。
三、游戏:小动物住哪里
1、出示ppt图片,小动物们回到了自己的新家,看看它们住的房子有几层呢?谁来数一数?怎么数的?
小结:从下往上数,最下面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层。
2、来看看小动物住在哪个房间?
四、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还有一些别的小动物也要搬新家,它们就在小朋友身边,请你们找一找。
1、几位小朋友按老师的要求将小动物送到指定的房间。
2、其余小朋友选择一个空房间送小动物回家。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到大野狼的凶猛,感受大野狼“到来”的心情。
2、鼓励幼儿边歌唱边大胆的表演。
3、引导幼儿学习用变化的速度来演唱歌曲。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野狼以及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老师出示“大野狼”,演示,表现大野狼的凶猛。老师扮演山大王――大野狼。幼儿扮演小动物,一起玩游戏“大野狼”,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歌词。
2、基本部分 逐渐进入扮演活动,分散学习难点,便于幼儿轻松的学唱歌曲。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大野狼来时的心情,引导幼儿用静止的动作来表现紧张的心情。教幼儿学唱歌曲时,引导幼儿用变化的速度来演唱歌曲,用动作来表现大野狼看不起小动物和大野狼凶恶、趾高气昂的样子。待幼儿熟悉表演后,让幼儿用低沉的声音演唱歌曲,增加表演的逼真性,激发幼儿自由表演的.欲望。
3、结束部分 在活动室的周围提供一些表演的道具,头饰等让幼儿自主选择角色表演唱,增强幼儿参与表演的欲望,以及幼儿的自主性。
教学反思:
本故事生动有趣,教师在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时候,启发幼儿观察甲虫、蜥蜴、公鸡、黄狗、老牛的特点,如某某动物的牙齿很锋利,它能把一个动物吃掉,某个动物的脚丫很大,能把动物踩扁等,引导幼儿了解为什么有些动物怕他,理解动物之间强、弱关系。提示幼儿观察动物的表情怎么样,是生气了,还是高兴了。请幼儿学学动物们生气和高兴的样子。通过模仿动物的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能很清楚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而引导幼儿理解一物降一物的特征。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由来:
三月份,我班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妈妈,我爱你”主题活动。已经开展了:美术活动:“画自己的妈妈”,“我为妈妈做围巾”;社会活动:“采访妈妈”;谈话活动“妈妈为我做的事”这几个板块。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充分了解了妈妈的辛苦,感受到了妈妈对我们深深地爱。今天,孩子们就要用剪纸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目标:
1。在熟练开合使用简单的基础上,巩固转纸不转剪的技能。
2。能用剪纸的方式表现出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事,表达对妈妈的爱。
3。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纸,充分利用不浪费。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能熟练使用剪刀,了解了妈妈对我们的爱。
2。物质准备:两人一套剪纸工具(剪刀、胶棒、彩笔、回收盒)、大小不同、颜色丰富的彩纸若干
幼儿情况分析:今天参加活动的幼儿共有12名。其中,潘彬彬和许宏菲能熟练使用转纸不转剪的技巧,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李梦捷、蔡佳硕对转纸不转剪的技能还不太熟练。一小部分幼儿都还停留在没有目标,边剪边想的状态。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昨天,小朋友都说了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照顾我们的,那你们想为妈妈做什么事,表达我们对她的爱呢?
请3—5名幼儿说一说,自己想为妈妈做什么事?
师:今天,我们就用手里的小剪刀,把你想为妈妈做的事剪出来,还不好?看看谁表达爱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
二、幼儿表现创作(放优美的音乐),教师观察。
1。常规引导:我们在剪纸的时候,都应该注意什么?(选择大小合适的'纸张、及时收拾不用的材料、保持安静)
2。幼儿动手创作,教师观察。
(1)重点观察回答问题的那几个小朋友,是不是表现了最初的想法。
(2)观察蔡佳硕在转纸过程中的表现。
(3)观察幼儿在剪纸过程中是否遇到了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关于常规:提示幼儿将剪下来暂时不用的纸张分类放好。
三、分享作品,教师评价
1。幼儿将剪好的作品一一呈现在主题墙上。
2。分享评价:
①评价活动前回答问题的小朋友的作品,是不是表现出了自己的想法?
②评价美术元素:如构图、用色等,鼓励幼儿的创作。
③对表现方式和别人都不一样,有创新的作品着重表扬。
四、结束:整理工具和材料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03-07
中班教案03-07